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讲天津故事

讲天津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9 02:24:41

㈠ 天津的历史故事

作为宋辽战争的另一方,关于辽国和萧太后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宝坻区有“打扮庄”,相传辽国萧太后督军南下,与宋兵交战,曾在此筑梳妆楼,梳洗打扮,故名。宝坻区大口屯镇绣针河东岸有毗邻两村——大小“绣针口”,相传辽代建村,绣针河当时为萧太后的运粮河,此处为巡查护卫运粮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区有黄花店乡,始建于辽代会同年间(938~947),据《畿辅通志》转引《东安县志》载:“省抑宫在安次南,辽会同中建。以禁嫔妃之有犯者。元时屡迁废后于其地。今属武清县,俗名皇后店。”此地原属安次县,明初划入武清县。今称“黄花店”,系由“皇后店”谐音演化而来。与之对应的地名是泗村店乡的“太子务”,辽代成村。传说辽太子曾前往皇后店(软禁失宠遭贬后妃的冷宫),探视被罢黜的母亲,途中在此留宿,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后演化为太子务.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历史故事据说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一个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个人很聪明又能干,炸麻花可以说有一手绝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人们闻到香味纷纷蜂拥到他的铺子购买,因此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店面。开始还算是宾客满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老人家不甘心。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气扑鼻,味道可口。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是尽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至于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颇费了一番脑筋,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还有青红丝和冰糖。为了使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增强口感味道,把放置时间延长,取材也是愈来愈精细,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精制小麦粉等等,制作成不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气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满口生津。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精心研究,刘老八终于创造了金黄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绵的什锦夹馅大麻花,从此“桂发祥”麻花著称于市,广受欢迎,成为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绝”之首。而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创立了百年字号,成为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

㈡ 天津的历史名人及故事。

【查为仁】(1695~1749)清代抄诗人。字袭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天津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于此广置图书金石鼎彝,结纳国内著名文人、学者。杭世骏、江沆、厉鹗等著名文学家、经学家、诗坛领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诗作赋,或挥毫书画,或埋头经史,或著书立说,或鉴赏金石、书画、图籍,产生了大量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学艺术事业以水西庄为中心进入了极盛时期。其文人之盛,与扬州马氏玲珑山馆、杭州赵氏小山堂南北并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文化胜地。查为仁本人也大展才华,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等。

㈢ 请将你了解到一个天津地名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100字以下

清代乾隆初年,从渐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回枝词(通俗诗),诗中说:“答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乐二年,公元1404)给起的名字。当时不是作为地名,而是作为军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卫。

㈣ 求一个天津卫的故事

简要内容:霍家父复子制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的事迹在天津曾被人们传为佳话。 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的事迹在天津曾被人们传为佳话。 霍元甲,字俊卿,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人,生于1868年。其父霍恩第,武艺超群,常出入关东,为客商保镖,在武林中颇有名望。霍元甲幼年身体瘦弱,常受乡里顽童欺负,在弟兄十人中也常被取笑。霍恩第中大为不悦。他怕有损家风,便禁止霍元甲练武,而让他去读书。这大大刺伤了性情刚毅的霍元甲的自尊心,他便偷着练武,暗中和兄弟们比赛。 小南河村西有个枣树林子,是一块坟地,平时人迹罕至。霍元甲每偷偷向父亲和兄弟们学个三招五 你试试应该不错的

㈤ 请将你了解的一个天津的名人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个100字以下

【张明山】(1826~1906)民间艺术家。名长林。天津人。泥人张第一代。幼初入塾,即喜为粘土之戏。经成年累月地细心揣摩与刻苦实践,对捏塑泥人技术终获独得之秘。操作时优游自得,若不经意,而得心应手。为人捏像只须对坐谈笑,抟泥入手,顷刻而成;且能藏泥于袖,悄悄抟塑人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其作品有古装仕女、戏曲角色和各行业人像,驰誉遐迩,被称为南北塑像者之冠。其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南洋各地展览会奖状、奖牌20多件。?

