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张公百忍的故事

张公百忍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03 03:39:15

Ⅰ 张公百忍 - 一首诗谜

谜底是:金
至于解释,就不用了吧,呵呵

Ⅱ 张公仪的的故事是什么

唐代时,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郓州有人曰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

张公艺九代同堂,子孙繁众,人财两旺,对这个大家庭,周围相邻都交口称赞。有说当家人公平、管理有方的,也有说一家人团结品德高尚的,议论等等。逐渐远扬。这时,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他不断听到这个消息,却一直在想:国家有严禁的法令,还约束不住人们的犯法行为,一个家庭这么多人口在一块生活,哪能这么好管理?就说他这个皇帝一家吧,吃穿不愁,都读过四书五经,成天讲的是仁义道德,按说是通情达理的,但是一家人还合不到一块呢!
他老子李世民,上有哥哥建成,下有弟弟元吉,为了争夺皇位,兄弟之间互相陷害,最后在玄武门动了手,把两个弟兄杀死。他又想到自己,皇后武则天原来是他老子的妃子,他登基以后又娶了过来,当了自己的老婆。我们皇家还这个样子,平民百姓咋能这么和睦?可是,在他未继承皇位之前,包括他老子李世民在内,历代对张公艺这个大家庭都有表彰,这些他都是知道的。因此,引起他的注意,决定非得其视察不可。这时,他和皇后武则天正要去泰山封禅,所以绕道郓州寿张县(唐属郓州)到张公艺处查访。
于麟德二年(公元六六五年)五月,派司空英国公李绩,少师高阳郡公许敬宗,右相嘉兴县子陆敦信,左相巨鹿男窦德玄为检校封禅使,先行准备。十月丙寅,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则天从东都洛阳出发。十一月到达寿张地面,离张公艺四里路的付家路口、程岗两个村庄,驻扎在那里。高宗武皇后驻付家路口,兵马安排在程岗村。从此,付家路口更名为东影唐王西影兵的说法)。带领随从官员到张公艺的古贤村去询访。
张公艺非常惊恐,唐高宗向他说明来意,然后随同张公艺观看了他们家庭的全部环境。只见他们住有四百个生活区,土地及一些财产完全归集体所有,男女服装统一制作,据个人可体而选。凡有探亲的妇女,无论是谁的孩子,不讲喂亲疏远,只要近在身边就携带而去,展现出团结义气的良好家风。同时,张公艺向唐高宗还介绍了其他的一些情况,张公艺说:“我们九世同居,全家有九百多人口共享餐饮,每到吃饭时间以击鼓为令,群坐餐厅,予以内外,男女分别入席,老人在上,晚辈在下,儿童另设桌凳,谦恭礼让,上下仁和,雍睦熏蒸。
唐高宗想考验一下张公艺治家的本领,便取俩梨,看张公艺如何处理。张公艺接过,遂让家人用石臼粉碎,入缸注水,鸣鼓集合全家,每人用小匙饮汁一口。只有这样,才能使全家人都可以尝到,这些记载至今画在百忍堂的墙壁上。
这个大家庭不但人义气,家畜也与别不同,养犬百只亦效家风有序,缺一不食。据说,唐高宗还看了喂犬的情形。直到现在还有“张公艺家的狗缺一不食的说法”。为了表达百犬的义气,后来张家为它们设立了“家戌林”,也叫“狗坟子”。

百忍堂墙画百犬等食
唐高宗经过各方面的观察非常的钦佩,认识到张公艺九世同居确实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当高宗问张公艺治家的方法时,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并详细说明了"百忍"的具体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张公艺说,九世同居人口众多,每日事出频繁,难免彼此之过,但都能以互相谅解,求大同,有小异,全家人之心,同一人之心,一人之心,为全家人之心;名利之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并且互相谦让,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及其和气致祥的优良作风,“百忍”二字是以团结在家庭这方面,代表每个人都有涵养性之意(张氏家族的百忍堂号就是以此而称)。唐高宗深受感动,潸然泪下,于是,赏赐他许多缣帛,并免除其丁赋徭役。高宗听后倍受感动,当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敕修百忍义门。
摘自:http://ke..com/link?url=-PGH_PZS0tsxV1WHZizZASG_Zu06v

