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法治中國演講稿

法治中國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1-08 02:22:57

① 跪求李步雲「改革開放30年與中國法治建設」的演講稿

李步雲:「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受到南京深情的邀請,趕來。講一下世界城市法理法制化的幾個問題,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法治是全人類的價值追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法律不是來於階級斗爭的產物,是植根於人類社會始終存在的三大矛盾,自由、權利與服從、利益彼此之間的沖突。而法律的產生和發展同城市的產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十一世紀以來,西方城市制訂的城市法,直接催生了近代法治的產生。人類全球化以來,法治更是成為世界城市的常規治理方式。法治已經成為衡量世界城市諸多指標中的核心內容。例如政府作用、管理績效、經濟增長、生活質量、吸引外資能力、安全和秩序等,與世界城市法治狀態密切相關。」(14:43:41)

李步雲:「1978年12月,執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也開始走上了法治的道路。1997年,執政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正式將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治國基本方略和奮斗目標確定下來。1999年,第四次修改憲法,全國人大已將這一治國基本方略、奮斗目標庄嚴地規定在憲法中。30年來我國的法制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而且現代法治的法治民主,民主、人權保障、司法獨立、程序公正等原則,在法律制度中開始得到體現。法律的權威也越來越得到執政黨和廣大機關的維護和尊重。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立市場經濟,實行對外開放,構建和諧社會等發展戰略,所取得的成功,我們在發展經濟上所取得的飛速進步,都是同中國法治的進步離不開的。西方有人說,中國的經濟發展上,所取得的能適應競爭的成就,不是因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是因為有法可依、無法必依。這句話不是事實。現在進行的經濟、社會活動的文化交往,在法律上他們是對。世界500強絕大多數都進入中國就是個例證。世界型城市的治理法制化的經驗都表明,小政府、大社會的治理方式是總的歷史走向。這種特點要求法治作為世界城市最普遍、最經常、最重要的治理手法。」(14:46:31)

李步雲:「中國,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要求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轉變,放棄國家包攬所有社會事務的做法,因而學者普遍認為要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但是近年來,一些學者對此提出了置疑,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社會是歷史的必然,社會應該強大,但是小政府的提法和概念可能會導致政府無所作為,在經濟活動以及信息萬變的國內國際事務中放任自流。我個人比較同意這一看法。對世界性城市來說,尤其需要一個權能廣泛、人力財力投入大的強政府,以應對經濟發達、交往頻繁、人口眾多又過程復雜、事務廣泛又多變的世界城市的現實狀況和需要。」(14:48:00)

李步雲:「然而強政府又面臨保障市民權利和制約政府權力、以及社會安全和政府誠信等嚴峻課題。這就要求這樣的強政府不僅要高效、而且要合法。因此,建設一個法制政府尤為必要。市場可能失靈,政府也可能失靈,政府萬能的信仰是靠不住的。加強培育社會力量、完善市民社會建設,近些年來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潮流。中國的情況同樣如此,包括各種社會團體、非贏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各類社區,這些民間組織,在架設個人和政府的橋梁,在緩和矛盾過程中間,所體現的作用,已經日益顯示其重要性。並且城市中的各個功能領域,顯示了政府和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14:48:59)

李步雲:「對市民社會的培育,可以通過廣大公民對公眾事務的各種參與,將其培養成為世界城市所需要的自主、自治、自律的市民。也實現了公民廣泛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民主精神。市民社會可以促進政府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社會的一切組織和活動,自然都應當依賴法制的規劃。世界城市治理的法制化,政府依法行政,是關鍵性地位。政府應當是法治型政府,由世界城市的性質、特徵、地位和功能所決定。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世界城市行政權力日益強化,是國際上的一個普遍的現象和趨勢。中國的情況同樣如此。中國國務院2004年頒布《關於全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實施綱要》提出幾個方面的任務,要求在10年內建立法制社會的目標,中國國際關系密切的城市、尤其是世界城市,正在貫徹這一綱要成效顯著。在行政權力日益強化的今天,如何更好更有力的加強對政府權力的監督和公民權利的保護,也日益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中國的行政權力的國務院監督制度正在完善,其內部監督,包括檢察審計等專門機關的監督,和行政服務、行政法制的監督,包括權力機關、審查機關的監督和各種社會的監督等信息公開制度,公眾舉報制度等等,日益和社會相適應。這一力量正在逐步加強。」(14:51:49)

