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課堂演講稿

課堂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0-12-20 05:00:40

Ⅰ 大學課堂上兩分鍾的演講稿

感恩是一種精神,它讓我們感知發現世界的美好,遠離並忘卻人生中的悲傷和內痛苦容。
懂得感恩是一種幸福。當用真誠,奉獻甚至犧牲去幫助他人時,你內心平靜而充實,因為你心懷感恩,放下了私利。當你以寬容,豁達甚至理解的心態去面對他人的攻擊時,你思想坦然而安定,因為你心懷感恩,看透了得失。懂得感恩,生活不再因瑣碎小事而失去陽光,人生不會一偶爾失意就陷入低谷。因為你已懂得感恩,感謝贈與,感謝成功,同時也感謝失去與失敗。
心懷感恩,是一種境界。不因蠅頭小利而心生陰霾,不因重金虛名而違背人性。俗世一切,皆可釋然面對。
感恩如小燈一盞,燈火傳承,便可照亮每顆人心。讓你我心懷感恩,一起感化他人,恩德社會。

Ⅱ 小學上課堂行為演講稿

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須端正學風,認真聽課。 (一) 應按時到指定的教室上課,內不得無故缺課、遲容到、早退,上課時間不得隨意進出教室。因故遲到,須經授課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二) 遵守課堂禮儀,與老師互致問候。 (三) 上課時衣著要整潔,不得穿無袖背心、吊帶上衣、超短裙、拖鞋等進入教室。 (四) 尊敬老師,服從任課老師管理,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保持課堂良好紀律秩序。 (五) 聽課時遇有問題,應先舉手,經教師同意後,起立提問。 (六) 上課期間離開教室(包括實驗課),須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離開。 (七) 上課必須按座位表就坐。 (八) 要愛護公共財物,不得在課桌、門窗、牆壁上塗寫、刻劃,不得隨意搬動教學設備和課桌椅,不得私自使用各類教學用計算機、投影儀等。如造成損壞,必須按價賠償,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 (九) 要注意保持教室環境衛生,每節課前,值日生主動擦凈黑板和講台。嚴禁在教室內吸煙、吃食品、隨地吐痰和亂扔紙屑。 (十) 離開教室要整理好桌椅,並協助老師關好門窗、關閉電源。

Ⅲ 四點半課堂演講稿怎麼寫

沖我微笑.
我是想微笑的,可我的眼眶終於沒有囚住沸騰的淚水.望著身邊的爸版爸,我哭了,徹底地哭權了.
那一刻,我明白原來自己並不孤寂!
那一刻,我明白什麼叫做幸福!
只是,他並不知道,那粒種子是從煮熟的玉米上掰下來的,並不可能發芽!
真正的幸福正如此,愈深愈無聲.天地間每一個角落都傳遞著幸福的信息,它讓我拉我出門,我跟在他身後,懶懶地挪動著腳步.站定後,我真的看到一株嫩綠的幼苗在風中沖我微笑.

Ⅳ 以《我的課堂》為題,用演講稿的方式寫一寫自己所希望的課堂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落實新課改的課堂觀和學生觀,需要教師有效的駕馭和調控課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質疑,在激烈的對對抗質疑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

一、不惑所以質疑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顧名思義就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的,韓愈的這句話無疑是對教師職責的很好註解。反過來,對於學生而言,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就是為了學有所獲提高素質,課堂上之所以質疑,大多是因為在學習某個(些)知識點上遇到了困惑,或者是有不同答案和思路,這時才需要質疑。

二、質疑的重要性

完整的一節課是包括預習、互動、展示、質疑和反饋等在內的有機整體,每一個環節做不好或缺乏都會影響到課堂整體效果。這其中,預習、展示和反饋等環節固然很重要,然而,學生的對抗質疑也不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站在學生角度審視課堂,我們可以發現對抗質疑有著重要地位。

學生只要對抗質疑,至少說明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睡覺,而是在主動積極的思考和學習,充分表明了學生在參與課堂,這總比學生在課堂上酣睡要好得多;師生或學生的質疑伴隨著激烈的爭辯,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更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質疑總是圍繞著某個話題或知識點展開,通過充分的質疑,可以使學生對這個話題或知識有更深刻的體驗,爭辯過程當中,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可以生成新的知識;廣泛、持久、深刻的質疑,可以使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可以使課堂學習氣氛更加濃厚。

