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与千里马的成语
Ⅰ 形容伯乐发现千里马的四字词语
兴高采烈
大大达到
Ⅱ 看图猜成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异曲同工 自圆其说 可圈可点 一五一十 口是心非心直口快 无与伦比 啼笑皆非 里应外合 三教九流五音不全 两面三刀 一塌糊涂 多此一举 杯弓蛇影天方夜谭 羊入虎口 白纸黑字 俯首称臣 石破天惊能屈能伸 三从四德 风花雪月 四大皆空 德高望重四脚朝天 三言两语 入木三分 扬眉吐气 比翼双飞正中下怀 举一反三 马失前蹄 点到为止 莫名其妙
Ⅲ 伯乐和千里马都是什么意思
伯乐,相传春秋时人,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汉语词条,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也是一个汽车品牌。古代就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
(3)伯乐与千里马的成语扩展阅读:
伯乐识别千里马的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糊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饲)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饲)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Ⅳ 说“千里马归伯乐”的成语
【非君莫属】君:你,表示尊敬对方;莫:没有谁;属:归属,引申为占用。俇了您没有谁可以占有的。也指只有您来承担此事才能成功。
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
Ⅳ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内烂了,容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发出金石相撞一般的响亮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5)伯乐与千里马的成语扩展阅读:
千里马与伯乐引申出来的成语:伯乐相马
意思是: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自】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上有识别马的伯乐,然后千里马才被发现。千里马一直都存在着的,但是伯乐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
【示例】伯乐相马这个故事,千年流传不衰,就是人们始终期盼着伯乐能够永存。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用于选人才
【近义词】伯乐选马、选贤举能、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人尽其才
【反义词】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Ⅵ 关于千里马与伯乐的类似典故麻烦各位大哥大姐指点下
杂说四
【题解】
本文选自《韩昌黎集·杂说》,题一作《马说》。本文题从通行古文选本。全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揭示深刻社会问题。说乃一种文体。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资治通鉴·唐纪八》
(唐)太宗令封德彝①举贤,久无所举②。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③者,岂借人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注:①封德彝,名伦。初事隋,太宗时,累拜尚书右仆射,即尚书省长官。②举,荐举,举贤。③致治,极善治理。
释文:
唐太宗要求封德彝推荐有德行的人才,很长时间不见他推举一人。太宗责怪下来,封德彝回答说:“不是我没有尽到责任,如今实在是很难发现特别有能力的人才呀!”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那样,是使用各自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国家繁荣富强的君主,岂是借用了上几代的人才吗?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发现人才的本领,怎么可以冤枉当今整整一代人呢?”
拾得:
古人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并不常有。发现人才,并不容易,既要求熟悉业务,又要求具有眼力;而发现了人才,能够积极推荐出来,更是不容易,需要出自公心,高度负责。历史上,如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谢安、郗超为拒苻坚入侵共推谢玄,确是有远见有胆识。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如封德彝者,却不少见。他们不去发现人才,也不尽心培养人才,每每拿所谓极少遇到理想的人才为借口,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着实埋没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严格地说,类似封德彝这样的人,应该谴责为历史的罪人。
Ⅶ 由千里马与伯乐演化出的成语是什么
由千里马与伯乐演化出的成语:伯乐相马
伯乐相马 [bó lè xiàng mǎ]
【解释】:伯专乐:相传为秦穆公属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用于选人才
Ⅷ 现代人用伯乐和千里马来形容什么
千里马比喻有才的人(而且通常是有才却难以被发现的人)
伯乐形容发现了有才的人 的人
也就是说伯乐是有才的人的知音
求采纳求采纳
Ⅸ 好的伯乐也要遇到好的千里马好的千里马也得遇到好的不漏用成语怎么表示
请用成语表示——
好的伯乐也要遇到好的千里马,
好的千里马也得遇到好的伯乐;
成语:内
1、独具慧眼容;
2、慧眼独具;
3、别具慧眼;
4、知遇之恩;
不是成语的更加贴切——
1、慧眼识英雄;
2、慧眼识珠;
3、慧眼如炬;
……
Ⅹ 《伯乐和千里马》这个故事中有什么四字成语
骨瘦如柴
[拼音]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专:“瘦如豺。豺,柴属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毫不犹豫
[拼音]háo bù yóu yù
[释义]当机立断,一点也不迟疑。
造句:一见有人溺水,他毫不犹豫的跳进河里救人。
将信将疑
[拼音]jiāng xìn jiāng yí
[释义]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尽心尽力
[拼音]jìn xīn jìn lì
[释义]指费尽心力。
[出处]《晋书·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耳后生风
[拼音]:ěr hòu shēng fēng
[解释]: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出 处]:《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