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的故事
鲁庄公躺在病榻上,反思自己掌政三十二年,虽没有大作为也没有大失误,心里倒安然。可身后之事却令他心神难安。夫人哀姜没有生子,哀姜的妹妹叔姜生了公子启,自己最宠幸的爱妾孟任生了公子般,而另一妾成凤生了公子申,由谁来继承王位呢。三个儿子中他最看重的是般,可是他心里明白,由谁继位,他的三个弟弟是关键。大弟庆父凶残专横,且隐隐约约地知道他与哀姜关系暧昧,不愿见他,就叫来二弟叔牙商议后事。谁知叔牙早被庆父收买,极力推荐庆父,庄公没说什么。又叫来三弟季友,季友明白庄公的心意,盛赞公子般的仁德,愿竭力拥戴般继承王位,此事就这样敲定了。
秋风萧瑟的八月,庄公驾崩,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孤立了庆父,宣布遗诏,让公子般登上了王位。庆父哪能忍下这口恶气,在密室里与哀姜尽情欢愉之后,二人就谋划起来,一致的意见是除掉新君,让谁继位呢,哀姜极力怂恿庆父登基,庆父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先让八岁的启当个傀儡,再伺机而动。而启是哀姜的亲外甥,她也就同意了。恰巧般的外公去世,趁般去吊唁的时候,庆父发动政变,让启当了国君,这就是鲁闵公。同时派人在途中截杀了般。季友感到了威胁,赶快带着公子申逃到邾国去了。哀姜叔姜都是齐国公主,闵公自然是齐王的外孙,庆父仍感新君地位不稳,就慌慌张张地跑到齐国去争取援助,齐桓公答应了他。
此时庆父越发猖狂,随意诛杀异己,欺压良善,与哀姜的亲密接触,也毫无顾忌了。第二年庆父就和哀姜杀掉了闵公,自立为国君了。这一下,齐桓公坐不住了,他作为中原霸主,对邻国的动乱不能不问,况且被杀的是其外孙,于是派大夫仲孙湫以吊唁名义去鲁国查看情形,准备采取措施。公孙湫回来报告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国人见庆父连杀两个国君,又胡作非为,已满腔愤怒,听说齐国要对付他,就纷纷起来反抗庆父。这时身在邾国的季友发出讨伐庆父的檄文,并拥戴公子申为国君,国人热烈响应。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又寡不敌众,仓惶逃到莒国去了。季友带申回国,并立为新君,这就是鲁僖公。后来季友买通莒国,将庆父押解回国,庆父走投无路,就自杀了。
『贰』 中华上下五千年庆父之死故事概括
鲁庄公躺在病榻上,反思自己掌政三十二年,虽没有大作为也没有大失误,心里倒安然。可身后之事却令他心神难安。夫人哀姜没有生子,哀姜的妹妹叔姜生了公子启,自己最宠幸的爱妾孟任生了公子般,而另一妾成凤生了公子申,由谁来继承王位呢。三个儿子中他最看重的是般,可是他心里明白,由谁继位,他的三个弟弟是关键。大弟庆父凶残专横,且隐隐约约地知道他与哀姜关系暧昧,不愿见他,就叫来二弟叔牙商议后事。谁知叔牙早被庆父收买,极力推荐庆父,庄公没说什么。又叫来三弟季友,季友明白庄公的心意,盛赞公子般的仁德,愿竭力拥戴般继承王位,此事就这样敲定了。
秋风萧瑟的八月,庄公驾崩,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孤立了庆父,宣布遗诏,让公子般登上了王位。庆父哪能忍下这口恶气,在密室里与哀姜尽情欢愉之后,二人就谋划起来,一致的意见是除掉新君,让谁继位呢,哀姜极力怂恿庆父登基,庆父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先让八岁的启当个傀儡,再伺机而动。而启是哀姜的亲外甥,她也就同意了。恰巧般的外公去世,趁般去吊唁的时候,庆父发动政变,让启当了国君,这就是鲁闵公。同时派人在途中截杀了般。季友感到了威胁,赶快带着公子申逃到邾国去了。哀姜叔姜都是齐国公主,闵公自然是齐王的外孙,庆父仍感新君地位不稳,就慌慌张张地跑到齐国去争取援助,齐桓公答应了他。
此时庆父越发猖狂,随意诛杀异己,欺压良善,与哀姜的亲密接触,也毫无顾忌了。第二年庆父就和哀姜杀掉了闵公,自立为国君了。这一下,齐桓公坐不住了,他作为中原霸主,对邻国的动乱不能不问,况且被杀的是其外孙,于是派大夫仲孙湫以吊唁名义去鲁国查看情形,准备采取措施。公孙湫回来报告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国人见庆父连杀两个国君,又胡作非为,已满腔愤怒,听说齐国要对付他,就纷纷起来反抗庆父。这时身在邾国的季友发出讨伐庆父的檄文,并拥戴公子申为国君,国人热烈响应。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又寡不敌众,仓惶逃到莒国去了。季友带申回国,并立为新君,这就是鲁僖公。后来季友买通莒国,将庆父押解回国,庆父走投无路,就自杀了。
『叁』 庆父不死的故事70字
《左传·闵公元年》
冬,齐仲孙湫(从水,秋声)来省难(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公曰:“若之何而去之?”