三、如何更好的質疑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的兩個最主要的元素,缺少任何一個元素都不能構成完整的課堂。做好對抗質疑,同樣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去努力,雙管齊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為教師思想認識上要轉變觀念,樹立適應新課改的教師觀和學生觀,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和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調控者;作為教師要捨得退居二線,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充分的展示和質疑,如果教師滿堂灌式的獨霸課堂,學生是很難有機會充分質疑的;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對抗質疑的因素,比如在設計導學案(或教案)時,應該設置一些適合學生質疑的問題,課堂上設置一些容易質疑的情景;作為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安全的質疑環境,對於課堂上學生的質疑,教師應鼓勵和褒揚,而不應該壓抑和打擊;作為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培訓,教師可以圍繞為什麼質疑,質疑的重要性,如何質疑,質疑的技巧策略等對學生進行業務指導;最後,作為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質疑進行引導和調控,當學生質疑偏離了正常軌道時,教師要善於引導。與之相反,作為學生也要轉變觀念,要樹立新課改理念下全新的學生觀,要意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和主人;作為學生要明確質疑是自己的權利,任何人不能剝奪和妨礙自己行使質疑的權利,要積極主動的行使質疑的權利;作為學生要懂得質疑是知識生成和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要理解質疑是相互提高共同進步的有效方法;作為學生要懂得尊重其他學生質疑的權利和意願,不僅自己要充分質疑,還要善於聆聽其他同學的觀點,查漏補缺取長補短;作為學生要拓展知識面和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質疑。

Ⅳ 課堂演講稿

撞擊新青年
大家好!
做一個新聞記者是我從小的心願,憑著見證歷史、眼見為實的工作信念,我用新聞的眼光看世界,求真理、求知識、求進步.對未來,我的自我期許是:當大事發生時,就有我靈慧的思維;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我敏銳的觸角.正因為這樣,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期間,我一直反省自己、審視未來,如何才能身體力行、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當好人民公僕,我們新青年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我手裡拿著的是我的對照檢查材料,事實上我還在心裡為自己寫了另外一份心靈剖析書,這份剖析書的題目正是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撞擊新青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一次該如何度過?這是很有講究,很有學問的東西.花美美在外表,人美美在內心.內心者,魯迅講,魂靈也.通俗說就是有沒有靈魂,再通俗說就是有沒有積極的、熱情的、向上的精神狀態.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決定了你這個人的生存質量,也決定了你這個人是碌碌無為還是有所作為,還是大有作為,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還是俯下身子甘當牛馬.或者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來說,你是在燃燒還是在冒煙.燃燒就是激情永駐、熱情不改,燃燒就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甘當人民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前些日子,我到里仁采訪,發現為了讓萬德公司早日投產,鎮政府把整個辦公大樓讓給了外商,幹部們擠到了財政所辦公,開會沒有會議室,吃飯要到幾里以外的地方吃,大家最多的是6個人擠在一個房間里,但一切井然有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是積極的、充滿熱情的精神狀態!前不久,贛州市副市長、縣委書記鍾際躍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全方位抓開放,全社會抓招商,全過程抓服務,全身心抓落實,並帶領全縣人民把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發展縣域經濟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是一心一意幹事業的、激情燃燒的精神狀態!
撞擊新青年,第一撞就是撞擊精神狀態!這第二撞撞擊什麼?我先要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人活著干什麼?人活在世上就是「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在希臘有一座德爾菲斯神廟,這個廟的偉大,不在於菩薩多,也不在於它規模大,就是那裡有五個字,籮大的字刻在德爾菲斯神廟巨大的岩石上,這五個字就是:「認識你自己」!有人會說,我怎麼會連自己都不認識.古語道:「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不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最大的障礙就是戰勝自己.在「認識你自己」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對自己不滿才是進步的開始!青年朋友們,孔老夫子尚且一日三省吾身,我們有哪一位昨天、前天曾經面壁思過?請你告訴我,你
對自己有哪些不滿?這是我第二次撞擊新青年.
如今,我們許多青年人不要說面壁思過,反而在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利於自己的成長,會使年輕人意志消沉,激情泯滅.可是事實怎樣?有一個中國博士後完成在美國的學業回國後,到了一個非常破爛的研究所,那裡一無資金,二無儀器.有一個記者問他,你回來干什麼?他說,我的使命就是在這種狀況下求最大值、求生命的極值.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就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在你目前的狀況下、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求最大值.我第三次撞擊新青年——在工作中你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嗎?你是在求最大值嗎?你的生命是在燃燒還是在冒煙?你離「三個代表」的要求還有多遠?你離人民公僕的要求還有多遠?撞擊新青年就是要撞擊出「三個代表」的精髓和實質,撞擊出新一代青年幹部的公僕形象!
最後,請允許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一個媽媽推開窗戶問她的兩個女兒看見了什麼?一個女兒說,外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另一個抬頭望望天空,高興地說,媽媽,我看見了星星!生活中,你也許不能改變太多你力所不及的東西,比如你改變不了那個漆黑的夜晚,但是你完全可以改變你的心態,你用消極的心態看見的是漆黑的夜晚,你用積極的心態就會發現希望的星星!心態變了,整個環境也就變了,你積極地面對生活,始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激情澎湃、熱血沸騰地做好每一件事,這樣才能改變你身邊的狀況,也只有這樣才能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當好人民公僕……
很多人說我是一個工作狂,其實,工作狂來自一種激情,因此我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用積極的心態去求取生命的最大值,去發現希望的星星,用心創造生活每一天!

