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科普演講稿

科普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0-12-23 06:26:23

⑴ 科普知識演講稿 急!

為什麼灌滿水的瓶子不易破?
有兩個相同的玻璃瓶,一個空著,一個灌滿了水,同時從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個瓶子容易破?一般說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當瓶子灌滿水後,瓶子里的水還有另外一個作用,能減少瓶子的形變,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於形變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對瓶子產生一個壓力,瓶子從外向里形變,終於破裂。瓶子裝滿水,由於水是不可壓縮的,從而減少了形變,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裝滿水,再擰緊瓶蓋,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我們吸汽水是"吸"上來的嗎?
我們用吸管吸汽水,總以為是嘴把汽水吸上來的。其實不是,用嘴吸,只吸走了吸管中的空氣,至於汽水嘛,那是大氣把它壓到嘴裡去的。原來,吸管中的空氣被吸走後,管裡面的汽水受到空氣的壓強變小,而瓶子里(吸管外)的汽水受到的壓強是大氣壓強,這兩個壓強是不相等的,大氣壓強較大,就會把汽水壓到嘴裡去了。如果汽水瓶口蓋一個塞緊了的軟木塞,木塞中插著一根玻璃管,那末,你從玻璃管里吸汽水,至多能吸上一兩口,就再也吸不到瓶里的汽水了。這個道理也簡單,因為瓶外的大氣無法進入汽水瓶,大氣也就無法把汽水壓到嘴裡去了。不拔掉瓶塞,還能喝到汽水嗎?雖然吸不上來,但能不能吹上來?對著玻璃管向瓶子里吹氣是個辦法。吹氣,增加瓶內的氣體,增加了瓶內氣體的壓強。瓶內的氣體壓強變大以後,就會把汽水從玻璃管里壓出來,這時,只要嘴不離開玻璃管,就能喝到汽水。往瓶里吹氣越多,壓強增加得越多,就可以順利地喝到汽水。喝掉一些汽水以後,瓶內的氣體體積變大、壓強降低,就喝不到汽水了。再吹氣,又能繼續喝到汽水。
名人名言
1.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達爾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3.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4.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後,它從人們那裡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 ——惠特曼
5.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服從自然. ——埃斯庫曼斯
6.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的美和天籟的美. ——諾曼·卡曾斯
7.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爾

⑵ 科普小先生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在爬滿甲骨文的鍾鼎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祖國在我心中」,簡簡單單的六個字,道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中國心,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每一個炎黃子孫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都會熱血沸騰,壯志激昂。

古老的東方有一個全身珠光寶氣,雍容華貴的女子。盤古開天闢地、四大發明、**孔子、絲綢瓷器、威武的兵馬俑使她光彩照人。她的美讓人羨慕萬分。但是掀開摞摞發黃的歷史,我們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幕呢?時間的指針急速倒轉,指向了1840年。那時,外國列強紛紛加入了掠奪中國財富的戰爭: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中法戰爭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貪婪的侵略者幾乎掠去了這美麗女子的所有珍寶。他們使她明白了「落後就會挨打」這個道理。她沒有沉默,而是選擇了反抗,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抗敵故事

透過歷史的眼眸,站在歲月的肩膀上回望,我看到盤古開天闢地,迸發出生命的光芒;我看到四大發明,使古老的中國異彩紛呈。我看到**孔子,舉起聖火照亮幾千年的文明;我看到絲綢瓷器遠涉重洋,誰都知道這是來自我們的故鄉。我看到那硝煙中沖殺出兵馬俑威武的陣容;那雄偉中聳立著萬里長城的剛強!

我想說又不願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懦弱,在圓明園被燒焦的廢墟上,我看祖國是一攤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們的祖國並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她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飢餓的生活。孫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主席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孔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魯迅先生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先生所指的民魂是什麼呢?就是「重大義,輕生死」的生死觀,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大無畏精神。請同學們記住:不管我們的祖國母親還要經歷多少磨難,我們永遠都要陪伴在她的身邊;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麼艱險,我們都要立志,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兒女最大的貢獻.

