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兒童演講稿

兒童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0-12-28 00:17:52

A. 演講稿幽默勵志故事7分鍾兒童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說:「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嘩然。
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我們就要改變自己。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凈,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不要哭,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幹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說:「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贊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給自己加重,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像力沒有任何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最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在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B. 留所兒童的演講稿(留所兒童演講)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時光的年輪不停地旋轉著芬芳的歲月,光陰無聲無息地流逝,那樣釋然、從容。
轉眼間,十三個春秋就這樣乍然流失,猶如雁過般不留痕跡。——啊,最後一個「六一」了!
抓不住的歲月的鳥翼,被火光映手掌,每一道掌紋都記載著過去的點點滴滴,都成了自成一格的美麗。 還記得我們沙灘上堆砌的一座座「宮殿城堡」嗎?雖被水淹沒而散滅,它的痕印卻不曾卻退,因為它永恆地砌我們的心頭; 還記得我們沙灘上鑽沙掘洞時尋到的貝殼嗎?雖不知被拋到何處,它的光輝卻不曾磨滅,因為它們早已深深埋了我們的心底。
記憶是維持思念的支撐點。我們的童年已成了過去,已成了回憶。我們還是無知的,我們還需要去追求、去奮斗。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只是到達了其中的一個路口罷,一個新的轉折點。
是的,林中的通幽小徑,是因為那些曲曲折折的拐彎才更富有詩意和味道;人生也一樣,正因為生命軌跡的變化,才使人對人生的哲理收獲得更多,吸取得更全!
轉轉折折,折折轉轉。終於,我們到達了十字路口,正面向未來做出選擇和邁躍;終於,我們不再年幼!終於,我們要結束最後一個「六一」兒童節——本屬於我們的決定性節日!
終於要告別童年了!——那個夢般美妙的天堂!
前輩說,你要告別幼稚,去追求成熟;
強者說,你要告別柔弱,學會堅強與獨立;
學者說,你要告別無知,去接收更多的知識;
偉人說,你要告別從前的人生觀,去擁抱真理;
……
過去,是那樣清晰、透徹而耐人尋味;而未來,卻是那樣朦朧、虛渺而神秘。
是的。未來是一道無限解集的方程,總需要更多方面性的思考和演練;未來又是一個千變萬化的魔方,需要人們更多的創新理念。 這個間接於過去和未來的橋樑上,需要一定的信心和頑強不屈的毅力。
人越長大,就越註定要經歷更多波折,承受更大的考驗。這已經成了定局,無法改變的事實。 人生路途上的荊棘,也成了命運的安排。這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是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散發爛漫如霞的輝煌,這是當然的;那就更需要我們的努力。即將邁入的道路上,會有更多的波折和考驗,我們要微笑著去面對,平靜地去迎接,勇敢去較量。相信這個轉折後會有春光的旖旎,會有燕雀的啁啾,會有一條更為寬闊的陽光大道!
這個「六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待我們以最充謐的自信和活力,去感受靈魂舞蹈如花之綽約,我們不再無知、我們不再無助,展開我們前面的是那樣光年之遙,卻又近咫尺。讓我們用最堅貞的心靈和理念,告別歷史,為理想打下將成為鑄造生命奇跡的堅固基石。

