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欧洲皇室故事

欧洲皇室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04 20:37:16

① 求欧洲各国王室史

英国:姓复氏 温莎,-------------------- 现任制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瑞典:姓氏 古斯塔夫,---------------- 现任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挪威:姓氏 不详,-------------------- 现任国王哈拉尔五世
丹麦:姓氏 格吕克斯堡,-------------- 现任女王玛格利特二世
列支敦士登:姓氏 不详,-------------- 现任大公汉斯-亚当二世
卢森堡:姓氏 不详,----------------- 现任大公 不详
荷兰:姓氏 奥兰治,------------------ 现任女王贝雅特丽丝二世
比利时:姓氏 不详,------------------ 现任国王阿尔贝二世
摩纳哥:姓氏 不详,------------------ 现任国王阿尔贝二世(与比利时国王同名)
西班牙:姓氏 波旁,------------------ 现任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② 欧洲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王室绯闻

有人说欧洲的王室史就是半部欧洲史,当我们提起欧洲王室的时候,脑海中第一浮现的通常都是那些衣着华贵雍容,出入于宫廷各大舞会,高贵典雅的贵族形象。那么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欧洲的王室子弟他们从小就能接受贵族的教育,追求歧视精神,都是100%的绅士,但实际上古代欧洲的许多王室私生活相当糜烂,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些欧洲皇室的绯闻。

到了16世纪,随着教育普及思想启蒙,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那么甚至在法国皇室中情妇的地位慢慢改变了,有些民众甚至十分羡慕可以做王室的情妇。甚至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统治期间还创立了皇家情妇的头衔,这使得法国国王的情妇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可以拿到相应的俸禄。


③ 欧洲皇室贵族的称呼、

爵位是欧洲封建君主国内分封贵族的等级制度。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

英国的封号授予分成七级,分为贵族(peerage)与平民两大部分。而除了英国王室以外,贵族分为五等;因为中国周朝的诸侯亦分为五等,所以中文就直接对应翻译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另外还有两种封号:准男爵(Baronet)与骑士(Knight),他们属於平民,而非贵族;

④ 欧洲著名的“四大皇室”

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鹰堡(哈布斯堡城堡)。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今天的奥地利和德国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但未加冕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公国,旋即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鲁道夫一世最终于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虽暂时失去帝位,但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Breisgau)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都被划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始哈布斯堡王朝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及鼎盛期:

·奥地利公国: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圣罗马帝位后,继续持有奥地利公爵的爵位。历任奥地利公爵都不断地扩大公国的统治范围,并将公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统治。但这些划分最终导致内外奥地利分治。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两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奥波德(Leopold)签定协议。艾伯特的子孙将拥有内奥地利公国,即今日的奥地利中东部,利奥波德的后裔则坐拥外奥地利公国,统治领域包括今日奥地利西部、南阿尔萨斯和位于德国西南领地。奥地利内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奥地利公爵家族绝后才得以结束。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再次归由一位公爵统领。

·重登神圣罗马帝位:1422年,内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卢森堡的伊丽莎白,并被指定为西吉斯蒙德的继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尔布雷希特于次年陆续即位为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为皇帝)。由此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位(1742年-1745年间除外),直至帝国覆亡。但不久后的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葬身沙场,遗下一名遗腹子拉迪斯劳斯。奥地利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随后由阿尔布雷希特的一位表亲腓特烈三世继承,拉迪斯劳斯一出生就继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分别称拉斯洛五世/拉迪斯拉夫一世)。但很不幸,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丧失了对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统治。1453年11月23日,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将奥地利公国提升为大公国,使哈布斯堡皇朝乃至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为皇朝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基础,王朝也逐渐步入鼎盛期。

·散叶欧洲各国:哈布斯堡皇室的权势,在马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 I)统治期间(1493年-1519年),通过皇室联姻,得以进一步增强。马西米连本人,于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独女玛利(Mary of Burgundy)。这段姻缘,将属于勃艮第公国的,自法国南部至荷兰的领地统统并入哈布斯堡皇室领地。马西米连的儿子英俊王菲利浦(Philip the Handsome),于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储胡安娜(Joanna the Mad),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过,菲利浦将母亲勃艮地公爵的领地也赠与西班牙王室,种下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导火线。马西米连的孙子,日后的神圣罗马皇帝费迪南一世(Ferdinand I)于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亚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费迪南的妹妹玛利亚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与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Bohemia),这两段婚姻为日后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和奥匈合组二元帝国埋下伏线。马西米连的儿女,多与外国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影响,大大增强。

·查理五世称霸欧洲:马西米连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称卡洛斯一世)成为欧洲的霸主。1506年,查理的父亲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继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职,成为了西属尼德兰(今日的荷兰和比利时)的首位统治者。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国王费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为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领域。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病逝,查理继承帝位成为查理五世,并承继了家族对奥地利和阿尔萨斯的管治。此时,查理五世成了统治最多领土的欧洲君主,不过仍然不断出征,如对付基督新教徒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统治国家的内政,多由他的代理人处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儿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奥地利的是他的弟弟费迪南大公。虽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领地面积已冠全欧,但皇朝为扩张而进行的征战一直继续。

·重夺匈牙利波希米亚: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路易二世与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奇迹王"苏莱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附近的摩哈赤激战,史称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土耳其军战胜匈牙利军,路易不幸战死沙场。但奥斯曼帝国并无长期占领匈牙利,反而在9月时撤军。此时,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费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份继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国王。虽然在匈牙利出现了争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里西亚(今日波兰南部)也暂时成为哈布斯堡皇朝的领地。

☆王朝分家:1556年,查理五世自觉年老,因此决定将西班牙王位和奥地利大公分别让与他的两位代理人,并让他们各自的子孙世袭他们自己的王位,不得互传。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为奥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查理五世时期一人统领王朝领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现。

·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1556年,查理五世将奥地利大公之位让与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并立斐迪南为神圣罗马帝位的继承人。但根据查理的遗嘱,斐迪南及其子裔丧失了继承为西班牙国王的权利。此举使斐迪南成为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自此,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统治奥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亚直至1740年,历10代君主,这二百多年亦是欧洲历史上战争最多的时期。

