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表示故意的成语

表示故意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11 23:04:11

① 表示故意做好事以引起别人的注意的成语有什么

装腔作势、假门假事、故弄玄虚
、装模做样、旁门左道

② 表示故意的成语

别有肺肠 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吹吹打打 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吹毛求疵 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吹毛求瑕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吹毛索瘢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杨文乾》:“田(田文镱)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
吹毛索疵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吹毛索垢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
从中作梗 梗:阻塞,妨碍。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从中作梗也。”
打马虎眼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③ 形容“心里清楚。但是表面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成语有哪些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装疯卖傻、装聋作哑、明知故问。
一、心照不宣
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释义: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示例:听他这样说,有几个人心照不宣地彼此对望了一眼。
二、心领神会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释义: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白话释义:和他辩论心性切实的学问,他已经心领神会。
三、装疯卖傻
拼音:zhuāng fēng mài shǎ
释义:故意装得疯疯癫癫;傻里傻气。卖:卖弄。
出处: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示例:这个破坏分子纵火被当场抓住,竟还装疯卖傻,想蒙蔽群众。
四、装聋作哑
拼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
释义: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
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示例:可怎么能故意装做不知?
五、明知故问
拼音:míng zhī gù wèn
释义: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白话释义:看到他的这番情景,明知故问说:“先生是在为什么事伤心呢?”

④ 形容有人时故意的成语

吹毛求瑕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三内国志·吴志·步骘容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吹毛索瘢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杨文乾》:“田(田文镱)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
吹毛索疵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⑤ 形容故意的成语有哪些

  1. 拌蒜加葱

    【拼音】:yǒu yì wéi zhī
    【解释】:比喻故意夸大渲染,添加本来事实没有的专内容。属

  2. 节外生枝
    【拼音】: jié wài shēng zhī
    【解释】: 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3. 披毛求疵
    【拼音】: pī máo qiú cī
    【解释】: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4. 从中作梗
    【拼音】: cóng zhōng zuò gěng
    【解释】: 梗:阻塞,妨碍。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5. 故意刁难
    【拼音】:gù yì diāo nán
    【解释】: 指在某件事上,故意为难他人。

⑥ 形容“故意做作,故作姿态”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故意做作,故作姿态”的成语有:装腔作势、虚张声势、矫揉造作、矜情作态、搔首弄姿。

1、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明·西湖居士《郁轮袍·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2、虚张声势[xū zhāng shēng shì]:张:铺张,夸大。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3、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4、矜情作态[jīn qíng zuò tài]:犹言矫揉造作。

[出处]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临别,忽向余正色云:‘ 友 不好名,先生切勿以 友 诗告人。’余雅不喜,曰:‘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

5、搔首弄姿[sāo shǒu nòng zī]:搔:用手指梳。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遂共作飞章虚诬固罪曰:‘……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略无惨恒之心。’”

⑦ 形容故意引起别人注意的成语 ,好像带个宣字。

故弄玄虚_金山词霸
【拼 音】:gù nòng xuán xū
【解 释】: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 处】:《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示 例】:他这个人就爱~;话说到节骨眼儿上就不往下说了.&^^&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反对~的方式.

⑧ 表达故意的成语

别有肺肠复 别有:另有;肺肠:制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吹吹打打 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吹毛求疵 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吹毛求瑕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⑨ 形容一个人故意说使人误解的话的成语

形容来一个人故意说使自人误解的话的成语有:
1、混淆视听:意思是用假象或者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2、指鹿为马: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3、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4、混淆是非: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⑩ 形容故意捣乱的成语有哪些

惹是生非

【拼音】:rě shì shēng fēi
【解释】: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专处】:明·冯梦龙属《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示例】:学生在教课上得不到满足,在校内便时常爱闹风潮,在校外也时常~。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一
【近义词】:为非作歹、无事生非、惹事生非
【反义词】: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引起争端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