⑶ 科普競賽的演講稿500字

星期五,我們學校舉行了一項大型活動---「感知科學,放飛夢想」科普展版。
上午是,一,二,三年權級,下午是四,五,六年級參觀,輪到我們班時,我早就等不及了,三步並兩步的沖出教室排好隊,一到操場,胡老師就帶我們到3D圖片的地方,每人戴上一副3D眼鏡,我第一個看到是虎鯨,我退後幾步從遠處看,看到了鯨在畫面里游動,彷彿要游出來一樣,看的我既興奮又緊張。接著我來到了一個和蒼蠅頭相似及了的頭的面前,通過兩個圓圓的蒼蠅眼睛看過去,隱隱約約看到對面兩同學在參觀,難道這就是動物的復眼嗎?帶著問題我來到了一個「不拍自響」(自取名),在六個小鼓上放手一摸,小鼓就響了起來。然後我玩了「手動發電器」(自取名)我用手用力的快速摩擦一塊板,另一個同學則快速轉動方向盤一樣的一個圓,奇跡發生了,連著的燈就亮起來了,好高興好有成就感,我覺得這最好玩了。

⑷ 科普演講稿五十字

他中等個子,瓜子臉,頭發烏黑,一對亮光閃閃的大眼睛,看上去精明干練。他就是博文教育培訓班裡輔導我寫作文的劉老師。
因為學校里教我們班的老師都是女老師,所以剛剛認識劉老師的時候,我心裡對男老師有一種疏遠和偏見,認為男老師沒有女老師好。男老師比較凶,不像女老師那麼溫柔可親。所以,很多時候我都不願意上作文課,即使坐在教室里,心理也是不舒服的感覺,沒有認真聽課。
有一天,劉老師正在講課,我怎麼也聽不懂,我舉手發問,劉老師不僅沒有生氣,而且還用溫柔的語調耐心地給我講解,我很感動,啊,男老師原來也不都是那麼脾氣暴躁的,我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錯了,事情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從此我就認認真真地聽課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劉老師的了解更多了。而且還在心裡由衷地感謝他。一天,我正在課堂上在聚精會神地做作業。誰知道,我的同桌在我的一張試卷上畫了一個大烏龜,我看見了,「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眼淚像斷線的珠子一樣落下來。劉老師走過來,問我哭什麼,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因之後,把我的同桌狠狠地批評了一頓,然後,他用和藹的聲音安慰我:「小朋友乖,不哭了,沒關系,我已經批評他了……」我的嗚咽聲漸漸變小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
在短暫的學習中,劉老師和我們慢慢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感情,培訓課結束那天,他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和我們一起先玩一個游戲,然後再開始講課,同學們玩得開開心心,聽課也是津津有味。劉老師把他學到的知識和寫作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
現在劉老師和我們不見面快一個月了,我非常盼望劉老師再次為我們上作文課。真希望劉老師輔導我們寫作文的那一天早一點到來。

⑸ 科普演講稿大約2分鍾能讀完

為什麼灌滿水的瓶子不易破? 有兩個相同的玻璃瓶,一個空著,一版個灌滿了水,同時權從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個瓶子容易破?一般說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當瓶子灌滿水後,瓶子里的水還有另外一個作用,能減少瓶子的形變,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於形變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對瓶子產生一個壓力,瓶子從外向里形變,終於破裂。瓶子裝滿水,由於水是不可壓縮的,從而減少了形變,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裝滿水,再擰緊瓶蓋,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⑹ 有科普知識演講稿的嗎急吖