㈥ 关于天津流传的鬼故事

以下内容是转的,有几年了。

1. Motorola四厂一楼洗手间

某日夜班一女员工去洗手间,完事后发现隔壁格子下露出一穿绣花鞋的小脚,当时没反应过来,以为是清洁工。后来才想起来,清洁工都是年轻女孩,有那种小脚的嘛。

同样还是四厂一楼,靠近车间楼梯的那个生产线角落经常会传来呼喊自己名字的女声,谁坐那里,就喊谁名字。

2. 南大经济系的楼与南大的湖

南大经济系之楼,和后面的八卦造型的楼组成了坟头的造型,所以从高层上跳下去死了好几个人. 有一年,南大的湖淹了几个留学生,南大的老师们就下去救人了,结果救人的那个老师后来就被人说疯了,因为那个救人的老师经常看到一个女人在狠狠的瞪着他,质问他为什么多管闲事~~

3. 罗马花园小区 盖楼的时候无故死了好几个民工,楼盖好后电梯经常停电,里面还有女人说话的声音,据说那里以前叫‘老头坟地“. 现在有很多人管那里叫“十八层地狱”,好像那里的层数也刚好是十八层!寒!

4. 迷城迪吧

有一年,一个女孩去了洗手间,当时洗手间里没有其他人,她一进去就感觉后背冒凉气。无意中她发现最后的一个小门外面有一堆白色的东西,感觉像是塑料袋又像是白布,可无论如何看不清楚。她突然就感到很害怕,马上就夺门而出!后来她找到保安,跟他说明了情况,保安就答应和她一起到卫生间看看。等他们又回到卫生间门口,卫生间的大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了,就像被人从里面反锁一样。接着又来了几个人,大家就都在外面等着,后来有一个女孩试着推了推门,可这次门很轻易的就打开了,而且里面并没有其他任何人!而且这时小门边的白色东西也不见了!

于是那一晚,他们大家就从那里落荒而逃!

事后,听说,在迷城开业时,曾有一个服务员因为擦玻璃而从卫生间的窗掉了下去摔死了!

5. 天大的湖

一个网友讲的: 我的成长背景咳咳 我家住在天大 妈妈是天大的老师 我--天大幼儿园 --天大附小--天大附中(包括初中 高中)-- 天津大学所以我说它没有一年不死人的 也决不是道听图说的 印象深的几个吧 小学的时候 学校就三令五申不许去湖边追跑打闹 不许下湖游泳 结果还是有个短明鬼 他是怎么死的呢! 说也奇怪 他那天拿着一个扫吧去湖边扑蜻蜓 就这么扑 扑 扑的就一头扎进湖里了 头扎进湖边的淤泥里了吧 喘不过气来就拼命挣扎要说扑蜻蜓掉进去的话 应该只是岸边 可是他的尸体缺是2天后从湖中心漂浮起来的 据说人整个膨胀的不象样子 脸是青紫的七空出血 他奶奶当场就昏死过去了 衣服穿的很齐 而且他是拿着扫吧说扑蜻蜓出去的 所以整个逆水过程是法医推测的~~~汗还有很多同学去看了 我是不敢 光听就汗死了已经 ~~~

第2个是一个傻子 没事就看见他在大学里溜达 结果有一天他掉爱晚湖里了 当时围观了好多人 还有人跳下去救他可是奇怪的是就是捞不着 他没有一下字就沉下去 一直有个头露在湖面上 可是游过去的人就是摸不到他 这样反复几次也不行 最后当然是死了 奇怪的是 当时表姐就路过湖边她一直看 可是她告诉我 她和岸边的人都看见那个“头“ 前后都是黑黑的好象张了整整一个脑袋的头发 不分前后 而且岸边的人都这么说 他们还走过去看 也是黑的 全使头发 主要是那个傻子留的不是长法 一直是小平头 我 当时听了可是吓坏了~~

第三个是一个民工 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吧 淹死了 为什么对他印象深呢 看后面就知道了

第四个是一个研究生 就在民工淹死的转年 好可惜的说 外地人 好象家里挺苦的 拿所有钱供他上学 他学的很好 拿了很多奖学金什么的 刚考上研究生研一就淹死了 哎 真不知道他父母听到消息会什么感想~~ 我是在第二天 上课的路上 途经 爱晚湖 (又是爱晚湖) 在岸边看见他的尸体的 不知道为什么尸体没被运走 就在湖边放着盖了一张破席子 他有1米8几吧 应该很高 所以脚是露在外面的 还有胳膊穿着一条蓝色的游泳裤裤 整个人非常的白 不知道是天生的 还是泡的~~~ 周围应该还有不少苍蝇~

