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成语十

成语十

发布时间: 2020-12-27 04:30:27

㈠ 10个寓言故事成语

鹬蚌相争、井底之蛙、画蛇添足、指鹿为马、掩耳盗铃、班门弄斧、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南辕北辙。

1、 鹬蚌相争

【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译文】:波翻血海全球怜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大的秦国?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2、井底之蛙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译文】: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谈论大海的事,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见井口很小的一片天。后来人们用井底之蛙的故事来比喻眼界狭小,目光短浅的人。

3、画蛇添足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文】: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他足够?

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

4、指鹿为马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司马迁·汉《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译文】:赵高想作乱,怕群臣不听,于是先进行试验,拿只鹿献给秦二世,说:马啊。二世笑着说:你错了吧?对鹿为马。问身边的人,旁边的人沉默,有人说是马为了迎合赵高。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

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5、掩耳盗铃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译文】:百姓想得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到背不动。以椎诋毁他,钟是一样的声音。怕别人听见他而剥夺自己的,突然捂着自己的耳朵。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6、班门弄斧

【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译文】:拿着斧子到班、郢之门,这个厚脸皮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7、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8、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战国《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译文】: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9、揠苗助长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自】:孟子·战国《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茫茫然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病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去看的,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10、南辕北辙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刘向·汉《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走。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㈡ 成语十个(简单一点的)

画龙点睛,画蛇添足,画虎类犬,放虎归山,隔岸观火,如虎添翼,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海誓山盟,兔死狐悲,鸡毛蒜皮,首鼠两端,鸡口牛后,车水马龙

㈢ 猜成语十什

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多元码)自带有九万条词汇。输入 w 打出【内十】字,即见容下列成语:

十之八九;十室九空;十行俱下;十万火急;十面埋伏;十恶不赦;十冬腊月;十全十美;十拿九稳;十年寒窗;等等。

〖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任一先进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提请网友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㈣ 带有故事的成语10个

1、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2、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其中一个盲人便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他们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一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道:“象和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和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这时,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说得对呢?”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3、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4、揠苗助长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5、掩耳盗铃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6、背水一战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

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7、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他的父亲赵奢曾经评论说:“打仗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赵括把它说得太容易了,假使将来赵国不任命他为将军,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拜他为将军,导致赵军大败的人必定是赵括无疑。”

后来赵括果然代替廉颇做了大将军,长平一战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被消灭,赵括自己也战死了。

8、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9、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其中一个盲人便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他们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一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道:“象和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和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这时,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说得对呢?”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10、映雪囊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㈤ 关于时间的成语10个

一日三秋
一叶知秋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半载
一刻千金
一日千里
一朝一夕
十年寒窗
万古长青
万古流芳
(以上10个)

㈥ 关于英雄人物的成语十个

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自强不息、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威风凛凛、披荆斩棘、知难而上、顶天立地、一表人才。

一、临危不惧

白话释义: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无厚》:“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朝代:春秋时代

作者:邓析

翻译: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是多少,所以面对困难不害怕。

二、宁死不屈

白话释义: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出处:《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

朝代:明

作者:·赵弼

翻译:用大义去阻挡敌人,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三、自强不息

白话释义: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出处:《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朝代:周

作者:姬昌

翻译: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四、视死如归

白话释义: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

出处:《管子·小匡》:“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朝代:春秋

作者:管仲

翻译:鼓舞三军将士让他们视死如归。

五、不屈不挠

白话释义: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离。”

朝代:东汉

作者:史学家班固

翻译:乐观诚实,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六、威风凛凛

白话释义: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

出处:《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朝代:元

作者:费唐臣

翻译:看到像现在御台威风凛凛;竟敢向翰林院文化融会贯通。

七、披荆斩棘

白话释义: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披:拨开。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朝代:南宋

作者:范晔

翻译:为我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平定关中
八、知难而上

白话释义:明知道困难重重却偏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知难而上指的是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我们要加以学习和发扬知难而上的精神。
出处:《左传·定公六年》:“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翻译:我们家也不会灭亡,但我明知道困难重重却偏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九、顶天立地

白话释义: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出处:《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朝代:宋

作者:·释普济

翻译:你们所有人;个个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十、一表人才

白话释义:形容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

出处:《望江亭》:“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去?”

朝代:元

作者:关汉卿

翻译:夫人,放着你这一代表人物;哪怕没有符合你心意的的男人。嫁给一个试试吧

㈦ 形容高兴快乐的成语十个

1、眼笑眉舒
成语拼音:yǎn xiào méi shū
成语解释:舒:伸展。眼里流露出欢笑的神情,眉毛舒展。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曲:“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2、喜眉笑眼
成语拼音:xǐ méi xiào yǎn
成语解释:形容满脸笑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3、眉欢眼笑
成语拼音:méi huān yǎn xiào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成语出处: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4、眉开眼笑
成语拼音:méi kāi yǎn xiào
成语解释: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5、展眼舒眉
成语拼音:zhǎn yǎn shū méi
成语解释:眉眼舒展。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几曾道展言舒眉,则被你误了人儒冠布衣。”
6、笑逐颜开
成语拼音: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7、喜形于色
成语拼音:xǐ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成语出处:《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8、欢欣若狂
成语拼音:huān xīn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9、心花怒放
成语拼音:xīn huā nù fàng
成语解释: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10、喜出望外
成语拼音:xǐ chū wàng wài
成语解释: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㈧ 关于花的成语十个

关于花的成语:雾里看花、落花流水、铁树开花、走马观花、眼花缭乱、花团锦簇、锦上添花、移花接木、柳暗花明、借花千佛
1、雾里看花
拼音:wù lǐ kàn huā
解释: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译文: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近义词:若明若暗
反义词: 真真切切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看不真切。
2、落花流水
拼音:luò huā liú shuǐ
解释:原来是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
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诗:“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译文:花从树上默默地落下,水依然各自无情地流淌到池中。
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含贬义 。
近义词:狼狈不堪、一败涂地。
反义词:得胜回朝
3、铁树开花
拼音:tiě shù kāi huā
解释: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出处: 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
译文:吴浙间有句谚语说,见到事情极难办成,就说铁树开花。
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事情根本不可能办成。
例句: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4、走马观花
拼音:zǒu mǎ guān huā
解释: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近义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反义词: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用法: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指走过场。
5、眼花缭乱
拼音:yǎn huā liáo luàn
解释: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 : “则著人眼花缭乱口难开;魂灵儿飞在 半天。“
译文:就让人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难以开口,魂灵儿飞在半天了。
用法:中性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6、花团锦簇
拼音:huā tuán jǐn cù
解释: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四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译文:真是个花朵五彩缤纷的景象!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过天堂月殿,不比仙府瑶宫差。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五彩缤纷。
例句: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7、锦上添花
拼音:jǐn shàng tiān huā
解释:意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出处: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译文:涪翁给(画)做的诗或题的字,对这幅画来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
近义词:精益求精、如虎添翼、添砖加瓦
反义词: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8、移花接木
拼音: yí huā jiē mù
解释: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译文:同窗好友把假的当作真的,女秀才暗中用手段来欺骗别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偷梁换柱、 移天换日
9、柳暗花明
拼音:liu an hua ming
解释: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句:一次又一次看来是不可逾越的艰险,也总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10、借花献佛
拼音: jiè huā xiàn fó
解释: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译文: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就拿你的东西做人情,给哥哥祝寿。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近义词:顺水人情
反义词:真心实意
例句:我就借花献佛,先敬您一杯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