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北大荒人演講稿

北大荒人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1-16 17:45:26

A. 上哪找北大荒精神的演講稿

北大荒,你這美麗富饒的土地,在這里有一種精神鼓舞我們前進的方向,那就是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墾荒人精神。

雄鷹在風雨中練就堅強的翅膀;

梅花在嚴寒中綻放撲鼻的芬芳;

青春在逆進中譜寫人生的樂章;

師魂在愛心和敬業中馨香彌漫、奮進騰飛。

教師這一光榮而偉大的職業,使我們深刻感受到,所付於我們的責任。也許我們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大學生,但我們可以教會每一個孩子學做人!在四川汶縣發生地震以後,聽到課間孩子們關切的談話,看到為災區捐款時的積極勇躍,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教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是一本說不完的故事。我們在工作中快樂著,在快樂中工作著。這種愉悅的感受不在於回報,而在於教育本身所蘊含的無窮樂趣,在桃李芬芳時那種滿足與成就。正如孟子所雲:「得天下英子而教育著,至樂也」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耕耘。

我崇拜你高尚聖潔,在這里會有一種無言的神聖與庄嚴;

我仰慕你淡泊寧靜,在這里會有一種擺脫世俗喧鬧的踏實與坦然;

我感謝你養育與磨練,在這里會有一種自我升華的愉悅。

我們要為墾區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墾荒人,為北大荒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全體教育工作者定會攜手並肩為墾區教育添光彩!

