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奎因故事

奎因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2-11 14:40:42

1. 埃勒里·奎因的人物经历

1905年1月11日,曼弗德·利奥波夫斯基( Lepofsky)生于纽约布鲁克林,Benjamin Lepofsky和Rebecca Wallerstein之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他的童年在布鲁克林度过;
童年的李有一段被他称为街头暴力(brutality of the streets)的困难时期,此时他开始通过书本寻求庇护。(时间不详)
1905年10月20日,丹尼尔·南西(Daniel Nathan)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Meyer H. Nathan和Dora Wallerstein之子;后来搬往纽约乡下的埃勒米亚(Elmira);
1917年,丹奈全家回到布鲁克林,住进娘家的房子;
1917年冬,丹奈左耳脓肿卧床,开始接触侦探小说,他的阿姨就在他的床头给他读阿瑟·柯南·道尔的《冒险史》,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1921年,时值高中的第三学年,16岁的丹奈辍学打工以便补贴家用; 1926年,丹奈与Mary Beck结婚,育有2子;而大学毕业的李为自己找了一条通往广告业的路。
1927年,李与弗朗西斯(Frances Guihan)合作,为无声电影“Closed Gate”写了剧本;
1928年,李与Betty Miller结婚;丹奈成为纽约一家广告代理商的编辑和艺术主管;
1928年,二人历时3个月写出了《罗马帽子之谜》,作为当时McClures杂志和Lippincotts书屋联合主办的侦探小说有奖征文参赛作品,原本应获首奖,因杂志社突然倒闭,继任者将奖授予了别人;
1929年,Stocks出版社(Lippincotts书屋)将《罗马帽子之谜》出版,共发行8000册;
1930年,创作了《弗兰西寓所粉末之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为他们以后坚持创作埋下伏笔; 1931年,二人正式放弃工作,改为专心写作,预示了一个时代的来临;
1932年,二人发表四部长篇侦探小说,两部以“埃勒里·奎因”名义发表的《希腊棺材之谜》和《埃及十字之谜》,两部以“巴纳比·罗斯”名义发表的《X的悲剧》和《Y的悲剧》。四部堪称解谜推理的经典作品;
1932年,二人带着面具在哥伦比亚大学等会场展开辩论,当时人们以为埃勒里·奎因就是S.S.范·达因,而巴纳比·罗斯是Alexander Woolcott,实际上在《罗马帽子之谜》的序言中奎因就留下线索告诉读者罗斯其实是奎因的分身;
1932年,在《X的悲剧》中首次使用临终的线索,此后在1933年的《孪生之谜》中将“临终的线索”带入埃勒里系列,并成为奎因的标志性诡计;
1933年10月,二人创建月刊杂志《神秘联盟》,遗憾的是维持了4期(第5期出好但没有发行)就夭折了;
1932年-1935年,二人一共创作了6部奎因系列小说,另有四部署名为巴纳比·罗斯(Barnaby Ross),即后来闻名于世的悲剧系列,塑造了哲瑞·雷恩这样一位睿智的老人;
1934年6月,奎因的《中国橘子之谜》简写版发表在光面杂志《红皮书》(Redbook)上,同年10月期的《红皮书》刊登了奎因的短篇小说《疯狂下午茶》;
1935年,美国Liberty公司出品了首部埃勒里电影“The Spanish Cape Mystery”,Donald Cook成为首位扮演埃勒里的演员,并不成功,此后虽然多家电影公司拍摄了奎因电影(大部分不是基于原著改编的),但是都相当失败;
1936年10月10日,世人第一次知道奎因和罗斯的真面目,《出版家周刊》的《神秘的面具作家》一文揭示了二人身份; 1936年,《半途之屋》已经可以看到奎因受到的光面杂志影响;
1937年至1938年,奎因创作了《恶魔的报酬》(1937)和《红桃四》(1938),作为他们进军电影界的号角;此段时期他们的创作受到女性光面杂志的影响较大,失去了一些公平性和智力的激情;
1938年,丹奈利用自己的藏书主编了侦探小说选集《挑战读者》,此后致力于收集短篇侦探小说,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私人短篇侦探小说图书馆,后将藏品卖与得克萨斯州大学图书馆;
1939年4月7日,二人首次合作播出系列广播剧“Author! Author!”(Mutual广播网),持续到1940年2月12日;
1939年,丹奈全家搬到长岛的Great Neck;
1939年6月18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埃勒里·奎因悬疑广播剧”第一篇“The Adventure of The Gum-Chewing Millionaire”,使用了“挑战听众”的独特手法,此后二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广播剧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每周的广播剧一直延续到1948年;
1939年,丹奈写好一部小说的大纲,却发现情节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新作《无人生还》类似,不得不放弃;
1939年,《龙牙》成为奎因最后一部为了迎合电影及光面杂志而写的小说,奎因第二时期结束;
1930年代末期,奎因曾在好莱坞当过一阵子的编剧,这段在哥伦比亚、米高梅及派拉蒙片厂工作的期间,写了不少迎合好莱坞口味的剧本,包括为“瘦子”系列创作了一个故事,但大都被束之高阁,没有拍成电影;
1940年4月26日,366期(连载到375期)的《Gulf Funny Weekly》刊登了首篇奎因系列漫画“The Adventure of the Secret Partner”(根据广播剧改编);
1940年11月,一场车祸差点夺走丹奈的性命,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奎因逃过一劫,1941年初得以康复; 1941年,为了纪念埃德加·爱伦·坡《莫格街谋杀案》发表100周年,奎因选编了《101年的娱乐:伟大的侦探小说1841-1941》,这是史上重要的文选集;
1941年,侦探推理的顶尖杂志《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诞生,丹奈说,《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是要将侦探小说从通俗文学提升为正统的文学形式,通过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场所来鼓励我们中间的人写出更好的作品,培养和发展更多新的作家。直至今日,仍是这一领域的翘楚;
1942年,《凶镇》发表,开创了埃勒里·奎因的新纪元,形成了埃勒里·奎因自己的模式。奎因小说完成了从解决心智游戏到哲人侦探的转变,EQ进入巅峰时代;1942年5月,EQMM改为双月刊,不久改为月刊;