C. 給孩子適宜的愛三分鍾演講稿

各位老師、家長 大家中午好。 這是我的女兒,小三班的李思越,小名多多。前兩天我帶著她出去玩,路過一個小區門口,見到了我再也熟悉不過的場景。幾個幼兒園大小的孩子一起在玩耍,後面跟著頭發蒼白的老人,捧著飯碗,拿著勺子,嘴裡喊著:來,吃一口啊,乖。這個充滿現場感的場景讓我想起了多多剛從外婆家帶回我們自己身邊的日子,那時多多也是習慣了邊玩邊吃,一到吃飯點就說:「你們來喂我嘛,外公外婆就是那麼喂我的嘛」,我們當時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我們朝她大吼,吃飯啦,你還玩什麼玩,然後火速抱到桌子前,孩子可能大哭大鬧,然後你狠狠揍他一頓,雙方都不得安寧,另外一種,就是依她所願,端著碗像哄姑奶奶似得去喂她。她吃得開心,玩得開心,而我們卻折騰的滿頭大汗,也許1-2個小時都還不夠。當時我就在想到底哪一種是最適宜的呢?到底哪一種才是愛? 你可能會說,兩種都是愛嘛。可不是嘛,哪個父母不愛孩子,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一定是出於愛。關鍵就是這是不是適宜的愛。前一種方法,朝孩子大喊,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害怕,讓孩子感到冰冷的親子關系,影響孩子今後人格的發展,後一種則是我們大家口中經常說的溺愛。這是兩種極端,我們卻可以發現,身邊的家庭往往就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先吼孩子揍孩子,孩子大哭大鬧甚至不吃飯了,爺爺奶奶就出現了,把父母臭罵一頓,然後他們開始喂飯了。這其中始終找不到「適宜」在哪裡。 到底什麼叫做適宜,其實我認為適宜就是要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來辦事。我是一位心理學老師,給大家講講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的有趣的實驗: 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將經受考驗。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現在的表現,研究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後來的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發現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也就是說延遲滿足能力越強,更容易取得成功。 可是我們很多家庭,根本不給孩子這樣等待的機會,孩子要什麼幾乎就馬上給什麼!愛,不僅要看當前你給孩子什麼,還要想著從長遠看能給孩子什麼! 這樣的情況有很多,有的家庭,父母為孩子包辦了一切,不讓孩子自己嘗試,卻不知道幼兒園的孩子,培養主動性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有的家庭覺得上幼兒園就是玩玩,在家也是玩玩,孩子不愛去幼兒園,或者起床晚了,就呆在家算了。卻不知道幼兒是性格社會化的關鍵期,而幼兒園是早期社會化的最好平台;還有的家長,覺得應該學習虎爸虎媽,動不動的就嚴厲呵斥,卻不知道,孩子早年的糟糕的親子關系會影響日後的人格和親密關系。 其實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反思,我們忙著工作忙著賺錢,我們可能認為只要對孩子好就是愛,卻很少考慮愛適不適宜。我們會在下班之後花大量的時間看報紙看電視,我們花大量的錢讓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地了解關於孩子成長發展的規律,並按照發展規律來給孩子最適宜的愛呢? 最後,我用我實際的感受來結束今天的演講,我在大學為學生做心理咨詢,我發現幾乎每一個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背後都有個有問題的家庭有問題的父母,那些父母不愛孩子嗎?不,只是他們沒有給孩子適宜的愛。 謝謝!

D. 兒童演講稿大全集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今天我們相聚一堂,歡慶「六一」兒童節!光陰似箭,彈指之間,一切都化為遙遠的往昔。還記得,初入小學,老師便為我們帶上了鮮艷的紅領巾。那一刻,我們便在心底默默告誡自己:我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要為飄揚的隊旗添上光輝的一筆!我們需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做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起點。不要過分地追憶過去,不要太多地憧憬未來,踏踏實實、無怨無悔地過好現在。只有把握現在,忘卻過去,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未來。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吧!學習知識、學習合作、學習創造、學習生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提高素質。

大海在召喚你揚帆遠航,高山在激勵你奮力攀登。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弱者停步不前,勇敢者永不退縮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奮耕耘將迎來一片翠綠。今天,新的校園,新的書籍,新的同伴,新的師長,新的要求,新的步伐。在這萬象更新的生機盎然的春日,讓我們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踏上新的征程,擁抱碩果累累的風和日麗的夏天!

