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治水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22 19:45:35

Ⅰ 李冰治水的原则是什么

李冰治水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相传李冰还制作过石犀,埋在内江中,作版为每年治理时权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也就是说每年淘挖江底淤积的泥沙要深,可以使江水水量有适当的保证;飞沙堰的堤堰不能筑得较高,以免影响内江江水的外溢与泄洪,可以保证内江不发生洪灾。李冰所制定的这六字要诀,后人极为重视。在内江东岸修筑的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石壁上,就赫然刻着六字要诀与解释这六字要诀的治水三字经。

Ⅱ 禹和李冰治水成功的原因

都吸取了前人的治学经验,使用了正确的方法,有效利用自然条件,汇集群众的力量版治水权.精神:坚持不懈,勤劳为民的奉献精神.

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李冰,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 。

所以,由此可知,大禹和李冰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他们都是帮助疏通河水,把洪涝往大海里排而不是建造大坝来堵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堵不如疏。

Ⅲ 王菲投资拍的《传奇》讲诉李冰治水的故事 什么时间上映

下半年,她又推出粤语专辑《十万个为什么?》,标示着乐风转变的开始。碟中王菲自己负责专辑封面概念,一片粉红,只有中间“讨好自己”四个小字。 演唱

Ⅳ 求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最好短一些

四川都江堰市、成都一带,正当岷江从西北多山地区流经成都平原南向注入长江的去道上。水在山间流得很急,一到平原,流速顿减,水中挟带的泥沙随着沉积下来,容易堵塞河道。因此每年一到夏季,岷江水势骤涨,常发生水灾,水退之后又常有局部旱灾。
李冰担任蜀守时,吸取了前人治河的经验,视察了都江堰市一带的地势找出了岷江泛滥的关键,研究了防治洪水的方法。他和自己的儿子二郎一起领导当地的人民,就地取材,经过长期艰辛的劳动,最后完成了这项闻名于世界的、我国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巷卜——都江堰(古书上叫做“都安堰”)。
李冰
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2]。他也修筑了一条连接中原、四川雅安市名山区派出所与云南的五尺道。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Ⅳ 李冰治水的原则

李冰治水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相传李冰还制作过石犀,埋在内回江中,作为答每年治理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也就是说每年淘挖江底淤积的泥沙要深,可以使江水水量有适当的保证;飞沙堰的堤堰不能筑得较高,以免影响内江江水的外溢与泄洪,可以保证内江不发生洪灾。李冰所制定的这六字要诀,后人极为重视。在内江东岸修筑的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石壁上,就赫然刻着六字要诀与解释这六字要诀的治水三字经。

Ⅵ 大禹和李冰治水体现了什么精神

大禹治水与李冰治水的不同有四:
一、时代不同。大禹在前;李冰在后,内在东汉。
二、地点不同容。大禹在河南,李冰在四川。
三、对象不同:大禹治理的黄河,李冰治理的是长江。
四、方法不同:大禹治水是疏通河道,李冰治水是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
供参考!

Ⅶ 简述李冰的治水治国理念.

1. 遵循自然规律
2. 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工程的竣工是劳动人民的功劳。
3. 个人的坚持不懈,专坚强属的意志。都江堰工程是李冰父子两代人努力的结果。
4. 治水工程有利于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工程仍然造福着黎民百姓,灌溉着数百万亩的良田。

Ⅷ 大禹和李冰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回流的自然趋答势,疏通了九河。而李冰,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 。
所以,由此可知,大禹和李冰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他们都是帮助疏通河水,把洪涝往大海里排而不是建造大坝来堵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堵不如疏。

Ⅸ 李冰治水文言文翻译

译文如下,供参考:
于是李冰让人堵住江水并修筑了分水堤,让分水堤穿过郫江,版检江,并分出权了支流,形成两股水流从郡下流过。
用这两股水流溉灌这几个郡,又开辟了许多稻田,于是蜀地肥沃的土地纵千里,当时号称为陆海。干旱时就引水浸润田地,下雨时就堵塞住水闸,把水关住。所以史书上记载说:“蜀地的天气是降水还是干旱都是由人决定的,那儿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那儿不存在荒年,天下的人称蜀地为天府之国。”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Ⅹ 李冰治水的故事

治理沫水

李冰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水利专家。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年-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了沫水航道的治理等。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着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碓(亦名离堆、涵崖等),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李冰主持将离碓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兴建都江堰

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对子孙后代的伟大科学贡献。与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高得多。都江堰历史上曾先后被称为浙棚、浙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唐代称“楗尾堰”,到宋代才有了“都江堰”的名称。

都江堰是岷江中游的一项大工程。岷江从岷山发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县地域又进人了平川地界。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

李冰到任以后,听到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近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工程,从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现在可以肯定这3项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筑的。

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的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

在修筑这条分水堤堰的时候,开始采用向江心抛掷石块的办法,但由于江流过急而始终没有成功。后改用竹子编成的长10米、宽0.6米的特大竹笼装满大块的卵石沉人江底,才终于筑成了这条大堤堰。这条分水堤堰,也就是《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所记载的“壅江作堋”的“堋”。这个分水鱼嘴和灵渠上的铧嘴、沱江官渠的平水梁很相似,它们之间究竟是否存在承继或学习启迪的关系,是许多专业学者们仍在继续深入研究的。

分水鱼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干流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洪水季节泛滥成灾的概率,同时又使东面内江能灌溉灌县的田地,免除了灌县旱灾的产生。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4成,内江占6成,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内江也产生涝灾,又修筑了飞沙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鱼嘴分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箱装满卵石而堆筑成功的。这条堰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它的高度必须正好适宜,才能使内江的水位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江水会漫过堤堰而流人外江。在内江水位过高、水量特大、水速过急时,更会把堤堰冲垮,内江的水直泄外江,更可以确保内江整个灌区的安全。这条堤堰所以取名为飞沙堰,还因为它与宝瓶口配合,能产生排沙作用。

分水鱼嘴与飞沙堰所采用的竹笼填石法,是一个既简便又高效的创新,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在建筑学上,人们对此有十六字的高度评价——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如此高明的创造,是否为李冰首创,目前还未能肯定,但就目前所知在李冰之前还从没发现,所以很可能是李冰发明并在如此大型的工程中予以使用的,但也很可能是他吸取了民间的或前人的经验而加以发展的。

宝瓶口工程,实际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项工程开始也不怎么顺利,工程进度很慢。后来,李冰在富有经验的民工们的建议下,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使得工程进度加快,最终把工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把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起来,就使得岷江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分流,也就实现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东面旱灾的缺陷,一举两得,功德无量。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