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宁州故事

宁州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2-18 10:14:19

㈠ 电视剧姐妹兄弟中的宁州是哪个城市

这个宁州是虚构出来的,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都这样,这地方画面是北方,貌似还靠海,但是说话办事的方式又感觉是河北,北京周边,挺矛盾的,问题是还有船。

七十年代初,宋子堂为谋高位,向组织揭发唐献民曾说过的“不当言论”,使得唐献民一家遭到迫害,高级工程师唐献民沦为了机械厂的烧煤工,唐宋两家因此结怨。如今宋子堂百般恳求,希望唐献民出山,为机械厂解决生产问题。唐献民认定了宋子堂人品有问题,在各种优惠条件面前就是不肯妥协,非要宋子堂当众承认错误。

两家人关系持续恶劣,越发紧张起来。但两家的儿女自幼青梅竹马,唐小雨与宋长青早已相恋。为阻止他们的恋情,唐小雪与宋建国联手出招,不想险些闹出人命。宋长青为救小雨,捅伤了歌剧团领导,被判入狱。老唐受不了刺激,忽然病逝。

两家的仇恨似乎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小雪与建国这对欢喜冤家,相恋相爱,两家人的关系得以调和。宋长青出狱,却无法与唐小雨再续前缘。在逆境中两家人相互扶持,最终走向圆满。

(1)宁州故事扩展阅读

该剧自播出以来就受到观众们的追捧和喜爱,该剧从场景到服化都深度还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由两家人的恩怨情仇,反应了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下,年轻男女心境的改变。

该剧除了复杂纠缠的情感关系外,剧中还融入了家族恩怨、商战沉浮等经典元素,剧情跌宕起伏,虐心虐情。

该剧中浓浓的年代气息,不仅将观众带入80年代的生活,更让大家深深感受到安建对80年代的情有独钟。面对影视作品数量泛滥、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安建坦言随便找一个话题就进行创作,出好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好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年代戏,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近两代人的生活,这样才有足够丰富的故事、情节、人物来进行创作。

㈡ 云南建水传说故事

建水古城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汉时属益州郡母掇县地,西晋属宁州兴古郡,唐为南宁州都督府东爨乌蛮地。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因为当时每逢夏秋之季,坝子里溪水涨溢如海,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城周六里三、城墙高二丈五尺,四门有城楼,楼为三层,各高四丈,雄伟壮观。清顺治初年,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座城楼毁于战火,康熙四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但已破损不堪。解放后政府又拨款修葺,才焕然一新。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州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行院,境内人才辈出,明代有文进士30人,武进士23人,文举人288人,武举人29人。清代有文进士33人,武进士15人,文举人412人,武举人355人。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亦不多见,加上建水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致,故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建水城内外留下了许多充满深厚文化意韵的建筑物,古代寺庙、祠庵和楼台亭阁达50余处。有建于元代的文庙,清代的双龙桥,还有燃灯寺、东林寺、玉皇阁等文物古迹。这些历尽沧桑,古迹斑驳的瑰宝、闪烁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灿烂光辉。

㈢ 狄仁杰断案的故事

《使团惊魂》

唐武则天时代,十几年对突厥的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举朝欢贺。此时的狄仁杰,已因故被贬为彭泽县令。这一天,满朝文武齐集太极殿,准备迎接突厥议和使团的到来。武则天俯视群臣,为狄仁杰未能到场深感遗憾。武三思却认为,狄仁杰被贬彭泽是罪有应得,若不是武皇天恩,他早就粉身碎骨了。

突厥使团终于到来,为了表示诚意,还献上了一枚价值连城的多宝珠。武则天则将长乐亲王李永之女,羿阳郡主李青霞嫁给吉利可汗,以示永久和亲之意。

就在使团逗留期间,京城接连突发了几件举国震惊的大案。先是关押朝廷要犯的土窑突然失火,犯人刘金失踪。而刘金手中掌握着一份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名单,这份名单一旦落到逆党手中,天下就要大乱。接着,是随使团和亲的郡主和随嫁的美女、侍从及护卫突然遇刺,议和使团趁乱出城后已不知去向。再就是甘南道六百里加急文书送到,言称前来议和的突厥使团刚一入境,就全部被杀死在戈壁之中,只有迎护使团的护卫队队长李元芳下落不明。

