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文徵明故事

文徵明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05 06:52:29

1. 关于甲骨文的起源,故事

夏文化无论从器物造型与质地上还是从其他的一些痕迹来看,都应当与商有更多联系。但是夏文字与仰韶文化符号的接近却也让人十分疑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几乎采用过同一种文字符号。所以夏是仰韶文化与“三代文明”的一个明显过度,夏的文字符号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象形文字特点,而不仅仅是腓尼基字母。夏的两者特色兼具似乎让我们把它的起源放置在地中海东岸地区最为合适。用《向东》一书里的“夏甲”最方便解释这个现象:就丈夫的男性家族方面他们确实与两河流域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并且他们居住在地中海东岸地区,但是由于“夏甲”本人是埃及人这一特点,决定了夏甲所代表的这个文化兼有几种文化的特色。但总的来看,夏更多倾向于“三代”的共同特点。
腓尼基文字按照正统的说法应该成熟于大约3800年前,所以夏晚期以及半坡晚期出现腓尼基字母是可以从逻辑上解释得通的。一种文字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很可能需要几百年的长期孵化,并且不同地区的人们同时加入了这一孵化过程也并非不可能。起码我们从半坡和夏以及腓尼基人同时出现了一种共同的符号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甚至我们今天也可以怀疑:所谓的腓尼基字母真的是腓尼基人发明创造的吗?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猜想其实腓尼基字母是从中国半坡或者夏文化这里发展出来的呢?这要靠考古证据说话了,哪里发现的最早哪里就是真正的发源地。不过我认为腓尼基人最终将这种文字发展成熟肯定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疑问的仅只是这些字母到底起源于哪里。
中国区域内至今没有发现4000年前的成熟文字体系其实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当时的中国区域内的生产力处于一个相对落后时期,中东数个地区产生文字其实都与他们的文明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希伯莱这个民族也发展出自己民族的语言就说明他们曾经有着很强大的政治势力,并不是今天人们看到的这样一个“小”民族。我认为中国汉字的起源的真正成型不应该超过商朝。当然勉强也可以说从半坡时期就开始了,那些陶器上的符号都可以称作中国汉字的起源与雏形。但也不能超过5000千年,定在4000年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中国境内真正强盛的“国家”是从山东大汶口发展起来的商朝,证据是他们发展出了完整的文字系统。文字的定型一般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但是语言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发展。山东大汶口发现的文字符号具有鲜明的象形文字特点,并且与古埃及的文化联系最紧密。这一点似乎又减弱了他们来自美洲的可能。但是把山东作为一个古埃及到中国再到美洲的一个中转站还是值得考虑的,这方面值得重新考虑的疑奠点很多 。大汶口的类埃及象形文字给我们提供了殷商晚期甲骨文起源的直接暗示。
实际上夏、商、周取代“尧舜文化”意味着金属时代的到来,陶器时代被取代。生产工具的改变使整个中原地区治水的进程加快、力度增强,所以人们随着新文明的到来,由可以避水的红陶文化聚集的黄土高原渐进中国的东部平原地区,这由他们的海拔高度上可以看出来:黄土高原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而平原地区海拔多在海拔200米上下。东部大片的肥沃平原曾经是一块烫手山芋,4000年前没有人敢长期定居那里;但是有了新型的治水工具,那里马上成为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
在甲骨文形成之前中国人由于在一个特定而相对封闭的区域内早已融合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大约在5000-3500年前人们面临的问题只是寻找何种文字把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他们是可以随意选用一种文字符号来表达与之毫无联系的语言的,也就是说尽管他们直接采用了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些人却未必一定讲埃及话。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100多年前从中国陕西逃到中亚地区的东干人,现在就使用着俄罗斯字母标注传统的陕西方言——这种文字尽管东干人使用无碍,但是无论陕西人还是俄罗斯人都不会懂。大约3500年前在经过摇摆之后生活在中国地区的商人最终选择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作为当时语言的表达符号,起码在表面上看是如此。其中的别扭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中国的甲骨文或者象形文字除了商人使用外其他地区的人也不会懂,即便是从中东来个语言学家也一定会对中国的文字束手无策的。因为这根本不是他们的语言,这是一种融合了几千年中国当地语言的一种特殊的新的组合,另外一些字母的发音也完全不同了。甲骨文没有照搬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没有照搬其他的中东文字。甲骨文应该说融合了至少三种以上的文字才最后达到一个初步的实用体系:两河流域的文字(包括象形与楔型)、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文字。要清晰地区分他们是个复杂的长期任务,我只能从文化角度简要地说明此三者与甲骨文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我们可以说甲骨文本身就是对于仰韶文化与夏商周文化的融合结果。