Ⅵ 課堂演講稿

1914年日本人利用歐戰爆發、列強無暇東顧之際,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身為國家最高主政者的袁世凱,既不能接受、又不敢貿然拒絕,只有一面拖延談判時間,一面由當時身任大總統府和國務院雙重秘書的顧維鈞,暗中泄密,以引起國際間的注意或干涉。達到的效果是全國民心沸騰,主張對日作戰,因反袁而流亡海外的黃興等人,也都主張暫停反袁活動,以便全民族一致對外。歷史的實情如此。而此時的孫中山,卻甘心接受二十一條,以換取日本對個人及其政黨的援助。此非污衊,從現已公開的孫中山1914年5月11日致日本首相大隈重信、1915年3月14日致日本外務部政務局長小池張造的密函來看,孫允諾出讓的中國權益,比二十一條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今天的我們,也不必苛求孫中山,因為他一向信奉為國為民,不擇手段,「小德出入可也」。正象今日回頭看,我們並不斥責當初簽定《布列斯特和約》,割地給德國人的布爾什維克為賣國賊一樣。

辛亥首義,袁世凱繼孫中山這個臨時大總統成了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長期被人斥為「竊國」;既是「竊」,原先當有主人。是清政府?那袁世凱豈不是英雄?是孫中山的臨時政府?可袁的大總統是以孫為代表的革命黨有條件的拱手相讓,(就是相讓也是一個臨時大總統的空頭銜,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東西。)是得到孫中山、黃興等領導人及議會同意和批準的,何竊之有?袁又非革命黨人,憑什麼要將天大的功業送與孫中山。武昌起義後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一個極為虛弱的草台班子,如果不是袁世凱養寇自重,未命北洋軍全力出擊,也早就玩完了。袁世凱勸清廷遜位,孫中山將總統讓給他,是一項政治交易。清廷退位,孫中山也就不用以戴罪之身流亡海外洗盤子了,搖身一變成了開國元勛。袁世凱軟硬兼施,順利踐約,隆裕代侄子宣統遜了位,成了沒有國土的皇太後、皇帝,繼續在紫禁城內享受優裕的生活。對待下了台的舊主子,袁是優禮有加,尊重如昔。愛新覺羅家族同五年後沙皇羅曼諾夫家族的命運大相徑庭,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殘酷處決。俄羅斯是歐洲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羅曼諾夫王朝把俄羅斯從一個弱小、封閉、愚昧的國家拓展成一個橫跨歐亞兩大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有大功於俄羅斯。中國是亞洲一個落後的中世紀國家,愛新覺羅家族早期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中期有殘暴頻繁的「文字獄」,晚期又大肆出賣國家主權領土利益,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四萬萬同胞恨之入骨、皆曰可殺;可結局大相徑庭,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偉大的伊里奇批准槍決了,愛新覺羅家族被「竊國大盜」袁世凱保了下來;就這一點,袁世凱就是豪傑胸懷。

