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北京的相关故事

北京的相关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26 15:21:17

Ⅰ 北京历史故事

先秦至秦汉
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为蓟县,为广阳郡守驻地。

汉高帝五年,被划为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 本始元年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编辑]
两晋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直至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曾经在这里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参见: 潭柘寺,法源寺

[编辑]
辽朝
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南京,改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改号燕京。

参见:北京天宁寺塔

[编辑]
金朝
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编辑]
元朝
成吉思汗于1216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为中都路大兴府。至元四年,开始在金中都东北郊修建元大都。 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蒙古文为Khanbalik,汉字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编辑]
明朝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升为北京,称为“行在”。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编辑]
清朝
清朝入关后随即占领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编辑]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定都南京,1912年迁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而此时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仍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

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并成立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军队得到北平控制权。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告成立

Ⅱ 有关北京故宫的传说或故事有哪些

1、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 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故宫看门人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因此,故宫再也没有看门人。

2、故宫珍妃井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伶俐的珍妃。由于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因此她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的同时,也遭到了西太后的极度仇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以阴谋使得戊戌变法失败,再度大权独揽。此后,慈禧太后因不喜欢珍妃而把珍妃禁闭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

禁闭珍妃的冷宫在皇宫东南角花园的一个小院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吃喝拉撒都在太监监视之下,珍妃一天天消瘦下去了。她姐姐瑾妃有时偷偷送几件衣服或捎几句话,珍妃才感到有点温暖。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持也曾被单独软禁的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下毒手。她命二总管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珍妃投井。

3、故宫太和殿内轩辕镜

太和殿类正面有一个两米高的方形平台,平台上是皇帝坐的金銮宝座,两旁是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在金銮宝座的正上方雕刻着一条精美生动的蟠龙,龙嘴里挂着一颗倒垂的大铜球——这便是传说中的轩辕镜。相传是上古时代黄帝所铸造的,代表着皇位的正统合法性。

神奇的是,据说当有冒牌货皇帝坐在金銮宝座上,这个轩辕镜就会自动启动机关,上百斤的铜球便掉落下来,将假皇帝砸成肉泥!所以没有人敢去坐皇帝的宝座,怕的是轩辕镜照出他是冒牌货,从而启动机关。

4、宫女魅影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于是就想上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5、故宫阴阳道

故宫里面的西六宫,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场所,位于中轴线左侧,与东六宫对应。西六宫主要包括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而夹杂在西六宫、奉先殿、北五所与宁寿宫之间的宫道,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作东筒子夹道,据说宫里的太监、宫女死后只能从此道抬出宫,因而很多灵异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这条路也被大家叫作阴阳道。

那么什么是阴阳道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明月当空的夜里,在高强耸立、悠长的夹道的地面上,会出一阴一阳两个界面(其实就是一部分是月亮光,另一部分月亮光被墙挡住了,形成的墙影子)。根据流传,阳面是宫里人行走的,阴面是妖魔鬼怪行走的。

