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一块银元故事

一块银元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08 03:47:04

A. 朱德写的一块银元 读后感

每次走过千家万户,每次经过一所所学校,总会看到朱德的海报,听到人们对朱德的赞誉与鉴赏,朱德可谓是中国人的骄傲之一,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呀!朱德不但对中国事业发展作出的功丰伟业使人敬佩赞颂,他的品格为人更是令人肃然起敬,不得不敬佩啊!
每当我听到,读到这一首诗《南瓜蒂上长白银》,都不禁使我想起朱德和三千多名战士驻扎在一个平凡的村发生的事:
在那时那个村里,吃饭和吃菜是一件大事,朱德和三千多名战士筹集粮食更是难上加难,雪上加霜的一件事了,当时朱德属下里有两个战士也在帮红军筹集食物,筹集食物的途中,两个战士看见一家空荡荡的房子前挂着两个黄艳艳的大南瓜,两个战士一看没有人,没法付钱,便悄悄拿走了这两个黄艳艳的大南瓜,朱德知道了,满以为因筹集到可口的大南瓜而受到表扬的这两个战士却被朱德狠狠的批了一顿,批评他们因没人而不知价钱,不付钱,就将南瓜抱来,还吩咐两个战士把一块银元放在那家主人屋前。
在那时,一枚银元何止可以买两个大南瓜啊!很多人听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地说他是个大傻瓜,一枚银元干嘛买两个南瓜呀,不值得,但谁知道,这不是傻,而是一个红军至高无上的精神,是一种正义的表现,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而又令人不禁肃然起敬的伟大情操,这就是社会道德。有多少人能够像朱德一样真正的实现社会道德,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朱德一样勇敢地战胜自己内心的贪婪与忧郁,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朱德一样能稳稳的站在道德的道路上,次次都做出对得起良心的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虽然面对道德不能干脆地正确选择,面对金钱名誉地位的重重诱惑,我们更是犹豫不决但是,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和朱德一样正义,问心无愧的心,我们就可以战胜重重不道德的诱惑。
在我们的周围,处处都需要道德,都需要一颗正义的心,当我们的周围的地上有一张钞票,我们应该捡起来,物归原主,当有人将东西遗忘在你的周围,我们应该将它物归原主。我们的周围都需要道德,都需要像朱德一样的人。人间处处需要道德,我们难道要做一个没有道德的一个人吗,做一个向金钱名利地位等的重重诱惑的人吗,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身边开始做起,将道德这粒种子洒在我们的周围,让他萌发,让他变成一棵参天大树,撑起一片美好的世界。