電爐誕生記
在輕工產品諸多發明中,電爐的發明人是一位新聞記者,這,也可算是一則「新聞」吧。
這位記者名叫休斯,美國人。他少年時就對新聞這一行業很感興趣,後來在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畢業,即到一家報館任記者。只是,時間不很長。
休斯在事業上的轉變,似乎有點突然。這「突然」,是在一次不平之事中發生的:
有一天,休斯外出采訪,新聞人物是來自西部的一個大富翁。這傢伙是個暴發戶,為人狡詐傲慢,常受人們的指責。剛好頭一天的報紙揭露了他的一部分私生活,使他大為惱火。現在休斯又要寫文揭露,更使他惱羞成怒。在大庭廣眾之下,他把休斯大罵了一頓。休斯不買賬,兩人爭吵起來,差點沒有動武。回到報館後,體斯連夜趕寫出一篇詳細報道,並配有圖片,准備第二天在報上發表。不料稿子被編輯主任扣發,休斯還被叫去教訓了一頓。原因是,那個暴發戶將是這個報館的大股東之一,報館負責人不願意得罪他。休斯氣上加氣,當即辭去了在報館的職位。
「我決定放棄新聞工作了,」休斯回到家後,對父親說,「我要從頭開始一切。」他的「突然」大轉變,受到全家人的反對,尤其他父親反對更為激烈。但是,這位年輕人說什麼也不用回報館了,他決定要在電器業上搞出發明。
那是1900年前後,美國電力工業正在發展,電器業開始顯露頭角。但是,休斯的電器知識不多,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他動用當新聞記者時鍛煉的頭腦,經過一番分析,認為家庭電器乃是社會最必需的。不過這只是一個大原則,具體應該研究什麼,他心中並沒有數。他以新聞記者固有的習慣,認為選擇報道主題首先要調查研究,要發明家庭電器,也得首先向家庭主婦作調查,看她們在日常生活用具中認為最必需改進的產品是什麼?他出去訪問了好幾天,但收效並不大。因為家庭主婦們對本身的生活和工作已經習以為常。提不出有什麼器具需要改進。這使休斯大傷腦筋,他回到家裡,把家庭用的東西拿來東瞧瞧西看看,但仍然拿不定主意,好象樣樣都需要改進,而又沒有哪一種是急需的。
不久,休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終於發現了第一條「線索」。那是在一個星期天,休斯應邀到一個新結婚的朋友家裡去吃飯。他發覺菜里有一股很濃的煤油味,心裡直想吐。但礙於情面和禮貌,只好把口中的菜強咽下肚,那種難受勁使他緊皺眉頭。
他的朋友及新娘子也嘗出味道不對頭了。
「這是怎麼回事呀?」他的朋友叉起一塊肉,湊近鼻子嗅了嗅。
「噢,糟糕!」女主人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一定是我剛才弄煤油爐的時候,不小心把煤油弄到菜里了.」
男主人甚為狼狽,但在新婚妻子面前不好說什麼,只好拿煤油爐來出氣了:「這鬼爐子真討厭!三天兩日常出毛病。你急著用時它熄掉,要修它又沾上一手油,真不是個玩藝!」
女主人起身想去添做兩道菜。休斯說:「不必啦,哪一家人不常吃到一點煤油味?」男主人疼愛妻子,趁勢說:「那就算了吧,休斯又不是外人,他決不會怪你的.」休斯笑著直點頭,又毫不在意地繼續吃下去。
這倒不是休斯喜歡吃「煤油牛扒」,而是主人啟發了他的思路。新娘子白了丈夫一眼說:「都是你不好,我當初就說買個炭爐來,你偏偏要買什麼現代傢具:這可好,害得我天天吃煤油。」休斯的靈感來了:做飯是家庭主婦的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如果我能發明出一種用電的爐子,不是又省事、又能避免煤油爐的缺點嗎?
休斯向這對夫婦道別以後,象發現了什麼重要新聞似的,三步並兩步趕回家中,立即開始研究起來。他反復試驗,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也不知被「電老虎」打過多少次。但他矢志不移,就象發現了一則重要新聞就非把它寫出來不可一樣,廢寢忘食,鑽研入迷。「在起初的兩年時間里,我沒有休息過一天假期。」休斯後來這樣回憶說。
1904年,休斯的電爐研究成功了。但拿到市場上,一般家庭主婦對這種新玩藝並不怎樣歡迎。這一方面是由於傳統習慣方面的因素,另一方商也由於當時的主婦一般還不會用電,擔心電爐會傷害人。「爐絲是合金的都燒得通紅,人的皮肉不被燒焦才怪呢!」
不過,休斯不愧是一個記者出身的人。他想,人們缺乏用電知識,而守舊習性又很強,要使他們消除恐懼,對電爐發生興趣,首先要大力做好宣傳,逐漸普及。他採用了許多辦法,如示範表演,張貼廣告等等,宣傳使用電爐的好處。他還特別設計了一種用戶訪問卡,凡是使用他的產品的家庭,每周派人去訪問一次,詢問用戶遇到什麼問題,如有毛病,立即免費修理;如果主婦們有什麼疑懼,也當場解答。這一來,電爐就成了越來越多的一種家庭用具了。
後來,休斯又推出電鍋、電壺等家用電器,很受家庭主婦們的歡迎。這位新聞記者出身的人,在芝加哥設立了「休斯電氣公司」,正式開始生產家庭電器。從此,他再也沒有進過任何報館的大門。
(摘自《美和生活》第10期)

