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故事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06 02:07:25

①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来源

阳明先生的格物是涤非,致知是致良知。 格物致知意即格去内心污粕之物,以达到人初始本生之良知。 朱子之格物是穷析物理,致知是使自己知道了解。 格物致知即透彻研究某物,使自己完全理解其特性。

②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最后的理解是怎样的

他们对宋明理学或“道学”(Neo-Confucianism) 的理论发展有重大的贡献。罗整庵早年笃信禅学, 但晚年又决定放弃禅学, 潜心研究儒学。他接受和继承了张载的气本体论, 走气学的路线, 结果成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对陆王心学进行批判的人, 同时也是对程朱理学进行有系统性的改造的第一人。他提出 “盖通天地, 亘古今, 无非一气而己”(1) 的气一元论 (monism), 认为物质性的“气”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本体 (ontological / ultimate reality), 一切都是由 “气”所构成, 亦是 “气”的外在表现 (outward manifestation)。朱熹在客观唯心论 (objective idealism) 的立场上把 “理”看作是世界的精神本体, 但在罗氏看来, “理”只是 “气”或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原则或条理。 “理”通过 “气”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而表现出来, 例如气聚则万物生, 气散则万物灭, 但气散开後又会再聚合。无论是聚或散, “气”都必定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拥有一定的根据与必然性, 那就是 “理”。罗整庵的唯物论思想 (materialism) 令他成为明代气学的开创功臣。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心学发展的高峰, 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他继承陆九渊所提出的 “心即理”和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的主观唯心论 (subjective idealism), 把 “心”或人的意识看作是宇宙的终极本体。万事万物都是心识的显现, 没有 “心”, 就没有世界, 所以 “心”有起灭天地之功能。朱熹把 “心”和 “理”分开, 认为 “心”是主观的, “理”是客观的。但是,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 “心外无理”, “心外无事”和 “心外无物”, 因此宇宙间之一切都在人心之中。由此可见, 罗王二人的立场各不相同, 罗整庵是一位唯物主义者, 他承认主客的对立, 但王阳明只承认主观意识的实在性, 结果导致两人对知识的获得方法有不同的见解。 谈到中国的知识论 (epistemology), 就必定要提到 “格物致知”, 因为这是中国知识论的重要概念。宋明理学, 气学和心学的重要哲学家无不对 “格物致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有些哲学家能够一夜成名, 创立一套新的学说, 就是因为他们对“格物致知”有全新的理解。王阳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罗整庵和王阳明是同时代的人, 又读过他的着作, 和他亦有书信往来。但是, 罗整庵认为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说背离了儒家的正统立场, 於是在正德末年, 他与王阳明之间曾经有过一次关於格物问题的辩论。众所周知, 罗整庵和王阳明都是以儒者而自居, 为什麽罗氏会不同意王阳明的观点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先弄懂王阳明的格物学说。 自从龙场悟道之後, 王阳明自称自己以经领悟了格物学说之真谛, 并且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塲上解释 “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 都是从龙场 “大悟”中得到了启发。因此, 龙场悟道不但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转折点, 而且还是改变了他一生的体验, 令他的格物学说从传统的格物学说中被区分出来。换言之, 龙场之悟 “标志着他与朱熹格物学说的彻底决裂。”(2) 王阳明否定朱熹用客观唯心主义来分析 “格物”之义, 认为如果要解释 “格物”, 就必须要把它纳入心学的体纟。 在《传习录》下的《黄以方录》中, 王阳明自述了一个关於他早年格竹子的故事, 企图利用它来否定朱熹格物说的实用价值 (practical value)。王阳明说,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要学习 “格物”, 就一定要依照朱熹的方法去做, 但他们只懂得纸上谈兵, 并没有认真地去实践过朱熹的学说! 为了检验朱熹的格物说, 王阳明就和一位姓钱的朋友一起去格竹子的道理。那位姓钱的人兄花了三天的时间, 竭尽心思地去格竹子之理, 以至积劳成疾。王阳明还以为他是体力不足, 於是便出尽全力地去格, 结果还是弄不懂竹子的道理。到了第七天, 王阳明也病了。