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豆腐的故事
『壹』 一个特色美食的故事
卤煮之王-小肠陈
北京有无数家饭馆卖卤煮,但其中最有名的,是百年老号“小肠陈”。小肠陈最早经营的地界儿,在宣武门外南横街儿。说起宣武门,还得拉扯两句儿别的。北京城从打明永乐起事得了天下,也就成了京城。京城分内城外城,内城里面又有紫禁城。这宣武门,就是内城南侧的一个城门。在它东边,是正阳门(也称前门)和崇文门。在古代,大军出征就是从宣武门出发的。在宣武门南边,就是著名的菜市口,是明清两代的法场,有名的袁崇换就是在这里杀的。再往南就到了南横街儿。南横街东起虎房桥,西到牛街,是条东西向的街,长约两三里地。南横街因为特殊的位置,距离内城非常的近,也就成了会馆集中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地方住京办事处。有了会馆也就有了名人府邸,比如清朝有名的人物如曾国藩、康有为、谭嗣同等等,都先后在南横街附近住过,就连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当年也曾在湖广会馆落脚。随着民国诞生,等级逐渐被打破,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南横街周围也就成了老百姓的聚居地。由于居住的人多了,自然饮食业也就发达起来,小肠陈在南横街偏东处,小肠陈东边,是著名的李记白水羊头;在西边牛街,有著名的年糕钱等回民吃食。店面不大,也就有个六七十平米。说到小肠陈的特点,其实和所有的老字号都一样,一是选料精致,一是做工认真,再加上量足,于是也就慢慢的出了名。来的人多了,也就可以不间断的熬汤,时间一长,竟剩下一锅老汤。有了这锅老汤,买卖也就没人可比了在。
『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童话故事
今天早饭,妈妈给我烧酱油饭吃,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什么是酱油饭呢?就是把版饭放在锅里煮开权,倒点美味鲜酱油,再加点猪油,就好了。酱油饭烧起来很简单,可它色香味俱全,可好吃了。它的颜色红红的,让人一看就想吃;它闻起来香香的,让人直流口水;它吃起来鲜鲜的,我可是百吃不厌哦。 早上,妈妈刚烧好,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妈妈连忙对我说:“很烫的,慢慢吃!”可我只在电风扇前吹了一下就放进了嘴里。刚放进去,我就“啊!”地惨叫起来,我的舌头被烫的火辣辣得疼。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后我可要小心点哦!
『叁』 三国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例子 不少于3个吧 谢谢各位大神
其实三大战役都是例子,官渡,曹操兵少,希望能打一个奇胜或者决战,内但是袁绍就是最乐意打容消耗战,因为他是兵多粮足。曹操很心急,所以前期是吃了很多亏,最后都快守不住了,这时候荀彧让他在忍忍,以待时变。最后才出现火烧乌巢的奇谋致胜。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这时候就意气风发,想一举拿下南方,但是水站明显不足,还有执意打大战,最后输的屁滚尿流,很明显的心太急。还有夷陵之战,刘备因关羽而怒发兵攻打东吴,那可是怒火,你可以想想他恨不得马上就达到建业只取孙权,然而历史惊人的相似,东吴都督又一把火烧退了敌人。可见心急真的什么事都干不了。
『肆』 豆腐的来历
豆腐别称黎祁[1],相传为是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由淮南王刘安所发明[2]。刘安在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卤水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3][4]。袁翰青以为是五代才有豆腐[5]。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6],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7]目前关于豆腐发明人的记载,最早见于五代谢绰的《宋拾遗录》“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其术于世。”宋代朱熹则作诗说:“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和面筋[8];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脑和煎豆腐[9]。
目前关于豆腐的传统制法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生大豆,又可硙为腐,食之。”元代郑允端“豆腐”诗中有“磨砻流玉乳”。
