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出身千万富翁故事
Ⅰ 贫穷的人成功的事例
故事一: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
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故事二: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故事三: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故事四: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励志故事,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故事五:
“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明太祖本纪》
朱元璋的穷也是人尽皆知,这个布衣皇帝,在年少时,家里穷的到处躲债,后来家人去世,连有钱安葬的都没,吃饭的事更别提了,最后饿的没办法,跑到寺庙里当和尚了,全为混口饭吃。最后参加起义推翻了元朝创立了江山社稷。
Ⅱ 贫困出身千万富翁故事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Ⅲ 有没有谁知道有什么从穷人变成富翁的故事
《穷爸爸富爸爸》讲一个人有两个爸爸,一个教他做人,一个教他赚钱。《谁动了我的奶酪》讲得是几只小老鼠为了生存,一个不停的到外边找食物,一个不停的在附近找食物,一个在家里找食物。
Ⅳ 名人由贫穷到成功的故事200
1、匡衡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2、车胤
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3、史泰龙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当电影明星。
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拜访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无情的拒绝,他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又从第一家开始了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第二轮拜访也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但这位年轻人没有放弃,不久后又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这时,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应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他欣喜若狂。几天后,他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他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这部电影问世了,名叫《洛奇》。
4、苏秦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5、史泰龙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当电影明星。 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
但第一遍拜访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无情的拒绝,他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又从第一家开始了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第二轮拜访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但这位年轻人没有放弃,不久后又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这时,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应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几天后,他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他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这部电影问世了,名叫《洛奇》。
Ⅳ 寻找低学历成功人士的故事
成功感悟 赚钱并不难关键是思路
董跃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又是个痴迷的汽车模型爱好者。通过6年时间的苦心经营,如今他已是车模收藏“圈子”里响当当的名人。董跃生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找他聊天,听他讲生活的经历,让他传授赚钱的办法。的确,如何赚钱对许多人来说是比较费心思的事,但在董跃生口中却变得自然轻松。
赚钱的关键是思路
抽文:对于自己的能力,董跃生非常自信。他说,赚钱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准思路。
董跃生出生于一个生意人家庭,从小随父母一起不仅学会了精打细算,还学会了生意人的思维。1969年,董跃生从北京参军入伍,到沈阳军区某部服役。在部队里他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经济头脑。有一次,董跃生发现当地酒厂里有条规定,三斤玉米可以兑换一斤玉米酒,当时玉米只有几分钱一斤,而玉米酒一斤能卖八毛多。在他的建议下,部队收购了成批玉米换成酒,又把酒售出,赚了钱。还有一次,部队要去内蒙某地拉练,他给领导出主意,每辆运兵车上装一吨煤,把煤铺平,上面蒙上一层帆布,然后坐人。买一吨煤在当地只要8元钱,到内蒙后,一吨煤可以换一头牛,而一头牛的价格是25元,就这样在董跃生的建议下部队又做了第二笔买卖。
后来,董跃生在廊坊导弹学校从事后勤采购工作,当时正处于物资紧缺时期,但别人买不来的东西,董跃生却能买来,自然他成为了学校里的能人。因为他脑子活,学校领导找到他,让他当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并要求必须安置一下部队家属和闲置人员。经过仔细思量,董跃生办起了全军第一家军人服务中心,很快就解决了部队家属和闲置人员的工作问题,后来他的这个成功经验也在全军进行了推广。
正当部队里的事业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董跃生决定转业。董跃生说,他的人生格言是“干到今天要看到明天”,他不想在军营里呆一辈子,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他办完了全部手续后,周围的人还不相信他真的会走。