放下土窑和刘金暂且不说,一支庞大的匪徒队伍,竟然在朝野众目睽睽之下,假冒使团混进长安,而且到了朝上议事,这样的作为也太惊心动魄了。匪徒的气焰如此嚣张,朝廷还有什么安全可恃。再说真使团,一个一百四十六人的组建,一百二十人的卫队,竟然全部被害于道,普通的匪帮和马贼能有这样的能力吗?突厥使团被杀,郡主遇刺身亡,一旦吉利可汗得知,刚刚熄灭的两国战火必将重燃。严峻的内忧外患令武则天忧思如焚,心身憔悴。她一面紧急布置边防战备,在全国范围内通缉刘金、李元芳,一面急调狄仁杰进京火速破案。最终,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这一切的主谋竟然都是羿阳郡主李青霞!

拓展资料: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㈣ 狄仁杰的故事有什么

1.大气的狄仁杰

大家都知道,狄仁杰是武则天非常器重的人。有一天,武则天跟他讲:“你虽然是尽心尽力在为朝廷效力,不过朝中还是有很多人向我讲你的坏话,你要不要知道他们都是谁呢?”狄仁杰说:“臣不想,臣既然做的都是正义之事,就不会怕别人议论,而且臣要是真的做得不对,陛下也会亲自告诉臣,那臣何必要和别的官员有私人之怨呢?”

武则天听到了狄仁杰的说法,立刻变得更加钦佩起狄仁杰来,作为君王的她都没有他这种度量,有些自惭形秽,在未来的岁月中,武则天确实是对狄仁杰愈加的重用,一般不会听信别人的流言蜚语去不相信狄仁杰。

2.收贴身卫士

狄仁杰在前期当官的阶段中,身边是一直有两个江湖人跟随的,他们尽心尽力的保护着狄仁杰,而且这两个人在狄仁杰办案的时候也是没少帮助狄仁杰,这两个人是马荣和乔泰。他们两个人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在之前也是一直都仗剑闯天涯的侠士,劫富济贫的事没少做的。

有一次乔泰生了重病,可马荣没钱给他治病了,就想到去劫一个富人救急,没想到劫的人就是狄仁杰。而狄仁杰了解到情况后,用自己的医术不计前嫌的救好了乔泰,就这样两个单纯的热心肠就决定以后都跟着狄仁杰了,而事实也是他们两个一直都伴随着狄仁杰,做了狄仁杰的贴身卫士。

3.羞辱武则天的宠臣

在武则天执政的一年,南海进贡了一件用上百只鸟的羽毛做的服饰,真的是华贵非常,见过的人无不称赞这件衣服巧夺天工,而武则天就将这件衣服给了自己非常宠爱的人,也就是张昌宗。有一天,武则天叫来了他们两个一起游戏,这个游戏是个下赌注的游戏。

在武则天问张昌宗要拿什么做赌注的时候,他说他赌那件最华贵的衣服;武则天又问了狄仁杰赌什么,狄仁杰说自己要赌自己身上的朝服。武则天听后笑了,说:“这根本不能比啊,你的朝服可没有这个衣服值钱啊。”

狄仁杰听后就说:“那可不对,臣身上的朝服可是见陛下与陛下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穿的,而那件华贵异常的衣服是为夺得陛下宠幸才穿的,用臣的朝服来跟这件衣服赌,臣还很不愿意呢。”武则天听完就只能同意了。

后来狄仁杰就一直赢,把张昌宗输的不行,然后狄仁杰就带着从内宠身上拿下的衣服潇洒的走了。这件事后来传的沸沸扬扬,人们纷纷称赞狄仁杰打击了内宠的威风。

4.硬要管女皇的家务事

狄仁杰以他的宰相之才,在地方上当县长,自然做得有声有色,百姓感恩戴德。后来契丹骚扰河北地区,武则天赶紧又召狄仁杰出来,他兵不血刃,打退了契丹。因此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文韬武略的全才,是块在哪儿都能闪闪发光的真金,不仅是野史小说里的神探而已。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勋,亲赐紫袍、龟带,亲笔在紫袍上题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狄仁杰被召回中央,很快恢复了宰相之职。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好几次派人游说武则天,要求当太子。大臣李昭德等劝武则天说,姑侄没有母子那么亲,应该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狄仁杰长期跟武则天相处,对这位女皇帝了解得很透彻,也乘机加了把料说:“陛下要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千秋万岁,一直可以享受儿子在太庙给您的配食;要是立了侄儿,那可从来没听说过侄子当了皇帝在太庙祭祀姑姑的。”