奥地利帝国辖下由多个奥皇兼任国王的“王国”以及一些公国和领地组成,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波希米亚王国 匈牙利王国
达尔马提亚王国 加里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
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王国 伦巴第及威尼斯王国
奥地利皇室领地 卡林西亚公国
卡尼鄂拉公国 萨尔茨堡公国
西里西亚公国 施蒂利亚公国
布科维纳公国 塞尔维亚及塔米斯-巴纳特公国
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 摩拉维亚侯国
蒂罗尔亲王伯国 戈里奇亚和格拉迪斯卡伯国
福拉尔贝格领地 伊斯特尼亚领地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04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Isabella of Castile)病逝。由于,她与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on)所生的儿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贝拉身故以后,女王储胡安娜(Joanna the Mad)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的儿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份,和岳父费迪南一起监国。1516年,费迪南病逝后,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儿子,西班牙兼奥地利王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继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Carlos I/ Charles I),其后于1556年将西班牙王位让与其子菲利浦二世(Philip II),并废除了菲利浦及其后裔继承奥地利爵位的权利,正式揭开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页。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5代的统治。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们的奥地利表亲不惜发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抢回王位,但最后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将部分哈布斯堡领地归还奥地利,以换取奥地利对波旁王室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承认。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去世。卡尔和他的兄长都没有男性后裔,因此他的长女玛丽亚·特里萨继承了他奥地利大公、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于1745年9月13日,当选神圣罗马皇帝。此后,弗朗茨皇帝将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们的后裔都采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自此,奥地利进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玛丽亚·特里萨皇后成为皇朝的创始人。皇朝历经数次变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仑一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但当时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于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领地,改称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应拿破仑称帝。1867年,为了化解普奥战争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奥地利帝国又被改称为奥匈帝国。皇朝直至1918年被推翻。奥匈帝国随即被肢解,奥地利成为共和国,举家被迫流亡海外。

☆王朝覆亡: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于1700年绝嗣而亡,而奥地利的王朝于1740年绝后,随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国被共和国取代。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后裔依然生存,分别定居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德国,他们的首领是奥地利末代皇太子奥托·冯·哈布斯堡。

⑤ 说说你知道哪些欧洲皇室的事情

在欧洲皇室里,其实有特别多的流行病比如血友病。也是因为他们有很多近亲结婚导致的一些原因,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⑥ 欧洲王朝皇家习俗

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过,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英国陪审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至今已经是其刑事法制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了。从价值选择来看,不难发现,这实际上也是人为地将法理与情理结合在一起的制度设计。法律固然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但“法有限而情无穷”的固有矛盾从未消失过;法官固然是精通法律的,但存在着机械执法、无视情理的可能性。来自社会的陪审员们虽然不懂法律,却懂社会情理。一个人难以代表复杂的社会心理,但来自方方面面的12个人应当说差不多了。知晓情理的陪审团和精通法理的法官结合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妙的组合。这不等于诟病没有陪审团的诉讼模式,更不等于说不设陪审制度就必然会出现情与法的冲突。那么多大陆法系国家都没有陪审团,定然有别的结合方式,比如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理念应是相近的,即刚性之法和柔性之理的统筹兼顾。有一点还需注意,情理是柔性的和不具体的,但吸纳情理的途径和范围应是刚性的和具体的,严防情对法的随意侵蚀。

欧洲宫廷礼仪

一、一般礼仪

1.鞠躬礼

鞠躬礼系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行礼时须脱帽,右手(如右手持物可用左手)握住帽前檐中央将帽取下。右手垂下后身体对正,用立正姿势,双目注视受礼者,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十五度,尔后恢复原状。脱帽时所用之手和敬礼方向相反,即向左边的人敬礼,以右手脱帽;向右边的人敬礼,以左手脱帽。

2.点头礼

点头礼系同级或平辈间的礼节,也须脱帽。如在路上行走间相遇,可在行进中施礼;如在路上遇见长官或长者,则须立正行鞠躬礼,但长官对部下或长者对幼者的答礼,可在行走中点头答之或伸右手或手触帽檐答之。

3.举手注目礼

举手注目礼系军人礼节。敬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微向外,上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对方,待对方答礼后方可将手放下,对长官或长者每次见面都应照常行礼。

4.握手礼

握手礼是欧美最常见的礼节,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通行。行礼时距对方约一步,上身稍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拇指与之分开伸向受礼者。饭店客房服务中须注意,客人先伸手时,方能握之,切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与人握手,尤忌四人交叉握手。和初次见面的女人通常不握手,只行鞠躬礼。同男人握手越紧,表示友情越深,和女人握手则须轻些。

5.吻手礼

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的一种礼节。和上流社会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若女方先伸出手做下垂式,则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女方如不伸手,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此项礼节英法社会最重视。

6.接吻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礼节。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轻吻一下。遇到高兴的时候,或有喜事或悲伤的时候,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和慰问。

7.拥抱礼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他们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抱,表示亲密无间。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同时进行。

二.就餐礼仪

法国人就餐非常讲究礼仪,一般用长条型餐桌,男女主人各坐餐桌两头,家中其他成员或客人在餐桌两旁按从女主人一侧向男主人一侧重要程度递减方式排列,餐具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餐刀、叉子和勺子,用餐盘就餐,桌面上只能存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能上第二道,但餐具根据本次用餐情况全部摆放到就餐人餐盘 两侧,从外到里使用。一般第一道菜是开胃浓汤(soupe),然后是冷盘(hors-d`?uvre),接着才是主菜 (plat de résistance),最后是甜点(dessert),面包随时取用,比英美人消耗多。餐前喝利口酒,餐中水产和禽类菜配干白葡萄酒。肉类菜配干红葡萄酒,法国人消耗葡萄酒较多,几乎每餐必备,和英美法律也不同,未成年人也允许饮用葡萄酒。到法国人家中作客,则不能像到英美人家中作客一样,用一瓶酒和鲜花作礼物,等于讽刺主人家没有足够的酒,只能用一盒巧克力做礼物。法国人的就餐礼仪已经成为西方宴会的经典模式。

法国餐馆以其豪华的礼仪和风味著称,世界各大城市中最豪华昂贵的餐馆几乎都是法国餐馆,曾有英国人抱怨说:乘协和式飞机从伦敦去巴黎吃一顿饭,再乘机返回,所有旅费加到一起,也比在伦敦的法国餐馆吃一顿饭便宜。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饮食文化大国,在法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美食。由于法国人相当地重视美食,所以吃法国菜时所需要的餐具也是非常多的。

1、肉类料理排餐的吃法

(1)从左边开始切。

法国料理中所使用的肉有牛、猪、羊、鸡、鸭等等,种类相当多,又依调理方式分为烧、烤、蒸、煮等各式各样。一打开菜单,烤小羊排、烤鸭、焖牛肉等等各样的肉类料理名称琳琅满目地排列在一起,而且吃法千奇百样,令人垂涎三尺。

首先必须记住的是排餐的用餐方法。排餐可说是自古至今的肉类料理代表,排餐的吃法自然也就成为其他肉类料理的基本形式,所以最好下点功夫研究。点用牛排时,首先服务生会询问烧烤程度,可依你所喜欢的料理方式供应。

用餐时,以叉子从左侧将肉叉住,再用刀沿着叉子的右侧将肉切开,如切下的肉无法

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开刚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后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