Ⅲ 百忍成金的祥细内容

词 目 百忍成金
发 音 bǎi rěn chéng jīn
释 义 形容忍耐的可贵。
出 处 《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示 例 如所谓~,所谓唾面自干,岂非世俗传为佳话者耶……今乃欲举全国人而为无骨无血无气之怪物,吾不知如之何而可也!★梁启超《新民说》八
用 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百忍成金”的传说。
话说唐高宗年间,泰山脚下的张家庄有一位员外叫张公艺,他是张族的老祖宗。张公承先祖禄俸,具良田千顷,家资万贯。然张公厚德薄财,和睦亲族,礼贤下士。平日里慷慨好施,济危扶困且待人大度,遇事善忍,当地百姓皆尊称他为张善人。人们都传言:不管南来北往之士,谁个有困难,尽可求助于张善人,必有资援。日复一日,张善人积德行善的事迹越传越多,美誉不胫而走。
却说八仙之中,纯阳吕祖,人称洞宾者,曾与其他七洞仙相约,会聚集于泰山之巅,南天云岭顶烹茗论道,饮酒作乐。因为时候尚早,他便化身为一道士,一路游山玩水向泰山而来。
其时,正有不少人在谈论张善人,说他有菩萨心肠,慷慨好义,更有容忍常人不能容忍之事。
吕真人本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他从不轻信他人,心里暗想:“张家庄离此不远,我何不试他一试。”于是,摇身一变,化成一肮脏邋遢的老乞丐,向张家庄走来。
再说张善人膝下有五男二女,五子先后高中金榜。是日,正是五郎大登科之后,小登科同房花烛之佳期。于是乎,张府内外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显得分外热闹。远朋近友,世交亲戚上门贺喜,纷至沓来。张府传出言来,不论远村外姓,乞丐流民,只要前来道声“恭喜”便可得到一锭白花花的银子。
时过晌午,锦堂之内婚礼已成。众宾客移步花厅,列座就位,只待鸣炮即可开席。正在此时,府门外一片哄乱,不时传来阵阵怒喝之声。
张公命管家出门看个明白,管家一会儿慌忙回报:“不知啥时冒出一个老乞丐,此人肮脏可恶,正与布施的家仆吵闹起来,说什么银子他不要,就是要进花厅喝喜酒、吃华宴。”
众宾客闻道一片哗然,都说岂有此理。张公紧皱眉头,犯愁起来:原来花厅之内是宴请有身份的贵宾,如府台、知县、名绅、族老等,且已安排就绪,座无虚缺。花厅下大院之内则是普通席位,是族内亲友,倒可勉强安排。然而,让一个陌生的乞丐入座,未免大煞风景,大扫喜兴。
位于张公旁位的县太爷早就揣出张公心意,即朗声道:“张公何必与刁顽之徒客气,待下官命衙差将他抓起来,痛打一顿,也好让他识得好歹!”
张公慌忙道:“不可不可!别说今天是大喜之日,就是平时,老夫也不曾亏待远道客人,待我出去与他商量。”说罢,步出门外。众宾也随行左右,都想看个究竟。
这时,只见老乞丐蹲坐门外,举首仰天,翻动一双怪眼;一手挠脖子,另一手从破棉褛里捕捉跳蚤,任凭几个仆人东扯西拉,就是一动也不动。围观的人众有不服气者,相继出手帮忙,却真像蚍蜉撼树——白费力气。你说怪不怪?
张公斥退众仆,俯下身对老乞丐作揖道:“这位老哥,既然银子不要,定要饮宴,请到大院内与众亲同坐如何?”老乞丐阴阳怪气地说:“老汉行乞天下,吃尽千家饭,尝遍南北味,就是从未吃过排场的喜筵,坐上高贵的桌位;闻张公是个大善人,有大容之度,有求必应。故老汉不远千里而来,只望能遂平生心愿……既然张公嫌吾有碍,也就罢了,普通筵位老汉是不稀罕的。”说完之后,站立起身,拄拐便欲走开。
张公闻言,连忙作揖道:“老哥请留步,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夫岂有嫌碍之理,只是花厅雅座已无缺额;既来之,则安之,屈就替坐老夫之位如何?”
老乞丐立即转过身来,欢颜悦色道:“使得,使得,当然使得!”就这样随张公入府门,过大院上花厅,落入雅座。
炮竹已鸣,筵席已开。可是,花厅之上因无端多了个又脏又臭的老乞丐,弄得众宾个个丢失雅兴,大家你看我,我看他,一言不发,本来洋洋之喜气已变得十分凝固。
老乞丐却大大咧咧,旁若无人,只管自个儿斟樽把盏,弃筷抓肉,好似风卷残云,饿虎扑食,也不管众人横眉冷眼。吃得兴时,把将双足蹲起雅座,连声大呼好酒……
众宾客个个心中埋怨:“张公也真太没了主张,何必受此鸟气……”这样,好端端的一场筵席被搅得不欢而散。
待老乞丐酒足饭饱之后,张公作揖道:“老哥,筵席已散,天色将晚,吾送你些盘缠,你可早些回去歇息。”显然,这是斯文的逐客令。
哪知道,老乞丐斜翻醉眼,打着酒嗝道:“不忙!不忙!张公不是叫我既来之则安之吗?老汉还不想回去,今晚就在贵府将就将就吧。”张公略一迟疑便道:“好吧,就让家人给你收拾一间客房,让你早点歇息。”说罢,便呼来管家,哪知道老乞丐举手阻挠说:“且慢——”
