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徐悲鸿爱情故事

徐悲鸿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16 19:42:57

㈠ 与徐悲鸿的爱情相关的故事

http://www.sdwenlian.cn/index.php/group_thread/view/id-24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0010005e5.html

㈡ 徐悲鸿的爱情故事

蒋碧微与廖静文
徐悲鸿在上海由同乡朱子洲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年长的宜兴同乡蒋梅笙。蒋家在当地是个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蒋梅笙当时在上海大同学院教国文,蒋家次女蒋碧微在十三岁时,便许配给苏州查家,尚未过门。蒋碧微身材修长,白皙皮肤,眉目清秀,长着一头闪亮乌黑的头发。十九岁的蒋碧微认识悲鸿以后,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将在苏州读中学的未婚夫,一个家境衰微了的宦家子弟,与悲鸿比较,真觉得有天壤之别。她渐渐被悲鸿吸引,偷偷地爱上了他。开始,悲鸿并末察觉。直到有一天,蒋碧微听到母亲说,查家明年就要来迎娶了,她便失声痛哭起来,悲鸿才好像了解她的心情似地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难过。”便匆匆走了。
当时悲鸿正处于父逝妻亡的悲痛心情中,而且他又专心致志于绘画,无暇顾及其她。以至直到悲鸿准备东渡日本时,还未曾与蒋碧微有道单独的接触。但蒋碧微那多情的顾盼,有时也牵引他的心。

蒋碧微听到悲鸿即将东渡日本、她是多么想跟着他同去,但是,由于少女的羞涩和已经订婚的种种顾虑,使她只能将这个愿望痛苦地埋在心里。但是,谙于人情世故的朱子洲早已洞察一切,自告奋勇地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
蒋碧微私奔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其父已知内情,特意买了一口棺材,内装石头,并在《申报》上登了爱女病逝“讣告”,借以掩人耳目。
当年,蒋碧薇为了追求爱情,抛弃富家小姐的生活,跟着一个穷书生离家私奔,这在六十多年前封建思想弥漫着的旧社会当中,可真算个“事件”呢。
在日本徐悲鸿流连于书店和画店,对艺术的如醉如痴的追求,使蒋碧微敏锐地看出,徐悲鸿只爱艺术,并不爱她。一对情侣刚刚开始共同生活的时候,就投下浓重的阴影。
到法国留学,徐悲鸿决定带蒋碧微一同去巴黎,他希望蒋到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后,爱上艺术,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徐悲鸿攻美术,蒋碧微学音乐。二人彼此尊敬,互相鼓励,当时在留法同学中不知引得多少人羡慕。二人也着实尝过一段甜蜜的生活。
在柏林,认识在伦敦学习美术的中国学生张道藩,正在那里旅游,特地访问了悲鸿,对悲鸿表示钦慕。不久,他又去巴黎学画。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位来自贵州贫家子弟能留洋求学的,很不简单。张道藩举止阔绰,无心学习,他仰慕的只是欧洲的物质文明,留学只不过是为了镀金。因此,他在绘画上一无所成。回国后,却官运享通,步步高升,当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最后做到“立法院院长”。张道藩第一次见到蒋碧微,就对她有好感。悲鸿回到中国后,蒋碧微还留在巴黎,和张道藩等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看电影、跳舞,张道藩对她殷勤、细致,使她觉得他们两人在一起是多么契合,他们亲密关系已成为巴黎一些朋友们暗中议论的话题。
徐蒋当初的恋爱,原是一见钟情的。在法国相处一段时间后,即发现彼此性格间的差距。加上张道藩的从中作梗;以及后来徐悲鸿与学生孙多慈发生所谓热恋,他们夫妻感情渐渐恶化了。孙多慈是安徽寿县人,她并没有绝色的姿容,也不爱与人交往,是一个很普通的身材纤细的姑娘。她以绘画100分的成绩,考取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当时女学生中,像她这样才华出众的并不多见。十分爱惜人才的徐悲鸿有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满意,说几句称赞和鼓励的话,谁知道,这些话马上就传到蒋碧微那里。免不了家庭又掺进了新的纠纷。虽经朋友们不断劝解,也无法弥补与日俱增的裂痕,终于走上了离婚的道路。离婚后的蒋碧薇带着一儿一女走出了徐家。1948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徐悲鸿和孩子们都留在大陆。
张道藩确是真情实意千方百计追求蒋碧薇的,也赢得了蒋对他的相应的爱情。徐蒋离婚后,他们就同居了,可是蒋从不以张太太的名义作任何活动,二人始终没有办结婚手续,原因是张还有个法国妻子在巴黎。蒋碧薇就这样委屈求全地过着,从无半句怨言,一直默默地过了三十来个寒暑,直到张道藩逝去前一年才分开。那一年,张的名分上的法国妻子忽然来到台湾找张“院长”了,夫妻相见之下,当然吵得很厉害。张道藩提议签字离婚,法国夫人却说得好:“你不爱我,是你的事;我爱你,难道犯法吗?如今我老了,你使我痛苦多年,我也不让你好受,这一生休想我签字离婚。”法国太太似乎得了高人的指点,她直接找蒋介石告御状,请“总统”主持公道。不然的话,她就向新闻界特别是西方记者陈说一切。张道藩无话可说,名誉、地位、前途最重要嘛——只好屈服下来,回到法国太太的怀抱。
蒋碧薇这方面呢,不用说,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度的损害。三十年来的烦恼、痛苦夹杂着甜蜜的生活,许许多多、星星点点、各种各样的回忆,这时候,象是一场梦醒过来了!
蒋碧微做事一向细心,她将那多么年来徐与张给她的每一件东西都留起来了,凡徐张两公写给她的书信,即使一张小纸条,她都保存着,正好作为传的材料。于是,她就写了"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回忆录。轰动一时,成为台湾的畅销书。说来也巧,这部书出版之日,正是张道藩生病进住医院之时,于是台湾社会的攸攸之口便说张道藩是因蒋的自传而气病的。不久,张道藩病情急剧恶化而溘然长逝,好事多嘴的闲人就更说,蒋碧薇的回忆录是张道藩的催命符。
蒋碧薇,前几年也已去世了,遗下了徐悲鸿的多幅名画和张道藩的一些著作及书籍,全都捐给了台湾的历史博物馆。

