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哭嫁祝福語

哭嫁祝福語

發布時間: 2021-01-27 19:26:30

① 民俗學問題:哭嫁的文化意義

就是表示對家和父母的戀戀不舍的心情演化過來的,是中國儒家文化「孝道」的具體體現之一。
可以從「三綱五常」中「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方面進行闡述。

② 客家民系的客家女人的哭嫁

客家人的婚禮相當復雜,項目繁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六禮」。第一是「問名」,即通過媒人介紹,男女雙方互致名帖。第二叫「納彩」,俗話叫「拿彩禮」。第三叫「納吉」,即男方送求婚禮物給女方。如女方同意,即將姑娘出生年月寫成「庚帖」,回給男方。第四叫「納聘」,俗稱「交鞋樣」(此時,男方將郎鞋尺寸式樣交給女方,以利來日做郎鞋)意為婚約已定。第五為「請期」,是男方告訴女方什麼時候迎娶新娘。第六為「迎親」,男方赴女方家迎娶新娘過門,行成婚大禮。
客家人對於婚嫁十分重視,因此客家的婚俗很多,哭嫁就是其中的一種。以前客家人辦婚事,男方家光婚宴就得舉辦3天,女方嫁女也要舉辦兩天。「迎親」時,男方花轎、樂隊等浩浩盪盪的迎親隊伍,甚為壯觀,回去時,還外加挑的挑、扛的扛的嫁妝,那高亢的嗩吶聲,響亮的鑼鼓聲引來眾多路人觀看。然而,嫁女一方卻大不一樣,產生了迎親儀式中的一道獨特的哭嫁風景。
女方從迎親前一天晚上便開始哭嫁。當男方迎親隊伍的花轎到達女方家廳堂時,那嗩吶聲聲,鑼鼓陣陣,無形中便催哭了姑娘母女,這時產生第一次哭嫁。第二天拂曉時,姑娘由姑、姐或兄、嫂梳妝打扮,謂之「開容」,准備出嫁,這時產生第二次哭嫁。早宴後,當姑娘蒙上紅頭巾等待上轎時,這時產生第三次哭嫁。哭嫁時,首先是母女對哭,也有姑姐兄嫂和鄰里親戚陪哭。哭者和陪哭者都拿著手絹,坐在床沿或椅子上,母女兩人一仰一俯地對哭,其他夥伴則低聲哭泣。等到上花轎時,哭嫁便到達高潮。這時,不但要高聲哭,而且還要邊哭邊唱。真是哭聲一片,令人感動。
哭嫁的內容也有很多,如有訴說母女難舍難分之情的,有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有拜別姑姐兄嫂的,有「痛罵」媒人多事的,等等。但是,哭到最後,大多數還是說些吉利的祝福話語。
客家女子的哭嫁婚俗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女子離別朝夕相處、養育自己多年的父母,的確有難舍難分之情,需要掏心掏肺地傾訴一番。但哭嫁內容主要是訴說難舍之情,並無悲痛欲絕的哭嫁情景。現在青年男女大多外出務工,「千里姻緣一線牽」,只要男女雙方兩情相悅,便定下終身,這樣婚禮更簡單,婚俗也少了許多。很多婚宴是在酒店舉辦,新娘穿著婚紗,新郎戴著紅花,雙雙站在門口,笑盈盈地迎接賓客,有的還邀請女方父母一家共同參加婚禮。這樣一來,哭嫁這一婚俗便慢慢地少了。
庄嚴而有趣、繁雜而有條理的客家婚禮,總能給每對夫婦以終生難忘的記憶。客家人的婚禮,不但蘊含著尊老愛幼、睦鄰友好的美德,而且,更主要的是宣揚了夫妻恩愛、從一而終的婚姻取向。

③ 客家哭嫁之俗有怎樣的儀式

客家哭嫁之俗從宋代開始,凡閨女出嫁,女家一定要大哭一場,有句俗話叫「女家唔哭,郎家冇福」,「女家哭得多,郎家子孫多」。傳承上千年的哭嫁禮俗有著濃厚的客家文化色彩。