李步雲:「中國目前的形勢,和世界城市在改革開放上所處的戰略地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國際性大都市在權力制約和研究保障方面,都為全國起了示範和帶頭作用。所有這些制度也都已經納入法制的軌道。依靠法制進行推進和保障。中國在世界城市政府治理上的另一個觀念和制度的轉變和變革就是,創設服務型政府這也是先進的世界潮流。」(14:52:16)

李步雲:「2007年黨的執政黨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要求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和公共服務。加快推進政績分開、政務分開,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的重要區別是,在法律表現形式上,權利是第一位的。政府權力和職責和職權是不分的,憲法和法律賦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某項職權也賦予某項職責,責任是第一位的。政府公務人員他享有某種職權首先要承擔某種職責。他昭示國家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國家的權力是手段,公民的權利是目的。政府存在的意義、目的和價值就是為實現公民的權利而服務。由於世界城市人口眾多,事務繁雜,行政權利強大,容易產生只重視管理、忽視服務的風格,這就要求強調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為市民提供服務,需要樹立法治理念和弘揚法治精神。」(14:54:17)

李步雲:「廣州市最近幾年,個別的法院一年審判的案件才300件以上,解決這些事物的辦法,除了加強人力財力的投入,強化違法犯罪預防機制,如中國式行之有效的治理,另一個根本性的出路是發展非訴訟的解決機制。調解本來是東方的傳統,非訴訟的解決機制稱為ADR(音),二戰以後在西方流行起來,在紐約這種方式已經相當發達。我國司法制度中,開始強調簡易程序、訴訟調解等制度的重要性,各種形式的非訴訟解決機制,得到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大城市,在這方面的工作成效也十分顯著,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好處在於,有利於緩解司法資源緊張的壓力,降低社會成本、擴大民主參與,促進社會和諧,適合法治可持續發展的需要。」(14:56:48)

李步雲:「中國的法制建設雖然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但是離法制國家的理想狀態還需要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雖然中國的發展水平在整體上同西方一些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國在實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前提下,採取了經濟體制改革領先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戰略。採取了以法制促民主,以法制保人權的路徑。因此,在法制發展的某些方面,中國已經同國際接軌。已經同西方、法制先進國家縮短了距離,並且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色。中國的若干國際大都市,由於一些經濟政策文化上的優勢,和所處的戰略性的地位,他們的法制發展水平正在朝國際上靠近。中華民族有著謙虛好學的傳統和品格,中國學者正在驗證、研究這一領域的問題。上海法律研究院張之民教授(音)等編著的《世界城市的法制化治理》,以紐約市、東京市為參照物,就是這方面的成果。」(14:58:01)

李步雲:「我這些發言講的比較原則一點、概括一點,我們的成就不要誇大,也不要估計過高。本著是這樣意思。今天老外不多,主要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大家一聽,意思就容易明白。我 還有5分鍾,我再補充一點意見。」(14:58:59)

李步雲:「昨天晚上我來了以後,就看了一些論文,也看了劉小斌(音)教授搞的綜述,我感覺到這些論文,我感覺到今天這個主題講的非常之細,研究的非常之深,這裡面涉及到我們今天,有兩個,我們的書記和我們的主題發言,提到的兩個概念我用簡單的幾分鍾補充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國家的權力和公民的權利是什麼區別?」(15:00:09)

李步雲:「我發現,多次發言中央文件使用這兩個詞,搞錯了。而且我們很多人搞不清楚權力和權利的分別。他們把國家公權力的權利職權放在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模式裡面。這樣一來,我們中國的法理學教科書一直沒有職權和職責這一章,公法裡面的職權和職責沒有,都是講的權利和義務。這里我願意提供我個人的一些思考。我從8個方面來區別這兩個概念。對於這兩個概念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正確的人權觀,我認為是重要的。」(15:01:17)

李步雲:「第一,在法律上,職權和職責是一個東西。而權利和義務,權利是權利,義務是義務。」(15:01:45)

李步雲:「二、國家的權力不能放棄、不能轉讓,放棄和轉讓實質是違法。公民的權利可以放棄可以轉讓,我不去投票,我把財產讓給人家。」(15:03:01)

李步雲:「三、國家的權力,本質上是一種支配力,力量的力,它和相對行政人,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公民的權利,彼此之間,地位是平等的。」(15:03:42)