在由汉到明的过程中,豆腐制作方法的记录,完全不予正式书面记载。《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中都全无豆腐制作方法的记载。明李时珍首次比较完整记载传统豆腐生产过程。《本草纲目》谷部卷25"豆腐”:“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其生产过程是:选豆一浸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型,这也就是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过程。生豆浆有毒,必须煮沸(“煎成”)使蛋白质变性才能消去其毒性而可食用。《本草纲目》中亦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刘安”。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10],再度掀起豆腐是否起源汉代的争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见解,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但他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现在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11]。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发现花岗岩豆腐水磨。《汉书》记载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比刘安晚10多年。
日本传统的观点,认为唐代鉴真和尚在公元757年东渡日本时把制作豆腐的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视鉴真为祖师,不过,学者们至今还没有找到日本在唐代有豆腐的证据。1183年日本朝廷管员神主中臣佑重的日记中记载有“唐腐”,约半世纪后,有一封日本僧人日连上人的书信中出现“磨り豆腐”(すりどうふ,suridofu),可能是一种豆腐。到十四世纪,日本文献中多次出现“唐腐”、“唐布”等词,而“豆腐”一词,迟至1489年才出现于日本[12]。天明二年(1782年),大阪曾谷学川出版了一部名为《豆腐百珍》的食谱,书中介绍了100多种豆腐的烹饪方法。
豆腐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才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13]。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
1665年多明我会会士闵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在《旅行记》中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一种在中国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多食用的食物:豆腐“teu fu”还介绍豆腐制法,[14]。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义和健康食品日趋重要,在20世纪末期广为西方食用。现今,在西方的亚洲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级市场都能买到豆腐。
『伍』 麻婆豆腐的典故传说
关于麻婆豆腐,相传最广的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末期,成都万福桥码头旁边有一家小馆子,老板娘脸上有麻子,人们都叫她陈麻婆。同治元年(1862年),陈麻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码头工人、脚夫,店里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都快打烊的时候,又进来了一伙,要求老板做点又下饭,又热和又便宜的菜。陈麻婆看店里没什么菜,只剩下几盘豆腐,一点牛肉末,现去买菜肯定不行,已经太晚了。陈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细,加上豆豉,放油锅里炒香。加点汤,放下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豆腐块,再配上其他调料,加入炸酥脆的牛肉末,勾芡收汁,起锅以后再来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洒在豆腐上。一盆色鲜味美,麻、辣、烫、囫、嫩、鲜的豆腐就上桌了。这一伙人个个吃得鼻子冒汗,整了好几碗饭,吃得肚儿溜圆,口中大呼畅快。后来那些苦哈哈的民众开始一传十,十传百,都晓得陈麻婆做的豆腐又好吃,又下饭,又省钱,来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就成了陈家的招牌菜。因为这种豆腐又麻又辣,老板娘又叫陈麻婆,结果这道豆腐菜就叫陈麻婆豆腐了。