B. 一篇關於北大荒的演講稿要適合學生 快

北 是無人與野蠻 大是空曠 ,荒是無人的茂盛 ,這就是北大荒,是生命與自然

C. 「我為北大荒做貢獻」演講稿(急需)拜託各位了 3Q

一九六三年的九月,我們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聆聽了北京市萬里副市長的動員報告和黑龍江省的國營八五二農場幹部的如實介紹,我們一批熱血青年心潮澎湃了,響應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召,紛紛報名自願上山下鄉、支援邊疆建設。過了國慶節和中秋節,於十月十二日我們三百多名北京支青(當年對支援邊疆建設青年的稱呼,文革後統稱為知青)踏上了北去的列車,走向了那片富饒而又神奇的黑土地——北大荒。從那時起,每年都有各大城市的知青來到農場,我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熔進了北大荒的山山水水,和轉業官兵們一起用辛勤的血和汗戰天斗地在黑土地上…… 整整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雖然都陸續地返回了各大城市,更有與我一樣因為疾病或是年邁而退休的,然而我們卻沒有忘記與北大荒結下的深情厚意。 黑龍江省較大面積的土地,在五十年代以前是人煙稀少、草木叢生的處女地,人們統稱那裡是「北大荒」。五十年代末,十萬轉業官兵開進了這片荒蕪的原野,墾荒種田,建立了一個個國營農場和林場,用他們的血和汗喚醒了這塊沉睡的沃土。而後又有一批批的移民和三十多萬各個大城市的知識青年加入了這開墾的行列,到八十年代初已把當年的北大荒建成了如今的北大倉,建成了國家的糧油基地。 在農場我是一名北京知青,在北京我又自豪地稱自己是「北大荒人」。 我愛北大荒那遼闊的原野、巍峨的群山,我愛那一望無際的麥浪,我愛那堆積成山的大豆和玉米,我更愛北大荒人。 勤勞、勇敢、堅強、朴實的北大荒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是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功勛卓著的人民解放軍的轉業官兵和各地支援邊疆建設的優秀人材,還有吃苦耐勞的移民和各大城市的知青們。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在荒無人煙的草甸子上、沼澤里、在荊棘叢生的野山坡上、在豺狼虎豹、狗熊野豬橫行的山林里,爬冰卧雪風餐雨宿地開墾著萬畝良田…… 北大荒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也都浸透過我們幾十萬城市知青的心血和汗水。 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冬,兩尺多深的積雪裡留下過我們搶收玉米的足跡; 在風雪交加的山林里有我們頂風冒雪砍伐木材的腳印; 在冰封雪凍的河谷里,灑下過我們揮舞鍬、鎬,推拉小車、雪翹,開挖河道、興修水庫的汗水; 曾記得;那年連夜的傾盆大雨使生產隊的房舍成了汪洋里的一葉葉孤舟,為了搶救新收獲的麥子,我們也和老職工一樣取下了自己的蚊帳,淌著沒膝深的渾水在場院的水溝里堵撈著顆顆的麥粒; 曾記得;為了保護完達山區的大森林,和老同志們一塊兒,幾天幾夜裡翻山越嶺,撲打著山火,兩腳磨起了大水泡,雙手被打火用的樹枝劃出了條條血痕; 曾記得;為了在氣候寒冷的北方能吃到多種蔬菜,我們成立過科研小組,多年的心血,終於使我們北大荒人也享受到了北京瓜果的清香; 還記得;為了抵禦災害天氣對農作物的損害,我們曾與氣象工作者一起夜以繼日地鑽研和製作出土火箭,並成功地驅散過冰雹,還進行過人工降雨; 還記得;為了活躍休閑生活我們和老同志們一起修築了籃球場地、組織起了文藝宣傳隊; 還記得;我們曾在自己的宿舍里支起黑板,辦起了生產隊里第一所小學,為十幾名有著不同年級差別的學生開設了復式教學; …… 我熱愛我的第二故鄉,熱愛那片美麗富饒的黑土地。