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印光大师讲故事

印光大师讲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02 14:22:59

㈠ 佛教“三世怨、隔阴之迷”各是什么意思因为什么使自己生生世世进进退退何时毕业听印光大和尚讲故事

什么事情也搞不明白,什么道理也不知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积下轮回的病因,不修学怎能不迷?怎能出三世?把出世之谜搞明白了,做到了就出去了,毕业了!

㈡ 推荐几本佛家的书

每周证严法师说故事

佛陀的一生 星云大师著

金刚经释 索达吉堪布 著疏

十大弟子传 星云大师著
马鸣等五菩萨传 林凡音译白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弘一法师 撰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煮云法师著
弘一大师讲演文集 弘一大师著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李净通居士编
净土五经 印光法师 编定
佛说阿弥陀经(三种合刊) 北京居士林编印
庐山净土集 [东晋]慧远法师等著

昙鸾法师文集 北魏·昙鸾法师著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智者大师著

安 乐 集 〔唐〕道绰法师著

念 佛 镜 〔唐〕道镜、善道共集

西斋净土诗 〔明〕楚石禅师著

西方发愿文专集 莲池大师等 著

往 生 集 〔明〕莲池大师著

云栖净土汇语 〔清〕虞执西、严培西辑

净土警语 清·行策大师 著

省庵法师语录 清·彭际清居士编订

安士全书 清·周安士居士 著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 著

印光法师文钞集后编 印光法师 撰

印光法师嘉言录 李圆净居士编

初机净业指南 〔民国〕黄庆澜 著

劝修念佛法门 〔民国〕圆瑛法师著
夏莲居佛学文集 夏莲居居士著

释迦如来教法灭尽记
观音慈林集 清·弘赞撰

观世音菩萨灵应事迹实录 智成居士敬辑

密勒日巴尊者传 张澄基 译

慈 济 篇 大唐西明寺释道宣撰
王维咏佛诗文集 〔唐〕王维 著
晚晴集.寒笳集.格言别录 弘一法师 编

《护生画集》附文

显密问答录 济群法师问 索达吉堪布答

藏密素食观 索达吉堪布著

水 莲 无垢净光著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民国〕印光法师说

净土宗教程 释大安著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瑛大师讲义

㈢ 印光大师:父母不信佛怎么办

1、净空老法师劝他的妈妈念佛净空老法师说:“我好像是在八五、八六年,我在香港讲经,我母亲第一次到香港,我们在香港见面。从解放之后,我们相隔三十六年,第一次见面,她听我讲经,我下台之后跟她谈话,她就讲她非常想念我,我就告诉她:『从今以后不要想我,想‘阿弥陀佛’!』她能听得进去,想阿弥陀佛好啊!将来我们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就天天在一起吗?想我,还是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在一起,想阿弥陀佛,很重要很重要!千万不可搞错了。”想阿弥陀佛就是真正觉悟。 2、问:我母亲今年七十多岁,平时没有做过功德,但念佛很精进,请问这样能往生吗?还需要什么助修?
答:父母年岁大了,你一定要表现的比平常还要好,他就会觉得奇怪,你现在变得这么孝顺,跟过去不一样。你说这是佛教我这么做的,这样才能感动他,让他对佛法有好感,然后慢慢再劝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欢喜,你劝他念佛就非常困难。为了孝顺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堂,在家里念佛就好。如果出声念佛,他不欢喜,你就默念,一切要顺从父母。 4、问:弟子好希望赶快去极乐世界,可是上有父母,心中放不下。但又唯恐自己不小心再造业,真担心日后不能到极乐世界修行成佛、乘愿再来。想到这个问题好烦恼,请问我应该如何处理?
答:佛在经论上常常教导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才能得自在,自己要想怎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反而做不到。你认真努力依照佛陀教诲去修行,常将你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女。而自己确实要具足深信切愿,要发愿往生,至于你先走还是你父母先走,这是业力在主宰,自己做不了主,这个很难说的。最好能够劝父母也念佛,就是大孝。 6、问:“净业三福”讲要“孝养父母”,但弟子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有姐姐照顾,请问弟子要如何落实孝养父母?
答:你能够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养父母。如果你学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换言之,你应当把“贪嗔痴慢”拔除,你应当修“慈心不杀”,应当“修十善业”。但我们无论是读经、念佛,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我是为一切众生修的,这个功德很大。一切众生里头,包括我的父母,我代替他们修,就是“孝养父母”;我要修得不好,这是大不孝。 7、问:父母是伊斯兰教,他们临终时,请问我们学佛人应如何做才能对他们有利?