半學期的學習既將轉逝而去,留給我們的是的緊張而激烈的學習。學習並非達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個目的,是對知識的渴求。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知識愈多,就愈有價值,知識愈廣,就愈臻完善。古人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求知的道路是艱辛的,坎坷的,崎嶇的。生活的長河困難重重,我們會正確掌舵,到達理想的彼岸。求知不也是如此?揚起生命的風帆,無怨無悔。

我們是新世紀的雛鷹,今天,我們磨練羽翼;明天,我們將搏擊長空!人生的一瞬,就在這一瞬,我們所付出的,必將收獲源源不斷的學識。是金子,總有放光的時候;是玫瑰,總有盛開的是子。知識的海洋中,踏浪而歌,奮勇前進。沿著誇父的腳步追逐太陽;循著精衛的身影修補藍天。趁著火紅的青春,抓住希望的機遇,撐起命運之舟,托起明天之陽,為少先隊的未來而努力!讓明天為我們驕傲!

同學們,世紀屬於我們,讓我們時刻准備著迎接新的挑戰,創造新的輝煌!

E. 5歲幼兒簡短演講稿主題愛在心中

幼兒園演講稿:愛在心中
愛的感悟
——《愛的教育》讀後感
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是一部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文學作品,它的每一章,每一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愛是人類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進行教育的基礎。在幼兒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因而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石。這是我讀了《愛的教育》中女教師一節後的感受。
書中提到了幾位深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女教師及師生們親密無間的故事,幾位女教師,有的文靜慈祥,有的歡快活潑,但學生們都真誠地接受老師們的教誨,因為老師真心地喜歡和關心他們,用心靈呵護著他們的成長。讀後掩卷長思,感人至深。
這使我不由聯想到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盧梭,他認為,只有進行以愛為基礎的教育,培養情感,才會使兒童在充滿愛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認為
教師的主要職責,並不只在於向幼兒傳遞知識,而更在於對幼兒的整個精神世界施加影響,而影響幼兒精神世界的關鍵之一就是對幼兒的愛,通過給予幼兒真誠的關愛,促使幼兒學會如何接受愛以及如何施愛予人,並在與幼兒進行心靈與情感的接觸過程中向幼兒傳播知識,以達到教育之目的。我之所以這樣想,原因在於:
首先,愛的教育是幼兒普遍的一種心理需要,是進行教育的基礎。
愛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需要和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人在群體環境中,通常既有別人愛自己的需求,又有愛別人的願望。孩子在入園後,教師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們很自然地把他們與父母交往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感情、期望與「愛的需求」轉移到自己的老師身上,渴望老師也象父母那樣關心照料他們,體貼愛護他們。由於幼兒大部分時間是和教師一起度過的,他們學習得好壞,生活得是否有趣,成長得是否健康,都和教師有極大的關系。因此,他們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在學校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贊許和肯定,即使是關注的一瞥、信任的點頭,在他們眼裡都是一種「愛」,都會使他們感到是一種安慰和鼓勵。希望得到教師的愛甚至可以成為幼兒一切思想和行為的中心動機。他們常常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每天都希望從
教師那裡得到美好的東西。實踐經驗表明,幼兒在得到了教師的關心和愛護以後,常常會在學習、生活中產生更大的干勁。當他們遇到痛苦和挫折時,教師的同情和開導能使他們得到更大的安慰;當他們犯了錯誤以後,教師公正的評判和真誠的幫助能使他們感到獲得了最大的諒解,從而鼓起前進的勇氣。所以,當教師給幼兒以愛,當教師以自己熱誠的感情去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時,則會收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其次,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力量,幼兒是接受教育者。有了愛心,教育方法就顯得處處靈驗。如果師生之間信任、愛和心靈的溝通,那麼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會變得蒼白無力,教育也難以達到期望的結果,因為孩子有可能拒絕接受你的教育,教育的困難與失敗往往就在這里,但教育成功的秘訣也常常是在這里。愛是聯結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心靈的紐帶,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的基礎,只能用愛去交換愛,用信任去交換信任。當教師以一顆赤子之心,營造出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並以師愛的力量去教育他的學生時,必然縮短他們和學生之間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實的保障。
因此,教師應把個人的真情實感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潛心鑽研和努力創造教育教學的方法和藝術,以無私的愛心不斷與幼兒進行心靈與情感的接觸。如果
教師的真情實感總是游離於教學過程之外,缺少了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誠的關愛,師生之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靈的相通與交融,就不可能培養出幼兒和諧的個性。書中幾位女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都生動地體現了愛的教育的精髓,她們以平等、信任對待孩子們,在一些細微之處對孩子施以愛心。對我們而言,這些都不失為值得借鑒的好方法。
愛的教育要求教師應該做到關心了解幼兒、嚴格要求幼兒和尊重信任幼兒。實際上,做到這些,便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兒的思想表現、興趣愛好、性格特徵、學習情況、身體狀況、家庭環境等,才能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找到合適的教育途徑和方法,挖掘每個幼兒的潛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關注每一個人,關懷每個幼兒,並以關切而又謹慎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的優缺點——這是教育過程的根本之根本。
教師不論是對平時表現好的幼兒還是表現差的幼兒,都應嚴格要求。對待難教的幼兒,需要教師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艱辛的勞動,以促使其逐漸轉變。對待平時表現好、學習成績優異的幼兒,
教師也應該一絲不苟,嚴格要求。
尊重幼兒就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尊重幼兒的個性,並要信任幼兒。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輕蔑和敵視之上的,也沒有任何一種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懲罰與制裁來實現。《愛的教育》有則感人的小故事。可萊諦在課上睡了半個小時覺,先生講完課才「輕輕地從臉上吹醒了他」。「可萊諦見先生立在前面,驚恐地要退縮。先生兩手托住了他的頭,吻著他的頭發說:『我不責備你。因為你的睡去,不是由於怠惰,乃是由於疲勞了的緣故。』」原來可萊諦幫助貧困的家人早晨運柴從五點運到了七點,先生從學生口中得知這個原因後並沒有責備他,多麼感人的吻啊!
要公平對待幼兒。教師對待幼兒,要是非分明,辦事公正,表揚不過分,批評不偏激,實事求是,決不可感情用事。教師要力求做到使每一個幼兒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師的公平評價,使他們輕松愉快地生活在集體之中。
總之,所謂愛的教育,應當是帶著滿腔的愛去教學生,以及教會學生學會去愛,而且後者尤為重要。因為沒有充滿愛的教育,就不會有心中充滿愛的學生。

