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刘翔训练的故事

刘翔训练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20 04:42:55

Ⅰ 刘翔刻苦训练的事迹(350字)

路很长,但我信念不灭
4月的上海春光明媚,临近中午,室外温度已升至25℃,这是转到室外训练的好季节。但刘翔﹑孙海平师徒依旧留守在略嫌闷热的田径馆。 训练刚完就有队医替他冰敷,随后是一连串治疗。如今的刘翔每天都在为疗伤忙碌着:"我现在还没开始进行高强度训练,只是穿跑鞋来回大步跑。"为了养伤,刘翔的右脚鞋跟后垫了块海绵,袜子也比较软。对徒弟的伤情,孙海平很慎重:"伤口要慢慢长,没长好就去发力的话很危险。美国和上海的专家都表示完全康复需要3﹣5个月。"这意味着,刘翔穿钉鞋的时间至少要等到6月,复出首战,他只能寄希望于9月的上海黄金大奖赛了。
一次次大跨步跑,刘翔与身边的12座高栏擦身而过。望着别人脚蹬钉鞋飞行在栏间,念起自己出道以来还从未如此辛苦训练过,飞人若有所思:"这段路很长,但我信念不灭……其实,每个人都会受伤,都会有低潮。只是我前几年比较顺,所以一下子这样好像大家难以接受。不过,我自己还能接受。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我不会刻意强求自己怎么样,但是我会努力训练,去把过程做好,无论结果如何。"

拼搏,这个词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提到拼搏,我们会想起体育健儿,会想起绿茵赛场。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徐徐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际时,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曾经洒下汗水和泪水的训练场;不会忘记每一枚金牌背后的感人故事……
有一个人的名字,我想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因为他已经和奥运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已经镌刻在中国体育的史册里。他就是风一样的男子——刘翔!从跑步最差到进入奥运赛场上,从默默无闻到刷新世界记录,刘翔这个名字和拼搏紧紧连在了一起。事实上,刘翔在刚从二线队到一线队的时候就是队里最差的一个,举杠铃只能举一个杠铃杠,孙教练对他说:“这些都是基础训练,你必须完成!”于是他只能咬着牙,一次次地坚持,终于从举空杠到可以加5公斤的杠铃片,再到10公斤、20公斤,最终达到50公斤。那时候,刘翔早已下定决心,训练再怎么苦,也要扛下来;再怎么累,也要挺过去。跑圈时,由于体力不支,好几次在场边呕吐,可是这对他来说算得了什么,呕吐完了继续跑;烈日底下训练的滋味可想而知,可是不流汗怎么取得成绩……

这一件件感人的小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每一项成功的背后都闪着拼搏的身影。不管获得什么荣誉,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想想拼搏,想想刘翔,再想想我们自己。是啊,没有拼搏何来收获?没有付出何来回报?每一项荣誉与付出的努力应该画一个大大的等号。比赛需要拼搏,学习也同样需要拼搏。我会带着拼搏往前走,“拼搏”这个词也将永远激励我前进……

Ⅱ 刘翔训练的故事

“刘翔不是拔苗助长出来的,我只是比别人节省了一些时间。”坐在上海莘庄田径场边的木质长板凳上,孙海平说着刘翔,说着这个世界上飞得最快的跨栏选手,缘何拥有如今的成就。这条长板凳已陪伴了他近二十年,二十年的教练生涯里,孙海平遍尝了失败与成功的滋味,收集了无数教训,把它们提炼成经验,运用到刘翔身上,直至他跑出奥运会金牌,跑到12秒88。

孙海平记得,2005年春,全中国还在回味刘翔奥运夺冠的喜悦,某大学的教授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孙海平指导,您好!……按照一般的规律,一个运动员成才需要6—8年的时间,而刘翔仅用了5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是不是拔苗助长?

只有真正的热爱与珍惜,才会生出担忧。孙海平感怀于这一纸虑言与关爱,将自己在刘翔身上获得成功的奥秘几乎倾囊相授。

速度,不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

“我们练的就是跨栏,所有的训练都要按照跨栏的特性来展开。而这个项目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孙海平娓娓道来,“在我看来,跨栏,实际上就是带障碍的短跑。只有认识、理解了这个特性,才能选择对练习这个项目的人来说最好的训练方式。”孙海平对刘翔的训练就是以“过障碍短跑”为中心展开的。

跨栏类似短跑,是田径直道项目的一种,所以追求速度是首要的。“但是速度不是在跑道上跑出来。”孙海平肯定地说。多少年来,多少运动员在跑道上一遍一遍地刻苦冲刺,与煤渣和塑胶颗粒较劲,可实际上中国人的短跑并没有太明显的进步。“我本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孙海平苦恼地笑了笑,“那时候一天要练四堂课,教练让我跑10次100米我能完成,让我跑100次甚至200次也能跑下来,但是这种训练已经完全是机械和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能够发挥和调动自己最大能力的训练了。就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演的流水线作业工人一样,永远是机械和麻木地重复完成同样的动作,毫无质量可言。”

