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關於孔子的演講稿

關於孔子的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2-28 20:32:59

1. 關於孔子的某一言論思想的演講稿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恥下問》。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春秋時代,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不恥下問的意思,就是說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好學。 我認為:不恥下問,不僅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種學習態度。大家常常贊嘆別人學術高深時,往往稱他為有學問。什麼是學問?所謂「學問」,即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求問,才能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堅持學習固然重要,積極求問更屬難能。遇到問題時,既要向年長者去問,又要向年輕人去問;既應向資深的專家學者問,也要向普通勞動者問。向比自己年輕或職位低的人請教是很不容易的。那麼,讓我們看看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孔聖人是怎麼做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孔子說「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問於人。一次,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說:誰說孔子是有學問的「聖人」,懂得禮儀?你看,他來到太廟,見什麼人都要問,遇到什麼事都要問。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說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遇人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孔子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大科學家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我國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84歲高齡時,當他得知外孫女婿來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講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識。這種謙遜好學,不恥下問,甘拜人師,永不滿足的精神,在一個大科學家身上的生動體現,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輝頂點的基本要素。 我們作為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任務,追求學問是我們的目標。要做到不恥下問,虛心求問。學習知識沒有虛心求問的態度是不行的。任何領域都有許多尚未被你了解的知識,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只要你虛心就可以發現你要學的東西,也只有你虛心才能學到你要學的東西。所以,不恥下問要從虛心的治學態度開始。 我們要不恥下問,勤於求問。聰明的人知道多問就會增長知識。只有勤學、勤問,才能不斷積累知識,不斷更新知識,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適應時代的需要。 同學們:不恥下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贊頌。學而知,問而廣。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知而好問然後能成才。我們要提倡和發揚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要獲真知識,必得口常開,「遇事一問,必長一智」,問能者、智者、強者,也問不如己者,知識學問才能不斷豐富提高。「多問」與「勤學」的關系。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在今後的學習中都能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在知識的天空自由翱翔!

2. 演講名人孔子的演講稿~

這麼一個名流千古的人,其實,他從沒想過讓自己名流千古,他只想,原原本本做
自己。

「做自己?」是的。

那是一個禮樂逐漸崩壞的年代,似乎,被後人稱為春秋時代。祖先雖是宋國貴族,
但他卻兩袖清風,在那個價值與尊嚴都盪然無存的時代里,只有血液,還留有身為
貴族的傲氣吧!

幸得,他還有一項能走遍天下的技能,那便是知識。雖然他總告訴學生他喜歡風乎
舞雩,但沒有人發現他更愛深夜無人的星空,思索人生的意義。有時他會感慨:如
果沒有這個亂世,他是否需要這麼飄盪流離?但是,沒有這個亂世,他卻永遠可能
醉生夢死。

「十五而志於學」,它比同年的小孩要更早熟,不是他看到什麼樣的未來,只是懂
得空想毫無益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麼兩句彷佛輕描淡寫的兩句
話,卻是他用生命刻畫來的。

輾轉求用,歷經了大半輩子,做過「委吏」、「乘田」、「中都宰」,五十歲時,
還曾經當過彷如宰相的司寇。只是,他心愛的魯國不肯重用,他只有黯然的率領弟
子離去,周遊列國。

這麼一段顛沛流離的日子,應該是苦難吧!但是他活的快樂!「食不厭精,膾不厭
細。」吃東西嘛!貪點口腹之慾,人之常情,那又何妨?只要不過分即可。「惟酒
無量,不及亂。」酒呢?偶爾來那麼一點,那也是人生快意!高興的時候,他也會
聽點音樂,擊節而歌。與學生聊天時,他也會像個朋友般,拉著學生談笑。遇到學
生能舉一反三,他高興的稱贊,自己不小心發點牢騷,被學生指證,他也會立刻承
認。誰說他望之儼然?他從沒端過架子,也沒有刻意要裝出道學樣!他只是原原本
本的,以他心目中的價值觀過活。

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說什麼了!說「仁」,講「禮」,主張「正名」,強調文
藝的「興、觀、群、怨」。這些,都是他用生命體驗來的智慧,「朝聞道,夕死可
以。」好的東西,怎麼能不跟好朋友分享呢?是的,分享!不就是生命的分享嗎?
盡管沒有太多的人聽進去,他仍風塵僕僕,執意讓更多人分享他生命的智慧。