F. 《幼兒的童年只有一次》演講稿

幼兒的童年只有一次
在大多數人看來,童年意味著天真,童年意味著快樂,童年意味著幻想,童年意味著無憂無慮,童年還意味著具有極大的發展潛能和可塑性。
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什麼?這是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所以有的父母輕而易舉地回答:我們當然傾己所能,給孩子一切。但童年的孩子真正需要什麼,關注什麼,父母考慮過嗎?更有不少父母,在「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庇護傘下,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早早地設計好了孩子的成長宏圖。然而,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的能力與特長是不是與這樣的設計相吻合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的下一代理應有更幸福快樂的童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提到對童年的感受,相當多的孩子不無憂傷地表示:「……我們除了讀書以外沒有其他娛樂,我們缺少玩耍的夥伴,我們背負父母的高期望,我們沒有自己的秘密,我們不能自己選擇未來……」這,通常就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孩子的童年,往往承載了過重的負荷。童年不再天真,童年失去了快樂,童年消失了幻想,童年開始與憂愁相伴。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什麼呢?
留下「童年」本身
百餘年前,自然主義教育運動的倡導者就提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這樣的觀點至今仍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不可否認,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價值觀的多元化趨向,我們越來越忽視了孩子童年的天性。從本質上看,天性是需要逐步展開並慢慢加以引導的,而這與競爭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似乎並不合拍。所以,以犧牲孩子童年的天性來換得的快速成長,往往成為許多父母的選擇。
淘氣頑皮、好奇好問是孩子最典型的天性。孩子生理發展的特點決定了童年期的心理活動特點。孩子活潑好動,不僅愛玩買來的玩具,也喜歡戲水玩泥沙,還愛拿著彩筆塗塗畫畫,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孩子玩耍、描繪和探索的對象;孩子會纏著你問「這是為什麼」,「那又是為什麼」,每天少不了要聽幾個故事才心滿意足……
現代父母通常用高智能化的玩具來限制孩子玩泥沙,為的是避免孩子弄臟了小手,弄臟了漂亮的新衣服,還以為這是開發孩子智能的最佳選擇;現代父母讓孩子成天待在家裡不能外出,怕的是孩子在探索中遇到危險;現代父母為孩子准備好一大摞圖書和VCD碟,以為這比回答孩子的問題和講故事更有權威……
然而,正是父母的精心設計限制了孩子天性的展開。試想,玩泥沙哪有那麼多規則和羈絆?不經歷探索的「風雨」,又怎見發現的「彩虹」?源自天性的游戲、玩耍和發問是童年期孩子每天的活動,這些活動具有啟發性,既是兒童學習的自然途徑,又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社會及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尊重孩子的天性,還孩子真正的童年,父母會驚喜地發現:孩子不僅會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智慧與創造的靈光也會時常閃動。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不要因為孩子看起來尚小而對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聞不問。其實,孩子也有著豐富的、與眾不同的內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心理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一歲左右的嬰兒,日常離不開照料者,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對他人、對社會的信任感及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以更好地適應周圍世界;兩歲左右的孩子,會說會走會自己吃飯,通常會對大人的要求說「不、不要」,努力嘗試自主性的探索,充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四五歲的兒童則迫切需要參與各種各樣的玩耍和同伴之間的交往,從游戲和交往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小學階段的兒童,最希望能處理好學習與玩耍、家長與老師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從童年邁向青春期的孩子,則開始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具有更強的自我關注與自我體驗的願望。