武则天有点烦恼,说:“这是朕的家事,你别掺和。”狄仁杰是块硬骨头,不屈不挠地说:“当皇帝的人,家及四海,什么事情不是陛下的家事!我是宰相,怎么能不管?”武则天最后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召回庐陵王立为皇嗣,延续了唐祚,没落到武家子侄手里。后代史学家都盛赞狄仁杰恢复唐室的功劳。

5.狄仁杰的当官技巧

后来,狄仁杰被提升为度支郎中(财政部司长),唐高宗偕武后出游,派狄仁杰做知顿使(负责皇帝旅游事宜的特派员),先去布置途中食宿。皇帝的旅游路线必须经过“妒女祠”,当地传说,若是衣着华丽的人经过妒女祠,定会导致风波,当地的长官并州长史李冲玄就下令几万民夫重新修筑御道,以此取悦皇帝和皇后。

狄仁杰不以为然,说:“天子巡游,风伯会来吹去尘土,雨师会来洒湿道路,何得要避开妒女?”于是使几万人免去了沉重的劳役,避免了劳民伤财。唐高宗听说后,称赞说:“狄仁杰是真正的大丈夫!”狄仁杰既巧妙地称赞了皇帝,又造福了百姓,上下两边的心都俘获了,实在是非常高的技巧。

武则天称帝建立周朝后,任命狄仁杰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也就是入阁成为宰相之一,不过,为时很是短暂。一次女皇故意试探狄仁杰说:“你政绩很不错,不过有人在我面前说你坏话,你想不想知道是谁说的?”

狄仁杰说:“陛下要是认为臣子什么地方做错了,臣当然会改;陛下要是明白臣子没什么过错,那是做臣子的幸运。谁说过我的坏话,我不想知道。”连武则天都认为狄仁杰实在是个忠厚长者,胸怀坦荡。

㈤ 狄仁杰宁州斩九龙,是真实存在的吗

斩龙这事,很多人干过,比如魏征就斩过龙王。所以,同朝代的狄仁杰也斩了九龙。如果要问这事是不是真实存在,我不知道。

后来,狄仁杰在任上时,又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情,深受百姓爱戴,大家为了歌颂他的功德,纷纷为他立碑勒石。事情传到了武则天的耳中,武则天经过确认后,认为狄仁杰是个以天下为本的好官,于是把他提拔为冬官侍郎,从此对他委以重任。这个故事,显然是不靠谱的神话传说。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话传说呢?

无非是在古代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对水患之事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希望能出现狄仁杰这样的能人,带领大家遏制自然灾害,带来风调雨顺,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再加上狄仁杰是一个一心帮助老百姓的有为清官,所以这样的传说,就附会在狄仁杰身上。这和把狄仁杰说成是破案的高手,是同一个道理。(参考资料:《狄仁杰传奇》)

㈥ 古代清官的故事

杨震,东汉时陕西人,曾执教讲学20多年,年50时任荆州刺史,涿州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当他出任东莱太守期间,有一次,他路过昌邑县时,曾得过杨震推荐的该县县官王密为了报恩,深夜以十斤黄金相送,杨震毅然拒绝,他说;“作为老朋友你怎么这样不了解我呢?”王密神秘地说:“夜深了,这事没人知道,”杨震哈哈大笑说;“我知、你知、天知、神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见杨震如此廉洁,羞愧地出门而去,杨震一生为官从未受过贿,在历史上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好名声,后因受诬陷而自杀。
羊续,后汉平阳人,官至南阳太守,刚上任就有人,有一天当地府丞来访,手里提着一条七、八重的大鲤鱼,羊续就问他,“你这是干什么的?”府丞说;“卑职闻大人喜食河鲜,今特从鱼场买一条大鱼,请大人尝尝鲜”羊续马上意识到他的动机,羊续说;“你既然送来了,就放下吧,”府丞见大人欣然笑纳心中十分高兴。结果这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他手下的一帮趋炎附势的官员也纷至沓来,或送鱼、或送肉,还有送金钱美女的,都想借此博得大人欢心,发便升官发财。当羊续看到这种情况时,神情马上严肃起来,说到;“诸位大人认为我是一个贪婪的小人吧?好,请你们抬头看看。”只见梁上悬挂着一条干枯了的鲤鱼,大家恍然大悟,狼狈而逃。
刘宠,东汉时人,官至太守,为官清廉,不贪财,为民办实事,深受百姓爱戴,他任太守几年,后调入京城任职,当他要赴京城时,百姓们依依不舍,并计划如何送别刘太守,而刘太守和夫人商定悄悄离开,不让百姓知道,那知他刚走不远,百姓们冒着寒冷,早在路口等着送别他了,有的拿鸡蛋、鸡子、鱼,牛肉、羊肉,太守一律拒收,并说;“谢谢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领了,大家请回去吧,天气太冷,以防冻伤身体,回家吧。”老人们说;“以前的官员只知道贪财,搞得大家鸡犬不宁,你来了百姓们安居乐业,我们实在感谢刘太守,临别之时无以为报,我们每人出一百文钱,请太守收下,刘太守说;”大家的心意我领了,钱坚决不能收,百姓们执意不肯,无奈,刘太守从每人手里拿下一文钱,作为象征性的收下了,百姓们才称谢作别,百姓们走后,刘太过和夫人将钱放入水中,只留下一文钱作为纪念,人们知道此事 后,称他为一文太守,