夢.幻想與發現
近來,人們了解到發現常常出現於思想放鬆,而不是在審慎地集中注意於技術問題的時候。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放鬆的心理狀態、幻想、睡眠和夢在科學創新過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要注意,精神狀態的高度集中、思想放鬆、半醒、作夢和睡眠之間未必總是有一個截然分開的界限的。事實上,不同的精神狀態有助於靈感的彼此交搭。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O.Loewi①記載了一個在睡眠中產生發現的不尋常的例子。一天夜裡,他看著小說睡著了。當夜間他突然醒來,匆忙地記下夢中所出現的一個非常寶貴的想法。第二天早上起來,夢境全忘,不管他如何努力,仍不能解釋他自己匆忙做的記錄。當天夜裡,O.Loewi再睡時,又出現了同樣的頓悟情境。但他這次醒後,非常細心在筆記本上作了一些注釋。後來,在研究從實驗得到的數據時,證實了他的發現的結果。O.Loewi發現了當神經刺激引起肌肉活動時,涉及到某些化學物質。此後,這一領域就成了為數眾多的研究者們的工作場所。
還有其它一些在睡眠中產生發現的有趣例子。C.Goodyear②從事硫化橡膠多年,他的成功來自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試著加上硫磺。笛卡爾在一個非常生動的夢中想像到數學與哲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而成為一種新的學科。牛頓常常在夢中解決問題。B.馬西亞斯在夢中發現了許多超導體。有人問諾貝爾獎金獲得者A.Szent Gyorgyi③的研究思想從何而來時,他答道:「在我的床上,當上午3點到4點間睡醒時,或者還睡著的時候。在我們不知不覺時,腦子作了大量的無意識工作,而我們好多的重大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許多科學家已經報告過,睡眠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常常是,當你腦子里帶著一個特別困難的問題去睡覺,及至醒來時,問題幾乎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來自幻想的靈感
許多科學家似乎同樣地發現,靈感位於醒與睡之間的一種中間的、過渡區域。為方便起見,我們把這樣的睡眠狀態的延伸稱為幻想。且不論它們發生在一天中的什麼時間,雖然這個術語事實上只能代表這些活動的一個方面。門捷列夫在半睡半醒的時候,得出如何把元素排列成周期形式的幻象。
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已經能夠利用這些所謂將入睡狀態時期或覺醒前時期。第一種狀態相當於醒來或睡著之間的過渡;第二種狀態是從睡到醒的變更。愛迪生常常從將入睡狀態取得創造性的進步。A.Kekule④的發現經驗是當在火爐邊打盹的時候,這可看做是一種將入睡狀態。這里我們把A.Kekule的所謂幻想也包括進去。
睡眠、接近睡眠和夢,在一個科學家的一生之中能起到一種創造性的作用,這在目前也許是明顯的了。雖然,要想獲得確切而可靠的關於作夢的科學家的人數的資料是困難的,但一些材料還是可以得到的。劍橋大學一份關於各種學科中有創造性的學者的工作習慣的調查表明,有70%的科學家回答說,從一些夢中得到幫助。日內瓦大學報道過一個對數學家的調查的類似估計,69個數學家中有51個(佔74%)回答說,睡眠中能夠解決問題。雖然,W.普拉特和R.A.貝克不把夢分成等級,但這些工作者們注意到約有83%的科學家突然的啟發中和非理論的思考——即他們所謂的「預感」——中得到幫助。
一句警語
在這里,提出這樣一句警語也許是適宜的:並非科學家們所有與技術問題有關的都是有實用價值的。因為通常我們只記得一生中有趣的事情。大概似乎有一種趨勢,就是僅回憶起最有成果的夢,而失敗的和沒有意義的是容易被忘掉的。而且,我們並不主張為了發現而只求之於夢。事實上,現在已普遍地認識到科學家可以按他們的工作習慣分為兩大類。w.D.班克羅夫特把這兩類定名為「累積者」類和「推測者」類。屬於累積者類的人,為了要逐步地建立和提高現有的知識,他們緩慢而刻苦地獲得新資料。另一方面,推測者類則利用智慧的閃現、思維的飛躍和預感等,作與他們的工作有關的夢。而且,他們很可能佔大多數。
w.D.班克羅夫特談過他和4位化學家的談話。當他提到智慧的閃現和突然的靈感時,其中3人立即承認這種情況。第4位根本沒有在這種方式下獲得新思想的經驗。在新思想來源中的這種一分為二,反映在那些已經寫過有關科學家們工作習慣的各種作者的分散意見中。很清楚,將會有一些科學家,相當平常而且容易與這種作用一致地從夢中發現靈感的思想。其他人將感到這種概念不但新奇而且有點古怪,甚至感到吃驚。
自然,通過睡眠狀態接受幫助並不限於自然科學。夢常常對於人類富有想像力的努力中的許多創造性活動做出貢獻。在哲學領域里,羅素既利用幻想也利用作夢。
Kekule利用幻想、夢和接近睡眠狀態,但遠不是他一個人。類似他的還有許多科
學家,有些是非常著名的,有些則不那麼出名。「先生們,讓我們學作夢吧!」Kekule的這個金玉良言多半是來自現代教育實踐的。
公爵大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系,有一個力求發展創造才能的設計研究班,課程中有部分內容的目的是幫助他們有效地運用夢。大概相當於美國高中學校水平的《諾菲爾德科學教學方案》中的化學部分,幻想並未被忽視。在它的緒論中提出這樣一種勸告:「必須為有利的『作夢』,提供機會——Kukule精神」。或許,我們應當鼓勵更多的科學家在必要時離開他們的實驗室到農村去散步、思考。甚至帶著他們的技術問題去睡覺!
①Otto Loewi (1873~1961)德國科學家。1936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金。對生理學與醫學有傑出的貢獻。
②Charles Goodyear(1800~1860)美國科學家。第一個認識到天然橡膠的潛力、1839年發現硫化作用。③AlberT Szent—Gyorgyi(1893~)匈牙利生物化學家。1937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金。
④August Kekule (1829~1896)德國化學家。他長期以來試圖為苯分子找出一個結構式。在1865年的一個晚上,他在火爐前打瞌睡,當他向火焰里看去的時候,他似乎在蛇形的行列中看見原子在跳舞。忽然,一條蛇抓住它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個圓圈,隨後在他面前嘲笑地旋轉。剎那間,刻庫勒醒過來,他已經想出了這個現在著名和熟知的主意,用一個六角形的圓圈代表苯的結構,他在這一晚上用其餘時間作出了這個假設的推論。他奠定了芳香化學的基礎。對理論有機化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C.G亨普爾著《自然科學的哲學》一書的記載。)
(原載《世界科學譯刊》1980年第1期)