孩子的心理需求還因家庭和父母的養育方式而異。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以及獨生子女現象,易造就兩類親子交往的家庭類型:過度關注型與參與不足型。在過度關注型家庭中,父母處處過多關心孩子、介入孩子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又對孩子限制有加。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時常會發出「被父母那無形的手所捆綁」的感嘆,內心迫切需要自由與探索。後一種家庭,由於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客觀原因),或是不情願讓孩子過多地拖累自己而對孩子關愛不足(主觀原因),使孩子在親情交流方面的需求更為強烈。很多時候,父母會想方設法給孩子以物質上、金錢上的滿足,但物質生活的豐富又豈能替代情感交流的匱乏?
對孩子進行合理的早期教育
童年期離不開早期教育。讓孩子盡可能早地學知識、學技能,從而不錯過發展的關鍵期,是早期教育的主旋律。但我以為,真正能使孩子獲益的早期教育具有以下兩個特徵。
一是不僅只往孩子的頭腦里灌輸知識,或是手把手教會孩子一些技能,而是知(認知)、情(情緒)、意(意志)協同培養。在一些西方國家,近幾年對「情緒智慧」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研究。著名的「糖果實驗」表明,孩子們能眼見糖果而抵制其誘惑的,長大後適應能力較強、人緣好、有信心、積極進取,個性也較穩健可靠。而那些經不起誘惑的孩子,大多比較孤獨,容易灰心,無法承受壓力,易逃避挑戰。
或許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看起來較「實」,而情緒與意志的養成似乎較「虛」,難以把握。但新近的研究結果表明,與父母們常持的「智商決定論」不同,知識與智力在人的成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有限,而情緒與意志似乎比智商更為重要:諸如信心、恆心、毅力、忍耐、抗挫折、友善合作等「看不見的手」,在孩子的未來發展和成功與否中所起的作用或許更大。因此,早期教育亟待「虛」「實」結合,注重對孩子情感和意志品質的錘煉。
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另一個特徵是,對早期教育過程的關注應超越對早期教育結果的關注。在談到國內的足球氛圍時,外籍教練米盧就說,我們太過關注足球比賽的結果,忽視了足球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這話同樣點出了許多家庭教育的誤區——父母通常只關注家庭教育的結果,而對過程漠不關心。實際上,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過程。以學鋼琴為例,學琴幾年而最終沒有成為鋼琴家的孩子,手指靈活了、懂得了音樂語言、陶冶了性情,這難道不是童年不可多得的收獲嗎?並非只有拿到多少級證書才意味著收獲。只關注結果的早期教育,通常伴隨的是父母的拔苗助長心態和孩子的厭學心理。即使終極目標得以實現,孩子也難以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身教大於言傳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中國母親有一種明顯的心理感受:自我喪失感和親子一體感。自我喪失感指母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因關注孩子成長而造成自身發展與興趣愛好受制約、情感體驗遭忽視、視野變狹窄、孩子對自己的發展與成熟帶來若干不利影響的一系列體驗;親子一體感則指母親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視孩子為自己生活的主要目標與中心,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體化感覺,而不是將自己和孩子作為兩個獨立個體的一系列感受。這反映中國母親在有了孩子後,最普遍的表現是過度關注孩子,將孩子作為自己的全部和人生希望,從而忽略了自身的情感體驗、發展需求、興趣愛好等。因此,父母將孩子的成功與否看做是自己成功與否的主要指標之一,常常對孩子期望甚高,卻放棄自身的努力和進一步發展。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把父母的言傳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這就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其影響力不及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價值取向。所以,父母不應對自己和對孩子採取兩套不同的行為標准:要求孩子求知上進,自己就不能只想著娛樂消遣;要求孩子應該遵守規則,自己就切忌為所欲為;要求孩子不能撒謊、罵人,自己就要避免天馬行空、出口成「臟」……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據是,許多父母攜兒帶女尋求心理咨詢,事實上,孩子的所謂心理問題,有三分之二以上與父母有直接關系。可以說,孩子的童年,在某種程度上正是父母為人處世的折射。
毫無疑問,父母不僅構成影響兒童發展的外在環境因素,而且是兒童發展的實際參與者。父母的認知、情感、態度等形成的家庭環境與兒童的成長關系十分密切,需要父母給以充分的關注。

