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19 20:14:58

⑴ 关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聪明,但是不喜欢念书,经常不上学而是偷偷跑出去玩。一天,李白又趁老师不注意,跑出学堂后在街上溜达。这天阳光明媚,照的人暖洋洋的,李白想“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多出来玩耍,享受一下阳光,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后来李白走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看到河边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棍在石头上磨。李白很好奇,于是就走过去问道,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我想绣花,但是家里没有绣花针,所以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说完,就低下头继续磨针了。

李白听了这话以后大吃一惊,“铁杵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却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只要我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老婆婆的这番话,让李白很惭愧,他恍然大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不也应该如此吗?

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于是他赶紧跑回学堂,翻开书本,从此认真读书,再也不逃学了。

(1)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扩展阅读: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句谚语,意思是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可以做成功。出自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这是传递正能量的一句谚语,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会达到自己的目标的。

这句谚语的原文是: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⑵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原文】抄: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⑶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觉得学习太辛苦,就跑到外面玩去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就回家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如今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3)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扩展阅读:

唐代大诗人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几乎是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源于李白少年时的故事。

据记载,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后,又走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他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李白每天学习特别用功,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仙。

就是因为他从小下苦功,他才能那样才高学博、识见深广。他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

据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记载: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这个励志故事中的老妇人自称姓武。磨针溪,在四川眉州象耳山下,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1、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⑷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0字左右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5字故事梗概如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有一天,李白趁老师不在学堂,就又偷跑出去玩耍,他走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回答他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对他说只要天天磨,总能越磨越细,最后肯定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后深受感动,从此用功读书,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4)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扩展阅读:

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朝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翻译】传说李白曾在象耳山中读书,学业还未完成,就离开了学堂,经过一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问老妇人磨铁棒做什么,老妇人回答说:“想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返回学堂完成未完成的学业。

【例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⑸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要差不多400字的 急!!!!!!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 ,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还要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⑹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原文】:磨针抄溪,袭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版弃离去了。过了小权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7)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扩展阅读: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⑻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故事:

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打算中途辍学。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在水边磨铁棒,李白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娘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成语:铁杵磨成针

读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翻译:李白在象耳山下读书,觉得没有意思,于是放弃出门。走到溪边看到一个大娘在磨铁杵,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回答:要做成针。李白从中有所领悟,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8)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扩展阅读

近义词:铁棒磨成针

读音: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意思: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翻译:做事要有坚持而不动摇的决心,能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着很慢,其实是成功最好的方法。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的时候。

例句: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又要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