2.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话故事

有: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

1、女娲造人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2、夸父逐日

传说夸父是峨嵋山上一个夸父族的首领,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为了弄清太阳在一年四季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让人们合理利用阳光以及熟悉大自然的规律。

夸父拿一根桃木棍儿从东至西测量日影定四季,再从黄河和渭河的涨水痕迹上标出最高洪水的水位,这样可以对农作物提供耕种参考。

至于为什么拿桃木棍儿,那可能是古代人迷信,为了避邪。说起来,夸父应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的鼻祖。他从东至西到达灵宝市西部,后来寿终于此。

3、嫦娥奔月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有关恒娥的神话传说,见于商代至战国时的典籍《归藏》,其中对照卦象解释可能为夫妻,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一作常娥)。

4、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显然“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5、女娲补天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将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熔五彩石以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在中国民族所有的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中,有些都是有其原型人物的,都是远古时期为人类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后人为了纪念她们的功绩,而将其神话。

3. 文征明习字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文征明习字,出自《书林记事》,记叙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回持不懈、一丝不苟答练习书法的故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启发:
告诉人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告诉人们成功都是要下功夫的。
我们在往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马虎虎;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做事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会成功。

4. 西游记的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

《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4)文徵明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5.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1、宋江: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义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义军最完满的归宿,其思想直接关系着梁山的成败。

2、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3、林冲:委曲求全,寡言少语。但是上了梁山后变得勇敢果敢,做事坦坦荡荡,又重义气,而且智勇双全,为梁山立下大功

4、武松:性格刚烈,胆大心细,重义气。但少谋,被张都监陷害,差点没命。

5、燕青:聪明伶俐,好行侠仗义,又比较有心计,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梁山难得的才子。

6、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而且粗中有细,大智若愚,眼光比谁都看的远,他知道招安以后绝无好下场,最后在征方腊后坐化与杭州六和寺。

(5)文徵明故事扩展阅读:

水浒传主要人物轶事:

1、宋江义释晁盖

“生辰纲”事发后,何涛来郓城县找到了宋江,与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却偷偷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一天·,被宋江救济过的阎婆来报答宋江,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作小妾。

但宋江并不钟情于阎婆惜,因此阎婆惜与押司张文远渐渐勾搭成奸。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 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

2、吴用使时迁盗甲

呼延灼大军攻打梁山,使梁山兵马大败。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汤隆向宋江说到了金枪手徐宁,此人会使钩镰枪法,正好能破连环马阵。徐宁有件祖传宝贝雁翎甲,只要将它偷来,徐宁必会上山。于是吴用命时迁前去盗甲。最后偷到了雁翎甲,徐宁也被骗上了梁山。大破了连环马阵。

3、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路过“小旋风”柴进府上,柴进见他是赫赫有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心中大喜,厚礼款待。洪教头随后前来,此人极度傲慢,对林冲步步紧逼,引发了柴进的不快,再加上柴进想看下两人的本事,便安排了两人的比武,还设了25两银子的彩头。

林冲迫不得已和洪教头比武。开始林冲让着洪教头,不用兵器和之争斗,但是洪教头不领情,结果林冲轻松击败了他。洪教头羞愧地离开了。

4、武松血溅鸳鸯楼

在孟州,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5、放冷箭燕青救主

卢俊义被张顺擒拿,宋江带头领动着鼓乐迎接,要卢俊义上山坐第一把交椅,卢不肯。众头领轮留请客,卢俊义住了两个多月。

李固与卢俊义娘子结婚,并到官司告发。卢俊义回城,被李固设伏绑送梁中书前。屈打成招,下入死牢。燕青讨饭给主人吃。柴进和戴宗买通两院节级蔡福,卢俊义被脊杖二十,刺配三千里外沙门岛。

李固收买防送公人董超、薛霸,杀害卢俊义,卢俊义被燕青所救,要上梁山,中途被捉拿,燕青告知宋江;石秀奉宋江之命到北京打听卢员外消息适逢斩首卢员外,石秀从酒楼上跳将下去,吓跑蔡福、蔡庆,抢走卢俊义。

6、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一次在街上偶遇九纹龙史进和打虎将李忠,三人便相约到酒楼里喝酒谈论武艺,并认识了被镇关西强占的良家女子金翠莲,鲁智深听后大怒,送给银子给金翠莲父女并将其送走后,鲁智深来到镇关西处借机与其动手,只三拳便打死了镇关西。

6. 文言文故事三则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7.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谋反案后,唐太宗李世民怀疑魏征就是侯君集私党,一怒之下下旨推倒了魏征的墓碑,此时魏征刚刚去世一年。因为这件事,后人认为,其实李世民对魏征的所谓喜爱,都是装出来。

魏征生前,被李世民夸得像朵花,死后让他享尽了哀荣,这与推倒墓碑的做法反差太大。难道李世民真的不喜欢魏征?

