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家风小故事

家风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28 22:26:24

① 优秀家风小故事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② 关于家风的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家风的小故事有:

一、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

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二、吉鸿昌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三、钱基博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四、朱德

学习,是影响朱德一辈子的事情。为“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朱家节衣缩食送朱德走上了学习的道路,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学习,也是朱德一辈子最为关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并且强调“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

他循循善诱地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后,女儿朱敏还在苏联学习,每次回国朱德总要问她是不是学习了毛主席著作。由于朱敏从小生活在国外,中文水平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镜,让朱敏坐在他身边,教她一字一句地读。

他一边读,一边讲解,每讲完一段就问她懂了没有。如发现她哪些地方还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讲解,直到她真正弄懂为止。朱敏结婚时,朱德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刚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

五、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

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③ 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训小故事:

一、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

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二、鲁迅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三、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

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四、吉鸿昌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的父亲病死后,在瓷碗上写下“不允许官员发财”六个字。他要求陶瓷厂模仿批量烧制,并将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瓷碗分配会上,他说:“虽然季宏昌是一名高级官员,但他绝不会欺负人民,掠夺人民财富。我要牢记他父亲的教诲,做一个官员,为世界上的穷人做好事,并邀请你的兄弟来监督他。”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为百姓考虑。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五、朱德

学习,是影响朱德一辈子的事情。为“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朱家节衣缩食送朱德走上了学习的道路,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学习,也是朱德一辈子最为关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并且强调“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

他循循善诱地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后,女儿朱敏还在苏联学习,每次回国朱德总要问她是不是学习了毛主席著作。由于朱敏从小生活在国外,中文水平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镜,让朱敏坐在他身边,教她一字一句地读。

他一边读,一边讲解,每讲完一段就问她懂了没有。如发现她哪些地方还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讲解,直到她真正弄懂为止。朱敏结婚时,朱德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刚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

④ 家风家训家规小故事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家训传承千年,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反倒被年代的不同而被人遗忘,而取而代之的却是金钱,利益,甚至违逆不孝。,时代是在发展,人们的品行却在不断退化。

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家风家训这个话题。

所谓“家风”,就是家规,它就如班风一样,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爸爸妈妈常说:“百世勤为先。”爱因斯坦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其可见勤奋的重要,在家中爸爸也常常督促我要克服心中的惰性,争做勤奋的阳光少年。

家中的第二条家规是“孝”千万经典,孝义为先。也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长辈顺心顺意。不跟长辈顶嘴,不当面指责长辈,这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当然,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餐桌上,吃饭时,长辈先坐,我才能坐,长辈没有动筷,我也不能动筷,渐渐地,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当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所谓“家训”字典上说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而我却认为家训是一个家庭的涵养,是家教好的表现。我虽不知道我家的家训是什么,但小时候,妈妈常教育我说:“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从小到大,我们对父母说过的谎,连起来也许能绕地球几圈,打个比方: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是否和父母说过:这次考得都不好呢?当你犯了大错,领导追问时,你是否让别人当了替罪羊,只为保全工作呢?当你摔坏了什么东西时,你是否为自己推托,找各种借口,甚至撒谎呢?但其实做错事情不打紧,如果说谎而为自己找借口,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我也曾经因为许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谎,可当我主动承认错误是,爸爸妈妈反而不会打骂我,相反,当我逃避错误时,他们便会非常的生气。所以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自己也要敢于承担,而不是靠撒谎来逃避错误。

家风、家训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有的家庭十分重视,而有的家庭却忽略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它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我们应该把这种好的文化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⑤ 家风小故事50字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回多诗赋,并且懂得礼答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孔融让梨》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之一,该故事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他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凡事都应该懂得谦让。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 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⑥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4、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5、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⑦ 家风小故事

篇一:家风故事

欣赏“你幸福吗?”,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回答,但答案又是相似的。同样,“家风是什么?”,一千个人也一定会有一千种回答。最近中央台有许多关于家训家风的现场采访,看到也听到了很多家庭讲述着自己的家训家风故事。

自己出身农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有限,但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一般不会去具体概括家训是什么,家风是什么。但在我成家立业后,父亲向我提了“对外要和、对友要忠、持家要俭”的要求,并把它随手写在门板上,可以说这就是我的家训,也是我生活的准则吧,在教育儿子上亦是如此。

曾有一次,儿子衣服内的羽绒被小伙伴们当做玩具吹得满天飞,我得知后很是生气,质问儿子为什么没有反抗或者去告诉老师,可儿子一句平淡的话语却让我很是羞愧,“爸爸,别生气,这又没关系的,我又不疼,衣服少了几根羽绒没啥关系。老师看见已经批评他们了。”那时,我确实被小家伙的“胸襟”所折服,是的,儿子这不是懦弱,而是自己对待别人的宽容的做法。试想,如果当时他就立刻反抗,甚至与小伙伴打做一团,那场面和结果可以想象,但正是他的“平静”化解了一切,看来,“对外要和”这条家训真正深入了他的心,而且这样的事情也是不甚枚举。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感谢父亲给我的“家训”,我也会一直用它——“对外要和、对友要忠、持家要俭”浇灌我的小“苗苗”,营造属于我们家的良好的家风。