廖静文是1942年在重庆报名应考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时认识徐悲鸿的,帮助徐悲鸿整理藏书和藏画。当时徐悲鸿已和蒋碧微分居,一个人独居生活。由于工作在徐悲鸿身旁,加深了对徐悲鸿的同情、怜悯和尊敬,徐悲鸿也爱上了她。当时徐悲鸿四十八岁,廖静文二十八岁,但是感情这东西却往往出人意料,廖静文出现,重新燃起徐悲鸿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终干向廖静文表白自己的爱恋。他们跨越年龄的障碍,走到了一起,在贵阳正式举行了订婚礼,按当时的习惯,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一则声明:
徐悲鸿廖静文在筑订婚、敬告亲友。

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先生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声明:
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末尽深知。特此声明。
正当廖静文和悲鸿准备结婚之时。蒋碧微忽然提出要办理离婚手续的要求,并向悲鸿索取现款一百万元,古画四十幅,悲鸿的作品一百幅,作为她今后的生活费,此外,还须将每月收入的一半交给她,作为儿女抚养费。
徐悲鸿和蒋碧微没有办结婚手续,不存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问题。因此律师一再说,除了负担儿女抚养以外,对她那些要求都可不予置理。但悲鸿在对待蒋碧敞的态度上,从来是忍让的,他永远未能忘怀和蒋碧微最初的爱情和在巴黎那段艰苦的生活,所以决定竭尽所能来满足她的愿望。
于是,他又开始日夜不停地作画。他不仅要画一百幅国画给蒋碧微,而且要画一批画出卖,以筹足一百万元。徐悲鸿画的第一批国画五十幅完成后,送交蒋碧微。另外,还有四十幅徐悲鸿收藏的古画,其中有她点名要的任伯年的杰作《九老图,及现款二十万元也同时送去。后来蒋碧微又重提办理离婚的事,并且说原先付给她的二十万元,她已花光了,要悲鸿再付给她一百万元,和一百幅画,原已付的五十幅画也不算数了。此外,还提出每月付给儿女抚养费每人二万元。
当时,悲鸿虽是最高一级的教授,但每月薪金也不到二万元。于是,廖静文进城去找郭沫若夫妇商量。郭老介绍我去找沈钩儒律师,沈钧儒律师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很同情悲鸿,十分热情地答应承办此事。他说,本来同居关系不必办理什么手续,但为了避免蒋碧微纠缠不休,还是立一个正式字据了结为好。
沈钧儒律师为此事奔走、磋商,但蒋碧微对她所提的苛刻条件毫不让步。最后,悲鸿又只好完全按照蒋碧微的条件达成协议。除已付的二十万元、四十幅画和五十幅悲鸿的作品外,悲鸿再一次付给蒋碧微国币一百万元,国画一百幅;儿女跟随蒋碧微生活,每月由悲鸿付给每人抚养费二万元。