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公曰:“鲁可取乎?”
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注:冬,齐仲孙来。其曰齐仲孙,外之也。其不目而曰仲孙,疏之也。其言齐,以累桓也。)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心、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其欲自立。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
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令立(子开)闵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制造内乱,企图混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
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闵公。两年之内,鲁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肆』 积极向上的故事有哪些
很多,比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凿壁借光,悬梁刺股,…
『伍』 庆父与鲁国的故事概括
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收买,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般,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般。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般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般。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般,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启,为鲁闵公。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且野心越来越大。鲁闵公二年, 这对奸夫淫妇又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庆父,立姬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
姬申得立,季友买通莒国押回了庆父,并将其杀死;因为哀姜是齐襄公之女,为齐桓公宗族之女,且齐桓公素来以恪守礼仪自居,哀姜此举,令其认为有失脸面,所以他在盛怒之下,将哀姜召回,杀了。
在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子般和闵公,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的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曾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下,公子般当了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另立阂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制造内乱,企图混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之内,鲁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想要让公子鱼带他求情,公子鱼哭着回来了,庆父听到哭声后说:“这是奚斯(公子鱼)的哭声啊!”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陆』 奸臣庆父怎么死的
说起庆父...有个典故...就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庆父是鲁国的灾难...一天不死鲁国就别想太平...因为他前后杀了两任国君...
这故事比较长...容我慢慢道来...齐僖公有两个女儿...文姜与宣姜...都是貌若天仙...琴棋书画才华横溢...其中文姜许配给了郑国姬忽...就是后来的郑昭公...但是郑昭公不要...因为他在周朝当人质的时候结识了陈桓公的女儿...也许是长辈有意为之吧...年轻有为的帅小伙谁家都喜欢...所以说齐僖公想把文姜许配给姬忽的事就这样黄了...后来北戎攻打齐国...齐僖公向郑国求救...是姬忽出兵解了齐国之围...齐僖公就更喜欢上这小伙子了...第二次打她主意想把二女儿给他(文姜这时已嫁给鲁桓公了)...还是给拒绝了...哎...这事怎么不发生在我身上啊...有感而发...对不住...扯远了...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这事就偏发生在文姜身上...眼看着都二十好几了...古时候十四五岁就嫁人...所以相对来说...这文姜搁现在就是大龄剩女...女剩斗士...其实这段单身的时间也不是很孤独的...因为有自己的诸儿哥哥陪伴...这孤男寡女一来二去...就...就...这事后边再说...这运气啊...不知啥时候就降临到文姜头上...有一天...鲁国上门求亲了...就是鲁桓公...别说齐鲁两家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就是文姜现在的年龄...已经是一块烫手山芋了...还有跟诸儿那点家丑..齐僖公巴不得...一口答应了...所以有了下边的故事...
这两口子生活还是挺美满的...生下了姬同...也就是后来的鲁庄公...但是平静的生活还是被一件事给打破了...就是齐僖公的死...老丈人一死...于情于理鲁桓公肯定得去吊唁的啦...在文姜的强烈要求下...鲁桓公也不得不答应...看望自己老爹...没法拒绝...就在这齐国的土地上...文姜见到了那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诸儿哥哥...也就是当时在位的齐襄公...两人旧情复燃...干柴烈火...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什么叫不该发生的事...自己去想吧...这事东窗事发给鲁桓公知道...这别人地头上不好发作...想着回家再收拾这丫的...给老子戴绿帽...但是文姜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两个人私底下一合计...就在回去的路上把鲁桓公给做了...鲁桓公这个冤啊...戴着绿帽死去...
话说回来...鲁桓公一死...鲁庄公就即位了...没啥悬念...自己老妈还在呢...这鲁庄公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有段浪漫的爱情故事...长话短说...鲁庄公在某次打猎的途中碰上一美女...强烈要求与之发生点关系...但是这美女性格直率直接拒绝...说你不就是想跟我上床吗...上了之后就不负责任了...始乱终弃说的就是你们这些人...鲁庄公被这小妞的直爽性格打动了...非要上了这丫不可...这美女也杠上了...除非答应把她娶为夫人...否则...自个撸自身去...鲁庄公这赶忙点头答应啊...怎么证明呢...发誓???骗谁呢...大家都不是三岁小孩...男人那张嘴能信???所以鲁庄公拿了刀子往自己手上就是一刀...表决心..为了美女...还是得付出点代价啊...天下就没有掉美金的好事...不过鲁庄公这买卖值了...换成是我...也干...
