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的故事
Ⅰ 请问下面佛教故事的出处。谢谢!
第1315部~贤愚因缘经十三卷
元魏沙门慧觉译
沙弥均提缘品第六十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恒以天眼。观视世间。谁应度者。輙往度之。
尔时有诸贾客。欲诣他国。其诸商人。共将一狗。至于中路。众贾顿息。伺人不看。闲静之时。狗便盗取众贾人肉。于时众人即怀瞋恚。便共打狗。而折其脚。弃置空野。舍之而去。
时舍利弗。遥以天眼。见此狗身。挛躃在地。饥饿困笃。悬命垂死。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飞至狗所。慈心怜愍。以食施与。狗得其食。济活余命。心甚欢喜。倍加踊跃。
时舍利弗。即为其狗。具足解说微妙之法。狗便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时舍利弗。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之言。尊者独行。无沙弥耶。舍利弗言。我无沙弥。闻卿有子。当用见与。
婆罗门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长大。当用相与。时舍利弗。闻彼语已。即戢在心。还至祇洹。至年七岁。后来求之。时婆罗门。即以其儿。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时舍利弗。便受其儿。将至祇洹。听为沙弥。渐为具说种种妙法。心竟开解。得阿罗汉。六通清彻。功德悉备。
时均提沙弥。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观过去世。本造何行。来受此形。得遭圣师。而获果证。观见前身。作一饿狗。蒙我和尚舍利弗恩。今得人身。并获道果。欣心内发。而自念言。我蒙师恩。得脱诸苦。今当尽身供给所须。永作沙弥。不受大戒
尔时阿难。而白佛言。不审此人。曩昔之时。兴何恶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脱。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诸比丘。集在一处。时年少比丘。音声清雅。善巧赞呗。人所乐听。
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日出声。而自娱乐。其老比丘。已得罗汉。沙门功德。皆悉具足。
于时年少妙音比丘。见老沙门音声钝浊。自恃好声。而诃之言。今汝长老。声如狗吠。轻诃已竟。时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具足矣。
时年少比丘。闻其所说。心惊毛竖。惶怖自责。即于其前。忏悔过咎。时老比丘。即听忏悔。由其恶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信受。顶戴奉行。
Ⅱ 寻几个出自佛经的小故事
1,母鹿断肠
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
许逊见此情景,十分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先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
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之后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
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太康初年飞升成仙。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
2,孙真人救龙子传方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便能日诵千余字,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学说兼好释典。精于阴阳推步医药之学。
当他尚未成就仙道时,有一次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
经过月余,孙真人在静坐间,见一位青衣少年前来邀请,真人跟随,到了世人称羡的水晶宫,见头戴合帽,身穿绛衣的龙王出来迎接,延请上座并说:“小儿前日出游,被人所伤,幸遇道人拯救,不胜感激。”
即召青衣小官出来,再三拜谢,并殷勤设宴款待,留住三天,临行拿出奇珍异宝赠送,以表谢意。
孙思邈坚持不受说道:“久闻龙宫甚多医病秘方,愿能传我,以救世人,远胜金玉。”龙王为感激救子之情,便赠送玉笈三十六方。命仆护送真人到家。经过屡次试验均有灵效,于是编入千金方中传世,从此医术更加精通,行医救人无算。
之后证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岁,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遗下形体,仙化而去。经过月余,形体颜貌不变,举尸入棺,轻如空衣,时人都惊奇赞叹!世称为孙真人。
