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子的故事
『壹』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家之一。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
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贰』 家长教育孩子的感动的故事
我认识一个外国朋友,个子很高,是一个非常能吃的人,每次他到中国来我都会点很多他喜爱的中国菜给他。有一次我看他吃的很少,就问他为什么饭量变小了,他告诉我,他有孩子了,对孩子需要有一个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他开始减少食量,而且每天锻炼身体,他说在各个方面需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自己要做好很多的事情,包括生活上的细节。他朴实无华的话语和貌不惊人的行动对我触动挺大的,教育孩子不只是从语言上,而且要付诸于行动,自己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需要给孩子方方面面的榜样,包括言、行、举、止。
『叁』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到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
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故事点评: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肆』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企业家之一。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王羲之劝子于学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伍』 家长写一篇教育孩子成功的小故事300字
我亲爱的孩子:看着你一点点长高,一点点的长大懂事,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甜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我没有多少期望,但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就目前的学习状态来看,觉得孩子你确实很辛苦,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读好书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希望你能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复习基础知识,争取考上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为自己人生路上找准位置。 同时我们也希望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注意自身道德思想的培养。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里尊老爱幼,在社会上向思想高尚的人学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素养高尚、德性良好之人。
在努力的学习的同时,我们也默默祈祷着你能健康快乐每一天,所以,请你在饮食上不要偏食,不要暴食,从习惯上养成早起早睡,合理锻炼,平时活动注意安全,人这一辈子,没有好的身体是不会幸福的,没有好的身体是干不了大事业的。
追求愉快是人们的共性,但社会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顺应社会从而改变社会,而不是一味抱怨、愤恨、敌对报复,平时要多观察社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善、美,结交素养高尚的朋友,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而愉快生活。
总之,你是我们全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德性高尚,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身体健康,愉快成长。
『陆』 古代父母教育子女的简短故事
画荻教子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版上有很高的权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柒』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追求理想的小故事
〔小故事1〕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小故事2〕 有二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默想〕 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小故事3〕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柱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请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请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请求他帮助我,教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默想〕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小故事4〕 在十七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突然听到哀啍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人,正双眼看着他的水壶。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麦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长茅刺向他,幸好偏了一边,只伤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丹麦士兵说:「我原来要整壶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国王知道了,特别召见这个丹麦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他轻松的回答:「我不想杀受伤的人。」
〔默想〕 这个故事看到人性的一面,在别人忘恩负义之后,仍有饶恕的心,这是第二次的饶恕,也是一种更伟大的情操。
〔小故事5〕 有一个人晚上开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这时黄灯已转成红灯,他心想反正没车,于是加速冲了过去,结果不巧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问他:「你没看到红灯吗?」「有啊!」他答。 「那你怎么还闯经灯啊?」警察又问。 他说:「因为我没有看到你呀!」
〔默想〕 我们常想在生活中取巧,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我们所做的事是天地皆知,无所隐。思想一下近日的生活,是否每件事都可以摊在阳光之下,而不再找借口及理由来欺骗自己将它合理化。
『捌』 父母严厉教育孩子的故事
1.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3.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和燕妮总是给予具体又透彻易懂的解答。孩子提问题,有时提的不是时候,有时讲的过于固执,但谁也没有看见马克思恼怒过,他总是那么温和、有耐心。虽然,有时他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来跑去向他提问题,他都耐心解答,他从来不让孩子感觉到她打扰了父亲。
『玖』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故事有哪些
一、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二、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但“国”字没有一点,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三、买肉啖子: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边的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表明她没有欺骗.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