「二十一條」的簽定又是袁的一大罪狀。可日本一開始提出的「二十一條」同後來簽定的《中日新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版本,經過老袁的軟磨硬抗、鬥智斗勇,日本不得不降低要求,把危害中國最大的條款去除。袁大總統簽定後憤恨難平,令將簽約日定為「國恥日」,以志不忘此仇。在「二十一條」的談判中,袁世凱始終堅持一個原則,日本人已經得到的,可以讓步,日本人還沒有得到的,錙銖必較。如滿洲問題,袁世凱同曾叔度(時任國務院參議兼大總統府秘書)說:「滿洲外的要求,我盡量全部駁回。滿洲內的要求,多少答應幾點,而這幾點答應了,我有辦法要他等於不答應。不但如此,我還要殺他個回馬槍」!(曾叔度《我所經歷的「二十一條」內幕》)

滿洲在日俄戰爭後已是日本的口中之食,再讓他吐出來是與虎謀皮。在談判桌上,一個弱國能保住既有利益已是不易,不可能把已失去的再奪回來。那不是難為袁世凱嗎?《中日新約》簽訂後,日本人大失所望,在國際上也大失面子。袁世凱被迫在修改後的「二十一條」上簽字後,好多天神志為之不寧。他讓丁佛言撰寫了一本書,叫《中日交涉失敗史》,印刷了五萬冊,密存山東模範監獄中。對左右說:「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終有肉袒牽羊之一日。到那時,此書就可問世啦。」1915年5月8日,他在北京政府高級官員全體出席的國務會議上講話,表現得極為沉痛,他說:「……為權衡利害,而至不得已接受日本通牒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恥辱。無敵國外患國恆亡,經此大難以後,大家務必認此次接受日本要求為奇恥大辱,本卧薪嘗膽之精神,做奮發有為之事業,舉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力求刷新,預定計劃,定年限,下決心,群策群力,期達目的,則朱使(英駐華公使朱爾典)所謂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或可尚有希望。若事過境遷,因循忘恥,則不特今日屈服奇恥無報復之時,恐十年以後,中國之危險更甚於今日,亡國之痛,即在目前。我負國民付託之重,決不為亡國之民。但國之興,諸君與有責;國之亡,諸君亦與有責也。」

袁世凱死前為自己寫下了一幅耐人尋味的輓聯:

「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從中可見袁世凱對日本的切齒痛恨。

沒有袁世凱清廷不可能滅亡這么快。在1901年—1908年的清末政壇上,袁世凱是一個非常活躍的人物。是一個對新思想、新事物極為感興趣的人,在其轄區內進行了很多近代化的改革。對關系朝廷大政的憲政制度的建立也是推波助瀾,不遺餘力,為清末衰頹之政局吹進一股清新健康之風。可能有人要說了,袁世凱組建私人政治集團,用重金賄賂慶親王等朝廷重臣,使貪婪奢糜之風愈演愈烈,怎能說健康清新?這樣說,是有失水準的。我們不能拋開當時的歷史背景去評論袁世凱。袁世凱如果不這樣做,他也不會生存、壯大起來。以慈禧為代表的清王朝已是百弊叢生,危如累卵,再多出一個清官袁世凱,國家就有救了?袁大把大把地花銀子,不是搜刮來的,有列入清政府財政預算撥給北洋大臣衙門和新軍的,還有軍費上的陋規「截曠」與「扣建」。袁大手大腳,「敢於用財,視黃金直如土塊。」(胡思敬《大盜竊國記》)但本人並不事聚斂,並無貪財之名,「不問家人生產」。(胡思敬《大盜竊國記》)可以說,袁把「銀彈」當成政治舞台上一個得力武器來運用了,同後來的蔣介石是英雄所見略同。武昌首義後,滿清宗室不願退位,袁送給奕匡和小德張各300萬兩銀子,讓二人為之說項,使隆裕勉強同意退位。這600萬兩花的值,比刀兵相見強多啦。如果袁世凱兵圍紫禁城,把滿清的太後、太妃、皇帝、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砍瓜切菜般地殺了,國人肯定稱贊的多,譴責的少。清朝開國之初不是把朱明王朝的鳳子龍孫殺了個乾乾凈凈?說來也奇怪,多爾袞是打著為明朝報「君父之仇」的旗號入關的,對「流寇」倒是該殺殺,該撫撫,對口口聲聲要幫助的明宗室卻毫不留情,斬盡殺絕,斬草除根。對崇禎的兒子不管真假,一經發現,統統稱是假冒的,殺無赦。對南明政權一概不予承認。連逃到緬甸的永曆帝也派兵捉來用弓弦勒死。當時,如果沒有袁世凱這個內憂,清廷完不了。就是失去了中原,還可以退到關外去,關外不是還有奉天嗎,龍興之地!再加上日俄一干涉,滿洲國不會等到二十多年後才成立。二十世紀初的革命黨人把滿清視為外族入侵形成的外來政權,把東北視為外國。提出的綱領里有「驅除韃虜」,——三百年前你來了,佔了中原,毀了漢家衣冠,現在該把你趕回老家去了,老家在哪?白山黑水之地。