⑺ 科學演講稿

科學演講稿

我演講的題目是《科學就在身邊》。

您知道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嗎?您知道冰淇淋為什麼會「冒氣」嗎?您知道為什麼燃燒的火焰總是向上竄嗎?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司空見慣的平常現象,裡面卻蘊藏著深奧的科學知識。

凡是有成就的科學家,他們都善於抓住身邊的看似平凡卻蘊含科學道理的一些小事,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最終攀登到了科學的高峰。

英國科學家牛頓被掉下來的蘋果砸中了頭而研究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英國瓦特觀察水燒開後的壺蓋發明了蒸汽機,我國古代發明家魯班的手被帶齒的草葉劃破發明了鋸子……他們都是捕捉了身邊的現象進行科學的研究後取得的創造成果,這些發明推動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前進。

事實上科學家的很多發明都是從我們身邊的科學中得到啟示的: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直升機是人們通過對蜻蜓飛行的研究發明的……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這樣的例子還要我再列舉嗎?不,不用了!我們遨遊太空,這里有科學;我們品嘗美味佳餚,這里有科學;我們欣賞五顏六色的鮮花,這里有科學;我們翻看各種書本,這里也有科學……,科學無處不在。

一個星期天,我突然發現鄰居家的大白貓正在菜園里吃草。覺得很奇怪,貓不是肉食動物嗎,怎麼會吃草?便回到家中找出《網路全書》查找,卻沒找到關於貓吃草的原因。從此以後,我只要有時間,就仔細觀察大白貓……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我發現大白貓每次吃草,都會拉出稀薄的屎。我猜想:也許大白貓吃草是因為它肚子不好的緣故?後來,這個猜想在一個寵物醫生那裡得到了證實。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知識!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勤動腦,勤動手,時刻留意身邊的各種現象,就能發現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謝謝大家!

⑻ 科普演講稿 300字左右,急需!!!!!

我們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為起點,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為遏止氣候變化不斷惡化的勢頭,積極採取自主行動,從多種環節入手,節能減排降耗,減輕環境災害,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

我們希望: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負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應對資源環境壓力。以已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榜樣,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大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快節能環保和裝備的推廣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

我們期待: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加強政府間國際合作,進而推動企業合作,有序推進低碳生態產業轉移,促進低碳和生態經濟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發展。積極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探索清潔發展機制,推動全球統一碳交易市場形成,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碳定價權
我們努力:推廣發展低碳綠色金融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投融資途徑,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將減排降碳納入金融體系的服務范疇,制定和完善符合國情的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經濟激勵措施,利用碳金融體系的支撐使碳減排獲得持續不斷的融資,從碳減排權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續發展的收益,努力爭取全球低碳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讓我們團結起來「發展綠色經濟,倡導低碳生活,共贏綠色未來

