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屈原的演講稿

屈原的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1-03 22:45:45

A. 「古代屈原,談今愛國」演講稿

據《史記》記載, 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 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 連帶的也不採納他的諫言, 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悲憤, 落拓江湖, 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 懷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死後數十年, 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據說屈原投江後, 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 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起船隻, 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准備的粽子, 雞蛋等食物, 撲通的往江裡面丟, 說是讓魚假吃了, 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 說是要葯暈了蛟龍, 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 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黃酒抹七竅, 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後,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 人們都要劃龍舟, 吃粽子, 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B. 求好人幫我寫篇演講稿,關於弘揚屈原的求索精神;任弼時的駱駝精神;汨羅龍舟的競渡精神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個人獨立創作時代的開創者,他開創了一種新的詩歌——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無論是從文學角度,還是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都有著跨越時空的意義。屈原作品中的」求索」與他探求國政民生是一致的,這種求索精神是屈原思想的主體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黑格爾曾說:「民族精神是認識自己和希求自己的神物」。中華民族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精神;其支撐點是自強不息的開創精神、艱苦奮斗的自立精神。

任弼時他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就是得了重病也不肯休息;他為別人想得多,為革命想得多,唯獨為自己想得少,總怕麻煩人;他自己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而且還嚴格要求子女及身邊的人這樣做。劍英同志曾在《黨和人民的駱駝》一文中寫到:「弼時同志終身都是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一心只有黨和人民的利益,從不計較什麼名譽地位,不管人家知不知道,他總是三十年如一日地為黨、為人民貢獻出他的一切。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任何的個人計較。他是傑出的共產主義者,是我們黨最好的黨員,是我們的模範。」這段話,說得何等好!這143個字全面地總結了任老的偉大一生,也可以用「駱駝精神」四個字來概括。

作為貫通我國龍文化與端午文化的群眾性活動,龍舟競渡有著廣博厚重的文化內涵,與中華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精神傳統一脈相承,具體說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尊賢哲、愛國家的愛國情懷。千百年來,屈原剛直不阿、憂國憂民的賢哲風范一直感動與感召著後人,人們以龍舟競渡紀念這位先賢其二,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龍舟賽中,參賽者們頑強拼搏、百折不撓,完全沉浸於物我兩忘、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的「拼搏、前進」的精神意境之中。其三,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其四,慎終追遠、感念祖先的感恩意識。其五,和而不同、團結協作的集體理念。在當代,這種精神有著特別現實的意義,它是我們既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又共同發展的文化精神紐帶。

C. 求一篇「端午節話屈原」的演講稿

端午前後,華人世界各地華人往往要舉行龍舟賽。
關於龍舟賽的起源,有個深入人心的說法——為了紀念屈原。但聞一多有考證,認為此說並不正確。

一般認為,中國人的祖先曾以「龍」為圖騰(也有反對意見,認為「饕餮」才是最古老的圖騰),但既然「龍」是遠古圖騰,而龍舟的出現也早於屈原。所以,聞一多的指迷是有道理的。舟以「龍」為飾,理應與圖騰觀念有更緊密的聯系及用途和(心理)價值,而不大可能出於某次實際的「救生」活動。

聞一多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劃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競劃刻著龍飾的舟船是「龍祭」的重要內容。

歷史上,許多古老民族的圖騰一般都是具體的植物或動物,中國的圖騰崇拜卻不然,這些圖騰都是幻想出來的產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們熟知的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超自然神靈。這與水旱之災一直是困擾華夏生民大患可能有密切關系。諸如上古傳說大禹治水表現的。因此,「龍旗」「龍舟」的出現及其最原始的「功能」確實可能要從圖騰、宗教觀念中去尋找。

聞一多認為,屈原汨羅江投河自殺與端午「祭龍」在時間上是個巧合。但僅僅是巧合,卻又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後來紀念屈原的說法可以取代龍舟競渡的原始功能——「龍祭」。

這里就引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個人魅力取代神的地位--宗教信仰談何容易?還有,「龍」的外在形象凶險,它成為圖騰固然不難解,但中國人卻喜歡以形象張牙舞爪凶惡的龍為自己的祖先,喜歡自稱是「龍的子孫」?