三十餘年風風火火的日月,不但有艱苦奮斗的往事,更有幸福甜美的詩篇。有多少難忘的往事深深刻入我們每個知青的心田。 曾記得;剛到農場後的第一個春節,那也是北大荒最嚴寒的日子,我們幾個從沒遠離過父母和親人的北京知青們,沉默地聚在宿舍里,沒有了歌聲,沒有了歡笑,玩兒膩了的撲克牌再也無法分散我們的思緒,那種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在每個人的頭腦中涌動著,眼圈逐漸地濕潤了,年齡較小的同學已經開始了抽泣……就在這時,老場長來看望我們、給我們拜年來了,他那和藹可親的面容扶慰著我們無限的思念,那爽朗而感人的笑語打破了底矮茅草房內的沉默,堵住了將要湧出的淚水和痛哭。一提兜兒的糖果不算多,卻也使我們受寵若驚了。老場長是我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他不但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征,還是抗美援朝戰斗中的特級英雄…… 曾記得;我們剛到生產連隊時,未眠的童心使我們對場院里那成百上千的麻雀產生了興趣。在雪花飄飄的夜晚,我們幾個知青拿著手電筒,到場院的糧食囤子上,在苫蓋糧食的草縫中捉拿那些肥肥的大麻雀。先用稀泥把它連毛一起包上,再放到灶坑中燒烤,當稀泥團子烤糊了的時候,把它掰開,哈!麻雀毛都被燒乾的泥巴粘掉了,鮮嫩帶著土腥香聞兒的麻雀肉呈現在我們眼前,大蒜、辣椒為佐料,沾著醬油,吃起來可真香…… 還記得;夏日裡,滂沱的大雨過後,我們和老同志一起在公路邊的排水溝里,用手抓魚、用篩子撈蝦的歡樂;假日里到河邊釣魚的樂趣和冬天到河泡子里打冰窟窿撈魚的欣喜…… 還記得;冬日裡,連隊休息之時,我們幾個知青頂風冒雪地在村子周圍的柴火垛下,查看著野雞的蹤跡,有一次還真的叫我們在柴火垛底下,抓到了一隻大公野雞…… 還記得;那年進山采木耳迷失了方向,卻巧遇到了一位曾與日本鬼子拼過刺刀的老獵人,多次的交往使我們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我不但聽到了很多關於動物的趣聞和打獵的故事,還聽到了很多有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動人故事…… 雖然我已經離開多年了,那一樁樁的往事成為我們相聚時的佳話,更是我們向世人玄耀的話題。我愛北大荒,至今依然深深地懷戀著那養育過我的黑土地。

D. 急需一篇關於北大荒的好精神的演講稿!要快!

我為墾區教育添光彩
雄鷹在風雨中練就堅強的翅膀;梅花在嚴寒中綻放撲鼻的芬芳; 師魂在愛心和敬業中彌漫濃郁的馨香。我們就是北大荒這片沃土上執著的奉獻者,是靈魂的工程師,是愛的傳播者。

我們在默默的工作,傾注了全部的愛和關懷,流淌著辛勤的血汗。也許我們不會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優秀的大學生,但我們會讓每一個孩子學做人,做一個頂天立地,大寫的人!當汶川發生大地震時,也震動了孩子們的心,他們關注著、牽掛著、祈盼著.....並把自己積攢的零用錢全部捐給了災區,也把一份愛心和祝願投了進去。看到這些,怎麼不使我們感到欣慰?我們要自豪的說:「我們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棟梁之才,會把北大荒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耕耘。講述著一個個飽含我們教師,酸甜苦辣的故事。在工作中快樂著,在快樂中工作著,這種快樂不在於回報,而在於教育本身,所蘊含的無窮樂趣------桃李滿天下、芬芳溢故園!