巧的是 我奶奶的邻居说(我奶奶家也在天大)那个民工和这个研究生都租了她的房子住她在天大有一个小平方 开始做小卖部 后来生意不好 就租了(租金很便宜) 晕租给的这2个人都淹死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天大的饿湖真的是每年都死人 小学生 大学生 民工 神经病~~~

6. 滨江商厦

据商厦员工称,商厦(老厦)内有些大柱子,有时晚上会砰砰作响,如果特意去查看,响声就停止了,打开里面,也没有什么异常。

7. 天津日报大厦

此厦闹鬼,因为地点是五路合一,又很高,堵住了通道,因此很多冤魂就困在大厦里了,出不去。

据说,晚上能听到哭声,电梯经常在某一层楼停下,上去后又没人。因此日报人心惶惶,请了大师看风水,换门面,大狮子、金字塔。

这个可是娃娃亲眼看到的,以前刚建起来的时候就是一座楼,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楼下起来两个石狮.(听同学啊,家长的说,似乎天津人都知道这件事),是保安在晚上可以听见楼内有说话的声音,早上员工门进屋会发现东西莫名其妙的移位.还有那一阵日报的效益也不好. 大厦请风水先生来看,说此地风水甚差,有冤气,于是建了一对大石狮以镇邪气.刚放上的时候管用了一阵,后来听说又不行了.于是又请来风水先生,然后就放了一个雕塑上去.也不知道现在好了没,不过这件事娃娃的同学和朋友都知道. 而且现在大厦下面又有了一个

圆形建筑,是个烧烤城,以前叫大同江,现在叫萨拉伯尔。如果从日报大厦的楼顶向下看,那个烧烤城是个八卦太极的图案,据说就是为了镇住楼里的脏东西的!

8. 天塔=天津广播电视塔

据说在建塔的时候死了6或8个民工,尸体没有找到,可能是砌在塔里了,魂被困,出不去.于是就一直闹鬼.

前几天,滨江道正在内部装修的伊都锦(小日本的商厦)里,一个女工绞在了电梯里,下半身都没了,现场是残不忍睹!!商场还没开业就出这事,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闹鬼哦!!寒呀………………

罗马花园的地址原来是天津一个有名的艺人小蘑菇的坟墓~~

原来听司机说的~

还有一个地方也很邪就是著名的森淼清华园辣~~

还有一个著名的爱闹鬼的地方就是外院了!!

考试中心和电教馆据说都有鬼

虽然我从来没见过吧

据说考试中心就是原来的德语系的地下室在200年前是停尸房~

还有北疆博物院那有个封条校友们都知道吧

据说是有一年有人进去就再也没出来

所以就把那封了

最KB的是晚上从那过有时会听见里面有脚步声

而且透过门缝还会看见里面有微弱的灯光………………

罗马花园那个,我听朋友转述过一件出租车司机告诉他的事。那个司机说有一次罗马花园的一个业主坐他的车去办退房,路上那个业主跟司机说他在那买了套房子,但长年累月不住,可是偶尔回去看,屋里居然一点灰都没有,就算门窗严密也不至于在哪都摸不到一丁点灰,总象刚打扫过一样,这人觉得邪门就决定把房子卖掉。

虽然是ZT,但都很属实,再加一个地方.津河一中心医院下面有津河字样石碑的一段,在阴雨天之前经常会有人以各种莫名奇妙的原因落水,包括在众所瞩目并有人搭救的情况之下,无一人生还.绝对属实,打下这段字,后背还寒气森森的.

美院后红楼闹鬼,安上灯泡就坏,反正原来是宿舍现在改成教师的画室了。这样晚上就没啥人去了。。。。。。。。。因为90年代有两女生跳楼自杀。

关于外院的,嘿嘿,那两个在河北路上就能看见的楼,里面的感觉很怪,不敢多呆;

电教中心的厕所,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观一下——前提是,你不能太胖!