“有的时候,一些运动员因为伤病不能进行跑的练习,教练员很着急,我就对他们说:‘没关系,只要你把其它那些东西练好了,等伤一好,穿上钉鞋照样能跑得很快。’”孙海平所指的“其他那些东西”其实就是专项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身体素质。“速度快只是一个结果,很大的因素是取决于你是如何进行训练的那个过程,看你专门速度和专门力量是怎么训练的。”

在刘翔进行训练时,孙海平并不只是一个旁观者或发号施令者,人们时常会看到,孙海平或推或举或拉或摁着刘翔的身体,几个动作下来师徒俩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往往一个动作,你给它施加一定压力,并要求它能够快速反弹,这对我们跑的项目在提高步频和动作幅度方面有极大的帮助。我在刘翔模拟过栏动作的最后瞬间,手上加一点适当的阻力,刘翔在肌肉收缩过程中的被动肌肉会转化入主动用力,去抵抗我的阻力,这样一来肌肉就得到了弹性训练。刘翔的动作幅度很大,而且还能快速地收回,这就提高了步频,速度就这样被提炼出来了。”所以,孙海平身边就需要帮手,盛越铭和新上任的曹靖都是上海田径队跨栏组里的助理教练。随着刘翔的日渐成熟,力量也随之见长,对抗阻力的能力和刚进队时已不可同日而语,老孙一个人的力量只够扳一个刘翔的身体了,至于其他小队员的日常训练,还要靠助手们的辅助。

离开跑道也能创造惊世的速度,原本是孙海平脑海中的理论,而现实却给了他证明的机会。刘翔今年初因脚踝受伤停跑七十天,这七十天里孙海平不慌不忙,静静地调整计划,乘机将专项素质训练全面铺开,不断加强。一直练到刘翔的身体结结实实壮了一圈,力量大得憋不住想冲出去与人比赛。不上跑道七十天,产生的结果竟然还可以是新世界纪录的降临,如此也不得不回味老孙的那句话:速度,的确不是在跑道上跑出来那么简单。

力量训练带动技术的革命

体育运动训练素来讲求刻苦拼搏,越苦越是运动精神高尚的表现,但在今天的孙海平看来,这种追求不但盲目,而且有时甚至达不到提高的预期效果。

“我当年还是运动员的时候,训练起来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队里可是出了名的。”说起自己当运动员的日子,老孙有些腼腆地笑了,“一般一天练三四堂课,一个星期要练二十多堂。自己有时候还觉得不够,周日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再加练。练得最不要命的时候,右边大腿肌肉拉伤连骨膜都拉下来了,左脚踝还有疲劳性骨折。可是即使这么刻苦,成绩还是上不去,而且不升反降,越练越差。”

因为自己亲自走了这一段弯路,当上教练后的孙海平也认识到了盲目苦练的反作用。刘翔成功后,很多教练都慕名而来向孙海平求教,不同项目甚至非田径项目的运动队都纷至沓来讨教经验。在太多人的要求下,孙海平也愿意总结、与人分享。他说,道理很简单,所有的训练手段都离不开两个字:专项。

“我们练的是短跨,不是中长跑,整天在跑道上跑圈根本与短距离项目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孙海平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体的肌肉在不同强度的训练状态下会走向两种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说,人体的肌肉分为快肌和慢肌这两种类型,也就是医学上讲的白肌和红肌。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亚型肌,就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肌肉。这部分肌肉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就在于如何去训练它。如果对它加以快速力量的训练,它就会向快肌方面转化;反之,如果进行一些低负荷或耐力训练,它会慢慢向慢肌方面靠。“像我以前这样整天疲劳训练,不仅练不出我们短跨项目需要的快肌,而且还会给训练造成很大的负效应,因为你不光要把原有的快肌练上去,还要花很大的力量把已经转向慢肌的那部分肌肉再练回来,否则这部分肌肉就变成了阻力。”缘于这一层认识,在对刘翔的训练安排上,孙海平更追求质量和强度,也因此,刘翔的训练才会像我们如今所见的,比一般运动员都要精简些,训练时间也相对较短很多。

可以说,刘翔现在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是在为110米栏服务,但是在孙海平发现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微妙关系前,刘翔的身体还没有达到如今的这种协调程度。“以前我们看国外运动员觉得他们一个个都牛壮牛壮的,就感觉我们自己的运动员力量水平太差,所以拼命加强力量训练。但是以前只知道练下肢,以为跑步就是要练腿,结果我们的短跑运动员都只会‘坐着跑’,用力都在下半身。后来才慢慢发现处于人体二分之一截点的腰髋部位才是跑动中带动人体最主要的力量源。”