於是, 他们俩共同地感叹: 如果有人想去仿效朱熹的格物学说去获得真理和成为圣贤, 那麽他就注定要失败, 因为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3) 朱熹在 “理一分殊”的基础上, 认为所有客观的具体事物都是由一个客观和完整的 “理”(ultimate principle) 所显现, 而且每一样事物都分有一个整体的 “理”, 所以他提倡 “格物”就是向外物求 “理”。反之, 王阳明认为 “心外无理”, 所以外物本无可格。因此, 他把 “格物穷理”的 “理”由客观或外在的事物转向人的主体意识。从 “心外无理”和 “格物不应向外求理”的基础上, 王阳明把 “格物”理解为 “格心”或 ‘求心”, 因为“意念所在即是所格之地。”以下是王阳明给 “格物”和 “穷理”所下的定义: 格物, 如《孟子》 ‘大人格君心’之 ‘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 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 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即是穷理。 ‘天理’即是 ‘明德’, ‘穷理’即是 ‘明明德’。… 问格物, 先生曰: 格者, 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於正也。(4) 与朱熹把 “格物”理解为研究和调查外物 (investigation of external things) 的意义相反, 王阳明把“格”解释为 “正”, 亦即是纠正 (rectification) 的意思; 而 “物”则定义为 “意念” (mind), 因为 “意之所在便是物。”因而, “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 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 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5) 在朱熹和王阳明看来,“致知”就是“穷理”, 但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皆统一於 “心”, 而 “心”就是 “理”, 也是 “明德”。他把 “穷理”等同於《大学》所说的 “明明德”。换言之, 当一个人能够纠正他的意念, 使自己的意念完全符合封建道德的规范时, 他就可以发扬 (“明”) 人类所固有的先天善性 (“明德”), 然後成为圣人。王氏又指出“格物致知”就是 “诚意正心”, 两者是二而一, 一而二的: 夫正心丶诚意丶 致知丶格物, 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 其所用力实可见之地。故格物者, 格其心之物也, 格其意之物也, 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 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 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 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 (6) 王阳明把客观的具体事物都说成是人心或主观意念 (self-consciousness) 的表像。一切东西都要依赖人的心识和知觉而存在, 例如他说: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於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7) 既然如此, 王阳明要世人所格之“物”就是人的心识, 意念和知觉。那麽“格物致知”和 “诚意正心”又有什麽差别呢? 简而言之, 他的知识论并不具有科学和实用性, 而是一种神秘性的直观 (mystical insight), 因为他 “取消了事物的客观独立性, 取消了知识的客观内容。”(8) 罗整庵就是看出了这个致命弱点, 於是用自己的气一元论来做武器, 攻击王氏的主观唯心主义。 首先我们要知道, 罗整庵是站在程朱格物学说的立场来批判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他认为王阳明所提出的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两个命题有两个疑点。第一, 客观事物确实是在外界存在着, 所以不能够用 “意”或意念来代替。第二, 王阳明认为事物或人的意念的 “正” 与 “不正”都是以主观意识为准, 但这样只会否定了科学检验 (scientific examination) 的意义。(9) 对此, 罗整庵举例说: 有如《论语》”川上”之叹, 《中庸》”鸢飞鱼跃”之理, 皆圣贤吃紧为人处, 学者如未能深达其义, 未可谓之知学也。试以吾意着於川之流, 鸢之飞, 鱼之跃, 若之何正其不正以归於正耶? 此愚之所不能无疑者二也。(10) 从以上的引述来看, 罗整庵的思想略带有实证主义 (positivism) 的色彩。他明确指出外界的事物, 例如川水的流逝, 鸢的飞翔和鱼的跳跃, 都一定要经过检证才能够被认知。若要纠正外物之不正, 就必须要先检验它, 而主体和客体的接触是检验万物的前提。罗氏对研究和检证外物的坚持, 清楚地表明他是深受程朱格物说的影响, 正如他所说: “欲见得此理分明, 显而易见用程朱格物工夫不可。”(11) 王阳明将一切事物归之於主观意识, 从而否定了对外界的检验。他所说的 “正其不正以归於正”的方法只是一种 “格心”的方法, 它能纠正人的意念, 却不能纠正和检验 “川之流”丶 “鸢之飞”和“ 鱼之跃”。因此, 罗整庵批评王阳明这种做法的结果必然使为学和格物的工夫完全变为禅宗 “反省内求”的方法, 然而当人专注於内心修养之时, 他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读书和向外界学习的重要性。 罗整庵把王阳明的致命弱点概括为 “局於内而遗其外”和“使其心更无一线可通。”他说: 惟圣门《大学》之教, 其道则无以易, 此学者所当由之以入, 不可诬也。外此或夸多而斗扉, 则溺於外而遗其内, 或厌繁而喜径, 则局於内而遗其外。