嘿嘿,北疆博物院,我和我同学倒是总想进去看看呢……是啊,为什么那个封条N年了还没拆掉呢?那是个博物院啊……

小师妹说过基建处和医务室那块地方好像也……不知道,没注意过。以后去看看。

2001年11月分我供职于天士力公司,在老厂区也就是254医院的后面,一天师傅叫我去换会议室的灯泡,当时老厂区已经有办公的人了,7楼只有我自己,作卫生的阿姨在1楼,进到会议室我开始换灯没想到的是刚换上的新灯炮再我手里炸了,当时没多想又换了一个,意外的是换另一个时又炸了,一连三个,三不同的位置,这时我才意识的出问题了,定下神来仔细看看会议室心里才害怕起来,因为没人办公所以会议室已经好久不见阳光了阴森森的,加上老板喜欢气势会议室的格局真比的上阎罗宝殿。反应过来以后真是心惊肉跳,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拉开所有的窗帘放阳光进来,这时作卫生的阿姨上来了惊讶的问:就你自己再这里?我说:对。当时他们看了我好半天才告诉我,这个会议室从来没有人自己进去的,最少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我什么也没说收拾工具下楼了,临走是阿姨们还嘱咐以后千万不要一个人上来。后来得知在办公楼的不远处就是254医院的太平间。那次我遇上的也许就是传说的鬼打墙。

我家以前就在小蘑菇坟地旁边,那里原来有一个停车场。停车场是用木头钉成篱笆围起来的。那里是一大片的土地,土质很黑,晚上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的。当中一条人走多了留下来的土路,下了雨很泥泞。土路旁边有一棵枯死的老树,很瘦。树的斜对面有一栋小房子,墙很黑,我总觉得像被烧过一样。小时候同学说那房子里住着巫婆。不过我总从那里过,可以肯定房子里有人住的,不是巫婆。从土路穿过去再拐弯走一小点就到了儿童公园。现在儿童公园好像已经没有了,那一带的路也已经基本全都改了……

上小学时常常在小蘑菇坟地那里玩的,自行车也是在那里学会的。很是怀念那里当年的风景。很安静的一片地方,有风的时候那里风会特别大,冬天下雪的时候那里的雪特别的白。

补充一个,天津老干部俱乐部燕园那里的那条河。小时候传说那里闹鬼。傍晚的时候,河面就看不清了。说,有个孩子在那条河里淹死了。孩子死的时候,大人不知道。那孩子落水当天还是前几天的和别人照过照片。孩子淹死后,照片上别人都好好的,唯独那个孩子的影像就慢慢模糊不见了。

又及:

1、外院主楼在实验中学有一个克隆版,我在实验上学时经常在这个楼里呆着,多晴的天楼道里都不会进阳光,诡异得很,也是经常听说楼道里有鬼,最邪性的说楼道里刘胡兰的画像在半夜12点时眼睛流血……

㈦ 天津卫民间故事

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地,叫群臣献名。

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

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2、水鬼

话说这是在民国时期的天津,在那时期也被人们称为天津卫,说是在当地的一个小村庄,村庄里面有一对老夫妇,且叫这对夫妇为王氏夫妇吧!这对老夫妇五六十岁的样子,为了生计就在村庄不远处的小河边种了一片葡萄林,因为那时候害怕别人投啊!

就在葡萄园的旁边搭了一个窝棚,平时小两口就在吃喝在这个窝棚里面,守着自己的葡萄,但是最近这个老王头就有点不高兴了,因为最近下了大雨,附近的河里面就淹死了很多人,恰巧老王头的窝棚就在河边。

那个时候的百姓相信有鬼啊!就这么一天的晚上,老王头琢磨了这个事情一晚,好不容易睡着了,但是突然觉得腹部一阵疼痛啊!就要上厕所,但是他们平时解决这个问题都是到河边的大树下,这时候老王头就没有办法了,去又害怕,不去又憋不住了,随后一咬牙,拿上手纸就一溜烟儿跑到这个大树下,正准备解裤子,就听见一阵怪风。

随后只见河面上出现了两个人形的东西,只有一只脚,咚~咚~咚的就跳到了离大树不远的地方,老王头借着月光看了个一清二楚,这两人紫色的脸,绿色的长舌头,分明就是水鬼上岸啊!

吓得老王头话都不敢说,随后这两个水鬼就才是喝酒,推杯换盏间只听一个水鬼说道,“我明天就要投胎转世了,等了三年终于等到机会了,明年午时三刻在村子里面的井口,有一个瘸子,脸上还有一颗痣的年轻人回到井口打水,到时候我就把他拖下水,当我的替死鬼,我就可以投胎了”“哎呀,恭喜哥哥,贺喜哥哥啊!”