那天,由沈钧儒律师到场作证,双方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悲鸿除了带给蒋碧微的一百万元和一百幅国画以外,他还将一幅油画《琴课》带去送给她。那是描绘蒋碧微在巴黎时练习小提琴的油画,他知道蒋碧微很喜爱这幅画像。在最后分手的—刻,悲鸿还顾念着旧情。这个不幸的家庭悲剧,终于拉上了最后的帏幕。

当天,蒋碧微就带着钱和画,去到了张道藩主管下的“中国文艺让”,在那里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也许她因为得到那么一大笔钱和名贵的画而感到十分愉快吧?
不久,悲鸿和廖静文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了婚礼,由郭沫若先生和沈钧儒先生证婚。悲鸿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由于事先声明“概不收礼”,他的学生们便买了许多鲜花花篮。那些美丽的五彩续纷的鲜花,将会场点缀得十分艳丽和庄重。郭沫若先生还写了一首诗祝贺:
嘉陵江水碧于茶.
松竹青青胜似花。
别是一番新气象.
磐溪风月画人家。
悲鸿新家异常简陋的,没有为结婚购置任何一件用品,全部家具依旧是那张未曾油漆过的木床,一张未曾油漆的写字台和一个木柜,两把藤椅和一张帆布躺椅,依旧和大家一起吃着粗糙的伙食,依旧点煤油灯……但他们却感到无限愉快和幸福。悲鸿不止一次地对廖静文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能对我有这样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爱情,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我欠着你的情分,我要把我最珍爱的东西都送给你。”悲鸿决定,把他十分珍爱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将它们全部送给廖静文,写上她的名字。后来我们看到徐悲鸿在许多画上题写了“静文爱妻保存”的字迹。
徐悲鸿逝世后, 廖静文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一九八二年写了《徐悲鸿一生》一书,很多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为徐悲鸿由一个贫苦农村的儿子而走向世界的坎坷历程而感动,也为他那不幸的婚姻以及他和廖静文短促的爱情而落泪。

㈢ 民国时期有哪些爱情故事

徐悲鸿与孙多慈:一场不该发生的恋爱,苦恋十年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思潮的传播也促使着中国女性的进一步觉醒。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女性要达到真正解放的目的,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1920年,民国大学校园首开“男女同校”,随之而来的是在自由解放的大旗之下,师生间恋爱之事时有发生。

1930年秋天,徐悲鸿为得意弟子孙多慈画了一幅素描。画稿上的孙多慈齐耳短发,面如圆月,表情淡然,画作中的她有属于那个时代女学生特有的青涩稚嫩。徐悲鸿在画作的右下角题字:“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愿毕生勇猛精进,发扬真艺….”

《凤凰大视野》李筱懿 谈及孙多慈的爱情

无论民国还是现在,女性在爱情中的自由选择和为爱抉择的付出都是在打破束缚往前的一步。

㈣ 谁知到徐悲鸿和孙多慈的爱情故事

1930年,三十五岁的徐悲鸿继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美术教授。

4月,徐悲鸿发表《悲鸿自述》,详述了他的个人经历,以为自此以后,人生不再有大的变化,然而人生的轨迹,恐怕并不能为他自己所左右。这一年的秋天,一个叫孙多慈的少女闯入了他的世界并改变了现有的一切。

“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仅仅两个月后,徐悲鸿就对这位十八岁的安庆姑娘,发出了异乎寻常的赞赏。

