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装的故事
1. 大家快帮帮我想怎么写我和汉服的故事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现代社会文化的侵蚀,汉服文化逐渐被遗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精华,我们要重新拾起曾经的骄傲。
汉服宣传的意义与目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更是缔造了五千年的辉煌,优美动听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决胜千里的兵法谋略,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仁政天下的民本思想……片言难尽其详.
一、汉服的概念: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明末以前,以汉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饰的装饰体系,它是明末清初,满清军入关对中国汉民族推行“剔发易服”政策以前,自然文化发展而来的,浸润着华夏汉民族的气质与文化,并曾经被华夏汉民族一直普遍穿着的服饰,汉服绝非自然淘汰!
汉服的特点和形制:
汉服的特征以交领右衽(领口成字母y型) 为主,兼有圆领、直领、无扣、系带,宽衣大袖(包含小袖),线条柔美流畅.分有礼服和常服.从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衣裳,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女装.袴褶为常服.衣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装形式,交领右衽系带是延续千年的主要特点.
二、汉民族是否需要汉服来表达自己?
当然需要.
这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自立和自尊的问题,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当代,诸如APEC那样的国际活动会安排各国代表以民族服装着装,在一些国与国的特殊外交场合,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常常穿着民族服装出席,以显示自己文化的独立.在雅典奥运会上许多国家就以自己的民族服装出场,中国队的西装曾使海外华人失落和尴尬.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认为汉族的传统服装是通过改良满清满服后形成的旗袍、马褂.其实不然, 旗袍、马褂并非真的是我们汉族人民的民族服.自古代轩辕黄帝“垂衣冠而天下治”开始,我们的汉民族服饰就已经成型了----交领右衽(领口成字母y型),宽袍大袖(包含小袖) 简称汉服.
我们的民族正经历着变革,开放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主体性却在变弱,甚至形成了文化荒漠.我们提倡汉服、宣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对汉民族的文化历史遗产有正确理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将它发扬光大.
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无疑给我们“天朝上国”敲了一记警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年味越来越淡,传统节日正在被人遗忘,倒是唐装这样的APEC产物却在流行.这时悠悠五千年汉文化来说,无疑是种悲哀.
满清入关导致华夏文明失落了三百六十年,很多华夏文明上升时期的精华成果都在此间失落,而当民主革命赶走满清时,又采取西方的文明救中国,导致了汉文明的西化.恢复汉服是恢复汉民族文明的最佳切入点.
祖先的光荣和梦想,需要我们去代代传承,祖先的屈辱和血汗,更加激励我们去奋发而图强,我们要做的是把消失了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捡起来,并且把它发扬下去,找回汉民族的主体性.
对于汉文明而言,表象东西没有,内在的就不存在.任何文明都有外在的表象文明,有相应的服装礼仪.由于中华民族的概念替代了主体民族,汉族自身的文化被虚化了.通过穿汉服可以让汉族人了解到自己文化中的礼仪,进而深入的了解真正拥抱汉文明,做到表象和精神合一.
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国人要发出自己文化一元的声音,要建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要追寻自己的文化之根.其次,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变化,在一个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世界,现代中国人在精神上要安身立命,这就要向传统寻找价值、情感和智慧依托,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精神理想、价值世界和情感世界.如今中华强盛,华夏复兴,汉服如幽兰逢春,再次回到了汉族广大人民中间.礼服宽衣大袖,常服简洁方便,洒脱飘逸的汉服是汉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寄托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情感,是华夏民族精神不灭的象征.
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理性、公正的态度,现代化才将获得更长远的文化支持.
“汉服”推崇者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一定的文化层次,二是有精神追求,对国家、民族有认同感.
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汉服应该被复兴起来,重新注入生命的活力.它是祖先赠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全人类的瑰宝,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我们是强大的民族,是伟大的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愧对先人,更不能愧对“华夏”的称号!
