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故事
㈠ 关于老师的故事
十几年前,在我上学的时候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用过这段素材。现在虽不能完全记得,但还有一点印象,说给你听听: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
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校里,因办学条件差,一年内已经先后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送走第十位教师后,人们寒心的说:“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后来村里找了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的课。一个月后,女大学生被分配到城里工作。当女大学生收拾好行装,离开住所,准备离开的时候,她背后突然意外的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决——那是她第一次教给孩子们的诗。她回过头来一看,一群纯真的孩子齐刷刷的跪在远处高高的山坡上——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长跪呀!她顷刻间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呀!
女大学生的灵魂就在瞬间的洗礼中得到了升华,她毅然决定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间,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学......后来这位女大学生积劳成疾,被送往北京医院治疗......
当乡亲们把她接回山村时,人们见到的只有被装在红色木匣内的她的骨灰......
后来,这个村里有了不成文 的规定,不论谁来教书,永远都是第十一位教师......
这个故事,让人流泪......
㈡ 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 很急、
①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②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③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夺眶而出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
“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聂晓燕老师,你用你那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尚人品为孩子打开了生命之门。
④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⑤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他悲痛欲绝:“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2)老师的故事扩展阅读:
权利义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 从事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职业要求
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
以开拓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
以勤勉博学为荣,以懒惰肤浅为耻。
以关爱学生为荣,以漠视学生为耻。
以廉洁从教为荣,以岗位谋私为耻。
以因材施教为荣,以千篇一律为耻。
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仪表端庄为荣,以不修边幅为耻。
以尊重学生为荣,以辱骂学生为耻。
渊源流变
教学生知识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我们平时虽然称呼学校里某教师为“某老师”,但这里的“老师”其实是教师这种工作,教书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
直至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
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人。
㈢ 有关老师的故事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曾是全班倒数第一。因成绩不好,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逐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当天边的第一缕余晖照耀大地时,同学们都踏着步伐回家了。而我,还在办公室里接受辅导。
平时老师只辅导一些学习方法,我不甚在意,但有一天,李老师给我讲了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举行田径选拔赛,谁要是跑在前七名就入选。我曾有赛跑的梦想,于是每天都苦练跑步,但那时我的脚得了病,一跑起来就疼,可我还是忍着疼痛坚持了下去。在比赛当天,我居然得到了第六名,我入选了。我能坚持下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从不说自己做不到。”李老师欲言又止,我也闷不吭声,在一片沉默中,李老师又说:“上帝面前有一架天秤,他把我们每个人都放进天秤的一个盘里,另一个盘则放入与生命等重的收获。你的生命重如泰山,你就收获泰山;你的生命轻如鸿毛,你就收获鸿毛,而在学习期间,你应该努力学习,战胜学习旅途中的魔障,收获最有价值的人生。”我听了李老师小时候的故事后深受启发,她对我说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在她的指引下,我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不但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还要预习第二天要上的功课,有时间还看课外书
经过一番努力,我的成绩稳中有升,期末考试时竟然得了全班第一,也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老师也看着我会意地笑了,这也让我体会到了“天才在于勤奋,成功来自努力”的真正含义,“人的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㈣ 名人与老师的故事(100字左右)
1、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日,毛泽东同志到 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 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 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 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2、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 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 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 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 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 张夫人和子女。
3、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4、彭德怀穿便服接见老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 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 ,应该穿军服才好。”
彭总说:“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
5、鲁迅百忙中脱身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 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 1909年,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8年间,鲁 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1906年6月,鲁迅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因时间急促,在绍兴只停留了短暂的4天,但他仍从百忙中脱出身来,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㈤ 关于教师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老师的故事,你看下面的文章就知道了: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
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校里,因办学条件差,一年内已经先后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送走第十位教师后,人们寒心的说:“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后来村里找了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的课。一个月后,女大学生被分配到城里工作。当女大学生收拾好行装,离开住所,准备离开的时候,她背后突然意外的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决——那是她第一次教给孩子们的诗。她回过头来一看,一群纯真的孩子齐刷刷的跪在远处高高的山坡上——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长跪呀!她顷刻间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呀!
女大学生的灵魂就在瞬间的洗礼中得到了升华,她毅然决定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间,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学......后来这位女大学生积劳成疾,被送往北京医院治疗......
