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論語名句演講稿

論語名句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3-03 17:48:31

A. 結合你所熟悉的論語名句寫一篇發言稿100字

《(論語)十則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語錄.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是:「三人行,必有
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前一則是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那麼他們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學習也是同
樣的道理,要以誠實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兩句話雖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樣具有教育意義.
「三
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而每個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
益友.拿我們的班來說吧,在這個60人的集體里,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寫著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是象棋盤上的英雄,有
的富有數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他們學習學習,多向他們的長處靠攏,正所謂「揚長避短」.這樣不就可以使我這株置身於萬頃細田中
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識的養分嗎?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說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話,那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強烈的虛榮心,不要為了一時渴望得到榮耀,而不懂裝懂,其結果只是無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且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時刻向我們敞開!

B. 背誦論語 演講稿

《論語》中的名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時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律;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就可以憑著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卻不讀書,就一無所成。」
1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聰明的啊!」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 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聰明又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他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動。孔子聽說了,說:「做完後再思考一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朴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朴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朴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教他了。」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2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說:「你怎麼不說:他這個人啊,發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鑒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32、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3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 曾子說:「鳥將死時,叫聲都很悲哀;人快死時,說話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說:「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以實行仁道為已任,不是很重大嗎?直到死才能罷休,不是很遙遠嗎? 奮斗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孔子說:「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4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譯文 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奉行終生?」
42、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說:「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強施加在別人身上。」
4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譯文 子夏說:「做官有餘力時就去學習,學習能夠游刃有餘時就去做官。」
[編輯本段]孔子年譜
1歲:公元前551年 周靈王二十一年 魯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靈洞」,傳說為孔子誕生地)。因父母禱於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孔子家語•本姓解》)。
3歲:公元前549年
5歲:公元前547年
6歲:公元前546年
7歲:公元前545年
8歲:公元前544年
10歲:公元前542年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htm

C. 跪求孔子論語的演講稿

《論語》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②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學而》。《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①《論語》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說(yuè) ]通「悅」。 ③[慍(yùn) ]惱恨。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論語•學而》。此話是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論語•為政》。①[耳順]一聽見別人的言語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規矩。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自《論語•為政》。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①。」
出自《論語•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自《論語•為政》。
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論語•為政》。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①也。」
出自《論語•里仁》。①[自省(xǐng)]檢查自己。
10.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出自《論語•公冶長》。
12.子曰:「質勝文則野①,文勝質則史②。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自《論語•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虛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
14.子曰:「知①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出自《論語•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出自《論語•述而》。①[識(zhì)]記住。
16.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出自《論語•述而》。①[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說而說不出來。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論語•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
出自《論語•泰伯》。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子說的話。①[弘毅)剛強而有毅力。
19.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論語•子罕》。①[絕四]沒有四種毛病。 ②[毋意]不憑空揣測。 ③[毋必]不全盤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執。 ⑤[毋我]不自以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出自《論語•子罕》。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出自《論語•子罕》。
22.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①也。」
出自《論語•子罕》。①[凋]凋謝。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出自《論語•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出自《論語•顏淵》。
2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出自《論語•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自《論語•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論語•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論語•憲問》。①[不能]沒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自《論語•衛靈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
3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自《論語•衛靈公》。
3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論語•衛靈公》。
3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出自《論語•衛靈公》。
35.子曰:「有教無類①。」
出自《論語•衛靈公》。①[有教無類]任何人我都可以給他教育,沒有區別。
36.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

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
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
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D.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演講稿

孔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什麼人是君子,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責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這就是孔子所謂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什麼人厚道,厚道不是窩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能夠自內心厚道而去薄責於人,少苛責於人這就是君子,一個真君子,他那種坦盪情懷是一種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從來不抱怨,不哭天搶地,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說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沒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這樣嗎?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其實這個觀點後來在儒家的一個大師荀子《勸學篇》中又得到了發揮和解讀。什麼叫古之學問為己呢,說真正尊崇學問的人,遠古的遺風是學術為了人心靈的建樹,真正人去做學問是為什麼,就像今天的讀書,從小讀到大,無非是學會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學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有內心忠誠的公民,再讓自己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就是為了完成這么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那麼那種為人之學又是什麼呢,就是學了一點知識以後把它當工具,比如說去寫文章、評職稱,作為一種技能謀一份職業,用這樣的知識和學問來取悅他人,在社會上為自己謀得一份福利,這就是被孔子所說的那種為人之學。所以孔子曾經直接了當跟他的學生說:汝為君子學,不為小人學。何謂君子學,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著實用,而要想著修養。因為一個人,只有你內心修養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了解自己在這個坐標繫上的位置以後,你才不能夠有那樣一種起起伏伏的歡喜或者沮喪。應該說這是孔子對於標准一個明確的界定。什麼是君子,君子永遠著眼於當下,君子永遠要做自己內心一個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標從來不好高騖遠,我們看到了,孔子從來不說君子就要象誰誰誰那樣,孔子這里提出的君子永遠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標系,從眼前做起,從今天開始學習,讓自己成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其實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說在一條小街上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圖把自己說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說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把這個大牌子掛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呢,所以做了一個更大的牌子,說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第三家想了想說難道我還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擺在那兒,結果那條街上的所有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這第三家牌子寫得是什麼呢?他寫得是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也就是說,他把這個視線放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

