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慎独小故事

慎独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08 05:45:44

『壹』 关于“修身养性,君子慎独”类的美德故事

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而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能谨慎不苟。

故事一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他在一次捕捉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远,夜宿一座庙中。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地以色相引诱他,当他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就写下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提醒自己。转念一想,这荒山野外,谁能知晓,于是他又把纸条撕下来,便要破门而入,这时又觉不妥,感到这是因私欲而废公法的行为,又退回把纸条贴上。可又一想,送到嘴边的肉不吃不是太傻了吗?于是又把纸撕掉,转念又一想,我是执法人员,这是知法犯法的行为,又把纸贴上;过了一会儿又产生一念,她是犯人,做了坏事她也不敢说,又把纸撕了下来,刚要进门,又一想不行,这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就这样一夜折腾了十几次,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
原文来自明朝焦竑《玉堂丛语》:曹鼎为泰和典史,因捕盗,获一女子,甚美,目之心动。辄以片纸书‘曹鼎不可’四字火之,已复书,火之。如是者数十次,终夕竟不及乱。

故事二 杨震暮夜却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原文出自于《后汉书-第十四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典故出一名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希望能帮得到你

『贰』 慎独的名言 故事

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个“清廉诫四知”的典故。《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 来。
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精神的东西,总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独,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这样。在法国人写的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与前面说的杨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说:
“我的朋友到泰国旅行,在货摊看见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了三个后就问价,女摊贩回答是每个一百铢。他还价六十铢。说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后她说:‘我每卖出一百铢,老板才能给我十铢报酬。若六十铢卖了,我就什么也赚不到。’我这位朋友听了心生一计,说:‘这样吧,你卖给我六十铢一个,我额外给你二十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些钱。双方都有好处。’他满以为她会立刻答应的,却见她摇摇头。他便补充上一句:‘你的老板不会知道的,别担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坚决地摇摇头说:‘佛会知道。’”
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还有这位泰国女摊贩说的“佛会知道”,去掉里面的神秘成分,其实说到底了,如果是两个人办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个人办的事,那是“我知”,说“无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谓“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明白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相联系,就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
表面上的君子好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利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这样的事例举目皆是,用不着在这里罗列了吧。如何将“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出自《杨震暮夜却金》

『叁』 关于慎独的名言故事

曾国藩做慎独功夫,以道光22年10月初1日为分界线,在这一天之前,他的用功是零碎的,偶然的。前一年的7月14日,他拜访了唐镜海先生,请教读书、修身的要领。 唐先生劝他以《朱子全集》为课程,身体力行;又向他介绍了当时著名理学家倭艮峰先生的用功方法;据他这一天的日记记载,他听了唐先生这一席话之后,“昭然若发蒙也。”但从这一天起,到第二年的lO月初1日,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日记中的自我批评只有两次,一次是道光21年9月初1日发誓戒烟,另一次是第二天,他责备自己“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哉!……自今以始,吾其不得自逸矣!”他的静坐,也是从这一年的12月12日才开始,13日、16日、18日、19日,共五次,其目的也不在于慎独,而是为了治病,“竹如教以静坐法,谓可不药有喜,”他真正自觉地做慎独功夫,是在他3 l岁这一年,即道光22年l 0月初1日,这一天,他拜访了倭艮峰先生,他日记中这样记载:“拜倭艮峰前辈,先生言‘研几’工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知几也……失此不察,则心放而难收矣……又教予写日课,当即写,不宜再因循。”所谓“知几”,这是《易经》中的话,几者,动之微也,也就是内心深处每一个念头的活动;每一个念头都自己察知,叫做“知几”,与“慎独”的意思差不多,在倭艮峰先生的督促下,他真的不再因循,就从这一天开始,他每天都学着倭艮峰先生的样子,静坐,读《易经》,写日记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本月26日,他在给弟弟们的书信中,介绍了这一段时期他修慎独功夫的情景:“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功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要之药。…余自l O月初1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余自10月1日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9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13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故,前嫌尽释矣!