美麗富饒的北大荒啊!我感謝你的磨練與養育,是您使我更加堅強執著,是您使我更加坦然豁達。我們將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墾荒人精神,攜手並肩為墾區教育增光添彩!

雖然字數不夠但希望對你有用

E. 求一篇熱愛祖國熱愛北大荒的演講稿

人們贊美拓荒者,歌頌拓荒牛,更頌揚在艱苦跋涉中取得輝煌業績的北大荒精神。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十萬轉業官兵在東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發起了「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的偉大壯舉。半個世紀來,幾代拓荒人承受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戰天斗地,百折不撓,用火熱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號劃在了祖國邊陲那曾經荒蕪凄涼的土地上,他們以「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內容的北大荒精神,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墾荒英雄們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們已把生命融入了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這片桀驁不馴的黑土地,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性巨變。
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將軍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領鐵道兵,後又指揮十萬轉業官兵挺進荒原,展開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奠定了墾區的基矗。近半個世紀以來,先後由14萬轉復官兵,5萬大專院校畢業生,20萬山東、四川等地的支邊青年,54萬城市知識青年和地方幹部、農民組成的墾荒大軍,繼承發揚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和「南泥灣」精神,頭頂藍天、腳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馬架、睡地鋪,戰勝重重困難,在茫茫沼澤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機械化國營農場群。老一代北大荒人數十年如一日,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為墾區的開發建設「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黑龍江墾區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成為工農商學兵結合、農林牧工副漁綜合經營、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經濟區域。墾區始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墾區的開發建設史是共和國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墾區人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即「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

F. 北大荒精神的演講搞有那些

也許,有的朋友會問:家,就是家,就是一所房子和房子裡面的人以及一日三餐、鍋碗瓢盆、酸甜苦辣的日子,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么?有什麼必要大說特說嗎?且慢,我想說的是北大荒開發建設60周年的房子,我們幾代北大荒人自己的家。
我的爺爺是第一代北大荒人,我的爸爸是第二代北大荒人。我,是北大荒的第三代人,有關於北大荒第三代人——家的故事,是他們講給我的:
第一個故事:
1947年的六月,咱們北大荒人在牡丹江鏡泊湖的寧安農場,拉出了開發北大荒的第一犁,撒下了第一把種子,拉開了第一道屯墾戍邊的大幕,從此,北大荒的千古荒原上有了北大荒自己的家。
第二個故事:
八年以後,也就是1956年,有兩支人馬從850農場出發前往雲山開荒建點兒。他們修路,把公路修到18公里,也就是現在的第六作業區,他們架橋,在七虎林河上架了座木橋,他們開荒,用人工拉犁開荒300畝;他們蓋房,在橋東崗上蓋起了兩棟草房。這兩棟勉強能遮風擋雨的小草房就是咱雲山人民的第一個家。
讓我們把歲月的鏡頭拉回歷史、拉回往昔,那時候,北大荒人的家各種各樣,簡單、簡易、簡朴、簡陋:可能是草窩子、是帳篷、是地窖子,也可能是馬架子,是木刻楞、是小草房,幾乎可以說是藍天當房,黑土當床,草做房頂,木桿是牆。當時有這樣的歌謠:
地窖子火烤胸前暖
馬架子風吹背後寒
塔頭墩子干打壘
木刻楞的地火龍你可別太靠前
他們的生活條件是艱苦的,開荒建點兒的任務是繁重的:冬天被寒冷圍困,夏季被蚊蟲叮咬,但是他們的血是熱的,心事暖的,因為他們心中有希望有期盼有夢想:啊,咱北大荒會有我們更幸福的家……
1958年,十萬專業官兵來了:
1968年,54萬知識青年來了……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的家有的依舊是馬架子、泥草房、有的住的是拉合辮、干打壘、土坯子……後來有的人住上了「穿靴戴帽」,再後來,就有了磚瓦房宿舍。可,沒多少年,知青們大批返城了,但是知青們記得當時最清楚的還是「住著泥草房,一人三尺炕,一天三遍湯。」的真實和「出門下地亮堂堂,回到小屋悶得慌。」的幽默和樂觀。
這是他們的家,在這里轉業官兵鑄劍為犁!
這是他們的家,在這里知識青年青春無悔!
歷史的鏡頭從此定格。
現在,當下,此時此刻,我們的北大荒人有了自己的城市自己的新家。
看看現在的雲山,逛逛咱們的場部新城:
水泥馬路寬寬廣廣,
樓房林立綠樹成行,
北山公園有亭台樓閣,
水上公園有九曲迴廊,魚戲荷花,野鴨浮塘;
廣場上有幸福的老夫妻相攙相扶,遛彎散步,
有小孩子的笑聲飛揚;
商場里,各色貨品,滿目琳琅。
如今,小城鎮是咱北大荒人的新家,它火了,熱了,沸騰了,它火了北大荒墾區的城鎮化,它熱了北大荒人的精氣神,它沸騰了農場人的好日子。
由此,我們會從心底迸發出一句話:北大荒,我們溫暖的家!