有一天,他終於覺得自己老了!以往走慣了的田野大道,突然覺得遙遠了!學生體
恤的,刻意慢下了步伐,但他終於還是知道了,自己的年齡不再適合奔波。望著那
麼一大群跟著他的學生,總有那麼幾個,是可以栽培的,自己年少的志向,就由他
們去實現吧!自己老了,總要留些什麼吧!整理「詩」、「書」、「禮」、「樂」,
並刪魯史、修春秋。自己在星空下領悟得來的道理,不自覺的全灌在書中了。他,
不寫書,卻仍藉著整理書而把自己的意念灌注其中,一如千百年後不斷追隨的史筆
春秋。

於是,也許大家愛稱他至聖先師,可是,他永遠還是喜歡那個志於學、孜孜不倦於
禮,總被喚做「仲尼」的自己

3. 關於孔子的英語演講稿

這個是我在網上找到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Confucius (Chinese: 孔夫子; pinyin: Kǒng Fūzǐ; Wade-Giles: K'ung-fu-tzu), lit. "Master Kong,"[1] (September 28, 551 BC – 479 BC) was a Chinese thinker and social philosopher, whose teachings and philosophy have deeply influenced Chinese, Korean, Japanese, Taiwanese and Vietnamese thought and life.

His philosophy emphasized personal and governmental morality, correctnes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justice and sincerity. These values gained prominence in China over other doctrines, such as Legalism (法家) or Taoism (道家) ring the Han Dynasty[2][3][4] (206 BC – 220 AD). Confucius' though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to a system of philosophy known as Confucianism (儒家). It was introced to Europe by the Jesuit Matteo Ricci, who was the first to Latinise the name as "Confucius."

His teachings may be foun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論語), a collection of "brief aphoristic fragments", which was compiled many years after his death. Modern historians do not believe that any specific documents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written by Confucius,[5][6] but for nearly 2,000 years he was thought to be the editor or author of all the Five Classics[7][8] such as the Classic of Rites (editor),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春秋) (author).

4. 關於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英語演講稿

Thought of Confucius in Chinese history of great significance, has already affected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in China, Confucius's position in history is also very high. Now, more and more and more Chinese and foreigners start studying Confucian culture. Confucius, are worthy of great 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 (註:孔子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內,已經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孔子在歷史上的容地位也很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開始學習儒家文化。孔子,不愧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

5. 急需孔子誕辰演講的稿子

論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

'); 孔子的思想概括起來就是「禮樂」二字。我們平時談孔子的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政治思想、藝術思想、美學思想,其實,在孔子那裡,它們是不分的,而是真、善、美合一。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孔子的真善美合一說,集中體現在他的禮樂觀之中。
孔子的美學思想概而言之就是禮樂美學。從美學角度研究禮樂,它的核心是美與善的關系。孔子在中國美學史上最早奠定了禮樂相親、善美相成的基本美學原則。這一原則成為儒家美學的核心,全面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古典美學。