㈦ 苏轼任知州的故事

一、登州五日两上书

苏轼一生忧国忧民,不管是被贬期间还是任职之时,他心系天下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他曾在登州(今山东蓬莱)作过五日知州,就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他就完成了两件利国惠民的好事,被后人称颂。
宋元丰八年(1085年10月15日)苏轼受命复朝奉郎知登州,这一年他五十岁。此行是他六年前由于“乌台诗案”被陷下狱,后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复出后首次移职地方官。
登州处于“地瘠民贫,商贾不至”的沿海之地,千里迢迢上任后,他耳闻目睹的是登州百姓深受榷(专卖)盐法之苦。这一带百姓多为“灶户”,即以煮盐换钱为生计。可自从朝迋颁布实施“榷盐法”,即推行食盐专卖制度以后,灶户所产之盐必须卖给官家,不准私自出售。这样,灶户所得的钱还不及以往直接卖给百姓的三分之一。许多灶户因此破产,只得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另一方面,百姓向官家买盐,又要付出高昂的价钱,吃不起盐。而官府所屯之盐“有入无出”,“一、二年间即化为粪土”,主管屯盐的官吏也要因此破家赔偿损失。结果是朝廷无利,百姓遭害。面对这种状况,刚刚上任的苏轼再次把个人恩怨置之度外,毅然上书朝廷,递上《乞罢登州榷盐法》一道奏折,力陈罢行榷盐法的利害。当即获得皇帝准奏,为登州百姓争得生计之路。
登州城北当时有一座水军寨——刀鱼寨,是防御北卤(当时对北辽的恶称)的重要军事基地。苏轼上任后巡视刀鱼寨发现,这里武备松弛,且屯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深为不安。就在上任后的第五天,他接到受命被封为礼部郎官召还朝廷的诏书时,又向朝廷递上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的奏折,直陈登州武备松懈之忧,建议“朝廷详酌,明降指挥,今后登州……兵士并不得差往别州屯驻”,以保国家安全。
登州之任,短短五日,苏轼先后两上奏折,一惠民一忧国,以其任职时间与所上两折之比例看,可谓“政绩显赫”。

二、三抄《汉书》

对苏东坡的天才世人皆知,就连他的政敌也十分赞佩。然而对苏东坡天才的成因,归结为他的天资超人是主流观点,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天才同样离不开勤奋和刻苦。
他三次抄写《汉书》足见其勤奋。四十七岁被贬黄州时,他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除了承受极大的精神打击之外,他还要去东坡开荒种地,维持一家几十口人的生活。劳动之余仍旧坚持写作和学术研究。此间,他又开始了第三次手抄《汉书》的工作。手抄《汉书》,起先他是以三个字为题(即书中叙述某事件,他只抄其中三个字,然后凭此将此事背记于心),后来以两个字为题,这次只以一个字为题,把《汉书》有关的内容背记下来。
他的朋友朱载上去拜访他,任意挑选一册《汉书》,任意抽举其中一个字,苏东坡马上应声背出几百字的一大段内容来,无一漏错。
他经常诵读杜牧的《阿房官赋》,日子久了,就连侍奉他的老兵也能理解杜牧这篇赋的主旨了。
可见苏东坡勤奋刻苦之程度。