文史專家對前一問題看法比較一致。中國古代文化史研究領域有個術語:「神話的歷史化」。

所謂「神話的歷史化」,是指中國古人習慣於把上古神話傳說當成真人真事來紀錄。比如後羿,誇父……這些神話傳說中的遠古的神,在後來的記載中大都失去了神的色彩,更像真正存在過的人物。

神話的歷史化表明,中國古人對「神」的態度很早就不太認真、不太虔誠了。《論語》就說「孔子不語怪力亂神」。

讀過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不難發現,中國古代的「神」譜系不清,與人的形象差異非常大。這與古希臘神話完全不一樣,古希臘的眾神最後發展成熟到有完備的神族譜系,古希臘眾神都有人形的血肉之軀。

中國遠古神話中的神,從形象到性質都有很強烈的不可捉摸的特點。但這樣的「神」是如何跌落在地一變為「凡人」的(如「誇父不自量力,與日逐走」的說法)?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圖騰的「龍」作為早期宗教觀念的產物,雖然曾具有決定人之福禍的「無邊法力」,但中國古人對神的態度的極端實用主義態度是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到,進入階級社會後,「龍」的功能很快萎縮了,它後來成了皇族標志——只有皇室成員才有資格自稱「龍子龍孫」,他們當然不會承認老百姓也是「龍」的後裔。另一個有趣現象是,皇族對這個徽章的「商標注冊」、「侵權」問題似乎也不那麼看重。所以我們同時可以觀察到,在中國民間「龍」一向也是可以隨便議論、描寫、勾畫的對象也可以作為飾物,所以《葉公好龍》那樣的寓言可以一直流傳下來。

中國古代沒有形成像樣的宗教,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學者說法不一,這個復雜問題略過不表。但如果把它作為實用主義心態的古老根源解釋,卻是很有說服力的。因為對信仰這玩藝不認真,紀念屈原的活動,才有可能順利取代「龍祭」的本意。古人對龍的態度如果真的很虔誠,那麼屈原是不可能取代「龍祭」的,今天提起龍舟競渡,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與祭「神」有關,反過來也印證了中國古人對神的不虔誠。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祭屈的劃龍舟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隋書·地理志》說:屈原投江後,「士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舟小,莫得渡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諸郡率然。而南郡、襄陽尤甚。」

很明顯,劃龍舟的紀念性質發生了變化,紀念變成了民間的競賽。

宋代陸游的《歸州重五》詩說:「斗舸紅旗滿急湍,船窗睡起亦閑看。屈平鄉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黎盤。」陸詩的意思是,由於加入了龍舟競渡之戲(斗舸)的要素,紀念屈原的活動就顯得更氣象非凡,大異於過去僅僅往江里投粽子了。

斗舸--即劃船競賽,熱鬧非凡、喜氣洋洋,完全改變了過去祭祀活動所有肅穆凝重的氣氛。

其實,早在唐代,龍舟競渡的性質就發生了深刻變化,它不僅熱鬧,甚至官方也介入了,這種介入的後果在中唐節度使張封建的《競渡歌》展現得一清二楚。

該詩雲:「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郡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瀚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權路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唐代龍舟競渡的冠軍獎品是一隻銀碗,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劃船錦標賽」。

龍舟競渡並非源於紀念屈原,但人們淡忘了「龍祭」的本源,只知道祭屈的龍舟競渡活動,這對屈原無疑是崇高的贊譽。

屈原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巨大,所以官方也就介入民間祭屈活動。官方的介入則必然進一步異化這一民俗活動。張封建詩描繪激烈的競賽場面,紀錄了失敗者臉紅脖子粗的懊惱狀,失敗方的拉拉隊「心似火燒」的表情。更耐人尋味的是作者最後筆鋒一轉,把這種競賽的場面與官場的爭權奪利聯系在一起。

龍舟的「競技化」居然能激發張封建這一奇特聯想,這表明龍舟的競賽特徵已經明顯壓倒了紀念性質。

那麼,又如何看待「龍祭」的這一變遷?