然而,运动训练并不如人们想象中就只有跑跑跳跳那样简单,虽然发现了以髋部作为发动机对短跑最佳,但光练身体一处的结果却更为怪异。“有一段时间,刘翔因为腰胯力量太强,其他部位就显得较弱,结果过栏的时候还要靠手臂的大幅摆动来协调身体的平衡。那种动作不但难看,而且浪费了很多力气,对速度影响很大。”为了纠正刘翔的姿势,孙海平在调整力量训练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并且以此为契机,发现了运动训练中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多因素训练法。“前些年对陈雁浩的训练,虽然也注重髋部力量,但各块肌肉都是分开练,各练各的,等到全身肌肉都练结实了,还得花时间把它们再协调起来用力,这又得花很多时间。而且单因素的训练,力量就是力量、速度就是速度,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大脑皮层的兴奋点都是单一和局部的,没有联系性。现在,我提出一个概念叫‘高效率的全面训练’,或者叫‘多因素训练法’。就是说,一个简单的练习动作,既练力量又能练速度,训练刺激也不是集中在单一的点上,而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一群或者一片兴奋区域,这不但提高了训练效率,而且可以避免疲劳过深。过去仅靠单因素比赛的运动员,一旦状态不佳,成绩马上一落千丈。但‘多因素’就可以用其他方面的好状态来弥补,让运动员始终保持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比赛或者训练。”现在,刘翔的过栏技术不仅是世界一流,而且技术动作的协调性也在当今栏坛受众人称道。“过去,刘翔过一个栏大概需要0.36秒左右,现在身体力量均衡,技术动作改进后,缩短到只需0.33秒,十个栏可就是0.3秒,这在短跨项目上简直不得了啊!”而这正是神经系统与肌肉协调用力下的效果。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概括这种训练思想,孙教练认为这是一种遵循人体规律,围绕“神经系统”做文章的训练法。“神经系统训练法”不仅给国内短跨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更缩短了运动员培养成材的周期。“以前一直推崇的‘超量恢复’是一种比较冒险的提高成绩的训练手段。”孙海平说到起劲处,伸出手指在木凳上用指甲划曲线图,“这种方法需要运动员经过大强度训练进入严重的疲劳状态,然后花大量时间进行调整,这样当身体状态重新走上高潮时,会比之前有所提高,就好比触底反弹。”但是这种方法在过去采用过程中也遇到过运动员疲劳过度,调整不当,从此一蹶不振的情况。并且要想重新走上一个波峰,调整的时间往往比训练还要长,“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孙海平说,“我现在就是要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对‘超量恢复’进行了改良,采用一种叫‘特意刺激法’的训练方法。”两种训练法,基本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疲劳和调整都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如果起平线以10为基数,‘超量恢复’的最高潮是15,低潮是5的话,那么‘特意刺激’可能高就是12、13,低也就7或者8,这样在疲劳后的恢复调整就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用冒一蹶不振的风险。

“我在给那位教授写的回信中就讲道,对刘翔的训练讲求的就是效率,时间虽短但强度很高,所以高绩效的训练正是他快速成材的关键。”

奥运会还剩最后加工

“现在刘翔身体这座‘大楼’的钢结构已经搭好了,混凝土也浇好了,奥运会前我们只需要‘装修’一下就可以交付完工了。”孙海平轻松地开着玩笑,此刻的他和刘翔完全应该是轻松惬意的。还剩一块亚运会的金牌,今年的整个赛季就将圆满落幕,年初受伤的种种担忧现在都已被创造新世界纪录的愉悦所代替,而最后一场亚运会比赛在孙海平看来还不及国内比赛的强度大,金牌早已被刘翔预定掉了。

但是由于这一年中的大起大落,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是否会有如此好的状态成了人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要刘翔在奥运会上破世界纪录确实有点要求过头了,但别以为刘翔今年破掉世界纪录就算走到头了,他其实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上升空间还很大。”

今年夏天,孙海平在刘翔打破世界纪录后曾说过:“刘翔的平台已经从雅典奥运会阶段的13秒10上升到了13秒。”现在对老孙来说,维持13秒的水平并且在这个新平台上寻求突破就是他当下的任务。“其实我还有很多训练手段没有完全用上。”孙海平的话语有所保留,“很多新的训练手段都还没在刘翔身上试验过,效果是好是坏也还不知道。但是理论上应该是有帮助的,放到实际操作中就需要时间来寻找协调和平衡。”老孙打了个比方,刘翔在进行力量训练做深蹲练习时,可以轻松举起180斤的负重,以教练的眼光就可以判定,刘翔的能力绝不止这些,但孙海平明知道徒弟有完成负重190到200斤的能力,但是为了保护刘翔不受伤,老孙从来不让他去冲击身体的极限。“如果奥运会备战的时候把力量训练提一提,让他冲上190、200斤,那么刘翔的极限力量还能往上再涨一块。这一块就是还没挖掘出来的宝藏。”

而因为受伤停跑70天,刘翔将专项素质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相比之下,他在专项训练上花的时间就要少很多。“专项训练也是一段有潜力的空间。”孙海平解释道,“现在刘翔的训练水平就好比有一只手在上面提拉,光有专项素质的提拉毕竟有点费劲。这个时候,如果下面还有一只手托他一把,那两只手都用力的情况下,提升速度可就大不一样了。”孙海平认为,专项训练就是那只需要在下面托举一把的手。“明年开始,我就计划加强他的专项训练。现在一周只有一到两次,明年我要适当增多,增加到两堂课。如此一来,把专项素质和专项训练结合起来,使两者保持同步前进。其实我们训练的规律也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的,是一个螺旋型上升的过程。同时,随着刘翔日渐长大,到奥运会那一年就是25、6岁了,身体力量的渐长和身体能力的逐步完善又将把他带上一个竞技水平的高峰。”