张公道:“老哥尚有何吩咐?”
老乞丐道:“想老汉一生落魄,流浪天涯,至今尚未娶亲立室,无缘领略洞房滋味,这倒也罢了。然老汉曾发宏愿: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睡一夜芙蓉帐,鸳鸯床,未知张公可否成全?”
张公闻言,脸色骤变,却未言表。站在一旁的管家早已按奈不住胸中怒火,破口大骂:“你这可恶的老乞丐,也不泡把尿照照自己!我家主人如此厚待你,你却不知好歹,得寸进尺。若不趁早滚出去,休怪我棍棒无情!”
张公急忙阻止管家,转过脸来,悠悠一叹:“也罢,老夫再成全汝心愿,只是明天一早须当回去,休再使吾为难?”
老叫化悦道:“使得,使得,当然使得!”
张公即命管家吩咐新官新娘另择房室,让老乞丐腾出洞房歇息。
张府上下对张公的决定敢怒不敢言,对老乞丐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早点把这个瘟神驱走。
良宵苦短,长夜漫漫。张公却闻数更鼓,辗转反侧,不断思惴担忧着:“不知老乞丐明天还要耍什么花样?……”
翌日凌晨,张公闻鸡则起,赶至洞房门口。这时管家带动众奴仆已云集门口,只待张公一声令下便可推门而入。可张公迟迟不作声响,只在门外来回踱步,这样又足足过了几个时辰。管家自作主张敲了好几次门,也未闻动静,让人好生奇怪。管家顾不得张公便呼众仆合力将门推进去。于是众人憋足力气,一齐向前猛撞,只听“咣啷”一声,众人跌入房内。原来,门未加栓,众人始料不及,收足不住,都跌倒地上。你叠我,我压他,好生狼狈。
众人从地上爬起,怒火中烧,气冲冲走近香床,撩起锦帐,正准备将老乞丐拉起,却只闻不约而同“哎呀”一声,众家人个个变得目瞪口呆。
张公以为出了什么祸事,急上前一看:床上已无老乞丐身影,横躺着的是一黄澄澄、光灿灿的黄金人像,此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足有一千八百多斤。
众仆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弄出洞房。这时管家发现粉壁上题有龙蛇狂章,急呼张公看个细详。只见题曰:“有容之士福自在,无忍之心祸难消。自来黄金无足赤,却道世间有完人。”下边落款是——纯阳子吕洞宾。
至此,人们方醒悟,老乞丐不是别人,正是八仙中纯阳子吕洞宾也。
有道是,流言疾如风。张府出了这等奇异之事,一时间成了热门的话题,街头巷尾、山间田野莫不纷纷议论。其间称赞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也有之。
再说张家庄不远处有一条清水河,南北往来者须经此乘舟过渡。这一日,撑渡船夫闻传张公得金之事,羡妒伤怀,连声哀叹。说道自己怎么如此命薄,埋怨天理不公,唠叨什么“人家越富越有,吾越穷越潦倒……”
话者无心,听者有意。舟中刚好有一位秀才书生,闻斯言便劝言道:“张公善容,历受百忍而得金。汝能忍乎?”船夫道:“要知道能得金身,别说百忍,就是千忍我也受得!”书生笑问:“此言当真?”船夫说:“谁个有空开玩笑?”
过了一会儿,书生又问:“汝当能忍?”船夫愠道:“能忍!”书生继问:“真能忍?”这时船夫悖然怒吼:“我能不能忍关你酸秀才屁事,你怎么这般叼唠!”话正说完,书生仰天狂笑:“汝不是说能千忍乎?吾才问几句,汝已受不了,看来汝注定是个穷汉,要辛苦一辈子了。”言罢,书生顿化为一阵青烟,飘然腾空而去。一会儿,云天外传来空洞梵音:“有容之士福自在,无忍之心应当贫。世人何必忧天命,须知有果必有因……”
原来书生正是出自张家庄欲上泰山的吕仙人。良久,船夫方始醒悟,为自己错失良机而懊悔得嚎哭起来。
张公百忍成金,船夫错失良机之事像长了一双翅膀,飞过大江南北,又像一阵龙卷风,吹遍整个赤县神州。
却说久居京城帝皇宫殿的唐高宗,这一日要封禅泰山,正好路经张家庄,闻随行官员谈论张公及船夫这桩奇事,便觉龙心大悦,兴奋异常。你道为什么呢?原来,这个高宗皇帝多年来一直迷恋仙道,千方百计要寻求长生之道。若此传言属实,足以证明他追求的并非缥缈虚无。于是,他决定移驾张府探个究竟。
钦差飞马奔赴张家庄,传下旨谕,御驾即将亲临。张府闻旨好些慌忙,一阵急促的张罗之后,才恭恭敬敬地将皇帝接入府内。
君臣礼毕,华筵接风之后。高宗询问张公:“卿有何法,使得仙人现身,赐汝金人?”张公道:“臣遇非人则容,逢非事则忍。并将每桩忍记锦笺上。”说罢,出示长卷锦笺,足有一百多个“忍”字。显然,张公已历受一百多次难忍之事。
高宗顿有所悟,感动得流下眼泪,即道:“天下若效张翁以容待人,以忍遇事,则可太平。此乃我天朝之幸也!”说罢,即赏张公缣帛一百匹,御题赐书“百忍堂”三字;命随行御史,记载册典,令随臣诰示天下,扬颂风尚……
自此以后,张氏族人便用“百忍堂”作堂号,“百忍成金”也成为流传后世之雅范。

