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子故事汇
㈠ 重庆秀山花灯戏有哪些特点
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了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等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双花灯有两旦两丑或两旦四丑。花灯戏则近似湖南花鼓戏,表现故事情节较完整。
花灯舞蹈语汇有200多个,如雪花盖顶、犀牛望月、蛤蟆戏水、白鹤亮翅、扫地莲花、蜻蜓点水等。舞蹈在一张方桌的微型舞台上进行。
花子先上台,借故道白请花妹上台,开始旋转唱跳,动作细腻准确,表演别致滑稽。花灯唱词短小精悍,反映日常生活、爱情婚姻、生产知识、历史故事、地方掌故等内容。
花灯音乐曲牌400多个,曲式一般为2至4个乐句的单句段。歌词以五七字居多。衬词轻快活泼,分正调、杂调。杂调生活气息较浓,调式、唱腔都很优美,乃花灯戏精华。经过加工的一些杂调,如《采茶调》、《一把菜籽》、《黄杨扁担》等,流行全国,蜚声海内外。
秀山花灯戏是由载歌载舞的秀山花灯派生出来的一个剧种。其形成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秀山边沿地区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相继传入了辰河戏、阳戏、灯儿戏、京剧、川剧等剧种。
一些花灯艺人受到启发,创编了一些时间在10至30分钟,角色限于生、旦、丑,故事情节短小单一的折子戏,又称“单边戏”。
花灯舞蹈分单花灯、双花灯和花灯戏三种。单花灯由一旦一丑两个角色表演。旦角叫“幺妹子”或“花妹子”,多男扮女装,扎假辫,系花裙,着短围衣,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叫“花子”或“赖花子”,反穿皮袄,扎腰带,头戴瓜皮帽或扎头巾,右手执大蒲扇。
花灯小戏表演少者两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纯系秀山方言,特别是丑角花子的刷白,就是讲白话,吹牛,风趣诙谐,起着承上启下,烘托气氛的作用;人物身段动作生活化,随意性强。
唱腔多为一两个调子贯通始终,旋律与跳灯相似;打击乐器加鼓作指挥乐器,与跳花灯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演出前设堂祭祀花灯神与跳花灯一样;丑、旦的装扮服饰同于跳花灯。
花灯戏演员班较小,如花灯唱词所说:
灯哥花妹跳花灯,金花银花掌灯人,两个拉丝弦,四个打锣钹,还有一个掌调师,幺哥幺妹来帮腔,将将就就,一行十三人。
花灯小戏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主要剧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寿》、《箍桶匠》、《小媳妇》、《盘花》、《表妹盘花》、《老伴盘花》、《三碗饭盘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徐氏做媒》、《玉乐瓶》、《下南京》、《卖花记》、《五杯酒》、《三碗饭》、《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闹江州》、《陈姑赶潘》、《四季景》、《万花池》、《宝儿搂姐》、《裁缝偷布》、《刘胡子哥哥下棋》、《打渔救生》、《王大娘补缸》、《百花赠剑》、《安安送米》、《送报条》、《闹五更》等30余折。
这些小戏大多是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爱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泼轻松、风趣诙谐的特点,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虽然单调粗浅,但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秀山花灯戏的继承与发展,1964年,成立了秀山花灯歌舞剧团,共创编了大小花灯戏20余出。
花灯歌舞剧《洞房花烛夜》获四川省计划生育调演创作、演出双一等奖,并于1992年赴福建泉州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花灯戏《银河会》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戏剧调演,省剧协组织了专题研讨会;上述两剧均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题材团结奖。
新编秀山花灯戏,在编、导、演、服饰、道具、唱腔、置景、舞蹈、主要乐器配置、打击乐伴奏等诸多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探索工作,力求既尊重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
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秀山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灯舞蹈的基本动律特征是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观者看花灯舞就是看是否崴得团,也就是说腰、胯的扭动幅度是否大,是否灵活协调、体态自然。
而尤为重点是体态自然,脚形不绷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的姿态要随脚步自然摆动,像柳条飘舞,故崴步的手势叫风摆柳。
崴步是花灯舞步的基础。崴时,腰、胯的扭动要配合膝盖左右屈伸,胯的扭动要大一些。除此崴步还有等点步、正崴、反崴、蹂踩步、斜跨送扇、螺蛳转背等崴步动作。这些动作中腰的动态又要突出一些。
花灯的各种崴步往往同一定的人物性格对应,如正崴的朴实大方、女反崴的抒情悠然、大反崴的矫健挺拔、男小反崴的明快活泼、蹂踩步"的柔韧舒展、小崴的轻松活泼、大颠步的泼辣稳健等。
花灯在崴步之外,舞蹈身段也是独具特色的,其中有转步和跳步。转步有崴掖步转、盖扇反花转、雪花盖顶转、小鱼抱水、岩鹰展翅、鸳鸯汲腿等;跳步则有跨跳、侧蹬跳、蛤蟆跳、后踢步跳、跳划步、鲤鱼穿江、乌龙伸腿跳等。
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表现为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和扇花的种种变化。如手中花有平绕花、下挽花、挑绕花、后翻花、双绕花、侧甩巾、小甩巾、背巾等。
扇花则更多了,据说有70多种变化,有的名称也特别富有诗情画意,如“怀中抱月”、“蜻蜓点水”、“金狮滚绣球”、“雪花盖顶”、“凤点头”等。这些安排在花灯戏中更增添了花灯戏的歌舞色彩的情调和韵味。
秀山花灯戏是渝东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它的独特在于祭礼活动与民间歌舞等综合为一体的原生态。她蕴涵着区域民族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人文意识,体现出这种土、苗、汉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的特殊价值。
享誉全国的秀山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化内涵上看,它既包涵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又融合了土家族多种民间艺术的精华,形成了一个构成元素众多,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体系。
秀山地区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土家族、苗族与汉族等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在长时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灯戏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模拟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对于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各族民俗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