1985年,转业后的董跃生在北京国际饭店任部门经理。后来被安排到归国际饭店管理的“天津尼斯迪康乐城”任常务副总经理,在这之前,“尼斯迪”全年的销售额只有400万元,他来到后,销售额达到了1600万元,翻了两倍。此时,单位想安排他去管理沈阳一家酒店,这一次他拒绝了。他的理由是,由于饭店、娱乐城的大量兴起,这个生意已经不好做了,他想换个环境。2002年,有一家饭店想聘请董跃生去管理,并开出了20万元的年薪,也被他回绝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事干。对于自己的能力,董跃生非常自信。他说,赚钱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准思路。
工薪族能否暴富?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凭着自己东拼西凑来的2万元,通过自己17年来的卓越投资,竟然变成了一个拥有1000万资产的富翁。
最近这个实例经过媒体披露后引起较大关注,那么这究竟是真的吗?工薪族理财现在还能暴富?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能有多大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A:从两万到1000万引人关注
最近,《重庆晨报》等媒体报道了重庆市工行一位理财师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借钱两万起步,十年成为千万富翁的故事。
文中提到,工行人员马进从2万元起家,不但造就了近千万元资产,而且还成为一名拥有600多位固定客户、影响1.6亿元资金走向的知名理财师。
马进的第一桶金是从倒卖国库券开始的。1988年大学毕业后,马进成为工行重庆分行的一名营业员。偶然间,他听到农村的一位亲戚说:“国库券现在在农村‘泛滥成灾’,农民整天都为变现问题伤脑筋。”
由于工作关系,马进知道当时城里的少数银行网点,其实已开设了国库券交易业务,而且存在地域差价。于是,马进决定借2万元做国库券生意。近一年时间,马进就赚了近10万元。
马进的第二桶金是从股市赚进的。1992年,马进被调到工行证券营业部。当时正是重庆一级半市场股票(非上市公司股票)最火的时候。市场上有万里、实业、重百、奎星楼等10多个品种。虽然他对股票一窍不通,但他决定赌一把。
马进花了半个月时间,亲自到这些公司作调查,最后在2元—4元之间陆续买了2万股重庆实业的股票。半年后实业登陆深交所。开盘当日,他以14元的价格全部出货,净赚20多万元。随后他又以类似手法,买了西南制药、渝开发和渝钛白的认购证和股票。三年下来,马进进账近200万元。
马进的第三桶金是通过房市、股市、期货等综合取得的。1997年是一个投资机遇年。那年股市正红火、重庆直辖使地产、商业充满各种机遇。马进则把资金分作了四份进行投资:第一,用来投资有短线机会的金融品种,如股市、期市等。他把这类视为“高风险投资”,资金比例占20%。第二,用30%的资金投资产业。因为时间和资金有限,他只持股不参与经营。1997年,他与朋友成立了一家从事贸易业务的重庆紫荆数控机械公司。目前这家公司每年分红回报在15%左右;同年,他又投资20多万在解放碑大都会对面开了一家名为“小酒库”的酒吧,目前每个月至少能获数千元的收益;1999年,他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在解放碑得意广场买下了一间145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真味餐馆”,目前收益也不错。第三,把40%的资金用在当时最看好的非流通股和地产项目上。1998年起北京等地开始兴起炒房热潮,那个时候重庆房市虽然没什么动静,但他认为“很快一定也会火起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通过间接投资有土地公司股权的方式投资。很快,负责高新区土地开发的重庆渝高公司映入眼帘。这几年高新区的土地开发轰轰烈烈,渝高效益不错,马进每年仅分红就有10万多元的进账,平均收益超过12%。未来如果成功上市,其价值将达到600-700万元。第四,自留10%的资金作为预备金,用来应付投资和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需求。
几年下来,通过这种分散投资模式,马进的资产已近千万元。
不过媒体的披露,让马进感到前所未有压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上周三,《招财》周刊通过重庆市工商银行查询到马进的电话,在电话中,马进表示,媒体的报道存在部分的误导作用,现在他什么也不想说,也不能说。
在《招财》记者的再三追问下,马进才透露了一点,那就是任何时候都有好的投资机会,以他去年为例,帮助客户做的记帐式国债收益率就达到了15%以上。
曾经报道过马进的《重庆晨报》的记者曾欢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文章出来后的确引起较大的争议,但是内容是真实的。他觉得马进的成功在于理念不错,一开始存在赌的成分,后来资产提高了,就开始注意风险控制,实行多元化的方向。
B:理财和不理财收益相差几十倍
我们先抛开马进的理财故事能够复制和克隆外,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理财的重要性。
曾经有理财专家测算过,就算有100万元,如果不进行理财的话也不够养老呢。如果不作任何投资的话, 15年也会“坐吃山空”。理财师指出,目前中国物价平稳,通胀率1%,但根据“‘十五’和2006~2015年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06~2015年中国每年将至少保持3%~4%的通胀率。按此水平,到2015年,100万元只相当于目前约60万元的购买水平,一家三口如果算上教育成本、消费成本的话,估计支撑不了15年,这还不包括随时可能发生的需要应急的支出。
那么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究竟有多大呢?《招财》记者以一个工薪阶层家庭存款20万元计算,如果仅仅无动于衷的放在银行活期存款,17年后也就是22万元,这还不包括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的扣除。但是如果投资,哪怕是年利率5%,17年以后也会达到45.84万元;如果做的好的话,投资的利率可以达到15%,那么17年后,这20万元就会变成215万元。那么两者收益相差数十倍。
不过理财专家也提醒,理财理念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不同。在年轻时期,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入能力都较强,这时比较合理的财务规划时压缩弹性支持和刚性消费,大量投资,此时追求的是收益;在中年以后,收入曲线普遍处于下降阶段,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这时的财务规划则应过渡到压缩投资,保证较好的生活水准。这就是说人的理财观随着生命的增长是有一个变迁的过程。
Ⅵ 有关于穷人翻身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