Ⅲ 老北京有什么故事

(0)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前年古刹。史书载“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民间则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谚。
潭柘寺建于1600余年前的晋代,初称嘉福寺,兴盛于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名为龙泉寺,金代改称为大万寿寺,清康熙年间改称岫云寺。据《岫云寺莲花池记略》载:“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故名潭柘寺”。
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改建的。元朝初年,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巴图鲁和汉族学者、谋士刘秉忠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城,这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在此之前,辽国曾在公元916年以幽州为南京,晚于晋代近500年,就是唐武则天时代也比晋代晚400多年。因之,民谚所说的潭柘寺与北京城的关系是真实的。
(1)北新桥的海眼
说这刘伯温和姚广孝俩人建了北京城,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最大的俩;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住。这镇海兽就老出来闹腾。刘伯温就跟它商量;说我们要建北京城,你先进去,等什么时候这桥变了旧桥你再出来。镇海兽想了想就跳进了海眼。回头刘伯温就告诉百姓,说这里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能叫旧桥了。后来年头,这北新桥的海眼被动过两回,一回是RB鬼子进北京,使大铁链子往上拉,拉了一两公里,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黄汤,还隐隐的有海风的声音,伴着腥味。RB人慌了,赶紧把链子又顺了回去。第二次是红卫兵为破四旧;也用大铁链子往上拉,结果跟RB人一样;也全吓傻了,赶紧恢复了原貌 最近一次跟北新桥海眼有关的事是修地铁几号线来的,新闻里还播了;说是为了不破坏北新桥的一口古井,地铁绕了多少多少公里。 ~~ 听了觉得这事挺神的!
(2)短篇的一个
大家都知道故宫对外开放的其实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但传说,刚解放那会,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保卫的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又跑的奇快。人说这是皇族养在东西宫内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但这快六十年了,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真正抓住过一只!想来真是玄乎。
(3)菜市口刑场
大家都知道,菜市口是前朝的刑场。有这么一家裁缝铺子,就住菜市口,由于手艺好,生意很旺。时间久了就远近都出了名。就说有这么一年,夏景天儿,菜市口外砍死了一个乱党。当天晚上,裁缝铺掌柜的睡着正香,突然发现屋里有人走动,估摸着八成是闹贼。可又一想,这贼就让他闹吧,反正我这屋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就眯缝着眼睛瞅着,这贼摸索了一会,倒也懂事;出门随手把门给关了。第二天,掌柜的起床看看丢没丢什么东西,一收拾发现自己的针线笸箩不见了。就在这时外头有人喊:掌柜的快出来看看吧。掌柜的出门跟众人到荒郊外一看,昨天那个斩首的人,脑袋和身子连在了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细细的线痕,旁边就扔着裁缝铺的笸箩! 菜市口斜对过儿有个鹤年堂,刀伤药出名。每次行完刑,夜里总有“人”拍门买刀伤药。后来,"到鹤年堂买刀伤药"也成了老北京的一句骂人俗话了。老铺现在应该已经拆了。唉~
(4)铸钟娘娘
现在钟楼的大钟不敲了,当年敲的时候,尾音里总是带着隐隐的“邪,邪,邪”的声音。这时那老人就该说:"铸钟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 话说这皇上盖了鼓楼,就要有和鼓楼差不多的钟楼。皇上下了圣旨责成工部在三个月内铸1万3千斤大钟一座。工部就找到了北京最好的铸钟师傅。大家齐心合力很早就铸成了大钟,心想这下可以请功领赏了。可谁知皇上看了大钟;很不满意,说这么大的一口钟怎么是铁铸的,黑漆漆的真难看。下令工部务必在三个月之内铸成一万三千斤铜钟一口,如若不成,拿工部大人是问。工部大人接旨谢恩,迅速找到铸钟师傅。说要是完不了工,你们的脑袋就都没了!铸钟师傅赶紧都回去工作。可是到了最后一夜了大钟还是铸不成,因为这铜呀它不好凝结。等凝结了,这钟早就变形了,于是大家只能坐在化钟炉旁边;等天亮了那就是大家的死期! 说这铸钟师傅里有个年纪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家里有个小女儿。这天小女儿来到铸钟厂给爸爸送饭,知道了大家的事情;疯了似的一头就冲进了化钟炉。大家一看不好都上去拦,却都晚了一步,只有爸爸抓住了一只绣花鞋!可谁知待大家回头一看化钟炉;铜水早变了另一种颜色。大家齐努力,竟连夜铸成了大钟! 至于说后来,铸钟厂拆了在原址盖了一座铸钟娘娘庙,现在好像也拆了,鼓楼后面就放着那口不用的铁钟。

(5)隆福寺大火
话说多少年前的那场大火,把隆福寺一把火点了。曾经住过东四的人;而且不仅住过东四的人都知道,那会儿,隆福寺和它跟前儿的那条胡同多火啊! 可着了火以后呢,就完了吧?彻底完了。这是因为破了风水了。隆福寺头喽的那跟牌楼似的叫做隆福大厦的建筑是后盖的,就头两年的事儿。盖那东西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两只石龟来,这当时住东四的人都应该知道吧?反正我知道。挖出来的石龟上刻着字,刘伯温埋的,石龟挖出来后就运走了,自此,东四彻底颓了,隆福大厦更是一蹶不振。还有传得更邪乎的,说那俩石龟个儿挺大的,每个都得跟汽车似的,是真不小啊。不过去年隆福大厦边儿上盖了一个娃哈哈酒楼,倍儿火,异常的火,我也去那儿吃了两回,杭州菜。不知道什么原因,真是异常的火。
(6)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哎,你们知道为什么万寿山上要盖个佛香阁吗?说啊当年朝庭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那前儿是乾隆皇上,人家说这万寿山下有个古墓。是明朝哪个王妃的墓,动不得。一是由祖宗入关后的遗训;说是前朝墓地的一草一木都应保护,因为咱们旗人入关时,是从李闯王手里得的天下,跟前朝可没那么大的仇恨。二呢据传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乾隆爷听了,说怕什么,给我掘喽。底下人哪敢不从,当然只能挖,谁知一挖挖出了乱子。乾隆爷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就见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把个乾隆爷吓得一机灵;赶忙命人把石门重新封好,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了一大庙,来镇住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

Ⅳ 北京的历史故事

多的是啊!

