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演講稿歷史

演講稿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2-29 09:10:42

Ⅰ 歷史演講稿短一點

讓歷史告訴未來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兩岸的一道道風景;紅色之旅,豐富多彩,其中最讓人深思的是那一組組難忘的鏡頭。它們無聲,卻記錄著歲月的滾滾風塵;它們無語,卻寄託著對未來的深情祝福。 讓歷史告訴未來,讓歷史告訴你我—— 石獅不會說話,但至今矗立在北京城郊盧溝橋上的一尊尊石獅卻曾經發出怒吼,發出「抵禦外侮,保衛民族」的怒吼。它們嚴肅的面孔在時時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曾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那一次非常事件。 1937年7月7日深夜,萬籟俱寂。當人們像平常一樣度過這個普通夜晚的時候,盧溝橋的橋頭卻突然響起一陣槍聲。這槍聲是日本兵打響的,這槍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越來越瘋狂。面對侵略者的險惡用心,我們該怎麼辦?中華民族該怎麼辦?四萬萬中國同胞發出最後的吼聲:「誓死不當亡國奴!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每一位炎黃子孫發出錚錚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我必定為你戰斗到底!」一場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斗爭從此開始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盧溝橋事變」,也叫「七七事變」。盧溝橋的烽火,點燃了全面抗戰的烈火,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從此開始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並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 怒吼的石獅告訴我們—— 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她敢於面對一切挑釁! 如果在漫漫的黑夜,你突然看到一束明亮的燈光,會立刻覺得看到了希望。延安棗園的燈光,就是這樣的一束燈光。在布滿黑暗的舊中國,它照亮了中國人民的心,照亮了中國人民革命的道路。 每到夜晚,棗園的燈光就一盞一盞地點亮了,黨的領導者們在燈光下繼續工作著。他們思考著、商討著、決策著、指揮著偉大的抗日戰爭,引導著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1941年到942年,陝甘寧邊區在經濟上遇到了最嚴重的困難:沒有衣服,沒有鞋襪,沒有被褥,沒有飯菜,沒有紙張,國民黨停發經費,實行經濟封鎖,企圖把延安軍民困死。面對嚴重的困難怎麼辦?黨、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響亮的口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邊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於是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軍隊、機關、學校、工廠、農村中開展起來。經過三年的大生產運動,邊區終於度過難關。大生產運動不僅在物質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更培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棗園的燈光告訴我們—— 中華民族是堅強樂觀的民族,她勇於面對一切困難!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鍾,天安門廣場上,艷陽高照,彩旗招展。北京30萬群眾敲著鼓,唱著歌,歡聚一堂。「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毛、主、席萬歲!」等大幅標語,閃爍著奪目的光彩。人們歡呼著,雀躍著。 3時一到,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主、席台,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頓時,全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映照著整個廣場。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中國人民開創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新時代! 天安門上的五星紅旗告訴我們——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她將永遠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斗轉星移,日新月異。我們跨越空間,跋千山,涉萬水,進行了一次難忘的紅色之旅;我們跨越時間,緬懷先輩,追思歷史,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忍不拔地前行,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於前人。我們也將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後人留下我們的腳印。 讓歷史告訴未來——明天更加美好!

Ⅱ 歷史演講稿

驕傲的曾國藩

奔奔曾經說過:「你對歷史不感興趣,所以歷史對你不感興趣。」過去是現在的歷史,現在是未來的歷史。過去的已經是歷史,而歷史一再重演。所以歷史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活著的人思考如何把正在進行的歷史故事演義得更加有趣。
我今天要講的讓毛澤東「獨服」的「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讓蔣介石稱贊「足為吾人之師資」,被後人推崇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的——曾國藩——驕傲的曾國藩。