1942年,奎因出版《The Detective Short Story: A Bibliography》,一本研究短篇小说书目的专著,在当时很了不起;
1942年7月4日,经过三个月的求爱,李与Kaye Brinker结婚,后者是曾经奎因广播剧中的女演员,他们育有8个子女,4男4女;
1943年,丹奈受邀参加BSI(贝克街小分队,著名且相当严格的福尔摩斯迷协会)聚餐;
1944年,奎因选编《歇洛克·福尔摩斯失败史》,收录33篇小说,包括马克·吐温、欧·亨利等人作品,出版后遭到柯南·道尔之子埃德里安·柯南·道尔等人的反对;
1945年6月,丹奈的妻子玛丽因为癌症濒临死亡,并在当年去世;丹奈为了自己和两个儿子打算,坚强的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进行EQMM的工作;
1945年,包括埃勒里·奎因、厄尔·斯坦利·加德纳等人在内的一些侦探小说家聚集在纽约讨论一个专业侦探小说家的组织。于是后来成立了著名的“全美侦探小说作家协会”(MWA,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
1945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埃勒里·奎因系列广播剧获得MWA埃德加第一届最佳广播剧奖;
1946年,奎因编辑出版《The Queen’s Award, 1946》,收录EQMM年度最佳短篇小说,此后几乎年年出版;
1947年,丹奈与Hilda Wiesenthal成婚,后者因为Isadore Silverman医生死在二战而成为寡妇,后育有1子;
1947年4月,李和妻子因为广播剧的关系,随之搬到洛杉矶;
1948年,丹奈与Hilda Wiesenthal唯一的孩子斯蒂芬·丹奈呱呱坠地;
1948年,奎因编辑的选集和杂志获得埃德加奖最佳短篇奖;
1950年10月14日,首部埃勒里系列电视片“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在Dumont电视台播出,持续到1951年;
1950年,丹奈成为BSI正式成员,受封“临终的侦探”(因为奎因小说中经常出现临终的线索);
1950年,获埃德加最佳短篇奖:“十年以来自始至终为《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服务”;
1951年,《Queen's Quorum, A History of the Detective/Crime Story》获埃德加特别奖,这本书精选了105本具有重要意义的短篇小说集加以介绍,是读者和收藏家按图索骥的好帮手,1969年出版了修订版增订至125本;
1951年,EQMM10周年特辑上奎因对Howard Haycraft的《Murder for Pleasure》(1941)中“读者选出的里程碑式侦探小说列表”进行了增补,推出了“HQ书单”(THE HAYCRAFT-QUEEN DEFINITIVE LIBRARY OF DETECTIVE-CRIME-MYSTERY FICTION),在推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后又再次增补,1956年推出最终版);
1953年,Little Brown出版社出版《金色的夏天》,署名为丹奈的出生名丹尼尔·南西,这是一本具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记叙了小丹尼尔在乡下的生活,其中包含一些丹奈写的诗;
1954年,斯蒂芬·丹奈因为脑部疾病夭折,这对于丹奈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1954年,Little Brown出版了《A Silver Anniversary Tribute to Ellery Queen from Authors, Critics, Editors and Famous Fans》,纪念《罗马帽子》出版25周年;
1957年,奎因出版《In the Queens' Parlor, And Other Leaves From Editors' Notebook》。这本书总共收录了五十则形形色色的文章,来源多半为EQMM的编辑手记。其中既有学术性很强的论文,也有轻松戏谑的散文。
1958年,埃勒里·奎因写完了《最后一击》,一个时代渐渐的画上了句号; 1961年,埃勒里·奎因获得爱德加“大师奖”(Grand Master award);
1968年,以研究、介绍奎因为主的杂志《The Queen Canon Bibliofile》(后更名为“The Ellery Queen Review”)出版,1970年停刊,由Robert Washer编辑;
1968年,Iona学院授予给奎因哥伦比亚侦探小说奖(Columbia Prize in Mystery);
1969年2月22日,《纽约时报》发表Israel Shenker为《罗马帽子》出版40周年作的访谈文章;
1969年,埃德加特别奖:纪念《罗马帽子之谜》发行40周年;
1971年4月3日,曼弗雷德·本宁顿·李在New Milford去世。丹奈继续从事《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的编辑工作,此后没有丹奈发表过奎因的长篇侦探小说;
1972年,丹奈的第二位妻子Hilda Wiesenthal因为癌症去世;
1973年,Francis M. Nevins Jr和Ray Stanich合著了研究奎因广播剧的专著《The Sound of Detection: Ellery Queen's Adventures in Radio》(2002年出版了增订版);
1974年,Francis M. Nevins Jr.出版了研究奎因作品的专著《Royal Bloodline: Ellery Queen, Author and Detective》,获得当年的埃德加特别奖;
1975年11月,丹奈与Koppel Rose结婚,这是一位艺术家,她给了丹奈较为幸福的晚年;
1977年,丹奈去日本会见了松本清张、鲇川哲也等人;
1979年4月17日,丹奈被Carroll大学授予名誉博士,颁发了人文学博士证书;
1979年,NBC(国家广播公司)电视系列片“Ellery Queen”播出,持续到1976年,Jim Hutton扮演的埃勒里,David Wayne扮演理查德,较为成功;
1979年,日本松竹映画出品了基于《凶镇》的电影“配达されない三通の手纸”(三封没有送达的信,但电影中的侦探不叫埃勒里),丹奈为此去日本参加首映式;
1980年10月后,丹奈身体情况开始恶化;
1982年9月3日,弗瑞德里克·丹奈在纽约White Plains去世;
1983年,MWA设立了“埃勒里·奎因奖”,用来表彰具有埃勒里·奎因精神的出版者和编辑等;
1991年,丹奈的最后一位妻子Koppel Rose在爱尔兰科克市的一家医院去世;
1999年,EQMM出版双月合辑埃勒里·奎因特刊,纪念《罗马帽子》出版70周年;
1999年,为纪念奎因诞生70周年,《错误的悲剧及其他》一书出版,其中包括一部完成提纲却没有写成长篇小说的大纲,六部短篇以及各种评论杂文。