Ⅳ 北京故宫相关故事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回以三大殿为答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Ⅵ 北京有哪些历史故事

于谦保卫北京
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从宫里内库捡出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偷偷派太监带着财宝去寻找瓦剌军,想把英宗赎回来。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
从土木堡逃出来的伤兵,断了手的,缺了腿的,陆续在北京街道出现了。京城里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皇帝下落怎样。再说,京城里留下的人马不多,瓦剌军来了怎么抵挡呢?
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就是代理皇帝的职权),并且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瓦剌。大臣们七嘴八舌,不知怎么办才好。大臣徐有贞说:“瓦剌兵强,怎么也抵挡不住。我考察天象,京城将遭到大难、不如逃到南方去,暂时避一下,再作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神情严肃地向皇太后和郕王说:“谁主张逃跑的,应该砍头。京城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太后决定叫于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后来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比较注意人民疾苦。
王振专权的时候,贪污成风,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动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他还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态度,诗的后面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闾阎就是里巷。“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因为于谦刚正不阿,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指使同党诬告于谦,把于谦打进监牢,还判了死刑。河南、山西的地方官员和百姓听到于谦被诬陷的消息,成千上万的人联名向明英宗请愿,要求释放于谦。王振一伙一看众怒难犯,又抓不住于谦什么把柄,只好释放了于谦,恢复了他的原职;后来,又被调到北京担任兵部侍郎。
这一回,在京城面临危急的时刻,于谦毅然担负起守城的重任。他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兵力;一面整顿内部,逮捕了一批瓦剌军的奸细。
有一天,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上朝,大臣们纷纷要求宣布王振罪状。朱祁钰不敢作主。有个宦官马顺,是王振的同党,见大臣们不肯退朝,吆喝着想把大臣赶跑。这下激怒了大臣。有个大臣冲上去揪住马顺,大伙赶上来,一阵拳打脚踢,就把马顺揍死了。
朱祁钰见到朝堂大乱,想躲进内宫,于谦拦住他说:“王振是这次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不惩办不能平民愤。陛下只要宣布王振罪状,大臣们就心安了。”
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下令抄了王振的家,惩办了一些王振的同党,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了明英宗,没把他杀死,却挟持着英宗当人质,不断骚扰边境。看来,京城里没有皇帝不好办。于谦等大臣请太后正式宣布让朱祁钰做皇帝,被俘虏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朱祁钰这才即位称帝,这就是明代宗(又叫景帝)。
也先知道明朝决心抵抗瓦剌,就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北京。
这一年十月,瓦剌军很快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立刻召集将领商量对策。大将石亨认为明军兵力弱,主张把军队撤进城里,然后把各道城门关闭起来防守,日子一久,也许瓦剌会自动退兵。
于谦说:“敌人这样嚣张。如果我们向他们示弱,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兵,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接着,他分派将领带兵出城,在京城九门外摆开阵势。
于谦在城外把各路人马布置好后,他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
将士们被于谦的勇敢坚定的精神感动了,士气振奋,斗志昂扬,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这时候,各地的明军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陆续开到北京支援。城外的明军增加到二十二万人。
明军声势浩大,戒备森严,也先发动几次进攻,都遭到明军奋勇阻击。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军,跳上屋顶墙头,用砖瓦投掷敌人。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死伤惨重。
也先遭到严重损失,又怕退路被明军截断,不敢再战,就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撤退。于谦等明英宗去远了,就用火炮轰击,又杀伤了一批瓦剌兵。北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于谦立了大功,受到了北京军民的爱戴。明代宗十分敬重他。于谦家的房屋简陋,只能遮蔽风雨,明代宗给他造一座府第,于谦推辞了。他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怎么能贪图享受呢?”
也先失败后,知道扣住明英宗也没有用处。就把明英宗放回北京。
于谦一心保卫国家,但是那个在北京危急的日子里主张逃跑的徐有贞,还有被于谦责备过的大将石亨,都对他怀恨在心,在暗地里想法报复。
英宗回北京后过了七年,也就是公元1457年,明代宗生了一场大病,徐有贞、石亨跟宦官勾结起来,带兵闯进皇宫,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夺门之变”。没多久,明代宗就死了。
明英宗复位后,对于谦在他被俘流亡的时候,帮他弟弟即位称帝,心里本来有气,再加上徐有贞、石亨一伙在他面前说了不少诬陷的话,竟下了狠心,给于谦加上个“谋反”的罪名,把于谦杀害。
北京的百姓听到于谦受冤被害,不论男女老少,个个伤心痛哭。人们传诵着于谦年轻时候写的一首《咏石灰》的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们认为,这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Ⅶ 有关北京城的传说