客家嫁女哭嫁,開始是由母親帶女兒在祖宗神位前哭,一邊上供點燭焚香,一邊膜拜道吉,祈禱祖先保佑閨女進婆家大門後,能夫妻白頭偕老,子孫滿堂,家財萬貫、富貴榮華。

其儀式表示盡做閨女最後一次敬奉祖宗之職,因為出嫁後已成夫家婆太,要敬奉夫家祖先了。而客家人把這一場哭嫁敬祖儀式叫「辭祖」或「辭神」禮。

敬完祖宗後,進入第二場哭嫁儀式,即閨女、母親、嬸嫂、姐妹等人分別到「行嫁酒宴」上給諸親六眷斟酒,以敬賓道別,一邊斟酒,一邊訴說親友的教誨、關愛之情,並請列位親友今後要到夫家來走訪、關照。在此時間內,諸位男賓朋會贈給閨女「壓腰禮」紅包,並賜吉言祝語。

閨女斟完酒後,即由母親帶到閨房中洗「行嫁」湯,浴畢,閨女頭發不紮起,自然蓬發,換上紅衫、紅鞋後。進入第三場哭嫁儀式,亦是場面最感人的一場哭嫁儀式。首先由母親給閨女梳三下新人長發頭,邊梳邊說:「一梳梳到尾,一條辮子同到尾;二梳梳齊眉,公婆共齊眉;三梳梳得長,子孫滿祠堂。」

梳畢,打開閨房門,母女倆相抱而哭,兩人邊哭邊訴,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聲有色,情意綿綿,哭口成歌。

片刻,外婆、舅媽及女賓客、嬸嫂、姐妹、鄰婦們紛紛進入閨房「勸哭、陪哭」,邊哭邊贈給閨女「壓腰禮」紅包,其哭者越來越多,哭聲越來越響,但大家的心情還是很喜悅、歡暢的。

客家哭嫁詞彙精煉,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大多為閨女與陪哭者勸答式語言,富有情感和民間鄉土氣息。母女倆哭嫁時,母親教女兒為人處理之世俗情理,為婦之道,孝敬之道,養兒育女之道。

女兒訴說離別之情和養育之恩,祝福父母福壽康寧,百歲承歡。其他女賓則相互訴說離別之情和祝福之語。

客家哭嫁習俗

④ 哭嫁爸媽

其實很多地方都會有這樣的風俗,女兒出嫁的時候是要哭嫁的,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很少有女孩會這樣了,其實女孩是否哭嫁不重要,只要將來能夠孝順父母就行!

⑤ 哭嫁的習俗

哭嫁即新娘出嫁來時履行源的哭唱儀式活動。

哭嫁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

哭嫁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傾泄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斷終身的痛恨,等等。

(5)哭嫁祝福語擴展閱讀

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半個月、一個月開始,有的甚至前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誰不會哭,就會被別人嘲笑甚至歧視。

聽老人們說,早些時候,沒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現嫁而不哭的姑娘,也會被鄰里看作沒有教養的人,傳為笑柄;相傳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親責打的事,這位母親當然算得上是入流導演了。