5,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有一天玄奘来到恒河岸边,看见数千人聚集在一齐,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先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按照当地传统,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男子扔进河里。当天正好选中了一个,他的家人个性悲哀,与此男子哭作一团。
正在依依不舍之际,他们忽然看见来了一个外国和尚(玄奘大师),当即笑逐颜开、欢喜若狂,立即将玄奘捆了起来,准备让他代替那个年轻男子。
玄奘告诉他们:“如果你们非要把我供神,我也没办法,但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可不能够把这天的经念完等我念完经,你们怎样处置都能够。”那些人就同意了。玄奘随即开始念《心经》,三遍过后,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所有人都个性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给放了。
从此以后,玄奘对般若总集的《心经》更加重视。他所翻译的《心经》,与藏译、其他汉译本相比,虽然较短,但却受过观音菩萨的特殊加持。
据说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时,念及和尚所赐《心经》的恩德,准备好好报答一番。谁知当他到原先的地方,不仅仅是老和尚,连那个寺院也消失无踪了。后人都说老和尚是观音菩萨的化现。
Ⅲ 妙法莲华是如来的弟子吗有关于他的故事吗
妙法莲华是经书,非人名,关健词,妙法莲华,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明示,世人不分贵贱皆可成佛,妙法,指一乘不二法,出游泥而不染
Ⅳ 妙法的妙法故事
妙法嗜爱琴艺。曾有一位妙法前辈因得知北方山中生有佳木一株,是不世出的斫琴良品,便前往找寻。山中偶遇同寻此木的一名白衣男子,二者便以琴技相较,心下各生钦佩。一曲终了,妙法前辈飘然而去,唯留铮铮琴音不绝于山林。后数月,一对仙鹤受命衔来佳木所制之琴,奉至妙法前辈门下。
曾有妙法弟子见山下一村庄将将要被妖邪所侵,村民四顾惶惶。见此情状,妙法弟子默祭手中鞭杖,一道法阵结成,覆于琼宇,妖邪慑于其威,尽皆逃走。村中百姓却只道是天降祥瑞,纷纷拜倒祈福。
Ⅳ 寻找一个因果故事。
现代因果实录——金老板和其妻子的孽缘
金老板
有一次我们十几个居士要去五台山拜见妙法老和尚,为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居士的朋友,某印刷厂的金老板。他虽然不信佛,却是肯为朋友拼命的那种人。他开着自己新买的三峰轿车跑这么远的路送我们,一是为朋友帮忙;二是曾听过一些妙法老和尚的神奇故事,想来猎猎奇;三是他从未来过佛教胜地五台山。可惜的是,在第一天我们向妙法老和尚请法时,也许是开车劳累的缘故,他竟睡着了。第二天有几位居士向妙法老和尚请教患病的缘故,师父竟把他们曾杀过什么动物,甚至是如何杀法,怎么个吃法以及过去某人曾偷过什么东西,用了多少,还有多少放在一个什么地方说得一清二楚。着实让金老板震惊不小,他两个不大的眼睛瞪得溜圆。看得出他非常兴奋、紧张,而且几次欲言又止。
当天下午他找我商量,想晚上单独拜见妙法老和尚问点事。碍于情面我事先征得了师父同意后,于晚上七点带他来到客房。只见金老板恭恭敬敬地跪在妙法老师父面前,双手合十,庄重地叩了三个头。看来他已被师父折服,真的信服了佛法。(昨天我们初见妙法老和尚行礼时,他是站在门外的。)
落座后金经理满面愁容的道出了苦衷:
我和妻子小梁结婚十二年了,有个十岁的男孩。在与小梁结婚之前,我一直与我的邻居,同窗九年的小李谈恋爱,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并已开始筹备结婚的事,就在这时认识了小梁。她的长相、工作条件以及家庭环境都比不上小李,可是我当时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竟和小梁“一见钟情”,在亲朋的反对声中硬是与小梁结了婚。新婚第三天,仍有亲朋到家中来,我父母也忙前忙后地照应着。
此时又进来两个我的朋友,一边拱手贺喜一边笑着对我说:“小金,你小子真不够朋友,结婚也不告诉哥们,怕喝你的喜酒啊!”
我和小梁迎上前去笑着说:“对不起了,结婚仓促,都给忙糊涂啦,请多包涵!”这时小梁随即递上香烟和糖块。
“哟!小金,我说你咋不告诉我们呢,原来嫂子长的这么漂亮,是怕我们抢走吧?”
我也笑着打趣:“漂亮什么呀,长得够丑的了,我都有点后悔了!”
话音刚落下,突然小梁一转身,二目圆睁,两记很重的耳光打在我的脸上,一时我两眼金星直冒,所有屋里的人全楞住了,新娘子又哭又闹不依不饶。我先是被打蒙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即怒向胆边生,真有把她撕碎了的心!可是我举起的双手又放下了,理智告诉我,一旦打起来,不但周围邻居会看笑话,我爹妈还不得气死!在两个朋友的道歉及众人劝说下,我不得不强压怒火,陪着笑脸忍了下来。
这十二年来,我们吵吵打打不断,曾闹过六次离婚,其中两次连家俱衣服她都拉走了。可是,每次在要办离婚手续时,总会被亲朋撞见而百般劝阻离不成。这件事在我心中一直是个疙瘩,俩人都想离婚,却总也离不成,有点邪乎,能否请师父指点迷津?
在金老板说话时,妙法老和尚微闭双目,似乎在听,又像在思索。
此时他抬眼望着金老板说:“你带孩子去动物园时,是否喜欢看白色的孔雀?”
