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bbc纪录片中国故事

bbc纪录片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06 18:00:17

❶ 如何评价bbc的纪录片《中国故事

挺好的。反应的理念就是中国现在学术界的广泛共识。

❷ 如何评价BBC纪录片《the story of China》

这个问题太大了,可写论文,所以我侧重几个点回答。

第一 故事教育
叙事的基础是故事本身。
对于国内纪录片来说,由于多年的教育体系灌输,我们的第一思维是中心思想(这个词好熟悉),而不是个体。在国外的电影中,经常看到父母在床头给小孩子读故事,因为故事是儿时教育最基本的载体,但我们小时候这方面熏陶相对薄弱,以至于中国人总体上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这不仅仅是纪录片人,销售、老师、设计师等各行各业基本如此。
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案,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讲清楚你的故事。前年参加一个提案会,中国纪录片人的提案,可以说是完全不知什么是故事。
一个从小缺乏故事熏陶的群体,如何能有较高的叙事水平。

第二 叙事法则的工业化
是的,你没看错,叙事技巧也可以工业化,流水线化,是有一套完整而详细的标准。就和好莱坞的电影一样,开场怎么设置,每个段落不超过多长,每个采访多少秒以内,宏观和个体如何处理,什么长度是观众忍受的极限,bbc会请专门的机构做观众的心理分析,数据分析,精确到哪个情节,多少分多少秒观众开始流失了,所以,bbc的叙事,都是按照观众的心理感受,有科学依据而制定出的标准,而且是工业化的标准,比如在他们系列片中,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节,也不可以超过8分钟,8分钟一过,必须要出新的内容!
但是,国内纪录片作品往往是导演的个人作品,我是大爷,我想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是上帝。比如一个一两分钟的长镜头,一个人在画面里走啊走啊走,多tm有韵味,多tm深沉,你们这些傻逼观众就按照我的节奏走吧,哇哈哈哈......
对于大多数的国内纪录片者,bbc这样的标准,是天方夜谭。
不过近两年改观了很多,大家开始学习bbc,最典型的就莫过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叙事,每一个主人公篇幅长度,怎么开篇,怎么设置悬念,如何结构,一集多少人,多少个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标准制作。
实际上题主问拍摄水平高低,也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完整而细致的标准,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艺术的基础,也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

第三 艺术基础
拍摄水平的差异有很多原因,比如设备、经验、标准、流程、金钱等等,国内纪录片拍摄往往讲究好看,却忘记了最重要的画面叙事,就像一双空洞无神的大眼睛。
如果说上面这些这都可以在短期内模仿追赶,那么下面这一点,是bbc甩开我们几万光年的核心——艺术基础,对于国内纪录片拍摄者,无论导演还是摄像,这是决定他们的天花板——再精致漂亮的画面,也只具有匠气,却无法打动心灵。
这个点实在太大了,有兴趣可以看看《艺术中的精神》。

第四 价值观
这是最令人绝望的一点。
还记得老谋子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吗,网上流传的bbc切换版和国内切换版,或许就能看见一斑了——同样地内容,绝不相同的效果。
这是价值观导致的。就像看凤凰卫视一样,这个剪刀+口水的台,大部分节目制作简单粗糙,但是,就是好看,为什么?
价值观决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理念全然不同。
国内纪录片从业者,在某种教育体制下长大,思维固化,看待事物的角度单一,非黑即白,加上宣传体制,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表达。

所以,我悲哀地目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可能超过bbc。
但是我们还是会努力。

———————————————————————————————————————分割线
答案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感谢。
@打飞船提出了奥运会不同国家版本的疑问。我的例子举得不是很恰当,非常感谢您的细心。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是,无论nbc、bbc,nhk......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会关注个体,这些个体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平等而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始。

另外我也没有责怪体制之意。短时间改变不了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故事基础、叙事技巧、艺术熏陶,都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来提高,慢慢地,就起了变化。
近几年,央视9套频繁地与国外机构合作,学习外面的经验,然后通过与国内电视台和制作机构一起合作的方式,把这些经验传回国内,并且一改以往央视老大哥的姿态,平等待人,在这种带动下,全国各台和制作机构也开始以此为突破口主动寻找学习机会甚至改革,已成为一种暗流。除了央视,还有雷禾,三多堂.....都在做着类似的事。其实,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自身学习进步的结果。
当然,如何防止纪录片生产的大跃进,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最后,“题主说国内纪录片水准的幼儿级别的,我说着是对的”,呃,这个,欠妥。差距很大,但前面的说法也太夸张了,毕竟我们能看到的bbc的纪录片,都是经过了精心筛选选具有一定品质的,而国内的纪录片,不管哪个档次的,大家都随处可看,不好比呀。