③ 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出自《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王阳明则把“格物”视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认为“格物”是由内而外的实际认知。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致良知”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④ 阳明心学到底是怎么解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

“格物致知”并非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经典《大学》。但是《大学》对于“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并没有进一步地解释。因此后来的儒学大家,对这四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实际上是通过解释这四个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

在解释王阳明的意思之前,我们先看看朱熹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⑤ 王阳明怎么格物致知

“格复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制《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欲望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中,王阳明的例子在文中的作用

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
【明确】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最早是在《大学》里提到的。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4、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红色字体词的作用。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3)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关联词语。
(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只能……不可能”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
(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
(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作了否定。
(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
6、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1)举例论证。文中第4段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第11段、12段联系实际,举了中国学生及作者自己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2)道理论证。第5段、第8~9段,第13段都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可举事例很多,为什么文中只举了明朝的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来论证呢?
【明确】议论文中举例要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举王阳明的例子,可以有力地说明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举作者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有力地说明了有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举例,有针对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请你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明确】古代《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的精神。
9、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10、本篇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听众易于接受,这是为什么?
【明确】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第二,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11、“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是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请说出理由。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不是,王阳明格竹子并没有探察竹子的过程,而是坐在凳子上硬想,他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王阳明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

⑦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拓展资料: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⑧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最后的理解是怎样的