孔子禮樂思想源遠流長。據《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史記》等史書記載,中國的禮樂傳統可以追溯到上古。上古樂舞都為原始巫術活動。樂舞是在祭祀活動中舉行的,其目的是娛神,期求神靈賜福,以使五穀豐登,家畜成群。這里依約可見禮的因素,也依約見出審美的因素。
禮樂的形成應是在夏商周三代,其中周代最為重要。禮樂的形成應以區別於巫術為標志。巫術以娛神為主要功能;禮樂則以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功能。前者主要為宗教(原始的宗教),後者主要為人文。《禮記·表記》雲:「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可見在商代,神先於禮,重於禮。周代則有所不同。「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禮記·表記》)禮顯然重於神。據《儀禮》載:天子、諸侯、大夫、士日常所踐行的禮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士喪禮、喪服、既夕禮、士虞禮、特性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等等,《周禮》將其概括成「吉、凶、軍、賓、嘉」五禮。五禮將原始宗教擴大到社會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尚書·蔡仲之命》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皇天無私,惟德是依。」這一思想成為周代意識形態的基礎。周禮與周樂都築基於其上。
周代禮樂的完成主要是周公的貢獻。孔子頂禮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孔子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他所要復的禮即為周禮。周禮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基礎。周禮的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禮必然是講等級制的。作為等級制,它以分為前提。分,有縱向系列的分與橫向系列的分。無論縱向系列的分還是橫向系列的分,都以血緣關系為重要(不是唯一)依據。孔子建立其理論體系時,之所以將孝悌放在基礎層面,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孔子以孝作為處理縱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而以悌作為處理橫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
周代的樂已具規摸,特性明顯。一,樂、舞、詩為構成樂舞的三大因素,然它們又相對獨立。據《周禮·春官·樂師》舞分為六類,「有@①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樂分為九類,有「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械夏、驁夏」(《周禮·春官·磬師》)。舞與樂根據不同的內容與詩相配。二,周禮以人文為主要內容。也就是說,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神,而是歌頌帝王,協和關系,愉悅人情。《周頌》是周代表性的樂舞。鄭玄說:「周頌者,周室成功緻太平德洽之詩,其作在周公攝政,成王即位之初。」(《周頌譜》)此樂雖為郊廟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美盛德之形容」有兩個含義,一是贊頌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為禮的主要內容;二是形式上宏大華美,已具審美的意義。
禮樂制度是中國自上古時就開始萌芽在周公手裡得以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孔子是非常敬仰這種制度的。周公是他的崇拜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這樣的人,他一生的事業,就他的主觀願望來說就是復周禮。孔子的全部學說,在某種意義上也服務於此,因此,探討孔子的禮樂觀,不能不追溯到周公。不過,孔子畢竟是有獨立思維的大思想家,他生活的時代也不是周公的時代,因此,他的思想,絕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聯系他的生平,孔子不只是繼承,還是大大發展了周公的禮樂思想。他的復禮,不能簡單地看成復古或者說倒退。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中有許多內容是具有創造性的,它不是為社會的倒退,而是為其後幾千年中國的封建社會奠定了基本的美學原則。

「禮」在孔子的學說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學術界對於孔子學說到底是以仁為中心還是以禮為中心有所爭論。這種爭論至少說明禮在孔子學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是主仁為中心說。
孔子仁學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突破血親關系的普遍人道主義。關於仁,孔子說過很多話,側重點不完全一樣。但核心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對人的生命給予最大的關懷。《論語·鄉黨》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的「愛人」不只是愛有血親關系的人,還愛別人。他將血親關系的愛推到整個社會。第二,仁與禮聯系起來,一方面是克己復禮為仁,另一方面是踐仁為禮。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又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是仁的重要內容。這就是說,孔子既以仁來釋禮,又以禮來釋仁。
禮雖然以仁為內容,但禮不完全等同於仁,仁重在觀念,禮重在制度。如果說,禮以仁為內容,那麼,仁以禮為形式。換句話說,禮是仁的外在化,物態化,形式化。對於禮來說,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為固有的程式,特別是重要的祭祀活動、政治活動。這種程序化了的禮為禮儀。禮儀無疑具有一定的審美性。
孔子的仁,本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具有濃郁的情感意味,如孔子與林放談禮,孔子說:「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奢與儉都是形式。這樣說來,仁的形式化中也包含有情的形式化,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人文化的禮不只是具有善(倫理的與政治的)的價值,還具有美的價值。《論語·鄉黨》記孔子在朝廷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具有鮮明的形式感與情感性。
孔子的樂,也是建立在仁學的基礎之上的。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孔子看來,禮與樂都是仁的物態化。只是禮的物態化體現在政治制度與倫理規范方面,樂的物態化體現在藝術與審美的方面。前者主要作用於人的理智層面,後者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層面。
禮與樂,都具有形式的因素,因而都可以稱之為「文」。文,在中國文化中,不只具文明化的意義,也含審美化的意義。《周易》中的《賁卦》說的就是「文」。賁為修飾,從外在的修飾進而到內在的修養。賁卦上為艮,艮為山;下為離,離為火。其卦象為山下有火。高山之下篝火熊熊,何等壯觀的景象!這就是「文明」。《賁卦·彖傳》雲:「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文」化而前進的。顯然,中國的文,明顯地具有審美的基因。孔子談禮樂,就用到了「文」。他說:「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人矣。」(《論語·顏淵》)這里,他強調禮樂的作用是「文」。文者,雅也,美也!