⑥ 你對哭嫁習俗有什麼認識

婚姻是人生大事,結婚是人生大喜事。對於當事者的男女雙方來說,自當歡天喜地,興高采烈。然而,新娘在出嫁的當天,要不斷地哭訴,直到被接娶到新郎家門,才算結束。這似乎與新婚大喜不相對稱,但這卻是事實。這就是民間廣為流行的哭嫁習俗。 哭嫁習俗源於原始時代的掠奪婚(即搶婚)。面對武力和強暴,女人沒有別的選擇,哭是惟一的反抗。從此以後,哭與嫁便結下不解之緣,年復一年,代代相傳,形成後世的哭嫁習俗。 在中國,漢族、土家族、藏族、苗族、畲族、彝族、壯族、哈薩克族、閩西客家、桑植白族、黔西北仡佬族和黑河俄羅斯族等民族都有哭嫁習俗。據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記載,這一風俗各地名稱不同,或叫「哭出婚」,或稱「哭嫁囡」,或稱「哭轎」。有的地方,母親、女伴等也陪哭,邊哭邊唱《哭嫁歌》。歌的內容因人而異,有世代傳承,也有觸景傷情或發泄不滿,而這些《哭嫁歌》已成為我國民歌的一種別致樣式。潮安縣鳳凰山畲族,就至今仍保留有《阿姐欲嫁目汁流》的歌謠。 潮汕先民的主體是中原移民,傳承中原文化的潮汕地區,也流行著哭嫁習俗。潮汕民間哭嫁習俗有幾個情況值得認識。 其一,與女伴先哭三日 在姿娘仔出嫁吉期的前三天,女家邀集平時感情相投的女伴即所謂的「金蘭姐妹」,到女家談笑,忽然轉喜為悲,初時只相向哭泣,繼而轉變為高聲慟哭;開始是千篇一律地責備男家,甚至連及媒人,也把在娘家作閨女的逸樂,出嫁後為人媳婦的苦況,兩相對而哭,連續哭三天,一直到花轎臨門時。 其二,上轎前手抓大門啕哭 哭嫁的主要環節,也即哭嫁的高潮,就是花轎到女方家接新娘時,新娘手抓大門哭泣。但不唱《哭嫁歌》。此時此景,為了圓場,機敏善解的青娘母即調侃地唱出四句歌來:「姑娘出閣哭啼啼,三把淚水二鼻涕,非是今日不歡喜,特留爹娘買田地。」然後在新娘頭上灑紅花(即石榴花)水,又唱:「紅花水,灑上頭,出門目汁勿再流;嫁到夫家輔夫婿,生子添福穿紫袍(做大官)。」這二首四句立即扭轉了尷尬場面,讓大家高興萬分。新娘哭嫁,由衷之情,難以逆轉;青娘唱歌,是大吉大利的徵兆,自此這種哭婚方式就被保留下來。民間堅信,「不哭不發」、「越哭越發」。 什麼潮汕民間在結婚這大喜日子裡要大哭一場?這是因為哭嫁習俗有其豐富的文化意義。 其一,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對於出嫁女來說,父母養育自己,無論十幾年還是二十多年,恩重如山,情深如海。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天經地義。如今要出嫁,無以為報,不僅問心有愧,而且令人情不自禁,自當催人淚下。另一方面,要與生我育我的父母離別,心如刀割。離別乃人生的一大痛苦,不慟不哭,不入人情,豈有此理。 其二,是衡量女子有教養的重要標准之一 出嫁是否有哭,能否哭,幾乎成為民間判別姿娘仔有沒有教養的主要標准之一。誰家姿娘仔出嫁不哭,不善於哭,或哭聲不好聽,就會被認為才低德劣。哭聲愈凄厲愈好,否則人皆笑之為忘本。至少也會指責其青春萌動,以出嫁為樂事。哭得越傷心,就越說明對父母長輩和親友的尊敬和熱愛。 其三,訴說包辦婚姻的痛苦 在潮汕傳統社會,民間大多是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青年男女婚姻毫無自主權,往往被包辦。或嫁予毫無感情的人,或嫁予力食懶做的人,或嫁予雖然家庭富有但身體有殘疾的人,或被換婚……甚至還要與心愛的人忍痛割愛。她們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痛苦之心,唯以淚洗面,以哭表達。 其四,對婦女地位低下表示憤慨 在潮汕傳統社會,婦女社會地位與家庭地位都比較低。「三從四德」、「三剛五常」這些封建倫理道德規范,猶如一座座大山,重重地壓在廣大婦女身上,特別是那些生活在農村,無文化知識或少文化知識的家庭婦女。嫁作他人婦,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必須老老實實聽話,逆來順受,服侍丈夫,打理家務。「潮汕女人小一輩」,這是眾所周知的民間傳統習俗,這正是潮汕婦女地位低下的一種表現。 對於出嫁的姿娘人來說,新的家庭是否和睦,丈夫是否親愛,今後的生活是否幸福等等,都是一個個未知數。有的人嫁後,往往受公婆刁難之苦,受丈夫的謾罵毒打,乃至受丈夫的拋棄……每當想到這些,出嫁女不禁心寒,不禁焦慮與悲傷,不禁淚下。「雞安仔,尾彎彎,做人媳婦真艱難。晚晚睡,早早起,到廚房,碗筷洗,出客廳,清桌椅……」這一民謠深刻反映潮汕婦女家庭地位低下的嚴酷事實。 其五,指責媒人花言巧語 哭是人類一種主要的發泄方式。人們往往通過哭將自己內心的苦楚發泄出來。在傳統社會,由於婚姻毫無自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背景下,有的媒人收取錢財,昧著良心,甚至釜底抽薪,偷梁換柱。面對這一不幸,痛苦的新娘往往以哭來指責花言巧語的媒人,譴責媒人的無良。民間故事「三人五目,過後勿呾長短腳話」就充分說明這一情況。這一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男子因瘸腿而一直娶不到老婆,而隔壁村有一獨目女子,也因此而未嫁出。男方請由媒婆撮合,媒婆乃將獨目女子介紹給男子。約定相親時,瘸子由媒婆陪同到某處,拾級而登,兩腿停在上下兩石級上,果見一女子站在附近,手持鮮花,作聞香狀。男女雙方俱已掩飾短處,相視微頷,各向媒婆表示願意聯姻,媒婆就對他倆說:「你們已經見面了,都沒有意見,不過這里我要向你們呾清楚,三面五目,日後勿呾長短腳話」。結婚時,雙方發現各有殘疾,乃怨責媒婆。媒婆就對他倆說,我當時都說過,「三面五目,日後勿呾長短腳話」。 其六,趨吉避邪,尋求神明上蒼保佑的心理需要 在傳統社會,人們因科學文化知識相對落後而比較愚昧迷信,「生死在天,富貴有命」,對鬼神十分崇拜,非常信仰,往往把吉凶禍福寄託於神明,將生死富貴交給上蒼。作為人生大事的婚嫁,人們期望親朋好友的衷心祝福,更是期望神明上蒼的保佑。哭能獲得父母與親朋好友的同情進而博得眾人的祝福,更能感動神明上蒼的同情,從而博得神明上蒼的保佑。同時,物極必反,居安思危,苦盡甘來……這些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淺易道理,為老百姓所認可,所遵從。今日大哭聲音是為了明日大笑,今日痛苦是為了明日快樂。 總之,與其他地方的居民一樣,潮汕人也有豐富多彩的哭嫁習俗。對於老百姓來說,哭嫁也好,喜嫁也罷,都是情感的選擇與設計,都是為了更好地點綴、營造喜慶氣氛。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青年男女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潮汕民間哭嫁習俗也「一江春水向東流」,基本淡出人們的視野,逐漸成為歷史記憶。