三、题字助贫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时,身无公务时,常到街头走走。有一天,他路过清河坊,看到一个小伙子在卖画儿。苏轼走近一看,感到一幅月梅画得不错。问道:“小伙子,这画是你画的?”小伙子点点头。
“这画是卖的?”小伙子又点点头。
苏轼虽然自己画画,画得很好,可是对于好画,仍是十分喜爱。他问明价格,摸出银钱,将画带回家中。
过了些时日,苏轼又经过清河坊,又见那小伙子面带愁容,在卖画。禁不住又走了过去问:“小伙子,你又来卖画了?”
小伙子又见到这位好心人,就将卖画的原因说了出来。原来,这小伙子叫宋文新,自幼迷恋画画,又肯刻苦用功,画得一手好画。但不幸的是,父亡母病,只好靠卖画束打点生活。每天在此挂出画后,看画的人不少,但看看下面的落款,就走开了。
苏轼听完他的话后,称赞他的画技不错,并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说:“你来此卖画已有多少日子?”
“一个多月。”
“卖了几幅了?”
“一幅。”
这一说,使苏轼更加同情。心想,他的画已有相当功力,可惜没有名气,所以,无人问津。就说:“我来帮你一把如何?”宋文新正走投无路,连声表示感谢。
苏轼见小伙子如此认真,愈加敬爱。心想,这正应给他帮助,说:“你如以为虚伪之事不干,那么,我写真心实意之言,就不得推却。”
“好。”
“但不得反悔。”
“好。”
苏轼提起笔来,在一张画上写了“此画苏不及”五个字。
小伙子见了苏轼的题词,感到十分惶惑,连声说:“太守乃当今学士,小人不敢当,不敢当。”
苏轼说:“我题此字,自有道理,你不必担心。目前通是葬父养母要紧。”小伙子想想没法,只好签应了。
这件事发生后,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天全杭州人都知道了,纷纷来看小伙子的画、买他的画,他的画很快都卖出去了。
宋文新葬父之后,去苏府拜访,又提起题词之事。苏轼笑笑说:“我题此五字,并非完全虚妄。”说毕,拿出他少年时画的一幅月梅和宋文新的月梅同时挂在壁上。

㈧ 狄仁杰的故事

1、沧海遗珠

狄仁杰早年曾被小吏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时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审问之时发现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称赞道:“孔子说:‘观过知仁矣。’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后世遂用“沧海遗珠”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2、白云亲舍

狄仁杰在并州做官时,父母远在河阳(治今河南孟县)。他登上太行山,回首南望,见一片白云在飘飞,对左右的人说:“我的双亲就住在那片白云下面。”他伫立怅望良久,直到白云散去方才离开。后世遂用“白云亲舍”、“白云孤飞”等作为客居他乡,思念父母之辞。

3、斗南一人

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要到很远的地方公干,但是他的母亲年老多病。狄仁杰主动对郑崇质道:“你母亲病重,而你却要出远门,怎么能让亲人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你担心呢?”他去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出行。

蔺仁基非常感动,联想到自己与司马李孝廉之间的不和,深感惭愧,主动与李孝廉和解。他还经常对人称赞狄仁杰道:“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28]后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

4、囚徒哭碑

越王李贞之乱后,武则天为惩治乱党,定罪六七百家,籍没五千余口。司刑使催逼狄仁杰行刑。但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他密奏武则天,认为一旦按此定罪,将牵连甚广,何况这些人中有许多是被迫作乱,并非本心所为,可以赦免武则天便下诏赦免他们的死罪,改为发配丰州。

囚犯们途经宁州时,宁州父老在郊外迎接,道:“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囚犯们遂相互搀扶着前往百姓为狄仁杰立的石碑前,痛哭流涕,而后又斋戒三日,方才离开宁州。他们到达丰州后,又为狄仁杰立碑,以颂恩德。

5、直责宰相

宰相张光辅讨平越王之乱后,纵容部下将士恃功勒索,但却被狄仁杰所拒绝。他怒道:“你这州官怎敢怠慢元帅?”狄仁杰正色而言道:“您率三十万大军平定叛乱,但却不能约束士卒,反而纵容他们对百姓施暴。越王李贞祸乱河南,现在死了一个李贞,却又生出了一万个李贞。

那些被胁迫造反的人主动放弃城池,归顺朝廷,您为何要纵容贪功的将士,去追杀这些人呢?您就不怕冤声沸腾,直冲九霄云天吗!我如能请来尚方斩马剑,必要斩杀你这罪人。到时我就算是死,也心甘情愿。”