B. 朱德的小故事(要50字以内的)

一块银元
三千多名战士驻扎一个村,吃饭吃菜成了一件大事。刚开始,由于地主老财造谣惑众,加上村民对红军并不了解,许多人弃家躲避,来不及逃的人关门闭户,筹集粮菜一时陷入了困境。朱德军长严明纪律,让战士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天,两名战士到村南一户人家,大门紧锁,听说已逃到外村亲戚家中。只见其家门口有一个南瓜大架棚,十分旺盛,棚上挂着两个黄艳艳的大南瓜,小战士心想:人家又不在,怎么个买呢?太个子战士说:“把两个南瓜割下,我写一张纸条,钱以后送来。”说完割下南瓜,写了一张字条“买两个南瓜,以后付钱。一~红军”.放在架上回去了。有一天晚饭,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饭后,询问谁买的瓜真是好吃时,他才知道南瓜没有付钱。他让人叫来那二位战士,从背包里带出一块银元,语气严肃地说:“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说完要二位战士去还钱,两位战士原以为办了一件好事,却受到首长的批评,顿时面面相觑,等他们回过神来时,早已站在身旁的排长对他们耳语了一番,这时他俩才兴冲冲地走了。
再说红军进村后,帮助村民打扫庭院、挑水劈柴。一位大爷病了,还派医生为他诊治……一桩桩军爱民的好事在村里传颂着。村民们消除了误解,事实戳穿了地主们造谣中伤的阴谋,外逃的村民回来了,村子里家家户户敞开大门,争相帮红军做事,有送粮送菜的,有送儿子来帮丁当兵的,真是军民鱼水一家亲啊。又说村南那户种南瓜的村民叫陈亮,他携妻带儿回到家里,一切依然如故,十分高兴。只是棚上两个南瓜不见,他心里想:家在就好,两个南瓜算是让贼偷了罢,也不把它当回事,在村民会上他无意说了这事,没想到那二个战士又狠狠挨了一顿批,可他们心里不服气哪。
一天,陈亮的妻子上棚割南瓜叶准备煮了喂猪,不经意间看见被割走的一个南瓜蒂上用红布扎着一个小包,他拿下来一看,里面包着一个金闪闪的银元,还有一张小纸条,可他不识字,急忙拿到村里给丈夫看,只见字条写着:“老乡:买2个瓜送上一块银元。一一红军’’村里人顿时都聚拢过来,有的窃窃私语。陈亮顿时面红耳赤,捶胸顿足,大声说:“我好糊涂啊,原以为南瓜被贼偷了,没想到红军大哥纪律严明,买东西付钱,一银元可买好多南瓜呀。”说完他拉着郭夫爷一起找朱军长,一是把银元还了,二是要向两位战士赔罪。朱德军长激动地对他们说:“这是红军应该做的。银元你留着,至于赔罪由我来吧。”回到家里,陈亮倾其所有,把鸡蛋、鸭蛋和鸡鸭装满箩筐,上面用红纸写着“拥军爱民”,一家三口人高高兴兴担着慰问品走向美魁堂,听说红军走的前一天,他还特地屠杀大肥猪前去慰劳。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亮的“银元故事”在村里传遍了,拥军爱民在福鼎在横口成了时尚,蔚然成风。后来,一位诗人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南瓜蒂上长白银》的诗还在省里获奖,而一位画家以此为题材的国画也得了奖。从此,拥军爱民的优良风尚在福鼎在横口在永春代代相传,永远相传。

C. 朱德长征时的故事三十字左右

《一块银元》抄
一天,两名小战士到一户人家,大门紧锁,门口架棚上挂着两个黄艳艳的大南瓜,心想:人家又不在,怎么个买呢?,那就先把两个南瓜割下,写一张纸条“钱以后送来-红军。”
晚饭,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饭后,询问谁买的瓜真是好吃时,他才知道南瓜没有付钱。他让人叫来那二位战士,从背包里带出一块银元,语气严肃地说:“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说完要二位战士去还钱。
望采纳!

D.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

E. 《一块银元》的故事谁知道

1938年,八路军129师驻扎左权县西河头村。那年的大年初一,刘伯承请村里的韩荷花帮专他缝被子,缝好后,刘伯承拿出属一块银元硬是给了她,并对她说:“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一家人,但买卖要公平,这是纪律。再说,你也可以留作纪念嘛!”
2003年,韩荷花老人去世时,把她珍藏了65年的银元交给了儿子常中庆,并深情地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图为常中庆拿着这块银元说:“母亲留给我的传家宝,我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孙老汉给刘司令员和邓政委沏茶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塞给他两块银元叫他再买一把。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了刘司令员的衣领里。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又派人把银元送还给孙老汉
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两块银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

F. 连环画《一块银元》的故事真实发生过吗 – 铁血网

旧社会各种不幸遭遇的结合体,故事性很强。个别遭遇肯定发生过。

G. 朱德的小故事(越少越简短越好。不要再写“一块银元”了)

朱德的扁担
到运粮那天,朱德穿一双草鞋,头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用一根回扁担挑着满满一答担米,汗流满面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山上到山下的茨坪有五六十里地,从天亮出发,要到天黑才能回来。战士们见军长每天日夜操劳,白天还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都很心疼,就劝他不要去了。可是,怎么劝也没有用,有的战士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军长的扁担给藏了起来。军长没了扁担,还怎么去挑粮?可是,朱德又设法找来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上刻了三个字:“朱德记”。