我知道一些,也就不粘贴其他网站的资源了:

1、高亮赶水:
北京城以前缺水,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高亮的人梦见有人托梦给他,说明天老龙王化装成挑水的人从西直门进北京,如果你扎破了他的水袋,北京城就有水了,但是一定要注意,扎破后不能回头看。。第二天,高亮就去西直门外等着,果然有一个挑水的人向城门走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长矛就捅破了一个水袋,然后回头便跑,到了城门洞的时候,高亮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结果从水袋里流出的大水把他给淹死了。。从此,北京有水了,但都是苦水,因为高亮扎了左水袋,而右水袋里才是甜水。人们为了纪念高亮,在西直门外修建了一座高亮桥,后来演化成为了”高梁桥”。

2、铸钟娘娘:
北京钟楼上的永乐大钟是明永乐年间铸造的,皇帝找来了各地工匠铸钟但都没成功,因为钟的体积太大了,那些工匠也都因此被杀。最后有一个老工匠被皇帝选中,要求他在1个月内铸完钟。老工匠花了20多天的时间,但始终没有成功,正在绝望的时候,他的女儿对他说,如果爹爹死了,女儿也就不活了,然后她跳入了铸钟炉。。奇迹发生了,大钟因为女儿的跳入而铸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工匠的女儿,把她叫做铸钟娘娘,把铸钟的地方叫做铸钟厂,现在5路汽车还有这一站。

3、永安寺的狮子:
北京寺庙门口的石狮子,除了北海永安寺以外,都是头朝前的,而惟独永安寺的狮子头朝后。相传康熙年间的一天夜里,一位神仙跑到永安寺狮子面前说,我可以让你们出去玩一玩,见见世面。狮子们一听非常高兴,急忙要求神仙帮助他们。可神仙告诉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前回来。。随着神仙的点化,两个狮子活了,它们到北海里面玩了个够,等到天快亮了的时候,两只狮子回到了庙门,而还有两只没有回来,回来的食子焦急地回头等着同伴,但是始终没有出现。天光大亮,四只狮子变成了石头,庙门的狮子头朝后,另两只则散落在了北海里面。。

北京还有很多很多故事,如”黑猴商店”、”陶然亭鹦鹉冢”、”白云观与黑风寺”等等。北京的传说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托的,都能在北京境内找到。。

