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的故事
1. 杭州的民间艺术、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传说故事、手工艺有哪些
西湖
岳庙
苏小小墓
雷峰塔
断桥残雪
苏堤
灵隐寺 飞来峰
三潭印月
2. 关于民风民俗的故事作文
民风民俗水花——―傣族泼水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又叫“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语叫做“麦日”于农历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恼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网玛”竟为守岁。人们把“叭网玛”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古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在这一天谁身上的水最多,谁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满!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胜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呀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赞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现。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想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3. 关于民风民俗的5-6个小故事 短文形式的 急急急!!
1、除夕
在很久以前,有个怪物,叫夕。和年一样的个大、力气大、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也和年一样大年三十会出来。他每一步像地震一般,一张嘴可以吃下一头牛,可是他并不怕红灯笼、灯光和鼓声,所以人们更拿它没办法,夕就作威作福。
于是人们给夕送去了好几坛烈酒,把夕灌醉后,一个年轻人把它的头砍下来了。谁知,夕的脑袋到哪里,哪里便起火,于是那个年轻人就抱住夕的脑袋跳进了黄河。一样的人们为了纪念把这一天叫除夕。
2、过年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的野兽"年"威胁。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3、元宵节
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4、破五节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这一天不准妇女串门,串门不吉利。《清裨类钞》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这天各家都吃水饺,意为用水饺包起来,以求吉利。如今虽说人们对妇女串门不讲究了,但这天吃饺子却成了各家习惯。
5、清明习俗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习俗。在济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与“植树”。
4.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一、贴春联——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4)民风民俗的故事扩展阅读: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
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当中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民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表现为民俗文化的变化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寻找民俗文物,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俗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 讲民族民风民俗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来时候,我们的源祖先曾遭受一种的野兽"年"威胁。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6. 贵州遵义节日民风民俗的故事来历
比起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毕竟全球都一体化了吗.......... 我生在遵义长在遵义,嫩么内多年容还没听说什么奇特风俗 不过,这只是在城区,少数民族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风俗 这种,也没多少人知道了..........