G. 六一兒童節 演講稿

篇1:六一兒童節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日子——我們盼望已久,日夜思想的兒童節,終於到來了。

六月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百花盛開,鳥語花香,六月更是令人開心,令人嚮往的的季節。「六一兒童節」更是我們最喜歡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穿著漂亮的衣服,載歌載舞;在這一天我們在草地上快活的玩耍,嬉戲,像一隻只快樂的小鳥。在這一天,我們盡情狂歡,和樹木一起舞蹈。甜美的歌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因為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慶祝今天,慶祝這個熱鬧的兒童節。

今天,是我們的節日,讓我們盡情狂歡,享受這開心的時刻吧!

不過,我在玩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學習,學習就好像是一塊菜地,一日不去加速,不去拔草,不去管理它,它就會乾旱,會長滿雜草,最後荒廢了。所以,我們不能只顧玩,這樣才能學得好,玩的有開心!

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

篇2:六一兒童節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小朋友:

大家好!

在這鮮花爛漫,綠草如茵的初夏時節,我們迎來了自己的節日——六一兒童節,我非常榮幸能與小朋友們一起共度這美好的節日。藉此機會,請讓我祝全體小朋友節日快樂、向全體辛勤的園丁們致以崇高的謝意!並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現在我已經長大。還記得,初入園,老師就告訴我們「別人的東西我不要,自己的東西保管好」。那一刻,我們便懂得:要做好孩子!守紀律!還記得您要我們:問媽媽好,問老師好,同學們好」。那時我們就懂得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

老師,還記得,是您帶我認識了我們美麗的校園 ;是您扶我走上滑梯;是您鼓勵我盪起鞦韆。笑聲在盪漾,同時我的自信與成就感也在飛翔。

媽媽您放心吧,有這么好的老師,有這么美的校園,我很自豪。媽媽您放心吧!有老師的關愛與呵護,我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朋友們,今天節日的彩旗向我們的心情一樣美。我們歡快的舞蹈是健康的旋律。我們甜美的歌聲是快樂的符號。今天才藝展示向爸爸媽媽匯報我們的學習成果。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賽場上拼搏,嘗試較量的快樂。准備為明天迎接更多的挑戰。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自己健康!向上!成為爸爸媽媽們的好孩子。老師的好學生,社會的好苗子。

謝謝大家!