(2)重点在于利用刀压住肉时的力度。

为了轻松地将肉切开,首先就要松肩膀,并确实用叉子把肉叉住。再以刀轻轻地慢慢地前后移动。用力点是在将刀伸出去的时候,而不是将刀拉回时。

(3)将取得的调味酱放在盘子内侧。

点排餐时,会附带一杯调味酱。在正式的场合中,调味酱应是自行取用,而非麻烦服务生服务。

首先将调味酱钵拿到盘子旁边,以汤勺取酱料时要注意不要滴到桌巾。调味酱不可以直接淋在牛排上,应取适当的量放在盘子的内侧,再将肉切成一口大小蘸酱料吃。调味酱的量约以两汤匙为最适量。取完调味酱后,将汤勺放在调味酱钵的侧边,并传给下一个人。

(4)不可一开始就将肉全部切成一块一块的,否则好吃的肉汁就会全部流出来了。如果用叉子叉住肉的左侧却从肉的右侧开始切;会很难将肉切开。因左手拿叉子,所以从左

侧开始切才是基本。

千万不要从右侧开始切。如果太用力切,在切开时会因与盘子碰撞而发出很大的声音。身体向前倾的姿势很难使用刀子。

(5)点缀的蔬菜也要全部吃完,放在牛排旁边的蔬菜不只是为了装饰,同时也是基于营养均衡的考虑而添加的。国人大都会把水芹留下,如果不是真的不爱吃,最好不要剩下。

利用汤取酱料并放在餐盘内侧,放在旁边的蔬菜与肉互相交替着吃完。

三.宫廷礼仪

中世纪时期贵族礼仪基本是法国人和法国宫廷倡导,并为其他各个宫廷所普遍效仿的。

贵族无论是敌是友,在见面时候必须相互致意,男子(如果不穿全身铠甲)规定为左手扶右胸,右手脱帽,身体稍微前躬同时点头。女子规定为双腿略微曲膝同时两手稍提裙摆两侧,点头致意。双方如若在马背上,男子礼节不变,女子只需点头。

男子如若全身铠甲,只要未上马就必须脱帽、左手按右胸同时点头致意(不必躬身,因为中世纪全身重型铠甲胸与腰是一体的,不可能让你弯下腰去)。如若在马上,不必脱帽也不必按胸,只点头即可。另外骑马的男贵族遇见站着的贵族,如果对方是比自己爵位高或者是女性,男性贵族只要未着铠甲就必须下马行礼。 如果骑马人穿着铠甲,只需点头致敬即可。

所有情况下行礼时,武器尖头必须指向地面,(出鞘的刀剑可以不放归鞘内但必须尖端向地),有带弓箭者则必须将箭放归箭盒内、右手挽弓才能行礼。

当时礼节还不允许吻女士的手。贵族晋见国王和王后礼仪中才有吻手:贵族单膝跪下,低头吻国王、王后的手表示崇敬。国王和一般贵族见到负责本国教务的红衣主教时也吻手:他们躬身吻主教左手中指佩带的表示主教身份的大宝石戒指(这种戒指每个主教都有,为教廷钦赐)中世纪吃饭时候必须主人先入坐,客人才能入坐,主人有义务提议喝第一杯酒,第一杯酒之后,主客就可以相互敬酒了.中世纪客人和主人都不允许身穿全 套铠甲入席,铁手套、上臂甲、前臂甲和前后胸甲以及头盔都不可以穿着进入饭厅,因为这样的穿戴明显表示自己在防备周围有暗杀,是一种对他人名誉公然的冒犯。不过武器是可以带的。胃口越好,主人越认为举办的宴会获得了成功。边吃边说和边喝边说都是允许的(17世纪之后就渐渐认为是不礼貌的),敬一次酒双方 必须干杯到底,没有现在稍微抿一口的说法。吃饭过程中可以宾主双方歌唱,但禁止大声喧哗,如果有吵架闹事现象,不论责任在谁,客人应当立即退席。用餐完毕,客人必须用语言向主人表示感谢款待,退席时候客人行本人在上一段提到的全套礼节致敬。

教堂礼拜弥撒时,按宫廷地位和爵位尊卑顺序进入教堂,地位爵位相同的话,则男士要比女士优先,年长者比年轻者优先。听完弥撒,男士有义务为任何女士捧圣水,出门顺序仍按爵位和年龄顺序排列,但地位和爵位相同时,女士优先。

与他人的任何争执都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向对方要求圆满解释,如对方拒绝提供解释或解释让你不满意,则你可以提议决斗;对方此时如果意识到错误,可以主动公开承认错误,决斗就此取消;对方如果不打算认错,则必须参加决斗。埋伏在路边暗杀对方是不允许和不光彩的。只有贵族和教士两个阶层有权利提出决 斗,贵族和教士不能向比骑士低的阶层提出决斗(候补骑士、商人、农民、工匠、市民、无爵位的小地主都是这样的阶层),贵族也不能主动向教士提出决斗,只有教士向贵族提议决斗(这样的情况下,教士方面会派十字军里的骑士代表教士参加决斗)。

决斗双方必须使用同样武器,这样作为决斗应战方,对方有决定 使用何种武器的权利。决斗时只要一方已经无力战斗或主动放弃抵抗,另一方就可宣布获胜。因为决斗一般关系着自己家门的名誉,所以败方常常明知无力战斗也会硬撑,直到战死。

骑士礼仪

即骑士阶层的仪式和礼节。骑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必然以其特殊的礼仪将自身与其他阶层区别开来。尤其是礼仪中的仪式部分,在骑士制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由于礼仪是社会观念的反映,中世纪西欧占主流的思想是基督教,因此在骑士礼仪及骑士观念中留下了深深的基督教印记。

(一)骑士之子洗礼仪式。 按封建法律传统,骑士身份是可以继承的。因此,骑士的儿子尤其是长子,在一出生时就具有了骑士候选人的资格,于是形成了骑士之子初生时的洗礼仪式。该仪式一般分三个过程。世俗洗浴。骑士之子一出生,立刻在其父亲的指挥下对婴儿进行洗浴,这是出于让骑士父亲回想起很久以前他身为骑士候选人时的誓言。浴毕,婴儿被以双手并于身体两侧、双腿并拢的姿势缚住并包裹,其上覆以华美的长袍。宗教洗礼。这种洗礼不仅是使婴儿成为一名基督徒,更重要的是,“当他被从神圣的洗礼盘中抱起时,他不仅成了一名基督徒,而且在其内心深处已成为基督教骑士 。”(注:布瑞福德·B·布鲁顿:《中世纪骑士与骑士制度》,第297页。)宗教洗礼之后,举行包括诸如唱歌、跳舞、宴会、游艺等庆典活动,马上比武大会也经常为骑士的新生儿召开,参加活动者往往赠给该婴儿以礼物。

(二)骑士侍童成为骑士侍从仪式 立志成为骑士的少年在14岁时要举行一种仪式,获取成为骑士侍从的身份。骑士侍从是有实力的骑士的随从,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骑士侍从总要伴于主骑士左右。事实上,按照与主人的亲密程度、职责大小,侍从又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其级别分为:贴身侍从、典礼侍从、餐桌侍从、酒会侍从、配膳侍从,等等。骑士侍童成为骑士侍从的仪式一般是这样的:少年由其父亲领至神父面前,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根神圣的小蜡烛。神父为将由少年单独拥有的剑和腰带祈祷、祝福。随后,为他佩带上象征骑士侍从身份的剑。