在此,古希臘「馬拉松」故事可作一個很好的參照物,馬拉松故事與紀念屈原的劃龍舟有一個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二者都與「愛國主義」有關。

馬拉松是進入現代奧林匹克殿堂的第一批項目,它現在已經成為風靡世界、高度商業化的運動,那個古希臘的傳令兵也因這項運動的世界化而家喻戶曉。不過,按當初希臘人的想法,他們是希望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永遠留在希臘故土舉辦的。如果當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同意的希臘人的提議,那麼就不難想像,現代奧運會決不可能有今天這么大的影響力,馬拉松跑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事實上,古希臘文化的影響力遠遠超出歐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於現代奧運會這個媒介。

龍舟賽與馬拉松比相,在這方面正好成了一個反例。盡管今天也有所謂的「國際龍舟賽」,但實際上這項運動僅局限於華人圈。

1993年有報道說,是年8月,中國大陸將出現一幕炎黃子孫大聚會的壯觀景象,世界華人將分別在岳陽、九江和北京舉行龍舟系列大賽。目的是「以舟為媒,廣交朋友,增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凝聚力,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在國人的觀念里的龍舟賽還是民族的。所以屈原與那個希臘傳令兵比影響范圍自然要小得多。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把一項民俗競技活動納入世界競技圈,是擴大影響力的最好辦法。所以韓國人極力地把跆拳道塞進奧運會,而中國人也開始琢磨如何把武術塞進奧運會,這樣還能多弄幾塊金牌哩。

「龍祭」的變遷說明,我們的祖先對「龍」曾認真過,於是它變成了圖騰;後來對龍的態度又不那麼認真了,所以劃龍舟才可能被紀念屈原取代。

遠古之「龍」並無仁慈之象,醜陋而凶險;

「中古」的龍,是皇家的徽記;

皇權被打倒後,「龍」又成了民族的旗幟。

不過從「龍祭」的變遷過程看,口口聲聲自命「龍子龍孫」實在很沒意思。

D. 歡度端午懷念屈原演講稿

浪漫的悲劇
老人灰色的眼角淌下蒼桑的淚水,敢問蒼天,蒼天無情;敢問土地,土地無言,只有那向東的江水,急湍著波濤,做出了如歌如訴的迴音,於是老人決定選擇用江水的清冷來洗去塵土的污蝕。

這是屈原的故事、屈原的人生。幼時我們竟然不知道幼童的快樂節日竟會建立在一個愛國詩人的血肉靈魂所不能承受的痛苦上,我曾經以為屈原是脆弱的,把沉痛的傷口留給後人,自己用輕松的方式,拂袖而去,這是一種逃避。如今,已不像曾經那樣主觀堅持,而把事情看得更客觀些。《離騷》讓我讀懂了不一樣的屈原,我總相信冥冥之中,他已經預想到了自己的結局,正如那句「余既不難夫離別合,傷靈修之數化」屈原對國家愛已超乎生死,是一種信仰,死對於他而言,只是放逐自己對人世的失望無奈,屈原的死又何嘗不是在為世人償還,償還那些讒言不正的,虛偽貪婪的人所欠下的罪行,以自己高尚的的靈魂去救贖。他的死喚醒了一批人,又震撼了了另一批人,即使是秦國也會為屈原的人格而屈服,那是超脫世俗、權貴的。那些排擠,嫉妒他的人們定會在內心覺得不安,楚懷王定會為失此良臣而懊悔。