7. 湖北宜昌的民风民俗有那些
1、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由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其中打击乐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书鼓、战鼓等)、梆子(木鱼、木梆、竹梆等)、锣(大锣、小锣、苏锣、马锣、京锣、云锣、虎音锣等)、钹(大钹、小钹、川钹、小京镲)等。
2、下堡坪民间故事
下堡坪乡及周边流传的民间故事有两千多个。这里能讲50个故事以上的有一百多人,其中能讲100个故事以上的有二十多人。
3、土家族撒叶儿嗬
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歌舞。历史悠久,据《蛮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古时就有“击鼓以悼哀”、“其众必跳”的风习。“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的举行。
4、兴山民歌
兴山民歌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唱不准”。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
5、青林寺谜语
青林寺村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其村名就是一个谜语。青林寺谜语是青林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祖国民间文学园地中一支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青林寺村民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
8. 民风民俗故事,不是作文
立春,岁时节气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夏历的正月节,有时也在腊月。按传统的算法:大寒后15天为立春。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是为立春日。此时东风劲吹,河水解冻,沉睡了一冬的蛰虫开始活动起来。草木复苏,气温回升,标志着春季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十分珍惜这个气节。几千年来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尽管陕南、陕北、关中各地区的风俗各有差异,但在许多主要活动上,还是大同小异的。立春的风俗很多,这里只举出数例。随着时代的发展,风俗活动的形式有繁有简,内容也多有变化。自民国以后,提倡科学、民主,传统的风俗也受其影响,逐渐取消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传统的风俗习惯,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流行。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迎春
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
迎春的队伍由四面八方拥向春棚前集中,然后到县政府(县衙)报喜迎春
9. 寿光民风民俗的故事有哪些
乡村佚事 寿光俗语“论理不斩魏塾”的由来
在寿光坊间,流传着一个俗语“论理不斩魏塾”,这个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乾隆年间,寿光城里住着一个魏姓望族,族中一人名叫魏塾,生性耿直,肝烈胆壮,好见义勇为,打抱不平,此人乃顺治兵部侍郎魏琯之五世孙,在民间颇有威望。
乾隆45年(1780年)山东巡抚国泰(满洲镶白旗人),假借皇帝游泰山之名,私加田赋。当年正值寿光大旱歉收,百姓无力负担,怨声载道。县令劳敦樟(湖北安庆人)闻知,惊虑不安,遂将魏塾召之县衙,查询抗缴田赋之事。魏塾义正言辞,直答不讳。劳敦樟心虚理屈,以“弗拒,亲族可免”为条件笼络他。魏塾当即厉声答道:“免我亲族,害及百姓,大不可!”山东巡抚得到劳敦樟的禀报后,既恨又怕。于是与劳敦樟共谋设下陷害魏塾的毒计。劳敦樟回来后重金买通城西一个姓庞的秀才,这个秀才与魏塾相识,品德卑劣,以治学为名向魏塾借读《明史》,然后在其中加眉批骂吴三桂是“夷种”,乘魏塾不在意的时候送还魏家,随后密告劳敦樟。当时正值清朝文字狱甚严,魏家随被抄家灭族,就是祖茔中的树木也被锯去树头用铁箍子箍了起来,逃亡的族人多更名改姓,国泰、劳敦樟的阴谋得逞,制造了一起阴险毒辣骇人听闻的大冤狱。
魏塾被杀于益都东关校场,随诛者多人,棺木运回时,也用铁链缠捆,以威吓百姓。因为魏塾为百姓请免苛赋诬杀,在他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了,途经益都的寿光人大都到东关校场凭吊祭奠,以表敬意。
国泰、劳敦樟的狂妄不法,激起了寿光人民的强烈不满。时任湖北巡抚的寿光人李封,祖居与魏府东西相邻,李封的婶母即是魏府之女,闻言此事,异常气愤,遂将国泰、劳敦樟的妄法行为告知好友刘墉、纪昀(与李封同科进士),刘、纪将国泰、劳敦樟之事上达,乾隆令刘墉偕和坤查实,下旨山东巡抚国泰、山东布政使易简自裁。