随后又和这个水鬼开始喝酒,这时候老王头吓得一动不敢动啊!最后那两个水鬼酒也喝完了,就把酒瓶一扔,跳到河里消失了,此时的老王头已经是瘫软在地上了,裤子也湿了,一溜小跑赶紧跑回了自己的窝棚。

冷静下来的老王头就琢磨,明天午时三刻有一个瘸腿的男子要到成为替死鬼了,突然!老王觉得不对劲,村子里不就自己外甥是瘸腿吗!村子不大,里面的人他都认识,一定是自己的外甥,越想越不对劲,他决定明天去看看。

第二天吃完早饭以后,就和自己老伴吩咐了一下,自己就往村子走去,到了以后恰好午时三刻,他干净跑到村子井口边,此时远方恰巧来了一个男性,一看确实是瘸腿的,但不是自己外甥啊!眼看他就要打水了,老王头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自己遇见了就不能不管啊!

随后他就把这个年轻人保住了,大喊道“这人欠我钱不还,大家赶紧来帮帮忙啊!”随后折腾了半天,抬头一看,午时三刻已经过去了,他就叫这个小伙子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把昨晚的事情说了一遍,小伙子听完,那叫一个感动啊!

千恩万谢的谢完了老王头,老王头自己也觉得这个事情办得漂亮,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走到一半的时候,才想起自己没吃午饭啊!饥肠辘辘的,恰好此时路边有个路边摊,就坐下点了几个小菜,开始吃起来了,酒过三巡,老王头突然抬头看见一个道士模样的人。

“南无无量天尊,施主可否赏贫道一顿饭啊!”老王头心想这有啥,吃吧!随后叫了一些酒菜,这个老道也是不含糊,顿时甩开了腮帮子大吃一通,吃完后老道就说“贫道不能白吃你的饭,我给你说件事,你自己听听”这个老道就把老王头今天早上救小伙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随后又说道“你可闯了大祸了,你把水鬼的替死鬼给救了,他们今晚必定要来找你报仇啊!”老王头一听,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连说“老神仙救救我啊!”接着老道就说“我遇见了自然是要管的,但是我也弄不死这个水鬼,这样你伸手过来”随后就在老王头的手里写了一个“雷”字!

嘱咐他今晚水鬼来找他,你就他这个手拿出来对着水鬼,这个是“雷符”能伤到水鬼,随后你赶紧趁此机会向南跑,跑到太阳出来才停下,这样你就得救了,老王头听见后赶紧给老道道谢。随后回到了家里,他赶紧叫自己的老伴回家去住,自己一个人留下来。

明天早上再给自己送饭来,晚上的时候,老王头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突然就听见窝棚外面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随后两个水鬼跳进了窝棚,大喊道“老贼,拿命来!”老王头赶紧把手心朝向了水鬼,只听“轰隆”一声,两个水鬼应声而倒!

老王头赶紧推开门就寻了南方开始跑,只听身后水鬼追来,“老贼,休走,拿命来”,吓得老王头又加快了步伐,大概跑了两个多小时,跑到了一个山林里面,随后看见了太阳才停了下来。

随后老王头就倒在了地上,这一倒下就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他赶紧回到了葡萄园,只见老伴蹲在地上大哭,葡萄园的葡萄也不见了,后来才知道,老道和那个小伙联合起来骗了老王头,偷走了老王头的葡萄。

3、汉沽城区南有一个营城庄。清光绪年修《宁河县志》说,“营城去邑五十余里,唐太宗有高丽之役,因筑土城驻中军。”故名营城。清乾隆年间诗人邵兰谱有《营城题咏》:天策神威镇八方,垂衣犹欲捐扶桑。楼船选将方悬月,城堡屯兵剑拂霜。谁识垣墙犹历历,只看烟水正茫茫。

行人休问初唐事,古垒荒丘伴夕阳。明、清两朝,营城为海口军事重地。明永乐三年,调海防千总邵益谦戍防于此。清顺治三年设营城营,后改为营城汛,与北塘、新河合称“海口三镇”。清咸丰九年在营城西南沿河两岸筑炮台四座,设兵营两座,屯兵三千,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时,营城守军曾全力赴援。

寨上是汉沽区政府所在地。《宁河县志》载:唐太宗东征凯旋,其中军驻营城,“其前军、后军则更屯它村。所谓前后寨上者是也。”所以旧时有前寨上、后寨上之称。民初之后,寨上即为汉沽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宁河县志》载,其附近还有一处叫“晾甲坨”的。由思家坨再往东行三四十里,有一村名“洒金坨”。相传是因唐军东征凯旋时驻扎于此,曾在高坨子上洒落金银而得名。此村现属营城镇,是天津市最东端的行政村。