李步雲:「四、國家的權力本質上不是利益,不是公共利益。而是恩格斯講的權威。有人權的地方就要有權威和服從,是那個權威。但是公民的權利它本質上是一種利益。」(15:04:13)

李步雲:「五、政府的職權和職責,職責是本位第一,是第一位的。你掌握一種權,憲法給你一種權力,你首先應該意識到這是我的一種責任,一種職責。我們的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就是根據這樣一個理論,現在這個理念來的。」(15:04:52)

李步雲:「六、法律對公民,不禁止即自由。」(15:05:47)

李步雲:「七、權利,公民的權利,產生政府的權力,而不是相反,公民的人權,是人依據人的本性、所應當享有的,不是任何國家給他的。」(15:06:09)

李步雲:「八、國家權力是手段,公民權利是目的。」(15:06:23)

李步雲:「前面我已經講過了。我把這八條,作為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所區別的一個界限。對不對,供大家參考。」(15:06:51)

李步雲:「再用兩分鍾念一下。剛才好幾位領導提到以人為本,是我們治理城市,最和諧的價值,是個靈魂。我今天講一下,我對十七大,做一點發揮。把以人為本概括為十句話。十個核心內涵。」(15:07:52)

李步雲:「1、人的價值高於一切,我們是人本主義,不能搞物本主義。2、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不能像文化大革命一樣,運動群眾,不能搞所謂的政績工程。3、崇尚和彰顯人性。現在人性化管理就是以這個理念,普遍全面推開。4、人是發展的中心,也是我們十七大講的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為人民所共享。5、要做到人的全面發展。6、堅持人的獨立自主,也是尊重人的自由。我把我們30年以來所有的改革措施,概括為:松綁、擴大地方企事業單位和勞動者的自由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7、尊重人們的首創精神,小崗村18戶農民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典範。8、權利優先於義務。9、公民的權利優先於國家的權力。10、歸根到底要尊重和保證人權。尊重人權就是為了人的幸福,為了人的一切追求。實現人的一切價值。我今天的講話就到完了,謝謝大家。」(15:10:59)

② 法治中國演講稿500字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夢·法治路》。
記得《中國合夥人》里一句台詞讓我記憶深刻,「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黨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既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
眼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中國夢的一個重要內容,而民主法治,正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首要內容,它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其重要保障。
法治與和諧社會的內在有機聯系,表明了法治對於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法律本身就是追求社會和諧的產物,和諧社會的性質就包含著對於法治的要求。法治既是和諧社會的必備要素,又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它包含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維護,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以及把憲法和法律作為治理國家最高權威的價值取向。
在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歷史任務的今天,作為監獄人民警察不僅要充分認識法制宣傳教育在推進依法治國,為實現偉大中國夢提供法制保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還要深入學習與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平安新疆,法制新疆建設,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監獄作為國家刑罰執行機關,擔負著執行刑罰,懲罰和改造罪犯的重任,在鞏固國家政權,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確保監獄持續安全穩定是我們每一位監獄人民警察神聖而義不容辭的責任,每一名有責任感,有職業理想和崇高價值追求的監獄警察都在為實現心中美好的職業願景努力奮斗者,為此,我們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和履行法定職責的能力,真正做到「學法知責」,「依法盡責」。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動人人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還要求我們監獄人民警察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立場,必須要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威嚴服務,要不斷加強自身理論修養,使自己具有更加豐富的知識,只有通過學習,才能不斷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反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防範處置能力。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民主法制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我們監獄人民警察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託,為了實現「法德結合,文明改造」的新理念,讓更多的失足囚子早獲新生;為了讓共和國多一份祥和與安寧,讓更多的家庭盡享天倫之樂,我們願將青春與熱血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監獄,將其變成放飛希望的綠洲;把昔日的浪子,改造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用博大無私的愛,去完成黨和政府賦予我們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光榮使命!