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肆』 慎独的故事

《杨震暮夜却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由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慎独这个词,现在不怎么常见了,但在传统文化里,特别是在讲传统伦理道德时,这是一个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词语
这个词最早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时候而干坏事。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或方法,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南宋学者朱熹对这个词作过这样的说明: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朱子语类》)
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个“清廉诫四知”的典故。《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
来。
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精神的东西,总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独,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这样。在法国人写的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与前面说的杨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说:
“我的朋友到泰国旅行,在货摊看见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了三个后就问价,女摊贩回答是每个一百铢。他还价六十铢。说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后她说:‘我每卖出一百铢,老板才能给我十铢报酬。若六十铢卖了,我就什么也赚不到。’我这位朋友听了心生一计,说:‘这样吧,你卖给我六十铢一个,我额外给你二十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些钱。双方都有好处。’他满以为她会立刻答应的,却见她摇摇头。他便补充上一句:‘你的老板不会知道的,别担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坚决地摇摇头说:‘佛会知道。’”
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还有这位泰国女摊贩说的“佛会知道”,去掉里面的神秘成分,其实说到底了,如果是两个人办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个人办的事,那是“我知”,说“无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谓“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明白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相联系,就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
表面上的君子好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利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这样的事例举目皆是,用不着在这里罗列了吧。如何将“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
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伍』 有关“慎独”的名人故事

1、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2、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萤囊映雪

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4、对工作极端的负责的白求恩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

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5、将相和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陆』 实际生活中慎独的例子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慎独”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的确高下分明。
“慎独”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柒』 几个关于君子慎独的例子

列举如下:

1、清代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名叫叶存仁的官吏,先后在淮阳、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有一次,在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日不收礼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烦,而夜深人静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叶存仁一定会收下。谁知,叶存仁见此情景,却挥笔赋诗-一首,将礼物退了回去。

2、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3、元代许衡心中有“主”

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许衡,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4、当代作家贾大山“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他曾在《灯窗笔记》一文中讲到赵清献的故事,并说:“我也想效法古人,昼有所为,夜有所告,以摄意心。告天?天无言。告地?地无语。告妻?夫妻相爱情深,难免护短。

踌躇间,看见小孙女,活泼可爱,一片天真,也懂事了,于是得一方便法门: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不敢告者则不为也。”连在小孙女面前不好启齿的事情都不为,可见贾先生律己之严。他扎根一隅,默默奉献,- -生勤勉,两袖清风。他这一-生,留下的不仅仅有独具气韵的文学 作品,还有比任何文学作品都感人的精神品质。

5、赵抃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表里如一,凡白天所为,必先于头天晚上,整衣正冠,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什么是不敢告天的行为呢?大至杀人越货、贪赃枉法的恶行,小至瞒天过海、欺人骗世的丑行,均是不敢告天、不可告人的勾当。不敢告,便不敢做,所以不为,说明赵抃有敬畏之心,敬天道,畏人言,守底线,持操行。

『捌』 关于“自律、慎独”的例子

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觉地遵纪守法,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范、准则和要求去做。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慎独”的传统,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和高尚的境界。

一般说来,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在组织和领导的监督之下,每个人都较能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但在“无人监督之处”,却容易放松自己的要求,甚至做一些为人所不齿的事。只“畏人知”,而不“畏己知”。

“慎独”,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是我们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工作任务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要求。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用“慎独自律”的方法来促进落实工作呢?

(1)慎独自律的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慎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无人之态”时,你做了好事,没有人为你扬名;你做了坏事,也没有人批评你。这就需要你有高度的自觉性,时刻不忘用党纪国法、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样。

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名叫叶存仁的官吏,先后在淮阳、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

有一次,在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

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日不收礼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烦,而夜深人静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叶存仁一定会收下。

谁知,叶存仁见此情景,却挥笔赋诗一首,将礼物退了回去。诗云:“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相送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叶存仁为什么能两袖清风,就是他的严格“慎独”,“不畏人知畏己知”。

(2)坚持慎独自律,还要从“隐”处下功夫

大家一起工作时,如果你头脑中萌发了某些不正确的念头,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在行动上进行自我克制和约束,即使在行动上做出了某些错事,也能很快被领导和群众发现,及时给予批评、纠正和引导。所以,人们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道德原则,遵纪守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但是,在没有组织和他人监督,失去外力约束的情况下,组织成员要把任务落实好,工作做到位,就要实行严格的慎独自律。在这种情况下,要时刻想到党和人民的利益,时刻牢记制度、规则,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思想和表现一个样,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在人前和人后一个样,有人监督时和无人监督时一个样。产生了不正确念头要坚决地克服掉,一旦发现错误就要立即加以改正。

『玖』 关于慎独的事例

在高中的时候,这篇作文我得了满分。是用的散文的形式,希望对你有帮助专。
文中用高山雪属峰上的雪莲作为慎独的代表,与山下平原上享尽阳光雨露、被人们追捧的牡丹进行对比。雪莲受尽冰雪严寒,但仍坚强不屈,不为牡丹优越的环境所动,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能闻到山顶那清新的空气。牡丹虽养尊处优,但无风骨,在严寒到来之前就一命呜呼。而这时,山顶上的那朵雪莲却灿烂绽放着!
慎独,就是指在受到不良环境影响时,能清醒地保持自身追求的清白和理想等美好的东西。慎独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尚节操!~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