金老板说:“是,我觉得白孔雀开屏时素雅,好看。”
“前三世,你生在山下的一个村庄,是个男孩。你常上山砍柴,结识了一只栖息在山上的白孔雀,每次都会给白孔雀带一些吃食去,白孔雀也喜欢与你玩耍。你爱白孔雀,白孔雀也喜欢你,有爱即有情。来世你仍是男身,白孔雀则转生为女孩,因前世情缘结为夫妻。但因女孩是畜类转来,虽为人身但禽兽的习性仍有,所以夫妻时常吵吵闹闹。你发脾气时未免要打她,她是女人打不了你,自然记恨于心。再转世你又是男身,穿戴好像是练武之人。有一天你推着木轮车在山路上走,忽然山上扑来一只狼,你从车上抽出条铁链子,与狼打斗起来,不大一会狼就被你打翻在地,你迅速用铁链子绕在狼的脖子上,用力勒紧,狼挣扎了一会儿不动了。你把狼拖到路边,推车走了。稍后,狼又苏醒过来,但因伤着神经,造成四肢瘫痪。它的嚎叫声唤来了其它的狼,将它拖回狼窝里,慢慢的死去了。”
妙法老和尚看出金老板对他讲的故事半信半疑,又问道:“你妻子小梁喉结上方,是不是有一道胎里带的白色不规则印记?”
闻听此言金老板大惊失色地说:“有、有!”
妙法老和尚看着他变得苍白的脸,温和地说:“你不用紧张,每一个人的身形体态、五官面相,以及胎里带的印记、手纹,脾气秉性,甚至美与丑,白与黑,全与前一世造的业有关。我佛慈悲,因为你平时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自己虽不信佛,此次却能帮助信佛的人进山礼佛闻法,故而今天与你说破因果。既然说破,便有破解之法,不要认为你身边睡的是只狼,她是实实在在的人。我们每个人无始以来就在六道里轮回,哪一道都可能去过,就是佛祖往昔也曾作为鹿王而现身世间。我再问你一件事,你是不是曾帮助几个女人买过进寺的门票啊?”
金老板显然又是一惊:“有,有。那是几个下岗的女工,想进寺院拜佛祈福,又为四元钱一张的门票犯难。我因正巧路过,听到她们几个人的商议,就跑过去买了几张票送给她们,怎么这些小事您也知道啊?”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无论善恶皆同此理。”
“那我作过的坏事您也都知道了?”
“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悉知悉见,所以佛才叫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呀。”
“那我媳妇是不是以后还会要我的命呢?”
“等你四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你回家后因琐碎小事又与妻子吵了起来,并动手打了她几下,然后你便躺下睡着了。你妻子在哭泣了一阵后,发了狠心,找到一节电线,把它双起来,一头栓在一侧床腿上,然后把电线绕在你的脖子上,双手抓住电线另一头,用脚蹬住床帮,用力拉紧电线,你挣扎了一阵,不动了。她松手后安静了一会,却又吓坏了,又去推你喊你,没想到你又睁开了双眼,可是脖子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高位截瘫。”
听到此,金老板脸色变得煞白,他突然跪在妙法老和尚面前,恐慌地说:“师父救我!五六年前,有一天我逛百货公司,临出大门时,有一个人推着一辆轮椅进门。我吃惊地发现:怎么车上坐的是我呀!可是年龄比我大,看上去有四十几岁,定眼一瞧,又不是我,再看还是我。为此真让我别扭了好几天,我当时就想到:是不是预示我在四十岁时会高位截瘫呀?真让人百思不解。今天师父您这么一讲就对上号了,看来我真有这么一难,求您救救我,收我作徒弟吧,我从今天起要皈依佛门了,不然我再挣多少钱又有什么用呢?”
妙法老和尚笑着说:“你快起来,皈依的事等寺里通知你,至于让你解除这一难,关键在于你自己。先要诚心忏悔前生吵架打人,及杀害狼的种种过失。你可以现在就到大殿里拜佛忏悔,回家后能在家中设个佛堂更好。若不方便不设也可以,佛在心中嘛,但每天要在你有时间时,为上一世被你伤害致瘫致死的那只狼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一遍约需十几分钟,根据你的时间一天念几遍都可以,但念时一定要静心专注,诚心回向那只狼,帮助狼增加福报,与佛结缘,消除狼对你的嗔恨心。慢慢你就会发现你的妻子对你增加了爱心,家庭也会渐渐趋于和睦,本来注定要发生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叫着‘境随心转’,你的心念转变了,你家的气氛环境也就随之转变了,化戾气为祥和,转烦恼成菩提,‘万法唯心造’嘛!你离开这里之后,要多亲近善知识。过去的哥们朋友,你可以现身说法度化他们也走正道,闲暇时要深入经藏,增长自己的智慧。平常出门在外,或散步、或开车,闲话少说,让‘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常在你心中升起,充满耳根。在当今竞争性很强的社会中,不要谋取暴利,获取不义之财,须知害人如害已。从今往后,决不要再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应如实、按时上交国税,利国利民,你的工厂在商海中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你拜我为师,我传授给你的佛法,遵照实行,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天龙卫护,诸菩萨加被。如果不守戒律,尽管你有了皈依证,也非佛门弟子,现在难得佛的庇佑,将来也会堕入恶道。你听明白了吗?”