我說的驕傲既不單是褒義也不單是貶義。
曾國藩被許多人評價過,但我認為曾國藩是驕傲的,所以曾國藩一出生下來就是驕傲的。
1811年,曾國藩出生在湖南一個豪門地主家庭,兄妹九人,其祖父閱歷豐富,父親是個秀才。所以曾國藩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而且作為老大的曾國藩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16歲童子試第7,23歲考取秀才。曾國藩作為8個弟弟妹妹的榜樣怎麼能不驕傲呢?曾國藩考取進士之後由翰林院庶吉士到侍讀到侍講學士到文淵閣值閣事到內閣學時到稽察中書科事務到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到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七品一躍而為二品大員。作為漢人當時做官能做到「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能不驕傲嗎?當官的時候曾國藩諷刺身邊的人說:「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曾國藩還說:「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就是說他不跟一般人相處只跟像自己那樣賢明的人相處。
作為理學家學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曾國藩的「文傲」不是一般人能看出來的。曾國藩寫過很多書《京史百家雜鈔》《求闕文集》《詩集》《讀書錄》《家調》《家書》《求學道》《五箴》等不下百十數本卷。首先曾國藩很驕傲自我感覺良好,所以噶寫書,他寫書之後更加驕傲了於是一寫幾十本。於是驕傲成了曾國藩的本性。曾國藩的治學論道,識人修身,持家教子,為官當將成了曾國藩驕傲的資本,並且他還要把他的驕傲傳授給別人。所以很多人如左宗棠李鴻章看見曾國藩時喊他老師而不是大人。

其實曾國藩真正走上歷史舞台還是因為他的「武傲」。有句話為證「經商要學胡雪岩,當官要學曾國藩」。
當太平天國起義轟轟烈烈時,清政府很恐慌,曾國藩很高興。因為清政府的八旗、六營軍腐敗到不堪一擊,而曾國藩的湘軍正在卧薪嘗膽。於是曾國藩開始發揮自己筆桿子的驕傲,在《討粵匪繳》中說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之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盪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等等。他都把自己與孔孟並列了,你說他驕傲不驕傲?
1854年初,湘軍組成陸軍十三營,水師十營,共一萬七千多人,同時正式出師與太平天國作戰。湘軍進圍九江時,曾國藩得意忘形地叫嚷:「肅清江面,直搗金陵」。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太平天國派石達開等率軍西援,在湖口、九江戰役中,痛殲湘軍水師。1855年2日11日,太平軍放火焚毀停泊在江面的湘軍大船百餘艘,奪得曾國藩座船,曾國藩走投無路,幾次跳水自殺未遂。然後倉促逃入南昌,陷入太平軍的包圍之中,使他「呼救無人」,「夢魂屢驚」。
這是曾國藩表露無疑的驕傲,所以曾國藩吃到了驕傲的苦果,然後曾國藩羞愧難當要自殺。也正是因為曾國藩還是湘軍的驕傲,是曾氏家族的驕傲,是漢人為官的驕傲,所以曾國藩自殺未遂,他為了別人的驕傲而活著。
1856年,太平天國內部發生變亂,湘軍乘機卷土重來,12月攻下武漢,接著李續賓率領湘軍主力投入江西戰場,陷九江,進逼太平軍重要軍事據點三河鎮。顯然,曾國藩意圖是先拿下武漢、九江,然後以湖北、江西為後方,同太平軍爭奪安徽,特別著重爭奪安慶。他認為只要佔領安慶,就可以沿江東下,直取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1858年11月,太平軍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三河發起對湘軍垢猛攻,三路大軍包圍了李續賓的大營,湘軍大敗,李續賓以下文武頭目四百餘人全部被殲。曾國藩不得不承認:「三河之挫,敝邑陣亡達六千人,士氣大傷!」
這就是著名的三河大捷。曾國藩的驕傲再次被打擊,所以有人說後期的曾國藩很抑鬱。