2. 奎因的名称由来

(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两人本来分别从事广告业和电影业,1928年因参加有奖征文,两人开始联手创作侦探小说,三年后两人都辞去各自的工作,专门从事侦探推理小说的创作。在合作的40多年间,他们创作出一系列独具风格的侦探小说,其中大部分以埃勒里·奎因的笔名发表。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其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
故事中的埃勒里·奎因,有着运动员的魁梧体魄和迷人的银灰色眼睛,他思维敏捷,具有高超的推理能力。这一形象成为美国侦探人物的标准模式——一个极具性感的现代美国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从1929年到1971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其中的9部“国名系列”作品和4部“悲剧系列”作品被认为是古典解谜推理小说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后人难以逾越的杰作。
1941年,奎因创办了《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时至今日,《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依然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成影响力最大的推理文学杂志。

3. 奎因的小说都有哪些拍成了电影

“祝福发明电影的那个人。上帝多多保佑他吧!”埃勒里在《美国枪之谜》第21章如是说。如果奎因能够预见电影业使得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伤脑筋,他也许不会如此热情了。不幸但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每部基于奎因小说或人物的电影完全与奎因正典不相关,除了一部或者最多两部电影以外都是和它们的来源无关的。丹奈和李没有插手这些电影的任何方面,丹奈还告诉我如果晚上他正在看电视而一部奎因电影上演了,他会钻到被窝里面。
将奎因变成电影的失败尝试始于新组建的共和电影公司(Republic Studios)发行的“The Spanish Cape Mystery”(西班牙披肩之谜,1935),电影基于奎因的同名小说。Lewis D. Collins导演,Albert DeMond编剧,Donald Cook扮演埃勒里,Guy Usher扮演他的父亲,可是理查德并没有出现在原著中。DeMond在埃勒里和Helen Twelvetrees扮演的女主角间加入了爱情戏,删减了奎因的大块情节以及埃勒里的大段推理。评论家抱怨它改编的不利、无定见的指导以及Harry Stubbs的表演,他扮演的只会大声吼叫的治安官占太多的戏份,剧中埃勒里还把破案的功劳让给了他。Berton Churchill,Betty Blythe以及Huntley Gordon也在演员名单中。
第二年共和电影发行了 “The Mandarin Mystery”(中国橘子之谜,1936),由John Francis Larkin、Rex Taylor、Gertrude Orr和Cortland Fitzsimmons拙劣的改编自《中国橘子之谜》,他们糟蹋了这部优秀的奎因小说。埃勒里由Eddie Quillan扮演,这个瘦瘦的像歌剧演员一般令人绝望的角色扮演了大侦探,奎因探长由有些过头的Wade Boteler扮演。演员还有Charlotte Henry, Franklin Pangborn, Rita LeRoy以及George Irving。Ralph Staub出任导演。
接下来奎因电影出现了四年的空白,除了派拉蒙的“The Crime Nobody Saw”(无人看见的犯罪,1937),Charles Barton导演,Bertram Millhauser编剧,基于“Danger, Men Working”——一部奎因和Lowell Brentano创作的二流舞台剧。Lew Ayres担当主演,合作者包括Ruth Coleman,Benny Baker以及Eugene Pallette。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埃勒里不在电影中,舞台剧里也同样不在。
这其间,丹奈和李自己也断断续续的在好莱坞当编剧,先是为哥伦比亚,后来是派拉蒙和米高梅。他们写作时好争辩的方式使得邻近办公室里的人无法平静,人们抱怨表兄弟发出的噪声,如同派拉蒙的油印室里许多机器发出的连续的卡达声。奎因在三十年代后期为好莱坞创作了很多作品,不幸地的是没有为奎因在电影中挣得声誉。如我们所见,好莱坞的经历是形成第二时期长篇和短篇小说的主要因素。
1940年哥伦比亚开始一个新的埃勒里·奎因系列电影,Ralph Bellamy在其中始终扮演埃勒里,Charley Grapewin扮演探长,James Burke扮演维利巡官,Margaret Lindsay扮演妮基·波特,她是奎因为了增加EQ广播剧浪漫氛围而塑造的,首次出场是1939年。这个普普通通的系列中第一部是“Ellery Queen,Master Detective”(埃勒里·奎因,大侦探,1940),它也差不多是最好的一部,Kurt Neumann导演,Eric Taylor编剧,松散的基于奎因1937年的小说《生死之门》。无声电影导演老Fred Niblo扮演了受害人,其他演出者包括Michael Whalen,Marsha Hunt,Ann Shoemaker,Douglas Fowley,Byron Foulger和Katherine DeMille。
由于和奎因签订了合同,哥伦比亚有权改编和开发已出版的小说,在这部以及后来的电影中它极度的使用着它的权力。作为第一部奎因电影的副产品,电影公司发行了电影剧本的“改编小说”,也名为《Ellery Queen, Master Detective》(Grosset & Dunlap,1941;Pyramid pb #R-1799,1968,名为“The Vanishing Corpse”)。奎因不应对这本“改编小说”负比电影更多的责任,但是它提供给我们一部比较合理的对电影的说明性文字。在被医生告知将不久死于癌症之后不久,John Braun,富有的体育界大亨,家庭的暴君,被发现在他上锁的书房里死去——喉咙被切开了。凶器——一把镶嵌着宝石的裁纸刀——消失了。房间里唯一的其他人是一个受惊的年轻女性即妮基·波特。埃勒里恰好在现场,看着她清澈的黑眼睛,意识到她是无辜的,于是许诺向他的父亲隐瞒此事,并要解决这个不可能犯罪从而洗清她的嫌疑。
歇洛克·福尔摩斯的继承者怎么像个早知如此(Had-I-But- Known)浪漫小说中的白痴主人公?只消看看《生死之门》就知道了。“Ellery Queen, Master Detective”生吞活剥自这本奎因小说,John Braun代替了Karen Leith,妮基·波特代替了Eva MacClure,Jim Rogers医生代替了John MacClure医生,镶嵌宝石的裁纸刀代替了镶宝石的半把剪刀,Joseph的乌鸦代替了绿础鸟,而埃勒里·奎因代替了Terry Ring,自称是强壮的私人侦探的家伙,奎因在小说中挖苦似的描写着这个莱因哈特式〔Rinehart,侦探小说作家,早知如此流派创始人——译注〕的白痴主人公。编剧Taylor以及改编小说作者认为,他们应该在开始而不是最后表露出癌症的动机,这样是对奎因小说的改良,因此需要他们的凶手在警察看守时偷盗John Braun的尸体,不是一次而是两次(他侥幸成功两次盗尸多亏了警官们都在恰当的时机瞎了眼)。最后,电影和改编小说增加了一些迷惑人的嫌疑犯,在《生死之门》里和这些人都是无关的,并且从头到尾无法令人相信。
从电影制作、写作、情节布置或者人物塑造角度来看,“Ellery Queen, Master Detective”并不值得注意。但是它具有某些历史意义,它包含了埃勒里初次遭遇妮基的第二个版本——它完全与奎因在他第一部广播剧中插入的解释相矛盾。(第三和第四次说明是在奎因后来的长篇小说中,《从前有个老女人》和《猩红色的信》。)而且,改编小说也算差强人意,也许儿童读者会借此进入惊奇的天才奎因的正典世界。
哥伦比亚系列的第二部电影是“Ellery Queen's Penthouse Mystery”(1941),演员依旧如第一部电影,再加上Anna May Wong,Eardo Cianelli,Noel Madison,Russell Hicks,Theodor von Eltz以及Mantan Moreland。James Hogan导演,Eric Taylor编剧,据说是基于一篇奎因小说,但是情节并不像任何一篇奎因发表的作品。电影在任何方面都是极其糟糕的。
哥伦比亚再次出版了一部改编小说,名为《The Penthouse Mystery》(Grosset & Dunlap,1941;Pyramid pb #R-1810,1968),与电影不同它在各处包含了一些真正的奎因式的元素,最值得注意的是“反面的线索”暗示,奎因后来在《恶之源》和《王者已逝》中运用得游刃有余。但是电影和改编小说与真正的奎因素材——如广播剧——差距太大,改编小说也如它的上一部令人讨厌。妮基的一个朋友叫Sheila Cobb请求埃勒里帮忙寻找她当腹语术演员〔ventriloquist,用木偶人进行表演,故下文提到Cobb表演用的木偶人。——译注〕的父亲,他在从爆发战争的中国(当时是1940年8月)回来以后不见了。不久以后埃勒里找到了Gordon Cobb,他被掐死以后塞进一个箱子里放在Cobb家的小棚屋里。同一家饭店的三个人曾经和Cobb从中国回来时乘坐同一艘船,很快发现Cobb藏有大量值钱的东西,他想通过变卖来帮助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的受难者。财宝真正的主人、日本间谍和美国骗子都在寻找财宝。当所有迷惑人的线索都被剔除之后,埃勒里通过相当巧妙的推理指出了凶手,但他根本就没在影片中露过面。改编小说对于虚度时光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文字、人物和大部分情节就如Gordon Cobb的木偶人一般僵硬。