答:他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临终的时候要请伊斯兰教的传教师,依照他们教里的规矩送终。我们是佛教徒,我们在旁边不要出声,只要念佛诵经为他回向,这就非常如法。他是虔诚伊斯兰教信徒,临终的时候,我们若教他学佛,他不甘心,不情愿,会生烦恼。总要让他欢欢喜喜,帮助他生到天国。宗教与宗教之间没有冲突,能够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是很好的作法。 8、问:家父在气怒之下,曾说:“我死后不要给我用佛教的仪式办后事,我不学你们这些学佛人。”我听了很难过,也不知家父往生后,应该怎么处理?
答:学佛人第一要孝顺父母,《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三福”,第一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学佛学得不好,让人家看到起反感,令父母师长厌弃,这是我们学错了,学的不如法,一定要反省,改过才行。他往生后,你还是要依照佛法的仪式来做,这是真正孝顺。 9、问:我虽知缘生缘灭大概的道理,但要和父母亲生死离别的时候,请问如何控制自己不伤心?
答:这个问题,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的很透彻。我们跟父母恩情特别厚,学佛之后,才明了超越轮回的道理,明了往生净土真正得永生的道理。所以,你应当用佛法劝导父母,同到一个目的地,这是好事情,你的心情自然就展开了。而且还可以跟父母约好,将来自己往生的时候,父母跟阿弥陀佛一起来迎接你。生到极乐世界,你的同参道友先走的,也都会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这不是妄想,确实是可能的。所以,不要伤心,你伤心,过世的父母也会伤心。他一定会希望你用功,希望你在道业上成就,将来得生净土。 10、问:父母得癌症,请问如何劝他念佛?
答:你要把念佛的好处介绍给他听,最好是讲故事,特别是讲近代的念佛人。在台湾,有很多念佛人瑞相稀有!
大概在六十年代,佛光山刚开山不久,星云法师找我在山上办大专佛学讲座。晚上,我们带着学生在池塘边赏月,一位台南将军乡的长工,讲了一个故事,非常生动,我们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个故事是真的,是他亲眼看到的。他的邻居有一位老太太,非常慈悲,早年学佛,但神佛不分,到处烧香拜拜。老太太的儿子娶了一位媳妇,媳妇懂得一点佛理,就教她哪里都不要拜,老实念佛就好。老太太非常难得,接受媳妇的劝告,就在家里念佛,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那一天晚上告诉家人:“你们先吃饭,我去洗澡。”儿子、媳妇非常孝顺,还是等她吃饭,等了很久都没有出来。家人去查看,最后看到老太太在佛堂,穿着海青站在那里,叫她也不答应,走到面前一看,她已经站着往生了。这位工人跟我们讲这个故事,他说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从这个故事我们就晓得,老太太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人人称她是善人,她是十善具足,往生的条件够了,所以走的那么自在。
在美国,我们也遇到一桩事情,这是甘老居士的亲戚。她的这位亲戚也是老太太,在家里烧饭、洗衣服、带小孩。有一天早晨,老太太没有准备早餐,儿子与媳妇就去看老太太,房门一打开,看到老太太盘腿坐在床上,仔细一看,已经往生了。尤其难得的是,老太太已经把遗嘱写好摆在床边,而且把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也都做好,自己后事都准备好了,这么潇洒!从这里看,至少三个月之前,她就晓得哪一天走。她是预知时至往生,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一心称念,万缘放下,具足十善。
为老人讲这些往生的故事,他能够听的懂,别人往生走的这么自在,一点痛苦都没有,这是好榜样。 11、只要自已能成佛,父母缘深必得度脱1)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修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为什么?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
2)我们要想帮他忙也帮不上,不但我们帮不上忙,一切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善根要靠自己修,福德也要靠自己修,别人帮不上!佛只能把方法教给我们,至于做还得要自己去做,佛菩萨不能代我们做,这一点总是要知道。
3)福德不够,他没这个福分,我们要生怜悯心;有福的人,我们要帮助他、成就他,实际状况,我们总要了解清楚,才不会受动摇。我们劝父母,他不相信,他不肯听、不肯学,我们也没有法子!只要我们尽到自己心力,就圆满了。
5)所以,只要自己成了佛,你的家亲眷属可以说早晚的事情,没有不成佛的。因为他过去跟你有这个缘分,缘分很深,“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跟你缘分很深,到他回心转意的时候,智慧现前,业障少一点的时候,你一说他就会听、就会接受。
7)所以,缘分很重要!跟我们没有这个关系的人,也就是说,跟我们没有缘分的人,你跟他讲,他不相信,他不接受;有缘的人,你一说,他就听、就相信,我相信每一位同修都有这个经验。
8)我在最初接触佛法,很多法师跟我讲佛经,我不相信,我不能接受。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他跟我讲佛法,我一听就相信!他讲一句,我信一句;讲两句,我信两句。缘分不一样!