“到时候,刘翔可就是一座全新的高楼大厦了!”孙海平又笑了,这个和蔼的中年男人虽然常有心事写在脸上,但对自己从事的运动训练事业,他总有足够的信心让自己舒展眉头。

〔秘籍〕快慢肌转化

人体的肌肉有400-600块,用以身体运动的有二百多块。虽然这些肌肉单从表现上看,大致相同,实际上,它们的区别是很大的。早在十七世纪中叶,便有人发现兔子的骨骼肌有些颜色较红,有些颜色较白,而且发现肌肉的颜色与运动能力有联系。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人类首次用电刺激法证明颜色较红的肌肉收缩慢而持久,颜色较白的肌肉收缩快但易疲劳,并提出将骨骼肌肌纤维划分为两种类型:红肌和白肌。以后,不断有人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的结构、机能及代谢特征进行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表现颜色较红的肌纤维不一定收缩慢,但一致公认,根据肌纤维的收缩机能,将肌纤维分为"慢肌"和"快肌"还是比较合适的。1976年,国际著名生理解剖学者Costill较系统地研究了田径不同项目运动员腓肠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发现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快肌纤维约占70%,而优秀的长跑运动员恰恰相反,慢肌纤维约占70%;而中跑运动员介乎二者之间。其后又有学者在股外肌检测中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由此,速度及耐力运动员腿肌中何种肌纤维占优势,成为这名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之一。

孙海平所指的亚型肌介乎快肌与慢肌之间。在训练中,他发现如果对亚型肌加以快速力量训练,它就会转化成快肌;反之,如果进行低负荷或耐力训练,它会向慢肌转化,这种转化对于刘翔的跨栏而言是起负面作用的。

每一双鞋,都讲述着一段主人的故事。

在记者10月31日前往俄勒冈州比沃顿市耐克总部,直击耐克为刘翔设计跑鞋的全过程前,今年第九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恰好刊发了“为什么每一双鞋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的特写文章。《国家地理》杂志的主编克里斯·约翰斯,在刊首语中深情地回忆了他目睹史蒂夫·普雷方丹,耐克的第一位签约运动员,比赛冲刺历史性照片的感受,“我仿佛也听见了全场观众都在喊,‘普雷,普雷!’”约翰斯对于普雷方丹感情如此深厚,一方面是普雷方丹一瞬间的冲刺,创造了美国三英里跑的全国纪录,一方面因为他和普雷方丹的家乡就相距160公里,第三方面就是普雷方丹1975年辞世的时候,年仅24岁,原因是训练的时候遭遇车祸……

《国家地理》特写文章的开篇语是,“每一双鞋都讲述了主人公的生存状态、性别、民族、种族、宗教、职业和政治。”而耐克为中国田径项目的旗手——刘翔,设计的跑鞋,则讲述了属于他的故事。

耐克就是以生产跑鞋起家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年轻时就是位不错的中长跑选手,因此耐克对于田径运动员有特殊的感情。早在2002年,耐克就看出了他的潜力并与之签约。耐克和刘翔合作的第一步,是为他提供耐克最新的跑鞋样本,在刘翔使用过程中逐步改进,直到完成个性化设计。从2002年到现在,刘翔的跑鞋已经走过了6个版本,第六款就是刘翔即将在多哈亚运会上展示的全新跑鞋。

从样式上看,所有的跑鞋都很相似,无非就是流线型设计,长得貌似跑车,但是真正内涵只有运动员自己最清楚。

耐克公司的第一位运动鞋设计师,比尔·鲍尔曼,也是耐克公司的两位创建人之一。他的本行是俄勒冈大学的田径教练,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帮助球员不断超越上,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设计跑鞋。为了寻找跑鞋的粘胶和溶剂,鲍尔曼长时间泡在实验室,学生也总能闻到鲍尔曼身上那股焦油的味道。

耐克现在的运动鞋设计过程,早已不是刀耕火种的阶段。耐克服务签约运动员的第一步,是先把运动员请到耐克总部的实验室。一台八个分镜头、十个动力感应器的相机,会把运动员的双脚数据全部检测出来,包括左右脚的长度、宽度、足根的宽度、足弓的高度、大脚趾和小脚趾的角度等等,至此实现量脚做鞋的准备工作。每年五月底,在俄勒冈都要举行尤金田径精英赛,这也正是耐克签约运动员走进耐克实验室的时候。今年尤金精英赛在5月28日举行,刘翔以13秒21夺冠之后,5月29日就在耐克的实验室呆了一天,完成了最新款跑鞋的测试任务。

身为NIKE品牌创新部总监的迈克尔·唐仲 (Michael Donaghu)也是主要负责08年奥运会NIKE鞋类产品研发工作的总指挥。唐仲本身就是运动员出身,在达特茅斯学院上大学期间,1987年和1988年两次入选NCAA常青藤联盟中长跑最佳阵容,加盟耐克公司后,研发出多项美国专利技术。耐克公司还有许多比唐仲水平更高的运动员,比如美国八十年代的长跑巨星阿尔伯托·萨拉扎尔,他退役后就在耐克公司主管行销。因此,在耐克公司内部的运动会上出现许多接近世界纪录的成绩,一点也不奇怪。