三、复兴汉服汉文化的意义:
还能穿美丽的民族衣裳,在国外,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一眼就能够通过服饰认出来,而现在我们汉民族的很多人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汉民族服装是什么,为此完全没有文化归属感.“以前总是说中国是文明古国,做一个中国人很骄傲,可是没有了文化的依托,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认为,没有任何爱国的口号比亲自穿着汉服更响亮.“当你穿上了‘汉服’,不是为了表演,而觉得是和汉祖先融为了一体,有应该自觉向所有人义务传播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群有志于振兴民族文化,复兴民族精神的青年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汉服的复兴,进而推动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繁荣.让整个民族都能充分感受到民族瑰宝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整个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想我汉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这样源远流长的文化怎能甘心让她断流,然而现在,我们丢失的传统已经越来越多了;当我们疯狂迷恋日韩漠视本民族文化时,却没有看到日韩等民族对自己文化的珍惜与宣扬……
2. 《长安十二时辰》里边穿唐装的热依扎有没有给你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
《长安十二时辰》也是这个夏天的倍受热议的大IP了,它改编自人气作家马伯庸的同名小说,又由易烊千玺和雷佳音共同主演,更是引起网民的关注。作为“老戏骨”的雷佳音演技自然是毋庸置疑,虽然开播之处有网友也质疑过,易烊千玺作为一个“流量小生”是否真的能担此大任,毕竟这部戏原先就有很多书粉,书粉们当然会怀疑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能否被演绎好。当然现在这个问题
我也觉得热扎依虽美,但是是那种带有异域风情的美,唐妆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个人感觉在热扎依身上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提现。而且唐朝崇尚胖为美,热扎依身材太过消瘦,个人感觉还是身材丰满的演员更能提现唐妆的肥美之态。
3. 为什么说唐装包罗万象
就封建社会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中国的唐代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唐朝政府不仅对外国实行开放政策,允许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吸引外国留学生,甚至允许外国人参加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和出任官职,对外来的文化、艺术、宗教采取欣赏和包容的态度,使当时的首都长安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妇女不必恪守传统规范,她们可以穿袒露胸臂的宽领服装或吸收其他国家服饰风格穿出异国情调,还可以穿胡服男装骑射,并享有选择配偶和离婚的自由。相当富足的物质基础和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唐代的文化空前发展,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领域群星璀璨。加之在隋朝已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纺织业到了唐代有了长足进步,缫丝、印染的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服装材质品种之多、产量和质量之高前所未有,不拘一格的服装样式亦在当时成为世人推崇的美丽时尚。
盛世唐装中最夺目的要数女装,以及妇女那变幻多样的发髻、佩饰和面妆。唐女讲求配套着装,每一套都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形象。人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依据着所处的社会背景,将服饰艺术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因而,每一种搭配都个性鲜明,又有其令人玩味的文化底蕴。唐女配套装可归结为三种,除了受西域文化影响而引进的胡服以外,还有传统的襦裙装,打破儒家礼仪规范勇敢穿起的整套男装。
先来说一下传统的襦裙装。上为短襦、长衫,下为裙,这也许算不上新颖,但唐女将它穿出了新样。如短襦或长衫,在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的交替流行中,竟索性将其唐朝服饰开成袒领,这是在前朝未曾出现过的创新之举。最初还主要为宫廷嫔妃、歌舞伎等穿用,但很快便受到了仕宦贵妇的垂青,这说明唐代人思想是非常开放的。儒家经典明确规定要用衣服将身体裹得很严,妇女尤其要遵守,像唐女这样领子低到能见到双乳上侧露出乳沟的款式,在礼法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是空前绝后的。
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生卒年不详)、周昉(生卒年不详)惯画宫中艳丽丰腴的女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美人著裸肩长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双乳。由于画家手法写实,既如实地描摹出唐代细腻透明的衣料,又逼真地描绘出女子那柔润的肩和手臂。
唐代崇尚丰满、浓艳之美,赏花喜欢赏牡丹,人则讲究男无肩女无颈,马也要头小颈粗臀部大。在唐代绘画中我们不难看到,唐女为了显示自己丰满,特意将裙子做成六幅、八幅、十二幅,还嫌不够,于是就出现了将裙腰提高,直到腋下的款式,这样就看不见女子的腰身,只见一个圆滚滚的外形。
