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

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04 01:43:19

① 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简短的

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

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

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

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

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其中鲁迅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赞颂史记的诗句,同样也是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除了司马迁,还有谁会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餐露宿。

最后只为那渺渺数笔的真实史料。后来的史学巨著有《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但鲁迅偏偏只评价《史记》为史家绝唱,并与文学的中诗歌最高成就的《离骚》划为等号。

可见《史记》在后人心中的位置。作为史学家记录历史方面,司马迁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班固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

要知道司马迁的记载了很多古代君王,甚至包括再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的楚霸王项羽,同时还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大加赞扬,这是作为帝王的武帝所不喜欢的。

但司马迁以历史史实功绩为主要标准,并不惧怕武帝的喜好,做到了实录的客观性。班彪同样赞颂司马迁:文质相称,良史之才。

司马迁书写的《史记》不仅是史学名著,其文学造诣同样深厚,说那是文学巨著也不为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人们留下无数的名言警句。

更为我们留下拼搏的动力。赞颂司马迁的诗句再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他的光辉不需要任何诗句的赞美。

② 司马迁写《史记》的小故事

1、取材方面的故事

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2、创作方面的故事

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的《史记》的风格特征:

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的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并富有传奇色彩。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

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③ 司马迁的故事100字

少年司马迁生抄于史袭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3)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

④ 关于司马迁的故事

1、20岁后他漫游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大大地丰富了他各方面的知识,培育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司马迁漫游回来后,当了一名小官。不久他父亲病危,临去世前,拉着司马迁的手说:“我家世世代代都当史官,你将来也会接替这个职务。我早就想写一部通史,但这个愿望实现不了啦!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千万不要忘记啊!”

司马迁坚定地回答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实现您的愿望!”

2、司马迁当了史官,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皇家图书馆里的藏书、档案,整理和考证历史资料。那时的文字都刻在木简上或写在丝绢上,有时一部书就要堆满一间屋子,读书是很不容易的,到41岁那年,他开始写《史记》。

3、马迁因直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得罪了皇帝,被送进监狱。他在狱中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是他又觉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就这样轻易死去,《史记》由谁来完成呢?他决心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4、50岁那年,司马迁被释放出狱。他更加奋发,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写《史记》中去。他用了14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50多万字的著作。《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通史,一共写了3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揭露帝王作恶的文章,也有歌颂奴隶起义故事。

5、司马迁小的时候,是个爱静不爱动的孩子,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着爸爸。白天,小朋
友们都在外边玩儿,司马迁却搬个小板凳坐到爸爸身边,听他读书,看他写字、画画。“爸爸
的大笔可真神奇!”

小司马迁心里想。晚上,吃过饭,司马迁蹦着跳着扑到爸爸怀里,“爸爸,
今天讲什么故事呀?”随着司马迁一天一天长大,他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知道那么多的事情,会讲那么
多的故事呢?”

原来爸爸都是从书上看到的,可司马迁翻了翻,他一点儿都看不懂,急得都要哭了。
从那天开始,司马迁跟着爸爸学认字了。

(4)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⑤ 关於司马迁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关于他写史记力求真实的: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 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有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有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有事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有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起和儿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对于李斯这个人物,司马迁反复刻画他外似刚愎而内实游移的矛盾状态: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他想知难而退,却又贪恋富贵,下不了决心;在赵高废立之际,开始像是要以身殉国,经赵高劝之以利害,马上退缩妥协;对于秦二世的无道,本想犯言直谏,一旦二世责问,立刻苟合求容。李斯的双重人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内心分裂的可悲形象跃然纸上。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他猜忌功臣,《喂饱彭越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揭露他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樊郦滕灌列传》 披露了这样一件事实,楚汉相争时,刘邦战败逃跑,为了保全自己的姓名,几次把亲生儿女推到车下,后来的惠帝、鲁元公主有赖于夏侯婴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司马迁对汉高祖刘邦之所以采用旁见侧出的写法,显然是有所忌讳,不得不如此。信陵君是司马迁最欣赏的一位人物,在《魏公子列传》中称公子者凡147次,写了他一系列礼贤下士的事迹,塑造出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紧接着,在《范睢蔡泽列传》中,有一段和信陵君相关的故事:秦昭王为给范睢报仇,追捕魏齐甚急。魏齐走投无路,和赵相虞卿一道向信陵君求援。“信陵君闻之,畏秦,犹豫未肯见。”魏齐听到这个消息自刭身亡,等到信陵君听从候嬴的劝告决定接纳魏齐时,已经为时过晚。司马迁对信陵君爱之过深,他没有把这个有损于信陵君光辉形象的事情写入本传,而是采用旁见侧出法加以处理。《史记》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要把相关传记联系起来加以观照才能全面地把握。

⑥ 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有赋八篇,但大都不传,只有《悲士不遇赋》保存在唐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卷三十之中。

(6)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10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⑦ 司马迁生平故事简短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7)关于司马迁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司马迁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贡献,我觉得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他对先秦的历史资料广泛地进行了收集、汇总,并将其谱列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中国第一次有了科学、系统、完整的古代历史书。

司马迁依据《尚书》、《逸周书》、《国语》等史书整理了夏、商、周古代历史的轮廓;他依据《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史书比较细致地整理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尽管这里头有些局部的错误,但是主要的方面是很好的,尤其是有关春秋时期的篇章都比较清晰。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受命讨伐匈奴,最后却投降于匈奴,皇帝气急想要惩罚李陵,司马迁为李陵说情辩解,惹怒了汉武帝被连坐,受了宫刑。

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⑧ 司马迁坚持不懈态度小故事

简述:
李陵弓尽粮绝后与匈奴苦战几天几夜,不得已而降,汉武帝大怒,诛其全家.满朝文武惶然附从,唯司马迁持相反之意.刘彻一怒之下将司马迁关进大狱并施已宫刑.
具体: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但是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军候侯敢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请采纳,谢谢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