4、蓟县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东征时筑台擂鼓点将之处;“东二营”、“西二营”是李世民东征时于此地驻扎兵马的两个营盘;“大安宅”、“小安宅”是李世民曾于此安营扎寨,初名大、小安寨,后改今名;“验甲宫”是李世民东征途中晾甲的地方;“邦均镇”原名“商君店”,因传说战国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

后唐太宗东征至此,因地名谐音“伤军”犯忌,故改名“邦军店”,后民间演化为“邦均镇”;“马伸桥”是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御马劳乏伸腰,故村名马伸腰,后演化为马伸桥。

5、作为宋辽战争的另一方,关于辽国和萧太后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宝坻区有“打扮庄”,相传辽国萧太后督军南下,与宋兵交战,曾在此筑梳妆楼,梳洗打扮,故名。

宝坻区大口屯镇绣针河东岸有毗邻两村——大小“绣针口”,相传辽代建村,绣针河当时为萧太后的运粮河,此处为巡查护卫运粮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区有黄花店乡,始建于辽代会同年间(938~947),据《畿辅通志》转引《东安县志》载:“省抑宫在安次南,辽会同中建。以禁嫔妃之有犯者。元时屡迁废后于其地。今属武清县,俗名皇后店。”此地原属安次县,明初划入武清县。

今称“黄花店”,系由“皇后店”谐音演化而来。与之对应的地名是泗村店乡的“太子务”,辽代成村。传说辽太子曾前往皇后店(软禁失宠遭贬后妃的冷宫),探视被罢黜的母亲,途中在此留宿,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后演化为太子务。

㈧ 求推荐有关天津的古老故事的书籍

向往远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特别的向往。远方的风景,远方的人物,远方的生活,远方的一切一切都特别的向往,想去看看,想去走走。

请给我一颗远行的心,不需要准备任何行李,抛开一切悲伤与烦恼,只要带上梦想与激情。不要理会脚下的崎岖,这样让我变的更坚强,眼里充满期待与好奇,路上的风景一直很美。

一直以来,总感觉,天津,是一个很洋气的名字,有世界各国的租借,有数之不尽的洋楼,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所以,一直希望能到天津走走,寻找古老的天津卫,倾听历史的沧桑故事。

如果,你有时间,让我慢慢讲给你听,带你去看不一样的『天津卫』。

天津历史不算久远,比不及那些历史名城,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是不容忽略的。“北洋”二字,深深地烙印在津沽大地。因此,来天津,游览那些近代史中地位超然的名官巨贾的故居、曾经的租界地范围内各具特色的风貌建筑,绝对是一条游览的主线。而且,这些值得逛的地方基本上集中在以天津站为中心方圆几公里内。

坐几个站就到滨江道咯~~介奏似有名的滨江道商业步行街,旅社就在这里附近,对面就是西开教堂啦,很容易找~~

西开教堂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又称老西开教堂、法国教堂。西开青旅还真的挺隐蔽的,还好路标比较多

闯进小巷好沧桑的赶脚

天津的道路都是沿着海河建成的,与海河平行的叫“路”,与海河交叉的叫“道”,因为海河就是弯弯曲曲的,所以天津的道路就也是弯曲的了。再加了旧时还有很多平房胡同,所以是很难分辩的。唯一几处正南正北的建筑有食品街(四个门是正南正北的),再有就是鼓楼。所在如果在天津问路,最好不要问向南向北走,而要问清是在第几个路口左转还是右转,以及周边标志型建筑物。

小贴士:旅社还有自行车提供的哦,住宿两天或者两天以上就可以免费借用啦,只住一天的话也可以租的哦,才15元半天,还划算的哦~~

西开教堂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又称老西开教堂、法国教堂。西开教堂位于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坐西南朝东北。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Paul-Marie
Dumond,1864~1944)主持修建。抗日战争时期,老西开近34公顷的中国土地被法租界鲸吞。西开教堂因地处法租界,又是法国传教士建造,故旧时津民亦称之为法国教堂。

有乡贤林承强题联赞曰:西开圣道传千古,教会文明惠万家。

大教堂采用法国罗曼式建筑造型,高45米,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塔楼三座,呈“品”字型,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形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西开教堂是天津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张学良故居建筑以西洋巴洛克风格为主,房间布置考究,楼梯、地板、门窗等均为菲律宾木料,豪华美观。前楼二层有张学良书房、以及于凤至、赵一荻的卧室。