當時的華夷之分同後來的五族共和有區別。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後第一件事就是祭明太祖,以示自己是朱明王朝的繼承者。真形成那種局面,才是中華民族之大不幸。

清末民初,袁世凱在全體國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孫中山還略遜一籌。他為新舊人物所接受,普遍認為袁世凱講義氣、重朋友、有擔當、有魅力,是一個能夠挽救中國的不二人選。他在朝鮮的上司,金石學家、文字學家、湖南巡撫吳大澄回國後對李鴻章盛贊袁世凱:「公向謂張幼樵(張佩綸,李鴻章的女婿)為天下奇才,我見天下才非幼樵,乃袁某也。」(沈祖憲、吳闓生《容庵弟子記》)李鴻章給這個老部下的評價是「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還說:「環顧宇內者,無出袁世凱其右者。」

孫中山會見袁世凱後,也對他贊不絕口。民國元年二月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致電袁世凱時說:「查世界歷史,選舉大總統,滿場一致者只有華盛頓一人,公為再現。同人深幸公為世界之第二華盛頓,我中華民國第一華盛頓。」在接到袁世凱贊成共和的電文後,孫中山又說:「民國確立,維持北方各部統一,此實惟公一人是賴。語雲:英雄造時勢。蓋謂是也。……新舊交替,萬機待舉,遺大投堅,非公莫辦。」在1912年8月28日與《亞細亞日報》記者談話中,當記者問:「先生既不欲重當政局,第二期總統恐難得其人。」孫中山則答道:「仍以現總統袁公為宜。依我所見,現在時局各方面皆要應付,袁公經驗豐富,足以當此困境,故吾謂第二期總統非袁公不可。且袁公以練兵著名,假以事權,軍事必有可觀。」29日,孫中山致電黃興說:「到京以後,項城接談兩次。關於實業各節,彼亦向有計劃,大致不甚相遠。至國防、外交,所見亦略同。以弟所見,項城實陷於可悲之境遇,絕無可疑之餘地。張振武一案,實迫於黎之急電,不能不照辦,中央處於危疑之境,非將順無以副黎之望,則南北更難統一,致一時不察,竟以至此。自弟到此以來,大消北方之意見。兄當速到,則南方風潮亦止息,統一當有圓滿之結果。千萬先來此一行,然後赴湘。」在這里,孫中山既勸了黃興,又為張振武被殺一事為袁作了辯護。他還說:「今日之中國,惟有交項城治理。」

孫中山如此,其他人呢?在武昌起義後,黎元洪致電袁世凱:「公果能歸來乎?與吾徒共扶大義,將見四百兆之人,皆皈心於公,將來民國總統選舉時,第一任中華共和大總統固然不難從容獵取也。」黃興也表示:袁總統「實為今日第一人物」。

後人每每嘆息袁世凱一念之差沒有成為中國的華盛頓。如果孫中山沒有下野,也成不了華盛頓。孫中山骨子裡也是惟我獨尊,比袁世凱還不能容人。此說不是抑孫揚袁,可惜歷史不能重復。比如民國初年,暗殺名記者黃遠庸的著名案件。刺殺竟是中華革命黨美洲支部指使,由後來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直接指揮,命令則出自中華革命黨黨首、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卻使袁世凱背了一個大大的「黑鍋」,直到兇手臨終前良心發現道出真相,才為已作古七十多年的袁世凱洗清了不白之冤。此事令我喟然長嘆,沉吟良久!誰能相信溫文爾雅的林子超先生會去指使殺人?!就這一案來看,孫中山對文人的肚量是比不上袁世凱的;袁氏此時已宣布洪憲帝制,以「中華帝國皇帝」之尊,尚能容得下黃遠庸;孫中山在野之身,竟容不得一介報人。袁氏能得天下,畢竟有其過人之處。孫中山流亡國外十幾年,一直高擎反清大旗,愈挫愈奮,為推翻清朝作了輿論、組織上的准備,成了反清一號人物。但武昌起義和同盟會沒有關系,是文學社和共進會乾的。武昌起義後,黎元洪和黃興沒有做總統的意思,而是虛位以待袁世凱。