篇二:家风故事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大国,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五千年来悠久的文明历史文化传承一代代每一位中国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严格要求自己。长辈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奶奶就教育我长大后要乐于助人,要诚实、正直、守信用、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还要自信,自爱,这都是我们中华名族的有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在奶奶那一代的时候,她的妈妈教育她说要把人先做好,才能做好事。渐渐地有了爸爸,他长大成人以后,爷爷奶奶对他管教很严,不允许爸爸抽烟喝酒,还规定他晚上不能超过十点回家,到哪去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出门。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见人就叫,连在路上遇见乞丐也要跑上去叫他。一直到现在,这个好习惯从未变过。在这点上我要向爸爸学习。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每次奶奶送我去上学,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总会叫我让座,甚至还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比她年纪更大的老人。其实奶奶她也是老人,她也六十多岁了,可是他觉得那些年纪更大的老年人比她更需要那个座位。奶奶这几十年来从没忘记她妈妈的话,一直是按着妈妈的话做的,她在我家这一带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女儿。

奶奶一直是个乐于助人,善良的人,只要别人开口,她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哪怕是吃点亏,她也从不计较。奶奶常说;“吃亏是福’也可能是奶奶做了许多好事,老天爷都看在眼里,奶奶跟同龄人比起来比他们都要健康,这都是奶奶的善良、正直、乐观的心态换来的好身体,这就是大概人们说的好人有好报吧!

每次我去朋友家玩,奶奶、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到别人家要有礼貌,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更不能把别人家的东西带回家。告诉我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积极地去帮助他。在父母的教育和带领下,我也知道怎样节约用水,不乱花钱,有空时帮妈妈做家务,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奶奶,爸爸妈妈为人处世的方式上,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正在努力的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篇三:家风的故事

我的父母都是七十年代的中专生,我的爷爷奶奶则是四十年代的农民。自从我懂事开始,我听的最多的话是:做人要勤俭节约,以人为善,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特别是在我做错事时,爷爷最喜欢给我上政治课,奶奶则说了又说,我有时烦起来会来一次反抗式的大喊:“拜托,奶奶同志,您已经讲了N次了,我的耳朵都长了啊……”,可是奶奶似乎没听到我的反抗,还继续说:“你这孩子啊,要懂礼貌,刚客人来了都不懂得打个招呼……”。“……我似乎对这样的教育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应该说是我这个家的家风吧。

从我记事起,我的家经常有客人,长辈们从来都是笑容满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吃,最后客人走了才轮到我们这些孩子的份,我们从不敢吭声,客人们总会表扬我们:”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啊”,但是我调皮的个性,有很多时候也会招来长辈的不满……有一年的春节,我把家族要请叔公的盐鸡偷吃了一半,把鸡翻过身,当叔公吃时才发现,过后爷爷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半蹲一个小时记住这次教训。

在我的家里,最勤俭节约的人是奶奶了。奶奶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做家务,等我们要上学时,奶奶已经出门去买菜了,每次家里有剩菜剩饭,奶奶从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爸爸担心她胃不好,不让奶奶吃剩的食物,奶奶只好偷偷地吃了。有一次,我刚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来了三只小鸡,原来是奶奶为剩菜剩饭找到好的“去处”了……哈哈,这真是两全其美呀!

要说诚实守信,那就要属我的老爸了。有一回,老爸心血来潮,向村委会承包了1000棵荔枝树,合同承诺收成时付给村委两万元,没想到那年刚好碰到强台风,1000棵荔枝总的收成不过两千多,很多好朋友都说情有可原,劝老爸向村委提意见……结果老爸向舅妈借了钱毫不犹豫的把两万付给村委,老爸过后说“我的固执,是因为我的父亲从小对我说:做人要诚实守信。我没有预测好,只能自己负责呀!”

家风是雨,孩子是苗,这样的家风让我受益匪浅啊!

篇四:家风故事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⑧ 家风小故事 300字左右(四)

家风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家风是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指吃版苦耐劳、勤俭朴实权,从来不铺张浪费。爸爸说:“浪费是最不应该做的事。”只要我买了一些可以不买的东西,他就会严厉地批评我。一次,正好过圣诞节。我嚷嚷着要奶奶买礼物,奶奶答应了。到了文具店,看着琳琅满目的货架,我恨不得把它们全买回去。东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只蓝笔身上,正当准备结账时,我突然发现货架顶端有一只很漂亮的自动铅笔,我心想:现在用的这支笔正好太旧了,今天正好换只新的吧。但扫过条形码后,屏幕显示为70元,“呀,这么贵!”我的心里无比纠结:到底买还是不买呢?最终,我把这只笔买了下来。回到家,这件事被爸爸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笔能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更好的笔和别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这种习惯。”爸爸说的话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风让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家风陪我成长!

⑨ 家风家训小故事

内容如下: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 为弘扬良好家训家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深刻领悟家风的力量,近期,峨眉一小正积极开展“传家训 立家规 牵手父母树新风”系列教育活动。

孔子世家教育子女十训

1、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3、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

4、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

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

9、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

10、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