㈨ 大理有那些历史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2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2郡,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代属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代,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40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国灭亡后,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㈩ 宁州的云南

蜀汉后主刘禅时,丞相诸葛亮于公元225年分东、中、西三路南征,平定南中,调整郡县,废益州郡,改置建宁、兴古、云南、永昌、朱提、越西、牂牁七郡。东晋成帝司马衍分兴古郡立梁水郡,设梁水县。梁水县属梁水郡七县之一,县辖地除盘溪称毋单县属建宁郡外,大致相当华宁解放前管辖区域。当时梁水郡、县两级政权机构均设在今江川县的旧州。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置南宁州,梁水县属南宁州。七年(624)析南宁州分置西宁州,西宁州仅领二县:梁水县和绛县(江川龙街)。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639)改为黎州,地号浪广,隶属戎州都督府。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737),支持南诏皮罗阁统一了六诏,黎州为步雄部徒蛮所据。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首领,率众10万进兵大理,讨灭原南诏权臣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将府、郡部封给有功大臣及当地部族首领。宁州始为步雄部,后属东爨酋,为宁部。大理国后期(南宋末年),东爨首阿几以浪广割与宁部酋豆圭。
元宪宗蒙哥三年(1253),蒙哥命同母弟忽必烈率十万大军征云南,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从临洮(在甘肃省)进兵,过大渡河、金沙江,同年12月破大理国,杀大理相高祥,国主段兴智逃往押赤城(昆明)被执投降。次年(1254)春,忽必烈班师北还,留兀良合台继续征服云南未平之地,共平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此时,宁部酋豆圭已逝,其长子普提附元。又次年(1255),兀良合台在原大理国政权行政区划基础上,将云南分为19个万户府,下设千户、百户,以便军事统治。任普提为宁部万户,领习峨(峨山)千户和马笼(新平)千户,并在西沙(华宁下村)筑城。至元十一年(I274)元世祖忽必烈派亲信大臣回回人赛典赤来云南建立行省。十三年(1276),赛典赤把兀良合台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立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府、州、县,改宁部万户为宁海府,普提为宁海府土知府,其弟普永为土知州,准许世袭,从此,宁州建立了土司制度。为了笼络民族上层,还封普提长子阿农为临安路土同知,次子阿只为阿博路(峨山一带)军民总管。同年,改宁海府为宁州,华宁史称宁州即始于此。宁州领三县:“通海、习峨和刚在下村仁善坊内新建立的西沙县,隶属临安路。元英宗硕德八刺至治二年(1322),撤西沙县并入宁州,州仅领通海、习峨两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路为府,将通海、嶍峨二县划出。宁州始为与县平级的行政区,直隶临安府。清袭明制,华宁仍称宁州,隶临安府。据《雍正志》记载:“宁州城,州治在浪广,元至正年间迁今地。”宣统《宁州志·侨寓帐恭传》说得更具体:“至正二十八年自浪广迁州至于西沙。”就是说宁州由浪广搬到华宁。民国元年(1912)废州改县,宁州改称宁县。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遂于2年 10月改称黎县(以唐代曾设黎州而名)。21年(1932)4月再改称华宁县(县城紧靠西北面之华盖山,山上有宁寿寺,又曾称宁州,取华盖山、宁寿寺首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称华宁县。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1959年10月华宁县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建置。建国后一直隶云南省玉溪地区。 1970年1月12日,经华宁县革命委员会常委讨论,玉溪专区革委会批准,撤销一区革委机构,建立新城、东山、城郊3个公社革命委员会,又将城关镇并入城郊人民公社。
1981年8月恢复了华宁县人民政府名称后,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0月,东山公社改称登楼山公社,公社党委及其他组织名称也随之改变。