③ 誰給我寫篇關於中國式過馬路的演講稿 謝謝

法律有懲罰的功能,但最重要的功能還是預防,駕駛證新規無論規定得多麼瑣碎、細致與嚴厲,對大多數人來講它依然是一個預防交通違法的規定,是要通過法律的嚴肅性來培養交通參與人守法的自覺性
最近流行一個熱詞叫「中國式過馬路」,意思是說不管前面是紅燈還是綠燈,只要「湊夠了一撮人就敢走」。這種「中國式過馬路」已經和隨意踐踏草坪、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等行為一起被媒體歸入了「中國式陋習」的大概念之下。與「中國式過馬路」有異曲同工之意的還有「中國式駕駛」。現實生活中,中國的一些司機開車是專門開給警察看的,只要前面沒有交警、沒有探頭,紅燈敢闖、限速敢超、酒後敢開、路中心敢停。
隨著中國駕駛員的增多,「中國式駕駛」也越來越凸現,其所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以至於公安部不得不把修訂後的駕駛證新規直指駕駛員的不良駕駛行為,立法者的思路很明確,意在以「嚴刑峻法」糾正「中國式駕駛」。其實說到底,「中國式駕駛」與「中國式過馬路」一樣都是規則意識缺失的表現,都是「別人做得我不做吃虧」的心理反應,而糾正這一現象,還是要從規則意識上著手。
規則意識是什麼?規則意識首先應該是社會的共識,也就是說遵守規則要得到社會大多數人的內心認同。毋庸諱言,中國人大多數缺乏規則意識,這也是中國法治建設過程中始終在努力去邁,卻還難以邁過的一道檻。中國人缺乏規則意識與文化傳統有關,與社會心理有關,也與現實中的很多困境與難題有關。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可能一朝一夕,但是不解決,中國的法治建設就只能在「執法法治」這樣一個水平徘徊,而很難走向「守法法治」。
規則意識靠什麼?規則意識要靠內心的自覺。公安部的駕駛證新規出台以後,由於它針對當前駕駛員的一些常見且比較普遍的不良駕駛習慣作了詳細的規定,而且設置了嚴格的處罰措施,很多人認為太嚴厲了,更有人對新規的執行力提出質疑,懷疑交通管理部門能不能做到嚴格、統一、無差別化的執法,認為沒有有效的執法再嚴厲的法規也是形同虛設。這種說法沒有錯,也很切中當前中國的時弊,這正是「執法法治」的突出特點,法治僅僅依賴於執法。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現實的局限性往往讓「執法法治」很尷尬,也很無奈。我們抱怨「運動式執法」,我們抱怨對一些帶有普遍性的交通違法行為交警往往視而不見,但我們只要看看中國的交警與中國駕駛員的比例,就知道所謂的統一無差別化執法有多難。當一些本該是小眾化的違法行為,在從眾心理的暗示下成為普遍性行為的時候,執法往往也會進退失據,這也就是「中國式駕駛」存在的現實土壤。我們盡可以指責執法的問題太多,但是如果忽視了硬幣的另一面,這種指責就可能顯得很片面。
「執法法治」是掛一漏萬,「守法法治」才是掛萬漏一,這個道理並不復雜。法律有懲罰的功能,但最重要的功能還是預防,駕駛證新規無論規定得多麼瑣碎、細致與嚴厲,對大多數人來講它依然是一個預防交通違法的規定,是要通過法律的嚴肅性來培養交通參與人守法的自覺性。要在中國這樣一個規則意識傳統欠缺的國家建立規則意識那將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但是再復雜也要有一個切入點,就像建一座大廈總要從第一鏟土開始一樣,而交通規則就是很好的一個切入點。隨著這些天人們的廣泛討論與爭論,公安部的駕駛證新規好像已經超越了一個政府法規規章的意義,而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了對中國人當前普遍存在的交通陋習的審視。
無論是「中國式過馬路」還是「中國式駕駛」,說到底都是「中國式陋習」。這些「中國式陋習」是中國走向世界、走向文明與現代化的阻礙,而克服這些陋習法律的強制力不可少,內心的規則意識與自覺的行動是關鍵

④ 寫一篇演講稿,主題 弘揚法治精神,共築中國夢想 謝謝大家了。

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
人生如船,夢想是帆,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把每個人的夢匯聚起來就組成了我們國家的夢,中華民族的夢,因此每個人的夢與國家民族的興衰榮辱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我們才能幸福和諧的生活。
現在是「法治」社會、文明時代,「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時刻規范著我們的行為。我們只有學法、懂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一句話,對於法律,我們必須了解它、學習它、遵守它。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它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這「規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們整個社會的「行為准則」。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扞衛它!
只要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
我最大的驕傲是身為一名中國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國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國,最不想放棄的稱謂是中國公民。我想你們大家應該也是如此,在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所以讓我們一起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