Ⅳ “效张公多书忍字;法司马广积阴功”,这句何解,司马是谁

前半句是个典故——张公百忍。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潞州有一个版99岁的老翁,姓张权,字百忍,人称张公。他博学多才,心胸宽广,为人处事,总是忍字当头。有一年二月花朝,张公为孙子娶媳妇办喜事,全家人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正当孙子和新娘拜堂入洞房时,突然来了一个道人,他一不吃酒,二不受礼,他要入洞房和新娘子过新婚之夜。这种非礼的要求,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张公十分为难,他前思后想,一生中已忍了九十九次,这最后一次难道就不能忍吗?于是,他劝孙子让那个道人同新娘子入洞房……那道人一进洞房,一不揭新娘子的盖头巾,二不和新娘子上床睡觉。只见他手舞足蹈地唱道:“看得破,忍得过,心胸宽,乐呵呵……”就这样一直唱到鸡叫五更天时,那道人突然倒在地上死去,头上还盖着一条红绸巾,巾上有一首诗谜:“神仙戏张公,赏赐一道人。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张公看了思索一下,已知谜底。于是,他掀开道人头上的红绸巾,仔细一瞧,乐得心花怒花。从此,张公家富裕起来,张公百忍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后半句应该是指司马迁。该句意指人要学会忍让谦逊,学会厚积薄发~!!o(∩_∩)o...

Ⅳ 张公百忍

张公百忍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潞州有一个99岁的老翁,姓张,字百忍,人称张公。他博学多回才,心胸答宽广,为人处事,总是忍字当头。

有一年二月花朝,张公为孙子娶媳妇办喜事,全家人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正当孙子和新娘拜堂入洞房时,突然来了一个道人,他一不吃酒,二不受礼,他要入洞房和新娘子过新婚之夜。

这种非礼的要求,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张公十分为难,他前思后想,一生中已忍了九十九次,这最后一次难道就不能忍吗?于是,他劝孙子让那个道人同新娘子入洞房……

那道人一进洞房,一不揭新娘子的盖头巾,二不和新娘子上床睡觉。只见他手舞足蹈地唱道:“看得破,忍得过,心胸宽,乐呵呵……”就这样一直唱到鸡叫五更天时,那道人突然倒在地上死去,头上还盖着一条红绸巾,巾上有一首诗谜:“神仙戏张公,赏赐一道人。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