㈣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出现意外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这个人口里念的是佛号,心里想的是杀盗淫妄,心口不相应啊!虽然念佛,心口不相应,就不是真念佛!仅仅是念佛的样子。换句话说,就是欺骗佛菩萨,欺骗自己。当然他心里的恶念,遇缘就会得恶报!佛菩萨也救不了他!心口相应的人,是不会遇到意外的。
真正的念佛人,一切随缘,除了一句佛号,不夹杂任何念头!当然也没有求平安的念头!因为对于真念佛人来说,顺境逆境,都是修行的好道场!顺境里修不贪,修布施波罗蜜。逆境里修不瞋,修忍辱波罗蜜。如果一生顺顺利利的,没有逆境,忍辱波罗蜜如何修啊!没有逆境,决定修不成佛!《金刚经》上,讲了一个故事: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一事。歌利王是一个暴君,听说忍辱仙人修忍辱,就下令把他凌迟处死。用刀一刀一刀地割他的肉,看他还能不能忍?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遇到这一桩事情,跟我们凡夫不一样。我们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痛恨死哪个暴君了!发誓变成恶鬼也要报仇。是不是啊?世尊怀感恩的心,感恩歌利王,给了他这次修忍辱波罗蜜的机会,发愿将来自己成佛,第一个度歌利王。《无量寿经》上的憍成如尊者,就是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第一得度弟子。憍成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佛说话算数,没有妄语。释迦牟尼佛成佛本来是排在弥勒菩萨后面,因为遇到歌利王,忍辱波罗蜜成就了,提起成佛。
我们无量劫来,不晓得造了多少恶业,怎么可能避免恶报啊!菩提道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真的一帆风顺了,你也修不成佛!比如,遇到恶缘了,生命要结束了!好事情嘛!生命没有了,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就是护持正法不惜生命!