在掌握了刘翔脚部基本数据之后,唐仲多纳休所领导的科研小组还要仔细分析刘翔的比赛录像,分析刘翔的每一个技术特点,表现在刘翔跑鞋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刘翔跑鞋鞋板比同类跑鞋更轻、更硬,同时鞋钉的位置也是根据刘翔跨栏的落地习惯和脚掌落地点而量身打造的。在最坚硬的鞋板下面,耐克为刘翔跑鞋仅仅安排了10颗鞋钉,有效地减少了阻力,而刘翔的竞争对手,阿兰·约翰逊的跑鞋,鞋钉比刘翔多。在鞋面的选择上,刘翔跑鞋一直使用的是人造革,考虑到亚运会时多哈干热的天气,耐克为刘翔跑鞋安排了纤维网面,加大了透气性。完成了鞋底、鞋板、鞋面关键化的设计,余下的就是跑鞋个性化的处理。刘翔喜欢鞋面上安放有一条粘贴带,一方面有助于脚面的固定,另一方面是刘翔在赛前心理上做好准备的一种标志:“拉紧粘贴带,我准备好了!” 在刘翔跑鞋设计过程中,粘贴带的位置改动的次数最多,目的就是为了刘翔穿着舒适。另外,由于刘翔的跟腱受过伤,刘翔跑鞋的鞋根也进行了极富针对性的特殊处理。

出现在多哈亚运会上的刘翔跑鞋,将以红色作为主色调,鞋前掌配以银色,闪闪发光。在鞋帮上,刘翔跑鞋还将出现中国地图、长城和刘翔专用徽记的图案,从而讲述完整的刘翔故事。

当然,刘翔跑鞋上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得到刘翔自己的认可。耐克为了完成刘翔跑鞋的设计工作,专门在耐克中国公司的上海总部,指定了项目协调人,时刻躬听刘翔的意见。耐克的哲学就是,“帮助刘翔用最好的装备去赢。”

在刘翔跑鞋的研发费用问题上,多纳休守口如瓶。但是在1994年美国著名记者唐纳德·凯茨撰写的披露耐克公司成长过程的《JUST DO IT》一书中透露,耐克在产品研发和测试工作中,12周的总花费是2260万美元,相当于耐克每周在研发费用是200万美元。如今时光飞逝12年,市场竞争必将极大地提升了耐克的研发费用。

普雷方丹有一句名言,“许多人跑步是在比试谁跑得最快,而我跑步是在比试谁具备万丈雄心。别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跑步,我通常都会这么说。”这句名言用在刘翔身上,也非常贴切,因为刘翔下一个展示他万丈雄心的地点在多哈。这句名言用在耐克身上同样贴切,至于什么样的雄心,大家都知道了。

Ⅲ 刘翔的故事

21年前的7月13日,一个小生命在上海西北角呱呱坠地。为了给这个小家伙取名字,他的姑夫、姑姑都赶来了。“他爸姓刘,你姓吉,就叫刘吉吧。”姑姑对吉粉花说。“刘吉,刘吉……”吉粉花念了两遍,感觉再加个“生”,就是“留级生”了。“不行,不行,那就用‘吉祥’中的祥字吧。”生为大学教授的姑夫为孩子定了“音”,不过最后还是刘学根定了“形”——刘翔,当初取“翔”字,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展翅高飞。

21年后的8月27日,刘翔真的飞翔了。在雅典湛蓝的爱琴海边,在国人的注目下,他站在110米栏决赛的起跑线上……

上海的弄堂里……

普陀区,在上海叫做“下只角”。因为那儿属于工业区,居民通常都是双职工。刘翔就来自于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海人家。”

夜色中,一群光着膀子的男人在乘凉。在北京,那叫“膀爷”,在上海,这叫“赤膊”。刘学根,一个52岁的上海自来水厂司机,就“混迹”于这样一群男人中。

鼻梁上架着的眼镜,一看就知道“饱经风霜”,30来岁才结婚生子,刘学根经历过苦难岁月,他不舍得花钱,甚至是在刘翔去雅典“飞翔”时,他还把那部破手机送去修理,害的儿子好几天找不到父亲。

吉粉花,一个有着王安忆小说中老上海主人公般名字的普通女子,“下岗”在家,围着“儿子、桌子和菜篮子”转的中年妇女。“我们翔翔……”每次说起儿子,吉粉花都会以这四个字打头。刘翔,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武宁路同真北路的交叉口,有一个叫做“海棠苑”的小区,小区入口处还在进行施工,到了半夜,甚至连车都打不到……

刘翔家就住在“海棠苑”内,门牌号是真北路1902弄46号,房子是刘学根单位分配的,老式公房一栋挨着一栋,灰色的墙面已经斑驳。

这样的弄堂是藏不住秘密的,东家长,西家短,在人们口头上流传。“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在上海,近邻是可以胜过远亲的。“老刘,你老婆正在马路上看你儿子的照片呢。”10分钟后,吉粉花就同一群姐妹出现在刘学根面前,“我看到我们家翔翔了,就在立交桥那边的大广告牌上面。”