成都北门顺河街,是一片木材集中地,遍街之上,几乎家家都是木行,即使有三家两家,做的不是木材生意,但也依赖木材过活。唯一例外的,大约就是由木行改业的麻婆豆腐饭店了。
原来麻婆娘家姓温,是北门火神庙万丰酱园大掌柜的七姑娘,小名巧巧。她上有三个哥哥,三个姊姊,个个资质平庸。唯有巧巧长大了以后,反而出落得芙蓉如面柳如眉。有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和玲珑有致的身材,可是老天偏弄促狭,在她粉脸上洒下一些白麻子,但她麻得娇,麻得俏。
十七岁那年,嫁给顺记木材行四掌柜陈志灏。新婚以后,小俩口恩爱异常,正因如此,大嫂二嫂在嫉妒中,就有意无意的散播些谗言蜚语。时间长了,原来对她颇为疼爱的婆婆,也慢慢的由冷落而加以责骂了。
她的三哥三嫂,从前也是受不住婆婆嫂嫂的冷言讽语而远走高飞,在那数百里外的重庆,另外开了一家药房。大概是受了这两人的影响,夫妻暗暗商量妥当,分得了少数现金和三间街房,也离开了陈家老窝。
三间街房自家住了一间,另两间仍然续租给原本的一家羊肉店和一家豆腐坊。四掌柜的就到廿里外的马家碾,替一家榨房当起管事,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她用针线打发寂寞,终日紧闭门户,过着甜甜蜜蜜的岁月。唯一遗憾的是她没替四掌柜的生下一男半女。
第二年的春天,她的小姑淑华,因为和二嫂吵嘴,赌气离开了爹娘,投靠她的四嫂。从此姑嫂相依,日子有了欢声笑语。马家碾一带,尽是油坊。成都附近的三角地带的人,多半从事油菜的种植与榨油,称为菜子,这些菜子,又多半集中在马家碾榨油。四掌柜生性和善,待人亲切诚恳,一两年后,他已由秤油、发油的管事,升为采购、推销及收款员了。只要是他经手的事件,对那些穷苦挑夫异常体恤、仁慈,绝不使苦力白赔血汗。
她家住的地方是马家碾进城必经之路,那些挑夫大都把这儿当成中继站,他们为了感念四掌柜的待人厚道,经常送点自家的小东西回报。虽然他俩再三推辞,但是穷苦的人,礼轻仁义重,于是收了之后,巧巧总是左边店里买点羊肉,右边店里买点豆腐烧上一盘,再配两样小菜回赠。
这样的幸福生活,刚刚度过了十年,不幸的命运却降在她身上,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五日,四掌柜在金堂马家渡翻了船,从此她失去了心爱的丈夫,从此她幻灭了人生的美梦。
淑华看她孤苦伶仃,加上十年相依的情感,虽然自己都十九岁了,可怎麽舍得离弃处于困境又极为疼爱自己的四嫂而出嫁呢?当然出了这种状况之后,陈家、温家都曾派人要接她俩回去,但都被她们严词拒绝,她俩知道那碗闲饭,并不容易享受。
刚开始,娘家婆家虽然也有些微的接济,但是杯水车薪,姑嫂俩为了生活,不得不面对现实,打开门户,为生计而打拼。她俩都做得一手好针线,能剪会裁,可附近人家,都非豪门钜富,除了过年,平时很少添制衣物,想专靠这门手艺吃饭,不上算!
幸好这个中继站每天依旧人来人往,那些种植、榨油的「菜子」,卖苦力的油担子「挑夫」,不管是过去熟识或才见面,全都感念以往四掌柜的善待,看她们打开店铺,每天仍来歇脚。有些带点米,有些带点菜,空手的就在隔壁两家店,买点羊肉、豆腐,洗洗弄弄,等巧巧来上锅一烧,就可饱餐一顿。大家故意省下一口,就足够姑嫂早晚两餐而有馀。
这些诚挚的情谊,不但鼓舞了巧巧枯萎的心灵,而且更使她练就出一种专烧豆腐的绝技。在众口宣扬声中,巧巧所做的臊子(羊肉)豆腐美名,竟然传遍了川西一府十馀县。凡是过去认得四掌柜的,总是想方设法,提点礼物上门看望,目的仅在一嚐她的烧豆腐手艺。四掌柜的老东家,认为巧巧姑嫂既然都表明守贞不嫁,又不愿返回娘婆二家,再三劝巧巧继子成祧(继承为后嗣),以娱晚景,并好意借予资金帮助她开店当炉,一展烹调专长。
那时正是光绪卅年,社会风气保守,妇女抛头露面,谁能避免旁人指摘?温陈两家亲友认为是奇耻大辱,陆续登门,一力劝阻,但她俩意志坚定,店日日照样开,豆腐仍天天烧。后来乾脆向两家声明,只要拿出五千两银子「生息」,她就关店歇业。提到要钱,兄弟妯娌就只好闭口裹脚。
从此姑嫂打起精神,一心一意招呼生意,嫂嫂剁肉烧菜,小姑擦桌洗碗。她俩行得正,坐得端,长期事实表现,人们内心才慢慢由轻视而转变为敬重了。宣统二年,她三哥把十二岁的次子带回成都,正式过继给巧巧为子,可惜因为不是自己亲生又忙于生意疏于关爱,结果十六岁那年,偷偷跑上部队当了一名副官。
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店面扩大了,生意兴隆了,但她俩的青春也就在「一双小小的金莲」,急速的挪移中慢慢的流逝了。为了避免闲言,店中「一无应门五尺之童」。豆腐、羊肉,要客人自行购买,客人所付火费、饭钱,姑嫂多寡不争。她俩由于操劳过度,民国二十三年,淑华首先病倒,万不得已找了一位远房族孙前来帮忙。结果一年之间,姑嫂先后去世。
生前,有人叫她巧姑娘、四少奶;又有些人叫她陈四嫂、掌柜娘。麻婆是她死后挣出来的招牌:麻,是别人对她美丽娇俏的怀念;婆,是别人对她年高德邵的尊称。
『陆』 平桥豆腐的传说,来历,做法以及味道,做好的样子
你好!