如果第三部电影“Ellery Queen and the Perfect Crime”(1941)算得上哥伦比亚系列中比较好的之一,那么这只是因为它或多或少的出自一本奎因小说——《恶魔的报酬》。Bellamy- Lindsay-Grapewin-Burke组合再次出演,导演还是Hogan,编剧也是Taylor。其他演员包括John Beal,H. B. Warner,Spring Byington,Douglass Dumbrille,Sidney Blackmer以及Walter Kingsford。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电影改编小说出版了,名为《The Perfect Crime》(Grosset & Dunlap,1942,Pyramid pb #R-1814,1968)。埃勒里的朋友Walter Mathews(小说中是Walter Spaeth)爱上了Marian Garten(Valerie Jardin)〔此处刮号中名字为奎因小说《恶魔的报酬》中的相应名称,下同。——译注〕,她的父亲Raymond(Rhys Jardin)由于Walter的叔叔John Mathews(Solly Spaeth)在Chickawassi石油崩溃(Ohippi水坝诈骗案)中破产了。Raymond不得不买掉他宝贵的心爱图书馆偿还债务, Walter十分富有,他要埃勒里用他的钱买下图书馆,这样Walter就能把它归还给未来的岳父。那晚John Mathews被谋杀了,Walter Mathews或Raymond Garten受到怀疑,两人都试图保护对方。别的怀疑对象包括一个说话可笑做作的女士,名叫Carlotta Emerson(小说中Winni Moon),死者的律师Arthur Rhodes(Anatole Ruhig),以及Garten家图书管理员Henry Griswold(Pink)。改编小说在结尾加上了奎因绘制的精确图表,包括建筑物图、现场重建图、完整的时间表,但是不知何故埃勒里忘记解释他如何推理出凶手的身份,尽管除此之外案子中的每样事情都被清楚的说明了。《The Perfect Crime》即使相对奎因最差的正典小说也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它是目前为止三本哥伦比亚改编小说中最好的。
电影系列继续折磨着人,但是剧本改编作没有再出版。系列的第四部“Ellery Queen and the Murder Ring”(1941),Hogan导演,Taylor和Gertrude Purcell编剧,十分自由的改编自奎因1931年的小说《荷兰鞋之谜》。Bellamy,Lindsay,Grapewin和Burke再次担当主角,其他有George Zucco,Mona Barrie,Blanche Yurka,Tom Dugan,Paul Hurst以及Leon Ames。但至少说,这个医院谋杀案的情节是缺乏创见的。
这个系列的最后三部电影在 1942年放映,William Gargan扮演埃勒里——仅仅比Bellamy好,但没有珍视这个角色。尽管三部电影的原始故事被归于奎因,但是它们中没有一个和已经出版的奎因作品有丝毫联系。Hogan继续担当导演,Taylor还是编剧,Lindsay、Grapewin以及Burke仍旧分别扮演妮基、理查德和维利。在“A Close Call for Ellery Queen”(1942)中,埃勒里涉足了一件勒索案以及为一个男子寻找他两个失踪已久的女儿。如果这个简单的大纲使你想起《龙牙》,那么这只是暗示你去在影片中寻找。Ralph Morgan、Edward Norris以及Addison Richards在其中出演。“A Desperate Chance for Ellery Queen”(1942)把四个主演带到了旧金山解决一件不可理解的案子,关于一个失踪的人和失踪的100000美元。John Litel、Jack LaRue、Noel Madison以及Morgan Conway在影片中出演。“Enemy Agents Meet Ellery Queen”(1942)的主要元素是纳粹间谍和一起木乃伊箱子之谜,演员还包括Gale Sondergaard、Gilbert Roland以及Sig Rumann。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结束了这个系列,任何奎因迷或者有鉴赏力的电影观众都不会为此悲哀。
尽管好得多的奎因广播系列一直播出到1948年,但没有再多的奎因的视觉化的表现了,直到40年代结束以后才在电视上出现。那些早早买了他们第一台电视机的人也许会想起奎因电视系列片,它们在50年代早期播出,先是Richard Hart后是Lee Bowman主演,它们还赢得了《TV Guide》1950年最佳侦探电视奖。第二个奎因系列在1955年拍摄并在不同电视台同时播出,包括了半小时的32集电视片,Hugh Marlowe扮演埃勒里,Florenz Ames扮演他的父亲。Marlowe早些时候曾在广播剧中扮演埃勒里,两个演员都非常接近奎因迷对于小说的想象,但是剧本相当糟糕,视觉效果也很差。
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奎因电视系列片由Albert McCleery构思并出品,这是50年代电视剧领域响当当的名字,电视剧于1958-59在NBC播出。McCleery对于他的原始资料的态度在一次他对《TV Guide》的陈述中得到说明:“我从未读过任何一篇奎因的小说,但这并不重要。(哦?)〔刮号系原文,估计为Nevins所注。——译注〕所有奎因的素材中,我们可以只使用其中四部小说。(实际上,他用了6部。)大部分奎因小说以前被用过了(错误);剩下的也不适合(哦)。”彩色片“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在1958年9月26日开始播出,George Nader主演。就在首次播出前,McCleery告诉《TV Guide》:“我们会为剧本和演员花钱,而不是道具和场景。”但是表演也就差强人意,更不用说剧本有多好。首辑八个星期的电视片中有六个星期的是改编自奎因的小说——《玻璃村庄》、《王者已逝》、《十日惊奇》、《生死之门》、《九尾怪猫》和《双倍,双倍》——除了第一个其他都非常糟糕。(《玻璃村庄》的改编删除了奎因小说中的深层次的意味,并用埃勒里·奎因代替了约翰尼·辛恩,但是不知何故保留了小说中大部分情节结构。)Nader系列其他的是别的侦探作家小说的改编产物,包括两个来自Harold Q. Masur的Scott Jordan系列小说,一个David Alexander写的Bart Hardin的故事,还有William P. McGivern,Edgar Box(Gore Vidal),John Roeburt以及Hillary Waugh的侦探故事。把埃勒里·奎因的名字加到这些剧本的中心人物头上没有必要,这也不能改善电视剧的质量。在20周以后,Lee Philips接手了埃勒里的角色,这个系列的重点转向录音和脚本而不是改编。Philips扮演的埃勒里是一个有意识有同情心的人,他的系列的第一集, “Shadow of the Past” Sam Dann编剧(2/27/59),打动了我因为这是任何视觉媒体中奎因改编剧中最好的,除非丹奈亲自否认,否则我坚信“Dann”是弗瑞德里克·丹奈的笔名。但是后来的剧本没有达到甚至接近这集的水平,在最后一集播出之前许久(“This Murder Comes to You Live”,编剧Ben Hecht,并且Hecht在剧中担任关键角色),这个系列就被所有理智的奎因迷放弃了。
在1959年夏季之后,唯一的奎因电视或电影就是1963年的一部1小时的电视影片,基于一篇奎因小说其中没有埃勒里。接着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有两个野心勃勃的几乎同时对奎因电影的尝试。一个是纯粹的美国产物:环球影片公司出品的一部2小时电视影集样片,这是为了一个新的埃勒里·奎因系列电视片制作的。这个系列几乎要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但最后一分钟被Rock Hudson和Susan Saint James主演的“McMillan and Wife”替代了。最后这部电视影集样片在1971年9月19日NBC的“World Premiere”中完整播出。“Ellery Queen: Don't Look Behind You”(最初名为“Catch Me If You Can”)由Barry Shear导演,Ted Leighton编剧,基于一部也许是奎因最好的小说《九尾怪猫》。Peter Lawford扮演的埃勒里如同一个伦敦的时髦人物,Harry Morgan扮演的理查德·奎因带着布鲁克林鼻音,而且被设置成埃勒里深爱的叔叔。(我认为是环球的某人把这个背景的改了,因为这两个影星彼此相反的口音作为父亲和儿子来说很可笑)演员包括E. G. Marshall扮演Dr. Cazalis,Coleen Gray扮演Mrs. Cazalis以及Stefanie Powers扮演Celeste Phillips。编剧Leighton尝试把那部深深植根于40年代的小说搬到1970年的场景中,但这是徒劳的,不可能没有伤害的移植过来,它使得奎因丰富的人物描写变得肤浅,还加上了一些无意义的“悬念”,这无法与小说中的相比,但是至少保留了原来情节的基本骨架。导演还算胜任,预算较之以前的奎因电影要高很多。丹奈告诉我大体上他喜欢这部电影但它也有相当多的不足之处。
第二个是 “Ten Days' Wonder”,一部奎因小说的英文电影版,由著名法国电影导演Claude Chabrol在1970年秋拍摄,但是直到1972年4月才在纽约放映。Paul Gardner和Eugene Archer的剧本基于这本小说的改编本,由Chabrol经常的合作伙伴Paul Gegauff改编。小说中相应的Diedrich由Orson Welles扮演,Anthony Perkins和Marlene Jobert扮演基于霍华德和莎利的人物〔电影中的人名和小说中的不完全相同,参见注释3。——译注〕。埃勒里职责被Michel Piccoli扮演的Paul Regis所代替,他是一个哲学教授,在他的班上Perkins丧失了对上帝信心,Perkins找到他希望帮助找出他莫名其妙的眩晕的原因,如同小说中霍华德找奎因的目的一样。场景从美国的莱特镇转到了法国阿尔萨斯一处有80间房子的巨大宅邸,但是几乎奎因小说的整个情节结构都被完好的保留下来。但是这部电影绝对彻底失败:缓慢、令人厌烦、难以忍受的对于象征主义的自命不凡、除了Piccoli的角色——他的忧郁和同情心也许是最接近“真实的”埃勒里的电影演绎了——以外都十分呆板。问题是:在奎因小说中象征意义在只不过是在将近结尾时才出现,而且是由大量现实社会的和心理的细节所催生出的,而 Chabrol把电影建立在一个抽象的世界中,如同《另一方的玩家》中的棋盘世界,在整整100分钟里强迫我们忍受着拙劣的象征手法,除此以外别无旁物,除了Piccoli的表演以外没有一点人性化。我觉得这部电影难以忍受,无法把它推荐给任何奎因迷除了难写也许希望藉此远离尘世,如Carlyle所说他读可兰经的感觉。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结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奎因大量作品的影视创作,尽管在比较好的奎因电影电视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成分。奎因正典中有能够激起电影改编欲望的东西吗?我希望将来在这方面会出现更好的奎因作品。

