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04 00:07:33

成语故事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ǎn]
[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取长补短的故事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不足。以下是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滕国真正富强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他就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讨论了半天,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
后来,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励滕文公,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就必须实行仁政。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然后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来治理,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⑵ 取长补短配图成语故事

取长补短

【近义抄】扬长避短
【反义】故步自封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用例】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⑶ 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 取长补短_成语解释

  • 【拼音】:qǔ cháng bǔ ǎn

  •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回也泛指在同类事答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⑷ 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战国时抄期,有一个叫孟袭子的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滕国真正富强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他就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讨论了半天,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
后来,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励滕文公,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就必须实行仁政。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然后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来治理,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⑸ 取长补短成语故事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典故〕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学术渊博,仁义善良,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每当人们遇到困难,碰到问题的时候,总会向孟子请教。而孟子也会非常和蔼客气地给人讲解道理,提供好的建议。他很喜欢帮人排忧解难,解决问题。
战国时期,有很多分散的诸侯国,有的诸侯国强大,有的诸侯国弱小。滕国就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侵略它,占领它的土地和人民。滕国弱小不敌各个大的诸侯国,也不能容忍那么多的国家来欺负自己。举国上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protect)。滕文公觉得一味地让大国来保护也不是长远之计。况且大国是不会白保护滕国的,它会提出很多的条件。要得到它的保护就必须答应这些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让滕国自己富强起来才不会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也不必再求大国的保护。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滕国的人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滕文公就召集所有的大臣来讨论商量强国之计。但是讨论(discuss)了半天,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他们听说了孟子的名声后,滕文公就亲自向孟子请教。孟子勉励滕文公,告诉他如果想要国家富强就必须实施仁政。孟子说:“孔子有个弟子叫颜渊,这个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深得孔子的真传。颜渊就曾经说过‘舜是怎样的人,我也就是怎样的人。全天下有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那样。’滕国把土地宽阔的地方截下来,补在短小的地方,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那每边之长至少也有五十里。只要实行仁政,肯定能把它治理成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
后来,人们就根据孟子的话,归纳了“取长补短”这个成语。

[学习]我们为人处事要善于取长补短,积极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⑹ 取长补短的成语的故事

取长补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ǔ cháng bǔ ǎn,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滕国真正富强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他就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讨论了半天,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
后来,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励滕文公,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就必须实行仁政。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然后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来治理,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⑺ 取长补短 成语故事

  • 取长补短_成语解释

  • 【拼音】:qǔ cháng bǔ ǎn

  •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典故〕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学术渊博,仁义善良,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每当人们遇到困难,碰到问题的时候,总会向孟子请教.而孟子也会非常和蔼客气地给人讲解道理,提供好的建议.他很喜欢帮人排忧解难,解决问题.
    战国时期,有很多分散的诸侯国,有的诸侯国强大,有的诸侯国弱小.滕国就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侵略它,占领它的土地和人民.滕国弱小不敌各个大的诸侯国,也不能容忍那么多的国家来欺负自己.举国上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protect).滕文公觉得一味地让大国来保护也不是长远之计.况且大国是不会白保护滕国的,它会提出很多的条件.要得到它的保护就必须答应这些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让滕国自己富强起来才不会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也不必再求大国的保护.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滕国的人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滕文公就召集所有的大臣来讨论商量强国之计.但是讨论(discuss)了半天,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他们听说了孟子的名声后,滕文公就亲自向孟子请教.孟子勉励滕文公,告诉他如果想要国家富强就必须实施仁政.孟子说:“孔子有个弟子叫颜渊,这个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深得孔子的真传.颜渊就曾经说过‘舜是怎样的人,我也就是怎样的人.全天下有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那样.’滕国把土地宽阔的地方截下来,补在短小的地方,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那每边之长至少也有五十里.只要实行仁政,肯定能把它治理成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
    后来,人们就根据孟子的话,归纳了“取长补短”这个成语.

⑻ 成语取长补短的故事

取长补短_成语解释
【拼音】:qǔ cháng bǔ ǎn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⑼ 取长补短短篇成语故事

取长补短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滕文公上》 相得益彰的呢? 回答: 【出处】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圣主得贤臣颂》 王子渊 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僻在西蜀,生於穷巷之中,长於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旨。虽然,敢不略陈愚心,而杼情素! 记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越砥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篲氾画涂。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弊筴而不进於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及至驾齧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纵骋驰骛,忽如影靡,过都越国,蹶如历块;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故服絺綌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狐貉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夫竭智附贤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树伯迹。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观之,君人者勤於求贤而逸於得人。 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戚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则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蔬释蹻而享膏粱,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後有贤明之臣。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乂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上竹下递)钟,蓬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 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懽然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休徵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乔松,眇然绝俗离世哉!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盖信乎其以宁也! 真的没有什么故事啊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