一: 平桥豆腐典故:
清乾隆微服下江南,来到淮安平桥时,天色已晚,便进一客栈。
来到前厅,跑堂上前问乾隆一行点什么菜饭。随从说:“有好菜尽管上。”店主便对跑堂说:“快去把鸡笼里那只大公鸡杀了。”说者无意,听者却多心了。乾隆觉得“鸡笼”两字似有嘲讽自己“饥龙”的意思,便说“鸡笼,鸡笼,鸡在笼中怎不饥,出笼舞凤”。店主稍琢磨后,说:“客栈,客栈,客在栈里有温饱,离栈飞龙。”
乾隆听了很高兴,站起来向院中走去,看到门旁放着热气腾腾洁白鲜嫩的豆腐,便叫来店主,说:“不要杀鸡了,就做这个吃,吃的好有赏。”店主一听喜出望外,便要最好的掌勺师傅,用传统手法烩制豆腐。乾隆一口气吃了一大碗,意犹未尽,连声称秒。店主介绍这是平桥有名的一道菜,称平桥豆腐。乾隆挥笔写下“天下第一菜”。
后来店家知道是乾隆驾临,喜出望外,把乾隆的题字精心裱制,悬在门前,生意越做越红火。平桥豆腐以“天下第一菜”广为流传。
二: 制作特点:
平桥豆腐有独特的烩制方法。用豆腐丁、鸡丝、肉丁、木耳、金针菜等一齐烩制,加佐料后勾上芡,即成味道十分鲜美的平桥豆腐。因为豆腐价钱便宜,制作方便,逐渐在平桥形成了舀豆腐就酒的传统。
三: 怎么制作:
配料:嫩豆腐300克。 水发海参50克、虾米25克、熟鸡脯肉50克、蘑菇25克、干贝25克。鸡汤200克、葱15克、姜10克、绍酒20克、盐10克、味精3克、淀粉25克、麻油15克、青蒜15克、高汤100克。
做法:
将整块豆腐放入冷水锅中煮至微沸,以去除豆腥黄浆水,捞出后片成雀舌形,放入热鸡汤中。反复套过两次,鸡脯肉、蘑菇、海参均切成豆腐大小的片。虾米洗净,用温水泡透。干贝洗净,去除老筋,入碗内,加葱姜、绍酒、水,上笼蒸透取出。炒锅上火烧热,放油,投入配料、高汤、干贝汁、烧沸后将豆腐捞入锅中,加精盐、绍酒、味、精,沸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麻油,盛入碗中,撤上青蒜末即成
四: 平桥豆腐成品菜图:
http://www.haochi123.com/S_Caipu/Pic/Pic13071.jpg
谢谢!!
『柒』 炒麻豆腐的来历传说
这麻豆腐出自老北京的粉房(粉房就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豆子在石磨回上碾的时候,一边碾答一边加水,期间就分成了三样东西——最细的,是豆浆,正品,可以做淀粉;最稀的,是汁儿,豆汁;中间那层稠糊糊的暗绿色粉浆,如果装进布袋加热,再一煮,滤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炒麻豆腐本是穷苦老百姓的美食,可是有钱人却也好这口,甚至还有瘾。梨园名角马连良的夫人陈慧琏就会做炒麻豆腐,并且在梨园界颇有名气。
其实,这炒麻豆腐和豆汁儿一样,都是老北京人最钟爱的传统小吃。据说,炒麻豆腐最早出现于明初。那时候,穷人家会把这做绿豆淀粉、粉丝的下脚料拿回家去,用羊尾巴油来炒着吃,然后在里面再放点咸雪菜、大青豆,冷热均可食用。
『捌』 美食故事
麻婆豆腐来的美食典故,麻婆豆腐谁自发明的
这道传统川菜起源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郊外的万福桥边,有一家名叫“陈兴盛饭铺”的小店,小店由老板娘陈氏经营。时间一长,陈氏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豆腐色香味俱全,来店里买豆腐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人们把陈氏做的豆腐称为:“陈麻婆豆腐”,店铺也改名为“陈麻婆豆腐店”。后期人们为了叫起来方便省掉了“陈”字,直接喊麻婆豆腐。
『玖』 麻烦各位告诉我一些历史名人与豆腐的典故,谢谢!