《論語》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②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學而》。《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①《論語》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說(yuè) ]通「悅」。 ③[慍(yùn) ]惱恨。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論語•學而》。此話是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論語•為政》。①[耳順]一聽見別人的言語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規矩。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自《論語•為政》。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①。」
出自《論語•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自《論語•為政》。
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論語•為政》。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①也。」
出自《論語•里仁》。①[自省(xǐng)]檢查自己。
10.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出自《論語•公冶長》。
12.子曰:「質勝文則野①,文勝質則史②。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自《論語•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虛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
14.子曰:「知①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出自《論語•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出自《論語•述而》。①[識(zhì)]記住。
16.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出自《論語•述而》。①[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說而說不出來。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論語•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
出自《論語•泰伯》。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子說的話。①[弘毅)剛強而有毅力。
19.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論語•子罕》。①[絕四]沒有四種毛病。 ②[毋意]不憑空揣測。 ③[毋必]不全盤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執。 ⑤[毋我]不自以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出自《論語•子罕》。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出自《論語•子罕》。
22.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①也。」
出自《論語•子罕》。①[凋]凋謝。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出自《論語•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出自《論語•顏淵》。
2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出自《論語•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自《論語•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論語•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論語•憲問》。①[不能]沒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自《論語•衛靈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
3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自《論語•衛靈公》。
3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論語•衛靈公》。
3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出自《論語•衛靈公》。
35.子曰:「有教無類①。」
出自《論語•衛靈公》。①[有教無類]任何人我都可以給他教育,沒有區別。
36.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

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
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
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E. 求一則《論語》的演講稿

我沒有看《論語》之前,不知道《論語》到底是怎樣的書。這本二千五百多年前著作,為什麼會對古代社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對我們現代的社會會不會影響?看過經過解譯後的《論語》,裡面的文章都是以事論事的,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簡潔而易懂,也沒有現在的一些文章那樣長篇大論的。

《論語》好象有一種口語化的感覺。比如說,平日里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雖然是在嘴上經常這樣說,但是很可能就不知道出在那本典籍了。在看了《論語》後,就知道是出在《論語》裡面!而且有很多在平時里,我們說的一些俗語,在《論語》里,都能找到。

《論語》雖然不是孔子的著作,但是記錄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過他的學生匯集和編纂,才成為現在的《論語》。《論語》的篇幅不是很多。但是,裡面的內容很豐富,有治國安邦的,也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說的俗語,還有教育人的品德故事以及哲理。《論語》裡面有孔子積極提倡的禮、義、仁、愛、孝以及對人要寬、恕的儒家思想。《論語》裡面的典籍故事也是很簡潔的,比如說,我在上面說的那句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二句話就出自同一個典籍故事的: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的說,別人都有兄弟,為什麼我偏偏沒有!他的同學子夏就勸導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遠之,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所以,《論語》不單影響古代社會,現在也影響到現代社會。現在社會上開始流行的國學教學裡面,也有《論語》。《論語》告訴大家的是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快樂,適應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秩序,找到個人的目標。《論語》在古代影響更大,甚至有些名人也把《論語》當作是治國之本。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說:吾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在現代社會,人與人關系可以說是更近了,但也可以說是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系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論語》所倡導的價值觀,所能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這樣只能增加你的痛苦,要盡可能的端正自己的態度,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正所謂是「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F. 《論語》演講稿誠信篇

論語·學而篇 學而篇第一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里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准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評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麼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於辭令。儒家崇尚質朴,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朴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止用於君臣關系。至於漢代以後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
【註解】
(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業。
(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獲。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評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愛人」,泛愛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說的「愛人」則非此意。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可見,「愛人」不是愛一切人,而只是愛統治集團中的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人」與否則無太大幹系。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里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出謀劃策。
魯迅曾經指出:「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因而頗具尖銳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泛(5)愛眾,而親仁(6),行有餘力(7),則以學文(8)。」
【注釋】
(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
(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於自己的人。
(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
(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餘力:指有閑暇時間。
(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評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上一章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系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於本段始終,因此這里應當有一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於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義。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里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評析】
孔子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於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相互適應的。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問於子貢(2)曰:夫子(3)至於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後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朴、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贊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評析】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劃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朴、謙讓的道德品格。例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讓」,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讓用之於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長謙讓名利地位之風,人們就多學別人所長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導人於團結、親睦、向善;後者則誘人嫉賢妒能。二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於父之道(4),可謂孝矣。」
【注釋】
(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2)行:音xìng,指行為舉止等。
(3)三年:對於古人所說的數字不必過於機械地理解,只是說要經過一個較 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
(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里表示「合理內容」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評析】
這一章仍然談的是有關「孝」的問題,把「孝」字具體化了。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在本章中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於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於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這樣的判定原則,正如魯迅所說的,,是歪曲的。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2)和:調和、和諧、協調。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里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你隨便選些。寫點讀後感。或啟示