正是由于“道”的层面,让魏征与李世民之间的谏与被谏持续了一生,魏征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李世民是“蜡炬成灰泪始干”。

锤炼:李世民与魏征的人性碰撞

必须承认,上升到“道”的层面不容易,摩擦乃至激烈的碰撞不可避免,历经风风雨雨的锤炼,才是道形成的必由之路。

药的第一感官是苦,难以入口,是人就逃不脱对它这个感官的束缚。李世民也一样,经常会因为受到魏征的批评而怒火中烧,甚至出现过“早晚杀了这个乡巴佬”的狠话。也有过一怒之下推倒魏征墓碑的不理智行为。

但这些都不足以证明李世民心底,对魏征的感情基础,反而更加印证了君臣之间的感情,是实实在在历经了风风雨雨才建立起来,更真实,不空壳化。

毫无疑问,这种真情的流露,才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牢靠。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朋友关系的建立,肯定不是一两句相互吹捧,一两顿酒局就能建立的,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历经患难,在患难中相互碰撞,相互扶持才得以建立。

因而,李世民对魏征的微词,恰恰是他们建立牢固的君臣关系的粘合剂!是一次次的锤炼!

千古美谈:不倒的丰碑

魏征与李世民这对君臣,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美谈,既有魏征对臣子大义的恪守,又有李世民的圣君之道的坚守,二者缺一不可。

魏征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他曾说过,皇帝能不能接受臣下的谏言,其实关键不在于臣子,而是皇帝有没有雅量听取。

李世民对此也有自己的清醒认知,他曾经说过,照镜子可以正衣冠,正品行必须以铮臣为镜,魏征就是他的一面铜镜。

看看,从一开始,君臣二人都对自己的定位,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这才能能有后来的君臣千古佳话。

综上所说,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步一步加深的,正是这种牢固的关系,使得李世民对魏征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不能以一件过激的行为而否定。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就是中国封建史上,最耀眼的一对,他们的事迹,将成为永远不倒的丰碑。

8. 文征明的轶事典故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版,取入府、州权、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9. 贝多芬的生平事迹简介

贝多芬生平事迹:

贝多芬全名叫做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

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9)文徵明故事扩展阅读:

贝多芬从小就具有十分敏锐的乐感,他的父亲发现这一点后,决心把他培养成另一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好以此作为他的摇钱树。

但贝多芬不具备莫扎特那样的演奏天赋,他是在父亲的棍棒下学会音乐的。当时年仅五岁的贝多芬经常被父亲锁在屋里,从早到晚地弹奏钢琴和拉小提琴。

小贝多芬经常强忍着痛苦和委屈在钢琴上一遍遍地练习,如果不是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的话,他就可能就会永远厌恶音乐了。


贝多芬的音乐成长道路异常艰苦,但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就公开举行演奏会,十岁开始作曲。

他的第一位老师聂费对他的帮助极大,聂费拓展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并教会了他许多音乐技能,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10. 包拯的故事

传说中的包公简直是个神,任何复杂的案件,经过他的审理,总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问下,总是原形毕露。他明察秋毫,摘奸发覆,洗冤雪枉,因而赢得“包青天”的称号。一部洋洋洒洒、50余万言的《包公案》讲述了包公许多精彩的断狱故事。其实,这些断案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后人虚构添加的。
确实见于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的断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长县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如果让那个农民把牛杀了,就触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会进一步告发。所以包拯叫那农民回家把牛杀了,借以引诱割牛舌者前来告状。此计果然很灵。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机智。

包拯在历史上当然不至于只断过这上个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书上没有留下记载。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时时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他也不过失误,有过被人愚弄的事情。历史上倒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在他任开封府知府时,有个人犯了法,按法律规定,应当杖脊。于是犯人贿赂了包拯身边的小吏。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对那个罪犯说:“明天你见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给我审问,你别的话不要说,只管喊冤自辩,我自有办法。”第二天,罪犯来见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审问。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这个小吏故意装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大声呵车斥道:“少废话,给我老老实实地受杖!”包拯生平最恨以强凌弱,如今看到小吏这样狐假虎威,不禁大怒,当场将小吏打了17杖,而对那罪犯却从轻发落了。包拯这样做,其目的是想压一压小吏的气焰,殊不知却中了小吏之计,为他所卖了。