4. 奎因的背景故事中杀了谁

就是一个刺客而已 下面说泰隆我也是醉了 MB泰隆躺着也中枪

5. 英雄联盟奎因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奎因和华洛是一对精锐的游侠搭档。凭借着弩弓和利爪,他们深入敌军领土执行着祖国最为险峻的任务,小至快速侦查,大至致命刺杀。这对搭档那牢不可破的羁绊在战场中非常致命,敌方在被致盲并身中百箭之后,才会意识到与他们进行战斗的不只一人,而是两位德玛西亚的传奇。
奎因在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和她的孪生兄弟一样渴望着冒险。他们梦想着成为骑士,但在德玛西亚的边陲之地,有的只是安静平凡的小日子。他们还幻想着在遥远的地方百战百胜,为他们的国王赢取荣誉,并以德玛西亚的正义之名斩杀敌人。当白日梦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他们的战士之魂时,他们大胆地踏上了寻找真实危机的旅程。这次旅途以悲剧收场:一个可怕的事故夺走了她兄弟的生命。悲痛万分的奎因放弃了成为骑士的梦想。
在失去至亲的周年纪念日上,奎因鼓起勇气重返了悲剧发生的地点。出乎意料的是,她在此地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德玛西亚猎鹰——这是一种罕见且漂亮的鸟类,人们都以为它们已经灭绝很久了。在奎因的照顾下,这只幼鹰恢复了元气,他们一起成长,密切的羁绊也在二者之间维系。奎因在她的这位新朋友身上找到了与她兄弟相同的气息,于是她将它取名为“华洛”,意为“勇气”。这对搭档从彼此身上寻找力量,并且一起追逐她曾经放弃的梦想。
德玛西亚的军队从未看见过像奎因和华洛这样的英雄。他们精湛的技艺很快就让他们从按部就班的同辈当中脱颖而出,但许多人仍对他们心存疑虑。就算有这样一只强大的生物在她身边,这么一个出生平凡的女孩要怎样才能躲过多年的军事训练呢?奎因和华洛在随后的一次重要任务中证明了自己,他们追踪到了一名躲过了整个德玛西亚大队的诺克萨斯刺客。当他们将刺客绳之以法后,他们也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认可和尊敬。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德玛西亚强壮和毅力的化身。奎因和华洛将共同抵抗任何企图危害他们心爱家园的威胁。