当乡亲们把她接回山村时,人们见到的只有被装在红色木匣内的她的骨灰......
后来,这个村里有了不成文的规定,不论谁来教书,永远都是第十一位教师......
㈥ 名人与老师之间的故事
1959年6月25日,毛来泽东同志来到阔别源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㈦ 关于老师的故事
我叫凌峰,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在学校逃课、睡觉、把妹反正老师让做的一样没做过,老师不让做的倒是经常做。
我的生活看似好像毫无规律,其实却是很有规律的,我只是把捣乱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罢了。
每天重复的生活,慢慢的我就感到枯燥,可能是上天看到了我的烦恼。直接给了我和这个世界一个很大的惊喜。乃至这个惊喜直接变成了惊吓……
追溯到灾难发生前的几分钟。
“凌峰,你还睡一个月就高考了”,一书拍了过来。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正好对上老张那如冰冷月光般的目光,瞬间睡意就没了。
老张名叫张铭,我们私底下都叫他老张。“老师,我都是为了高考,熬夜学习才犯困的,这你能理解吧”,我脸不红心不跳的一脸正色的说道。昨天跟我网吧通宵的俩兄弟听了我这话,都一脸鄙视的看着我。
“哦,你还熬夜学习了”,老张似笑非笑的说道。“那当然,我可是一心为学习,我都好长时间没碰过游戏了”,我厚着脸皮答道。
“好,那你坐吧”。我心中暗喜刚要坐下,随即便听到一句“昨天晚上输的挺惨吧”,下意识我就来了一句“老子场场五杀,带动全……”我一愣,刚要坐下的身子直接就又起来了。
随后就听到老张调侃的声音,“五杀啊,大神你先别坐了,去外面吸吸日月精华说不定你下次能打个十杀,去吧”,我在心里暗骂一声,“姜的还是老的辣,我这次认了”。随即我便向教室外面走去,还顺便给老张竖了一个大拇指。留下一班人在教室里哄堂大笑。
站在外面其实也没啥丢人的(那是因为凌峰在外面站多了,脸皮厚)按照惯例站到外面我就扎马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打熬一下身体还是挺好的,至少打架时候不吃亏。
㈧ 关于老师的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老师再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他把那个女孩背到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救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背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㈨ 关于赞美老师的小故事
有关赞美老师的小故事:
千古以来,赞美老师的诗歌不计其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养育出了多少英雄人物,老师成就了多少辉煌,老师又是何其伟大!
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便是我的启蒙老师一郭老师。她很漂亮,灵气的眼睛,甜美的笑容,我们总爱围着他,听她讲故事,起穿越到书中的森林小溪中,和小红帽一起采蘑菇、听百灵鸟在歌唱。他带着我们到过许许多多奇妙的地方。
最难以忘怀的事,应该是刚走进幼儿园的那几天。从小,我就是个恋家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即使知道晚上还是会回到家,即使其他小朋友都热热闹闹的,可我还是害怕得不搭理别人。直到有一次上写字课,我无助地看着老师的嘴一张一合,泪水又涌下来模糊了我的眼,就连老师漂亮的鹅黄色裙子也模糊起来。
郭老师通过我妈妈终于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掉眼泪。我记得她牵着我的手到园里的滑滑梯上玩我从来不晓得幼儿园还有这么美丽、这么好玩的地方,我乐此不疲地奔跑着。后来老师又拉着我的手说了许多,内容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可那以后,我变得活泼开朗,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
我发现了更多美的地方,我们的小操场、小舞蹈室,镶蓝边的连衣裙校服,我统统爱上了它们,爱上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老师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睡觉时,她和我们一起躺在小木床上,我们都爱挤到他身边去睡,好似在她身边入睡会做一个好梦,会睡得沉沉的。
事实上,郭老师身上淡淡的幽香真的让我们睡得踏实、安稳。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伴侣,是人生中指引我们到达彼岸的灯塔,是不断发光发热给我们能量的太阳。在幼时的我小小的世界里,我永远忘不了郭老师,忘不了记忆中那抹淡黄的身影。
(9)老师的故事扩展阅读:
古代关于赞美老师的名人故事: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
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 。
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末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孔子面前,说:" 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 "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
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