不久,徐悲鸿就陷入不能自拔的感情纠葛之中。“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这一首《苦恋孙多慈》,由他心灵深处汩汩流出。

“夜来芳讯与愁残,直守黄昏到夜阑;绝色俄疑成一梦, 应当海市蜃楼看。”八年之后,在香港,这段乱世之恋依然没有结果,寥寥二十八个字的《怀孙多慈》,将大师心中的愁苦,一倾而出。

“浙东紧急,当然慈甚可恶,但因缘既绝,从此萧郎是路人,只好不想到她算了。”徐悲鸿说。“慈之问题,只好从此了结(彼实在困难,我了解之至)。早识浮生若梦而自难醒,彼则失眠,故能常醒。”徐悲鸿又说。“弟尚幸留其作品不少,便用慰藉此后半生矣!”徐悲鸿还说。

多少相思,多少愁苦,多少无奈……

孙多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居然能让一代美术大师如此揪心?

陷入爱情

1930年,孙多慈独自来到南京,到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找到了宗白华教授。宗白华果然对安庆小老乡特别热情,知道是孙传瑗的女儿,更生出许多爱怜之意。

孙多慈把父亲的意思说了,想请宗白华能帮她引见潘玉良。

宗白华告诉她潘玉良他还真不太熟,但要到艺术专修科来旁听,可以让她跟在徐悲鸿教授后面学点东西。

第二天上午,宗白华带着孙多慈直接找到了徐悲鸿,要他无论如何得收下这个安庆老乡。就这样,那年的初秋,十八岁的安庆少女孙多慈,带着既惶恐,又兴奋,还淡淡有些刺激的心情,开始了她国立中央大学的旁听生活。而第一次见面,孙多慈那人见尤怜的眼神打动了徐悲鸿。

徐悲鸿一开始也没有把孙多慈放在眼中。在艺术专修科旁听,多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落榜生,另一种就是转科的,无论哪一种,绘画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艺术专修科对旁听生有辅导,但不是特别侧重。

大约是一个多月后,徐悲鸿带领艺术专修科西画组的学生,去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参观,孙多慈也跟着去了。路上,穿着高跟鞋的孙多慈落到了其他同学的后面,这引起了徐悲鸿的特别注意。

以后的素描课,徐悲鸿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孙多慈身上。他发现这个看似温柔,看似宁静的少女,却有着极高的悟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之后,徐悲鸿对孙多慈印象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关注。而一种难以说清的感情也涌上他的心头。

12月初的一个周末,徐悲鸿发出邀请,要孙多慈陪他去附近的台城写生,他们二人第一次有了关于身世、命运的交流,二颗心也第一次贴在一起。

爱难言

从台城之约开始,徐悲鸿对孙多慈的爱意便一发而不可收,前前后后,持续有十年之久。

1930年冬,徐悲鸿35周岁,事业上如日中天。但已经历了两段婚姻的他感情静如止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而这时,孙多慈带着她青春的微笑,侧着身子,从他窄窄的心缝里,硬是挤了进来。徐悲鸿实在难以无动于衷。说不上是谁的对,也说不上是谁的错。简简单单,就是一种天意。

相处时间久了,和徐悲鸿不再有师生间那种尊严的隔阂。更多的时候,孙多慈半躺在摇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安静得像一只猫,只有徐悲鸿喊她坐正时,才忙不迭理理头发端正坐直。孙多慈看书入神的时候,徐悲鸿反而会歇下笔,以别样的眼光,细细地打量面对的这位小女生。

但这种感情,他是绝不敢向孙多慈说出的,一方面是怕吓着了她,从而破坏了自己在她心中的印象。另一方面,只要略略往深处想一些,夫人蒋碧微一脸怨气的影子,就立刻浮现到眼前来。爱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有必要再来一次改变?

