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囫囵吞枣
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宋·白王廷《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2]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译文: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
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
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寓意:
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Ⅱ 囫囵吞枣是不是寓言故事
是寓言故事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专去,属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贬义
出 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求甚解 走马观花 生吞活剥 鹘仑吞枣
反义词
穷原竟委 融会贯通 寻根究底 细嚼慢咽 含英咀华 举一反三 咬文嚼字贯通融会
典 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Ⅲ 囫囵吞枣属于什么寓言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专枣吃了起属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Ⅳ 囫囵吞枣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还有哪些寓言故事
含义:比喻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朦胧地接受新知识。
《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Ⅳ 寓言故事囫囵吞枣的寓意
【读音】hú lún tū zǎo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灯谜】吃枣子不吐核 【寓意】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造句】做事情不要囫囵吞枣。 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囫囵吞枣的英文翻译: to swallow dates whole; to lap up information without digesting it; to read without comprehension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宋·白王廷《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成语故事 截图
成语故事 截图
成语故事 截图
原文: 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寓意: 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白王廷(1248-?),字廷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诗文和书法,官至儒学副提举,晚年归老栖霞,自号"栖霞山人"。门前有泉水流过,因此把居室取名为"湛渊",并且以此自号。著有《湛渊静语》、《湛渊集》。《湛渊静语》今存2卷,是一本杂记集
Ⅵ 囫囵吞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做事不要着急,不要把一步不能完成的是事,强行一步做好,要按事物的回一般规律,正确处理答;
2、对事物的认识要全面,不要含含糊糊。
囫囵吞枣
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释义: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囫囵:整个儿。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6)寓言故事囫囵吞枣扩展阅读
囫囵吞枣故事简介:
从前,当一个人在读一本书时,他总是大声朗读书中的文章,但他从来没有想到书中的真相。他认为他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原因。有一天,当他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时,每个人都吃饭和聊天。一位客人激动地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
以水果为例,梨对牙齿有好处,但它伤了胃;枣子对胃有好处,但可惜吃得太多会伤到牙齿。“每个人都认为这是有道理的。”为了展示他的智慧,那人接着说:“这很简单!吃梨不吃肉,不伤胃,吃枣不伤牙齿!”桌上有一盘枣子,他拿起枣子,想直接把它们吞下去。他们怕他窒息,劝他说:“不要吞下去。卡在喉咙里是多么危险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囫囵吞枣
Ⅶ 《囫囵吞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寓意:做事情不能祈求一步登天,要踏踏实实一点一点来
Ⅷ 囫囵吞枣是由哪个寓言故事的来的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版来不动脑筋想一想权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Ⅸ 有关囫囵吞枣的寓言故事!!
囫囵吞枣
有几个人闲来无事,在一起聊天。一个年纪大的人对周围几个人说:“吃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不过,吃多了的话是会伤脾的。吃枣呢,正好与吃梨相反,吃枣可以健脾,但吃多了却对牙齿有害。”
人群中一个呆头呆脑的青年人觉得有些疑惑不解,他想了想说:“我有一个好主意,可以吃梨有利牙齿又不伤脾,吃枣健脾又不至于伤牙齿。”
那位年纪大的人连忙问他说:“你有什么好主意,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那傻乎乎的青年人说:“吃梨的时候,我只是用牙去嚼,却不咽下去,它就伤不着脾了;吃枣的时候,我就不嚼,一口吞下去,这样不就不会伤着牙齿了吗?”
一个人听了青年说的话,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不是将枣囫囵着吞下去了吗?”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个青年人抓耳挠腮,更是傻乎乎的了。
这个年轻人自作聪明,如果按他说的办法囫囵吞枣的话,那枣子整个地连核也吞下去了,难以消化,哪还谈得上什么健脾呢?我们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如果对所接受的知识不加以分析、消化、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剥,那是得不到什么收益的。
(来源;http://www.365zn.com/story/htm/1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