曾國藩的湘軍,雖然在三河遭到慘敗,但力量並未潰滅,他仍然堅持奪取安慶進取天京的戰略。1860年曾國藩親率湘軍八萬實現了對安慶的包圍。這時太平軍擊潰江南大營,東征蘇、常,咸豐帝氣急敗壞,要曾國藩趕快發兵救援,但是他拒絕應命,說:「安慶一軍,目前關系淮南之全局,將來即為克服金陵之張本」。為了解安慶之圍,太平天國決定分兵兩路,突入敵人後方,攻取武漢。這一行動,引起了湘軍內部的一片驚慌,有人主張撤安慶之圍,回師救援湖北,可是曾國藩不為所動,仍堅持原議,說:「吾但求力破安慶一關,此外皆不遽與之爭得失」。果然,太平軍西取武漢的計劃未能實現,而曾國藩孤注一擲,如願以償。經過五個月的爭奪,1861年9月5日,安慶終於落入湘軍手中。這時的曾國藩找回了驕傲的資本,准備有所作為。當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時,很高興,他說廉頗只能三遺矢。
1864年,曾國藩攻取南京,湘軍在南京屠殺三天三夜,共殺人10餘萬。曾國藩不僅自己直接殺人,他的父親和四個弟弟也殺人,當時人們就稱呼曾國藩為「曾剃頭」「曾屠戶」。據說,南京小孩夜哭,媽媽說「曾剃頭來了」,小孩就不哭了。有人曾經為曾國藩辯解說那是形勢所迫,身境所繞,不得已而為行之的謀略而已。
試想一下,我們在拿老鼠兔子做實驗時,是不是因為我們覺得動物的生命比人低賤得多?所以曾國藩認為湘軍是驕傲的,至少曾國藩認為自己是驕傲的。

1861年8月21日,咸豐帝病逝,年僅6歲的載淳繼承皇位。這時候的曾國藩掌握的湘軍已經強大到可以讓他稱帝。但曾國藩為什麼沒有稱帝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曾國藩很驕傲。儒家思想是曾國藩的驕傲,孝悌忠信是曾國藩的驕傲,個人的完美是曾國藩的驕傲,對舊王朝的愚忠是曾國藩的驕傲。要說龍袍加身對曾國藩沒有半點兒誘惑,肯定是一句假話。但要他放棄一生所堅持的驕傲是不可能的。

1870年6月21日,天津數千名群眾因懷疑天主教堂以育嬰堂為晃子拐騙人口、虐殺嬰兒,群集在法國天主教堂前面。法國領事豐大業認為官方沒有認真彈壓,持槍在街上碰到天津知縣劉傑,因發生爭執開槍射擊,當場擊死劉傑僕人一人,民眾激憤之下先殺死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國聯合提出抗議,並出動軍艦逞威。曾國藩到天津後,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但冀和局之速成,不問情罪之一當否」,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引起全國朝野的垂罵,連他的湖南同鄉,也把他在湖廣會館誇耀其功名的匾額砸爛焚毀。
這時候的曾國藩很生氣,因為曾國藩很驕傲,他不允許別人鼾睡在自己的榻邊。曾國藩氣自己的祖國那樣懦弱無能,毀了他的聲譽,毀了他的驕傲。於是以「師以長技以制夷」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在曾國藩的領導下蓬勃發展。

1872年,曾國藩驕傲地病死在南京。因為他死的時候,他提拔的人如左宗棠李鴻章,一個個都像那樣很驕傲了,他的洋務運動也早就了一批批驕傲的人才,如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
評價歷史人物時「偉大」只用來形容那些力爭上游的人,隨波逐流的那些人只能用「可憐」形容,我用驕傲來形容曾國藩是因為他使得中國近代歷史前行的步履,變得那麼迷惘而惶惑、彷徨而猶豫、蹣跚而踉蹌……

Ⅲ 中國歷史演講稿

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傳說在公元前4600多年前便有國家體制的出現(目前最早的考古證據顯示中國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現國家體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中國人習慣上說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文明」一詞有歧義),但在以史料為依據的歷史科學上,至今中國只有三千多年信史被世界公認。現今確認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黃河流域東部。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原一帶的華夏部落逐步進入封建社會。公元前2世紀左右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集權帝制國家,並擁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紀左右時,中國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歷史上,中國有著幾段輝煌時期,包括漢朝、隋唐、明朝。中國在公元13世紀達到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文化及貿易中心。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及鍾表為首的眾多發明對世界的歷史與科技發展有重要貢獻,並擁有發達的農業及手工業。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漢朝以後,雖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政權也自稱「中國」,但是並不代表它們就是中國政權。因為他們這個自稱的「中國」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即使歷史上的某個政權自稱中國政權,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國政權。根據史料,日本也常自稱「華夏」、「中華」、「中國」、「神州」等。例如二戰結束,日本天皇在《終戰詔書》中還把日本稱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國顯然是兩國。判斷歷史上一個政權是否中國政權,主要看它與前一個中國政權的關系,是以國內政權更換的形式取而代之,還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顛覆之。