传说中的包拯家世清贫,命运偃蹇,生下来就是个“黑漆漆、亮油油”的小儿,被父母遗弃。幸蒙兄嫂怜爱,将其抚养成人,并聘请恩师,教悔他一举成名。这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年、少年时代,深受父母恩爱和教养。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所以史书上说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正因为他孝顺父母,故在他29岁中进士后,竟辞官归里,颐养双亲,以终天年。直到先后给父母送终,并且守制满期后,包拯才出去做官。先任天长县知县,后又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砚——端砚,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由于过粗官吏大量贪污,每年进贡端砚数不断增加,人民不堪负担。包拯上任后,下令只按规定数进贡,任何官员不得加码、贪污,一扫往日贪风,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而包拯自己后来在离任时,连一方端砚也没有带走。

包拯的廉洁无私、受到人们的赞赏。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包拯被调往京城任监察御史,这虽没有多大实权,但包拯能够尽职尽责,对宋朝的内政外交提出许多批评和建议。三年后,包拯调任三司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掌管全国户口和税务。他曾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后来的省)的财政、监察事务,工作干得很出色,故两年后又升为户部副使。

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无权。包拯又称包待制,就是由此而来。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这倒是很重要的职务,可以指出朝政的种种弊病。在此任上,他曾多次抨击不法的权臣,而且对时政提出种种批评和建议。然而包拯在此任上并未干多久。两年后,包拯被改命为龙图阁学士,龙图阁是皇家“图书档案馆”,这也是包龙图这一称号的由来。龙图阁学士是个虚衔,包拯带着这个虚衔又先后在河北、庐州、池州、江宁等地任地方官,十几年后他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在开封府任上,他只干了三年,就升为权三司使之职。第二年又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传说中说包拯是宰相,甚至是首相,人们呼之为“包相爷”,恐怕就是据此夸张而来,其实包拯从未任过宰相。

不过,此时包拯已是年过六旬的垂垂老翁了,两年后,包拯就病死在开封。弥留之际,仁宗还亲临包拯府第看望。包拯死后,宋朝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所以人们也称包公为“包孝肃”。

包拯无论在什么任上,也确实能做到不畏权势。他最受到百姓爱戴,还是在开封府任上。因为在此任上,他经常直接处理百姓中的事情。据历史记载,他在任开封府知府期间,有两件事比较突出:

一是简化了民众告状的手续。当时尽管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一个平民百姓要想告状,还是难于上青天。不但手续繁多,机时且根本见不到长官的面,这就为那些奸吏豪强舞弊创造了条件。包拯到开封府上任后,作出新规定:大开官衙正门,凡是告状之人,都可以进去直接见官,当面陈述案情,任何人不得刁难。这一改革,深受百姓欢迎。

二是疏通惠民河。开封城内有一条惠民河,河两岸既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也有达官贵人的府第。一年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包拯经过调查,发现河水泛滥,在于河流淤塞不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一些达官贵人在河上筑堤修坝,将坝内之水据为己有,种花养鱼,并和自己的住宅连成一片,建成水上花园。要疏通河流,必须拆毁堤坝,冲走水上花园。包拯不顾达官贵人们的反对,毅然下令将所有堤坝和花园拆毁。虽然后来权贵们告到仁宗那儿,由于包拯做得完全正确,仁宗也只得缄口不言。

正因为包拯敢于为民作主,不畏权贵,所以京城流传一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尽管百姓打不通关节也不要紧,因为有包拯为我们做主。

但是,包拯毕竟权力有限,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法力无边,凭着皇帝赐给的三口“钢铡”,可以“先斩后奏”。因为当时宋朝法律规定,该判流刑和死刑的罪犯,地方上是无权判决的,必须上报中央审批,经皇帝钦定后才能实行,任何人包括包拯在内都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包拯也从来没有所谓权威无边的三口“钢铡”。而且宋朝的死刑执行方式也只有斩、绞二种,尽管后来出现过“凌迟”(即千刀万剐),但也是极个别的特例罢了。

历史上的真包拯确实大公无私,做了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已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赃,死后不得葬进包家祖坟。所以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心中的清官偶像也就不奇怪了。