⑦ 昨天參加婚禮弄的特別感動,全場幾乎都哭了,聽到的都是抽泣聲,我哭的稀里嘩啦的。

還有一次參加發小的婚禮,婚禮還沒開始,我去幫忙,不經意間我看見新郎的爸爸在一個角落裡坐著抹眼淚,當時我就沒忍住淚水,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可能大半輩子都沒留下過淚水的老人,就在今天,他喜極而泣。雖然看到的只是他的背影,但這個背影足以讓我的心靈倍受感動。或許兒女結婚是對父母養育兒女艱辛的最好回報吧。

還有幾次參加婚禮,總看到會有人留下眼淚。這淚水裡面有對女兒的不舍,有對兒子終於長大了的釋然,有女兒對媽媽的不舍,有新郎對新娘的愛戀,有朋友對新人的祝福,有我們對

⑧ 客家哭嫁

正宗的客家婚禮,是從「哭嫁」開始的。

當年,客家男女定親送聘禮後,待嫁新娘就得待在娘家,閉門不出,邀請相好的未嫁姐妹陪伴,開始哭嫁。哭嫁是指用哭腔唱哭嫁歌。曲調是固定,歌詞則屬於即興編成。如「罵轎歌」:一腳踢你棺材(指花轎)頭,又有青磚頂腳瓦頂頭;一腳踢你棺材蓋,你一年抬盡幾多少年妹。哭嫁是客家相傳已久的習俗,含有吉祥意義,如果結婚時不哭不唱,反倒被認為是不吉利的。