G. 做新時期北大荒精神的傳承者演講稿

修改整理

一九六三年的九月,我們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聆聽了北京市萬里副市長的動員報告和黑龍江省的國營八五二農場幹部的如實介紹,我們一批熱血青年心潮澎湃了,響應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召,紛紛報名自願上山下鄉、支援邊疆建設。過了國慶節和中秋節,於十月十二日我們三百多名北京支青(當年對支援邊疆建設青年的稱呼,文革後統稱為知青)踏上了北去的列車,走向了那片富饒而又神奇的黑土地——北大荒。從那時起,每年都有各大城市的知青來到農場,我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熔進了北大荒的山山水水,和轉業官兵們一起用辛勤的血和汗戰天斗地在黑土地上……
整整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雖然都陸續地返回了各大城市,更有與我一樣因為疾病或是年邁而退休的,然而我們卻沒有忘記與北大荒結下的深情厚意。
黑龍江省較大面積的土地,在五十年代以前是人煙稀少、草木叢生的處女地,人們統稱那裡是「北大荒」。五十年代末,十萬轉業官兵開進了這片荒蕪的原野,墾荒種田,建立了一個個國營農場和林場,用他們的血和汗喚醒了這塊沉睡的沃土。而後又有一批批的移民和三十多萬各個大城市的知識青年加入了這開墾的行列,到八十年代初已把當年的北大荒建成了如今的北大倉,建成了國家的糧油基地。
在農場我是一名北京知青,在北京我又自豪地稱自己是「北大荒人」。
我愛北大荒那遼闊的原野、巍峨的群山,我愛那一望無際的麥浪,我愛那堆積成山的大豆和玉米,我更愛北大荒人。
勤勞、勇敢、堅強、朴實的北大荒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是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功勛卓著的人民解放軍的轉業官兵和各地支援邊疆建設的優秀人材,還有吃苦耐勞的移民和各大城市的知青們。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在荒無人煙的草甸子上、沼澤里、在荊棘叢生的野山坡上、在豺狼虎豹、狗熊野豬橫行的山林里,爬冰卧雪風餐雨宿地開墾著萬畝良田……
北大荒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也都浸透過我們幾十萬城市知青的心血和汗水。
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冬,兩尺多深的積雪裡留下過我們搶收玉米的足跡;
在風雪交加的山林里有我們頂風冒雪砍伐木材的腳印;
在冰封雪凍的河谷里,灑下過我們揮舞鍬、鎬,推拉小車、雪翹,開挖河道、興修水庫的汗水;
曾記得;那年連夜的傾盆大雨使生產隊的房舍成了汪洋里的一葉葉孤舟,為了搶救新收獲的麥子,我們也和老職工一樣取下了自己的蚊帳,淌著沒膝深的渾水在場院的水溝里堵撈著顆顆的麥粒;
曾記得;為了保護完達山區的大森林,和老同志們一塊兒,幾天幾夜裡翻山越嶺,撲打著山火,兩腳磨起了大水泡,雙手被打火用的樹枝劃出了條條血痕;
曾記得;為了在氣候寒冷的北方能吃到多種蔬菜,我們成立過科研小組,多年的心血,終於使我們北大荒人也享受到了北京瓜果的清香;
還記得;為了抵禦災害天氣對農作物的損害,我們曾與氣象工作者一起夜以繼日地鑽研和製作出土火箭,並成功地驅散過冰雹,還進行過人工降雨;
還記得;為了活躍休閑生活我們和老同志們一起修築了籃球場地、組織起了文藝宣傳隊;
還記得;我們曾在自己的宿舍里支起黑板,辦起了生產隊里第一所小學,為十幾名有著不同年級差別的學生開設了復式教學;
……
我熱愛我的第二故鄉,熱愛那片美麗富饒的黑土地。三十餘年風風火火的日月,不但有艱苦奮斗的往事,更有幸福甜美的詩篇。有多少難忘的往事深深刻入我們每個知青的心田。
曾記得;剛到農場後的第一個春節,那也是北大荒最嚴寒的日子,我們幾個從沒遠離過父母和親人的北京知青們,沉默地聚在宿舍里,沒有了歌聲,沒有了歡笑,玩兒膩了的撲克牌再也無法分散我們的思緒,那種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在每個人的頭腦中涌動著,眼圈逐漸地濕潤了,年齡較小的同學已經開始了抽泣……就在這時,老場長來看望我們、給我們拜年來了,他那和藹可親的面容扶慰著我們無限的思念,那爽朗而感人的笑語打破了底矮茅草房內的沉默,堵住了將要湧出的淚水和痛哭。一提兜兒的糖果不算多,卻也使我們受寵若驚了。老場長是我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他不但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征,還是抗美援朝戰斗中的特級英雄……
曾記得;我們剛到生產連隊時,未眠的童心使我們對場院里那成百上千的麻雀產生了興趣。在雪花飄飄的夜晚,我們幾個知青拿著手電筒,到場院的糧食囤子上,在苫蓋糧食的草縫中捉拿那些肥肥的大麻雀。先用稀泥把它連毛一起包上,再放到灶坑中燒烤,當稀泥團子烤糊了的時候,把它掰開,哈!麻雀毛都被燒乾的泥巴粘掉了,鮮嫩帶著土腥香聞兒的麻雀肉呈現在我們眼前,大蒜、辣椒為佐料,沾著醬油,吃起來可真香……
還記得;夏日裡,滂沱的大雨過後,我們和老同志一起在公路邊的排水溝里,用手抓魚、用篩子撈蝦的歡樂;假日里到河邊釣魚的樂趣和冬天到河泡子里打冰窟窿撈魚的欣喜……
還記得;冬日裡,連隊休息之時,我們幾個知青頂風冒雪地在村子周圍的柴火垛下,查看著野雞的蹤跡,有一次還真的叫我們在柴火垛底下,抓到了一隻大公野雞……
還記得;那年進山采木耳迷失了方向,卻巧遇到了一位曾與日本鬼子拼過刺刀的老獵人,多次的交往使我們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我不但聽到了很多關於動物的趣聞和打獵的故事,還聽到了很多有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動人故事……
雖然我已經離開多年了,那一樁樁的往事成為我們相聚時的佳話,更是我們向世人玄耀的話題。我愛北大荒,至今依然深深地懷戀著那養育過我的黑土地。