篇3:六一兒童節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們、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來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55年前,國際民主婦女結合會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力、保健權力和受教導的權利,於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一次大會上決議每年六月一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政府也劃定六月一日為兒童節。於是,全世界的兒童就領有了一個屬於本人的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

我謹代表學校向全體同學致以節日的慶祝,祝大家節日快樂!

我也藉此機遇向全部老師表現衷心的感激跟高尚的敬意。你們既是尊重的老師,更是辛苦的花匠。你們愛校如家,愛生如子;勤勤奮懇,不辭辛苦;教書育人,忘我貢獻。你們創造了精美的環境,你們創造了精良的品質,你們為學校的發展與起飛發明了良好的基本和前提。

同學們,「六一」是你們最快樂的節日,「六一」也是我們最愉快的日子。由於:

你們是家庭的法寶,更是家庭的希望。你們能夠快樂地成長,家庭就充滿歡歌與笑語。你們是學校的孩子,更是學校的希望。你們可以全面地發展,學校就充滿活力與活氣。你們是社會的將來,更是社會的希望。你們可能協調地發展,社會就充滿熱忱與友好。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生機。你們能夠茁壯地成長,祖國就充滿美妙與希望。

盼望同學們:文化、好學、自主、配合。學會學習、學會生涯、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像大人一樣富有義務心、富有使命感,堂堂正正做人,認當真真做事,快快活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熱愛祖國、酷愛黨、熱愛國民、熱愛天然、熱愛生活、熱愛迷信、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珍愛性命、珍惜時光、珍惜友情、愛護學習與發展的機會。關心社會、關心環境、關心群體、關懷別人。尊敬師長、團結同窗、禮貌待人;是非分明、分辨妍媸、為人正派。做一個幻想弘遠、操行端莊、學習優秀、身心健康的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希望老師們:敬業、愛生、謹嚴、探索。全面貫徹履行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五育並舉。堅固建立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面向每一個學生,珍惜每一個教育機會,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件事,增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和諧、全面的發展。為學生的畢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讓我們獨特努力,為把XX小學辦成人民滿足的學校而努力斗爭。

H. 兒童散文做一片最美的葉子的演講稿

偏重於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內有尾容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I. 六一兒童節發言稿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全世界兒童的節日——兒童節。當我們邁入與教室,將會發現,這天的教室是特別的,好像要綻放出它最美麗的一面。每個班裡都掛上了綵帶和同學們的作品,特別漂亮。
我知道,同學們都期待著這一天的來臨。因為,到了這一天,大家可以展現出自己多才多藝的一面,鋼琴、小提琴、相聲、小品、書法、畫畫、舞蹈、歌唱等等。
這是我們的節日,這是是保障兒童權利的節日,因此,我再次向全體同學祝賀。在陽光明媚的這天,小鳥為我們歌唱,綠樹為我們遮涼,小草向我們祝賀,花兒讓我們感受到了明日的光輝與燦爛。大自然一切一切,都在兒童節這天,顯得生機勃勃。
老師們,您們就放縱放縱你們的學生吧,讓他們在這天能夠盡情地玩耍,盡情地表演吧;同學們,你們就放開學習中的煩惱和成績吧,不要讓它們占據了你的思緒,一年就這么一次,玩吧,跳吧,沒有人會阻止你。
在聯歡會上,如果你是演員,你就盡力地表演,展示出你的風采,如果你是觀眾,你就認真觀看,時不時來一陣熱烈的掌聲,來鼓勵台上的演員,讓他們的擁有自信心吧!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
盼望著長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讓我們盪起雙漿,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還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盪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讓我們一起合唱,來慶祝兒童節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