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概念。中國是華夏漢族建立並以華夏文明為主體的國家。古代中國人歷來就有抵抗外侵、保衛家園的光榮傳統,一旦有外族入侵,便會英勇反抗,絕不允許外來入侵者篡奪中華正統的地位。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岳飛的「精忠報國」,無一不驗證了這一光榮傳統。孔子在論語中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沒有管仲,華夏就亡於外族了)。「披發左衽」的反義詞是「束發右衽」,也就是華夏漢族的發型服裝,是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的標志。可見,孔子也是把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視為中華正統,不容外族取代中華正統。所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處「夷狄入中國」指歸化、內附中國,決不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中國。

由於滿清入關,大儒家 顧炎武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此處「亡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政權消亡,「亡天下」則是現代意義上民族國家的淪亡。 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披發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

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列強開始崛起並逐漸向東擴張,中國的優勢逐漸消失。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被迫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由於文化和制度上無法滿足西方列強的野蠻要求,在遭遇一連串的軍事失敗和經濟入侵後,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台灣等多處領土。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東亞專制主義帝制,建立了共和體制,但之後中國依然飽受國內外戰火之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Ⅳ 歷史演講稿

文章標題:九一八事變屈辱的中國歷史演講

屈辱的中國歷史:我向你訴說!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列寧
今年,景德鎮、臨沂、十堰、成都等上百城市都鳴警報,其中,天津、拉薩、昆明、杭州、鄭州等多個城市是首次在9月18日鳴警報,浙江全省均鳴響防空警報。
九月,與許多

重大事件聯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讓國人刻骨銘心!
1842/8/29,《南京條約》簽訂
1856/9/2,天京變亂,韋昌輝突襲東王府
1926/9/6,英國製造「萬縣慘案」
1901/9/7,《辛丑條約》簽訂
1894/9/15,平壤戰役,左寶貴犧牲
1894/9/17,黃海戰役,鄧世昌、林永升殉國
1931/9/18,「九一八事變」
1898/9/21,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還有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有關的……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文秘港」還有更多精彩文章等著您!]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Ⅳ 求篇歷史故事演講稿

我學的歷史上有許多的故事都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故事,如果你要表演的話,你可以選擇春秋戰國那些大小戰役或者是那些謀略家的故事。

Ⅵ 歷史演講稿怎樣寫

中國,你有一個漫長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傳說在公元前4600多年前便有國家體制的出現(目前最早的考古證據顯示中國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現國家體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中國人習慣上說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文明」一詞有歧義),但在以史料為依據的歷史科學上,至今中國只有三千多年信史被世界公認。現今確認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黃河流域東部。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原一帶的華夏部落逐步進入封建社會。公元前2世紀左右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集權帝制國家,並擁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紀左右時,中國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歷史上,中國有著幾段輝煌時期,包括漢朝、隋唐、明朝。中國在公元13世紀達到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文化及貿易中心。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及鍾表為首的眾多發明對世界的歷史與科技發展有重要貢獻,並擁有發達的農業及手工業。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漢朝以後,雖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政權也自稱「中國」,但是並不代表它們就是中國政權。因為他們這個自稱的「中國」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即使歷史上的某個政權自稱中國政權,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國政權。根據史料,日本也常自稱「華夏」、「中華」、「中國」、「神州」等。例如二戰結束,日本天皇在《終戰詔書》中還把日本稱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國顯然是兩國。判斷歷史上一個政權是否中國政權,主要看它與前一個中國政權的關系,是以國內政權更換的形式取而代之,還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顛覆之。

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概念。中國是華夏漢族建立並以華夏文明為主體的國家。古代中國人歷來就有抵抗外侵、保衛家園的光榮傳統,一旦有外族入侵,便會英勇反抗,絕不允許外來入侵者篡奪中華正統的地位。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岳飛的「精忠報國」,無一不驗證了這一光榮傳統。孔子在論語中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沒有管仲,華夏就亡於外族了)。「披發左衽」的反義詞是「束發右衽」,也就是華夏漢族的發型服裝,是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的標志。可見,孔子也是把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視為中華正統,不容外族取代中華正統。所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處「夷狄入中國」指歸化、內附中國,決不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中國。

