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用故事说服

用故事说服

发布时间: 2021-02-01 18:20:18

❶ 苏代用故事说服赵惠王有什么好处

形象生动,让赵惠王能够很容易就弄明白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国家所处的境地,也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让赵国能够保存实力,保护赵国周全

❷ 作文:古代说服故事 超急,虽然没分,但需要帮助!谢谢了!!!(注意:要作文 字数300~450)

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二

曾宪一 董德臣

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公,假此以己推人说服齐王广纳群谏名扬天下。触龙,老朽矣,“蹩脚”的赵国重臣,却长于口才。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爷爷竟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君“恣触龙之所使之”。

国籍不同,时机不同,事件不同,游说对象不同,游说方法不同,然而游说结果相同。何故?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切身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先讲明秦和晋围郑(即使是攻下郑国),秦国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险将至矣。可见,烛之武头头是道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这叫曲线救国。

邹忌可谓酒色财气俱全,竟还拥有聪明脑瓜支配下的厉害嘴巴,叫人刮目相看。他从妻、妾、客人的阿谀之词“小题大作”——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献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也使齐国夺得人才乃至发展先机。

触龙用“缓冲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引诱法”开后门托幼子,用“旁击法”谈燕后陪衬人,用‘植入法”论历史望未来。先用三寸不烂之舌变相息怒缓和气氛,再用反证法“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来巧设鱼饵,引鱼上钩,推出“为长安君计短也”的结论。迂回包抄使得赵太后主动缴械。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虽然烛之武和触龙年岁已高,但岂敢倚老卖老?烛之武早有言“无 能”,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触龙嘘寒问暖“曾不能疾走……窃自恕……”没话找话,话题轻松,铺设情境。此三者谙习“良药蜜口更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听”之道。事实亦如此,良言一声三冬暖,冷语一句六月寒。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优

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步步深人,层层逼紧。他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利害,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隐忧国之清明;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心理),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触龙非常了解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便采用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太后心结。当然更见触龙为国之忧心,忠心明鉴。

烛之武、邹忌、触龙游说的成功也告诉我们:游说时要不亢不卑,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❸ 说一个你用事实说服别人的例子吧

我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之前跟我女朋友闹别扭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上面有对我们都没有好处,你看看那些整天吵架的人结果都怎么样了。

❹ 怎样用哲理故事说服望女成凤的家长 故事征集

诵读中华千古美文 夯实立德树人根基 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 王淑清 发布时间: 2008-3-21 9:48:23 中华古诗文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诗文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我校自1998年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会组织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至今已有10年,我们始终以“诵读中华民族之诗文,弘扬中华民族之正气”为导向,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诵读活动要有制度保证1、分年级定内容。开学初,根据学生特点,把中华古诗文读本分层次发给各年级。为了有力地推进诵读活动,我们将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性,也为开展诵读活动创造了条件。2、专时专用。每天早晨7:30为古诗文诵读时间,每位中队辅导员带领学生诵读古诗文,并进行讲解。在小干部的带领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进行古诗接龙,即使放学了,也都是在朗朗的诵诗中走出校园。3、多种形式展示。各中队每月一节班会进行古诗文展示,唱古诗、画古诗、演古诗、跳古诗、赛古诗等形式丰富。活动后教师及时讲评、表扬,充调动每个孩子背古诗的积极性。4、分层验收。每月底少先队组织要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背诵的古诗文验收。低年级口答,中高年级采用问卷形式,同年级相互验收。5、奖励激发兴趣。每学期末结合每月验收成绩评选出我校“诵读标兵”、“诵读之星”、“诗圣”、“诵读优秀班级”,由校领导为他们颁发奖状及奖品。 二、诵读千古美文,增加学习兴趣 多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系的典故,能把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七步诗》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孟母三迁的典故。背“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诱导了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啊!”(叶圣陶语)。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课间学生们一边跳皮筋,一边背古诗,他们从中体味到了古诗中的韵律美,音乐美;学生们在美术课上依据古诗意境画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作品,大胆想像,领略意境美,绘画美。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领悟诗句的哲理美。“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不仅从中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文所蕴含着的崇高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感受到我们伟大民族不变的精神和灵魂。 三、诵读千古美文,指导孩子学习民族艺术技能学生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在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学习民族艺术技能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组织了学习丰富的民族艺术技能的课外活动。每个年级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学习民族艺术技能的特色活动:学剪纸,练刺绣,展现民间技艺;学书法,练篆刻,展现民族风骨;唱京剧,画国画,展现民族气节;转手绢,跳舞蹈,展现民族风情;学骑独轮车,展现民族意志。在一次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练就了一手刚劲有力的中国字,每个孩子都学会了一种民族艺术技能。他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精致的剪纸、刺绣、篆刻、国画、书法作品。望着自己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孩子们更加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望着雕刻出的一个个小印章,孩子们更加领悟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望着自己刺绣的“小老虎”枕头、漂亮鞋垫,六年级的男生们都说:“真没想到我的手这么巧,我真了不起!这已不仅仅是一双漂亮鞋垫,一个‘小老虎’枕头,她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美,她是我们专注习惯的体现。”孩子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体会到了民族艺术之美,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 四、诵读千

❺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大臣都喜欢用比喻和故事来说服国王

貌似只有周朝才有所谓的国王,西汉时期所的国也没有实际意义了,只是封地了。
至于比喻当然要了,直言直语,小心被斩首。

❻ 关于"劝说"的故事

触龙劝说赵太后的故事

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战国时候,赵国由赵太后执政,但是强大的秦国准备向赵国发动战争。赵国于是向关系良好的齐国求援,齐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赵太后把宠爱的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才肯出兵援救。赵太后对幼子极为宠爱,生怕他到齐国发生什么危险,迟迟不作决定。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安危,极力劝说太后派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结果赵太后大为生气,对大臣们说:“以后谁 再提起让长安君去作人质一事,我一定要当面唾他的脸。”