⑼ 我要有關科普的演講稿

電爐誕生記
在輕工產品諸多發明中,電爐的發明人是一位新聞記者,這,也可算是一則「新聞」吧。
這位記者名叫休斯,美國人。他少年時就對新聞這一行業很感興趣,後來在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畢業,即到一家報館任記者。只是,時間不很長。
休斯在事業上的轉變,似乎有點突然。這「突然」,是在一次不平之事中發生的:
有一天,休斯外出采訪,新聞人物是來自西部的一個大富翁。這傢伙是個暴發戶,為人狡詐傲慢,常受人們的指責。剛好頭一天的報紙揭露了他的一部分私生活,使他大為惱火。現在休斯又要寫文揭露,更使他惱羞成怒。在大庭廣眾之下,他把休斯大罵了一頓。休斯不買賬,兩人爭吵起來,差點沒有動武。回到報館後,體斯連夜趕寫出一篇詳細報道,並配有圖片,准備第二天在報上發表。不料稿子被編輯主任扣發,休斯還被叫去教訓了一頓。原因是,那個暴發戶將是這個報館的大股東之一,報館負責人不願意得罪他。休斯氣上加氣,當即辭去了在報館的職位。
「我決定放棄新聞工作了,」休斯回到家後,對父親說,「我要從頭開始一切。」他的「突然」大轉變,受到全家人的反對,尤其他父親反對更為激烈。但是,這位年輕人說什麼也不用回報館了,他決定要在電器業上搞出發明。
那是1900年前後,美國電力工業正在發展,電器業開始顯露頭角。但是,休斯的電器知識不多,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他動用當新聞記者時鍛煉的頭腦,經過一番分析,認為家庭電器乃是社會最必需的。不過這只是一個大原則,具體應該研究什麼,他心中並沒有數。他以新聞記者固有的習慣,認為選擇報道主題首先要調查研究,要發明家庭電器,也得首先向家庭主婦作調查,看她們在日常生活用具中認為最必需改進的產品是什麼?他出去訪問了好幾天,但收效並不大。因為家庭主婦們對本身的生活和工作已經習以為常。提不出有什麼器具需要改進。這使休斯大傷腦筋,他回到家裡,把家庭用的東西拿來東瞧瞧西看看,但仍然拿不定主意,好象樣樣都需要改進,而又沒有哪一種是急需的。
不久,休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終於發現了第一條「線索」。那是在一個星期天,休斯應邀到一個新結婚的朋友家裡去吃飯。他發覺菜里有一股很濃的煤油味,心裡直想吐。但礙於情面和禮貌,只好把口中的菜強咽下肚,那種難受勁使他緊皺眉頭。
他的朋友及新娘子也嘗出味道不對頭了。
「這是怎麼回事呀?」他的朋友叉起一塊肉,湊近鼻子嗅了嗅。
「噢,糟糕!」女主人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一定是我剛才弄煤油爐的時候,不小心把煤油弄到菜里了.」
男主人甚為狼狽,但在新婚妻子面前不好說什麼,只好拿煤油爐來出氣了:「這鬼爐子真討厭!三天兩日常出毛病。你急著用時它熄掉,要修它又沾上一手油,真不是個玩藝!」
女主人起身想去添做兩道菜。休斯說:「不必啦,哪一家人不常吃到一點煤油味?」男主人疼愛妻子,趁勢說:「那就算了吧,休斯又不是外人,他決不會怪你的.」休斯笑著直點頭,又毫不在意地繼續吃下去。
這倒不是休斯喜歡吃「煤油牛扒」,而是主人啟發了他的思路。新娘子白了丈夫一眼說:「都是你不好,我當初就說買個炭爐來,你偏偏要買什麼現代傢具:這可好,害得我天天吃煤油。」休斯的靈感來了:做飯是家庭主婦的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如果我能發明出一種用電的爐子,不是又省事、又能避免煤油爐的缺點嗎?
休斯向這對夫婦道別以後,象發現了什麼重要新聞似的,三步並兩步趕回家中,立即開始研究起來。他反復試驗,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也不知被「電老虎」打過多少次。但他矢志不移,就象發現了一則重要新聞就非把它寫出來不可一樣,廢寢忘食,鑽研入迷。「在起初的兩年時間里,我沒有休息過一天假期。」休斯後來這樣回憶說。
1904年,休斯的電爐研究成功了。但拿到市場上,一般家庭主婦對這種新玩藝並不怎樣歡迎。這一方面是由於傳統習慣方面的因素,另一方商也由於當時的主婦一般還不會用電,擔心電爐會傷害人。「爐絲是合金的都燒得通紅,人的皮肉不被燒焦才怪呢!」
不過,休斯不愧是一個記者出身的人。他想,人們缺乏用電知識,而守舊習性又很強,要使他們消除恐懼,對電爐發生興趣,首先要大力做好宣傳,逐漸普及。他採用了許多辦法,如示範表演,張貼廣告等等,宣傳使用電爐的好處。他還特別設計了一種用戶訪問卡,凡是使用他的產品的家庭,每周派人去訪問一次,詢問用戶遇到什麼問題,如有毛病,立即免費修理;如果主婦們有什麼疑懼,也當場解答。這一來,電爐就成了越來越多的一種家庭用具了。
後來,休斯又推出電鍋、電壺等家用電器,很受家庭主婦們的歡迎。這位新聞記者出身的人,在芝加哥設立了「休斯電氣公司」,正式開始生產家庭電器。從此,他再也沒有進過任何報館的大門。
(摘自《美和生活》第10期)