毕竟是自由恋爱...婚姻不被长辈允许...自个老妈不同意...所以美女也无法做正房...不过跟鲁庄公很恩爱...两人小日子过得那是幸福美满...不过...事情就怕这个不过了...不过的肯定不是好事...老妈文姜给自己在外婆家找了门亲...这女的名字叫哀姜...说了这么多...女主角终于上场了...男主角呢...还在后台化妆呢...各位看官慢等哈...这哀姜啊...确实是悲哀...从小就订了亲...而订亲的这男的不止大了自己十几岁...而且还是个有家室有心爱女人的人...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这后来也证明了...美女死后哀姜过门鲁庄公也没怎么碰她...话说这美女美女的...究竟是谁啊...人家是有名的...叫孟任...姓党...有钱人家的闺女...回到正题...正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幸福...所以她得找地方发泄呀...充实自己...加双引号...这时候我们的男主角就上场了...身高一米八五...威武雄壮的庆父哥哥来也...一个是闺房怨妇一个是富二代帅哥猛男...两人一拍即合...也加双引号...就像吕布碰见赤兔马...第一眼就骑上了...为何不是貂蝉...那能比呢...醒醒吧孩子...
庄公32年...我们的鲁庄公因病西去...留下一个烂摊子...为何没立太子呢...因为孟任是庶出...哀姜又没生育...不知是哀姜不能生还是庄公滋润的雨露太少...这个...我也不敢胡诌...反正就是没有继承人...按照兄终弟及...应该是庆父起来执政的...是立自己儿子还是自己的兄弟呢...庄公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也没了主意...叫来了三个兄弟商量...庆父肯定是拍胸脯担保了...老三叔牙跟庆父本来就是一伙...再加上庆父许以些许好处...肯定是导向二哥这边了...老四季友就不同了...他跟庄公是同母兄弟...感情最好...而且季友在民间的声望非常高...德才兼备...庄公也很佩服这个弟弟...老四知道老二的诡计...所以支持立公子般为继承人...这个公子般是庄公跟孟任生的...就凭庄公跟孟任那个感情...加上老四的推荐...顺理成章就坐了自个老爹的位...公子般继位庆父肯定不甘心呐...所以私下跟自个老情人哀姜密谋...打算做掉公子般...自己来当老大...
事情是这样的...在庄公生病的最后鲁国一整个冬天没有下雨...所以让公子般就去祈雨...在大夫梁氏家里奏乐...马夫圉人荦听见有劲歌金曲听就搬了个梯子爬到墙上去欣赏了...刚好看见底下有一美女...就情不自禁吟诗一首抒发情感了...歌词大意就是美女美女我爱你之类的...这美女是谁呀...老梁家的闺女啊...这时候公子般也在...那个怒啊...敢当众调戏我马子...来人啊...给我抽死这丫的...一口气打了三百鞭...圉人荦苦苦求饶差点死于鞭下...这梁子就这样结下了...圉人荦后来给庆父救起...投入庆父门下...专心养病伺机报复...
第二年庄公死了...而自己的外公也挂了...也就是孟任她爹...做外孙的于情于理得去探望...就是这一去...丢了性命...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公子般在睡觉...忽听见门外有动静...却见那圉人荦已闯入自己房间...二话不说...拿刀就刺...春秋时候一般富家公子都有习武的...剑不离身...公子般还是有点武艺的...这时公子般拿刀去砍...想让圉人荦变招后退...自己好立马叫人...只有有人来...就把这货给剁成肉泥当饲料了...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火石之间...圉人荦不按常理出牌...那自己左手一挡...整只手都给切下来了...但是右手匕首去势不减...直直刺入公子般心脏...这种搏命的方法让他赢得胜利...但是他也给随后赶来的侍卫剁成肉泥...公子般就这么挂了...家里小娘子还没好好恩爱...跟他爷爷一样...死得冤...