有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芳。这就是清正廉洁、万世景仰的包拯。在宋代,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包公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庆),扬名于开封。然而如今关于包公的故事大都来自开封。有几人知晓包公与广东肇庆的历史渊源——包公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长官,当时他42岁,是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
包公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他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他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这几件大事,是包公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而作的筹划与贡献。包公主政端州期间,还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而在端州流传最广的一件事是包公“不持一砚归”。当时端州出产的砚十分珍贵,被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实行限额开采。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进贡”名义层层加码掠夺百姓,而包公离开端州时,却“不持一砚归”,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包公在端州不仅政绩突出,还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其中,七星岩的题字是现在仅存的包拯手迹,弥足珍贵。
所有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包公文化”。“包公文化”不仅是宋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史研究上很有价值,还在岭南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广东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虽坐拥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肇庆长期以来却开发利用不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多次指出,包拯在开封府1年零3个月名扬天下,在肇庆为官3年而世人知之甚少。在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肇庆市明确提出了以“包公文化”为切入点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肇庆正在抓紧开发与“包公文化”相关的砚洲岛以及端砚文化,恢复包公府衙,出版《包公兴端州》一书,创作拍摄电视连续剧《包公端州传奇》,与开封、合肥联合开发“包公文化”旅游线路,等等。可以相信,擦亮“包公文化”品牌,将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写下光辉的一页。

记者目击

砚渚清风今犹在 包公胜迹处处寻
在迷茫的烟雨中,沿途的木棉花开始零落,记者一行来到肇庆,我们的脚正踩在近千年前包公执政的地方,我们寻访了包公祠、包公井、包公楼、包公府衙、砚洲岛等,寻找包公在端州执政时期的遗迹。“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当年包拯心中奔涌的诗思,在今天同样很有意义。

包公祠
清忠福绩著端州 正直遗型传稗史
巍峨挺立的包公祠在周围村庄的反衬下格外醒目。高耸的牌坊、别致的山门、雄伟的大殿及配殿,亭、台、楼、阁、廊、井浑然一体,透露出古朴大方、庄严肃穆,还夹杂了些许岭南古建筑的风韵。
步入主殿,但见正中是金色的包公坐像,一派伟岸威严,旁绕四虎将立像,备显英姿。两旁的配殿,陈列着有关包公在端州“丹心明志、挖井除疾、筑堤修路、兴教办学、为民伸冤”等几幅壁画,记载了包公在肇庆的政绩。
据肇庆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眼前这座包公祠重建于新千年之际,成为怀“青天”,寄嘱托,诉心迹,祈平安的去处。
包公祠陈列着后人赞颂之诗词、楹联,这里还不断举办有关包公的文化艺术活动。

砚洲岛
贤明正直万民景仰颂青天 维德清廉一砚不持留圣迹
砚洲岛位于肇庆市之东,羚羊峡出西江下游之江心,面积达6平方公里。近年这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开发“砚洲沙滩度假村”。度假村有河滩近2平方公里,风景如画。滩上金沙闪烁,绿树婆娑。西望羚羊峡,碧波千里,端水悠悠,让人不禁联想起砚洲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据传,包公离任时,端州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一些名流、士绅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官船在一片赞扬声中解缆沿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羚羊峡。本来风和日丽,天色晴朗,但这时风云突变,乌云翻滚,浊浪排空。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便命家人包兴把随行人员叫来查问。随从书僮忽然跪下:“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禀告,离开端州之前,绅士徐乐天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件,因小的认为是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包公一听,当即命令书僮从速将砚取出,果然是方好砚,外包黄布袱,砚身雕龙刻凤。包公一拿端砚到手,旋即抛到了江里。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随后,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了一片沙洲。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黄光,后来成为沙滩。这便是传说中的“砚洲”和“黄布沙”。
包公“不持一砚归”之说,在《宋史•包拯传》中确有记载。

包公楼
空中气象清新楼有三层高百尺 世上风波如此囊无一砚竟千秋
包公楼坐落于砚洲岛东部,在茫茫的田野中,楼宇巍峨,蔚为壮观。包公楼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是洲人合力募捐所筑,原称“包公祠”,楼层3叠,四合院式建筑,四周环以墙,后植以木。到了清同治七年,年久失修,将原楼3叠改为两层,后来终因风霜侵蚀、于1984年被台风摧毁。
新建的包公楼于1990年告竣,1995年砚洲管理区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扩建。步入包公楼,第一进为微孝肃牌坊,前面为放生池。第二进为大门口,横额有“包公楼”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穿过牌坊,内有包公楼主楼建筑及浩然亭、南北厢廊、天井、聚宝塔、五义桥等,楹联、匾额、钟鼓、神台、香案、宫灯等陈设俱全。在首层殿堂正中,端坐包公圣像,铁面包公威严表情让人肃然起敬。