6. 奎因的人物经历

童年的李有一段被他称为街头暴力(brutality of the streets)的困难时期,此时他开始通过书本寻求庇护。(时间不详)
1905年10月20日,丹尼尔·南西(Daniel Nathan)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Meyer H. Nathan和Dora Wallerstein之子;后来搬往纽约乡下的埃勒米亚(Elmira);
1917年,丹奈全家回到布鲁克林,住进娘家的房子;
1917年冬,丹奈左耳脓肿卧床,开始接触侦探小说,他的阿姨就在他的床头给他读阿瑟·柯南·道尔的《冒险史》,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1921年,时值高中的第三学年,16岁的丹奈辍学打工以便补贴家用; 1926年,丹奈与Mary Beck结婚,育有2子;而大学毕业的李为自己找了一条通往广告业的路;
1927年,李与弗朗西斯(Frances Guihan)合作,为无声电影“Closed Gate”写了剧本;
1928年,李与Betty Miller结婚;丹奈成为纽约一家广告代理商的编辑和艺术主管;
1928年,二人历时3个月写出了《罗马帽子之谜》,作为当时McClures杂志和Lippincotts书屋联合主办的侦探小说有奖征文参赛作品,原本应获首奖,因杂志社突然倒闭,继任者将奖授予了别人;
1929年,Stocks出版社(Lippincotts书屋)将《罗马帽子之谜》出版,共发行8000册;
1930年,创作了《弗兰西寓所粉末之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为他们以后坚持创作埋下伏笔; 1931年,二人正式放弃工作,改为专心写作,预示了一个时代的来临;
1932年,二人发表四部长篇侦探小说,两部以“埃勒里·奎因”名义发表的《希腊棺材之谜》和《埃及十字架之谜》,两部以“巴纳比·罗斯”名义发表的《X的悲剧》和《Y的悲剧》。四部堪称解谜推理的经典作品;
1932年,二人带着面具在哥伦比亚大学等会场展开辩论,当时人们以为埃勒里·奎因就是S.S.范·达因,而巴纳比·罗斯是Alexander Woolcott,实际上在《罗马帽子之谜》的序言中奎因就留下线索告诉读者罗斯其实是奎因的分身;
1932年,在《X的悲剧》中首次使用临终的线索,此后在1933年的《孪生之谜》中将“临终的线索”带入埃勒里系列,并成为奎因的标志性诡计;
1933年10月,二人创建月刊杂志《神秘联盟》,遗憾的是维持了4期(第5期出好但没有发行)就夭折了;
1932年-1935年,二人一共创作了6部奎因系列小说,另有四部署名为巴纳比·罗斯(Barnaby Ross),即后来闻名于世的悲剧系列,塑造了哲瑞·雷恩这样一位睿智的老人;
1934年6月,奎因的《中国橘子之谜》简写版发表在光面杂志《红皮书》(Redbook)上,同年10月期的《红皮书》刊登了奎因的短篇小说《疯狂下午茶》;
1935年,美国Liberty公司出品了首部埃勒里电影“The Spanish Cape Mystery”,Donald Cook成为首位扮演埃勒里的演员,并不成功,此后虽然多家电影公司拍摄了奎因电影(大部分不是基于原著改编的),但是都相当失败;
1936年10月10日,世人第一次知道奎因和罗斯的真面目,《出版家周刊》的《神秘的面具作家》一文揭示了二人身份; 1936年,《半途之屋》已经可以看到奎因受到的光面杂志影响;
1937年至1938年,奎因创作了《恶魔的报酬》(1937)和《红桃4》(1938),作为他们进军电影界的号角;此段时期他们的创作受到女性光面杂志的影响较大,失去了一些公平性和智力的激情;
1938年,丹奈利用自己的藏书主编了侦探小说选集《挑战读者》,此后致力于收集短篇侦探小说,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私人短篇侦探小说图书馆,后将藏品卖与得克萨斯州大学图书馆;
1939年4月7日,二人首次合作播出系列广播剧“Author! Author!”(Mutual广播网),持续到1940年2月12日;
1939年,丹奈全家搬到长岛的Great Neck;
1939年6月18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埃勒里·奎因悬疑广播剧”第一篇“The Adventure of The Gum-Chewing Millionaire”,使用了“挑战听众”的独特手法,此后二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广播剧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每周的广播剧一直延续到1948年;
1939年,丹奈写好一部小说的大纲,却发现情节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新作《无人生还》类似,不得不放弃;
1939年,《龙牙》成为奎因最后一部为了迎合电影及光面杂志而写的小说,奎因第二时期结束;
1930年代末期,奎因曾在好莱坞当过一阵子的编剧,这段在哥伦比亚、米高梅及派拉蒙片厂工作的期间,写了不少迎合好莱坞口味的剧本,包括为“瘦子”系列创作了一个故事,但大都被束之高阁,没有拍成电影;
1940年4月26日,366期(连载到375期)的《Gulf Funny Weekly》刊登了首篇奎因系列漫画“The Adventure of the Secret Partner”(根据广播剧改编);
1940年11月,一场车祸差点夺走丹奈的性命,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丹奈逃过一劫,1941年初得以康复; 1941年,为了纪念埃德加·爱伦·坡《莫格街谋杀案》发表100周年,奎因选编了《101年的娱乐:伟大的侦探小说1841-1941》,这是史上重要的文选集;
1941年,侦探推理的顶尖杂志《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诞生,丹奈说,《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是要将侦探小说从通俗文学提升为正统的文学形式,通过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场所来鼓励我们中间的人写出更好的作品,培养和发展更多新的作家。直至今日,仍是这一领域的翘楚;
1942年,《凶镇》发表,开创了埃勒里·奎因的新纪元,形成了埃勒里·奎因自己的模式。奎因小说完成了从解决心智游戏到哲人侦探的转变,EQ进入巅峰时代;
1942年5月,EQMM改为双月刊,不久改为月刊;
1942年,奎因出版《The Detective Short Story: A Bibliography》,一本研究短篇小说书目的专著,在当时很了不起;
1942年7月4日,经过三个月的求爱,李与Kaye Brinker结婚,后者是曾经奎因广播剧中的女演员,他们育有8个子女,4男4女;
1943年,丹奈受邀参加BSI(贝克街小分队,著名且相当严格的福尔摩斯迷协会)聚餐;
1944年,奎因选编《歇洛克·福尔摩斯失败史》,收录33篇小说,包括马克·吐温、欧·亨利等人作品,出版后遭到柯南·道尔之子埃德里安·柯南·道尔等人的反对;
1945年6月,丹奈的妻子玛丽因为癌症濒临死亡,并在当年去世;丹奈为了自己和两个儿子打算,坚强的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进行EQMM的工作;
1945年,包括埃勒里·奎因、厄尔·斯坦利·加德纳等人在内的一些侦探小说家聚集在纽约讨论一个专业侦探小说家的组织。于是后来成立了著名的“全美侦探小说作家协会”(MWA,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
1945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埃勒里·奎因系列广播剧获得MWA埃德加第一届最佳广播剧奖;
1946年,奎因编辑出版《The Queen’s Award, 1946》,收录EQMM年度最佳短篇小说,此后几乎年年出版;
1947年,丹奈与Hilda Wiesenthal成婚,后者因为Isadore Silverman医生死在二战而成为寡妇,后育有1子;
1947年4月,李和妻子因为广播剧的关系,随之搬到洛杉矶;
1948年,丹奈与Hilda Wiesenthal唯一的孩子斯蒂芬·丹奈呱呱坠地;
1948年,奎因编辑的选集和杂志获得埃德加奖最佳短篇奖;
1950年10月14日,首部埃勒里系列电视片“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在Dumont电视台播出,持续到1951年;
1950年,丹奈成为BSI正式成员,受封“临终的侦探”(因为奎因小说中经常出现临终的线索);
1950年,获埃德加最佳短篇奖:“十年以来自始至终为《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服务”;
1951年,《Queen's Quorum, A History of the Detective/Crime Story》获埃德加特别奖,这本书精选了105本具有重要意义的短篇小说集加以介绍,是读者和收藏家按图索骥的好帮手,1969年出版了修订版增订至125本;
1951年,EQMM10周年特辑上奎因对Howard Haycraft的《Murder for Pleasure》(1941)中“读者选出的里程碑式侦探小说列表”进行了增补,推出了“HQ书单”(THE HAYCRAFT-QUEEN DEFINITIVE LIBRARY OF DETECTIVE-CRIME-MYSTERY FICTION),在推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后又再次增补,1956年推出最终版);
1953年,Little Brown出版社出版《金色的夏天》,署名为丹奈的出生名丹尼尔·南西,这是一本具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记叙了小丹尼尔在乡下的生活,其中包含一些丹奈写的诗;
1954年,斯蒂芬·丹奈因为脑部疾病夭折,这对于丹奈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1954年,Little Brown出版了《A Silver Anniversary Tribute to Ellery Queen from Authors, Critics, Editors and Famous Fans》,纪念《罗马帽子》出版25周年;
1957年,奎因出版《In the Queens' Parlor, And Other Leaves From Editors' Notebook》。这本书总共收录了五十则形形色色的文章,来源多半为EQMM的编辑手记。其中既有学术性很强的论文,也有轻松戏谑的散文。
1958年,埃勒里·奎因写完了《最后一击》,一个时代渐渐的画上了句号; 1961年,埃勒里·奎因获得爱德加“大师奖”(Grand Master award);
1968年,以研究、介绍奎因为主的杂志《The Queen Canon Bibliofile》(后更名为“The Ellery Queen Review”)出版,1970年停刊,由Robert Washer编辑;
1968年,Iona学院授予给奎因哥伦比亚侦探小说奖(Columbia Prize in Mystery);
1969年2月22日,《纽约时报》发表Israel Shenker为《罗马帽子》出版40周年作的访谈文章;
1969年,埃德加特别奖:纪念《罗马帽子之谜》发行40周年;
1971年4月3日,曼弗雷德·本宁顿·李在New Milford去世。丹奈继续从事《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的编辑工作,此后没有丹奈发表过奎因的长篇侦探小说;
1972年,丹奈的第二位妻子Hilda Wiesenthal因为癌症去世;
1973年,Francis M. Nevins Jr和Ray Stanich合著了研究奎因广播剧的专著《The Sound of Detection: Ellery Queen's Adventures in Radio》(2002年出版了增订版);
1974年,Francis M. Nevins Jr.出版了研究奎因作品的专著《Royal Bloodline: Ellery Queen, Author and Detective》,获得当年的埃德加特别奖;
1975年11月,丹奈与Koppel Rose结婚,这是一位艺术家,她给了丹奈较为幸福的晚年;
1977年,丹奈去日本会见了松本清张、鲇川哲也等人;
1979年4月17日,丹奈被Carroll大学授予名誉博士,颁发了人文学博士证书;
1979年,NBC(国家广播公司)电视系列片“Ellery Queen”播出,持续到1976年,Jim Hutton扮演的埃勒里,David Wayne扮演理查德,较为成功;
1979年,日本松竹映画出品了基于《凶镇》的电影“配达されない三通の手纸”(三封没有送达的信,但电影中的侦探不叫埃勒里),丹奈为此去日本参加首映式;
1980年10月后,丹奈身体情况开始恶化;
1982年9月3日,弗瑞德里克·丹奈在纽约White Plains去世;
1983年,MWA设立了“埃勒里·奎因奖”,用来表彰具有埃勒里·奎因精神的出版者和编辑等;
1991年,丹奈的最后一位妻子Koppel Rose在爱尔兰科克市的一家医院去世;
1999年,EQMM出版双月合辑埃勒里·奎因特刊,纪念《罗马帽子》出版70周年;
1999年,为纪念奎因诞生70周年,《错误的悲剧及其他》一书出版,其中包括一部完成提纲却没有写成长篇小说的大纲,六部短篇以及各种评论杂文。