但在内心,他又无法回避孙多慈那双忧郁而质朴的眼睛。两者相比,一个是现实的,是利益的,也是庸俗的;一个是浪漫的,温情的,也是理想的。如何取舍,他真的难做决定。

风雨欲来

蒋、孙二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大徐悲鸿的画室。蒋碧微走进艺术专修科素描组画室时,孙多慈一眼就认出了她。这位气质胜过姿色的少妇,言语谈笑,抬手投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有高贵而典雅的风韵。孙多慈在她的面前,只能远距离仰对。除了年轻,除了才气,两人之间,再没有任何可比之处。

而自从见到蒋碧微后,孙多慈就预想到了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一切。她读过许多才子佳人小说,国内的,国外的,情节发展至此,结局都是一样。后来到徐悲鸿画室来,看见原先摆《台城月夜》的地方空空荡荡,就知道她的担心已经变为现实。

而此时更大的考验,是在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班上的同学,有意识对她进行冷漠和疏远。私下里,他们总是离孙多慈远远的,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她。蒋碧微大闹徐悲鸿画室之后,这种矛盾更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后来,孙多慈在文章中有述:“与社会接触日密,觉人心之虚伪,偏私,阴险,疑忌,刻薄,残忍,充塞于天地之间。”可见其当时是怎样的动怒。

这时的孙多慈不得不考虑她和徐悲鸿之间的事情。他们交往的所有细节,如电影镜头,在她脑子里一帧不少地过了一遍。她觉得有些委屈,她也意识到他们之间似乎太不现实了。然而,年轻的她不知道,如果人的感情泛滥,那是没有任何理智的,包括徐悲鸿,也包括孙多慈自己。

与其同时,她的父亲孙传瑗也在担心这件事。徐悲鸿对孙多慈那一份特别的关爱,以及孙多慈在叙述老师时的那一份特别的热情,都让他隐隐感到不安。徐悲鸿看上去就是一位花花公子,至少对于他现在的家庭,缺少男人应有的责任感。他不相信女儿和他在一起会有什么幸福,孙传瑗从骨子里还是封建的守旧的,他不愿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于是,徐悲鸿与孙多慈的爱情悲剧,在这个燥风四拂的初夏之夜,在六朝古都南京城,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帷幕。

无果而终

1935年的春天,徐悲鸿并没有尝到多少与孙多慈相恋相爱的幸福,相反,他的整个生活,随这种恋情的深入,被夫人蒋碧微无休无止纠缠,始终处在焦躁和烦恼之中。

蒋碧微已无法再容忍孙多慈了。1935年6月以前,蒋碧微对孙多慈多少还是有些容忍的,至少没有当着面和她争长论短。但也正由于自己一容再容,致使徐悲鸿与孙多慈越走越近,这时蒋碧微反而想开了,徐悲鸿能放下“画家”、“教授”架子,与一个小女生卿卿我我,自己有什么理由不能去和孙多慈当面锣对面鼓地理论一番?

而这边,她的父亲孙传瑗也不能忍受女儿在爱情问题上做出如此尴尬的选择。他认为如果徐悲鸿家庭破裂在先,女儿插足在后,即便徐悲鸿年龄大许多,他也尊重女儿的选择,最起码,道义上可以不受谴责。如果反之,他就要强力反对。他不允许自己纯洁如玉的女儿,人生轨迹上有这种肮脏的记录。带着这种复杂甚至沉重的心情,孙传瑗再次来到南京要与徐悲鸿见上一面。

对于孙传瑗的到来,徐悲鸿很意外,但同时也在意料之中。蒋碧微能把他们的家庭纠纷四处宣扬,当事人的父母,自然不会放过。双方的初次会晤,远比他们预料的要融洽得多。孙传瑗对徐悲鸿非常尊重,对徐悲鸿的种种情况也非常熟悉。这让徐悲鸿很感动,面前的这位长者,虽然内心不支持女儿与自己交往,但暗地里还是非常关注女儿交往对象的一切行踪。

然而,孙传瑗的南京之行却有他的想法,他通过南京之行考察到了蒋徐二人虽不说十分恩爱,但至少也没有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尤其是蒋碧微的表现,作为女人,作为家庭主妇,可以用“温柔宽厚”和“善良和顺”来概括。既如此,女儿就有从中插一杠子的嫌疑了,即使完全是徐悲鸿的错,那么徐悲鸿的情感道德,也应该受到谴责。