❸ 中国通史纪录片100集与英国BBC的《中国故事》相比怎么样

和英国BBC的《中国故事》相比,那么该片在学术水平和相关史实的准回确性方面有很大优势答,毕竟受众不一样,《中国通史》是给中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但感觉像是一个历史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灌输各种历史知识,特邀嘉宾说话的时候说教气也比较重。对非历史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比较枯燥,不像《中国故事》以记者来中国采访的形式展开,受访者的参与度很高,很有活力。



❹ 英国bbc纪录片中国故事主角叫什么名字

你是指主持人吗 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

❺ bbc最近拍了一个纪录片,说的是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5周的故事,在哪里可以看

网络 bbc 中国式教育
大结局已出

❻ BBC有关中国的纪录片

1.《中国故事》:

Michael Wood探索了世界上最新超级大国的历史,从古代到现在。从无锡开始,Michael 加入秦氏家庭的团聚会,300个亲戚聚集在一起膜拜他们的祖先秦观。为了寻找中国国家的起源,他参观了二里头的发掘,看到了公元前2000年精美的绿松石龙杖。

2.《中华的故事》:

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2016年1月21日起开播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最新系列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该片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中国过去4000多年的历史,讲述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

4.《中国新年系列》;

影片分成三部,分别是《回家》、《团圆》、《欢庆》。第一集《回家》从北京的交通开始,从出租车的抱怨中对于北京的“堵车”真的是可见一斑。紧接着来到北京各个交通枢纽,以北京西站和北京首都机场为例,春运时期每天都要承载成千上百万甚至更多的客流量。

4.《美丽中国》:

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等。

5.《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

2017年6月3日,由中英合力打造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在江苏卫视和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News)同步播出。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共6集,每集23分钟,定于北京时间每周六晚6时播放一集。6集纪录片包括了24个故事,囊括了世界最长的高铁网、全球最大网购狂欢节、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和世界第一高桥等多个“世界之最”。

❼ BBC纪录片中国新年思维导图怎么写啊,介绍一集就可以。谢谢谢谢!!!

2016年春节,BBC推出的《中国新年》三集纪录片,先是在英国国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3月12号登陆央视后,迅速引起了中国观众的注意。《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会》在凭借巧妙的叙事和严谨的制作获得较高的评价同时,角度和思维的180度转变也让不少中国人感到意外。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工作室选择中国话题。“中国形象”在国际媒体中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这在侧面上增加了中国的话语权力。拓展了表达的平台,之前一些负面的形象也得以局部扭转。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文化产品,依然遵循着一定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过好的故事和文化符号,继续扮演着“再造现实”的意识形态功能。人们通过这些好的故事和文化符号来审视世界和人们自己。

什么是“现实主义风格”,这里要做一个概念上的界定。这里的“现实主义”不是指文学运动的或者是思想运动中所提到的“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而是专指将反映现实生活的文本进行艺术加工后使其接近“现实真实”的媒介表现手法。它通过一系列媒介传播手段来隐匿传播者的主观性,呈现一种“真实再现”的神话。作为一套可以接受的或习惯的媒介符码,不管它所表现的内容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在现实主义风格的粉饰下,人们都不由自主的相信了。

每一种媒体形式都按照不同的现实主义模式来进行叙事,而纪录片同样有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主要从叙事学和符号学的角度来诠释BBC纪录片的现实主义风格。

一、讲述的方式:“中国新年”故事之再现

叙事学把人看作是“讲故事者”,认为感情、美学、价值观构成了我们行为和信仰的基础。因此人们更容易被一个好故事打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杰拉德普林斯在著作《叙事学:叙事的结构与功能》中强调叙事学是研究各种叙事采取何种叙事手段以及想要达到何种目的。因此不同作品的叙事会因为其目的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笔者试图从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叙事逻辑、叙事节奏等角度来分析BBC对于“中国新年”故事的呈现。