张学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号路,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

据说在1956年,该建筑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营,现为少帅府酒楼。

再往前走

㈨ 天津闲人讲了什么故事

抗日战争前夕的天津卫,有那么一群闲人,他们平日游手好闲,靠招摇撞骗生活甚至升官发财。苏鸿达(管新城 饰)就是一闲人,混迹天津卫街头,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侯四六爷(张金元 饰)那样能在天津卫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天津卫苏鸿达这样的闲人不少,例如放鹰的俞秋娘(杨淼 饰)、开报馆的严而信(李洪臣 饰),他们和苏鸿达结交到了一起,企图诈骗侯四六爷等名流。岂料,苏鸿达竟意外发现一切竟是侯四六爷的计中计,他们都成了其投靠日本人的棋子。一场小小的骗局后面竟藏着更大的阴谋,苏鸿达等三人该如何抉择?
故事因海河边的一具无名浮尸而起,苏鸿达本为了骗报馆主笔严而信一顿饭而装作认识死者本人。孰料俞秋娘从苏鸿达处得知这个消息后,居然扮作死者的寡妇跑到河边认尸,也要从中分一杯羹。苏鸿达、严而信、俞秋娘三人纠缠到了这无名浮尸案上,不得不结成了闲人同盟一同行骗。天津卫头号大闲人四六爷被三人看作下刀子的卷了进来。大笔花钱为俞秋娘请律师、做状子。苏鸿达三人对自己能糊弄了四六爷而得意万分,但他们没想到,他们踏踏实实被四六爷利用了。他和日本人勾结,利用浮尸案做幌子,让自己的狗腿子大律师袁渊圆假借办理此案,趁机前往满洲对前清王室公关。苏鸿达最后发现了真相,在金钱和尊严面前,他选择了尊严。而为了金钱出卖苏鸿达的严而信最终也死在四六爷手里。没过多久,日军占领了天津。又过了八年,日本战败了,四六爷以汉奸罪被论处。没有人记得苏鸿达最后的抗争了。

㈩ 天津民间故事

《夜明珠的传说》http://heritage.news.tom.com/Archive/2001/7/9-65319.html

“狗不理包子的传说”
传说在清朝的时候,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住着一个少年人,名唤高贵有,他从小性格倔犟,出了名的牛脾气,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任何人也不理。这一天,高贵有的牛脾气又发作了,父亲吓他不睬,母亲劝他不理,就是拧着脖子,一声不吭,母亲叹了口气,说道:“你这种牛脾气呀,真是个‘狗不理’啊!”意思是说他脾气坏得连狗也不愿搭理。“狗不理”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

转眼间,高贵有长到14岁,脾气依然十分暴躁倔犟。父亲害怕他在村子里惹是生非,就托人把他带到了天津,去学点手艺,去找点事做。恰好坐落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需要小伙计,高贵有就被介绍了进去。

刘家蒸吃铺主要经营蒸食和肉包,供应那些在运河上讨生活的船工、纤夫以及小商小贩,活计十分繁重,高贵有虽然脾气坏,但从小吃惯了苦,所以干活很勤快,店里的师傅们都很喜欢他。高贵有人又十分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像,一学就会,因而店里就专门让他学做包子,由于高贵有勤奋好学,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有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有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由于高贵有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所以做出来的包子特别好吃,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人们喊惯了他的绰号“狗不理”,顺带也就把他做的包子称为“狗不理”包子。没想到这个特别的名称竟使得他的生意更加红火了。

高贵有生意越做越好,就越来越感到“狗不理”的绰号难听,就给自己的店铺取了个雅致的牌号,唤作“德聚号”,这个牌号虽然好听,但人们还是“狗不理”不离口。

有一天,几位外埠客商专程来品尝“狗不理”包子,一进门就问:“老板,这儿是‘狗不理’吗?”高贵有一听,立刻恼火起来,犟着脖子,粗着嗓子说道:“咱这儿有招牌,是德聚号,你们长没长眼睛?‘狗不理’在那边,要去趁早。”客商们一看,果然不是“狗不理”,转身出门去找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对高贵有说道:“你就是‘狗不理’呀!怎么开这种玩笑呢!”高贵有一看,这个绰号是怎么也摔不掉了,现在连外埠人也知道了,没有办法,只好任人家去叫。

就这样,“狗不理”的名号越传越广,“狗不理”包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欢,成了中国著名的传统风味点心。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