夢.幻想與發現
近來,人們了解到發現常常出現於思想放鬆,而不是在審慎地集中注意於技術問題的時候。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放鬆的心理狀態、幻想、睡眠和夢在科學創新過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要注意,精神狀態的高度集中、思想放鬆、半醒、作夢和睡眠之間未必總是有一個截然分開的界限的。事實上,不同的精神狀態有助於靈感的彼此交搭。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O.Loewi①記載了一個在睡眠中產生發現的不尋常的例子。一天夜裡,他看著小說睡著了。當夜間他突然醒來,匆忙地記下夢中所出現的一個非常寶貴的想法。第二天早上起來,夢境全忘,不管他如何努力,仍不能解釋他自己匆忙做的記錄。當天夜裡,O.Loewi再睡時,又出現了同樣的頓悟情境。但他這次醒後,非常細心在筆記本上作了一些注釋。後來,在研究從實驗得到的數據時,證實了他的發現的結果。O.Loewi發現了當神經刺激引起肌肉活動時,涉及到某些化學物質。此後,這一領域就成了為數眾多的研究者們的工作場所。
還有其它一些在睡眠中產生發現的有趣例子。C.Goodyear②從事硫化橡膠多年,他的成功來自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試著加上硫磺。笛卡爾在一個非常生動的夢中想像到數學與哲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而成為一種新的學科。牛頓常常在夢中解決問題。B.馬西亞斯在夢中發現了許多超導體。有人問諾貝爾獎金獲得者A.Szent Gyorgyi③的研究思想從何而來時,他答道:「在我的床上,當上午3點到4點間睡醒時,或者還睡著的時候。在我們不知不覺時,腦子作了大量的無意識工作,而我們好多的重大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許多科學家已經報告過,睡眠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常常是,當你腦子里帶著一個特別困難的問題去睡覺,及至醒來時,問題幾乎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來自幻想的靈感
許多科學家似乎同樣地發現,靈感位於醒與睡之間的一種中間的、過渡區域。為方便起見,我們把這樣的睡眠狀態的延伸稱為幻想。且不論它們發生在一天中的什麼時間,雖然這個術語事實上只能代表這些活動的一個方面。門捷列夫在半睡半醒的時候,得出如何把元素排列成周期形式的幻象。
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已經能夠利用這些所謂將入睡狀態時期或覺醒前時期。第一種狀態相當於醒來或睡著之間的過渡;第二種狀態是從睡到醒的變更。愛迪生常常從將入睡狀態取得創造性的進步。A.Kekule④的發現經驗是當在火爐邊打盹的時候,這可看做是一種將入睡狀態。這里我們把A.Kekule的所謂幻想也包括進去。
睡眠、接近睡眠和夢,在一個科學家的一生之中能起到一種創造性的作用,這在目前也許是明顯的了。雖然,要想獲得確切而可靠的關於作夢的科學家的人數的資料是困難的,但一些材料還是可以得到的。劍橋大學一份關於各種學科中有創造性的學者的工作習慣的調查表明,有70%的科學家回答說,從一些夢中得到幫助。日內瓦大學報道過一個對數學家的調查的類似估計,69個數學家中有51個(佔74%)回答說,睡眠中能夠解決問題。雖然,W.普拉特和R.A.貝克不把夢分成等級,但這些工作者們注意到約有83%的科學家突然的啟發中和非理論的思考——即他們所謂的「預感」——中得到幫助。
一句警語
在這里,提出這樣一句警語也許是適宜的:並非科學家們所有與技術問題有關的都是有實用價值的。因為通常我們只記得一生中有趣的事情。大概似乎有一種趨勢,就是僅回憶起最有成果的夢,而失敗的和沒有意義的是容易被忘掉的。而且,我們並不主張為了發現而只求之於夢。事實上,現在已普遍地認識到科學家可以按他們的工作習慣分為兩大類。w.D.班克羅夫特把這兩類定名為「累積者」類和「推測者」類。屬於累積者類的人,為了要逐步地建立和提高現有的知識,他們緩慢而刻苦地獲得新資料。另一方面,推測者類則利用智慧的閃現、思維的飛躍和預感等,作與他們的工作有關的夢。而且,他們很可能佔大多數。
w.D.班克羅夫特談過他和4位化學家的談話。當他提到智慧的閃現和突然的靈感時,其中3人立即承認這種情況。第4位根本沒有在這種方式下獲得新思想的經驗。在新思想來源中的這種一分為二,反映在那些已經寫過有關科學家們工作習慣的各種作者的分散意見中。很清楚,將會有一些科學家,相當平常而且容易與這種作用一致地從夢中發現靈感的思想。其他人將感到這種概念不但新奇而且有點古怪,甚至感到吃驚。
自然,通過睡眠狀態接受幫助並不限於自然科學。夢常常對於人類富有想像力的努力中的許多創造性活動做出貢獻。在哲學領域里,羅素既利用幻想也利用作夢。
Kekule利用幻想、夢和接近睡眠狀態,但遠不是他一個人。類似他的還有許多科
學家,有些是非常著名的,有些則不那麼出名。「先生們,讓我們學作夢吧!」Kekule的這個金玉良言多半是來自現代教育實踐的。
公爵大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系,有一個力求發展創造才能的設計研究班,課程中有部分內容的目的是幫助他們有效地運用夢。大概相當於美國高中學校水平的《諾菲爾德科學教學方案》中的化學部分,幻想並未被忽視。在它的緒論中提出這樣一種勸告:「必須為有利的『作夢』,提供機會——Kukule精神」。或許,我們應當鼓勵更多的科學家在必要時離開他們的實驗室到農村去散步、思考。甚至帶著他們的技術問題去睡覺!
①Otto Loewi (1873~1961)德國科學家。1936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金。對生理學與醫學有傑出的貢獻。
②Charles Goodyear(1800~1860)美國科學家。第一個認識到天然橡膠的潛力、1839年發現硫化作用。③AlberT Szent—Gyorgyi(1893~)匈牙利生物化學家。1937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金。
④August Kekule (1829~1896)德國化學家。他長期以來試圖為苯分子找出一個結構式。在1865年的一個晚上,他在火爐前打瞌睡,當他向火焰里看去的時候,他似乎在蛇形的行列中看見原子在跳舞。忽然,一條蛇抓住它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個圓圈,隨後在他面前嘲笑地旋轉。剎那間,刻庫勒醒過來,他已經想出了這個現在著名和熟知的主意,用一個六角形的圓圈代表苯的結構,他在這一晚上用其餘時間作出了這個假設的推論。他奠定了芳香化學的基礎。對理論有機化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C.G亨普爾著《自然科學的哲學》一書的記載。)
(原載《世界科學譯刊》1980年第1期)