张公看了思索一下,已知谜底。于是,他掀开道人头上的红绸巾,仔细一瞧,乐得心花怒花。从此,张公家富裕起来,张公百忍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Ⅵ 张公百忍一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在不同思想的人上这句话的意思也有所不同:1、实在忍受不了了,所以没必要再忍了,该反击就反击;2、世间没有什么事是需要忍受的,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动怒,没必要用“忍”这个情绪,万般自在,一切皆空。

Ⅶ 姓张的名人(故事)

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中国历史上的张姓名人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

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

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

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

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

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

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

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

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

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

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

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 ---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等。中国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Ⅷ 张公百忍的故事

张公《百忍复歌》:
百忍歌,歌制百忍;
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
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
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
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忍得人骂不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
须知忍让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世间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Ⅸ “张公百忍”什么意思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抄潞州有一个99岁的老翁,姓张,字百忍,人称张公。他博学多才,心胸宽广,为人处事,总是忍字当头。

有一年二月花朝,张公为孙子娶媳妇办喜事,全家人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正当孙子和新娘拜堂入洞房时,突然来了一个道人,他一不吃酒,二不受礼,他要入洞房和新娘子过新婚之夜。

这种非礼的要求,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张公十分为难,他前思后想,一生中已忍了九十九次,这最后一次难道就不能忍吗?于是,他劝孙子让那个道人同新娘子入洞房……

那道人一进洞房,一不揭新娘子的盖头巾,二不和新娘子上床睡觉。只见他手舞足蹈地唱道:“看得破,忍得过,心胸宽,乐呵呵……”就这样一直唱到鸡叫五更天时,那道人突然倒在地上死去,头上还盖着一条红绸巾,巾上有一首诗谜:“神仙戏张公,赏赐一道人。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

