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左公柳故事

左公柳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2-27 18:17:29

『壹』 左公柳课文开头的诗句出处


《左公柳》朗读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河西走廊到玉门关,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wéiwò)。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赶紧下了年,飞也似地向前扑去。到了树阴下,啊,好粗的树哇!两个人合抱都抱不拢。

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大不相同。内地的柳树枝条纤巧柔软,楚楚动人。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ɡē)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导游觉察到我们动情了,便平静地告诉我们这树叫左公柳。左公柳?我们感到更惊异了。导游微微一笑,向我们讲起了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

“清朝末年,西部邻国的一个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紧接着,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了北疆的伊犁。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

“当时朝廷众臣中,有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主张放弃新疆。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慨(kānɡkǎi)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léi]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yīnɡ)!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这时,导游停顿了一下,深情地望着那株柳树,又接着讲了下去:

“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然而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xiǎnɡ)匮(kuì)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xiānɡ)子弟兵,悄然离京,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烟滚滚的战场。

“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ɡuān)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殓(liàn)他的尸体。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ruì)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

导游还告诉我们:

“左宗棠不仅谋划如何收复新疆失地的策略,而且还思索如何建设新疆的举措。在征战中,他深感茫茫戈壁没有绿阴的困苦,便率领部队植树造林。他的湖湘子弟兵既是战斗之旅,也是植树大军。人人随身携带柳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前营栽罢后营管,并且动员百姓分段看管。终于在千里戈壁种下片片树林,形成一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这些柳树不但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而且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

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它依然屹(yì)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tǎnɡ)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贰』 《左公柳》读后感开头怎么写

《左公柳》这抄篇文章记述了作者塞外发现了一株高大挺拔的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表达了做这对左宗棠爱国精神的赞美。这篇文章有许多难理解的语句,如‘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戈壁滩上的左公柳,实际上是对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高大形象的赞美。‘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树在隔壁摊上艰难生长,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左宗棠再收复新疆的过程,面对强敌,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他们肩负国人的重托,仍信息百倍的奔赴战场。表达了做这对左宗棠勇于克服困苦的大无畏精神的赞美。‘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前面一句是反问句,是想说明这不是一株普通的树。后面一句是感叹句,通过联想,将树与人的精神联系起来,运用托物喻人的手法,高度赞美了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读了这篇课文我学到了新的一种写作方法是“托物喻人”,还体会出了左宗棠与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叁』 左公柳读后感300字

灵魂-读左公柳有感导读:

人的灵魂是肯定。而人却某些利益而不惜出卖的灵魂,而又有些人,却用的某些行动来证实了是个有血,有肉,有魂的人,的灵魂也将被的所装饰......

,学习了《左公柳》一课,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塞外了一株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而这事的主人公,便是刚毅,睿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人士左宗棠。

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掩卷静思。我不禁被这六旬老人爱国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震撼和打动。

想想,假如儿女孝顺的老人,六旬之时,是在家享清福了,哪还会为吃穿发愁?哪还会担心大事?而左宗棠不同,他在平常人享清福的年龄,却请缨,前往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漠去收复失地。想想,他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要不然他怎么会抬着棺材上战场?他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能压倒多少贪生怕死之徒呀!

战场杀敌必定会生灵涂炭,我相信,左宗棠也明白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让部队边打仗,边植树。再加上戈壁荒凉,多年居住,让战争一闹,就又会这大漠面积,植树造林便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树一植,许多乡民回来了,这丝绸之路又重新打开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个疑问:为左宗棠一把年纪还要战场杀敌呢?假如说是誓死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那大臣们都主张放弃,皇帝也开始动摇了,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得罪了那些皇室贵族,也会让皇帝心里多少有一点不舒适。假如新疆是个聚宝盆,非守不可,他也大可不必请缨,以年岁已高,行动不便等借口完全可以把重担扔给别人,也不让的家人提心吊胆,又可以不用上战场拼杀,何乐而不为呢?

可他,在他骨子深处的灵魂,心里装的是兴亡,百姓安危,的灵魂不正是现在的人正需要的吗?

『肆』 左公柳课文原文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河西走廊到玉门关,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wéiwò)。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赶紧下了年,飞也似地向前扑去。到了树阴下,啊,好粗的树哇!两个人合抱都抱不拢。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大不相同。内地的柳树枝条纤巧柔软,楚楚动人。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ɡē)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导游觉察到我们动情了,便平静地告诉我们这树叫左公柳。左公柳?我们感到更惊异了。导游微微一笑,向我们讲起了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清朝末年,西部邻国的一个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紧接着,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了北疆的伊犁。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当时朝廷众臣中,有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主张放弃新疆。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慨(kānɡkǎi)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léi]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yīnɡ)!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这时,导游停顿了一下,深情地望着那株柳树,又接着讲了下去:“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然而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xiǎnɡ)匮(kuì)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xiānɡ)子弟兵,悄然离京,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烟滚滚的战场。“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ɡuān)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殓(liàn)他的尸体。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ruì)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 导游还告诉我们:“左宗棠不仅谋划如何收复新疆失地的策略,而且还思索如何建设新疆的举措。在征战中,他深感茫茫戈壁没有绿阴的困苦,便率领部队植树造林。他的湖湘子弟兵既是战斗之旅,也是植树大军。人人随身携带柳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前营栽罢后营管,并且动员百姓分段看管。终于在千里戈壁种下片片树林,形成一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这些柳树不但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而且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 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它依然屹(yì)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tǎnɡ)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伍』 "左公杨"和"左公柳"的故事