由於滿清入關,大儒家 顧炎武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此處「亡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政權消亡,「亡天下」則是現代意義上民族國家的淪亡。 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披發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

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列強開始崛起並逐漸向東擴張,中國的優勢逐漸消失。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被迫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由於文化和制度上無法滿足西方列強的野蠻要求,在遭遇一連串的軍事失敗和經濟入侵後,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台灣等多處領土。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東亞專制主義帝制,建立了共和體制,但之後中國依然飽受國內外戰火之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Ⅶ 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風雨一路行。中華民族曾有過向世界開放,國力強盛的漢唐輝煌,也有過閉關鎖國,落後挨打的近代恥辱。前進的道路充滿艱辛,但艱辛蘊寓著希望。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國,腳步邁得更加堅定、更加鏗鏹、、更加豪邁。民族復興,指日可待;中華騰飛,勢不可擋。
回眸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鑒真東渡傳教,鄭和七下西洋。我們的祖先曾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大開放迎來大發展,四大發明曾一度是我們的自豪。但是到了近代,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思想僵化。中國脫離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國。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俄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太多太多的苦難,太多太多的枷鎖,東方巨人,你怎麼了?東方巨人,你為什麼不怒吼?//「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屈辱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輝煌的前景向我們走來。「抗美援朝報國仇,萬隆會議結朋友。大慶石油奏凱歌,兩彈一星顯身手。」自力更生,內強國力;五項原則,外接友鄰。新中國以不屈的自尊,獨立自主,攻破堅冰。以嶄新的姿態,和平共處,走向世界。鮮艷的五星紅旗終於在聯合國庄嚴升起。
展望未來,中華民族「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加理智。十年內亂後,黨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領導下,「改革東風送殘冬,對外開放春意濃。」經濟特區、沿海明珠;863計劃、一國兩制;留學熱潮、冰雪長城。這一切無不在昭示著:中國的無限發展生機和活力。「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堅持對外開放,與時俱進譜新篇:浦東崛起,港澳回歸;北京申奧成功,「神舟」號遨遊太空;上海舉行APEC會議,中國經濟順利入世。這一切無不在昭示著:中國巨龍的飛速發展和不斷強大。
歷史給我們以啟迪: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須自尊自立,自信自強;未來給我們以召喚: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須胸懷寬廣,博採眾長,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明天我們就是祖國的棟梁。祖國永駐我心,我心屬於祖國。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Ⅷ 歷史演講稿