㈤ 印光大师开示济公为何吃肉

所以都是误解的济公活佛慈悲济世的好意与善意。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供诸位师兄莲友详知。阿弥陀佛。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选自《印光大师文抄》复庞契贞书 济公和尚吃肉喝酒,我们能效仿吗? 圣僧示现不可妄学道济禅师(俗称济公),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 (增广上·复庞契贞书)智随法师为此内容加了一个小标题,叫“圣僧示现,不可妄学”,印光法师则在文中称他为“大神通圣人”。以此我们就可知道:济公和尚不是凡夫俗子,是圣僧,是有大神通之人。我们要学他,首先得问问自己够资格学吗?学得到吗?圣人菩萨的修行,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得来的。所以在我们没有证果位成圣人之前,切不可一味模仿他的外在行为。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明了他喝酒吃肉的用心。俗世中人“吃香的,喝辣的”,无非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济公这样做却是为了遮掩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便能够留在世间度化众生,他本人则是完全不需要喝酒吃肉的。如果我们要学他,首先应该学的是他救度众生的慈悲心,而不能只看外表不明就里,以此为由,喝酒吃肉,放纵自己,也曲解了济公和尚的一片苦心!还有一点题外话,济公虽是圣人,但是他度众生却要遮掩自己的圣人之德。现在却有很多人大言不惭,说自己已经“成圣成佛”之类的话,四处显示神通。与济公活佛的言行相比较,我们千万要三思,不可轻信。圣人没有自封的,也更不会自我显露,所以济公以神通度人,却只好以疯癫之行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印光法师在《文钞》中进一步道破了济公和尚吃肉的“真相”,这是很多凡夫俗子所不知道的,我们来看: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增广上·复庞契贞书)我们喝酒吃肉,是真正的酒肉下了肚,要吐出来都困难(喝得大醉之人有此能耐)。 而济公吃了肉,却超度了他吃下去的动物。我们因此而造了杀业,济公则因此而成就功业。像这样的天壤之别,世人还想学吗?还敢学吗!还能学吗!如果我们还执迷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妄想,则当想想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果报现前时,任人宰割时,是否可以做到“将头迎白刃,犹似斩春风”?如果想了解真正的济公和尚,喜欢读济公在世度人的故事,印光法师推荐了一本书,可以使我们免受误导,也不妨找来一读: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 (增广上·复庞契贞书)印光大师谆谆教导我们,学佛切不可犯“妄学”与“妄毁”的错误。“妄学”是一定堕入地狱受果报的,“妄毁”则是以凡夫之心测度圣人之境。末法众生,根机浅陋,如果没有明师指点,只怕这两种错误在我们学佛的道路上都在所难免。结果我们学佛成佛的初衷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还因此造作了新的业障。旧业未消,又添新“账”,何时才是解脱之日啊!万幸的是,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佛菩萨不但早就预料到了众生的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且还为我们指明了正确修学的道路:佛以大慈悲,预知后世众生,无仗自力现生能了生死者,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特别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智愚、士农工商、政军学界、在家出家、上圣下凡,皆令现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续编下·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民二十七年)由此看来,仗佛慈力,念佛求生西方的法门可以避免我们修行中的种种错误,是最稳妥、最便捷、最有效的法门。印祖又开示道:一生西方,即入佛境界。凡心已无,佛慧日开。较比参禅研教,大彻大悟,深入经藏者,胜过无量无边倍矣。 (三编上·复郁连昌昆季书民廿九二月初二)我们今生虽然学不来济公菩萨吃下死的,吐出活的;也学不来他喝酒运木的种种神通,但是我们却找到了一条倚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执持名号,专一修行,从而速证佛果,即生了办的成佛大道。依此修行,我们离济公活佛的神通妙用就指日可待啦,甚至还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今生不幸生于末法时代,却有幸遇到仗佛愿力、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实在是不幸之中的万幸!生于不幸的时代,自当深生惭愧;幸遇得救之妙法,更当感恩顶戴。南无阿弥陀佛!济公圣训一生都是命安排 , 求什么 ? 荣华富贵眼前花 , 做什么 ?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素食营养第一好,健康精神无价宝。 吃素人间第一味,留得余香万代传。 佛经讲:“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也。”断了佛种子就不能成佛。 又说:“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食肉等于吃过去父母、未来诸佛的肉。祝福大家为了健康,为了你自己平安,多积口德阴德,身心快乐,为人处世谨言慎行,要多说好话,一言“兴邦”;切忌恶口,“一言丧国”!平时是非亦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啊。吃素念佛,是修“身口意”最好最好的“万德圆满”。愿共勉行,同成佛道!阿弥陀佛!

㈥ 印光大师与小乞丐的故事

原文的话,在民国影印宋版碛砂藏经前头有。

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内印光法容师与一位僧人在北京西直门外散步。突然来了个十来岁的小乞丐向法师要钱。法师便说:“念一句佛,给你一文钱。”小乞丐不念。法师又说:“念十句,给你十文钱。”小乞丐仍不肯念。法师将钱袋取出,大概有四百多文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念一句,给你一文钱,尽管念,我这一袋钱,给完为止。”小乞丐大哭,就是不肯念。印光法师叹其太乏善根,于是给了他一文钱就走了。

不懂问我,希望对您有帮助,南无地藏菩萨!