H. 墾區開發建設北大荒70周年演講稿(不超過5分鍾)

幾代拓荒人承受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四川等地的支邊青年、道德情操。爛草污泥真樂土,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8.6度,圖南鵬鳥振翼忙:北大荒自古以來、睡地鋪,死者爛,奠定了墾區的基礎、行為規范和工作作風的集中體現。酣戰玉龍披甲苦,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百折不撓、凶險以至於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等等,字字鏗鏘有力,沼澤遍布,肥土壤,是黑龍江墾區的廣大人民群眾在六十多年的開發建設中、農民組成的墾荒大軍,還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繼承發揚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和「南泥灣」精神,戰勝重重困難,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為冰霜期,頭頂藍天、偏僻,後又指揮十萬轉業官兵挺進荒原,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性巨變?四腳蛇、顧全大局,蠛蠓牛虻北大荒精神,54萬城市知識青年和地方幹部。5米、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號劃在了祖國邊陲那曾經荒蕪凄涼的土地上。誰來酣睡似榻前,即「艱苦奮斗,5萬大專院校畢業生,獻了終身獻子孫。作家聶紺弩在《北大荒歌》中寫道。墾區人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蚊子就多?這便是「艱苦奮斗。近半個世紀以來、勇於開拓、精神境界。五十年代中期,毒蟲猛獸美家鄉,用火熱的激情?天低昂,狍不能走。墾荒英雄們跋山涉水,在特定歷史條件和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培育和錘煉出來的,野獸成群,冰河時代味再嘗,蛤士蟆,螞蟻和蛇常會爬進被窩里、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風顛狂,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這片桀驁不馴的黑土地,發人深思,更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我國十萬轉業官兵在東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發起了「向地球開戰,滴水成冰、勇往直前,就是蠻荒之地,墾區的開發建設史是共和國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先後由14萬轉復官兵?蚊蟲蒼蠅,20萬山東,用青春與汗水,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勇於開拓,先是率領鐵道兵。北大荒是冰雪的故鄉。葦草青、毛主席之命,生者死,王震將軍奉黨中央。」黑龍江墾區從無到有。老一代北大荒人數十年如一日。 精神解讀編輯 艱苦奮斗精神 北大荒的艱苦奮斗精神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政治覺悟,成為工農商學兵結合、腳踏荒原、鮮血和生命、農林牧工副漁綜合經營,他們以「艱苦奮斗、鵝毛大雪都是對這里形象的比喻,葦草黃,為下代作食糧,人拉肩扛,戰天斗地,凍土層最厚達2。[2] 一是環境的艱苦史書上記載、意志品格。半個世紀來,更頌揚在艱苦跋涉中取得輝煌業績的北大荒精神,地茫茫,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歌頌拓荒牛,迷八方,在茫茫沼澤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機械化國營農場群,誰敢當,肉螞蟥,一片衰草枯葦塘,天蒼蒼。人們贊美拓荒者。墾區始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何物水邊爬,人煙罕至,自強不息,他們已把生命融入了這片荒原,原上英雄豺與狼,搭馬架:「北大荒。北大荒人在創造豐碩的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大煙兒泡,成為全國人民共同擁有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無私奉獻」為內容的北大荒精神。雉不能飛,勇於開拓。一年四季冬最長」,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倉的同時,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沼澤密布,為墾區的開發建設「獻了青春獻終身。這種精神已在全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初,展開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忠誠與堅韌為後人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創業精髓。何物空中飛,獻了終身獻子孫,須見一日之短長,不斷發展壯大,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奮勇前進,艱苦創業,無晝夜,野無虎狼、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經濟區域,獻了青春獻終身。這里荊莽叢生,雪飛揚,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風雪肆虐,熊不出洞,顧全大局,寒冷,因草水多多、荒蠻。夏季的北大荒。 什麼是北大荒精神,蚊虻成陣。山中霸主熊和虎,野獸成群、顧全大局。天地末日情何異,向荒原要糧」的偉大壯舉。晚上睡覺

I. 演講稿:《創建學習型農場 爭做知識型職工》

幾年來,農場工會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按照全總、省總和墾區工會的要求和部署,結合實際,按計劃步驟、有條不紊地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通過提素質、強技能、重實效,進一步增強了職工的學習力、凝聚力、創新力,提升了職工素質,推動了農場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健全機構,明確任務,為開展「創爭」活動提供組織上的保證
「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是工會實施「職工素質工程」的一項重要載體,是工會在新形勢下履行教育職能的重要途徑。因此,普陽農場工會將「創爭」活動擺上了重要的位置。首先,把「創爭」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工會工作議程,納入工會的總體規劃;其次,成立了由工會主席任組長,副主席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形成了工會牽頭,科技科、農業科、水稻辦、司法科、畜牧公司、計劃生育辦等多個部門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第三,根據農墾總局黨委《創建學習型墾區實施方案》和墾區工會下發的《關於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的通知》的有關精神和要求,制定下發了普工字[2004]4號《關於創建「學習型工會組織」的實施方案》,用以指導「創爭」活動的開展。對「創爭」活動的組織機構、主要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具體要求、主要目標、學習計劃等工作分別做出具體部署。工會定期檢查「創爭」活動開展情況,就顯現出來的問題,提出解決和加強整改。

二、強化活動,明確目標,為開展「創爭」活動提供實施上的保證
1、強化宣傳活動,提高職工思想政治水平。
農場組織全場職工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並組織了職工參加了全總「學習十六大,全面建小康」答題知識競賽,我場女職工董鳳梅,參加省答題競賽,榮獲二等獎。為了配合十七大精神的宣傳,農場組織了「解讀十七大報告」巡迴演講團,到基層單位進行講解,收到較好的效果。廣大職工通過學習宣講團的講解,更新了觀念,增強了主人翁責任感,以高昂的鬥志和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為建設富裕、和諧、靚麗的小康農場而奮斗的偉大事業當中來。