7. 埃勒里·奎因有哪十大经典作品

1、《罗马帽子之谜》(1929)
这是奎因系列的第一部,也是非常精彩的一部。奎因系列贯穿国名中的主旨一直影响我到现在,并培养了我怀疑一切的习惯,这就是任何奇怪之处,必有原因。而这点,在罗马帽子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剧院内的谋杀,嫌疑人数量的巨大,给破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一切都要靠推理,只有推理,才能走出迷雾,迅速锁定凶手。
★2、《弗兰奇寓所粉末之谜》(又名《法国香粉之谜》)(1930)
具有奎因早期作品惯有的特点,也是我读的较早的一部,而那一次,我完全的没有猜到凶手,并从此喜欢上了奎因。这部小说有一个惊人的推理片断,非常值得推荐。而商店橱窗里发现尸体的画面,也慢慢的成为历史经典了。论推理,本书绝对挑战最高的逻辑思维。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本书的原因之一。
★3、《荷兰鞋之谜》(1931)
很多朋友把这本书称为国名系列的三大杰作之一,可恨的是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奎因的书,而凶手我也是全然的没有猜到,只是记得最终非常的惊讶,原来居然推理这么简单。
在享受这个落差的同时,我静静的开始了我的奎因探索之旅,并一本本看了下来。作为奎因对我的启蒙作品,我自然万分怀念。而作为国名系列的三大杰作之一,的确是不无道理的!
★4、《希腊棺材之谜》(1932)
堪称黄金时代最曲折最离奇的作品,挑战读者的智力和耐力到极限,一案四破,精彩异常。虽然当时读的过程很长,但是我都一直忍了下来,并收获了最终的果实。记住本书在网络上有两个版本,但是一定要读“足本”,不要读简写版,会丢掉很多东西。这本集中也能看到奎因巨大的成长!
★5、《埃及十字之谜》(1932)
曲折离奇的四起无头命案,哥特式的谜团和作案现场,复杂迷离的故事情节,挑战理智到极限的作品,也是我心中黑名单上前十名的作品。在看完之后,我只能说一句“名不虚传!”。可惜本书大陆没有出版!
★6、《X的悲剧》(1932)
什么叫完美?这就叫完美!天才的凶器,神秘的死前留言,离奇的密室杀人,华丽的诡计,突兀的情节,多勒鲁·雷恩的初登场。这部小说汇聚了太多构成完美的元素,使本书当之无愧的成为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巨作之一。
★7、《Y的悲剧》(1932)
相比与《X》的那种平均的完美,《Y》则是一种突兀的完美。《X》的每个完美的要素重量都比较平均,而《Y》却在拥有相当多称得上完美的推理小说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让人震惊的东西!这是一部华丽的解谜小说,也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推理故事。简单来说,这是一部“梦幻”般的推理小说。
★8、《美国枪之谜》(1933)
本书的诡计比较惊人,但是还是被我看穿嘿嘿。但是如果不仔细分析,还是会落入怪圈,上作者的当。其实里面有稍稍有些不公平竞争的意味。这次嫌疑人场面要更宏大。
露天大剧场上的两万多名观众都是嫌疑人,而众目睽睽之下,牛仔被枪杀,经过严密的搜查,发现凶器居然不翼而飞。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真相是惊人的!!
★9、《孪生之谜》(1933)
封闭山庄的杀人模式,山火造成的恐慌和紧张,惊天的诡计手法,戏剧化的过程和结局。本书也属国名系列中的一部,原名《暹罗双胞胎之谜》(注:暹罗=泰国)
★10、《Z的悲剧》(1933)
故事情节相对平淡,凶手的推理也并不很难,最后一段的描写感觉有些做作,让人想起某些廉价的电影。但是谜团的构成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阅读重点:雷恩先生的人性展现!
★11、《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1933)一直没看到本书有多大的好评,但是我看的时候觉得非常过瘾。因为是最后一本,有些东西我的确有点先知先觉了,而这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看着短短出现两年但却深深吸引了我的侦探雷恩先生以那样的方式死去,胸中不免有一些忧伤和不舍。短短的四个故事,却在我心里刻下了一个完美的侦探形象,我真的很感动!
★12、《中国橘子之谜》(1934)
说真的,要不是因为那个密室,这部作品的分也许能高些。虽然贵为史上密室的前十作品,对于这个密室我却颇有些不以为然,也许我没理解到精髓吧。但是“所有不合理之处,必有原因”这句话,倒是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展现,通过本书,我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里面描写中国人的镜头有些感觉莫名其妙了太过神秘,毕竟本身就是中国人吧。
★13、《疯狂下午茶》(又名《 奎因冒险史》)(1934)
包括11个短篇,属于严格黄金时代的解谜作品,每部小说都可以分开成一部极高水准的谜题,挑战推理的朋友不妨在奎因作解释之前停住,整理一下思维,挑战埃勒·奎因!
★14、《西班牙披肩之谜》(1935)
虽然怀疑自己喜欢的作家让我一度非常困惑,但是这部作品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没有感觉。推理过程可谓非常之简单,但是作者掩饰的还算不错。
★15、《半途之屋》(1936)
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时,埃勒里已经从纯粹的解谜走向了另一种分格。本期也是收到好莱坞和光面杂志的影响。但是情节却是非常完美,也有令人震惊的推理段子,让人大呼过瘾。以后的作品几乎每一次都会出现一个MM了……但是就推理和故事性,《半途之屋》绝对是精品。
★16、《生死之门》(1937)
太多的偶然和必然,就能构成难以破解的案件。本书也算是一宗密室杀人,而且复杂的超出想象,结尾一波三折,回味无穷。这部作品,是近期让我产生联想最多的作品之一,但是中间作者一定程度上没有进行公平的竞赛。
★176、《红桃4》(1938)
这个故事比较具有故事性,可以说是非常之复杂,而动机却……落差比较大,让人觉得有些郁闷,凶手也没找到,不知道是我不行还是他们耍诈?
★18、《龙牙》(1939)
这个故事明显能看得出受到了好莱坞的影响,而凶手我几乎是毫不费力的指了出来,因为线索实在太明显。奎因这段时间水平确实有所下滑,是收到了好莱坞的影响比较大,有些不太专心于创作。
★19、《上帝之灯》(1940)
这是一部中篇,讲述了一个房屋消失的诡计故事,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华丽的表演,虽然事先几乎被漏了底(各种卡通和日本的小说),阅读感依然很好。属于惊艳型的小说!
★20、《凶镇》(1942)
奎因转型的代表作,也是后期伟大的作品之一。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更有预告杀人的诡计,而身份替换杀人手法更是应接不暇。
★21、《从前有个老女人》(1943)
这部作品完全不象转型后的作品,奎因也许在怀念黄金时代的那种纯净的感觉。完全的解谜作品,童谣城堡式的杀人,曲折离奇的情节,意外的结局。(典型的奎因式意外,没有看透啊……)
★22、《十日惊奇》(1948)
非常有意思的一部作品,涉及宗教、英文字谜、世界观等等诸多因素,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是奎因事业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奎因后期的生活和探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后面的作品中经常被提到。
★23、《九尾怪猫》(1949)
应该说,这部小说符合奎因后期的所有特征,是典型的后期代表巨作。连环杀手是永远无法褪色的恐怖,一个连环杀手就能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犯罪心理学,连环杀手,很多精辟的论点,奎因精神态度的变化(由于《十日惊奇》的影响),都是本书的看点!
★24、《王者已逝》(1952)
不可能犯罪的杰作!密室之外众目睽睽下放出空枪,却导致密室内的“国王”中枪而死。没有灵异现象,没有不可解释的事,相信这一点,相信自己的推理!本书有些地方非常BT,让我有些郁闷,总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
★25、《犯罪日历》短篇小说集(1952)
活泼的人物构成,严谨的推理,非常不错的短篇。
★26、《玻璃村庄》(1954)
非常平淡的一篇,没有什么出色的谜题,也没有什么震惊的场面,诡计也比较平淡。
★27、《另一方的玩家》(1963)
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篇。而日本的一个我蛮喜欢的作家也尝试了这种模式,但是却有些像BT的心理学作品。相比之下,本书的谜团诡异富有吸引力,让我不确定到了最后。
★28、《然后是第八天》(1964)
是个相对平淡多了的案子。但是推理已经不是主要。本书充满了怪异空灵的气氛,一个莫名来到世外桃源的故事。前后充满了想象力。
★29、《脸对脸》(1967)
也是比较无聊的一篇,有些聒噪嘈杂,但是感动于奎因的父子情深!
基本上,国内已经有的埃勒里·奎因的作品就大致介绍到这了,但是这还远远不是完结。奎因的相当多的经典作品大陆出版社还没有引进,像《埃及十字架》《恶之缘》《狐狸杀手》《最后一击》等等,希望国内出版社继续努力。而我们读者,就尽情的享受奎因带来的推理乐趣吧!