对于唐裙的描绘,诗人几乎想尽了绝妙的诗句,除了款式之外,还有不少提及裙色。从诗中可以看到,当年的裙色相当丰富,而且官方的束缚少,因而可以尽人所好。仅色彩就有深红、杏黄、深紫、月青、草绿、郁金等,其中以石榴红裙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中都有关于石榴裙的描述。《燕京五月歌》中记述石榴裙流行盛况,说石榴花开的时候满是浓重艳丽的石榴红,千家万户买石榴花给家中的女子染红裙,可以想象有多么壮观。郁金裙也是以植物色染成的,但这种植物不同于原产小亚细亚的郁金香,而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肥大根状茎及纺锤状块根的汁液能够染布、而且散发着香气。唐中叶时一位公主的百鸟裙,更是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其裙以百鸟羽毛织成,白天看是一色,灯光下看是一色,正看一色,倒看一色,而且裙上呈现出百鸟的形态,可谓巧夺天工。
女子襦裙装并不只是上衣下裳,还有其它款式用以补充或装饰,如半臂,就是一种短袖衫。现代人都是在夏天穿着,可是唐女穿时,常套在长袖襦衫的外面,其功能与坎肩有些相似。只因袖的长度在坎肩和长袖的中间,所以称半臂。穿起来娉娉婷婷,体态美妙怡人。
唐女爱披一件帔子,或是两只胳膊上搭着披帛。这两种装饰物的样子,区别在于帔子阔而且短,一般披在一肩,从出土的唐代女俑上可以看到逼真的效果。传说有一次宫中露天筵席,唐明皇大宴群臣。一阵风起,将杨贵妃的帔子吹到贺怀智的幞头(一种黑绸巾裹成的帽子)上。由此来看,帔子或许是很轻盈的,当然也不排除以厚重毛织帔子御寒的可能性。披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飘带”,长长的,一般较窄,从身后向前,搭在小臂上,两端自然下垂,后人画仙女和古装仕女,怎么也忘不了这种美妙的披帛。
与襦裙装相配合的足服,有凤头高翘式锦履,也有麻线编织的鞋或蒲草鞋,软软的,但很精致、很轻巧。除了绘画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以外,在新疆等地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实物。
唐女著襦裙装时,头上一般不戴帽子,当然也有花冠等是属于装饰性的,出门时则戴一圈垂纱的帷帽。这种帷帽从唐初开始流行,至盛唐时,女人们连帷帽也不屑于戴了,干脆露髻骑马出行。当年发式可谓多变,体现着唐女的奢华之风。仅高髻,就有云髻、螺髻、半翻髻、反绾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惊鹄髻、回鹘髻、乌蛮髻及峨髻等,另外还有较低的双垂髻、垂练式丫髻以及抛家、半翻、盘桓等30多种。这些发髻大多因形取名,也有的是以少数民族的族称取名,今天的人们除在唐代仕女画中看得到发髻上插满了金钗玉饰、鲜花以及酷似真花的娟花的具体形象外,还能在出土文物中一睹各种精致的金银首饰和绢花的实物。
面妆虽说不是唐女发明的,但奇特华贵、变幻无穷。唐女在脸上广施妆艺,不只是涂上妆粉,以黛描眉,以胭脂涂两颊,以唇膏点唇,还要在额头上涂黄色月牙状“额黄”(亦称“鸦黄”)饰面。据说是模仿西北民族的黄面佛妆。眉式也花样翻新,传说唐玄宗曾命画工画十眉图,这也是风流皇帝在服饰史上留下的逸事。眉式的名称很好听,有“鸳鸯”、“小山”、“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五岳”等,再加上民间的柳叶眉、却月眉、阔眉(桂叶眉)、八字眉等,真是美不胜收。这还不算完,双眉中间要有花钿,可以用鸟羽、黑光纸、螺钿壳,也可以用金箔、鱼鳃骨、云母片或者直接用颜料画。眉梢处则要描上一道“斜红”。嘴唇以唇膏点出各种时兴的唇形,在唇角外一厘米处再点上两个黄豆般的红圆点,美其名曰“靥”。盛唐以后,靥的范围越来越大,扩展到鼻翼两旁,还变化出钱形、杏桃形、小鸟形、花卉形等。我们在敦煌五代时期的莫高窟61窟壁画上,仍能见到这种“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的女供养人形象。
这些面妆并不都是唐人的创造,有些带着前代的传说,故事美妙动人。如花钿,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363—422)有一位女儿叫寿阳公主。正月初七那一天,寿阳公主行于(一说卧于)含章殿下,忽然微风吹来一朵梅花,恰好贴在寿阳公主的额头,拿不掉也洗不掉,看起来很美,于是就在民间流行起来。这种被称为“寿阳妆”或叫“梅妆”的面饰伴随了唐代乃至宋代女性很长时间。唐代李复言在《续玄怪录定婚店》中记下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人名韦固,一日路过宋城,住在南一家客栈。夜晚见到月下老人倚着装满红绳的袋子闲坐。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月下老人用红绳将男女二人腿系在一起,就成了夫妻。韦固遂上前询问自己的妻子是谁,老人翻开婚姻簿查了一下,说城北卖菜婆的女儿就是,时年刚刚三岁。韦固听了很生气,就命仆人去射杀。仆人不忍,匆忙间只刺伤了女孩的眉心。十几年后,刺史王泰看韦固勇猛可信,就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了他,新娘额头装饰着花钿,夜晚卸妆时惟独花钿不取下。韦固奇怪,一问才知道,正是当年被刺伤的那个女孩。这是一段传奇故事,但由此也不难看出,女性白天在脸上施以装饰,在当时已蔚然成风。关于“斜红”的传说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187—226)曾有个宫女,名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文帝正在灯下读书,夜来上前侍侯,不小心撞在水晶屏风上,顿时鲜血顺着太阳穴流下来。痊愈后,脸侧依然留着红色的瘢痕,可是文帝依然喜爱她。于是,宫女白居易像们竟以此为时髦,纷纷用胭脂在脸上画对称的红瘢。刚开始时叫“晓霞妆”,状如清晨的红霞,后来大多称之为“斜红”。
关于眉,宋人《隋遗录》(题为唐颜师古撰)中记录,隋炀帝巡游江都(古代扬州),其随行人员分别乘龙形和风形的游船,每只船上有千百漂亮的女子划桨。其中有个叫吴绛仙的女子,就因为画着长眉,引起了隋炀帝的注意。
就在唐女认为面部再也没有地方涂抹花样时,面妆之风却陡然一变。《新唐书·五行志》中提到,唐代中期以后,女性一度流行不施脂粉,而且以黑色的膏脂涂唇。诗人白居易也在《时世妆》诗中写道:“时世牧,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被称为“啼妆”或“泪妆”的妆容,配以堕马髻、弓身步、龋齿笑,格外惹人怜爱,因而风行一时。