话题要从著名的“湘舟夜话”谈起:

1850年1月3日(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晨,一叶扁舟经湖南辰州,泛沅江,溯湘水,驶向长沙,停泊在岳麓山下的湘江边。舟船中坐着的正是林则徐。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被道光帝遣戍新疆,1845年底又奉旨起用,长期心情的压抑和奔波,使林则徐旧疾复发,不得不奏准请假回乡调治。这次长沙暂停,是为会晤隐逸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37岁的左宗棠于深夜拜见林则徐,行色匆匆,心情激动,竟一脚踏空,落入水中。林左相见,彻夜长谈。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用得着”。后来,左宗棠征战新疆,带的就是林则徐绘制的地图。林则徐还特别嘱咐,要在西北地区广植树木,以防沙尘。左宗棠果然在他途经之地,令军士种植杨柳,世称“左公杨”、“左公柳”,泽被至今。试想,若无两位伟人的高瞻远瞩,若无当年种植的杨柳,今日之西北,将是什么面目!

左公柳,是左宗棠西征和任陕甘总督期间,为绿化陇原环境而发动当地官府和百姓栽种的柳树。当时仅兰州境内栽植柳树就达十余万株,永登境内达7万余株。据传,左宗棠奉清政府之命率军西征至甘肃,部队行军之际,在沿驿道和山路两旁插下柳树枝,用以给部队指引方向,后来发现所插的柳枝都活了,感觉很惊奇。左宗棠开始思索,在西北这么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柳树竟然很容易栽活,真是奇迹。便在任陕甘总督之际,亲自带头,下令军队和百姓广植柳树。他给官府政务人员和老百姓分定任务,责任到人,谁完不成栽种任务,依律处罚。有些地方地势陡峭,气候干旱,没有水源浇灌新栽的树木,左宗棠就让老百姓挑水或者用手推车运水来浇灌,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不出几年,杨柳成荫,春风吹绿,陇原各地山川及贯通陕、甘、新驿站官道两旁,杨柳依依,翠意浓浓,就连玉门关一带的沙漠地带,也因杨柳的栽种而绿意浓浓,引来难得的“春风”和春意。人们为了表达对左宗棠的赞扬和纪念,便将其发动栽种的柳树,亲切地称之为“左公柳”。

『陆』 课文左公柳段意

《左公抄柳》课文段意袭: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绘玉门关外的柳树那高大挺拔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记叙导游讲述的左宗棠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抒发“我们”对左公柳的景仰、歌颂的情感。

『柒』 写出《左公柳》的读后感,文章不少于400字

我读过许多文章,其中使我受益匪浅的文章《左公柳》。

《左公柳》这篇文章记述了作内者塞外发现容了一株高大挺拔的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表达了做这对左宗棠爱国精神的赞美。这篇文章有许多难理解的语句,如‘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戈壁滩上的左公柳,实际上是对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高大形象的赞美。‘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树在隔壁摊上艰难生长,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左宗棠再收复新疆的过程,面对强敌,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他们肩负国人的重托,仍信息百倍的奔赴战场。表达了做这对左宗棠勇于克服困苦的大无畏精神的赞美。‘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前面一句是反问句,是想说明这不是一株普通的树。后面一句是感叹句,通过联想,将树与人的精神联系起来,运用托物喻人的手法,高度赞美了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读了这篇课文我学到了新的一种写作方法是“托物喻人”,还体会出了左宗棠与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捌』 左公柳的历史故事讲的是什么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

『玖』 读了左公柳这一课的观后感

这个我知道!
灵魂-读左公柳有感导读:

人的灵魂是肯定。而人却某些利益而不惜出卖的灵魂,而又有些人,却用的某些行动来证实了是个有血,有肉,有魂的人,的灵魂也将被的所装饰......

,学习了《左公柳》一课,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塞外了一株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而这事的主人公,便是刚毅,睿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人士左宗棠。

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掩卷静思。我不禁被这六旬老人爱国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震撼和打动。

想想,假如儿女孝顺的老人,六旬之时,是在家享清福了,哪还会为吃穿发愁?哪还会担心大事?而左宗棠不同,他在平常人享清福的年龄,却请缨,前往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漠去收复失地。想想,他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要不然他怎么会抬着棺材上战场?他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能压倒多少贪生怕死之徒呀!

战场杀敌必定会生灵涂炭,我相信,左宗棠也明白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让部队边打仗,边植树。再加上戈壁荒凉,多年居住,让战争一闹,就又会这大漠面积,植树造林便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树一植,许多乡民回来了,这丝绸之路又重新打开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个疑问:为左宗棠一把年纪还要战场杀敌呢?假如说是誓死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那大臣们都主张放弃,皇帝也开始动摇了,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得罪了那些皇室贵族,也会让皇帝心里多少有一点不舒适。假如新疆是个聚宝盆,非守不可,他也大可不必请缨,以年岁已高,行动不便等借口完全可以把重担扔给别人,也不让的家人提心吊胆,又可以不用上战场拼杀,何乐而不为呢?

可他,在他骨子深处的灵魂,心里装的是兴亡,百姓安危,的灵魂不正是现在的人正需要的吗?
希望能帮到你!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