张公看了思索一下,已知谜底。于是,他掀开道人头上的红绸巾,仔细一瞧,乐得心花怒花。从此,张公家富裕起来,张公百忍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Ⅹ 史上有一句叫《百忍成金》,请问有人能详细答我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百忍传芳”也就是“百忍成金”的出典,这里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 话说唐高宗年间,泰山脚下的张家庄有一位员外叫张公艺,他是张族的老祖宗。张公承先祖禄俸,具良田千顷,家资万贯。然张公厚德薄财,和睦亲族,礼贤下士。平日里慷慨好施,济危扶困且待人大度,遇事善忍,当地百姓皆尊称他为张善人。人们都传言:不管南来北往之士,谁个有困难,尽可求助于张善人,必有资援。日复一日,张善人积德行善的事迹越传越多,美誉不胫而走。 却说八仙之中,纯阳吕祖,人称洞宾者,曾与其他七洞仙相约,会聚集于泰山之巅,南天云岭顶烹茗论道,饮酒作乐。因为时候尚早,他便化身为一道士,一路游山玩水向泰山而来。 其时,正有不少人在谈论张善人,说他有菩萨心肠,慷慨好义,更有容忍常人不能容忍之事。 吕真人本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他从不轻信他人,心里暗想:“张家庄离此不远,我何不试他一试。”于是,摇身一变,化成一肮脏邋遢的老乞丐,向张家庄走来。 再说张善人膝下有五男二女,五子先后高中金榜。是日,正是五郎大登科之后,小登科同房花烛之佳期。于是乎,张府内外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显得分外热闹。远朋近友,世交亲戚上门贺喜,纷至沓来。张府传出言来,不论远村外姓,乞丐流民,只要前来道声“恭喜”便可得到一锭白花花的银子。 时过晌午,锦堂之内婚礼已成。众宾客移步花厅,列座就位,只待鸣炮即可开席。正在此时,府门外一片哄乱,不时传来阵阵怒喝之声。 张公命管家出门看个明白,管家一会儿慌忙回报:“不知啥时冒出一个老乞丐,此人肮脏可恶,正与布施的家仆吵闹起来,说什么银子他不要,就是要进花厅喝喜酒、吃华宴。” 众宾客闻道一片哗然,都说岂有此理。张公紧皱眉头,犯愁起来:原来花厅之内是宴请有身份的贵宾,如府台、知县、名绅、族老等,且已安排就绪,座无虚缺。花厅下大院之内则是普通席位,是族内亲友,倒可勉强安排。然而,让一个陌生的乞丐入座,未免大煞风景,大扫喜兴。 位于张公旁位的县太爷早就揣出张公心意,即朗声道:“张公何必与刁顽之徒客气,待下官命衙差将他抓起来,痛打一顿,也好让他识得好歹!” 张公慌忙道:“不可不可!别说今天是大喜之日,就是平时,老夫也不曾亏待远道客人,待我出去与他商量。”说罢,步出门外。众宾也随行左右,都想看个究竟。 这时,只见老乞丐蹲坐门外,举首仰天,翻动一双怪眼;一手挠脖子,另一手从破棉褛里捕捉跳蚤,任凭几个仆人东扯西拉,就是一动也不动。围观的人众有不服气者,相继出手帮忙,却真像蚍蜉撼树——白费力气。你说怪不怪? 张公斥退众仆,俯下身对老乞丐作揖道:“这位老哥,既然银子不要,定要饮宴,请到大院内与众亲同坐如何?”老乞丐阴阳怪气地说:“老汉行乞天下,吃尽千家饭,尝遍南北味,就是从未吃过排场的喜筵,坐上高贵的桌位;闻张公是个大善人,有大容之度,有求必应。故老汉不远千里而来,只望能遂平生心愿……既然张公嫌吾有碍,也就罢了,普通筵位老汉是不稀罕的。”说完之后,站立起身,拄拐便欲走开。 张公闻言,连忙作揖道:“老哥请留步,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夫岂有嫌碍之理,只是花厅雅座已无缺额;既来之,则安之,屈就替坐老夫之位如何?” 老乞丐立即转过身来,欢颜悦色道:“使得,使得,当然使得!”就这样随张公入府门,过大院上花厅,落入雅座。 炮竹已鸣,筵席已开。可是,花厅之上因无端多了个又脏又臭的老乞丐,弄得众宾个个丢失雅兴,大家你看我,我看他,一言不发,本来洋洋之喜气已变得十分凝固。 老乞丐却大大咧咧,旁若无人,只管自个儿斟樽把盏,弃筷抓肉,好似风卷残云,饿虎扑食,也不管众人横眉冷眼。吃得兴时,把将双足蹲起雅座,连声大呼好酒…… 众宾客个个心中埋怨:“张公也真太没了主张,何必受此鸟气……”这样,好端端的一场筵席被搅得不欢而散。 待老乞丐酒足饭饱之后,张公作揖道:“老哥,筵席已散,天色将晚,吾送你些盘缠,你可早些回去歇息。”显然,这是斯文的逐客令。 哪知道,老乞丐斜翻醉眼,打着酒嗝道:“不忙!不忙!张公不是叫我既来之则安之吗?老汉还不想回去,今晚就在贵府将就将就吧。”张公略一迟疑便道:“好吧,就让家人给你收拾一间客房,让你早点歇息。”说罢,便呼来管家,哪知道老乞丐举手阻挠说:“且慢——” 张公道:“老哥尚有何吩咐?” 老乞丐道:“想老汉一生落魄,流浪天涯,至今尚未娶亲立室,无缘领略洞房滋味,这倒也罢了。