1983年12月设区建乡时,公社改称区,原新城、东山、城郊3个公社,更名为新城区、城郊区,并将原城郊人民公社的城关、甸尾大队和西门、上村的部分村寨划出,成立了城关镇,建立了镇党委,其余地区和原登楼山人民公社的部分地区合并成立城郊区,建立了区党委。
1984年9月城关镇改称宁州镇,党委名称也随之改变。
1987年11月9日至1988年1月25日,撤区建乡,原城郊区、新城区,改为城郊乡、新城乡,乡镇党委同时成立。
1998年12月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3镇6乡撤并为3镇2乡,因此原城郊乡、新城乡、宁州镇“两乡一镇”合并为宁州镇,撤销两乡党委。12月1日新宁州镇党委正式运行。 一、锁水塔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俗称白塔,位于宁州镇2公里的黄龙山麓,傍万松山,临迎春桥,扼恩永河、白龙河、龙珠河交汇处。古人建以锁水,故名。此塔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至1368年),为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塔身高12米,第一级边长3.9米,逐级微收,各级出檐0.3米,檐口饰以莲瓣形。塔座为石彻6级,高3.32米,底级边长7.8米,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虽经600余年,经历6至7度地震,迄今仍岿然耸立。
二、万松山风景区
万松山以松树成林而得名。古诗有吟:“阁前江水绕松楼,入耳清声尽此峰。万派朝来春满麓,千林响处午寒钟。”景区位于县城东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万松山、慈光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墓、锁水塔、迎春桥、土林及华竹苑等景点组成。万松山小巧玲珑,苍松挺拔,翠柏成荫,绿色苍茫,树林间遍生秋兰,曲径通幽,风景秀丽。整座山树木茂密苍劲,东部长松,西部长栎,古树森森,遮天蔽日。慈光寺、锁水塔、迎春桥皆为保存较好的明清遗物,慈光寺又是聊斋故事“狐狸冢”的发源地。
三、西沙映月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俗称双月潭,又名浮月泉,位于宁州镇西北隅7公里冲麦村阱内,中有水池,四周森林茂密,面积两亩余。地下水百余条,从白沙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滚滚翻腾,有如葡萄串珠。下面浮黑沙,风吹波动,忽聚忽散,变化万千。又若明月朗照,玉盘盛珠;更似繁花重叠,珊瑚环绕,尤为宜月夜观赏,水天一色,皎洁若镜。华宁旧县志载云:“西沙印月”,地与通海、江川毗邻,公路畅通无阻。
四、春雷古洞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俗称龙洞,位于宁州镇4公里的阳暮山麓龙洞河旁,系中生代石灰岩形成,每春雷出时,人间愦愦,洞中已隐隐有声,帮得名春雷古洞。山脚共有3个洞,上洞空旷如数间屋,下洞有泉出其中,中洞深约数公里。洞内深窄县殊,高矮迥异,宽处10米,窄处约1米。高者30余米,低者半米许,岔道分歧,孔穴繁复。洞顶钟乳垂吊,洞底底石笋丛杂,洞壁有若长廊屏风,有如龙蛇盘旋、群鸟翱翔的,有似洞府开门、戛然有声的,有高大如厅堂的,有窄狭如小径幽谷的,诸如“石楼梯”、“仙人过桥”、“二龙抢宝”、“五百罗汉”、“石钲”、“石鼓”、“石幡”、“石灯笼”。
五、象鼻温泉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位于华宁城南12公里处,有山形如象鼻,原建有一间火龙庙,内供石象一尊,现庙已毁。石象被搬到桥南洗澡塘村庙内保存。象鼻岭脚,石壁屹立,林木丛生,岩隙间涌出温泉两股,相去10多米,水温摄氏38度至40度,属碳酸泉,清澈如玉,水中含钙、镁、锶、镭、锌、硫等13种有益人体的元素,对防治皮肤病、风湿病等有特殊疗效。又因势凿石砌墙,左为女塘,右为男塘,故名象鼻温泉。每逢花朝月夕,春秋佳日,远近浴人,不绝于路。许多游客骚人都为徐霞客、杨升庵未能至此游而惋惜,发出“惜不遇升庵,汤名书第一”的感慨。清代宁州诗人张凌云吟道“天下汤泉莫漫夸,传闻温沼让西沙;岭如象鼻岭无异,水比安宁水更嘉;入浴解教人似玉,到来几许貌如花;春寒我欲频经此,童冠讴歌乐岁华”。
六、爪水拖岚
宁州公园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位于城东2公里的迎春桥下游龙珠河、恩永河汇合处。白龙河(旧称浣江)发源于江川县雄关老尖山,流经冲麦、朱家冲、普沼,进入宁州坝子,纳龙潭河(恩永河)、王马小沙河水在迎春桥下游与龙珠河河汇流而成的水似“爪”字形,秋冬季节常有岗气蒸腾,故称“爪水拖岚”。“爪水作字流,蒸岗松山下;相映蔚蓝天,合号染溪者”便是诗人何宗淮对这一景观的真实写照。迎春桥、白塔、龙珠河构成一幅优美画面。旧时将龙珠河称为“爪江”。现已看不到“爪水拖岚”的景观。
七、阳暮回光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位于县城东5公里的三台山之西南有一阳暮山,为大卓旗山东干之干脉,高约900余尺,周15余公里,此山视之蠢蠢若不堪与楼山为奴者,日光入地,返照横空,则经紫万状,变幻顷项刻,素有“阳暮回光”称谓。