孙传瑗把这种印象从傅厚岗6号带了回去,又把这种印象说与孙多慈听了,让她不要为这段感情败坏自己名声,孙多慈嘴动了动,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实在太爱自己的父亲了,她没有理由拒绝父亲的一切。

严格地说,孙传瑗南京之行,决定了孙徐的爱情阻力重重。这以后,在蒋碧微和孙传瑗的共同阻挠下,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棵大树上开出的小花,有些细碎和美丽,却无果而终。

㈤ 谁知道徐悲鸿的爱情故事

徐悲鸿与孙多慈:一场不该发生的恋爱,苦恋十年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思潮的传播也促使着中国女性的进一步觉醒。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女性要达到真正解放的目的,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1920年,民国大学校园首开“男女同校”,随之而来的是在自由解放的大旗之下,师生间恋爱之事时有发生。

1930年秋天,徐悲鸿为得意弟子孙多慈画了一幅素描。画稿上的孙多慈齐耳短发,面如圆月,表情淡然,画作中的她有属于那个时代女学生特有的青涩稚嫩。徐悲鸿在画作的右下角题字:“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愿毕生勇猛精进,发扬真艺….”

《凤凰大视野》李筱懿 谈及孙多慈的爱情

无论民国还是现在,女性在爱情中的自由选择和为爱抉择的付出都是在打破束缚往前的一步。

㈥ 徐悲鸿有怎样曲折的爱情故事 dwew

蒋碧微与廖静文
徐悲鸿在上海由同乡朱子洲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年长的宜兴同乡蒋梅笙。蒋家在当地是个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蒋梅笙当时在上海大同学院教国文,蒋家次女蒋碧微在十三岁时,便许配给苏州查家,尚未过门。蒋碧微身材修长,白皙皮肤,眉目清秀,长着一头闪亮乌黑的头发。十九岁的蒋碧微认识悲鸿以后,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将在苏州读中学的未婚夫,一个家境衰微了的宦家子弟,与悲鸿比较,真觉得有天壤之别。她渐渐被悲鸿吸引,偷偷地爱上了他。开始,悲鸿并末察觉。直到有一天,蒋碧微听到母亲说,查家明年就要来迎娶了,她便失声痛哭起来,悲鸿才好像了解她的心情似地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难过。”便匆匆走了。
当时悲鸿正处于父逝妻亡的悲痛心情中,而且他又专心致志于绘画,无暇顾及其她。以至直到悲鸿准备东渡日本时,还未曾与蒋碧微有道单独的接触。但蒋碧微那多情的顾盼,有时也牵引他的心。

蒋碧微听到悲鸿即将东渡日本、她是多么想跟着他同去,但是,由于少女的羞涩和已经订婚的种种顾虑,使她只能将这个愿望痛苦地埋在心里。但是,谙于人情世故的朱子洲早已洞察一切,自告奋勇地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
蒋碧微私奔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其父已知内情,特意买了一口棺材,内装石头,并在《申报》上登了爱女病逝“讣告”,借以掩人耳目。
当年,蒋碧薇为了追求爱情,抛弃富家小姐的生活,跟着一个穷书生离家