2002年,刘翔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后,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快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那场面,至今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2室1厅的房间,客厅小的只能坐下几个人,彩电、冰箱、沙发……一切都是普通人家的摆设。

刘翔的房间在客厅左手边,粉色的床单,一眼看去,就是桌上的三个“世界田径黄金联赛”奖杯。床头边,有个梳妆镜,很古朴的那种,与整个房间的基调有些格格不入。镜子只能照出半个人影,因为上面贴着刘翔的照片,还挂着他在大大小小比赛中获得的奖牌。

吉粉花从箱底翻出几本相册。大红色的相册上蒙着一层淡淡的灰,里面的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一个胖嘟嘟的男孩戴着小瓜皮帽,咧嘴笑着……

其实,吉粉花是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的,因为心疼。“翔翔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做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是她最大的幸福。

12岁那年,刘翔还是个瘦弱的“小鬼”,被启蒙教练顾宝刚“发掘”纯属偶然。“他的个头只比同龄孩子高半个头,而体质上又过于单薄。一时间我也不好判断他是不是练田径的料,通过两年的观察,我发现他尽管瘦弱,但柔韧性好,脚底下速度快。”顾宝刚回忆时说。

开始,刘翔练的是跳高,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很快出现了。1996年上海市青少年田径比赛中,刘翔轻松拿下100米冠军,“速度快,节奏好”,这令看台上的一个人眼前一亮,他就是孙海平。

Ⅳ 刘翔刻苦训练的例子

我得到了一个抄有关刘翔和他师父孙海平的一件好让人感动的故事。据说,刘翔曾有过几次自己掏钱给师父解决住房的想法,但几次都遭到了师父的婉拒。后来刘翔在雅典奥运夺冠后,上海普陀区奨给他一套名苑的房子。有一次在为他打破世界纪录的庆功宴上,这家名苑的老总们又关心孙海平的住房,当得知房子不大时,主动提出要帮助解决。为此,刘翔表示愿意自己可以给楼盘做无偿代言人,以此来表示他对老总们的好意。于是,这样两全其美的机会才让孙海平师父接受了弟子的一种谢恩。他说,刘翔这么做,我真的挺开心的,不是因为房子,而是觉得我带出来的徒弟挺懂事,我自己也很自豪。而刘翔说,不谈报恩吧,但至少要尊敬自己的师长。

Ⅳ 刘翔刻苦训练的故事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大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别的孩子更顽皮,家人把他送到了少体校。体校的道路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年龄小,刘翔经常受到同校大孩子的欺负,刘翔说这是全国少体校的惯例。

后来孙海平找到他的父母,并且向他们保证不会让别人欺负他,然后刘翔再次进入了体校,他当时力量跟不上,只在速度上占优势,他常常被孙海平留下来训练,很苦的,后来他的力量能够跟上了,然后渐入佳境,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的。

是爷爷改变了刘翔。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忆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的这个行动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5)刘翔训练的故事扩展阅读:

刘翔早年经历:

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一个9斤重的男孩在上海降生了,他就是刘翔。

1990年,刘翔7岁时,被上海市管弄新村小学的校田径队教练仲锁贵选中练习田径,从此与体育结缘。

1993年,四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远。

1996年,在一次市100米跑步比赛后,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 刘翔在1996年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这是刘翔记忆中获得的第一个跨栏冠军。

1997年刘翔又一次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随后他转入普陀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宜川中学一边读书,一边训练。

1998年8月初,江苏徐州举行全国青少年分龄赛田径比赛中,刘翔带伤打封闭获得了全能项目的全国第二名。

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回到了二少体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1999年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在上海莘庄举行,刘翔以14秒19取得第四名,冠军被刘翔当时的师兄曹靖获得。1999年5月,刘翔参加河南少年锦标赛,以14秒56夺冠。

Ⅵ 刘翔的故事

1、他兴奋得三天没睡着觉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的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那个时候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

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刘翔说,这一切来得很快,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通过终点时,回头看了一下,竟然把第二名甩得很远。

有人告诉他破了世界青年纪录,他不相信,但确实是事实,他足足兴奋了三天,他说那三天睡不着觉,也没心思训练,只想笑,只想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破纪录的每一个画面。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感到当初选择跨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刘翔发现自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越到比赛越兴奋。

越有强手,越兴奋。他说:"当看到自己跨过一个又一个栏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超越,这种兴奋是无法比拟的。"

2、为奶奶拿了第一块金牌

那是2001年11月广东的九运会,刘翔的奶奶因为胰腺癌在那个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但老人家因为一桩心事未了,她要等着孙子刘翔拿全运会金牌。

在决赛的那天,刘翔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一直在祈祷,能够以一块金牌献给奶奶。但那个时候刘翔并没有绝对的实力。

他的师兄陈雁浩是他最强大的对手,但刘翔最终以0.06秒的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他跪倒在终点,头向地磕了三次。