⑤ 國旗下演講稿 法治之聲1000字

們的日常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也正回是由於法律的存在答,我們的權利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那什麼是法?我認為法是安全的眼睛,她能讓我們辨明邪正,認清是非;她更是智慧的賢者,能點撥我們的思想,約束我們的行為。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法治昌明之時,國家就會迎來政治清明、國泰民安的盛世,如唐代貞觀時期,民風就十分淳樸,百姓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法紀更是異常嚴明;反之法治鬆弛之時,往往就會內憂外患、國亂民怨、朝代更迭,如五代十國期間就是如此。而當今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種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在民意訴求日益多元的當下,要想定分止爭,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唯有依法治國。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要想走好「中國道路」、實

⑥ 中國建國60周年和法治中國演講稿

建國60周年演講稿
我的祖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極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車,人們叫它「洋馬」,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用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因為那時的中國人沒有見過這些新奇的東西,也不會造,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那個艱苦的年代,我沒有經歷過,但從我看過的資料片中完全能夠體會,當時的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
神舟七號勝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員滿面笑容走出返回艙。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也是獻給偉大祖國60歲華誕的珍貴禮物和誠摯祝福。
今年,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很不尋常。面對嚴峻挑戰和困難,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共克時艱,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來自公\文:有約)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展開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斗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彌足珍貴,激勵著災區人民堅定信心勇氣,重建美好家園;鼓舞著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開、閉幕式表演、賽事組織工作、志願者服務、場館設施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給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更收獲了一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北京奧運會,使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滿懷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有多少悲壯,有多少感動,有多少夢想,有多少光榮,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裡,寫進了共和國的歷史畫卷。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沉著,統攬全局,駕馭各種困難和復雜的局面,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神七一飛沖天,奧運成功舉辦,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輝煌成就,令中國人民倍感自豪,人們發自內心地贊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 我們已經取得了光榮偉大的成就,我們必將書寫更加雄偉壯美的篇章。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對中華民族來說,抓住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符合億萬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祝願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祝願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淺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社會主義法治
黨的十五大正式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治國方略確定下來。而現代意義上的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式、社會控制模式以及價值系統是西方民主政治的產物,它強調的不只是國家通過法律來控制社會,而且也強調國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特權的存在。雖然實行法治是當代大多數國家的選擇,但是追本溯源,由於各國受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彼此間的法治之路都會有著或多或少的不同。本文試圖從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入手,探討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應正視和思考的幾個問題,以防止我們以浪漫主義情懷人為地割斷歷史,造成傳統的斷裂。
一、傳統法律文化必然會對當代中國的法治產生影響。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而是在他們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極端注重倫理綱常的社會,這一傳統生生不息。然而當代中國是必然要實行法治的,這是中華民族興起所必經的歷史過程。中國試圖建設法治國家的努力已有百餘年,但是回顧這百餘年的滄桑歷程,中國仍然沒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