迎娶吉日到來,男方燃放鞭炮、敲鑼打鼓、奏起迎親曲,迎娶新娘的「大妗姐」引導花轎前行。「大妗姐」是事先挑選好的村中有福氣又愛張羅的已婚婦女。新郎頭帶禮帽,身穿長衫馬褂,簪花掛紅,由俗稱「蹬穿石」(諧音)的一群兄弟們隨後,浩浩盪盪,喜氣洋洋,奔向新娘家。

新娘早早就在凌晨吉時用柚葉水沐浴完畢,然後梳頭大姐唱梳頭歌給新娘開臉梳頭,穿戴新嫁衣和鳳冠霞帔,眾姐妹陪伴新娘,大唱哭嫁歌。花轎來到新娘門前,陪伴新娘的姑娘們把大門關上,向新郎討要進門錢。姑娘們開出高價,「蹬穿石」們砍價,雙方你來我往,討價還價之聲不絕,氣氛熱烈。等到新娘出門吉時將到,姑娘們便會勉強妥協放鬆警覺。趁這個好機會,大妗姐、新郎、蹬穿石們一擁而入,大妗姐一馬當先,背上新娘,沖出門外,直奔花轎。新娘要掙扎哭罵,極力抗拒,但最終還是被放在花轎內。這種習俗某種程度上是古代搶婚習俗的變異。眾人歡呼聲中,花轎起行,鞭炮聲大作,與鑼鼓聲、迎親奏樂聲、新娘哭嫁聲,交織成一曲鳳凰於飛的樂章。