他是在告诉奶奶自己获得了金牌。而他的奶奶没有等着他回到上海就去世了,但让老人家高兴的是已经知道刘翔获得冠军。

3、悟性高人一筹

第一个感觉到刘翔心理上“排斥”的,是他的父亲。“怎么,你不想练了?”在一次接刘翔回家的路上,父亲这样问。“你不会同意吧?”刘翔反问。

这个对话的情景,刘学根多年后说起来记忆犹新,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刘翔从不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也从来不用这种口吻说话。“那好,我们先回母校宜川中学吧。”

半年后,刘翔家里来了一个电话,是上海队的跨栏教练孙海平。孙海平希望同刘翔的父亲谈一谈。原来,孙海平早就看上了刘翔,“在同年龄的孩子中,他个子比较高。

虽然技术比较差,但节奏感很好,这可是先天的优势啊,当时我就想让这孩子跟我练。”没料到回来找他时,刘翔却不见了。

孙教练与刘爸爸谈得很坦诚:“这孩子有天赋,他跨栏的节奏感很好,这可是天生的。他要不练,真可惜了。”孙海平同时提出,刘翔要先参加一周的试训。

一周训练,让孙海平有点担心,他发现刘翔动作僵硬,已经完全不是半年前那棵让人眼睛一亮的好苗子了。孙教练有点泄气了,准备放弃了,但是一个细节最终又让他改变了想法。

孙海平说:“第五天,我教了他一个动作,他的悟性很强。因为天赋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另一种是领悟以后获得的,因此一个练体育的孩子,领悟能力尤其重要。”

4、“三级跳”选入上海队

另一个细节让刘翔的父母至今感动。交给孙教练之后,16岁的刘翔“三级跳”,从一个体校学生变成了上海田径队一队的运动员。当时他膝关节有老伤,留下了积水。

孙海平立即带着刘翔去上海最好的医院,找上海最好的医生。孙海平在训练中注重针对刘翔的特点,加强基础的专项训练。3个月后,孙海平的“刘翔训练模式”就取得了成功。

刘翔跑出了14秒19的好成绩,这个进步对上海田径队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14秒30是健将的标准,他也是一个真正的“三级跳”运动健将。

孙海平追求的是“多因素训练”和“实效性训练”。孙海平1982年从上海体院毕业之后,教练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那个年代的田径运动员练得很苦。

说难听一点就是“傻练”,收效甚微。孙教练说,也许亚洲人从生化指标上不适宜练短跑,人种的差异没办法,但有一点我们是具备的,那就是中国人灵敏的神经系统。

说白了,就是脑子灵。刘翔在这一点上有很强的优势。有人说,刘翔是20岁的人,30岁的脑子,成熟聪明,心理素质好。孙海平从接手刘翔的第一天就决定为他全面打基础。

把他的优势充分发挥,有了好底子,方法得当就一定没问题。在我国的运动员,刘翔的训练肯定不是最苦的,但成绩上升却是最快的。

除了刘翔的努力和天分外,孙海平“恰到好处的方法”是关键因素。2002年7月,刘翔以13秒12的成绩刷新了李彤沉寂8年的亚洲纪录。

同时刷新了美国黑人运动员赫米亚捍卫了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从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注意到,一个东方少年在橘红色跑道上刮起的一股“中国旋风”。

5、训练中曾跑进13秒

体育训练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要训练技术战术,提高心理素质,还要学会做人。生活中的刘翔懂礼貌、有孝心,自控能力强。

每周训练结束,他总是直奔家中,陪爸爸妈妈,去看望爷爷。为了这份自己喜欢的运动事业,刘翔牺牲了很多,留下不少遗憾。只有一件是他无法弥补的。

那就是在奶奶临终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小时候是奶奶把他领大,可就在老人家病危住院时,刘翔却不得不拼搏在九运会的赛场。

刘翔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可奶奶永远地离开了他。父母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儿子“老人去世”的消息。比赛回来,刘翔一个人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现在的刘翔学会了关心父母,了解刘翔的人都说他是个难得的孝子。刘翔的母亲以前是一位点心雕刻师,2000年下岗之后,刘翔就不再让妈妈上班:“辛苦了大半辈子,我不想让她再操劳了。”

现在,妈妈常常夸儿子:“我们翔翔从小离家,行李包都是自己打理。我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有了名气也有苦恼。有一次,刘翔打电话回来,说自己比赛刚下来,气喘未定,记者们就围上来要他说些什么。他说:“让我喘喘气,穿好衣服,慢慢说不是更好吗?结果有记者说我耍大牌。”

对此,他母亲吉粉花很心疼,希望媒体的朋友谅解刘翔。他父亲则不同意:“接受记者采访是一名运动员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代表了所有关心你的人,你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记者啊!”