(三)骑士授予仪式 骑士授予仪式是确认骑士身份的仪式。在骑士纵横的整个中世纪时代,它一直是骑士制度中具有权威性的仪式,成为每一名骑士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关于骑士授予仪式,已有文较详谈及,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该仪式的举行时间除了在一些基督教节日、朝圣或贵族家庭中进行重大活动时之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战役前或激战后,该种情况在14、15世纪屡见不鲜。例如1337年,英法战争即将爆发时,英方在3月11日为20名骑士举行了授予仪式。二是国王或大封建主在旅途过程中。这种情况的第一次记载发生在1354年9 月31日,查尔斯四世授予弗朗西斯为骑士。当时,德皇骑在马上,用手拍着佛朗西斯的脖子说:“成为一名好骑士,忠于帝国”。然后,两名查尔斯的随从贵族为他安上了马刺(注:理查德·巴伯:《骑士与骑士制度》,第41、42页。)。

如果说骑士的各种仪式是骑士制度规范化的一部分,那么,骑士礼节则是骑士制度生活化的一部分,这涉及骑士的衣食住行。例如,骑士要穿着整洁,在领主及贵妇面前保持礼数;站时不要抓挠身体或倚靠着柱子;在让他坐下前不要坐下,骑士侍从不允许与一个骑士共同入座,即使这个骑士是他的父亲也不行;用餐时“不能用肉直接去蘸盐碟里的盐,不能把鼻涕擦在桌布上,不能用小刀剔牙”;出行时“要高贵庄重地走路,不得向动物投掷树枝或石块,不得唤狗咬人,要礼貌待人”;平时“要参加教堂里的宗教活动,要侠媚妇女,要服从主人的命令”(注:约瑟夫·斯瑞:《中世纪词典》(Jospe.R.Strayer,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纽约1982年版,第660、661页。),等等。虽然涉及这方面的史料更加模糊而破碎,但我们仍能从近代以来的西方礼节中窥其一斑。由此可见,尽管骑士的仪式、礼节有着世俗的成分,但人们更多体验到的是基督教气息。宗教性渗透到骑士的生活之中,极大地影响了骑士阶层的思想观念。“一个人如果不是基督徒,没有接受过洗礼就不能成为骑士”;“没有信仰,你就不能很好地履行骑士的义务”(注:莱昂·高梯:《骑士制度》(Leon Gautier.Chivalry),纽约1968年版,第10页。)。

因此,宗教热忱在骑士制度的盛行时期大行其道,骑士被冠以基督教骑士之名。一批骑士之花如一度隶属于教皇的条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成为骑士的楷模。总之,通过对有形的制度层面的梳理,笔者认为,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是指以军事采邑为基础、以骑士服役为表征、以基督教为指导思想、以中小封建主统治为本质的骑士阶层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法律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总称。中世纪时期贵族礼仪基本是法国人和法国宫廷倡导,并为其他各个宫廷所普遍效仿的。

十二、十三世纪后,随着贵族和骑士融合,开始形成明确的贵族之间等级,要成为贵族必须成为骑士,等级性和集团性明显。骑士必须是骑士的后裔,这种差距和其他阶层的集团拉大,使得贵族具有了明显的封闭性,且贵族内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登记,表现出不同的权势:
公爵,此称号授予部落首领,为一地的统治者,仍有政治、经济、法律和权利,这些人行为往往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他们仅为名义上的归附。
侯爵,大都为边防长官,是由国家派为边境地区的长官负责数郡的统治,这些人大都出身于当地的大家族,为半独立力量,可任命当地官员。
伯爵,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如郡首,由国王任命,时间长久后也成为半独立状态。公爵的委任者也称伯爵,其权利甚大,尤其代表公爵时,常常由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成为统治者,如在英国建立安茹王朝的安茹伯爵,以及法国的香槟伯爵等。
以上三种贵族为高等贵族,均拥有大量的领土,能实行独立或者半独立的统治。
子爵,起初为高级贵族的侍从或是助手,带其处理事物和司法案件。高级贵族不在场时可独立行使其权利,到后来开始建造城堡,形成小统治中心。
男爵,大都与军队相连,以服军役为条件从国王那里领取土地奉养土地的骑士首领,一位男爵最少拥有40~50个骑士领(一个骑士领是指供养一个骑士所需的土地面积)。
贵族的特征也反映在其它各个社会生活方面。
衣食住行方面:衣服的颜色、款式均以法律规定,非贵族者不得穿金戴银,不能穿丝绒、毛皮衣服。农民只能穿黑、灰两色,贵族可以追求华美,是当时服装改革的推动者;但当时的服装上仍然有不少缺陷,如无衬衣、睡衣,且男女衣服样式区别不大。在饮食上,有限制和经济实力两种区别。如野味:孔雀、鹿肉、天鹅属于限制方面;而因为野味气味大,当时的储藏技术的落后,令得从东方而来的长途运输香料可与黄金等值,成为当时贵族的专利。在居住方面,中世纪贵族为土地贵族,他们衣服土地而生,在庄园中心地带有贵族的住宅,但主人不会长住;另一处则为代表权势之地的城堡,起初是皇家特权,一般建立在山上,是易守难攻之地,一防卫性为主且代表权势,不追求舒适,内部潮湿、阴暗;城堡的作用众多,不仅是贵族家族的居住地和社交场所,也是在战乱时周围居民的避难场所。
婚姻家庭状况:中世纪贵族的婚姻为政治婚姻,贵族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和加强贵族家族之间的联系。一桩婚姻可结成联盟,化解矛盾。所以贵族长子更多考虑政治方面的因素,而无继承权的次子则考虑经济利益,所以当时追求寡妇就成为了一种习俗。因为中世纪无自由恋爱,婚姻都由父母、家族安排,所以虽然那个时候的妇女地位较低,但是贵妇人却是例外。她们都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而言是贤妻良母,担负相夫教子,料理家族事物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是罗曼蒂克的典型,成为骑士所追逐的对象和崇拜理想;她们所带表的是纯洁、高贵和爱情的理想。当时的贵族家庭是一个意义上扩大的家庭,包括仆人、佣人和依附者,即穷亲戚、寄养者和骑士等,如果一个人可以住入贵族家中满一年零一天,就可成为此家庭中正式成员,因而贵族城堡中事物繁多。当时的家庭是以父权制为中心,但当时的寄养制,使得子女和亲生父母的感情很淡薄。
贵族在中世纪社会中属于上层,所以各个方面都有特征,比如贵族只与贵族联系,生活习俗固定、联系固定,在封闭集团内大家共有贵族意识,并通过外部法令使其确立,使阶层固定,与其他阶层形成明显的界限。
到了中世纪的中期,贵族集团的意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贵族有意识的和自由人划分界限。成为贵族不仅仅是财产上的要求,还必须经过授封仪式,越来越严格,使得贵族只能在贵族儿女身上产生,且授封只有国王才能进行,成为贵族的条件变得日益苛刻。
其次,贵族开始更加注重谱系,其中不能有模糊之处。贵族还开始采用族徽,这一标志的起源和战争有关,当时交战的双方习惯以一特殊标记来分清敌我,后来就渐渐演变为贵族之徽。
然后,作为贵族在职业上也和其他人有严格区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都与战争相联系。当时的社会一般把工作类型分为作战者、祈祷者(教会)和劳动者(农民),作战是骑士、贵族的特权也是地位的象征。
最后,贵族的生活方式、观念都和其他阶层有所不同,他们崇尚忠诚、浪漫、风度。其荣誉不受玷污。
贵族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但是其中也有流动,尤其是到了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社会上成分流动的增加,中世纪晚期也开始有下曾人加入这一行列。他们有的通过婚姻方式,因为贵族集团内部男女比例失调,出现低等家族和贵族的联姻;有的是因为在皇室和贵族中服役,表现出色而受封贵族称号;还有的是经济富有者凭借经济实力而上升为贵族。同时,也出现了无土地、破落的贵族,族徽成为贫穷的象征