孔子曾談到人們對待仁的幾種態度。一是「欲仁」,二為「好仁」,三是「樂仁」。「欲」,含有明確的目的,是知性的,功利性的,欲的背後為意志。「好」,喜好,表現為對事物攫取的態度,如人之好色、好食。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論語·里仁》)「樂仁」是對仁的最高態度。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仁」不僅高於「欲仁」,也高於「好仁」。何謂「樂仁」?樂,首先,它是情感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喜悅的情感。這種喜悅,不同於「好」,「好」主要是生理性的貪求,如好色,它含有情,但此情為情的低級層面。樂是心理性的喜好,屬情的高級層面。生理性的「好」,雖有喜,主要是自然性的傾向,不含理性的內含。心理性的「樂」,則是社會性的傾向,含有理性的內含。這理性的內含,就是對「仁」的認識。與一般的對仁的自覺認識之不同,這種「樂」的認識已溶解在「樂」的情感之中。它不以邏輯的形態出現而以感性的形態出現,通常表現為直覺。
三種對仁的態度,分別見出知性、物性、情性的區別。知性,自覺的;物性與情性往往是非自覺的。物性與情性都具情的色彩,但前者,築基於自然性,後者築基於社會性。這種區別頗類似於康德說的人的三種不同的快感。知性的「欲仁」,類於「和利益結合著的」「善的愉快」;物性的「好仁」類於「在感覺裡面使諸官能滿意」的「快適」;而情性的「樂仁」是「對於美的欣賞的愉快」。概而言之,即為「尊重」、「偏愛」和「惠愛」。情性的「樂仁」,雖不同於知性的「欲仁」與物性的「好仁」,但含有二者在內。它將「欲」與「好」都轉化為「樂」。
禮與樂作為人文化的仁,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在審美化的程度上有區別。禮雖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這形式主要在於傳達仁的內容,其審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為仁的內容服務,其獨立的審美意味不是很強。在很多情況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規則出現,主要訴諸人的知性與意志,對人們的行為有所約束。孔子談到禮時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乎?」(《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學而》)又說:「非禮勿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約」、「齊」有約束,規范義;「勿」表示不許。顯然,禮對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強迫的方式讓人就範。這樣,對禮的遵循,就必須以「欲仁」為前提,而「欲仁」,又必須知仁。禮,從本質上看,它還不能說是審美的,只能說具有審美的因素。
樂則不同。它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情感再深入到人的理性。這種傳達的途徑與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人是理性的動物,但人首先是感性的動物。人有社會性,但人首先有自然性。人,是群體的存在,但首先是個體的存在。審美充分體現了人的這種本性。它是自然性中寓於社會性,感性中寓於理性,個體性中寓於群體性。樂最大的特點是給人帶來快樂,然這種快樂不是知性的善的愉快,也不是官能的快適,而是美的惠愛。應該說,樂比較地切合「樂仁」。
孔子講「立於禮,成於樂」,立禮為了立仁,而仁的升華則為樂,故曰「成於樂」。樂是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還比較過人們對「道」、「德」與「藝」的接受態度。他說:「志於道,據於德,游於藝。」(《論語·述而》)「道」、「德」在這里,應是「仁」及「禮」的另一種表述;人們對它們的態度是「志」與「據」。「志」與「據」明顯地是以理性為指導的,對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藝」是「樂」的另種表述,或者說是樂之一,人們對它的態度是「游」。「游」是愉快的,自由的。可見欣賞「藝」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將志道、據德、游藝與以上說的對待仁的三種態度對應起來,大體是:志道、據德相當於欲仁和好仁,而游藝相當於樂仁。
《論語·述而》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這也許有點誇張,但給我們很多啟示。第一,他說欣賞《韶》樂的快樂遠遠超過了吃肉的快樂,可見孔子將「樂」的快樂定位在超生理上;第二,孔子只是說他對《韶》樂如醉如痴,沒有說它對《武》樂如此,這是因為,《武》樂只是盡美而沒能盡善,而《韶》樂則盡善盡美。可見令他如醉如痴的不只是美,還有善。這里,隱約見出「樂仁」。