然老汉曾发宏愿: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睡一夜芙蓉帐,鸳鸯床,未知张公可否成全?” 张公闻言,脸色骤变,却未言表。站在一旁的管家早已按奈不住胸中怒火,破口大骂:“你这可恶的老乞丐,也不泡把尿照照自己!我家主人如此厚待你,你却不知好歹,得寸进尺。若不趁早滚出去,休怪我棍棒无情!” 张公急忙阻止管家,转过脸来,悠悠一叹:“也罢,老夫再成全汝心愿,只是明天一早须当回去,休再使吾为难?” 老叫化悦道:“使得,使得,当然使得!” 张公即命管家吩咐新官新娘另择房室,让老乞丐腾出洞房歇息。 张府上下对张公的决定敢怒不敢言,对老乞丐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早点把这个瘟神驱走。 良宵苦短,长夜漫漫。张公却闻数更鼓,辗转反侧,不断思惴担忧着:“不知老乞丐明天还要耍什么花样?……” 翌日凌晨,张公闻鸡则起,赶至洞房门口。这时管家带动众奴仆已云集门口,只待张公一声令下便可推门而入。可张公迟迟不作声响,只在门外来回踱步,这样又足足过了几个时辰。管家自作主张敲了好几次门,也未闻动静,让人好生奇怪。管家顾不得张公便呼众仆合力将门推进去。于是众人憋足力气,一齐向前猛撞,只听“咣啷”一声,众人跌入房内。原来,门未加栓,众人始料不及,收足不住,都跌倒地上。你叠我,我压他,好生狼狈。 众人从地上爬起,怒火中烧,气冲冲走近香床,撩起锦帐,正准备将老乞丐拉起,却只闻不约而同“哎呀”一声,众家人个个变得目瞪口呆。 张公以为出了什么祸事,急上前一看:床上已无老乞丐身影,横躺着的是一黄澄澄、光灿灿的黄金人像,此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足有一千八百多斤。 众仆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弄出洞房。这时管家发现粉壁上题有龙蛇狂章,急呼张公看个细详。只见题曰:“有容之士福自在,无忍之心祸难消。自来黄金无足赤,却道世间有完人。”下边落款是——纯阳子吕洞宾。 至此,人们方醒悟,老乞丐不是别人,正是八仙中纯阳子吕洞宾也。 有道是,流言疾如风。张府出了这等奇异之事,一时间成了热门的话题,街头巷尾、山间田野莫不纷纷议论。其间称赞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也有之。 再说张家庄不远处有一条清水河,南北往来者须经此乘舟过渡。这一日,撑渡船夫闻传张公得金之事,羡妒伤怀,连声哀叹。说道自己怎么如此命薄,埋怨天理不公,唠叨什么“人家越富越有,吾越穷越潦倒……” 话者无心,听者有意。舟中刚好有一位秀才书生,闻斯言便劝言道:“张公善容,历受百忍而得金。汝能忍乎?”船夫道:“要知道能得金身,别说百忍,就是千忍我也受得!”书生笑问:“此言当真?”船夫说:“谁个有空开玩笑?” 过了一会儿,书生又问:“汝当能忍?”船夫愠道:“能忍!”书生继问:“真能忍?”这时船夫悖然怒吼:“我能不能忍关你酸秀才屁事,你怎么这般叼唠!”话正说完,书生仰天狂笑:“汝不是说能千忍乎?吾才问几句,汝已受不了,看来汝注定是个穷汉,要辛苦一辈子了。”言罢,书生顿化为一阵青烟,飘然腾空而去。一会儿,云天外传来空洞梵音:“有容之士福自在,无忍之心应当贫。世人何必忧天命,须知有果必有因……” 原来书生正是出自张家庄欲上泰山的吕仙人。良久,船夫方始醒悟,为自己错失良机而懊悔得嚎哭起来。 张公百忍成金,船夫错失良机之事像长了一双翅膀,飞过大江南北,又像一阵龙卷风,吹遍整个赤县神州。 却说久居京城帝皇宫殿的唐高宗,这一日要封禅泰山,正好路经张家庄,闻随行官员谈论张公及船夫这桩奇事,便觉龙心大悦,兴奋异常。你道为什么呢?原来,这个高宗皇帝多年来一直迷恋仙道,千方百计要寻求长生之道。若此传言属实,足以证明他追求的并非缥缈虚无。于是,他决定移驾张府探个究竟。 钦差飞马奔赴张家庄,传下旨谕,御驾即将亲临。张府闻旨好些慌忙,一阵急促的张罗之后,才恭恭敬敬地将皇帝接入府内。 君臣礼毕,华筵接风之后。高宗询问张公:“卿有何法,使得仙人现身,赐汝金人?”张公道:“臣遇非人则容,逢非事则忍。并将每桩忍记锦笺上。”说罢,出示长卷锦笺,足有一百多个“忍”字。显然,张公已历受一百多次难忍之事。 高宗顿有所悟,感动得流下眼泪,即道:“天下若效张翁以容待人,以忍遇事,则可太平。此乃我天朝之幸也!”说罢,即赏张公缣帛一百匹,御题赐书“百忍堂”三字;命随行御史,记载册典,令随臣诰示天下,扬颂风尚…… 自此以后,张氏族人便用“百忍堂”作堂号,“百忍成金”也成为流传后世之雅范。 大化陶熔"四字,是何含意?"大化"意为"佛的教化"。"陶"比喻造就、培养。"熔"可作熔铸金属或浇制成器具时用的模型解。综合四字,就是:按佛教教义规范培养信徒,使顽者归化,脱胎换骨。暗示佛的神通广大。 参考资料:http://www.chaofeng.org/article/detail.asp?id=6060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