金老板一直在恭敬地听师父教诲,听妙法老和尚问,忙答到:“听明白了,师父!我本来就不吸烟、不喝酒,连茶水都不喝,从今天开始我把鸡鸭鱼肉全戒了……”
后面的故事不需再讲了。现在的金老板,家庭和睦,工厂业务繁忙,成了名符其实的金老板。
Ⅵ 妙法的妙法起源
太华观开山鼻祖赤霞真人修为高深,修成仙身之后游历人间,其交游遍及五湖四海,是许多修仙者极为敬仰的前辈高人。她创立太华,广收弟子,力求镇服妖魔,应对危机。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因缘变故,却让门下弟子分为御剑与妙法两支。
太华观有着严明的等级辈分,观中楼台殿宇宏大庄严,人才济济,寻常百姓常常前往上香祈福,数百年来香火鼎盛。太华山终年为积雪所覆盖,松柏耐寒尽显苍劲,这里清气鼎盛,更不时有仙鹤盘桓,可谓是一处人间乐土。
Ⅶ 佛教故事
这些都是来源于印度神话的内容,主要记载在婆罗门宗教的吠陀经典中,由于佛祖作为古印度的王子,从小就接受了这些教育,所以他的思想争议即后来的佛法中,很多都是与印度文化有关,吸取了很多婆罗门宗教中的内容,重新加以演绎。
象天龙八部这些都是诸天界的护法神和天界的生命,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如果从最早的故事源头去找,那么建议找本《罗摩衍那》的书,主要讲的都是古印度神话故事,有过中文的全译和节译不同版本,不过都是很早的了,也许只能去图书馆查。
有些佛教辞典中也有这些天神的解释,比如《宗教辞典》等。古代有些经书的注解中也有。这些比较省事,但要是找源头,还是去看印度的神话故事吧。
Ⅷ 获得知识的绝妙之法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田园后,某一天,有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看看能否从陶渊明这里讨得获得知识的绝妙之法。
见到陶渊明,那少年说:“老先生,晚辈十分仰慕您老的学识与才华,不知您老在年轻时读书有无妙法?若有,敬请授予晚辈,晚辈定将终生感激!”
陶渊明听后,捋须而笑道:“天底下哪有什么学习的妙法?只有笨法,全凭刻苦用功、持之以恒,勤学则进,怠之则退。”
少年似乎没听明白,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好好地看,认真地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很是听话,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便起身对陶渊明说:“晚辈没看见它长高。”
陶渊明道:“它不能长高,为何能从一棵秧苗,长到现在这等高度呢?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同一道理!天天勤于苦读,也无法发现今天献出昨天的知识要多,但天长日久,丰富的知识就装在自己的大脑里了。”
说完这番话,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石问少年:“那块磨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回答:“那是磨镰刀磨的。”
陶渊明又问:“具体是哪一天磨的呢?”
少年无言以对,陶渊明说:“村里人天天都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个样子,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求知也是这佯,若不持之以恒地求知,每天都会有所亏欠的!”
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见此子可教,又兴致极好地送了少年两句话:
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要想真正学到一点知识,决心、信心、恒心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惟有持之以恒者,方有希望到达目的地。
Ⅸ 小故事《捕蝉的妙法》
驼背人捕蝉的故事 孔子前往楚国,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虽然天地很大,容有万物,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Ⅹ 狮王和谈有妙法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故事说明,平平安安地做百姓比胆颤心惊做国王好得多。
从前,狐狸和狮子住在一起。狐狸总是充当狮子的奴仆,常常去森林把野兽赶出来,然后再由狮子去捕捉。
他们俩总是按功劳大小来分配小来分配猎物。
然而,狐狸嫉妒狮子分得太多了,不愿意再帮狮子追赶野兽,自己独自去林中捕捉猎物。
当他正准备捕捉一只羊时,却先被猎人抓住了。
(10)妙法的故事扩展阅读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