禮與樂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這種相通,除了它們都是仁的外化外,它們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系。《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段話,耐人尋味: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里討論的是如何讀《詩經》的問題,但涉及「禮」與「樂」的關系。「巧笑倩兮」等三句,是《詩經·衛風·碩人》中描繪一位美麗少女的詩句。這里關鍵的一句是「素以為絢兮」。「素」為什麼能產生「絢」的效果?按筆者的理解,在孔子看來,這位少女的美其實就美在她的本色上。巧笑、美目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裝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她的巧笑與美目才這樣動人。由此談到繪畫,當時的繪畫是畫在絹上的,絹的質地如何,對於繪畫影響很大。孔子以之為喻,說明底色也就是本色對於美的創造非常重要。子夏沒有接著孔子的思路去討論畫,而是與老師討論起禮的問題來。子夏從孔子的話中獲得的啟發是:「禮後乎?」「禮後乎」按楊伯峻的看法是禮後於仁義,即產生在仁義之後。我認為,這「禮後乎」不是說「禮後於什麼」,而是「禮在後嗎?」的意思。這個「後」不是時間先後的後,而是基礎的意思。如果這個理解能成立,那麼,子夏理解禮是詩的底子。也就是說,《詩經》是合乎禮的。禮是詩的基礎,推而廣之,禮是樂的基礎。注意,孔子與子夏在這里談了三個底子:天生麗質是動人笑靨的底子,白絹是畫的底子,禮是詩的底子。
既然「禮」先「樂」後,禮是樂的基礎,那麼,其必然是,樂為禮定,樂為禮用。不僅選用樂,要按禮的規定。評價樂,也要以禮為標准。孔子重雅樂,因為它合禮;他放鄭聲,就是因為它背禮。孔子刪詩,其去留標准就是禮,最後編成的《詩經》都合禮,用他的話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樂是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但快樂不能不加以節制。孔子贊成快樂,但也不主張放縱快樂。孔子不是禁慾主義者,也不是縱欲主義者。他說:「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論語·季氏》)驕樂、佚游、晏樂,都是縱欲,其必然的結果,不是益而是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不僅說對「樂」要有所節制,就是「禮」也不是越多越好,他說「樂節禮樂」節的不只是「樂」,還包括「禮」。

禮與樂雖然都是仁的外化,但它們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方式及其效應是不同的。孔子從兩個維度來談它們的作用:
一、從社會生活維度來看,禮是仁的最為直接的外化,它將仁的內容具體化為道德規范、政治制度、祭祀方式。這三個方面成為社會的上層建築,就對社會的意義來看,它的作用顯然大於樂。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這些都是講的治國的大政。禮可以直接用上去,樂在這方面則不行。
二、從人性的完善的維度來看,不是禮而是樂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層次。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孔子將「樂」的內含之一「詩」獨立出來了,「詩」在這里,是獨立的藝術。詩尚情,禮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詩的作用主要為「興」即啟動人的情興,為接受禮的教化做准備心理,或者說提供一個心理基礎。為何要以詩為接受的禮的心理基礎呢?這與詩是用語言表達的有很大關系。語言是用詞構成的,語詞是概念的形式。語詞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情感,也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思想。也就是說,它既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理智的形式。詩是用語言作為傳達方式的,主要取語詞表情的功能,但是由於語詞畢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然具有理性的內容。正是這理性的意義方面,使得詩直接地達於禮。禮主要從理念與行動相統一的意義上談人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包括家庭中與長輩、平輩、下輩的關系,在國家內與君王的關系,在祭祀中與神靈的關系,等等。因而它對於人格的塑造,處於關鍵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人得以在社會生存的基本原則,故說「立於禮」。「樂」的形式為樂音,它不同於語言,純是情感的符號,表意很困難,雖然樂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為經過理性的過濾,溶解了理性的內容,這理性的內容,就是上面講到的仁。由於理性的內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對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處,因而收效是更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這樣,樂就從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結構。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於禮。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它們的關系可以這樣簡單地表示:詩(主要為感性,但有理性成分)——禮(基本上為理性,但也有感性成分)——樂(感性,但溶解了理性)。這種從感性經理性再到感性的過程,是人格建造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必須指出的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作為人格建構的三個階段,只具邏輯順序的意義,不表現為時間的過程。它們可以從平面展開,而且實際上也從平面上展開,即同時接受詩教,又接受禮教、樂教。只是在人格心理的作用上,它有個從片面到全面、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孔子的禮樂美學相當深入地論述了審美教育的心理機制與功能,對當代美育理論的建構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6. 關於論語的演講稿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古往今來,多少人讀過《論語》這部著名的書;多少專家,學者研究過這本內涵深奧的書。在這個寒假裡,我也捧起它來讀,雖然,我不是很能讀懂它的含義,但在這春光明媚、百花怒放的日子裡,捧著一本書來讀,本身,就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我翻到《子路》一篇,讀著點的話,覺得心情特別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多麼愜意,多麼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情景。我站起來,把書貼在身前,趴在陽台上,想像著點描繪的「暮春詠而歸」的樣子。此時,眼前正是燦爛的陽光照著滿院的新綠,春風吹過來,陽台上剛晾的衣服舒服地擺動;一大盆水仙快要開敗,但蜜蜂還圍著她黃色的小花使勁地嗡嗡叫著;樓下傳來孩子們玩笑的聲音,他們小小的身子靈活地在綠樹叢中穿梭,不時大聲地呼喊,忽而又像一群鳥兒飛到另一處樹叢,不亦悅乎!
想著,看著,我覺得非常欣賞點能在老師提問的時候作出這樣的回答。我又想到「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不禁高興地微笑起來——這么說,孔子也是贊同曾皙的觀點的。這不是很讓我開心嗎?本來,我還要擔心,我是和曾皙一樣喜歡悠閑和玩樂的人呢!現在獲得了孔子先生的肯定和欣賞,不亦悅乎?
在這美麗的春日裡,讀著我國的古書,感覺那麼快樂。我幾乎要陶醉在這安逸中。但是,我卻不敢。因為我不敢忘記,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是不讀《論語》的!