2、強化讀書活動,提高職工科技素質。
為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使廣大職工群眾更新觀念,提高職業技能,應對挑戰的能力,農場工會十分重視開展職工讀書自學活動,堅持讀書活動有計劃、有措施、經常化、制度化。農場成立了「職工自學成才指導委員會」,制定了《職工自學成才獎勵條例》,設立了「自學成才獎勵基金」,農場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搞科技培訓。2005年,第二作業區會計李忠雲通過自學考試獲得高級會計師資格,農場獎勵500元,並為獲得中級技術資格的12名會計、教師和醫務人員獎勵300元。科研站職工羅香通過學習掌握了狐貉養殖技術,每年獲利3萬元;第九作業區職工董秀忠通過學習實踐掌握了棚菜種植技術,年效益在4萬元以上;轉崗職工苑強外出學習玻璃鋼產品生產技術,建立了富強玻璃鋼廠,產品遠銷周邊縣市。

3、強化競賽評比活動,提高職工綜合素質。
農場工會組織開展了「先進單位」、「文明窗口」、「崗位明星」、「行業狀元」、「農業高產大王」、「文明普陽人」、「十佳公僕」等評比活動。第十四作業區職工孫憲東,通過自學,大膽採用新技術栽培水稻,獲得高產,公頃產量達11.7噸,他的「單株擺栽」法,被農場命名為「孫憲東栽培法」,在全場推廣,並被命名為「省先進操作法」,同時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職工由中軍改裝「氣吸式精量點播機」,榮獲省「創新能手」獎。農場先後評選出糧豆高產大王36人,全國種糧大戶1人,崗位女明星50人,巾幗女能手206人,行業女狀元50人、「文明普陽人」30人、「十佳公僕」20人。2006年,在農場開展的非國有經濟大戶標兵活動中,有6人獲此殊榮,農場為每人獎勵2000元。

三、健全方式,明確內容,為開展「創爭」活動提供措施上的保證
普陽農場工會採取了集體學習、自學、勞動競賽、技術比武、文化下隊、表彰先進等多種形式,促進「創爭」活動能夠深入、扎實地開展。

1、採取集體學習方式,傳授技術知識。農場工會通過組織千人課堂、流動課堂、集中培訓、調研、研討、現場會等方式,分別對工會幹部和職工群眾進行培訓。農場工會每年組織兩次以上千人課堂,學習養牛養殖知識、生豬養殖知識、水稻栽培知識等;組織流動課堂下到基層20多個單位,講授農業知識、法律知識、衛生知識等內容;開展文化「三下隊」,即送文化、送科技、送醫療下隊,使廣大職工足不出戶便可學到知識技術;每年舉辦各種現場會10餘次,如春播現場會、水稻擺盤現場會、木耳擺袋現場會、秋收現場會等,進行實地講解,使職工快速、清晰地掌握生產知識和技能。幾年來,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120餘期,培訓人數達18000餘人次。

2、採取技術比武方式,提高技術水平。農場工會每年都開展各式各樣的技術比武、勞動競賽,通過實用技術的比拼,使廣大職工在實踐中快速掌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技能。同時,通過技術比武、勞動競賽,激發廣大職工的參與意識,從而促進技術創新。通過開展標准化作業機車評比活動,使我場機車作業水平明顯提高;通過開展插秧勞動競賽,使職工插秧的速度、插秧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通過開展醫護人員技術比武,提高了新護士的護理水平;通過開展教學比賽、板書比賽,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板書水平。私有企業建築公司,經常組織職工技術大練兵、技術大比武,女工魏玉娟,刻苦鑽研屋面瀝清澆鑄技術,解決了高寒地區屋面防水的難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突出貢獻。糧貿公司副經理陶元軍刻苦鑽研新技術把報廢的烘乾塔進行了改裝,每年為農場新增效益30餘萬元;第十六作業區職工楊叢玉改裝收割機採用饒型割台收獲矮棵玉米,畝減少損失10元,增效益20元;第五作業區職工鄭紅改裝的旋地起壟機具減少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幾年來,全場各項創新40餘項,增加效益4000餘萬元。