如众所周知,埃勒里·奎因比范·达因晚三年。他在一九二九年带着他的处女作《罗马帽子之谜》,以彗星的姿态,在全世界侦探小说界登陆。除了他们两人以外,被人推崇为冷酷派始祖的达西鲁·哈梅特,同样在一九二九年以《血的收获》问世。也即在这个时代,长久甘拜英国小说后尘的美国侦探小说,开始抬头。
范·达因死后,达西鲁·哈梅特也搁笔了。只有埃勒里一个人在创作方面,于EQMM杂志上继续活跃着。
刚开始十年间,埃勒里写了一套以国名为主的丛书九篇,加上他以《隔间的门》为题,初名《日本扇子之谜》刊登在杂志上的一篇,一共十篇。
他的作品多采多姿,风格独特,跟老一辈的作家相比,真是一点也不逊色,所以,不但一直受到世人的喜爱,也一直维持了很高的水准。他的《Y之悲剧》与本篇小说,就被评为可与范·达因之《主教谋杀案》媲美。范·达因就曾经说过:“长篇侦探小说的结构,如果要令读者感到深奥而有趣实在不容易,但埃勒里在这一方面却有惊人突破的表现。”可见范·达因对他的推祟。
埃勒里·奎因这名字,事实上是曼布雷特·李与弗雷德烈克·达聂两位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两人同在一九0九年出生于美国。埃勒里·奎因就是他们笔下一位聪明、敏锐的大侦探,相当受到读者的赞赏。有鉴于此,两人又联袂写下许多作品,如《法国白粉之谜》、《荷兰鞋之谜》,而当他们的杰作《埃及十字架之谜》问世时,埃勒里·奎因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与大侦探了。
以下就是这十篇著名的推理作品:
一、罗马帽子之谜
二,法国白粉之谜(弗兰奇寓所粉末之谜)
三、荷兰鞋之谜
四、希腊棺材之谜
五、埃及十字架之谜
六、美国枪之谜
七、暹罗双胞胎的秘密(孪生之谜)
八、中国橘子之谜
九、西班牙披肩之谜
十、日本扇子之谜(隔间的门)
以上十篇,以第三及第五部作品最受赞扬。构成这种国名丛书,不仅在书名上一致,在内容的精彩度,也维持了很高的水准,而且突破了以住美国侦探小说的窠臼,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埃勒里的作品与范·达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并不是抄袭,而是另一种挑战。一个没有真本事的作家,是绝对不敢作如此大胆的尝试,可见埃勒里对他自己文笔的肯定,也是他对前辈的迎战。
这几本书有一项共同的特色,那就是“对读者展开挑战”。作者把解开谜题的关键,在全案结束之前,提供给读者,使读者可依此来找出罪魁祸首,和笔者一起斗智。因此,他的小说必须具备合理、富条理的架构,并且还要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但会使读者有参与感,也是造成案情高潮迭起的妙方。像本案中,从梅加拉的烟斗,掉落在山上小屋中末贴有标签的蓝瓶子,埃勒里所下的推理,不就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埃勒里实在不同凡响,不但制造了传统侦探小说的紧张气氛,更塑造出许多不同类型却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像这本小说里,可爱的老警官与爱子之间的亲情;年纪虽大却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亚多力教授,以及脾气暴躁的波恩警官,都是相当富有人情味的,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不但处理了大题材的案件,同时,也流露出他轻松诙谐的一面。这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相信这一类的推理小说一定会拥有愈来愈多的读者。

8. 奎因的主要作品

The Roman Hat Mystery--1929 《罗马帽子之谜》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1930 《法国粉末之谜》
The Dutch Shoe Mystery--1931 《荷兰鞋之谜》
The Tragedy of X--1932 《X的悲剧》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1932 《希腊棺材之谜》
The Tragedy of Y--1932 《Y的悲剧》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1932 《埃及十字架之谜》
The Tragedy of Z--1933 《Z的悲剧》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1933 《美国枪之谜》
Drury Lane's Last Case--1933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The Siamese Twin Mystery--1933 《暹罗连体人之谜》
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1934 《中国橘子之谜》
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 --1934 《疯狂下午茶》,短篇小说集
【包括The Adventure of the African Traveller(非洲旅行者)
The Adventure of the Hanging Acrobat(吊死的特技演员)
The Adventure of the One - penny Black(黑便士)
The Adventure of the Beared Lady(有胡子的女人)
The Adventure of the Three Lame Men(三个跛子)
The Adventure of the Invisible Lover(隐形的仰慕者)
The Adventure of the Teakwood Case(柚木烟盒)
The Adventure of “The Two-heated Dog”(双头狗)
The Adventure of the Glass -domed Clock(玻璃圆顶钟)
The Adventure of the Seven Black(七只黑猫)
The Adventure of the Mad Tea -party(疯狂下午茶)】
The Spanish Cape Mystery--1935 《西班牙披肩之谜》
The Lamp of God--1935 《上帝之灯》 Halfway House--1936 《半途之屋》
The Door Between--1936《生死之门》
The Devil to Pay--1937 《恶魔的报酬》
The Four of Hearts--1938 《红桃4》
The Dragon's Teeth--1939 《龙牙》
The New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1940 《上帝之灯》,短篇小说集
【包括The Adventure of theTreasure Hunt(寻宝游戏)
The Adventure of the Hollow Dragon(空洞的龙)
The Adventure of the House of Darkness(黑暗之屋)
The Adventure of the Bleeding Portrait(泣血的画像)
Man Bites Dog(人咬狗)
Long Shot(长射)
Mind over Matter(心灵胜于物质)
Trojan Horse(木马)
The Lamp of God(上帝之灯)】 Calamity Town--1942 《凶镇》
The Perfect Crime--1942 《完美犯罪》
There Was an Old Woman--1943《从前有个老女人》
The Murderer is a Fox--1945 《凶手是狐》
Ten Days' Wonder--1948 《十日惊奇》
Cat of Many Tails--1949 《九尾怪猫》
Double, Double--1950 《双倍,双倍》
The Origin of Evil--1951 《恶之源》
Calendar of Crime--1952 《犯罪日历》短篇小说集,
【包括The Inner Circle(圈内小集团)
The Presidents Half Disme(总统的半角银币)
The Ides of Michael Magoon(马古恩倒霉的日子)
The Emperor's Dice(皇帝的骰子)
The Gettysburg Bugle(葛底斯堡军号)
The Medical Finger(医药手指)
The Fallen Angel(堕落的天使)
The Needle's Eye(针眼)
The Three R's(三个R的秘密)
The Dead Cat(死猫)
The Telltale Bottle(故事瓶)
The Dauphin's Doll(王储的玩偶)】
The King is Dead--1952 《王者已逝》
The Scarlet Letters--1953 《猩红色的信》
The Glass Village-- 1954 《玻璃村庄》
Q.B.I. --1955 《QBI:奎因调查公司》
Inspector Queen's Own Case--1956 《奎因探长自己的案子》
The Finishing Stroke--1958 《最后一击》 The Player on the Other Side--1963 《另一方玩家》
(本书系Theodore Sturgeon 根据丹奈创作的大纲写成)
And on the Eighth Day--1964 《然后在第八天》
(本书系Avram Davidson 根据丹奈创作的大纲写成1)
The Fourth Side of the Triangle --1965 《三角形的第四边》
(本书系Avram Davidson 根据丹奈创作的大纲写成2)
Queen's Full--1966 《奎因出击》
A Study in Terror-1966 《恐怖的研究》
Face to Face--1967 《脸对脸》
Q.E.D. -- Queen's Experiments in Detection--1968 《奎因的推理实验》
Cop Out--1968 《逃避》
The House of Brass--1968 《铜屋》
The Last Woman in His Life--1969 《他生命中最后的女人》
A Fine and Private Place--1971 《美好的秘密之地》
The Blue Movie Murders--1972《色情电影谋杀案》(本书由爱德华霍克代笔完成)
The Tragedy of Errors and Others--1999 《错误的悲剧》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