7. 以我眼中的孔子寫一篇發言稿

《我眼中的孔子》
兩千五百多年過去了,人們提起孔子,還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震撼。因為,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影響了世界,並且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裡。
孔子是中國人不可能繞過的一個人。每個時代,幾乎無可避免地要拿孔子來說事兒。從惶惶周遊列國到確立一家之說,從儒術獨尊,聖人師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動,孔子就被裝扮成各色人等登場,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後種種褒貶熱鬧,與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邊,單說我對孔子的態度,六個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這兩句,為因果關系,順序不可顛倒。
孔子一生,辦成了三件大事:教書育人、傳播學說、修撰典籍。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對此有所延伸,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梁漱溟先生則說:"孔門之學乃為己之學,而己又是仁以為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將整整十四年時間都花費於周遊列國,雖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卻執著一念,從未畏難停步,明知難為而為之,是想以此創立一個富足和諧、文明有序的理想社會。"童年之苦寒、成長之艱辛、游說之落魄、晚年之孤寂"構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無疑是一個失意的理想主義者。然而,落空的理想並未讓孔子放棄宣揚自己的學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子的傑出正在身處困境仍能心懷天下。從政理想這扇門被關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過,孔子卻幸運地打開了教書育人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於私人講學,有教無類。他主張士人賢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從政的道路,開戰國時期及秦以後的"布衣卿相"之局,這在中國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隸社會變成封建社會的那個上行階級中的先驅者。孔子立場順乎時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這樣的見解,是中肯而客觀的。

8. 《孟子》兩篇演講稿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有這樣一個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實驗,把一隻青蛙冷不防扔進滾燙的油鍋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躍而出,逃離陷境。然後又把同一隻青蛙放在逐漸加熱的水鍋里,這次它感到舒服愜意,以致意識到危險來臨時卻欲躍乏力,最終葬身鍋底。由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青蛙對眼前的危險反映敏感,對還沒有到來的危險反映遲鈍。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實人在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而安逸優越的環境卻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於安樂,盡享舒適,常常一事無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時沉溺酒色,自我毀滅。這於青蛙臨難時的奮起一躍和溫水中的卧以待斃是何其相似。
「生於憂患」是千古不變的名言,春秋時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冊。那時,勾踐屈服求和,卑身事吳,卧薪嘗膽,又經「十年生聚,十年數訓」,終於轉弱為強,起兵滅掉吳國,成為一代霸主,勾踐何能得以復國?這是亡國之辱的憂患使他發憤、催他奮起的結果。這說明,當困難重重、欲退無路時,人們常常能顯出非凡的毅力,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拚死殺出重圍,開拓出一條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們卻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於安樂」。這方面的例子莫過於闖王了。1644年春,闖王攻入北京,以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農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義時打天下的叱吒風雲的氣魄喪失殆盡,只圖在北京城中享受安樂,「日日過年」,李自成想早日稱帝、牛金星想當太平宰相,諸將想營造府第。當清兵入關,明朝武裝卷土重來時,起義軍卻一敗不可收拾。這令我想起歐陽修說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句話老。險情環生時人們能睜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險為夷;安逸享樂中卻意志消退,銳氣全無,結果一敗塗地。