包公井
江水何如井水清 一挖甘洌福斯民
在肇庆市区一处尚未落成的宿舍建筑工地的角落,我们找到了被石灰墙围拢的一口包公井。路过此地的一位老者告诉我们,由于担心建筑工地落下杂物污染井水,市里派人搭了这间小小的石灰房。井口被井绳多年来勒下的痕迹,依稀透出历史的气息。
当年包拯莅临端州时,洪水肆虐,瘴疠横行,居民因饮用西江水和沥湖水常导致瘟疫流行。对此,包公牵挂于怀,直到游览惠能井时受到启示,后来就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开凿了7口井。而我们见到的这口井是7口包公井中仅存的两口之一。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井水仍然清澈甘甜。
据清代张渠《粤东闻见录》卷“井水”条云:“肇庆昔有7井,包公守郡时凿。内五外二,以象七星。”但如今,7口“包公井”只剩下龙顶岗井和今米仓巷高要市委宿舍大院内的一口井。而据张渠记载:“各署日需岭峡泉,雇夫舟运,穷日之力而往返。论者谓幽溪邃涧之水,饮之消人肌体,不如浚治龙冈旧井,多益而省费。”可见历史上包公井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在不少史籍中对于包公井水的“泉清滑甘”、“食无患害”、“端州之人咸受其福”都有记载。

包公府衙
星岩朗曜光山海 砚渚清风播古今
肇庆的宋城墙经历千年风霜仍然屹立不倒,在全国来讲,除了江西赣州的宋城墙,别无他处。在古城中心,我们看到了供奉宋徽宗御书的丽谯楼,御书“肇庆府”3个瘦金体大字笔力遒劲。环顾四周,密密麻麻的居民建筑已经将古宋城的痕迹掩埋,而我们身后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是当年包公办公的地方——包公府衙。
据史料记载,包公府衙始建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内有10多座建筑物,形成独具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群;中央为大厅,西有枕书堂,东有清心堂,周边有相魁堂、节堂、敬简堂、双瑞堂、秋霜堂、宅生堂;大厅西侧建有菊圃,行10多步即见有轩,轩前垒土为山,砥石为基,书榜曰:“烂柯洞天”,左有包公井,西北还凿有洗砚池。如今,这些早已被岁月尘封,但是包拯当年写在府衙中央大厅墙壁上的那首明志诗《书端州君斋壁》却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包公当年的意气风发: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
往哲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康定元年,42岁的包拯自扬州天长县知县,以殿中丞知端州。任端州知州,是包拯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在政治上步入了成熟阶段。他深知做官难,要上忧其君,下忧其民,都非易事,所以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为政宗旨,这成为他的一篇施政纲领,更成为他一生为官的政治准则。他在入宦之初,即宣告“清心直道”,可见志向高远。他以毕生时间践行了这个宣言。而这篇《书端州君斋壁》是包公一生仅存于史册、流传于后世的惟一诗篇,诉说了包公和端州不解的渊源。
在不久的将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搬迁,在原址上将原样恢复包拯府衙,突出披云楼、丽谯楼的景观效果,重现当年包公执政的风采。

包公生平及贡献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29岁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由天长县令调任端州知州,任职3年。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任开封知府。后任京官枢密副使。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病逝任上,终年64岁。死后追授礼部尚书。
包拯在端州掌政3年,甚有政绩。
治理水患 为民兴利:宋时西江水患频繁。每当洪水季节,端州城郊变成泽国。包拯到任后,继前人在城西、城东扩筑西江堤围,与城墙连成一体,把西江河水堵截在城南主河道上。同时,指导民众在城郊开渠、凿池,改造沥湖(今称星湖),排渍水、筑鱼塘、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城内打井7口,改变居民历年来饮用西江河水或沥湖水的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
储粮备荒 兴文办学:在今城内中衙巷与米巷之间,兴建丰济仓,以储粮备荒。为了纪念包拯建粮仓,端州人民把丰济仓所在地命名为“米仓巷”,沿用至今。在宝月台兴建星岩书院,是为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
为政清廉 品德高尚:传说中的“不持一砚归”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