革命黨人在對待袁世凱的問題上也有不妥之處。孫中山當大總統,憲法規定採用美國式的總統制;換袁世凱當總統,卻改成了法國式的內閣制,擴大內閣的權力限制總統。宋教仁還把趙秉鈞發展成國民黨員,挖牆腳挖到袁世凱的家裡了。宋准備成立一個清一色的國民黨內閣,自己當總理。一貫主張民主、自由、博愛的國民黨對一黨獨大、獨掌乾坤也是情有獨鍾。這些躁進的舉措都深深地激怒了袁世凱及其部下,為兩派的決裂和共和的消亡埋下了禍根。

近幾年隨著對近代史研究的深入,隨著歷史檔案的逐步解密,對袁世凱的評價也有少許改變,發現「壞透了」的袁世凱也有許多可愛的地方,真實的歷史逐漸顯現出來,這是值得告慰袁大總統在天之靈的。中國傳統的歷史觀把「好人」說得直如「聖人」,把「壞人」說得彷彿「魔鬼」,機械地把人分為「君子」與「小人」,這種簡單的「兩分法」其實是幼稚的學問,嚴重阻礙了我們對歷史的研究,影響了我們對歷史的真實認識。每當我們看到海外歷史學家、漢學家對中國歷史精闢而獨到的見解,都不禁令人汗顏。為什麼我們寫不出那樣的著作?路徑依賴、傳統思維在左右我們的行動。我認為袁世凱在新舊交替之際是一個具有獨特影響、發揮獨特作用的人物,有功有過,應客觀公正對待,不可一概否定。否則,就不是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此時此刻我有一個假想:假如當年的袁世凱在成功地坐上大總統寶座後,能仿效趙匡胤、朱元璋來個杯酒釋兵權、火燒慶功樓,再狠下心來學學孫中山搞暗殺、清除異黨,那他的帝業能否失敗?後來的中國會是什麼樣?……

參考資料的鏈接網址,不知道為什麼把最後邊的 19.html 給舍掉了,直接點點不出來,必須把這個網址從頭到尾,一字不差的全部復制,粘貼到IE瀏覽器的地址欄才能顯示出全文,給大家帶來不便,望見諒!

Ⅶ 關於課堂三分鍾演講稿

正抄 我從每一屆學生的初一襲開始,就在每節語文課開頭的三分鍾,安排學生進行演講活動,以此作為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我的具體要求是:人人參與,按學號輪流,每課一人,內容不定。上課鈴一響,輪到的同學就上台演講。可以帶提綱,但不可讀稿子。每次演講都記分,期末計入小作文成績。一開始,學生感到陌生、心慌,不習慣,眼睛不敢正視同學,像「背書」一樣;有的甚至尚未開口,就滿臉通紅,結結巴巴,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首先讓剛進初一的學生選擇演講的內容,要求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比如先朗誦一些自己寫的小詩,說一段自己親生經歷。
並分別針對他們的事跡進行演講.上台講的學生總是盡力把自己認為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內容向同學介紹、推薦,或是表達自己對此的看法和評價;而聽的同學也是全神貫注,並饒有興趣地對講的內容加以分析評價,有時課後還會主動再去找些有關資料來閱讀.這既培養了說的能力、聽的能力。

呵呵,OK?