1842年到1901年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中國在堅持根本的政治制度、倫理綱常不變的前提下進行了一些與西方法律接近的改良和補充,這是一條過於保守的道路。「這一道路的主張者沒有認識到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沒有清醒的認識到中華法系已經整體落後的事實,沒有充分認識到新的世界秩序的真諦,天真的以為中華法系只是一所只需經過一些修補就可以恢復完美的大房子。」 1905年開始的清末修律到1949年國民政府垮台,這一時期法律現代化的進程實際上是貫穿了「全盤西化」的原則;而自中國共產黨及其政權建立到1978年的法律現代化進程則以「全盤蘇聯化」為原則,這兩個階段的法律現代化都是照抄照搬他國的東西,無視本國實際,以強制推進的急功近利的方式迫使中國法律實現現代化,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失敗的。中國真正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之路,嚴格的來講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這百餘年並不成功的經歷與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以禮入法,禮法結合」,「刑民不分,以民為主」,「息訟厭訟,崇尚調解」等法律傳統相比,根基尚不夠牢靠。否則,當今的老百姓就不會稱秉公執法的公職人員為「青天大老爺」,也不會不自覺的將整個民族的希望寄託在為數不多的少數英雄人物的身上了。
中國要在法治的道路上趕超西方主要的發達國家必須要加速度的發展,對西方的法律文化要採取「拿來主義」,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正視歷史,正視現實,搞清楚我國法治建設中的哪些弊端與傳統法律文化有關,只有找到了症結,才能對症下葯。
二、在依法治國的道路上搜尋傳統法律文化的遺殤。
當代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魯克洪將文化分為顯型文化和隱型文化兩大結構。他認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無形的,有形的是顯型文化,隱形的是隱型文化。 參照克魯克洪的文化結構理論,法律文化可以分為顯型結構層面的法律文化和隱型層面的法律文化兩大結構。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屬於顯型文化,包括三個層面:法律法規、法律制度和法律設施,它總要人用權力來維持和運行,是一國法律文化的表現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屬於隱型文化,也包括三個層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法律思想。 它深藏於社會深層,是一國法律文化的根基。二者相互結合相互呼應才能推動法律文化的良性發展。在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主義文化也應如此,即社會主義社會主體應當具備與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和社會主義法治相適應的法律心理、法律觀念和法律思想。但事實情況是,當代社會主義中國頒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完善了諸多法律制度,完備了大量的法律設施,但是卻缺乏與之完全相適應的隱型層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設。
從本質上講,法治也是一種文化。起源在西方。古希臘社會是一個處於半島上,從事海事運輸的社會,整個社會並不是一個放大了的家庭,而是打破血緣關系的城邦商業社會。其後的羅馬時代,更是一個簡單商品生產高度發達的社會。商品經濟文明的歷史運動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更多的表現為理性化的契約關系。在這樣的社會中,不存在至高無上的王權,公民擁有盡可能多的權利,而這些權利中最重要的是對城邦的管理權。
古代中國的王權是至高無上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古代中國只有一個人的權利,其他人的權利在個人權力的陰影下盪然無存。因此中國沒有長出權利和民主的觀念,也失去了生長出法治的機會。
現在我們以一個完全異質的法律文化去改造一個具有根深蒂固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土壤的法律觀念和法律體系時,這一異質的文化推行起來所遇到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一)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強調國家本位主義,忽視個人權利自由。
古代中國社會「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導的,一個個的小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這種小家庭中,以長幼尊卑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寶塔型的等級結構」。 這種家族式的宗法等級結構需要國家的認可和扶植,由無數個宗法家族構成的社會必然會架起寶塔型的「大家」,因此中國古代政權的架構,很大程度上是這種家族制度的模擬和擴大,也就是說以皇權為中心的國家政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凡是在精神上支持、擁護這種典型的專制統治的觀念和理論,無論是強調以「權」、「術」治民的法家的國家專制和集權思想還是強調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同樣受到統治者的青睞,並使這些理論和觀念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護。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本位主義就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生存環境。
強調國家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注重團結,這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這種妥協沒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為社會主體的個性。而尊重人的權利、自由和個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歐洲許多學者和思想家們在分析中國為何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悲壯的落伍時都不約而同的認為是缺乏個性自由導致了這個偉大民族的衰敗。因為無條件的順從「這種束縛人的理智、才幹與情感的幼稚做法勢必削弱整個國家的實力。如果教育只是矯揉造作的形式,倘若虛假與規矩充斥並束縛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國家還有什麼巨大的作用!人類思想的精神還有什麼崇高的作用!當人們考察中國歷史的前進歷程,研究它的活動的時候,誰不為他們在許多方面一事無成感到驚詫!這是一個為避免錯誤而僅有一個人幹活的群體。這里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現成的,人們你來我去,你推我拖,只是為了不對該國那孩童般尊嚴的禮俗破壞。無論是戰斗精神還是思維精神都與這個終日守著火爐睡覺從早到晚喝著熱茶的民族無緣。」
今天國家本位主義的法律傳統雖然在制度層面上已經被否定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控制著人們的思想,這直接導致了現今我國公民對權利的不尊重,維權意識的淡薄。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口號下,中華民族的人民習慣了順從、忍讓,無形中導致了對法律的輕視、遠離和不信任,因此他們難以真正地以納稅人的身份理直氣壯的監督政府行為,理所當然地要求政府保障自身的權利,不卑不亢與政府對話。
(二)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是一種工具主義文化,忽視了民主的參政議政。