季友一听到公子般被杀消息就知道大事不妙...立马跑到公子启家里...抄起这个侄子就往外跑...因为他知道这是庆父的阴谋...自己不跑也一样会完蛋...在庆父设计杀了公子般逼走季友后...没有立刻走马上任...因为这样一来不就告诉全天下...公子般不就是我杀的么...这叫掩耳盗铃...司马昭之心...庆父不急于上位...反而立了年幼的鲁阂公...自己则跟哀姜在后宫寻欢作乐夜夜笙歌...做幕后老大...搞得鲁国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这时候齐国是姜小白在位...也就是春秋五霸第一霸的齐桓公...他重用管仲当自己仲父帮自己打理国家...俨然成为春秋之首...处处要展示自己老大的威风...所以听说鲁国内乱不堪...就派了大臣仲孙湫过去了解情况...并汇报给齐桓公...所以才有了开头那句话...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果真第二年庆父就杀了鲁阂公...因为感觉风头应该过了...大家对公子般的死已渐渐淡忘...所以觉得时机成熟了...是时候自己过一把当老大的瘾了...但是这时候百姓怎么肯答应...鲁国发生暴乱...庆父不得已只好逃到莒国...莒国国君本来不肯的...但是看在这大批金银珠宝上...谁跟钱过不去啊...就点头答应让庆父暂时在莒国避难...庆父走后...鲁僖公继位...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莒国要人...当然不是空手来的...莒国国君肯定是不再收留庆父了...赶紧让庆父滚蛋打包裹回家...这样一来莒国国君啥事没干吃两家茶饭...白白收了一堆金银珠宝...话说回来...庆父知道这次回鲁国肯定是九死一生了...索性在半路上自缢而死...打完收工...花了我一个早上啊亲...以上...
里面有一些相关细节没有说...实在太长了...比如文姜为何要庄公娶哀姜...因为齐鲁关系很紧张...为何紧张...齐鲁不一直是铁哥们吗...就像现在的英美...这又牵扯到其他故事了...姜小白和管仲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了...跟文章关系不大...就不赘述...还有发生在季友身上的奇闻...太多太多了...已经三千多字了...打住
『柒』 成语背后的故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典故出自哪里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齐鲁两国,有矛盾冲突,也有亲密关系,双方有多次攻伐,也有多次联姻。如齐桓公的姊妹文姜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但是齐桓公异母兄齐襄公与文姜有私情,最后害死了鲁桓公。文姜和鲁桓公的儿子姬同继位,就是鲁庄公,他娶了齐侯之女(学者认为是齐襄公之女,《史记·》记载为桓公之妹)为后,史书称作哀姜。哀姜嫁入鲁国时,来了个陪嫁妹妹叫叔姜,哀姜与鲁庄公没有生孩子,但是宣姜的妹妹叔姜与鲁桓公生了个儿子叫公子启。哀姜与鲁庄公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庆父、公子牙关系密切。鲁庄公在位三十二年,死后由庶子公子般继位,鲁庄公的胞弟季友辅佐。但是庆父孔武有力,野心不小,他派人杀了侄子公子般,另立叔姜的儿子公子启为君,是为鲁闵公,把持朝政,与哀姜私情不断,秽乱朝纲,再后来庆父与哀姜密谋,杀死鲁闵公,准备自立。对于鲁国的内政变幻沉浮,齐桓公极为关心,他派使者仲孙湫出使鲁国,实质上打探鲁国的虚实,使者仲孙湫归来后向齐桓公报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如果不把庆父这个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铲除掉,鲁国的灾难是没完没了啊。这就是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鲁闵公元年》)的历史背景。
『捌』 《卫难大于鲁难》有关历史故事
在齐恒公时期,鲁国庄公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庄公父亲的妾所生)叫庆父,庆父的亲弟弟叫牙,庄公还有一个亲弟弟叫季友。
当鲁庄公死去后。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季友的支持 下,庄公的儿子公子般当了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 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 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 庆父又跟自己的弟弟牙派人杀死公子般后,另立阂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 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制造内乱,企图混 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 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 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 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之内,鲁 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 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 国。 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 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 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当然牙也没有好下场。
卫懿公是齐恒公时期卫国的国君,这哥们当国王实在不及格,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活宝之一,卫懿公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养鹤,该活宝虽然对宠物挺有爱心的,整天把鹤侍侯得舒舒服服,还封了好多鹤娘娘,鹤将军等,如果放在现在当个动物园园长或者“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倒也合适。但他是国王,宋朝的林逋梅妻鹤子并不打紧,本就是山林隐士,能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得浮动月黄昏”的句子来。而卫懿公这么做却不行,一个国家军政大事有多少,整天没有个拍板决策者哪里成?一到北戎入侵,有一老者献计“我国有国宝,赶快拿它们去打仗啊”。卫懿公一听大喜,问是什么,老者说是鹤啊,你平时那么宠爱它们,现在是正用得着的时候啊。(一笑),当然是没有用的,卫国很快就亡国了。
『玖』 孟子苦学的故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