这天,德高望重的大臣触龙求见赵太后,太后以为他又是来劝说她派儿子去做人质的,气冲冲地等着他。谁知触龙见到太后只说:“我好久没有来问候太后,不知道太后最近身体怎么样,所以特别来朝见问候。”

赵太后说:“最近我活动得不多,每天吃饭也少。”触龙说:“我近来的胃口也不好,却还是支撑着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路,稍微增加点食物。这样对 健康有好处。”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些。”这时,在日常的相互问候中,赵太后的怒气渐渐消了些。

这时触龙说:“我有个孩子叫舒棋,排行最小,可是不成材,我总是宠爱他。我已经老了,求您让他来王宫当一名侍卫吧,我就是为这事特地来向您禀告的。” 太后说:“好吧,他多大了?”触龙说:“15岁。年纪虽小,但我希望在我死之前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说:“没想到男子汉也这样宠爱自己的小儿子 。”触龙说:“男人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可能比女人还厉害。”太后这时笑着说: “不会吧,女人家才格外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呢。” 触龙见太后情绪好多了,进一步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总是要替他们做长远打算。”赵太后点了点头。触龙随即转换话题说:“但是我觉得太后为自己的儿子打算得不够长远。” 赵太后大为不解,问触龙为什么这么说。 触龙说:“从古到今,王子王孙能够世代继承王位的非常少,难道是他们没有能力吗?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地位虽然很高,却没有为国家建立过什么功勋 。等他们执政以后,并不能稳定地保持下去。如今太后抬高了长安君的地位,给他很大封地和很多财宝,却不让他及时为国家立功,一旦太后去世,长安君怎能在赵国站稳脚呢。所以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

听完他的话,太后才知道触龙也是来劝说她派儿子去做人质的。但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被说服了。 于是赵国为长安君准备了车马随从,送他到齐国做人质,齐国答应在赵国受 到侵略时出兵援助赵国。

❼ 如何通过故事说服人

古时候,犹太人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真理,她一丝不挂,饥寒交迫。村里没人肯收留她。她的赤裸让人们不寒而栗,不敢直视。

寓言,发现了真理,见她蜷缩在一个角落里,战栗着,饥肠辘辘。寓言心生怜悯,扶起她,将她带至家中。

寓言用“故事”这件外衣,把真理严严实实地装扮起来,待她暖和过来,将她送出门外。

身披故事的真理,再次叩响了村民的大门。人们见她不再赤裸,马上将她热情地迎进门,并且丰盛招待。后来,家家户户纷纷邀请真理到家中喝茶做客,把屋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把可口的美味捧出来,她们以能够邀请到“真理”为荣!

是的,真理,有了“故事”这件外衣才有力量!

在你想说服别人的时候,没有比讲故事更有效的方法了。有时候真话会刺痛别人,需要你用故事来包装你的真话,因为故事没有那么直接,更婉转。

史前时代的穴居人,就开始用图画来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聪慧的山鲁佐德用精彩的故事延续着她的死期,并最终打动了国王;神仙的故事寓意着现实的世界;霍金用故事来讲“时间简史”,结果老少皆宜、通俗易懂;乔布斯通过讲故事卖出了世界上最贵的一只苹果;太多太多的成功人士在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故事,来激励世人??

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有一个弱点: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答案”,人们更喜欢自己通过某种途径去思考,然后自己悟出答案!所以,你要讲故事让他去思考,他的感受会更深刻!

亲爱的朋友,口才是需要设计的,真理是需要包装的。很多的演讲高手从头到尾都是在讲故事。

犹太人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弓箭高手,他想学到世上最厉害的技艺,于是他穿过重重森林,去拜访名师。

几个月后,他看到一棵大树上有一支弓箭,正射在油漆涂的靶子的中心。他心情非常激动,加快了脚步,结果整片森林到处都是这样的现象。他知道他要找到名师了。

不久,他来到一片空地,抬头看到一个谷仓,谷仓上有一排排的箭都正中靶心,他知道世外高人就在眼前,于是赶快抓紧寻找。

终于,他找到那个人,看上去很普通,说话很慢,而且行动稍显笨拙。

他拜师心切:“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

那个人回答:“谁都可以做到。我射完箭后,找来涂料,在箭周围画个靶心就行了。”

亲爱的朋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想说的是:其实成功是可以设计的!口才也是可以设计的。

你的话语也许很普通、很一般,但是只要你为普通的话语设计一个“靶子”——设计一则精彩的故事,那么这句话就会成为“经典”!

❽ 用故事委婉劝诫的历史事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❾ 名人用说话说服人的故事

有人问:为什么中国人走路都是低头,而外国人却是昂首挺胸。
周总理说:中国人正在向上,走上坡路,所以低头。而外国人却在下坡。

❿ 用故事劝说一个人

战国时期 赵国要讨伐燕国 苏代不敢直谏 就对赵惠王讲个故事说:“今天我来回的时候 经过易水 发现一答直蚌在晒太阳 露出里面的肉 鹬啄住了他的肉 蚌就合起来夹住了鹬的嘴 结果蚌也脱不开身 鹬也脱不开 鹬就说 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 你就得死 蚌也不甘示弱 说今天我不松开 明天我不松开 你也也得饿死 两个都不肯松开 然后一个渔翁过来 把他俩一起拿下了”然后苏代又说:“现在赵国和燕国打起来 两者相对峙 最后恐怕会被强大的秦国收了这渔翁之利 赵王听了以后 非常高兴 就取消了攻打燕国的想法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