㈦ 印光大师讲五戒:为什么说酒戒是遮戒

“性戒”和“遮戒”是什么?
作为佛教徒,都应该知道在家居士所应遵守的五条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大家有没有发现,前四条戒律看上去约束的问题比较具有原则性,规定的范畴好像比较宽广;而第五条戒律约束的问题比较具体,范畴也比较狭小。这只是一种感性上的认知,具体到佛法上来讲,就涉及到律学上的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即:“性戒”与“遮戒”。
所谓“性戒”,是指针对“本质性的罪恶”而制定的戒律。性戒所规定的内容,不论是不是佛陀制定的,也不管是不是佛教徒,只要违犯了性戒,就要感召未来的三途恶果。
五戒中的前四戒就属于性戒范畴。所谓遮戒,是由佛陀亲自制定、只有佛教徒(即受了戒的人)才遵行的戒律。
五戒中的“不饮酒”戒,就属于“遮戒”范畴。
前四条性戒,是针对人本身的有情之境所订;后一条遮戒“不饮酒”,是针对无情之境所订。 “性戒”自然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而“遮戒”虽说只是佛教徒所遵守的,但是违犯了“遮戒”是很容易引发违犯“性戒”的。
以五戒为例,我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名少爷独自闲坐家中,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很想喝上两杯。可是看看眼前,酒是现成的,就是缺少下酒菜。正在犯愁的时候,忽然隔壁邻居家院里的一只鸡飞到了自家院里。少爷大喜过望,就把鸡宰杀之后,做下酒菜给吃了。正当酒足饭饱之际,听得有人敲门。他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邻居家的大嫂。大嫂问道:“兄弟,看到我们家的鸡了吗?”少爷回答说:“没有呀。”此时,少爷酒劲发作,他醉眼看得大嫂甚有几分姿色,邪念顿起,于是就竟然对大嫂动手动脚起来。之后被送押官办,酒醒之后悔之晚矣。
故事说到这里先打住。这名少爷为了“饮酒”而杀了别人家的鸡,犯了“杀生”和“偷盗”两条戒;邻家大嫂问他看没看见自家的鸡,他谎说没有,又犯了“妄语”戒;最后他非礼大嫂,犯了“邪淫”戒。可见,由于犯了一条“遮戒”,进而将四条根本的“性戒”全犯了。