我今天所說的題目叫《歷史的精神》,在講述之前,我們來明確幾個基本的概念:歷史和歷史學。一般來說,經典作家通常將歷史定義為:歷史是以往一切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過程。而歷史學,則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學問。我們今天所說的歷史的精神,其實就是基於兩個基本的概念:歷史的時空性和對象的客觀性。之所以使用精神這一個詞來表示我個人所建構的關於歷史的一些看法,這是因為我很難以使用一個確切的語詞來表示,本來可以命名為歷史文化,但是按照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所說的:"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這樣看來,命名為文化的確范圍太廣了,很難以確切的傳達所言表達的意思。如果命名為,歷史的觀念,歷史的理念之類,則范圍顯得太窄。英國歷史學家柯林伍德有一本書《歷史的觀念》,說的是關於歷史學的一些發展問題。而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則不僅僅限於歷史學,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這個題目的原因所在。/S9J/u*i"W9n)Z*B
那麼什麼是歷史的精神呢?舉個例子來說,科學的精神是我們所熟知的,但是那天我們被問到什麼叫科學的精神呢?大多數人可能說不清楚,就像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說到的:"熟知的東西未必是你所了解的"。這也就是我們從小說歷史、學歷史,恰恰我們對歷史知之甚少,剛才說到的歷史的概念就是一個例子。對於歷史的精神來說,我個人認為它是一個多層次的體系,因為受眾的不同,可以分為:面向大眾的,面向歷史學家,以及和歷史存在相對應等三個層面。今天我們所要談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體系,它是超越時空的,是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便逐漸積累起來的,嚴文井有一篇童話《小溪流的歌》用來形容這種精神最為恰當,人類歷史的精神像小溪流一樣開始發端,由最初的涓涓細流逐漸擴大最終匯流成河,集河成江,最終融入人類文化的海洋中。莊子說:"若夫水之積也不厚,其負大舟也無力"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只有侯德載物的情懷,才可以支持人類的發展,這才是歷史的精神所在。
.\-G.E6j/q!g!w其實我們也沒有必要按照剛才的體系去理解歷史的精神到底是什麼?無論換一個什麼樣的視角,只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就可以了,這也是我所要說的第一點:獨立,自由。我們知道在九十年代中期興起了一股"文化英雄"熱,其中著名歷史大師陳寅恪先生最受大家的關注。有關陳寅恪先生在歷史研究上的成就,今天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就是歷史系的學生也未必能夠說出的所依然。當時引起大家興趣的是一本叫《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在這本書里作者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是陳寅恪先生在答復當時的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邀請他擔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長一職的情況時,提出以不學馬列主義為出任所長的條件。大家都知道,在建國以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是最至高無上的理論,尤其是當時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如當時的北大校長馬寅初就上書黨中央,請求毛澤東等人來北大指導工作。像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的思想改造報告四次才通過。在這樣的氛圍下,陳寅恪先生提出這樣的條件簡直有一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其實,陳寅恪先生有這樣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一直就強調學術研究必須有其獨立自由的精神,這一點用他在給王國維先生的遺著《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的序言中寫道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這句話就是陳寅恪先生一生的寫照。
)t2q)j$]2A!W國學論壇其實,陳寅恪先生也並非是唯一的追求自由獨立的學者。莊子就曾經因為對自由獨立的追求而拒絕楚王的聘請,其實楚王也知道莊子的心性,他說:"願以楚國之境累先生",但是面對來促駕的官員,莊子問道,如果你可以選擇作為一隻已經失去的神龜在廟堂上被後人祭祀,還是願意做一隻在爛泥中打滾的烏龜呢,那位使者毫不猶豫地說到:"吾願曳尾泥中",莊子微笑的說到,我也一樣。當然對莊子來說,這種獨立自由更多帶有一種對心性的寬縱。莊子是一名哲學家,思想的放縱可以理解,那麼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呢?文天祥在《正氣歌》:"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作為正氣的代表是有其根據的。在齊太史簡說的是齊國大臣崔杼殺死了齊國的國君,太史當時就記錄崔杼弒君,崔杼就把他給殺了。繼任的太史是被殺的太史的弟弟,他仍然這樣記錄,崔杼又把他殺了,第三個太史還是這樣記錄,崔杼無可奈何,只好接受了這樣的結果。晉董狐筆說的也是晉國的太史董狐書法不隱,秉筆直書的事實。
'U#x9w(Y w國學論壇其實不管我們所說的陳寅恪也好,還是那兩位太史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有的特徵就是追求剛才我們所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這種精神之所以是歷史的精神所在,並不是僅僅因為他們對秩序的挑戰,更主要的是這種精神自萌發之日的開始,就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普遍具有的對危機的認同感和對現實的關注,從莊子到陳寅恪莫不如此。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剛才我們所提到的莊子和陳寅恪都具有一個背景,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我們剛才也說過,歷史精神因為受眾的不同,可以分為大眾的和歷史學家的層面。那麼獨立自由的精神是不是僅僅存在於這些精英中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知道在社會的文化結構中,有一組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概念。在文化結構中,精英文化有著導向的作用,它影響著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質。這里所說的精英文化也就是我們剛才提到存在於那些歷史學家之間的文化,也就是我們一直提到的獨立自由。但是,這些民族優秀文化的保存和發揚光大,並不僅僅存在於精英階層中,這主要得益於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轉移。在中國古代,雖然我們知道我們這個民族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但是如果以識字率作為受教育水平的衡量標准,那麼我們的古人受教育的水平一直不高,但是我們確是最具禮儀的民族,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個人認為,除了我們一直農業社會的經濟體制和建立在這上面的宗族社會外,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滲透和轉移是維系這種精神的關鍵所在。舉一個例子來說,陸游有一首詩:"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這首詩就非常清楚的描寫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精英文化通過說書、戲曲、神話、宗教故事等方式逐漸的滲透到大眾文化。在大眾文化中,一個顯著的事實是大眾接受到這種文化是通過上面的種種可以在大眾流行的方式而接受一些優秀的傳統。其實精英文化在向下轉移和滲透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事實就是大眾在接受這種文化的時候,通常經過他們的改變,以便用一種更有效的形式來傳播它,作為歷史精神核心的獨立自由在向下的轉移過程中,不僅僅是一些空洞說教,清朝人王夢生在《梨園佳話》中說到:"二十四史忽化聲能語,自聲入而心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K,T"A'K6D/z7@國學論壇在一開始我們就說過歷史的精神首先存在於精英階層,然後才是向大眾文化的轉移。我們對歷史的精神尤其是對獨立自由的接受與理解以及在實踐中的運用;我要說的我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這種精神呢?這種狀況不用我多說,大家也十分清楚。從學術研究上說,抄襲剽竊屢見不鮮;就平常為人處世來說,除了阿諛逢迎就是干什麼事不是憑借真實本領,除了耍一點小聰明什麼也不能做。&@9c7@&s"S8v"['Z