徐悲鸿与蒋碧微在上海 1928年

私奔,这在六十多年前封建思想弥漫着的旧社会当中,可真算个“事件”呢。
在日本徐悲鸿流连于书店和画店,对艺术的如醉如痴的追求,使蒋碧微敏锐地看出,徐悲鸿只爱艺术,并不爱她。一对情侣刚刚开始共同生活的时候,就投下浓重的阴影。
到法国留学,徐悲鸿决定带蒋碧微一同去巴黎,他希望蒋到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后,爱上艺术,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徐悲鸿攻美术,蒋碧微学音乐。二人彼此尊敬,互相鼓励,当时在留法同学中不知引得多少人羡慕。二人也着实尝过一段甜蜜的生活。
在柏林,认识在伦敦学习美术的中国学生张道藩,正在那里旅游,特地访问了悲鸿,对悲鸿表示钦慕。不久,他又去巴黎学画。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位来自贵州贫家子弟能留洋求学的,很不简单。张道藩举止阔绰,无心学习,他仰慕的只是欧洲的物质文明,留学只不过是为了镀金。因此,他在绘画上一无所成。回国后,却官运享通,步步高升,当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最后做到“立法院院长”。张道藩第一次见到蒋碧微,就对她有好感。悲鸿回到中国后,蒋碧微还留在巴黎,和张道藩等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看电影、跳舞,张道藩对她殷勤、细致,使她觉得他们两人在一起是多么契合,他们亲密关系已成为巴黎一些朋友们暗中议论的话题。
徐蒋当初的恋爱,原是一见钟情的。在法国相处一段时间后,即发现彼此性格间的差距。加上张道藩的从中作梗;以及后来徐悲鸿与学生孙多慈发生所谓热恋,他们夫妻感情渐渐恶化了。孙多慈是安徽寿县人,她并没有绝色的姿容,也不爱与人交往,是一个很普通的身材纤细的姑娘。她以绘画100分的成绩,考取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当时女学生中,像她这样才华出众的并不多见。十分爱惜人才的徐悲鸿有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满意,说几句称赞和鼓励的话,谁知道,这些话马上就传到蒋碧微那里。免不了家庭又掺进了新的纠纷。虽经朋友们不断劝解,也无法弥补与日俱增的裂痕,终于走上了离婚的道路。离婚后的蒋碧薇带着一儿一女走出了徐家。1948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徐悲鸿和孩子们都留在大陆。
张道藩确是真情实意千方百计追求蒋碧薇的,也赢得了蒋对他的相应的爱情。徐蒋离婚后,他们就同居了,可是蒋从不以张太太的名义作任何活动,二人始终没有办结婚手续,原因是张还有个法国妻子在巴黎。蒋碧薇就这样委屈求全地过着,从无半句怨言,一直默默地过了三十来个寒暑,直到张道藩逝去前一年才分开。那一年,张的名分上的法国妻子忽然来到台湾找张“院长”了,夫妻相见之下,当然吵得很厉害。张道藩提议签字离婚,法国夫人却说得好:“你不爱我,是你的事;我爱你,难道犯法吗?如今我老了,你使我痛苦多年,我也不让你好受,这一生休想我签字离婚。”法国太太似乎得了高人的指点,她直接找蒋介石告御状,请“总统”主持公道。不然的话,她就向新闻界特别是西方记者陈说一切。张道藩无话可说,名誉、地位、前途最重要嘛——只好屈服下来,回到法国太太的怀抱。
蒋碧薇这方面呢,不用说,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度的损害。三十年来的烦恼、痛苦夹杂着甜蜜的生活,许许多多、星星点点、各种各样的回忆,这时候,象是一场梦醒过来了!
蒋碧微做事一向细心,她将那多么年来徐与张给她的每一件东西都留起来了,凡徐张两公写给她的书信,即使一张小纸条,她都保存着,正好作为传的材料。于是,她就写了"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回忆录。轰动一时,成为台湾的畅销书。说来也巧,这部书出版之日,正是张道藩生病进住医院之时,于是台湾社会的攸攸之口便说张道藩是因蒋的自传而气病的。不久,张道藩病情急剧恶化而溘然长逝,好事多嘴的闲人就更说,蒋碧薇的回忆录是张道藩的催命符。
蒋碧薇,前几年也已去世了,遗下了徐悲鸿的多幅名画和张道藩的一些著作及书籍,全都捐给了台湾的历史博物馆。

廖静文是1942年在重庆报名应考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时认识徐悲鸿的,帮助徐悲鸿整理藏书和藏画。当时徐悲鸿已和蒋碧微分居,一个人独居生活。由于工作在徐悲鸿身旁,加深了对徐悲鸿的同情、怜悯和尊敬,徐悲鸿也爱上了她。当时徐悲鸿四十八岁,廖静文二十八岁,但是感情这东西却往往出人意料,廖静文出现,重新燃起徐悲鸿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终干向廖静文表白自己的爱恋。他们跨越年龄的障碍,走到了一起,在贵阳正式举行了订婚礼,按当时的习惯,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一则声明:
徐悲鸿廖静文在筑订婚、敬告亲友。

