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成语
1.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全文译文
全文: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
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白话译文: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
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孩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面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出处: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
(1)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成语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看到曹操奸雄诡诈,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
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的议论,怕其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2. 出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的成语及他的比喻义
覆巢无完卵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回喻一人答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3. 出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是什么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又作“覆巢之下,安有完版卵”、“覆巢权无完卵”、“巢覆卵破”等。汉朝陆贾的《新语·辅政》中有这样的论述:“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卵破之患。”《世说新语·言语》中有如下的记载:“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 有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本身就可以是成语
也可以是巢覆卵破
释源:《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内,中外惶怖。容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说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参考资料:
摘自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
5.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和比喻义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读音:fù cháo zhī xià ,yān yǒu wán luǎn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白话释义: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 ”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成语扩展阅读
近义词:城门鱼殃、根株牵连
1、城门鱼殃
读音:chéng mén yú yāng
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出处: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白话释义: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美好的事物遭遇不幸。
2、根株牵连
读音:gēn zhū qiān lián
解释:指一方有祸,另一方如同根与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牵累。
出处:《新唐书·李德裕传赞》:“根株牵连,贤智播奔,而王室亦衰。”
白话释义:根株牵连,贤人智士纷纷弃逃,王室就衰败了。
6.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是谁说的成语 又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编辑
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也有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不能乱了阵脚的意思。
作品名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作品别名
巢覆卵破
创作年代
南朝
作品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
文学体裁
笔记小说
作 者
刘义庆等 编
7.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什么成语
覆巢之下岂有复完卵本身就可制以是成语 也可以是巢覆卵破
释源:《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说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参考资料: 摘自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
8.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是谁说的成语 又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覆巢之下安有来完卵
编辑
比喻自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也有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不能乱了阵脚的意思。
作品名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作品别名
巢覆卵破
创作年代
南朝
作品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
文学体裁
笔记小说
作
者
刘义庆等
编
9. 出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的成语及他的比喻义
覆巢之下无完卵,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幸免。
读音:fù cháo zhī xià wú wán luǎn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 被收,中外惶怖。时 融 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 谓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白话释义: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差役果然也到了。
(9)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成语扩展阅读
近义词:满门抄斩、覆巢毁卵
1、满门抄斩
读音:mǎn mén chāo zhǎn
解释: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出处:鲁迅 《呐喊·药》:“ 夏三爷 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2、覆巢毁卵
读音:fù cháo huǐ luǎn
解释: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
出处:《战国策》,“有覆巢毁卵,而凤凰不翔。”
白话释义: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凤凰也不会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