屈原以悲壯的形式離開,世人以無盡真摯的心去緬懷。

屈原是由遠見的,擁有商鞅般的創新意識,可惜,每朝有每朝的腐朽,每代有每代的阻礙,那些擋在楚國興盛途上的奸險小人實實在摧毀自己,屈原覺得悲哀了,他把他的愛、恨全交獻給了《楚辭》的創作,說到《楚辭》,如今無人不知屈原,王國維認為《楚辭》的創作為以後的戲劇作了基奠。比起被世人久聞的《離騷》,我猶記得我讀《懷沙》時候,是以一種惆悵的心情,這是屈原一生最後的詩文,我想它並不能稱為是冰冷的絕命詩,它是由溫度的,是詩人灼熱的心,是詩人靈魂的升華,它讓看他的人心靈震撼,我開始想像他身旁的景物,初夏閑散的熱氣,低靡的鳥鳴,滔滔冗長的湘江水,一切是那樣平靜,而他卻用一首《懷沙》來解釋此刻他所看見的一切,《史記》在記錄《懷沙》全文之後接著說明:「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並且在東方朔解釋了「懷沙」的用意說:「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復東,懷沙礫而沈兮,不忍見君之蔽壅。」由此可知,懷沙是懷石自沉的意思,這又為他的死憑添了難以形容的悲壯。

屈原如同開在山峰高潔的雪蓮,即使是那樣美好卻又不為世人所取用,他活在陰暗的蒼穹下,他和那個社會的分歧是無法拼湊得了的,人在自己一切希望破滅了的時候,只有以死來明志,他的自殺是可以被世人所理解的,這是一場必然,換句話說只有死才能留下自己對國家的忠誠,這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劇。

總之,李白這樣寫道:「屈原詞賦懸日月」。每年的端午節時,終會讓我記起這樣的屈原,每當品嘗粽子的時候,也總會覺得里頭一定裹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屈原告訴我們要連他的生命一起活著。

那個投河的老人,化成一縷純凈的風,吹往永遠有太陽的國度。

沒有易水送別的豪情,沒有烏江自刎的悲壯,卻是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造就了一代聖人,也留下了那風騷萬種。
回想當年,輔佐懷王。議國事,出號令,應諸侯,忠肝義膽,義薄雲天。有卧龍的智謀,魏徵的直言。卻不想,君王無道,官場渾濁,空感嘆:世間險,人情惡,欲箋心事,獨語斜闌!冥冥之中早也註定,君無用武之地,英雄終歸末路。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鐵血男兒,錚錚傲骨。生亦何歡,死亦何懼,但為君故,可拋頭顱。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卻了你一腔熱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夢醒後的屈公無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滿腹冤屈更與何人說!月光皎潔灑銀鬢,眉宇深鎖吟《九歌》。
屈公才調更無論,外修內美勝世人:綻放出浪漫主義的奇葩,文采風流;引出傳世之《離騷》,光華萬丈!感動於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傾倒於你「扈江離與辟芷兮,忍秋蘭以為佩」的完美;折服於你「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堅毅!滔滔歷史長河,留下了你不滅的精神,永恆的身影。
屈公雖無關羽之勇猛善戰,卻有他的忠肝義膽 ;雖無陶潛的恨世嫉俗,卻有他的高潔傲岸。然而你痛苦終結了曾經輝煌的一生。曾知否?沒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壯美的人生,而沉醉於夢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註定了屈公悲劇的一生!
從左使到囚徒,從郢城到汨羅,屈公之心,為君而發,為國而搏,為天下而奔!卻終絕筆《懷沙》,魂歸汨羅,不為人傑為鬼雄!
悲哉,風雨一生!
痛哉,多情一生!
壯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E. 速求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演講稿~

屈原是中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生於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的楚國,當時正是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轉變的時期,秦、楚、趙、魏、燕、韓、齊七大諸侯國割據稱雄,不斷進行兼並戰爭。

戰國七雄之中,秦國最強,而對秦國的軍事壓力和楚國的政治腐敗,屈原極力主張對外聯齊,對內變法圖強,進而統一中國。

屈原的政治主張雖然遭到奴隸主貴族集團的破壞,未能在楚國實現,公園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軍南下,攻破了郢都最後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自盡,但他的詩篇「離騷」,「天問」等,卻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通過上述所敘及不斷的學習使我懂得了一個強烈的愛國主義者對國家和人民做出的重要貢獻從來都是可歌可泣的一段悲壯歷史的展示。在學習先輩屈原感人的愛國主義先進的思想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屈原與奴隸主權貴之間的斗爭,其次,就是他門下的兩個門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差異的鮮明區分和對照,下面就我個人用所學習的觀點闡述以下三點學習心得體會:

一、對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認識

公園前305年楚國內憂外患,國貧兵弱,內有奴隸暴動反抗,外有強秦壓境,以奴隸主貴族勢力為代表的南後集團在此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為保其貪圖享樂,榮華富貴及小集團利益向楚懷王游說親秦順從策略;而以奴隸,百姓、有識之士為代表的屈原集團則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的策略;這些表現可以在一次眾大臣及屈原與楚懷王的交談中得以佐證:

楚懷王言:楚國內外交困長此以往豈不是動搖國之根本。南後言:如今強秦壓境,大王還是與秦國訂立盟約世代修好順從秦國。屈原言:難道順從秦國楚國就可以安然無恙嗎?秦國自變法以來,國力大增,他不僅攻佔韓國,魏國、趙國的土地,如今又想來攻打我們楚國與齊國,秦國處心積慮要完成一統霸業,征服六國席捲天下,在這種時候還想用討好秦國的辦法來換取楚國的太平豈不是異想天開,自欺欺人嗎?楚國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內修法制,棄舊圖新才能掃除疾病富國強兵抗拒秦國的兼並。

二、屈原門生宋玉放棄信念投奔權貴昭然若揭

因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期間,在這最艱難的時刻,他曾精心教導賦予厚望的門生宋玉棄他而去投奔權貴南後集團,這使得屈原不得不發出由衷的表白感嘆道:急風勁草,日久見人心啊!而這一突變卻將宋玉其人貪圖享樂及榮華富貴的丑惡賊臉暴露的昭然若揭,向這樣追逐名利,胸無大志、背信棄義之人豈能留在志向遠大,剛正不阿、愛民如子、博學多才,憂國憂民的屈原身邊呢?因此,向宋玉這樣的卑鄙小人只能屈服於南後集團。

三、屈原侍從女僕嬋娟堅定信念追隨屈原永不放棄

在屈原胸懷大志,窮困潦倒、報國無門,迷惘彷徨慘遭奸人所害之際,侍從女僕嬋娟不但不棄不離反而用多年在屈原身邊所學到的堅定信念來開導屈原道:先生不必痛心,宋玉雖然離你而去,但願意追隨先生的還大有人在,就已嬋娟來說,雖然能力微薄進不了什麼大的力量,但我不會忘記先生的教導,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法制獻給楚國。屈原聽後倍感激動的感慨道:嬋娟,你真是我的好學生啊!嬋娟最後因誤飲南後集團毒害屈原的毒酒身亡,臨終前屈原抱住她悲痛萬分的自責道:嬋娟,是先生害了你呀!嬋娟則堅強的答道:先生,我真高興,我寧可用我微弱的生命來代替先生寶貴的存在,我是多麼高興呀!先生,我的父親,我的師長,我總想照你的話去做,把我的生命獻給楚國,可是我做的太少了,我是多麼的遺憾啊!先生,你要保重,你要努力啊!就這樣一代巾國女豪永存於中華民族屹立不倒。在這可歌可泣的悲壯史實中,嬋娟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光輝篇章與前者宋玉的背叛形成了鮮明的區分與對照。

通過以上屈原與奴隸主權貴之間的斗爭及門下兩個門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差異的鮮明區分和對照,使我感慨萬分,屈原一生追求推行變法謀富國強兵之略,言廢除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無功而受事,無爵而顯榮的制度;主張鏟除這些危害楚國的蛀蟲,應將他們押送至邊遠地區開荒;宋玉的膽小弱落及嬋娟的赤膽忠心;這一切的一切反映了萬惡的舊社會對國家和人民離心離德腐朽的一面,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屈原在中華文學發展史上,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佐證了一個國家的命運並不能因政治腐敗專權而改變滅亡的宿命。假設,屈原的政治抱負能得到當時楚懷王堅定而強有力的支持的話,那麼,毛主席那個年代的制度將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提前兩千多年得以實現啊!而後的中華民族現在的情景又將是什麼樣的一個結局不得而知,估計,歷史學家會給出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復。