⑦ 欧洲皇室```

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欧洲只有一个皇帝——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一帝国),只有他才可以戴皇冠,并享有“陛下”(Majesty)的头衔。皇帝之下是国王,国王只能戴王冠,被称为“殿下”(Highness)。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自恃羽翼已丰,于是昭告天下,他是“自己国家的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为自己打造了一顶皇冠,要求臣民尊称他为“陛下”。风起云涌,其他国王竞相仿效,但他们在争论谁先谁后的过程中反目成仇,最终导致战争频频爆发。在权力得到巩固后,这些国王开始培植专制主义,通过残酷的手段开拓出现代的欧洲.
欧洲历史上,除了严守中立的瑞士,近似于君主共和国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外,君主制其实是政治体制的不二选择。如果一个王朝灭亡或者一个国家宣布独立,这在19世纪经常发生,那么,人民就会直截了当地放眼国外,寻找一位新王子登基为王。
因此,除了最老的王朝——法兰西家族,和最年轻的王朝——塞尔维亚的Karadjordjevic,欧洲主要的王朝都有外国血统。法国波旁王朝统治过(意大利)帕尔马公国,之后又统治两西西里王国,还有西班牙现任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也是波旁王朝的后裔。Benelux(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全称)王国和巴尔干王国一样,都隶属于日耳曼家族。而从人丁兴旺的萨克斯-科堡家族(创造了欧洲帝王史的家族)中走出来的,不仅有维多利亚女王心爱的丈夫,还有后来的比利时和保加利亚国王。伊丽莎白女王的丈夫和我一样,都属于希腊家族成员,但希腊家族最初也根本不是希腊人。
现在的王室的姓氏也是现代才有君主自己取或沿用先辈的.

到了现在还有哪些国家存在皇室成员?
英国:姓氏 温莎,-------------------- 现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瑞典:姓氏 古斯塔夫,---------------- 现任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挪威:姓氏 不详,-------------------- 现任国王哈拉尔五世
丹麦:姓氏 格吕克斯堡,-------------- 现任女王玛格利特二世
列支敦士登:姓氏 不详,-------------- 现任大公汉斯-亚当二世
卢森堡:姓氏 不详,----------------- 现任大公 不详
荷兰:姓氏 奥兰治,------------------ 现任女王贝雅特丽丝二世
比利时:姓氏 不详,------------------ 现任国王阿尔贝二世
摩纳哥:姓氏 不详,------------------ 现任国王阿尔贝二世(与比利时国王同名)
西班牙:姓氏 波旁,------------------ 现任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欧洲王室贵族

德意志王室世系表

法兰克王国
墨洛温王朝(481-751)
1克洛维一世(466-511.11.27)(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10)(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4克洛塔尔二世(584.5-629.10.18)(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
5达格贝尔特一世(605-639.1.19)(法兰克王国国王623-639)
6克洛维二世(634-657.10)(法兰克王国国王639-657)
7懒王时代 宫相掌权 丕平家族
1丕平一世(?-640)
2丕平二世(635-714.12.16)
3查理·马特(688-741.10.22)(注:私生子)

加洛林王朝(751-987)
1丕平三世(714-768.9.24)(法兰克王国国王751-768)
2查理一世(742.4.2-814.1.28)(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768-814)
3路易一世(778-840.6.20)(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814-840)(注: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裂,下面是德意志的东法兰克王国)
4路易二世(804-876.8.28)(东法兰克国王843-876)
5路易三世(830-882.1.20)(东法兰克国王876-882)
6查理三世(839-888.1.13)(东、西法兰克国王,皇帝881-887)(注: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为查理二世)
7阿努夫(?-899.12.8)(东法兰克国王887-899,皇帝896-899)(注:私生子)
8路易四世(893-911.9.24)(东法兰克国王900-911)

第一帝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法兰克尼亚王朝(911-918)
康拉德一世(?-918.12.23)(德意志国王912-918)

萨克森王朝(919-1024)
1亨利一世(876-936.7.2)(德意志国王919-936)
2奥托一世(912.11.23-973.5.7)(德意志国王936-973,罗马帝国皇帝962-973)
3奥托二世(955-983.12.7)(德意志国王961-983,罗马帝国皇帝967-983)
4奥托三世(980.7-1002.1.23)(德意志国王983-1002,罗马帝国皇帝996-1002)
5亨利二世(973.5.6-1024.7.13)(德意志国王1002-1024,罗马帝国皇帝1014-1024)

萨利安王朝1024-1137)
1康拉德二世(?990-1039.6.4)(德意志国王1024-1039,罗马帝国皇帝1027-1039)
2亨利三世(1017.10.28-1056.10.5)(德意志国王1039-1056,罗马帝国皇帝1046-1056)
3亨利四世(1050.11.11-1106.8.7)(德意志国王1056-1106,罗马帝国皇帝1084-1106)
4亨利五世(1089.8.11-1125.5.23)(德意志国王1099-1125,罗马帝国皇帝1111-1125)
5洛泰尔二世(1075.6-1137.12.3)(德意志国王1125-1137,罗马帝国皇帝1133-1137)(注:"凡尔登条约"中得到中部王国的洛泰尔拥有皇帝位,称一世)

霍亨施陶芬王朝(1138-1208,1212-1254)
1康拉德三世(1093-1152.2.15)(德意志国王1138-1152)
2腓特烈一世(1123-1190.6.10)(德意志国王1152-11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1190)
3亨利六世(1165-1197.9.28)(德意志国王1169-119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91-1197)
4菲利普(1178-1208.6.21)(德意志国王1197-1208)(注:韦尔夫家族引发内战,菲利普无皇帝加冕)