廖静文画像 1943牟

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先生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声明:
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末尽深知。特此声明。
正当廖静文和悲鸿准备结婚之时。蒋碧微忽然提出要办理离婚手续的要求,并向悲鸿索取现款一百万元,古画四十幅,悲鸿的作品一百幅,作为她今后的生活费,此外,还须将每月收入的一半交给她,作为儿女抚养费。
徐悲鸿和蒋碧微没有办结婚手续,不存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问题。因此律师一再说,除了负担儿女抚养以外,对她那些要求都可不予置理。但悲鸿在对待蒋碧敞的态度上,从来是忍让的,他永远未能忘怀和蒋碧微最初的爱情和在巴黎那

段艰苦的生活,所以决定竭尽所能来满足她的愿望。
于是,他又开始日夜不停地作画。他不仅要画一百幅国画给蒋碧微,而且要画一批画出卖,以筹足一百万元。徐悲鸿画的第一批国画五十幅完成后,送交蒋碧微。另外,还有四十幅徐悲鸿收藏的古画,其中有她点名要的任伯年的杰作《九老图,及现款二十万元也同时送

徐悲鸿与廖静文在北海公园 1953年

去。后来蒋碧微又重提办理离婚的事,并且说原先付给她的二十万元,她已花光了,要悲鸿再付给她一百万元,和一百幅画,原已付的五十幅画也不算数了。此外,还提出每月付给儿女抚养费每人二万元。
当时,悲鸿虽是最高一级的教授,但每月薪金也不到二万元。于是,廖静文进城去找郭沫若夫妇商量。郭老介绍我去找沈钩儒律师,沈钧儒律师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很同情悲鸿,十分热情地答应承办此事。他说,本来同居关系不必办理什么手续,但为了避免蒋碧微纠缠不休,还是立一个正式字据了结为好。
沈钧儒律师为此事奔走、磋商,但蒋碧微对她所提的苛刻条件毫不让步。最后,悲鸿又只好完全按照蒋碧微的条件达成协议。除已付的二十万元、四十幅画和五十幅悲鸿的作品外,悲鸿再一次付给蒋碧微国币一百万元,国画一百幅;儿女跟随蒋碧微生活,每月由悲鸿付给每人抚养费二万元。

那天,由沈钧儒律师到场作证,双方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悲鸿除了带给蒋碧微的一百万元和一百幅国画以外,他还将一幅油画《琴课》带去送给她。那是描绘蒋碧微在巴黎时练习小提琴的油画,他知道蒋碧微很喜爱这幅画像。在最后分手的—刻,悲鸿还顾念着旧情。这个不幸的家庭悲剧,终于拉上了最后的帏幕。

病中徐悲鸿,右为廖静文

当天,蒋碧微就带着钱和画,去到了张道藩主管下的“中国文艺让”,在那里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也许她因为得到那么一大笔钱和名贵的画而感到十分愉快吧?
不久,悲鸿和廖静文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了婚礼,由郭沫若先生和沈钧儒先生证婚。悲鸿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由于事先声明“概不收礼”,他的学生们便买了许多鲜花花篮。那些美丽的五彩续纷的鲜花,将会场点缀得十分艳丽和庄重。郭沫若先生还写了一首诗祝贺:
嘉陵江水碧于茶.
松竹青青胜似花。
别是一番新气象.
磐溪风月画人家。
悲鸿新家异常简陋的,没有为结婚购置任何一件用品,全部家具依旧是那张未曾油漆过的木床,一张未曾油漆的写字台和一个木柜,两把藤椅和一张帆布

躺椅,依旧和大家一起吃着粗糙的伙食,依旧点煤油灯……但他们却感到无限愉快和幸福。悲鸿不止一次地对廖静文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能对我有这样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爱情,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我欠着你的情分,我要把我最珍爱的东西都送给你。”悲鸿决定,把他十分珍爱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将它

75岁的徐悲鸿夫人坐在徐悲鸿1943年
为她画的《徐夫人像》前.

们全部送给廖静文,写上她的名字。后来我们看到徐悲鸿在许多画上题写了“静文爱妻保存”的字迹。
徐悲鸿逝世后, 廖静文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一九八二年写了《徐悲鸿一生》一书,很多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为徐悲鸿由一个贫苦农村的儿子而走向世界的坎坷历程而感动,也为他那不幸的婚姻以及他和廖静文短促的爱情而落泪。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