大才子金圣叹是个对幽默一以惯之的人,他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另一个视死如归的是瞿秋白,自如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豆腐天下第一。”
这两个人在最后时刻都提到了一种东西,豆腐。
中国的美食家似乎都偏爱豆腐。陶谷的《清异录》中记载,五代时贵族们盛行吃的“小宰羊”,其实就是豆腐,这可能是最早的文字记录了。苏东坡有诗云:“煮豆为乳脂为酥”,陆游的“旋压犁祁软胜酥”,也是说的豆腐。放翁在《老学庵笔记》中还曾津津乐道于嘉兴豆腐店的韵事。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有“东坡豆腐”和“雪霞羹”,前者相当于如今的锅塌豆腐,是把豆腐先油煎再红烧的;后者是豆腐切碎与芙蓉花烧制而成的,豆腐洁白如雪,芙蓉花色艳如晚霞,故名。这两个菜如今在杭州还吃得到。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录最多的是豆腐,有“冻豆腐”、“虾油豆腐”、“蒋侍郞豆腐”、“杨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程立万豆腐”、“庆元豆腐”、“张恺豆腐”等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是八宝豆腐,是康熙赏赐给王太守的,在苏杭一带流传。其做法是把豆腐用纱布挤成泥,再与火腿、笋干、干贝、虾仁之类同烧而成。而最有趣味的是“程立万豆腐”,现已失传。袁子才在乾隆23年在扬州程立万家吃煎豆腐,两面金黄,无丝毫卤汁,有车螯的鲜味。第二天他告诉了另一个馋嘴查宣门,查说“我能做!”后来袁子才真的去查家吃了,一吃便大笑,原来是查是用鸡脑做的,真油腻呵!与程家有天壤之别。可惜一年后程立万就去世了,袁枚后悔了半辈子。
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很有名,工诗文,也善料理。《茶香室丛钞》中说:“文思善为豆腐羹,至今犹有效法者,谓之文思豆腐。”其做法是把豆腐切成细丝,再与冬笋、冬菇、火腿等一起做成羹。《调鼎集》中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梁实秋先生最爱吃的是“鸡刨豆腐”,很有风味。把一块老豆腐在热油锅里用筷子捅碎,捅得乱七八糟,略炒一下,打入一个鸡蛋,再炒,加大量葱花。饲养过鸡的人都知道,一块豆腐被鸡刨过后是什么样子。梁家的“厚德福”酒楼,还有一道轻易不做的名菜“罗汉豆腐”,大至与“八宝豆腐”相当吧。
在我的味觉记忆里,青岛的“三虾豆腐”,湘菜的“鱼籽豆腐”,上海的“油豆腐粉丝汤”,“泥鳅钻豆腐”,北京的“老豆腐”,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武汉老通城的“包袱皮”等等,真是千姿百态,各有风味,真是一夜都说不完。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种:一种是济南的“镜箱豆腐”,是把豆腐切成方块,里面挖空,装入肉馅,清蒸后再浇汁,豆腐借味“借”得好。我私下称之为“棺材板”。另一种是昆明的“烤豆腐”,缘起于抗战“跑警报”时期,把豆腐先过卤水,再用子母火反复烧烤,色泽金黄时一撕两半,里面洁白如玉,沾鲜辣水汁,外焦里嫩,香热动人。由于多是跑警报的青年学生们光顾,时间久了吃烤豆腐者多有佳偶,因此被称为“恋爱豆腐果”。
臭豆腐与名人
鲁迅
一代文豪,代表作之一《孔乙己》中“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算‘窃’”,“多乎哉,不多也!”,让人忍俊不禁,茴香豆、绍兴老酒、绍兴臭豆腐“三味”绍兴小吃因其妙笔而名闻天下。
慈禧
清朝皇太后,中国近代史上的女中豪杰,喜食臭豆腐简直到了嗜吃的程度,每周必食一次,北京的臭豆腐口味之多,花样之繁,皆因她广征所致,到了清末,臭豆腐已广为流传。
毛泽东、彭德怀、徐特立、叶剑英、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湖南来,都要进“火宫殿”品尝臭豆腐一番。毛泽东当年年轻还在长沙读书时,吃了一次当地有名的“火宫殿”臭豆腐,觉的口味不错。1958年荣归故里,再吃,赞道:“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革期间,造反派在“火宫殿”的墙上大写特写了一条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关之琳 每周必食一次港式臭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