⑨ 貴州哭嫁怎麼哭

客家人哭嫁又有另一番景象。 所謂「纏綿悱測哭嫁歌,一怨三嘆斷人腸。」就是對客家人哭嫁的生動描述。 客家婚俗的奇異風景——哭嫁 男婚女嫁,這本是人類生活中的大喜事。從戀愛到結婚成夫妻,給男女雙方都帶來了無限的幸福與愉快。對男女兩家來說,自然也是件極大的喜事。但我們客家地區每臨姑娘出閣,卻哭聲不斷,其聲凄切,全然不象是作戲。 贛縣客家歷來重視「哭嫁」,俗雲「閨女不哭,娘家無福」。所以客家的哭嫁歷來都很隆重。 舊時一般在出嫁前的兩三夜,就要開始哭。 行將出嫁的女子在私廳或自己的閨房裡邀集一群平日相好的姐妹,一邊做針線活(納鞋底、鞋墊、織毛衣等嫁妝)一邊開始哭嫁。舊俗傳統保留比較完好的,哭嫁不僅有專門的哭嫁歌,還有許多程序。一般是開始時姑娘幽幽地哭並不唱出哭嫁詞,只是嘆自己命苦或怨媒人之類的話。此時就由姑娘的母親或姐妹引唱,如:「紅絲線,鎖鞋頭,家家養女挑豬頭,豬頭進屋娘就喜,炮竹一響娘就愁。……」此時,新娘的嬸娘、妯娌、姐妹、舅母、姨娘等等五親六戚的女客都人來陪哭勸哭。 新娘哭嫁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 開始是傾訴姐妹離別之情:「三月績麻共凳坐,四月挑花共花箱,挑花綉朵箱未滿,棒打姐妹兩分散。」 接著是哭母女離別之情:「堂屋中間一爐香,先拜爺佬後拜娘,先拜我爺養我大,後拜我娘睡濕床。」 最後才是謝客,感謝眾姐妹,眾鄉親來送她。哭嫁的時候先是母親也來陪哭勸哭,可是母親又怎經得離別之苦的折磨,三句兩句便勸到傷心處,母親也自然成了主角,和女兒一同放聲大哭起來。 母女分手,最苦離恨天,血淚聲聲,如怨如慕,內容極為豐富,有哭訴對女兒的憐愛之情,訴說帶女兒的艱難的,如: 女呀女,十月懷胎把你養,兩年奶水把你喂,硬飯米甘把你飽,尿布屎片娘來洗。 女呀女,你可曉得娘的累!冷暖飢飽娘心掛,頭痛腦熱娘心驚,看到養下一隻蟲,樣(怎)得把你養成人! 女呀女,帶你帶到三五歲,細皮粉面泛桃紅,會叫(哭)會笑會招人,跟前跟後不離身,句句爺娘喊得親,那個爺娘不賞心!十年私塾把你繳,針線女工把你教,看見女子樹抽條,爺娘心裡樂逍遙,那曉得,帶大的閨女要成別家人!帶你帶到十六七,才算曉得(一點)屎臭氣(喻懂事理),屋下田裡曉得幫,爺娘疾苦會恤痛,哪個爺娘不上心!哪曉得,又哇女大要嫁人,爺娘哪裡捨得送出門! 有勸女兒在婆家好生做人多多保重的,如: 女呀女,婆家唔比娘家好,公婆哪有爺娘親,上門媳婦難做人,時時處處要小心。女呀女,從今後,孝敬公婆是本分,服侍老公是為賢,屋裡屋外勤打理,洗衣做飯要精心,見人自要矮一等,有理無理讓三分,待到三年兩載兒出世,才在婆家算個人,要得上下都滿意,還要謹慎會做人。女呀女,從今後,飢寒冷暖自家管,有病有痛自家擔,社官老子(社公、土地神)要靠自身健,世上最難是求人! 有罵媒婆,怨恨媒婆貪愛錢財亂點鴛鴦害人的,如: 一要怨,要怨媒人無信用,花言巧語無句真,害得女子嫁錯人,媒人是只松毛蟲。 二要怨,要怨爺娘無主見,聽憑媒人擺布人,推我女子入火坑,爺娘樣思(怎幺)甘狠心。 三要怨,要怨老天無同情,不恤女子無福人,湊成一對苦鴛鴦,今生今世樣哪有出頭天,想來想去蠻苦情! 有擔憂自己前途命運,擔心出嫁後父母無人照顧的,如: 一要忌(憂),要忌嫁得甘么遠,三年五載難見爺娘面,噓寒問暖唔敢提起,有病有痛不在身前,害我女子做個不孝人,(只有來)巴望爺娘永遠身體健,女子在外才得放心! 二要忌,要忌女子拿人欺,要投外氏又路遠,無親無靠無人憐,嫁出的閨女苦伶仃! 三要忌,嫁到老公唔爭氣,老實巴交唔掙錢,呆頭木腦拿人嫌,悔來悔去悔自己,悔我命里無福氣。 這一段母女對哭體現了人性的極致,有一種悲愴的氣氛,煞是感人,真是「纏綿悱惻哭嫁歌,一韻三嘆斷人腸」,是一幅難得的客家民俗風情畫。 姑娘哭時,眾親鄰也一邊勸一邊哭,哭聲幽幽,勸語殷殷,一邊抽泣一邊用手不停地揩拭眼淚,那難舍難分的骨肉親情,讓人為之動容,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淚下。此時還有一種規矩就是,陪哭的各位女親(友)都要給閨女「扎腰禮」又稱「墊腰包」。哭嫁時,姑娘脖子上掛一個紅肚兜,眾親友一邊勸哭一邊給里邊添錢(舊時多為花邊——即光洋)。以此表示安慰和親情,祝福閨女身體健康和挺直腰桿做人。 哭嫁作為一種風俗,其來由和寓意,與舊時的婚姻俗信有關,與封建禮教有關,出嫁時姑娘不哭不僅會被認為不吉利,還會受到輿論的譴責;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感情的作用。舊時婚姻全由父母作主,嫁給什麼人,婚後的命運生活如何,心裡全沒底細,想到這些真是傷心斷腸,豈能不哭;女子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婚後除非與丈夫感情不和或婚姻發生變故,否則是很難和父母兄弟見上一面的,這種別離之苦確實令人難以承受,豈能不哭。 如今婚姻自由,新婚無比幸福,客家新人早已用歌聲代替了哭聲。哭嫁的習俗只有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還存在。文/江西贛縣/葉林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好運!

⑩ 中國婚禮的哭嫁

據《禮記》記載「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哭嫁在今天可能會是一些很難理解的事;但在古時,因為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女兒出嫁後,就很難有機會可以見到家人。
而事實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時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說法:說哭嫁是源自古時婦女不能擁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們會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古時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