從五四運動開始打倒了「孔家店」,人們不再講孔、孟,講也是批判對象,把中國落後的原因不歸罪於一言九鼎的皇帝和封建制度,而歸罪於孔、孟,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把孔子和林彪綁在一起批。誰還敢再談孔子?「談孔色變」。孔子是一個兩千年前的歷史人物,不談就不談吧,可是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還有沒有信仰?我們的民族精神是什麼?今天有的人信仰佛教,有的人信仰基督教,這些都是外來的,不是我們民族本有的。而且在全國人口中信仰佛教、基督教的畢竟是少數,而且帶有濃郁的功利色彩,它們不能代表我們民族精神。

現在中央台「百家講壇」正在播放諸子。哪一子能代表我們民族精神?墨子的兼愛,不論是誰都一樣愛?不。老莊的清靜無為,不。法家的只認法,不認情?不。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仁義。聖人孔孟,以其超人的智慧「得我心之所同然」。人心都是一樣的,人的本心是什麼呢?是仁義。聖人掌握了他,也就是掌握了我們民族的精神,為我們創立了儒家學說。

我們民族的精神是「仁義」,是孔子首先提出來,創立了儒家思想。

現在中國在世界各國創建了140多個學院,這個學院叫什麼名?叫孔子學院。為什麼不叫別的名?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都不行。只能叫孔子學院,世界各國也點頭。

講孔孟思想,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學術問題,是關乎樹立我們民族精神的問題。聖人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歷程,說明在這一階段,已經悟到宇宙,人生最根本之理,已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孔子還對曾子、子貢說過:「吾道一以貫之。」孔子悟到的理和貫串整個思想的「一」就是「仁」。不過「子罕實利與命與仁。」《論語》里共有109個「仁」。大部分是孔子說的。為什麼還「罕言」呢?孔子說「仁」主要有兩種意義,一是指人的品德一仁厚、仁慈,例如孔子說:「雍也仁而不佞。」(冉雍的為人,仁厚但不善於口才),另一意義是指人的本心、本質。《論語》里的「仁」,大都是仁厚、仁慈的意思,作人的本心,本質講的很少。所以十大弟子之一的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的「性與天道」就是「仁與命」。

宋朝理學家對「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解釋的很好,他說:「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天命的義理微妙),仁之道大(總體宏大),皆夫子罕言也。」

孔子罕言仁,但弟子們,特別是接近孔子的弟子們都知道「仁」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都向老師問什麼是「仁」。記在《論語》里的,就有六個人,愚笨的樊遲一個人就問了三次。

我們把孔子回答弟子們問仁的答案綜合在一起看:

《論語》樊遲第一次問仁,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仁者先從難的做起,不計較所獲的多少。)

樊遲第二次問仁,孔子說:「愛人。」

樊遲第三次問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在家裡恭敬、規矩、辦事情嚴肅認真,和人交往要忠實誠懇)

子貢問仁,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的一切順利,同時也讓別人一切順利)

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服自己的私慾,使言行都合於禮)

冉雍問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門辦事如接待貴賓那麼恭敬,傳喚老百姓,如去承當重大的祭祀那麼嚴肅。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加給別人)

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韌。」(仁者,他是不輕易說話的)

子張問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哪五者?「恭寬信敏惠。」從回答看,孔子是因材施教但都沒有談到仁的本質,明末大儒馮少墟在《疑思錄》中說:「《論語》一書,論工夫,不論本體(形而上);論見在,不論源頭。蓋欲學者由工夫以悟本體,由見在以覓源頭耳。」

孔子是否知道仁的本質?當然知道。前面已經說了,孔子已把「仁」和「心」連在一起「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一再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的每句話,都像寶玉那樣珍貴,貫串其中的是「仁」。

5月19日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講「諸子」,頭一位就是孔子。(孔子、孟子是否屬於「子」裡面,有爭論。我家有兩套子書,一套有孔子的《論語》和《孟子》,一套就沒有我認為「四書五經是經書,不屬於子書。)

易中天教授講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解釋仁是「愛人「;己欲立而立人,自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對。但他沒有說孔子把仁和人心連在一起,仁就是人的本心。孔子沒有直接給「仁」下定義,實際上已暗示了「仁」是人的本心。孟子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了他的「人性善」的思想。

孔子之後,曾子、子思很好地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也有發展,但有局限性。莊子說,孔子之後,儒家分為八派,各發展了孔子思想的一個方面。只有一百五十年後的孟子,在心性論、修養論、政治文化論三個方面全面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5月20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教授講了孟子。他開始就說「今天孔孟並稱,我認為孟子的影響比孔子的《論語》大。」這是基於他個人的人生經歷。我認為孔子的影響是孟子不能相比的。孟子影響是強勢人格自強不息,孔子教育我們做一個正直的人,哪一個更重要?