与花枝招展的襦裙装相比,将整套男服穿在身上则别有一番情致。唐代典型男服是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衫,腰间系带,脚蹬乌皮六合靴。这身装扮使男子穿着干练、潇洒又不失儒雅,女子穿又别有一种洗尽铅华却添帅气、俏皮的风度。尽管儒家经典中早就规定:“男女不通衣裳”。唐代女着男装的形象,在张萱《挥扇仕女图》、《虢国夫人出游图》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画上都可以见到。《旧唐书·舆服志》和《中华古今注》中也记载,唐代女子穿男装,包括皮靴、袍衫、马鞭、帽子,不论身份尊卑,甚至不管在家还是出门,都这样装扮。由此可见,唐代社会开放,对女性的束缚很少。
盛世唐装就是这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尽管今天的人们习惯将对襟袄通称为“唐装”,以其代表中国传统服饰,但那不过是一种以唐代为荣的说法,事实上,现代的唐装远不及唐代的服装璀璨夺目、千姿百态而富有生命气息。当年“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是多么宏大,唐代中国才真正称得上是“衣冠王国”。
4. 为什么蕾哈娜在中国拍了一套唐装大片,却被国外网友痛批
近日,中国时尚杂志《时尚芭莎》在社交网站上刊登了8月刊的封面照片,被誉为“山东天后”的蕾哈娜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封面照片中的着装,话题女王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中一张照片中,蕾哈娜一手拿着中国刺绣扇子,腰间系着一条红色腰带。她垂下眉毛和眼睛,流露出东方的含意。
bof时尚商业评论:蕾哈娜最近的封面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盗用”的争论,但中国网民并不认同。一些人还将蕾哈娜的唐装封面故事与最近金卡戴珊的和服内衣事件联系起来。今年6月,卡戴珊在她的instagram上推出了一个新的塑形内衣品牌:和服贴身内衣此举立即引起了许多网友(尤其是日本网友)的不满,他们认为“和服”是美丽和优雅的象征,与塑料内衣强行相连,这是对“和服”和日本文化的不尊重。
5. 文成公主的全部故事
公元641年,二十四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准备好马匹、牦牛、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礼结束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越过雪山高原,到了逻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逻些人民像过盛大节日一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在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城郭宫殿,给公主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公元650年,松赞干布死去。唐太宗也在前一年病死,接替他的是太子李治,这就是唐高宗。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6. 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
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前往遥远的吐蕃和亲,唐太宗李世民为专了弥补文成公主远属嫁的辛苦,给她准备了十分丰厚的嫁妆。不仅有许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还有许多蔬菜和谷物的种子。
除此之外,还带了大批的关于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书籍前往吐蕃。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境内,一路都有人在接应,每个地方都会文成公主准备好了牦牛、食物、水源等各种需要的东西,为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准备的妥妥当当。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也十分重视,亲自从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于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盛大的婚礼也在柏海举行了。
(6)唐装的故事扩展阅读:
文成公主入藏的主要功绩:
1、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
2、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
3、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成公主
7. 关于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与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并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修建宫室。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7)唐装的故事扩展阅读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房间的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
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文成公主来的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建造了大昭寺。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带来的。