Ⅷ 我想知道有关老北京的传说或者是民间故事 谢谢

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前年古刹。史书载“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民间则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谚。
潭柘寺建于1600余年前的晋代,初称嘉福寺,兴盛于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名为龙泉寺,金代改称为大万寿寺,清康熙年间改称岫云寺。据《岫云寺莲花池记略》载:“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故名潭柘寺”。
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改建的。元朝初年,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巴图鲁和汉族学者、谋士刘秉忠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城,这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在此之前,辽国曾在公元916年以幽州为南京,晚于晋代近500年,就是唐武则天时代也比晋代晚400多年。因之,民谚所说的潭柘寺与北京城的关系是真实的。
(1)北新桥的海眼
说这刘伯温和姚广孝俩人建了北京城,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最大的俩;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住。这镇海兽就老出来闹腾。刘伯温就跟它商量;说我们要建北京城,你先进去,等什么时候这桥变了旧桥你再出来。镇海兽想了想就跳进了海眼。回头刘伯温就告诉百姓,说这里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能叫旧桥了。后来年头,这北新桥的海眼被动过两回,一回是RB鬼子进北京,使大铁链子往上拉,拉了一两公里,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黄汤,还隐隐的有海风的声音,伴着腥味。RB人慌了,赶紧把链子又顺了回去。第二次是红卫兵为破四旧;也用大铁链子往上拉,结果跟RB人一样;也全吓傻了,赶紧恢复了原貌 最近一次跟北新桥海眼有关的事是修地铁几号线来的,新闻里还播了;说是为了不破坏北新桥的一口古井,地铁绕了多少多少公里。 ~~ 听了觉得这事挺神的!
(2)短篇的一个
大家都知道故宫对外开放的其实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但传说,刚解放那会,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保卫的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又跑的奇快。人说这是皇族养在东西宫内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但这快六十年了,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真正抓住过一只!想来真是玄乎。
(3)菜市口刑场
大家都知道,菜市口是前朝的刑场。有这么一家裁缝铺子,就住菜市口,由于手艺好,生意很旺。时间久了就远近都出了名。就说有这么一年,夏景天儿,菜市口外砍死了一个乱党。当天晚上,裁缝铺掌柜的睡着正香,突然发现屋里有人走动,估摸着八成是闹贼。可又一想,这贼就让他闹吧,反正我这屋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就眯缝着眼睛瞅着,这贼摸索了一会,倒也懂事;出门随手把门给关了。第二天,掌柜的起床看看丢没丢什么东西,一收拾发现自己的针线笸箩不见了。就在这时外头有人喊:掌柜的快出来看看吧。掌柜的出门跟众人到荒郊外一看,昨天那个斩首的人,脑袋和身子连在了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细细的线痕,旁边就扔着裁缝铺的笸箩! 菜市口斜对过儿有个鹤年堂,刀伤药出名。每次行完刑,夜里总有“人”拍门买刀伤药。后来,"到鹤年堂买刀伤药"也成了老北京的一句骂人俗话了。老铺现在应该已经拆了。唉~
(4)铸钟娘娘
现在钟楼的大钟不敲了,当年敲的时候,尾音里总是带着隐隐的“邪,邪,邪”的声音。这时那老人就该说:"铸钟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 话说这皇上盖了鼓楼,就要有和鼓楼差不多的钟楼。皇上下了圣旨责成工部在三个月内铸1万3千斤大钟一座。工部就找到了北京最好的铸钟师傅。大家齐心合力很早就铸成了大钟,心想这下可以请功领赏了。可谁知皇上看了大钟;很不满意,说这么大的一口钟怎么是铁铸的,黑漆漆的真难看。下令工部务必在三个月之内铸成一万三千斤铜钟一口,如若不成,拿工部大人是问。工部大人接旨谢恩,迅速找到铸钟师傅。说要是完不了工,你们的脑袋就都没了!铸钟师傅赶紧都回去工作。可是到了最后一夜了大钟还是铸不成,因为这铜呀它不好凝结。等凝结了,这钟早就变形了,于是大家只能坐在化钟炉旁边;等天亮了那就是大家的死期! 说这铸钟师傅里有个年纪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家里有个小女儿。这天小女儿来到铸钟厂给爸爸送饭,知道了大家的事情;疯了似的一头就冲进了化钟炉。大家一看不好都上去拦,却都晚了一步,只有爸爸抓住了一只绣花鞋!可谁知待大家回头一看化钟炉;铜水早变了另一种颜色。大家齐努力,竟连夜铸成了大钟! 至于说后来,铸钟厂拆了在原址盖了一座铸钟娘娘庙,现在好像也拆了,鼓楼后面就放着那口不用的铁钟。

(5)隆福寺大火
话说多少年前的那场大火,把隆福寺一把火点了。曾经住过东四的人;而且不仅住过东四的人都知道,那会儿,隆福寺和它跟前儿的那条胡同多火啊! 可着了火以后呢,就完了吧?彻底完了。这是因为破了风水了。隆福寺头喽的那跟牌楼似的叫做隆福大厦的建筑是后盖的,就头两年的事儿。盖那东西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两只石龟来,这当时住东四的人都应该知道吧?反正我知道。挖出来的石龟上刻着字,刘伯温埋的,石龟挖出来后就运走了,自此,东四彻底颓了,隆福大厦更是一蹶不振。还有传得更邪乎的,说那俩石龟个儿挺大的,每个都得跟汽车似的,是真不小啊。不过去年隆福大厦边儿上盖了一个娃哈哈酒楼,倍儿火,异常的火,我也去那儿吃了两回,杭州菜。不知道什么原因,真是异常的火。
(6)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哎,你们知道为什么万寿山上要盖个佛香阁吗?说啊当年朝庭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那前儿是乾隆皇上,人家说这万寿山下有个古墓。是明朝哪个王妃的墓,动不得。一是由祖宗入关后的遗训;说是前朝墓地的一草一木都应保护,因为咱们旗人入关时,是从李闯王手里得的天下,跟前朝可没那么大的仇恨。二呢据传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乾隆爷听了,说怕什么,给我掘喽。底下人哪敢不从,当然只能挖,谁知一挖挖出了乱子。乾隆爷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就见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把个乾隆爷吓得一机灵;赶忙命人把石门重新封好,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了一大庙,来镇住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