他们对宋明理学或“道学”(Neo-Confucianism) 的理论发展有重大的贡献.罗整庵早年笃信禅学, 但晚年又决定放弃禅学, 潜心研究儒学.他接受和继承了张载的气本体论, 走气学的路线, 结果成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对陆王心学进行批判的人, 同时也是对程朱理学进行有系统性的改造的第一人.他提出 “盖通天地, 亘古今, 无非一气而己”(1) 的气一元论 (monism), 认为物质性的“气”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本体 (ontological / ultimate reality), 一切都是由 “气”所构成, 亦是 “气”的外在表现 (outward manifestation).朱熹在客观唯心论 (objective idealism) 的立场上把 “理”看作是世界的精神本体, 但在罗氏看来, “理”只是 “气”或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原则或条理. “理”通过 “气”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而表现出来, 例如气聚则万物生, 气散则万物灭, 但气散开後又会再聚合.无论是聚或散, “气”都必定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拥有一定的根据与必然性, 那就是 “理”.罗整庵的唯物论思想 (materialism) 令他成为明代气学的开创功臣.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心学发展的高峰, 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他继承陆九渊所提出的 “心即理”和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的主观唯心论 (subjective idealism), 把 “心”或人的意识看作是宇宙的终极本体.万事万物都是心识的显现, 没有 “心”, 就没有世界, 所以 “心”有起灭天地之功能.朱熹把 “心”和 “理”分开, 认为 “心”是主观的, “理”是客观的.但是,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 “心外无理”, “心外无事”和 “心外无物”, 因此宇宙间之一切都在人心之中.由此可见, 罗王二人的立场各不相同, 罗整庵是一位唯物主义者, 他承认主客的对立, 但王阳明只承认主观意识的实在性, 结果导致两人对知识的获得方法有不同的见解.
谈到中国的知识论 (epistemology), 就必定要提到 “格物致知”, 因为这是中国知识论的重要概念.宋明理学, 气学和心学的重要哲学家无不对 “格物致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有些哲学家能够一夜成名, 创立一套新的学说, 就是因为他们对“格物致知”有全新的理解.王阳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罗整庵和王阳明是同时代的人, 又读过他的着作, 和他亦有书信往来.但是, 罗整庵认为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说背离了儒家的正统立场, 於是在正德末年, 他与王阳明之间曾经有过一次关於格物问题的辩论.众所周知, 罗整庵和王阳明都是以儒者而自居, 为什麽罗氏会不同意王阳明的观点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先弄懂王阳明的格物学说.
自从龙场悟道之後, 王阳明自称自己以经领悟了格物学说之真谛, 并且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塲上解释 “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 都是从龙场 “大悟”中得到了启发.因此, 龙场悟道不但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转折点, 而且还是改变了他一生的体验, 令他的格物学说从传统的格物学说中被区分出来.换言之, 龙场之悟 “标志着他与朱熹格物学说的彻底决裂.”(2) 王阳明否定朱熹用客观唯心主义来分析 “格物”之义, 认为如果要解释 “格物”, 就必须要把它纳入心学的体纟.
在《传习录》下的《黄以方录》中, 王阳明自述了一个关於他早年格竹子的故事, 企图利用它来否定朱熹格物说的实用价值 (practical value).王阳明说,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要学习 “格物”, 就一定要依照朱熹的方法去做, 但他们只懂得纸上谈兵, 并没有认真地去实践过朱熹的学说! 为了检验朱熹的格物说, 王阳明就和一位姓钱的朋友一起去格竹子的道理.那位姓钱的人兄花了三天的时间, 竭尽心思地去格竹子之理, 以至积劳成疾.王阳明还以为他是体力不足, 於是便出尽全力地去格, 结果还是弄不懂竹子的道理.到了第七天, 王阳明也病了.於是, 他们俩共同地感叹: 如果有人想去仿效朱熹的格物学说去获得真理和成为圣贤, 那麽他就注定要失败, 因为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3)
朱熹在 “理一分殊”的基础上, 认为所有客观的具体事物都是由一个客观和完整的 “理”(ultimate principle) 所显现, 而且每一样事物都分有一个整体的 “理”, 所以他提倡 “格物”就是向外物求 “理”.反之, 王阳明认为 “心外无理”, 所以外物本无可格.因此, 他把 “格物穷理”的 “理”由客观或外在的事物转向人的主体意识.从 “心外无理”和 “格物不应向外求理”的基础上, 王阳明把 “格物”理解为 “格心”或 ‘求心”, 因为“意念所在即是所格之地.”以下是王阳明给 “格物”和 “穷理”所下的定义:
格物, 如《孟子》 ‘大人格君心’之 ‘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 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 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即是穷理. ‘天理’即是 ‘明德’, ‘穷理’即是 ‘明明德’.… 问格物, 先生曰: 格者, 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於正也.(4)
与朱熹把 “格物”理解为研究和调查外物 (investigation of external things) 的意义相反, 王阳明把“格”解释为 “正”, 亦即是纠正 (rectification) 的意思; 而 “物”则定义为 “意念” (mind), 因为 “意之所在便是物.”因而, “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 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 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5) 在朱熹和王阳明看来,“致知”就是“穷理”, 但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皆统一於 “心”, 而 “心”就是 “理”, 也是 “明德”.他把 “穷理”等同於《大学》所说的 “明明德”.换言之, 当一个人能够纠正他的意念, 使自己的意念完全符合封建道德的规范时, 他就可以发扬 (“明”) 人类所固有的先天善性 (“明德”), 然後成为圣人.王氏又指出“格物致知”就是 “诚意正心”, 两者是二而一, 一而二的:
夫正心丶诚意丶 致知丶格物, 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 其所用力实可见之地.故格物者, 格其心之物也, 格其意之物也, 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 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 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 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 (6)
王阳明把客观的具体事物都说成是人心或主观意念 (self-consciousness) 的表像.一切东西都要依赖人的心识和知觉而存在, 例如他说: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於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7) 既然如此, 王阳明要世人所格之“物”就是人的心识, 意念和知觉.那麽“格物致知”和 “诚意正心”又有什麽差别呢? 简而言之, 他的知识论并不具有科学和实用性, 而是一种神秘性的直观 (mystical insight), 因为他 “取消了事物的客观独立性, 取消了知识的客观内容.”(8) 罗整庵就是看出了这个致命弱点, 於是用自己的气一元论来做武器, 攻击王氏的主观唯心主义.
首先我们要知道, 罗整庵是站在程朱格物学说的立场来批判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他认为王阳明所提出的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两个命题有两个疑点.第一, 客观事物确实是在外界存在着, 所以不能够用 “意”或意念来代替.第二, 王阳明认为事物或人的意念的 “正” 与 “不正”都是以主观意识为准, 但这样只会否定了科学检验 (scientific examination) 的意义.(9) 对此, 罗整庵举例说:
有如《论语》”川上”之叹, 《中庸》”鸢飞鱼跃”之理, 皆圣贤吃紧为人处, 学者如未能深达其义, 未可谓之知学也.试以吾意着於川之流, 鸢之飞, 鱼之跃, 若之何正其不正以归於正耶? 此愚之所不能无疑者二也.(10)
从以上的引述来看, 罗整庵的思想略带有实证主义 (positivism) 的色彩.他明确指出外界的事物, 例如川水的流逝, 鸢的飞翔和鱼的跳跃, 都一定要经过检证才能够被认知.若要纠正外物之不正, 就必须要先检验它, 而主体和客体的接触是检验万物的前提.罗氏对研究和检证外物的坚持, 清楚地表明他是深受程朱格物说的影响, 正如他所说: “欲见得此理分明, 显而易见用程朱格物工夫不可.”(11) 王阳明将一切事物归之於主观意识, 从而否定了对外界的检验.他所说的 “正其不正以归於正”的方法只是一种 “格心”的方法, 它能纠正人的意念, 却不能纠正和检验 “川之流”丶 “鸢之飞”和“ 鱼之跃”.因此, 罗整庵批评王阳明这种做法的结果必然使为学和格物的工夫完全变为禅宗 “反省内求”的方法, 然而当人专注於内心修养之时, 他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读书和向外界学习的重要性.
罗整庵把王阳明的致命弱点概括为 “局於内而遗其外”和“使其心更无一线可通.”他说:
惟圣门《大学》之教, 其道则无以易, 此学者所当由之以入, 不可诬也.外此或夸多而斗扉, 则溺於外而遗其内, 或厌繁而喜径, 则局於内而遗其外.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