韦尔夫王朝(1198-1215)
奥托四世(1175或1182-1218.5.19)(德意志国王1198-121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1215)

霍亨施陶芬王朝(续)
1腓特烈二世(1194.12.26-1250.12.13)(德意志国王1212-125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1250)
2康拉德四世(1228.4.25-1254.5.21)(德意志国王1250-1254)(注:教皇英诺森四世1254年开除康拉德四世教籍,无皇帝加冕)
3空位时期

哈布斯堡王朝(注:此世代只担任德意志国王,皇帝位为北意大利王国拥有)
1鲁道夫一世(1218.5.1-1291.7.15)(德意志国王1273-1291)
2阿道夫(1250-1298.7.2)(德意志国王1292-1298)(注:拿骚伯爵,不属哈布斯堡系,为德意志贵族推举以对抗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被阿尔贝特一世处死)
3阿尔贝特一世(1255-1308.5.1)(德意志国王1298-1308)

卢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1269或1274-1313.8.24)(德意志国王1308-131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12-1313)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1283-1347.10.11)(德意志国王1314-134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28-1347)

卢森堡王朝(续)
1查理四世(1316.5.14-1378.11.29)(德意志国王1346-137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55-1378)
2文策尔(1361.2.26-1419.8.16)(波西米亚国王1373-1419,德意志国王1378-1400)(注:阿韦尼翁与罗马两教廷内乱,文策尔无皇帝加冕,后被废黜)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续)
鲁佩特(1352.5.5-1410.5.18)(德意志国王1400-141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03-1410)

卢森堡王朝(续)
西吉斯蒙德(1368.2.15-1437.12.9)(匈牙利国王1387-1437,波西米亚国王1419-1437,德意志国王1410-143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3-1437)

哈布斯堡王朝(续)
1阿尔贝特二世(1397.8.16-1439.10.27)(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德意志国王1438-1439)
2腓特烈三世(1415.9.21-1438.8.19)(德意志国王1440-149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1493)
3马克西米连一世(1453.3.22-1519.1.12)(德意志国王1486-1519,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93-1419)
4查理五世(1500.2.24-1558.9.21)(西班牙国王1516-1555,德意志国王1519-155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20-1555)(注: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分为西班牙系和奥地利系,以下为奥地利系)
5斐迪南一世(1503.3.10-1564.7.25)(匈牙利国王1526-1563,波西米亚国王1526-1562,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5-1564)
6马克西米连二世(1527.7.31-1576.10.12)(波西米亚国王1562-1575,匈牙利国王1563-1572,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1576)
7鲁道夫二世(1552.7.18-1612.1.20)(匈牙利国王1572-1608,波西米亚国王1575-161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76-1612)
8马蒂亚斯(1557.2.24-1619.3.20)(匈牙利国王1608-1618,波西米亚国王1611-161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2-1619)
9斐迪南二世(1578.7.9-1637.2.15)(匈牙利国王1618-1625,波西米亚国王1619-162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9-1637)
10斐迪南三世(1608.7.13-1657.4.2)(匈牙利国王1625-1655,波西米亚国王1627-1656,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37-1657)
11利奥波德一世(1640.6.9-1705.5.6)(匈牙利国王1655-1687,波西米亚国王1656-16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1705)
12约瑟夫一世(1678.7.26-1711.4.17)(匈牙利国王1687-1711,波西米亚国王1690-171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05-1711)
13查理六世(1685.10.1-1740.10.20)(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11-1740)
14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5.13-1780.11.29)(奥地利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亚女王1740-1780)
弗兰茨一世(1708.12.8-1765.8.1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5-1765)
15查理七世(1679.8.6-1745.1.2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2-1745)(注:属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因特蕾西亚女性无法继位皇帝而当选)
16约瑟夫二世(1741.3.13-1790.2.20)(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1780-17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1790)
17利奥波德二世(1745.5.5-1792.3.1)(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0-1792)
18弗兰茨二世(1768.2.12-1835.3.2)(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2-1805)(注:神圣罗马帝国后被拿破仑勒令解散)

第二帝国——德意志帝国

霍亨索伦王朝(注:普鲁士王国部分略)
1威廉一世(1792.3.22-1888.3.9)(普鲁士国王1861-1888,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1888)
2腓特烈三世(1831.10.18-1888.6.5)(普鲁士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
3威廉二世(1859.1.27-1941.6.4)(普鲁士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1914)

3法兰克王国

墨洛温王朝(481-751)
1克洛维一世(466-511.11.27)(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10)(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4克洛塔尔二世(584.5-629.10.18)(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
5达格贝尔特一世(605-639.1.19)(法兰克王国国王623-639)
6克洛维二世(634-657.10)(法兰克王国国王639-657)
7懒王时代 宫相掌权 丕平家族
1丕平一世(?-640)
2丕平二世(635-714.12.16)
3查理·马特(688-741.10.22)(注:私生子)

加洛林王朝(751-987)
1丕平三世(714-768.9.24)(法兰克王国国王751-768)
2查理一世(742.4.2-814.1.28)(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768-814)
3路易一世(778-840.6.20)(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814-840)(注: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裂,下面是法兰西的西法兰克王国)
4查理二世(823.6.13-877.10.6)(西法兰克王国843-877)
5路易二世(846-879.4.10)(西法兰克国王877-879)
6路易三世(863-882.8.5)(西法兰克国王879-882)
7卡洛曼(?-884.12.12)(西法兰克国王882-884)
8查理三世(839-888.1.13)(西法兰克国王882-887,东法兰克国王,皇帝881-887)(此查理三世为德意志系谱,不算入西法兰克世系)
9厄德(?-898.1.1)(西法兰克国王888-898)(注:巴黎伯爵,"强者"罗贝尔之子,卡佩王朝始祖。此后近一百年,王位由卡佩王朝与加洛林王朝争夺)
10查理三世(879.9.17-929.10.7)(西法兰克国王898-922)
11罗贝尔一世(865-923.6.15)(西法兰克国王922-923)
12鲁道夫(?-936.1.14)(西法兰克国王923-936)
13路易四世(921-954.9.10)(西法兰克国王936-954)
14洛泰尔(941-986.3.2)(西法兰克国王954-986)
15路易五世(967-987.5.21)(西法兰克国王986-987)