㈧ 印光大师说佛教感应故事的作品改编

古往今来,世出世间,种种感应之迹,海墨难书。散于各书者,何止千万;汇聚成册者,亦难计数。《印光大师文钞》是一部学修之藏书,既有理论的深入阐发,又有事例之大量实证。其理论之要已略显于《灵岩遗旨》、《灵岩法要》二书中,今将其种种感应事例汇而成册,以为理论之确证。因其文少易见,事显理明,一见一闻,或可收神奇之效,开信仰之门,助往生之益。共收一一四则,大分八类:
一、因果报应类(十四则):因果是佛法根本,通于三世,熟有先后。因其幽微难测,未深入佛法者,多难信之。古往今来,种种因果报应之迹,时有所闻,但观其迹,自可深信其理,佛不妄语,岂欺我哉!所选十四则,有现世现报者,有来世得报者,有多生受报者。如是众例,显因果真实,轮回不虚,果报自然,丝毫不爽。明乎于此,则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二、戒杀护生类(十一则):明信因果者,自知万物有灵,同具佛性,爱而护之,理当如是。人存此心,自然感动天地,神而护之,自他同得利益,免受伤残之苦,同得伦常之乐。进而法缘广结,同生西方,则可谓真实究竟之放生护生也。所选十一则,有因行不同,果报迥异者;有见母变猪,终不吃肉者;有代母忏悔,感其吃素者;有圣现神通,劝戒止杀者。种种启迪,以示吾人,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同生西方矣。
三、尊师重道类(四则):尊师重道,可谓佛法修行之根本。世间学问,一才一艺,尚不离师,况无上佛道乎?因人闻法,因法悟道,因道修行,因行成佛。是故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善知识者,是奇特法。」《华严经》云:「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善知识之重要,以此可知。所选四则,有世间求学者,有佛门求道者,无一不竭诚恭敬,而得实益。是知:无论世出世间,恭敬方得实益。所谓「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故大师常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四、虔诚修持类(九则):佛法不仅仅只在口说,更重于实行。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今不如古者,大多流于言谈,不能实行其道也。若能如实而行,自可得佛法利益。所选九则,有悔而护法者,有严正服人者,有宰官念佛者,有精勤化他者。如是众例,示佛法贵在笃行,不在空谈。任何行人,择其相应之法,不论时处诸缘,只要依教奉行,皆可得佛法之利益。
五、三宝加持类(九则):三宝乃苦海舟航,长夜明灯,度生宝筏。凡恭敬三宝、虔诚奉侍者,自有三宝加持,善神护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以此而生信,即可深结佛缘,进趣菩提,志生西方矣。所选九则,有幸免于难者,有助其勇猛者,有降伏毒龙者,有指归念佛者。如是众例,无一不显示三宝功德不可思议。归敬三宝,仰凭于佛,即为吾等出离生死苦海之强缘也。
六、自力警策类(九则):佛法虽广,宗旨唯一,即生死解脱。然生死解脱有自力他力之别,自力修行以戒定慧为本,难如登天,非末法多障众生之所能修。经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然人多执于自力,不仗佛力。若能深观自身业力之深,自力修行之难,自必死尽偷心,专志净土。综观古今,可为今人警策者何止千万。所选九则,有古之名噪一世者,亦有今之显赫一时者。或参禅,或学密,其修行不可谓不高,而其结果,不能不令人心怵。如是高超人士,尚难了脱,况吾等具缚凡夫乎?自力不足恃,他力必须归,以此可知矣。如大师所言:「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
七、念佛感应类(三十二则):念佛一门,易行疾至,圆顿直接,有现当二益。当益固在往生成佛,现益亦自无量无边。消灾免难、逢凶化吉、增福延寿等,随处可闻。所选三二则,念佛一四则,念观音一六则,其他二则。以此可知,佛事门中,有求必应,有感必通。《文钞》所选感应以念佛念观音居多,实因西方三圣与此土众生最为有缘故。然世人多求于现世果报,故于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音菩萨,尤为信仰。大师常劝人念佛一万之余,念五千观音,即是基于此,以摄化于念佛信仰不深之人。实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中,包含了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经咒功德,所谓「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故净业行人,凡欲消灾、免难、求子等世间利益者,不必另修他法,只管念佛,自得其益。如大师所言:「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也。
八、往生记实类(二十六则):现世利益小,往生利益大。人能念佛,既可现生增福增慧,更得临终往生净土。然现世利益,或可亲见,往生一事,超越凡情,愚痴凡夫,殊难信入。纵有经论为证,疑惑亦难顿消。然理虽难明,事则易见。若藉可见之实事,即可除疑增信,安稳念佛矣。所选二六则念佛往生事例:有出家人,有在家人;有立志苦修者,有烦恼缠身者;有平身念佛者,有临终遇缘者;有坐脱立生者,有病魔缠身者;有人类,有异类。如是众机,虽行业各异,遇缘不同,因念佛故,通得往生,显念佛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但称佛名,莫不往生」之奇勋。诚如大师所言:「净土法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无一不于现生临终得往生者。」理论犹须证据,事实最能说话。观如是众机之往生,无信者自可倍增信心,有信者宜当勇猛念佛矣。
今将《文钞》如是种种感应事例汇集成册,依序分类编排,并选大师相关法语附于各章前后,事理融通,资成净业,或可助显大师恩德于万一也。
释智随 谨记
二○○七年十一月

㈨ 印光大师的故事有哪些

印光大师,是莲宗第十三代祖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是民国陕西郃阳版赵氏之子,生下来才六个月,权眼睛就有毛病,几乎到了失明的程度,幼年时随哥哥读儒教的诗书,才情一等,曾经排斥佛教,病了好几年才觉悟前非。二十一岁那年,投身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礼请通纯和尚为他披剃,然后在湖北莲华寺任知客。有一次把经书拿出去晒时,读到‘龙舒净土文’,知道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原来是了生脱死的要道,自此专心念佛。

㈩ 一个典故,国学大师来~

应该就是「虎卑势 狸卑身」这一个典故吧(原句:虎卑其势,将有取也回;狸缩其身答,将有击也)

老虎做卑下的姿势,准备袭击;狸弯屈身子,准备攫取东西。比喻养精蓄锐,准备袭击。

乃「卧薪尝胆」之其中一段历史,为伍子胥向吴王阖闾进谏所言,原文出自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子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势,将以有击也;狸之卑身,将求所取也……今越王入臣於吴,是其谋深也……越王之崇吴,吴将为所擒也。惟大王留意察之,臣不敢逃死以负前王。一旦社稷丘墟,宗庙荆棘,其悔可追乎?」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