⑽ 有關科普知識的演講稿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很榮幸能站到這里和大家交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體會。我演講的題目是:青年學生如何踐行科學發展觀。

說起科學發展,對於時下的青年學生來說都不陌生,甚至是如雷貫耳,但究竟什麼是科學發展,很多人卻又不甚了了。事實上,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早已做出了明晰的界定,科學發展就是堅持統籌兼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在2007年黨的十七次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進一步詮釋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那麼,對於我們青年學生來講,如何做到科學發展呢?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以本,這就要求我們重視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統一起來,做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肯尼迪說過:「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了些什麼,而要問我們為國家做了些什麼。因此,發揚集體主義,克服個人主義,更多地為他人著想,為社會著想,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投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去,在奉獻社會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才是我們青年學生目前的第一要務。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自身。首先是要求我們糾正為應試而學習,以及重理輕文、技術至上主義的偏向,打造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這有利於我們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有利於全面發展我們的綜合能力。打個比方說,自然科學好比城市裡的高樓廣廈,人文科學卻正如城市周邊的森林,雖然可能我們永遠看不到森林的現實功用,但城市裡的居民卻無時無刻不在享受這大自然的恩惠,因此可以說,人文科學就是我們智慧的總調度官,它在我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從我們自身發展的另一個角度講,也存在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們知道,當今世界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世界,新事物、新知識層出不窮,這就更要求我們丟掉為應試升學而學習的敲門磚思想,樹立終身學習、不斷學習的理念,跟上知識更新速度,從而使我們在未來的人生征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從輝煌走向輝煌!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自身發展,可以有效地實現求知與做人、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廣博知識與動手能力、技術素養與人文修養、健康身體與和諧心理等方面的有機結合,能夠有助於我們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成為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人,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的人,成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人。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在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原理的基礎上,自覺地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去指導自身發展,努力做到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我們就會真切的感受到科學發展觀的強大理論魅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同學們,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用科學發展觀作指導,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自己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棟梁之材,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象展翅的雄鷹一樣自由地搏擊吧!
謝謝大家!!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