法兰西王国

卡佩王朝(987-1328)
1于格·卡佩(938-996.10.14)(法兰西国王987-996)
2罗贝尔二世(970-1031.7.20)(法兰西国王996-1031)
3亨利一世(1008-1060.8.2)(法兰西国王1031-1059)
4腓力一世(1052-1108.7.29)(法兰西国王1059-1108)
5路易六世(1081-1131.3.1)(法兰西国王1108-1131)
6路易七世(1120-1180.9.18)(法兰西国王1131-1180)
7腓力二世(1165.8.21-1223.7.14)(法兰西国王1179-1223)(注:封"奥古斯都")
8路易八世(1187.9.5-1226.11.8)(法兰西国王1223-1226)
9路易九世(1214.4.25-1250.8.25)(法兰西国王1226-1270)
10腓力三世(1245.4.3-1285.10.5)(法兰西国王1270-1285)
11腓力四世(1268-1314.11.29)(拉瓦纳国王1284-1305,法兰西国王1285-1314)(注:与拉瓦纳女王胡安娜(珍妮)联姻得到西班牙拉瓦纳王国)
12路易十世(1289.10.4-1316.6.5)(拉瓦纳国王1305-1316,法兰西国王1314-1316)
13约翰一世(1316.11.15-1316.11.19)(拉瓦纳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注:遗腹子,夭折)
14腓力五世(1293-1322.1.3)(拉瓦纳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1322)
15查理四世(1294-1328.2.1)(拉瓦纳国王,法兰西国王1322-1328)

瓦卢瓦王朝(1328-1589)
1腓力六世(1293-1350.8.22)(法兰西国王1328-1350)(注:百年战争中,英格兰国王自称的法兰西国王略)
2约翰二世(1319.4.16-1364.4.8)(法兰西国王1350-1364)
3查理五世(1338.1.21-1380.9.16)(法兰西国王1364-1380)
4查理六世(1368.12.3-1422.10.21)(法兰西国王1380-1422)
5查理七世(1403.2.22-1461.7.22)(法兰西国王1422-1461)
6路易十一世(1423.7.3-1483.8.30)(法兰西国王1461-1483)
7查理八世(1470.6.30-1498.4.7)(法兰西国王1481-1498,那不勒斯国王1485-1498)

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支)
8路易十二世(1462.6.27-1515.1.1)(法兰西国王1498-1515)

瓦卢瓦王朝(昂古莱姆支)
9弗朗索瓦一世(1494.9.12-1547.3.31)(法兰西国王1515-1547)
10亨利二世(1519.3.31-1559.7.10)(法兰西国王1547-1559)
11弗朗索瓦二世(1544.1.19-1560.12.5)(法兰西国王1559-1560)
12查理九世(1550.6.27-1574.5.30)(法兰西国王1560-1574)
13亨利三世(1551.9.19-1589.8.2)(法兰西国王1574-1589)

波旁王朝(1589-1792)
1亨利四世(1553.12.13-1610.5.14)(拉瓦纳国王1562-1610,法兰西国王1589-1610)(注:拉瓦纳王国在亨利遇刺后,比利牛斯以北并入法国)
2路易十三世(1601.9.27-1643.5.14)(法兰西国王1610-1643)
3路易十四世(1638.9.5-1715.9.1)(法兰西国王1643-1715)
4路易十五世(1710.2.5-1774.5.10)(法兰西国王1715-1774)
5路易十六世(1754.8.23-1793.1.21)(法兰西国王1774-1792)
6路易十七世(1785.3.27-1795.6.8?)(注:挂名国王,由革命政权看管,后夭折)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略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1拿破仑一世(1769.8.15-1821.5.5)(皇帝1804-1814)
2拿破仑二世(1811.3.20-1832.7.22)(注:挂名"罗马人国王")

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
1路易十八世(1755.11.17-1824.9.16)(法兰西国王1814-1824)
2查理十世(1757.10.9-1836.11.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路易·腓力(1773.10.6-1850.8.26)(法兰西国王1830-1848)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略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拿破仑三世(1808.4.20-1873.1.9)(皇帝1852-1870)

西班牙王室世系表

西哥特王朝

1阿拉里克(在位395-410)(注:早期日耳曼军事首领提倡选举,不强调血统继承,因此以下继承关系中有篡位和非血缘继承,不再一一标注)
2阿陶尔克(在位410-415)
3西格里克(在位415)
4瓦利亚(在位415-418)
5提奥多里克一世(在位418-451)
6图里斯曼多(在位451-453)
7提奥多里克二世(在位453-466)
8尤里克(在位466-484)
9阿拉里克二世(在位484-507)(注:阿拉里克二世被法兰克的克洛维一世处死,西哥特失去南高卢,成为纯粹的西班牙国家;期间苏维汇人在西班牙西北建立小王国)
10杰萨雷克(在位507-511)
11阿马拉里克(在位511-531)
12提尤底斯(在位531-548)
13提尤底塞罗(在位548-549)
14阿吉拉(在位549-554)(注:伊比利亚东南被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夺取)
15阿坦纳吉尔多(在位554-567)
16利尤瓦一世(在位568-573)
17莱奥维希尔德(在位573-586)(注:兼并苏维汇王国)
18雷卡里德一世(在位586-601)(注:雷卡里德一世宣布西哥特王国放弃阿尼乌异端,改宗天主教)
19利尤瓦二世(在位601-603)
20威特里克(在位603-610)
21冈德马洛(在位610-612)
22希塞布托(在位612-621)
23雷卡里德二世(在位621)
24苏印提拉(在位621-631)
25西塞南多(在位631-636)
26辛提拉(在位636-639)
27图尔加(在位639-642)
28辛达斯文托(在位642-649)
29雷塞斯宾托(在位649-672)
30瓦姆巴(在位672-680)
31伊尔维吉欧(在位680-687)
32伊吉卡(在位687-702)
33威提扎(在位702-710)
34阿提拉(在位710)
35罗德里戈(在位710-711)(注:对阿拉伯作战阵亡,西班牙并入阿拉伯倭马亚王朝。西哥特残余进入阿斯图里亚山区)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注:正统倭马亚王朝于750年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在伊比利亚重建政权)

安达鲁斯埃米尔(总督)
1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在位756-788)
2希沙姆一世(在位788-796)
3阿哈坎姆一世(在位796-822)
4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在位822-852)
5默罕默德一世(在位852-886)
6阿曼希尔(在位886-888)
7阿卜达拉(在位888-912)

安达鲁斯哈里发
8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在位912-961)(注:阿拔斯王朝衰微,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于929年称哈里发)
9阿哈坎姆二世(在位961-976)
10希沙姆二世(在位979-1009,1010-1013)
11默罕默德二世(在位1009,1009-1010)
12苏莱曼(在位1009,1013-1016)
13阿里·本·哈姆德(在位1016-1018)
14阿卜杜勒·拉赫曼四世(在位1018)
15阿卡希姆·本·哈姆德(在位1018-1021,1023)
16亚哈亚·本·阿里(在位1021-1023,1025-1027)
17阿卜杜勒·拉赫曼五世(在位1023-1024)
18穆罕默德三世(在位1024-1025)
19希沙姆三世(在位1026-1031)(此后阿拉伯政权分裂为23个小国,并不断被基督教世界蚕食,世系不再给出)