李封又通过刘墉将劳敦樟调往湖北红安知府,当地贫瘠,匪盗猖獗。李封令劳敦樟整治匪盗,劳敦樟剿匪不力,李封对其严厉苛责。有一次,劳敦樟向李封汇报剿匪事宜,李封故意三天不见。三天后,李封又严加苛斥,指责其剿匪不力,故延期限,傲慢上司,当堂痛打20大板。劳敦樟有口难辩,心中不满,说:“大人不论理!”李封听后轻篾地说:“论理,论理不斩魏塾!”劳敦樟听闻此言,如雷轰顶。后来又剿匪连连受挫,惊惧有加,不久病死。
这就是寿光俗语“论理不斩魏塾”的由来。
后来,人们还相传,说魏府早年有一个小姐,深居闺楼,足不出户,一日忽然来了一个黑脸男子,强行与其媾合。开始羞不敢言,惊吓得病,家人问及,才言其明。家人遂命紧闭门户,然到晚上,大门二门没见人影,那黑脸男子又到闺房之中。第二天,家人相聚,商讨对策。又一日,该黑脸大汉又入小姐房中,临走魏家小姐偷偷将一引好线的缝衣针别在了那人的衣服上,手拿线团慢慢放线,天明寻线所至,入府前湾塘。该湾塘水深莫测。魏府出动大车小辆从益都运来石灰,倒入塘内,只见塘内热水沸腾。一时,两只大鳖爬上岸来,变作人形,向人们一楫,大言说:“我族大,难免有不肖子孙,然灭我满门,亦惨矣!且后必报此仇!”遂不见了形影。后来魏塾抗赋遭害,人们传说,国、劳就是那两只大鳖转世
10. 宜春民风民俗故事(节日习俗)400字左右
宜春节日风俗
“口吃粽子撑竹排”端午佳节记铜鼓客家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
江西省铜鼓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属宜春地区,明末清初有大量的粤东闽西客家人移民到此,造成了铜鼓原驻民与客家人混居的局面。现今的铜鼓县依然保留这他古朴的客家民风。江西铜鼓人称端午节也叫五月节、端阳节。那么铜鼓过端午节的习俗是如何的呢,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家家户户门前要插上祈艾(艾草)、菖蒲、要吃粽子、染红的咸蛋、撑竹排或划龙舟。端午节那天‘午时’(11:00--12:00)要在房屋周围洒雄黄水,用甘草煮黄豆吃,吃了可清火败毒。小孩胸前挂一串苍术,头上要抹雄黄水,客家人讲卫生,除了平时洗澡外,这天晚上要用祈艾、菖蒲、枫树的果实即枫球煮开放凉后用来洗澡。当然亲朋好友互送吃食物共同聚餐也是不可少的事。”
地处赣西北的铜鼓县城是三江交汇的地方,发源于大围山的定江河、金沙河和黄溪均流经这里,因此端午节的时候,当地客家人喜欢撑竹排。撑竹排类似于划龙舟,不过它的制作较简单,砍七八根毛竹用篾片扎在一起。当然也有做得精致的:用于做竹排的毛竹要用刀将竹青刮去,在排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竹排重量减轻了。加上前面的竹尾翘起,向前划去自然阻力更小。要使竹尾弯曲,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烤软后,慢慢弯曲,再用沾满冷水的毛巾按一会,烤一会,弯一会,按一会。竹尾就会弯到排主满意的程度。做好竹排后,铜鼓的排工开始行排,一路上能判断出何处有暗礁何处有险滩,从而把握潮头。
铜鼓县城三江汇合处叫做三江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都是石头沙滩,这里堆放着如山的树条或扎好的木排、竹排。过去没有公路,这些木排和竹排本身既是运载工具,又是货物,因此许多竹木通过水运到九江市的修水,再到长江沿岸各个城市。铜鼓的排工和奉新的锡匠以及高安的皮匠是闻名遐迩的赣中三杰,一首传说是马秀才所写的《一曲滩歌到吴城》道出了当年铜鼓排工的艺高人胆大的气概。歌中唱道:
一篙撑过令公埠,下了徐滩又西滩,
险滩急弯三百里,每处险滩要记清。
若问滩弯有多少?撑撑弯弯做手伸,
一本滩歌都唱尽,前面转眼是吴城。
过端午节,和江西大部分地区一样铜鼓客家人喜欢吃加了碱水的糯米粽子,这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颜色好看,糯米碱化后金灿灿的,非常好看,第二个是好吃,粽子没那么腻人,第三是保存时间长,便于外出路上食用。而碱水是客家人自制的,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碱水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铜鼓客家人叫做早禾杆烧的灰放入开水中煮制成碱水。另一种非常有特色,就是我们铜鼓用一种叫做黄荆的枝条折断后在锅里煮水后制成碱水。五月的时候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容易产生中暑等各种各样的疾病,吃了加入了用黄荆制成的碱的粽子,可以防止这类疾病。”
如今,端午节的粽子铜鼓人还在吃,但撑竹排的并不多见了。为再现当年铜鼓客家人端午节口吃粽子撑竹排的优美画面,铜鼓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举措,铜鼓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海泉介绍说:
“县政府已经在县城河的两岸,用花岗岩砌起了河堤,足有6米高。另外,还正在三江口下游不远处筑一个橡皮坝,水多时可使坝缩小变矮,达到放水的目的,水少时储水。三江口作为在东面的弯点,和另两条河--金沙河和定江河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届时,铜鼓客家人就可以绕着‘U’字,一边吃粽子一边撑竹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