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文成公主还修建了小昭寺。
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松赞干布专门为文成公主修筑了宫室。汉文献中所述“为公主别筑城敦宫室”,系指松赞干布特为文成公主修筑于西藏拉萨红山之巅的三座堡式宫楼“布达拉宫”,以及后来由文成公主亲自主持所修筑的吐蕃式殿宇“大昭寺”与汉式庙宇“小昭寺”。
百年后布达拉宫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
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菩萨)的化身。
8. 文成公主有哪些故事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文成公主人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不久,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布达拉宫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9. 文成公主的故事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文成公主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不久,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布达拉宫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10. 唐装和旗袍的由来
1、旗袍
这一被当代国际服装界誉为“东方女装”的代表,如今不仅受到我国广大汉族妇女的爱戴,而且也受到西方欧美妇女的青睐。其实,提起旗袍,它还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至于这种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样得以推广的呢?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心灵手巧,人称她“黑妞儿”。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后来,她被选进宫中封为黑娘娘,因过不惯官廷生活,穿不惯又肥又大的山河地理裙,就穿起从前自己剪裁的多扣拌长衫。皇上认为她擅自改变官廷服饰有罪,就赶她出宫,并一脚踢中她后心而死去。关东满人听到黑娘娘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还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袍来纪念她。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方便,穿的人多了,就叫它为“旗袍”。说也奇怪,凡穿上旗袍的妇女,都变得十分苗条、俊美,据说那是心灵手巧的黑娘娘在暗中帮她们打扮哩。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这种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袍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汉旗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是经历了多少的漫长演变。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两边的权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更显出女性的曲线。四十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适体,变成流线型。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当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
2、“唐装”的兴盛可以看做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然而撇开它背后宏大的象征意义,“唐装”本身其实是一个颇模糊的概念,关于这个名词的内涵时装界有多种表述,如“华服”、“中装”等。很多人对“唐装”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华之大,唐代以降,岂无装可穿?
其实“唐装”,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着装,“唐装”说法的由来,也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
“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为惯称,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人的称号。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就是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规律的必然,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唐装的源起时间离我们很近,因此比较容易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穿着唐装上衣,还可配以西裤、皮鞋,外面能罩风衣,里面衬高领衫……这种特质是唐装风云再起的文化层面以外的实用因素,但这个因素在流行中同样不可或缺。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真正唐代人穿的长袍大袖,甚或离我们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回流行。它们的回归可能通过另一种形式,就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