通過以上我個人對學習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心得體會的敘述,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額豐,受益匪淺的是讓我懂得了人生是如此的渺小而又輝煌。收獲額豐的是使我懂得了一個真理,那就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真正強大緣起於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一代又一代領袖偉人而定。

通過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我的熏陶,使我倍感珍惜,也讓我感到將來在工作中的責任重大,雖說我個人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工作能力遠不及先輩屈原所貢獻的萬分之一,但是,只要我不斷的加強學習,樹立堅強的人生觀,價值觀就一定能夠為祖國,單位、集體的強大與輝煌做出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F. 求一篇「端午節話屈原」的演講稿

***端午佳節話屈原***

http://board.verycd.com/t194492.html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

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G. 《祖國在我心中》演講稿1000字(寫屈原的)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祖國!一直在我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看,世界最長的古代防卸工事——萬里長城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聽,九曲河一浪接一浪拍打在岩石上;望,珠穆朗瑪峰直插雲霄,高不可攀。我的祖國母親還教會我許多知識:冰山上的雪蓮教會我純潔,海風中的乳燕教會我勇敢樂觀,藍天下的雛鷹教會我要抱負遠大,黃河邊的山丹丹花教會我熱烈頑強。
但是,回顧過去,中華民族蒙受了許多屈辱,飽受了外國侵略者的欺凌和辱罵,黃河竹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肆無忌憚地向中販賣毒品,每年約存45000萬箱毒品運入國內,給中國人民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在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發卻了侵華戰爭,攻佔了中國首都,不但搶掠了圓明園金銀財寶,還為了毀滅證據,英法聯軍就用一把火燒掉了圓明園,並把搶去的物品以高價賣回給中國,還簽訂了瑗琿條約 ,中國割讓了黑龍江以北和多萬平方公里的地地給英法聯軍。看到這一景象的日本決定對中華宣戰,隨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
歷史上,中華民族雖然多次遭外列強入侵,但每到歷史危急關頭,總有千千萬萬仁人志士,憑著一顆顆赤誠的愛國之心,舍小家,顧大家,拋頭顱灑熱血。記得以前黃繼光,在歸後的危急時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敵人的炮彈,攻佔了那一個陣地。還有我國的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他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在開鑿隧道時,他對工作一絲不苟和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最後,詹天佑完成了任務,給蔑視中國的人一個有力的回擊。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讓東方雄師從噩夢中奮起,。先驅者的熱血復甦了千年凍土,神洲才露出青春的笑臉,」春天的笑臉」響徹大江南北,中華啊!展開了嶄新的畫卷。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奮起反抗,趕走列強,發奮圖強。大力改革。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體育方面取得很大進步,在2008年奧運會,我國獲得了51塊金牌,高居金牌首榜。
改革開放的30多年,是中國經濟最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現在,中國經濟迅速擴展,國內生產值增長近60倍……
同學們!歷史向我們證明了落後就會被挨打,而振興中華的重任將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我們不能辜負人民的期望,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艱苦奮斗,作國家的頂樑柱,為中國民族的振興而努力拚搏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H. 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

今天是端午節,我要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於是,媽媽給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端午節是因為專一個偉大的詩屬人 ----屈原而誕生的。端午節是一個多民族的節日,它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我還知道端午節人們的習俗:1.賽龍舟。2.吃「五黃」。3.吃粽子。4.包香袋。人們包香袋的作用就是避瘟驅毒、驅蚊蟲。雖說今天要吃「五黃」,但我只吃了「一黃」。不過沒關系,今天仍是個有趣的端午節。

I. 紀念屈原演講稿

汩羅江邊,復披發行吟的逐臣屈制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佞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大寂寞郁結於心,奔突於胸,使詩人縱身大江,盪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最深沉的紀念。

優美語段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