1,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2,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5,美国人约翰·富勒有7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开始工作,9岁时会赶骡子。
他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经常和儿子谈到自己的梦想:“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爸爸相信命运,相信我们就是穷人,所以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志向,使得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
这些话深植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跻身富人之列,他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开始努力追求财富,12年后,富勒接手一家被拍卖的公司,并且还陆续收购了7家公司。
Ⅶ 贫穷与富有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有位青年时常对自己的贫穷发牢骚。
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敲开了一位富翁家的门,希望那位靠白手起家的富翁能够告诉他一些关于致富的秘诀。
“你一定想知道我是怎样白手起家的吧?”一进门,富翁首先问道。
“您是怎么知道的?”青年暗暗地对富翁的判断表示惊讶。
“因为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位自以为一无所有的人来找过我。来时他们确实贫困潦倒而且牢骚满腹,但走时俨然个个都成了富翁。你也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抱怨不止呢?”
“它到底在哪里呀?”青年急切的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你给我一只眼睛。我可以用一袋黄金作为补偿。”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大声回答道。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双手也不能失去!”青年尖叫道。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依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厚的财富啊!这就是我所谓的致富秘诀。”富翁微笑着说。
青年听了,如梦方醒。他谢了富翁,昂首阔步地走了出去。俨然也成了一位大富翁,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拥有了致富的本钱。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这位青年那样,不是抱怨命运不公,就是抱怨无人识用。其实,生活的富有就是让自己拥有的东西物有所值。不是吗?
Ⅷ 如何成为千万富翁讲的是什么故事
有一个出生在贫民窟里的孩子,同所有同样出身的孩子一样,他的爱好是打斗、喝酒、吹牛和逃学。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个赚钱的头脑。他从街上捡来被丢弃的玩具车,自己动手修理好,给同学朋友们玩,每人收取半美分。就是这样的小小的收入,竟然在一周之内让他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尽管他有着这样的商业头脑,但是他的出身限制了他,没有人相信他能够脱离自己贫穷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他艰难地筹集资金,成为一名商贩。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尽管每一样东西他都卖得得心应手,可是并没有真正地致富。让他走上富裕道路的,是一批来自日本的服装。
一天,商人在一家酒吧里巧遇了一批海员。他们运送的服装在海运途中遭受了风暴,被染料污染。尽管是良好的丝绸质地,可是却成为日本人头疼的东西,既没办法处理掉,又不能冒着被环保部门处罚的危险扔进垃圾箱。
得知这个消息后,商人迫不及待地赶到了港口,对船长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把丝绸服装处理掉。”于是,他没有花费任何代价就拥有了那批丝绸。他把丝绸制成了迷彩一样的衣服、领带和帽子。几乎是—夜之间,他借助这批被污染的丝绸服装,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这笔钱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商人,他开始了自己对财富的新追求。他在看上了郊外一块地,就找到地的主人,想要花10万美元买下来。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段,主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心里还在想自己遇上了一个傻子。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一年后,环城公路在郊外修建,那块地升值了150倍,商人成为城里的新贵。
商人在77岁的时候死去,但是就在临死前,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对财富的追求。他在报纸上发布了消息说,自己即将远赴天堂,愿意帮助那些想给逝去的亲人传口信的人,每条收费100美元。就是这样简单的做法使他赚了10万美元。在他的遗嘱里,他让秘书刊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礼貌的绅士,愿意和一个有教养的女士进入同一块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出资5万美元和他一块长眠。
这位商人的经历被一家报社的资深记者加以报道。那位记者深深地感慨,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如此执著的商业精神的人来说,出身束缚不了他的头脑。这也许就是他成为千万富翁的秘诀。
拥有执著的商业精神,不懈地追求财富,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一个贫民窟里的孩子也能够成为一名千万富翁。拥有财富的多少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取决于你的头脑。艰苦的环境和贫乏的资源不一定是你获取财富的障碍,反而可以成为你致富的动力。
Ⅸ 中国古代史上的出身贫困名人的简短故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Ⅹ 小时侯家境贫困的名人例子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