3、廣泛開展活動,拓寬學習知識渠道。首先農場工會通過開展「科技之冬」「科技大集」、「流動課堂」、「文化下區」、「法律廣場」、「法律大集」等形式,為職工送知識送技能。根據職工的生產生活需求,開展「文藝下區」和「流動課堂」活動。農場工會先後聯合十一個部門開展科技大集、法律大集活動,發放科技宣傳單10000餘份,現場解答職工群眾提出的疑難問題30多件,深受群眾的好評。場工會舉辦了「爭做學習型職工、我為普陽添光彩」演講比賽。使「創爭」活動內容更加充實,形式更加廣泛。通過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有效調動了職工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了技術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從而實現知識向效益的轉換。

四、活躍基層,明確目標,多角度、全方位開展「創爭」活動
1、建立遠景規劃。為使全場幹部職工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全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農場工會要求全場各基層單位開展「創爭」活動面和職工參與面達到100%、各種類型的學習型組織達到單位內各類組織總數的100%;建立職工教育培訓基地46個,培訓職工14000餘人次。截止2009年底農場職工初級工達到960人,中級達到540人,高級達到950人,技師670人。通過「創爭」活動的開展,使我場幹部的知識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現在本科學歷的幹部佔80%,幹部的年齡也進一步向年青化轉變。

2、建設學習平台。農場工會把完善學習設施,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作為培養職工學習興趣,滿足職工學習需求,吸引職工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要我學習變為我要學習的大事來抓。每年,農場工會都要向基層單位送去價值2萬元的科技、文學、科普等各類圖書;為基層工會訂購各類書刊、報紙,價值2萬余元;根據職工的需求,農場新建佔地面積160平方米的圖書館和圖書閱覽室,新購圖書8000冊,價值10萬元。2008年,柳西管理區申報省級「職工書屋」,現已達到驗收標准;柳北管理區、柳東管理區、敖東管理區都已達到分局「職工書屋」標准,配備了電腦、音像製品。各作業區都建立了「職工書屋」、閱覽室,圖書總量達12600冊。農場工會以創建職工書屋活動為契機,開展主題為「創建學習型家庭 爭做知識型職工」系列活動,引導全場職工樹立終身學習、人人學習、家家學習、相互學習的理念,為全面建設富裕、和諧、靚麗的小康農場提供智力支持。

3、建立學習制度。規定每月第四周周五下午為集體學習日,年初下達總體學習計劃和每月學習內容,由基層單位工會組織廣大職工按時按要求參加學習。建立了工會創爭網,對45名工會幹部進行了電腦培訓。同時,要求每名工會幹部每年不少於10000字學習筆記;每年不少於4篇學習體會;論文或調查報告不少於2篇;合理化建議若干。幾年來,農場工會就收到調研報告和論文304篇,收到合理化建議600多條,其中被採納近200條,共為農場帶來經濟效益80餘萬元。

4、開展展評制度。展評學習筆記、學習心得、調研報告、論文、合理化建議等內容。農場工會組織農場宣傳部、政研室、辦公室、畜牧公司、農業科、水稻辦等相關部門對基層上報的調研報告、合理化建議、學習心得等相關內容進行評比,將優秀的在機關大廳進行展覽,並對作者進行物質獎勵。連續四年,農場、工會就出資4000多元,獎勵優秀調研報告、論文和合理化建議作者44名。其中優秀調研報告和論文受農場工會獎勵24篇,受分局級以上獎勵8篇。

5、建立考核制度。農場工會制定下發了《基層單位工會創建學習型職工小家百分考核細則》、《改制企業工會創建學習型職工小家百分考核細則》,每半年對基層單位開展「創爭」活動進行一次檢查,並把檢查結果納入全年工會目標考核內容。場工會一年一度的「三優一先」表彰中,都對學習型職工小家標兵、學習型職工小家、職工自學積極分子和學習型班組進行表彰,幾年來,農場工會就評選出學習型職工小家標兵14個,學習型職工小家48個,職工讀書自學積極分子38人,學習型班組78個。

開展「創爭」活動,不僅提高了企業幹部職工的素質,而且也為農場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農場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全國文明單位」; 被中國農業銀行授予AAA級企業、「總局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省「四五」普法工作先進集體」;場工會被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省讀書自學活動先進集體」、「先進女職工集體」、「全省職工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康杯優秀組織單位」,總局「先鋒號工程」,榮獲農、林、水工會系統「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榮譽稱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