(一)立体感:空间和时间结构的双重运用

叙事的定义指出叙事是对时间序列中的一系列(虚构或者真实的)事件或者状态的讲述[1]。因此时间的结构在叙事中较为常用,大多数的故事习惯按照编年的形式讲述时间的缘起,发展、高潮与结尾。每一段故事的发生都会局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这是因为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地点的转换需要给予交代。得益于电视画面的直观,电视叙事可以轻松地实现时空的同时转换。《中国新年:全球最的盛会》为了展现中国新年的盛大将两种叙事结构融合到了一起:该片分为《回家》《团圆》《欢庆》3集,每集时长一小时,记录了五位英国主持人体验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的旅程。从每一集的标题可以明显地看出整个故事的时间结构,分别表现了春节前准备回家,春节中家人团聚以及春节后人们欢庆的内容,这是严格的按照时间的发展来进行组织的。但在每一集的讲述当中,又可以发现明显地空间转换,第一集中围绕“回家”这一个主题,重点介绍了春运和摩托车骑行等春节回家的场景,故事中的人们从工作和学习的地方返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里涉及到多处地点的转换,其中两位英国主持人戴夫和赛亲身体验了农民工摩托车骑行回乡的过程,故事实现了从北京到湖南的地点转换。同样,故事在讲述中国传统的时候,也多次运用了空间的结构,讲述烟花时从香港到湖南,讲述白酒时从北京到山西,讲述捕鱼时从香港到吉林。

这种双重叙事结构并没有产生太多的杂乱感,而是产生了一种立体的感觉,春节这个故事在中国各地“同时在上演”。空间的结构弥补了时间叙述中故事的讲述顺序而产生的时间错觉,因为人们通常会把后叙述的事情当做是后发生的。因此,在时间结构的基础上加入空间结构的方法,在展现“中国新年”过程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其规模的巨大,涉及的地点之广,人口之多,就如同他们预设的一样“全球最大的盛会”。

(二)多重叙述:自由变换的内视角

叙述视点,也就是人们所站的角度或者说是代表的人物身份。法国的热奈特将它称作“叙事聚集”,并给出了三种分类: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内视角(叙述者=人物)往往是从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的角度出发,来讲述整个故事,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故事的参与者,这种视角既包含了见证者对他人的外部客观描写,也允许对其自身的心理描写。这种角度更加接近于人们的生活现实。

《中国新年》采用的是复合内视角的手法,故事由五个英国主持人来进行讲述,他们都使用了第一人称。在《回家》当中,核心故事主要在哈尔滨,主要有三位主持人分别讲述;《团聚》聚焦在背景,由戴夫和赛共同讲述。《欢庆》地点集中在香港,主要由凯特和安特主导讲述。故事的开始,主持人站在地标性建筑物面前,开始交代故事的发生。画面发出的是主持人的真实声音,他们用“我”这个人称代词,强调了叙述者的在场。故事的真实客观性在他们的亲历过程中展现。首先,他们都是以一种对“春节”不太了解的态度来进行调查和发现,并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凯特和安特体验了冰长城的滑道,戴夫和赛直接进入到中国百姓的家庭,体验品酒、包饺子、看春晚等一系列事件。女主持人陆思敬也跑到河北暖泉镇去探寻“打树花”的奥秘。人们经常会在节目中听到这样的主观评价“Remarkable”“amazing”。当叙事采用这种内视角时,人们对这类主观词语并不会感到奇怪。这种“直接引语”的使用,增加了叙述者可以解释和阐述的空间。真正的作者被完美的隐藏于话语之后,在减少介入性的同时,最大化表达的空间。

除了五个主持人之外,会发现有许多中国人也作为第二叙述者或者是第三叙述者的身份出现。他们讲述关于自己的个体故事。在第一集《回家》中,九年没回家过年的李桐瑜踏上了归家之旅。作为农民工摩托大军的成员,永贤和冰灵日夜兼程赶回老家团聚。第二集《团聚》中,江燕一家给人们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年夜饭。《中国新年》显然呈现的是“关于中国人的故事”,并且还面向部分的中国观众。人们通常会认为直接叙述的事情会比转述的事情可信度更高。当这些中国叙述者出现时,叙述者和受述者的身份就出现了重叠。中国的叙述者在身份上更加接近中国观众,因此会被认为可信度更高,他们共享一种文化或者语境,传达的信息也更容易被理解。另外这种暂时赋予话语权的做法,也能传达出一种客观公正的印象。