直至今日,部分社會主體仍然存在著法即是刑的觀念。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刑民不分,以刑為主」,法律只是君主統治臣民的工具,它一方面與專制政體一起造就了人們膽怯、愚昧、懦弱、奴性的人格,另一方面又與禮教相結合,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則行事,「追求『和合』境界,培育了人們『忍為尚』、『和為貴』的法律心態,然而和則忍,退則讓,讓則屈,屈則從,屈從則是非不分」。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下,人們對更多的是服從既定的法律法規,對法律是否侵犯了自身的天賦權利的追究是較少的,對至關重要的選舉權等基本權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政議政的觀念淡漠。
受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們經常秉持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心理,除非與對方有什麼深仇大恨,或者對方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訴諸於法院的。凡事的立場都是中庸,不偏不倚,很少鮮明表達自己的立場,唯恐惹禍上身。
(三)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等級觀念和等級秩序,忽視了平等。
縱觀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雖然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說,但是事實上在漫長的封建傳統中貫徹的卻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八辟」、「八議」和「准五服以制禮」等等級制度,嚴格區分嫡庶、房份、輩份、年齡、地位的不同。因此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的觀念在今天的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難以接受,即使在普普通通的民事生活中,權仍大於法,掌握著國家行政、司法、立法權力的人員以及這些人員的親屬們也享受著特權的待遇。這直接導致了權力腐敗的滋生。
此外由於古代中國社會是以血緣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形態,因此人情大於法、親情大於法也成為法治建設道路上的羈絆。
三、中西合璧,取長補短。
中國要奮起,歷史不能退回,我們實在沒有耐心去慢慢的培育法治生成的歷史土壤,因此人為的去培育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顯型文化相適應的隱型文化是必要的。
(一)理智地看待道德。
在道德方面中華民族溫和、穩重、熱情、善良、誠實守信、富有犧牲精神等美德都為中外所稱頌,但是我們在發揚道德優勢的同時,還要理智的看待人性。人畢竟是社會中的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舍己為人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是社會上少數精英人物的高尚情操,不能以此來要求普通的民眾,因為普通人是無法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如果一個制度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礎上,那隻是一種理想,這個制度就會失去它所存在的最初價值。如果強迫人們去接受並遵守這一制度,就扭曲了人性,最終的惡果要麼使人變得虛偽要麼使人變得盲目。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美德的同時,應該借鑒西方國家的法治理論,尊重人,給與人充分的自由,同時要勇敢的面對人的劣根性,並從制度上對其予以限制。
(二)認真的對待私權利。
法治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須為解決人類的終極關懷而努力奮斗。幾千年來,法學在西方始終能夠成為一門顯學,法治能夠在西方社會始終成為熱門話題,與西方法治的主要價值觀念——自然法對人的終極關懷的關注密不可分;而中國的法學長期以來在工具主義的傳統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以義務為本位的,中國的「法治」長期以來讓人感到毛骨悚然,難以成為國人的自覺自願行為,就在於過去中國的法治對人的終極關懷關注不夠,不能成為人們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種生存方式。
現在我國在法治建設這一大好環境下,在有制度支持的同時,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普及權利的觀念。以國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損害為前提,一方面要教育掌權者尊重公民的權利,另一方面要鼓勵公民積極行使權利,爭取權利,維護權利,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的各種制度有的放矢。
(三)充分地培養民主平等。
民主簡而言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西方使用的"Democracy"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涵義:其一,由全體公民按多數裁決程序直接行使政治決定權的政府形式,通常稱為直接民主;其二,公民不是親自而是通過由他們選舉並向他們負責的代錶行使政治決定權的政府形式,稱為代議制民主;其三,在以保障全體公民享有某些個人或集體權利為目的的憲法約束范圍內,行使多數人權利的政府形式,稱為自由民主或立憲民主;其四,任何一種旨在縮小社會經濟差別(特別是由於私人財產分配不均而產生的社會經濟差別)的政治和社會體制,此外還包括公職競選、言論和出版自由以及法治。 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所有人都應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和同等對待。平等權利是不可剝奪、不可讓渡的。平等權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享有最大限度的選擇自由,充分實現人在各個方面的才能。平等權同時意味著可以享受個人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的自由,因而也享有免遭其他人或個人聯合體侵害的同等自由。西方這一優秀傳統在我國要開花結果,我們首先要鼓勵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既要做到孝敬尊重父母,同時也要讓父母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處理自己遇到的事情,父母對孩子給與指導和幫助,而不是要予以命令、強制和批評。其次要培養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選拔公職人員的方式上從過去的"暗箱操作"走向"陽光操作"。公選注重人才的自選性,讓人才所在單位部門推薦、發動群眾民主推薦、鼓勵人才自我推薦,從而給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機會。這樣通過外部環境外在地來逐漸改變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使我們隱型層面的法律文化迅速的適應顯型層面的要求。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