Ⅸ 关于北京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的名字

Ⅹ 北京的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

北京的风俗习惯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北京的传说故事
北京的天安门,是没人不知道的伟大建筑物吧!天安门的历史,天安门的建筑,说故事的人不去说它了。咱们单说天安门前面、金水桥南边那两个石狮子,为什么狮子肚子上,都有枪扎的一道深坑呢?这就说到闯王李自成进北京的故事了。
李闯王的农民起义军,从打陕西延安出发,一路上势如破竹地打垮了明朝的关口、城市,就在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打到了北京城。这时候,明朝末一个“皇上”,头一天晚上,就在景山一棵槐树上,上吊自杀了。守城的大官,都是些“太监”,那又管得了什么事?李闯王的大兵打到城下了,把守广安门的太监,立刻开了城门,迎接了李闯王。李闯王进了广安门,不多会儿,就来到了前门(正阳门),把守城门的大将,据说就是“大战棋盘街”的李国祯,李国祯不肯开城,双方打了一场攻城、守城的大战,李国祯情知是不能抵抗闯王的大兵了,就独自一个逃跑了。守城的明兵呢?自然是开城门,迎闯王了。李闯王一马当先,率领着兵将进了前门,过了棋盘街,进了“大明门”(大明门到了清朝改名大清门,民国后改名中华门,现在我们还叫它中华门。(现已拆掉)中华门的北面,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老远就瞧见一座高大的、五个空的牌楼了,丞相牛金星跟闯王说:“王爷您瞧,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门'(承天门到一六五一年,改名天安门,废除了牌楼,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天安门)明朝皇帝苦害老百姓的‘圣旨',就都是打这门里发出来的!”李闯王本来恨透了明朝皇帝,听了丞相的话,更生气了,鼻子里吭了一声,立刻摘下他那铜胎铁背的硬弓,拔出一根雕翎箭来。马往前走着,离着承天门不太远了,已然瞧得见牌楼上的“承天之门”四个字了,闯王举起弓来,认扣、弹弦,噌的一声,箭就出去了。闯王喊了一声:“我叫你还承天!”这都是同时的事:弓弦响、闯王喊,李闯王的话还没落音,那箭早就射中承天之门的天字上了,不但起义军的兵将喊了一声万岁,连明朝投降的官兵,也惊得呆了。
闯王背上了硬弓,摘下他那杆镔铁点钢枪来,托枪催马,走近了承天门。大伙儿瞧:承天门牌楼南面,有两个华表、两个白玉石狮子,承天门北面有两个白玉石狮子。不提华表,单说这四个白玉石大狮子,雕刻得可好了。东边这两个石狮子,右爪都踩着一个绣球,头略向东歪,可是眼睛向西看;西边这两个石狮子,左爪都踩着一个小狮子,头略向西歪,可是眼睛向东看,仿佛紧紧地盯着中间这段路面。闯王正跟丞相、将军们,往前走着瞧这些石刻,忽然一个兵头喊起来:“王爷留神,狮子动弹了!”闯王大喝了一声:“胡说!石头狮子会动弹?”原来,闯王早就瞧见狮子后面有毛病了,他说着,挺枪催马,就奔东面那个石狮子扎来,□的一声,石狮子肚子上扎了一个枪坑,火星乱爆。只见一条人影,直奔了西面那个石狮子,兵头们又喊:“王爷留神,有敌人!”闯王早就打石狮子爪下,瞧见狮子的西北藏着一个明朝的将官了,他装做不知道,向将军们招了招手,将军们明白了闯王的意思,闯王仍旧挺枪扎西面那个石狮子。跟这同时,将军们早把西面石狮子围了,捉出来明朝大将李国祯。打这儿起,这两个石狮子都有了一道枪坑。闯王进了承天门,明朝就亡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