(A;n+R"\$L X,h國學論壇3c*`9q$k-m

'~+R8V%s/z;y第二部分我想和大家所說的是史學工作者的責任問題。在座的諸位將來很多是要從事歷史工作的,不管以後從事的是學術研究工作還是歷史普及工作,都需要面對一個責任問題。這里有兩個問題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第一,我們作為歷史工作者的職業特點,首先的使命就是將這種歷史的精神向大眾的轉移;第二,我們還要接受不同層次文化受眾的優秀文化,以創造更優秀的文化。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該怎樣將這種精神向我們所要面對大眾轉移?我們都知道,一名歷史工作者的精神不僅有著別人的傳授,還有的在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的獨立的研究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文獻的解讀,如何正確的理解文獻不僅關繫到繼承的問題,同時也關繫到創新和傳授的問題。這里單單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現在有許多人連書都沒有讀懂,就在那裡胡說八道,害人子弟,這本身就是一個責任的問題。很多人天天和別人談論什麼獨立自由,但是在工作中避重就輕、阿諛逢迎;生活中毫無誠信可言,只知道以煽風點火為能事,這種人即使有一定的水平,我們也只能說他並不能做一個歷史精神的傳播者。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在道德修養上不僅要能夠做到達到一種約定俗成的標准,而且我們要明白我們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對於歷史工作者來說,不管他所從事的職業是什麼,比如說教師、專業的研究者、作家、編輯、記者等職業,我們都要有一種意念,就是我們所從事的職業將會影響很多人。假如你去當一名老師,受你影響的就是你所教授的學生。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是什麼呢?芻狗就是古代在祭祀的時候用草扎的一個用具,他的唯一作用就是只是做一個擺設而已,祭祀完了以後就把他丟棄。我覺得老子的這個說法非常恰當,比如說你有一天心情不好,看什麼都不順眼,走在路上總想踢兩腳,踩在你腳下的花花草草可就倒霉了。所以說,一個人的地位無論高低,他總是要影響一部分人的。如果沒有責任心,那就是害人不淺。國學論壇/f5{,o `0D5Y+t
第二,我們還要接受不同層次文化受眾的優秀文化,以創造更優秀的文化,這就是一個在學習基礎上創造的問題。大家知道,司馬遷在創作《史記》就很清楚的體現了繼承和創造的統一。在司馬遷在創作《史記》之前,曾經作為漢武帝的侍從隨漢武帝周遊全國,到處采訪他個人所關注的歷史事實,比如他在《史記。信陵君列傳》中寫道:"候生者,為大梁夷門監者。"司馬遷為了具體說明"夷門"到底是什麼門,在這篇傳記的最後的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他親自到了大梁,訪問當地的居民,最後才知道夷門就是東門。當然,司馬遷還有一個繼承的問題,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臨死的時候,就拉著司馬遷的手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司馬遷正是在他的父親的遺言下,開始遍讀他當時所可以見到的書籍,開始了《史記》的創作。從司馬遷的例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繼承固然重要,但是創造也非常關鍵。具體說來,這種創造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民間的。比如在歷史上有許多民歌得以流傳下來,知識分子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像一些民族早期的一些史詩作品,例如印度的《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希臘的《荷馬史詩》等,這一點在中國古代顯得尤為突出,早在周朝的時候,政府就有一個機關專門從事民歌的收集,在《詩經》中許多民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保存,同時收集人還對此進行了相應的處理。這種情況發展到後來,就成為文人自覺地學校民間文學的舉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的《竹枝詞》,像"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這樣的句子民歌的痕跡就非常明顯。更不要說後來的話本、小說了。第二個來源是外來的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常講常新的問題。例如,佛教傳入中國,對我們的文化影響極大,且不說深入生活中的佛教觀念,只要聽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中國語言學中的音韻學就是在借鑒佛教翻譯中的注音。到了近代,這種文化的交流就顯得越來越明顯,比如說在歷史研究中,我們本國史的研究在許多方面,已經與遠遠落後於外國,尤其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垣就曾經對他的學生說:"一定要把漢學的中心奪到中國來。"這一點,在今天的形勢下,顯得更為突出。