H. 《一块银元》的故事谁知道

小男孩因为家里穷复,要给奶奶治制病,向地主家借了一块银元。可因为还不起,地主就将小男孩的姐姐抓了去作小丫头。有一天,小男孩跟他母亲听到街上人声鼎沸,锁呐声声,他跑出去一看,原来是地主家给老地主婆送殡。小男孩挤进人群中一看,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姐姐和一个年龄相当的一个男孩,分别坐在一个被人扛着的纸扎出来的莲花座上,穿着非常漂亮的衣裳。小男孩夹在人群中,朝姐姐大叫起来,可是他的姐姐目不斜视,毫无反应。小男孩的的母亲在一边却已经昏倒过去了。原来,为了那一块银元,小男孩的姐姐成了地主婆的殉葬品,给活生生灌了水银,然后放到莲花座上,要给老地主婆陪葬去了

I. 朱德的小故事(越少越简短越好。不要再写“一块银元”了)

朱德求学 四川东北部,蜿蜒的嘉陵江东岸,有一个山城——仪陇。 1886年12月1日,朱德同志诞生在马鞍场琳琅寨。朱家坐落在半山坳里的一处独立家屋。 这是一个“客家”家庭,他们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广东韶关迁移来的,在这里落户已经是第八代了。 朱德同志从四五岁时,就帮助母亲劳动,到八九岁就能挑能担,能耕能种了,从学塾回家,母亲总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把书本一放,就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时候,便整天跟着母亲在地里劳动。 1892年,他刚刚上学,是跟一位姓钟的先生读书。1893年,他转到丁先生那里读书,丁先生是榜上题过名的秀才,他的私塾就设在一个有高楼和花园的大院里。朱德同志勤劳聪慧,刻苦用功,在这里两年,他读了《诗经》等10几本书。 到了9岁,朱德同志随着伯父和幺叔,搬到相距六七里地的大湾去住了。 搬到大湾,朱德同志到席聘三先生家去读书,席先生家离大湾有8里地,一天要来回跑四趟,响午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还得快跑,傍晚回来,怕天黑了,也得快跑。朱德同志说,“所以养成走路快的习惯。” 正当朱德同志开始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心田得到席先生甘泉的浇灌,席聘三先生很有骨气,很有朝气,深通人情世故,他屹然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是一个奇特而又卓越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开明的,他对历史上有些称王称霸的英雄是持轻蔑态度的;他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更常常骂得狗血淋头。他有着浓厚的民族意识,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肯报考,连一个秀才都不是,从20几岁教书,到那时已是70多岁了,他是一个真正的白丁,却是一个真正的好先生,朱德同志是年纪幼小的一个学生,他的聪颖才华,受到先生的赞赏。他在这儿听讲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但一个好的教育家,他不仅仅将学问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学生,席聘三先生成为朱德同志新思想的启蒙者。 席聘三先生不是封建堡垒的护卫者,他爱喝酒,酒后放言高论,他说 “人不做事业就没有什么用。” “要能做事业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道路好走。” “神仙不是人做的事情,那是没有路走的人去做的。” 于是,寻找道路,成为朱德同志思考的问题了。他想:状元是点不成的,这样的文章,不知哪一年才点得上。他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立志要去做一个军人。 朱德同志对新文化感受力很强,他如饥似渴地研究科学,他靠自修,开始学数学。两三年前他已是一个珠算能手,这种算账清帐的本领,对于他学数学有很大的帮助,一直学到比例、开方。他都没有怎么觉得困难。更重要的是新思潮这一线光明,一旦冲破黑暗,他的心灵就像展开翅膀一样飞翔了。他滋长着这样一个思想:“既然有一个世界,去看看世界就好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