Ⅷ 找一篇課堂演講稿

做一個文明之人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Ⅸ 語文課堂3分鍾演講

語文課堂三分鍾演講稿

幸福只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罷了,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它了。很多時候,簡單就是一種幸福生活本來就太多的誘-惑,太多的追求和渴望會讓原來簡單純粹的人生變的迷茫與困惑起來。什麼是幸福?這是個太老套的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答案和標准都不同,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活著就是幸福,可以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陽是一種幸福,可以聽家人在你的餐桌嘮叨個沒完那也是種幸福,可以和好朋友插科打諢也是種幸福,幸福很多很多,多的就如你身邊的空氣,充盈在你的周圍而你懵然不知。。。。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擴展閱讀篇】

演講稿又叫演說詞,它是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演講稿的好壞直接決

定了演講的成功與失敗。

演講稿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演講未必都使用演講稿,不少著名的演講都是即興之作,由別人經過記錄流傳開來的。但重要的演講最好還是事先准備好演講稿,因為演講稿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通過對思路的精心梳理,對材料的精心組織,使演講內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條理。其二,可幫助演講者消除臨場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

演講稿特點

主要區別

演講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演講是演講者就人們普遍關注的某種有意義的事物或問題,通過口頭語言面對一定場合的聽眾,直接發表意

見的一種社會活動。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過文章向讀者單方面的輸出信息,演講則是演講者在現場與聽眾雙向交流信息。嚴格地講,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的應和與交流。所以,為演講准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主要特點

第一、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於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辨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聽眾所接受並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社會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
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類型,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
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對象,為聽眾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第二、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於「講」,而不在於「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由於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如果說,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過閱讀欣賞,領略其中意義和情味,那麼,演講稿的要求則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後,作者最好能通過試講或默念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闢,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體性演講稿並不能獨立地完成演講任務,它只是演講的一個文字依據,是整個演講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演講主體、聽眾對象、特定的時空條件,共同構成了演講活動的整體。撰寫演講稿時,不能將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為此,演講稿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聽眾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生存環境、品位修養、好願望來確立選題,選擇表達方式,以便更好地溝通。

其次,演講稿不僅要充分體現演講者獨到、深刻的觀點和見解,而且還要對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體態語的運用進行設計並加以注釋,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另外,還要考慮演講的時間、空間、現場氛圍等因素,以強化演講的現場效果。

第五、口語性

口語性是演講稿區別於其他書面表達文章和會議文書的重要方面。書面性文章無需多說,其他會議文書如大會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稿等,並不太講究口語性,雖然由某一領導在台上宣讀,但聽眾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製好的講稿,一邊聽講一邊閱讀,不會有什麼聽不明白的地方。演講稿就不同了,它有較多的即興發揮,不可能事先印好講稿發給聽眾。為此,演講稿必須講究「上口」和「入耳」。所謂上口,就是講起來通達流利。所謂入耳,就是聽起來非常順暢,沒有什麼語言障礙,不會發生曲解。具體要做到:

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

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

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

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

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

這樣,才能保證講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清楚明白。

第六、臨場性

演講活動是演講者與聽眾面對面的一種交流和溝通。聽眾會對演講內容及時作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反對,或饒有興趣,或無動於衷。演講者對聽眾的各種反映不能置之不顧,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證內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縮的餘地。要充分考慮到演講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付各種情況的對策。總之,演講稿要具有彈性,要體現出必要的控場技巧。

主要功能

第一、「使人知」演講。這是一種以傳達信息、闡明事理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它的目的在於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學家朱光潛的演講《談作文》,講了作文前的准備、文章體裁、構思、選材等,使聽眾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識。它的特點是知識性強,語言准確。

第二、「使人信」演講。這種演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賴、相信。它從「使人知」演講發展而來。如惲代英的演講《怎樣才是好人》,不僅告知人們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條衡量好人的標准,通過一系列的道理論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舊觀念。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正確,論據翔實、確鑿,論證合理、嚴密。

第三、「使人激」演講。這種演講意在使聽眾激動起來,在思想感情上與你產生共鳴,從而歡呼、雀躍。如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用他的幾個「夢想」激發廣大的黑人聽眾的自尊感、自強感,激勵他們為「生而平等」而奮斗。

第四、「使人動」演講。這比「使人激」演講進了一步,它可使聽眾產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起行動的想法。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二戰期間的英國倫敦作的演講《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行動起來,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點是鼓動性強,多以號召、呼籲式的語言結尾。

第五、「使人樂」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這種演講的事例很多,人們大都能聽到。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


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語文課堂三分鍾演講稿」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原文地址http://www.oh100.com/a/201212/192578.html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