Ⅸ 我是怎樣學好歷史的(演講稿)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 ...

古人有雲:「學不可以已」。

我想,考試無非是這樣一個階段,一個不需要解釋和理性的測試,它的存在便是為了讓你的明白你身在何處,又想要到達何處。所以,對待每一門的考試,我想,都是應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當你成功時,你會欣慰,付出終會有回報;當你失敗時,不必沮喪和懊悔,遺憾永遠屬於懦夫。這時候,也您會得到更多,收獲更多,這時候,你會發現那些你忽略卻報有價值的珍寶;這時候,一個人從無知變得明朗,這無疑是最大的收獲。

我想,對於歷史這樣的課程,檢查的是我們的耐心;追究的是我們的細心,嚴禁的是我們的開心;做人不能口是心非,這也許正是歷史教會我的教訓。學習講求口到、手到、心到,講求的是效率。

對於歷史課本,是最寶貴的財富,事物遵循「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事物無論如何的變化和發展,它的核心與本質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我主觀上以為,之所以考試成績不理想,沒有更深層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因為你對課本理解得不是十分透徹,一旦在最根本、最核心的內容都沒有追究清楚,那麼,你又如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呢?

我認為,對於書本的內容,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無論是黑體字還是楷體字,都是十分重要的,也許這時你未察覺,可終究有一天,你會暴露出來你的弱點。

所以永遠都不要企圖去掩飾自己知識的缺陷,因為無論如何,這都是不會成功的,所有的努力都徒勞,所有的假設也是枉然。

書本同時又是一部精彩的連環畫,你永遠都不可以忽略與之有關相聯的內存聯系,一旦你孤立了、機械地看待書本,那樣你遠不如一台錄音機。所以,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搞清事物的「來龍」和「去脈」,聯系起來,這樣你的收獲會更大。

因此我認為,學習好歷史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做再多的題目,只是為了鞏固課本。如果我們「本末倒置」,認為課本只是一件來為考試服務的工具,便是大錯特錯啦!

所以我也認為,有時候,某些人的學習方法有些不妥,雖然我承認世界之大,人各有異,但我還是發揚我的一貫作風,我還習慣成天拿著歷史課本,仔細琢磨其中的每一字,其實這樣無不是一種享受,書本看多了,你會得到很多從考試中得不出的啟示。當然,我不否認考試是很重要的,但我堅持考試是工具,是為我們去了解先人大千世界的工具。

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堅信我是對的。

、培養對歷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憑借時間、空間兩條線、雙坐標牢牢記住歷史事件。
3、多看歷史方面的書籍,歷史故事、人物傳記、事件介紹。
4、如果你想學好中國古代史,必需學好古文,牢記實詞、虛詞的用法,這對於以後想學中國古代史相當有用。
5、平時多看歷史有關的書,最好是貫穿時段較長、涉及面較廣的通史,有利於建立知識網路和興趣。
6、做練習很重要,買套卷子,專門做選擇題,一道題隔開時間重復做它幾遍。
7、簡答題,論述題一般需要背點東西,可以根據關鍵詞來記。先把要記的一段文字分開類型,例如記「什麼原因」之類,先分開每一段是「政治原因,經濟原因,社會原因,文化原因」等等。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1503680.html?an=0&si=2

我瞎找了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