7月13日,是刘翔的生日,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纪念日。今年的生日,刘翔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刘翔思忖着给父母什么礼物,教练孙海平说:“你跑出一个好成绩,就是最好的礼物。”

果然他在训练中跑出了13秒以内的成绩。这个消息他对谁也没有说,只是晚上给父母打电话时悄悄地漏了出来。他说这是给父母、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Ⅶ 刘翔的奋斗拼搏的故事

他刚进体校的时候,被别人欺负过的,然后他回去学校读书,每天做作业加上训练要版到很晚,早上权六点又要去上学了,后来孙海平找到他的父母,并且向他们保证不会让别人欺负他,然后刘翔再次进入了体校,他当时力量跟不上,只在速度上占优势,他常常被孙海平留下来训练,很苦的,后来他的力量能够跟上了,然后渐入佳境,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的。

Ⅷ 刘翔刻苦训练的故事

如今,110米跨栏短跑的奥运冠军刘翔早已名扬天下了。有人问,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是这个项目的天才吗?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分析,这一点是不能完全排除的。任何杰出的体育成绩都与运动员身体的先天素质有关。没有内オ好这个基本点,光凭后天刻苦训练还是成不了才的。

刘翔的内在素质好,他自己是发现不了的,得有伯乐“ 一见相中”。但在中国上海能有慧眼相中刘翔的高手也并不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位就是现在他的师父孙海平。

孙海平的业务之高是没话说的,要不然为何有那么多的尖子都希望求教于他的门下,拜他为师。但他并不是一一都收下成为自己的弟子。其原因不外乎是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能够去精心培育一个也很有天分的运动员苗子。一旦承诺了,则应当要对他们的前途负责到底。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竞争,其实不仅是运动员天分的竞争,更多的是高科技及掌握高科技的教练的高素质竞争。上海之所以能培养出像刘翔、姚明等世界级运动员,确实与上海这个文化环境密切有关。孙海平不仅对业务的钻研是称得上国际一流的,更可贵的是他的人品也称得上是一流的。他对运动员的要求是从先做人开始教的。可以说,他相中刘翔的不光是他有天分,更相中这小青年的素质好,是一块值得培养的好料。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刘翔经他精雕细硺后,终于成了一块无瑕的“ 玉”。

刘翔称孙海平为师父,他们之间的父子般的情深早已成为体育界的美谈,这样和谐的融洽的关系,我认为才是刘翔成功的主要“ 秘诀”。不信,请看另一对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那才真让人寒心呐!

不久前,中国田径女运动员孙英杰因她的教练王德显的打骂体罚而向法院起诉。据说这种打骂现象在当前体育界还很普遍。有关专家指出,这与教练员中大多文化底子薄,缺乏法制观念有关。他们奉行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拳打脚锡下出英才”的做法,与现代社会以人为本、人性化教育已格格不入,不要说出不了什么好成绩,不出人命案已万幸了。当孙英杰的锁骨都被打断时,我们还对这样毫无人性的教练能寄望什么呢?我们不禁要问,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正当我写这篇稿件时,我又得到了一个有关刘翔和他师父孙海平的一件好让人感动的故事。据说,刘翔曾有过几次自己掏钱给师父解决住房的想法,但几次都遭到了师父的婉拒。后来刘翔在雅典奥运夺冠后,上海普陀区奨给他一套名苑的房子。有一次在为他打破世界纪录的庆功宴上,这家名苑的老总们又关心孙海平的住房,当得知房子不大时,主动提出要帮助解决。为此,刘翔表示愿意自己可以给楼盘做无偿代言人,以此来表示他对老总们的好意。于是,这样两全其美的机会才让孙海平师父接受了弟子的一种谢恩。他说,刘翔这么做,我真的挺开心的,不是因为房子,而是觉得我带出来的徒弟挺懂事,我自己也很自豪。而刘翔说,不谈报恩吧,但至少要尊敬自己的师长。他还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向社会作了公开,认为自己是公众人物。

这件事,据说都是按照有关程序向负责刘翔商业开发的田管中心报告后进行的。田管中心得知后非常大度,说这是好事,马上同意了。

一个世界冠军的创造是需要方方面面关怀和支持,至今我们还未听到有关刘翔的流言诽闻,人人关心他,爱护他,这也是他跨向成功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秘诀。

Ⅸ 刘翔训练的故事

材料
当刘翔站在领奖台上,我们会说他成功了。那他的成功是靠他的运气吗?是老天的垂怜吗?不,如果成功很容易得到那成功就会变得很廉价。殊不知在每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段鲜为人知而又令人震憾的经历。
刘翔为了在雅典奥运会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不畏艰辛,刻苦训练。每天,他都要举着杠铃做下蹲起立,一做就是几千下。做起仰卧起坐来,一练就是几千个。孙海平教练为了让他练得更扎实,竟把他的腿用力地向上搬,先是放在教练的肩上,然后再把刘翔的腿一直搬到教练的头颈。刘翔的脸上显露出一副疼痛难忍的表情,汗直往下流,通红的面颊上连青筋都鼓了起来。但他咬紧牙关,坚持着、坚持着……每天都要跨越无数个栏。他放弃了一切休闲娱乐,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他的那个12”91是用无数个12”91换来的。由此可见,成与功是紧密相连的。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每一朵花的盛开,要经过长期的孕育,每一个甜美的果实要经过耕耘与培植。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付出辛勤的汗水甚至是鲜血。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我们立志去做一个奋斗者,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为今后的成功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树大志勇攀登,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也会拥有鲜花和掌声!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