北非柏柏尔人政权
穆拉比特王朝(1061-1147)(西班牙讹传"阿尔摩拉维德王朝")
1伊本·尤素福· 塔什芬(在位1061-1106,死后国家陷入内乱)

穆瓦希德王朝(1130-1269)
1伊本·图麦尔特(在位1130)
2阿卜杜勒·穆敏(在位1130-1163,推翻穆拉比特在摩洛哥和西班牙的统治)
4 艾卜·尤素福· 叶尔古卜(在位1184-1199)
5默罕默德·纳赛尔(在位1199-1214,1212年作战失败,被逐出伊比利亚)
(详情请看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http://post..com/f?kz=21938556

⑧ 欧洲皇室家族族徽

皇家的族徽就是国徽

西班牙: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d0f08eb75291003.gif

瑞典: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210e2b096472c90.jpg

葡萄牙:
http://www.omhj.com/UploadFiles/20073916424170.gif

挪威: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8210c038ef0b1e8.gif

卢森堡: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568b2410aafd5ff.gif

比利时: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bb678af551c7999.gif

丹麦: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c985848ef694d35.gif

荷兰: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2d44fccae147400.gif

英国:
http://bbs.woniu.com/attachment/Mon_0712/203_891097_efa4707152eed0c.gif

⑨ 关于欧洲王室的称谓

1、女王的丈夫

第一种称呼是“jure uxoris king”。jure uxoris是拉丁语,意思是“因其妻而具有的权利”。这种“国王”是在妻子成为女王后得到加冕的,他们与女王共同统治这个国家,相当于是共治者。

他们正式被称为“某某几世”,可以以君主的身份被正式载入史册。但一旦妻子去世,他们就会丧失权力,王位将由女王的继承人继承。

第二种情况是“king consort”,相对应于“queen consort”。这种“国王”没有统治国家的权力,也不能称“某某几世”,因此不算真正的国家元首。

最著名的king consort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他在1554年娶了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后成为了英国的“king consort”,但是没有统治英国的权力。

2、国王的母亲

最常见的情况是“queen dowager”,直译过来就是“孀居的王后”。即使新国王是太后的儿子,太后的地位仍然低于王后。

太后还有一个称谓,叫“queen mother”。得到这种头衔的太后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她必须曾经做过王后;其次,新国王必须是她的儿子。

3、国王的孩子

纯粹的家庭私人之间,就是父亲、母亲,父母对子女直呼其名。如果有外人在场或正式场合,根据需要会称父母为“my king”(国王陛下)或者“my queen”(母后)。反过来王对子女会称xx王子(公主),子女有封爵则称名字+爵位名。

4、古罗马退位的皇帝

罗马历史上的两位太上皇,并且有称号: Diocletian - Aeternae Augusto (Eternal Emperor)和 Maximian - Semper Augusto (Always Emperor) 。

这个Aeternae与Semper是有一定区别的,都是“永恒皇帝”的意思,但是前者较有神秘感。 Maximian比较像中国的太上皇,因为他退位之后还在亲生儿子统治下。 -罗马历史上除了两位太上皇,没有其他主动退位的皇帝了。

5、近代退位的国王

英国Edward 8th(爱德华八世)。现在女王的伯伯。 他统治英国一年左右(1936年)。因为爱上了美国平民女孩(又是天主教女孩,更不适当)选择把皇位让给弟弟乔治了。

后来活到了1972年,包括16年在弟弟统治下,20年在侄女统治下。退位后根本没什么特殊太上皇称号,只被封一个“温莎公爵”。

荷兰Juliana女王,Beatrix女王。分别是现在荷兰国王的妈妈、外婆。 Juliana,1948-1980年统治。让位给女儿。 Beatrix,1980-2013年统治。让位给儿子Alexander。

两个女王退位以后,只保留了“Princess”(公主)称号。因为这是他们加冕之前的称号。可能还有民间的“Queen-Mother”(太后)之类的说法。

⑩ 欧洲皇室姓氏

一、欧洲皇室姓氏列举如下:

1、诺曼王朝(House of Norman):

()1066-1087:威廉一世 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王"。

(2)1087-1100:威廉二世 King William II Rufus "红毛王"。

(3)1100-1135:亨利一世 King Henry I Well-E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4)1135-1154:斯蒂芬(King Stephen) (布洛瓦王朝)。

2、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1)1154-1189:亨利二世 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2)1189-1199:理查一世 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狮心王"

(3)1199-1216:约翰 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3、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

(1)1216-1272:亨利三世 King Henry III

(2)1272-1307:爱德华一世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3)1307-1327:爱德华二世King Edward II

(4)1327-1377:爱德华三世 King Edward III

4、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

(1)1399-1413:亨利四世 King Henry IV

(2)1413-1422:亨利五世 King Henry V

(3)1422-1461:亨利六世 King Henry VI

5、约克王朝(House of York):

(1)1461-1483:爱德华四世 King Edward IV

(2)1483:爱德华五世 King Edward V

(3)1483-1485:理查三世King Richard III

6、都铎王朝(House of Tudor):

(1)1485-1509:亨利七世 King Henry VII

(2)1509-1547: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

(3)1547-1553:爱德华六世 King Edward VI

(4)1553:简·格雷 Lady Jane Grey

7、斯图亚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

(1)1603-1625:詹姆斯一世 King James I

(2)1625-1649:查理一世 King Charles I

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House of Stewart):

(1)1661-1685: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

(2)1685-1688:詹姆斯二世 King James II

(3)1689-1691: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9、汉诺威王朝(House of Hannover):

(1)1714-1727:乔治一世 King George I

(2)1727-1760:乔治二世 King George II

(3)1760-1820: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4)1820-1830: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

10、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

(1)1901-1910: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

(2)1910-1936: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1、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

(1)1910-1936: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

(2)1936:爱德华八世 King Edward VIII

(3)1936-1952:乔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二、英国的王室比较特别,没有共同的姓比如:

1、历史上的亨利和爱德华这两个姓氏你会看到间隔出现,有的原因是因为后代不想和前代的王室一样,尤其是出现暴君的时候,其后的英国国王有的改了姓,也有像法国的女婿因为英格兰的内战而来到英格兰并称为新的国王。

2、再者,英国王室后来因为男嗣的问题出现了女王,王室的姓氏更加不能继续下去,英国王室一般纳都是叫某某王朝,就和我们的朝代相似。

(10)欧洲皇室故事扩展阅读:

王室王位继承:

1、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应该传给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娅的有血缘关系的后代,而且继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

2、一些人认为该规定与英国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视的条款有冲突。不过实际上,绝大多数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开场合都大多宣称自己是圣公会成员。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3、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与会英联邦各国首脑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继承法》,王室成员无论男女都将能拥有同等继承权,不过这只会对查尔斯王子的后代产生影响,并不改变已有的王位继承顺序。同时,英国君主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的禁令也被废除,但君主本人还必须是新教徒。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