G. 求:論語中一則語錄的演講稿(關於學習的)

從網路上幫你找了篇關於論語學習上的幾點論述.,不知道有沒幫助. 讀<論語>有感--淺談學習之道 讀完論語之後,腦子里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於學習方面論述,下面我就學習從四個方面來淺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學」,而且謙虛地說自己都沒有做到「學而不厭」。他還特別提倡互相學習的態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樂」,是與朋友相互學習,研討之樂,是增長學識之樂。最可貴的是孔子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他肯定了學生孔圉「不恥下問」的精神,其實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於「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里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傳說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學習,他就是一個虛心求教善於學習的人,所以才成為古今聞名的大教育家。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則都談到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強調溫習的重要。孔子的時代,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有溫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默而識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只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溫故而知新」,溫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固然為了「識」,為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只有有了新體會,新發現,才達到了「溫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識的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只有不斷地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才能使知識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溫故知新」閃爍著辯論思想的火花。孔子還特別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為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於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也就是說當官時有餘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後有餘力就可以做官 。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系,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應用的關系,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是大學問家,一生勤奮治學。他總結出豐富的治學經驗,傳延百世。做學問自然以「學」為中心,然而不能忽略「習」「溫故」「問」「思」等。他指出「溫故」與「知新」,「學」與「思」的相互依存關系,非常可貴。他認為學無止境,所以要「學而不厭」。越是大學問家越能感受到知識汪洋無際,孔子就是這樣的大家。 總結一下,其實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斗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等,老師說,君子見得思義,不佔別人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也決不沾染。在學習後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後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H. 關於論語的演講稿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古往今來,多少人讀過《論語》這部著名的書;多少專家,學者研究過這本內涵深奧的書。在這個寒假裡,我也捧起它來讀,雖然,我不是很能讀懂它的含義,但在這春光明媚、百花怒放的日子裡,捧著一本書來讀,本身,就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我翻到《子路》一篇,讀著點的話,覺得心情特別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多麼愜意,多麼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情景。我站起來,把書貼在身前,趴在陽台上,想像著點描繪的「暮春詠而歸」的樣子。此時,眼前正是燦爛的陽光照著滿院的新綠,春風吹過來,陽台上剛晾的衣服舒服地擺動;一大盆水仙快要開敗,但蜜蜂還圍著她黃色的小花使勁地嗡嗡叫著;樓下傳來孩子們玩笑的聲音,他們小小的身子靈活地在綠樹叢中穿梭,不時大聲地呼喊,忽而又像一群鳥兒飛到另一處樹叢,不亦悅乎!
想著,看著,我覺得非常欣賞點能在老師提問的時候作出這樣的回答。我又想到「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不禁高興地微笑起來——這么說,孔子也是贊同曾皙的觀點的。這不是很讓我開心嗎?本來,我還要擔心,我是和曾皙一樣喜歡悠閑和玩樂的人呢!現在獲得了孔子先生的肯定和欣賞,不亦悅乎?
在這美麗的春日裡,讀著我國的古書,感覺那麼快樂。我幾乎要陶醉在這安逸中。但是,我卻不敢。因為我不敢忘記,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是不讀《論語》的!

I. 論語演講稿

《論語》,是由幾千年前孔子說的話來編製成的,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道理。雖回然是由大名鼎鼎的答教育家孔子說的話,可是畢竟已經過了幾千年了,必定會有一些在當時十分有用的論語,現在已經沒有用,不贊同了。而我,也有對孔子的話,不贊同的地方。

我最不贊同孔子的一句話是:「寧武子,邦有道責知,邦無道責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衛國大夫)寧武子這人,當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便發揮他的聰明才智。當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便做出一副愚笨的樣子。他的那一種聰明是別人可以趕的上,他的那一種愚笨卻是沒有人可以趕上的。」

為什麼我不同意這一句話呢?因為,孔子說寧武子這人,當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便發揮他的聰明才智。當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便做出一副愚笨的樣子。他的那一種聰明是別人可以趕的上,他的那一種愚笨卻是沒有人可以趕上的。而我認為,這一種人並非是聰明人,我認為這一種人,是膽小鬼。因為,如果你那麼怕當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會被人威脅,或者會因為太聰明而被人謀殺,難道這一種人不是膽小鬼么?在國家最需要你的時候,卻說自己很笨,什麼也不會,難道這一種人不可以稱之為膽小鬼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