八、楼山耸翠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距城东南15余公里,属大卓旗山东干脉,高2491米,周20余公里,为景内名山,孤峰耸翠,峭壁凌空。山上有天池,水无源,盖为云气所积也,木叶落其中,即有异鸟衔去。在阳关明媚的春夏或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则抚仙、星云、杞麓3湖尽收眼底,烟波浩渺,远山近水相得益彰,让人心旷神怡,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登楼山风景区是一个风景秀丽、空气清鲜的森林浴场,有国有森林92160亩,以华山松为主。森林茂密,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更为可观的是在山顶所见的地域,竟与旧时华宁所辖之境相当,可观赏宁州“无江三半江、无海三半海”、“楼山日出”、“楼山耸翠”等景观。
九、火特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北面的分水岭至盘溪公路沿线,海拔2376米,磷矿储量约3亿吨,森林茂密,植被较好。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在火特开展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开挖了许多土窑,砍伐森林大炼钢铁,当地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今可以隐约看到一些土窑,见证当年大炼钢铁的场景。随着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的实施,曾遭到严重毁坏的森林已得到恢复,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景向。每年二三月份,山茶花、映山红等竞相开放,是人们春游的好去处,夏天更是避暑的好地方。尤其是当地加工腌制的火腿,更为引人注目,因当地海拔高、湿度大,加之农民养猪不喂饲料,所生产的猪肉肉质较好,也比较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十、邑格冲民族生态园
位于华宁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的一条山谷,距象鼻温泉度假村仅8公里,距离不算太远,非常适合陡步探险者旅游。邑格为彝族话,邑是水的意思,格是流动之意,邑格冲是流水不止之意,叫这么个名就是因为有不知源于何处的泉水淌满了整个山谷。比起不远处文静、秀气的象鼻温泉度假村来,邑格冲多了几分原始和险峻。风景秀丽,气候阴凉,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集石、洞、林、竹、溪、流、瀑布为一体,可观性强,还有怪石、险峰以及石树奇特的景观,是徒步旅行、康体健身的好去处。
十一、慈光寺
通济桥
坐落于县城东2公里的万松山巅西麓,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现存殿宇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由天王殿、藏经楼、紫金殿、玉皇殿、观音殿及厢房、方丈组成,形成大小6个院落,占地1900余平方米。殿宇建筑风格为歇山顶和硬山顶、抬梁式构架。紫金殿以供奉的9尊铜佛得名,其中如来佛千余斤。院中植有两株桂树,生气盎然,每逢金秋,银花怒放,三开三谢,香飘数里,州人视为宝树。寺内陈匾联甚多,其中有复制北宋米芾所书“宝藏”匾、明末董其昌题书“江声任日夜,树色无冬春”联、明末宁州土知州禄洪题书“紫金严相”匾、清末州人朱家宝所书“慈光寺”匾。
十二、文庙
宁州古建筑之一,位于县城宁秀街,自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间不断兴建、重修、扩建功立业而成。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由大成殿、启圣宫、明伦堂、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大成门、腾蛟起凤门、泮池、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等组成,占地3640平方米,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顶、斗拱式构架,檐柱、额枋、雀替雕刻彩绘,正脊、垂脊、戗脊饰以陶制宝瓶、仙人、兽头等。
十三、宁寿寺
宁州古建筑之一,俗称顶寺,位于县城北1公里的化盖山南麓。始建于明初,清咸丰十年(1860年)曾毁于兵燹,现存建筑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东西宽30米,南北长130米,占地3900平方米,由金刚殿、盘龙祖师殿、大雄殿、诸佛殿、关圣宫、魁星阁、雪神殿、天王殿、太白阁、玉皇阁以及其它附属房舍组成,从山门至最后的玉皇阁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大小14个院落。建筑风格为歇山顶和硬山顶、抬梁式构架,檐柱、额枋雕刻彩绘,主殿有斗拱。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