❽ 谁有BBC的纪录片《中国的故事》

http://www.360kan.com/va/YsQlbHNu7pU3ET.html

给你网址

❾ 如何评价BBC纪录片

这个问题太大了,可写论文,所以我侧重几个点回答。

第一 故事教育
叙事的基础是故事本身。
对于国内纪录片来说,由于多年的教育体系灌输,我们的第一思维是中心思想(这个词好熟悉),而不是个体。在国外的电影中,经常看到父母在床头给小孩子读故事,因为故事是儿时教育最基本的载体,但我们小时候这方面熏陶相对薄弱,以至于中国人总体上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这不仅仅是纪录片人,销售、老师、设计师等各行各业基本如此。
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案,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讲清楚你的故事。前年参加一个提案会,中国纪录片人的提案,可以说是完全不知什么是故事。
一个从小缺乏故事熏陶的群体,如何能有较高的叙事水平。

第二 叙事法则的工业化
是的,你没看错,叙事技巧也可以工业化,流水线化,是有一套完整而详细的标准。就和好莱坞的电影一样,开场怎么设置,每个段落不超过多长,每个采访多少秒以内,宏观和个体如何处理,什么长度是观众忍受的极限,bbc会请专门的机构做观众的心理分析,数据分析,精确到哪个情节,多少分多少秒观众开始流失了,所以,bbc的叙事,都是按照观众的心理感受,有科学依据而制定出的标准,而且是工业化的标准,比如在他们系列片中,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节,也不可以超过8分钟,8分钟一过,必须要出新的内容!
但是,国内纪录片作品往往是导演的个人作品,我是大爷,我想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是上帝。比如一个一两分钟的长镜头,一个人在画面里走啊走啊走,多tm有韵味,多tm深沉,你们这些傻逼观众就按照我的节奏走吧,哇哈哈哈......
对于大多数的国内纪录片者,bbc这样的标准,是天方夜谭。
不过近两年改观了很多,大家开始学习bbc,最典型的就莫过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叙事,每一个主人公篇幅长度,怎么开篇,怎么设置悬念,如何结构,一集多少人,多少个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标准制作。
实际上题主问拍摄水平高低,也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完整而细致的标准,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艺术的基础,也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

第三 艺术基础
拍摄水平的差异有很多原因,比如设备、经验、标准、流程、金钱等等,国内纪录片拍摄往往讲究好看,却忘记了最重要的画面叙事,就像一双空洞无神的大眼睛。
如果说上面这些这都可以在短期内模仿追赶,那么下面这一点,是bbc甩开我们几万光年的核心——艺术基础,对于国内纪录片拍摄者,无论导演还是摄像,这是决定他们的天花板——再精致漂亮的画面,也只具有匠气,却无法打动心灵。
这个点实在太大了,有兴趣可以看看《艺术中的精神》。

第四 价值观
这是最令人绝望的一点。
还记得老谋子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吗,网上流传的bbc切换版和国内切换版,或许就能看见一斑了——同样地内容,绝不相同的效果。
这是价值观导致的。就像看凤凰卫视一样,这个剪刀+口水的台,大部分节目制作简单粗糙,但是,就是好看,为什么?
价值观决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理念全然不同。
国内纪录片从业者,在某种教育体制下长大,思维固化,看待事物的角度单一,非黑即白,加上宣传体制,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表达。

所以,我悲哀地目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可能超过bbc。
但是我们还是会努力。

———————————————————————————————————————分割线
答案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感谢。
@打飞船提出了奥运会不同国家版本的疑问。我的例子举得不是很恰当,非常感谢您的细心。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是,无论nbc、bbc,nhk......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会关注个体,这些个体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平等而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始。

另外我也没有责怪体制之意。短时间改变不了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故事基础、叙事技巧、艺术熏陶,都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来提高,慢慢地,就起了变化。
近几年,央视9套频繁地与国外机构合作,学习外面的经验,然后通过与国内电视台和制作机构一起合作的方式,把这些经验传回国内,并且一改以往央视老大哥的姿态,平等待人,在这种带动下,全国各台和制作机构也开始以此为突破口主动寻找学习机会甚至改革,已成为一种暗流。除了央视,还有雷禾,三多堂.....都在做着类似的事。其实,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自身学习进步的结果。
当然,如何防止纪录片生产的大跃进,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最后,“题主说国内纪录片水准的幼儿级别的,我说着是对的”,呃,这个,欠妥。差距很大,但前面的说法也太夸张了,毕竟我们能看到的bbc的纪录片,都是经过了精心筛选选具有一定品质的,而国内的纪录片,不管哪个档次的,大家都随处可看,不好比呀。

以上补充。再次致谢,欢迎交流。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