一、心性論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心性論的思想,又有開創意義。中國傳統的人性論是「生之謂性」(生命的自然資質叫作性)說「生之謂性」,那麼人性是什麼樣子就很難說了。告子說人性如湍水,荀子說人性惡。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另開了一個新領域一人性善。

沒有把「仁」說成是性,因為孔子那個時候,人性問題還沒有那麼眾人矚目,但孔子把「仁」提出來了,而且境界那麼高。過去有人講「仁」,但從來沒有人達到孔子那麼高的境界。這就表明聖人孔子有創辟性的心靈。

到孟子出來,就從仁義禮智說「性」,把孔子說的「仁」,收到性裡面來。這完全是合乎邏輯的。

孟子在《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章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比如,現在忽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到井裡去了,無論誰都會有驚懼同情之心)孟子舉的例子很有說服力。首先他說「乍見」(忽然看到,事實的發生是突如其來的,事先人們毫無心裡准備,來不及考慮。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反應最直接、最真摯。當中很難滲入其他與此事無關的因素,可以說是本心當下的直接顯露。

其次,說的是一個孺子(小孩),一個小孩抓到井邊要掉到井裡。誰見了都要動心。一個大人在井邊,那感受就不一樣了。

第三,孟子說這時你動心,不是因為你和小孩有什麼關系,你和小孩的父母有什麼關系。你的心是自然而純潔的,沒有利害得失的考慮。孟子說:孟子是怎樣論惻隱之心的呢?他說:「惻隱之心是仁之端也。」惻隱之心仁的開端,只是仁的一個開始,一個起點。人生來可以成為一個好人,但不就是一個好人。

孟子在「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之後,接著說:「善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就是說,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都是人的本性。如果我們捫心自問,的確我們在惻隱之心之外,還有善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是以他那創辟性的心靈,對孔子的理論做了很好的解說和發展,形成了儒學自己的理論系統,奠定了儒家內聖之學的基礎。

孔孟的「性善論」,與世界偉大思想家對人性的論述,不謀而合。佛教惠能法師的《壇經》里大講人的價值,大講人的能動作用。他向人們宣稱:「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身有之。」「世人性本自凈,萬法(盡)在自性。」「一念修行,自身等佛。」還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教認為人心裡有佛,和儒家的人性善的精神是一致的。

德國大思想家康德對人性的看法與儒家的人性理論是很接近的。康德認為:你只要是一個理性的存有,你就要有意志,要有意志的地方,你才有自由。意思就是:人是一個理性動物,所以人有意志自由。康德的意志自由是說人生來都是向善的。譬如你要破壞公物,自然就湧起一個思想:破壞公物是不道德的。譬如你對朋友撒了謊,自然就湧起一個思想:我騙朋友是不對的。這些自然湧起的思想,不是由於有外力,而是發自人的本性。正是因為有這「意志自由」,除少數人外,多數人能自覺改正錯誤,而不是愈隱愈深。

但是,孟子提出「性善論」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孟子》中的《告子篇上》就記下了孟子和告子關於人性的辯論。譬如告子說人性好比急流的水,從東邊開了缺口,水就向東流;從西邊開了缺口,水就向西流。告子的意思是說:人性的善惡在於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孟子說:水的確可向東流也可向西流,但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人性表面上有善有惡,但人的本性和水流向下一樣,是向善的。

孟子的根本主張是「生之謂性」。(生命的自然資質叫做性)這是一條古訓,是一個老傳統。這一條古訓模糊了人與禽獸的區別。你無論怎樣講究吃、穿、住,你還是個動物。人除了與禽獸相同的氣質之性外。還有義理之性,具體說,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動物沒有這四心。

因為人有四心,社會才能存在和發展。我們要建立和諧社會,「人性善」應該是它的理論基礎。

二、修養論

「人性善」,但是否人人都會成為好人呢?理論上可能,事實上不可能。因為人除了有道德心之外,還有受感性慾求所驅使的私慾。私慾極易接受周圍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把道德心(本心)蒙蔽。所以,為了克服私慾,恢復本心的純潔,必須加強修養。「修養論」是《孟子》中論述的第二個重點。

孔子給學者捐出進德修業的總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六章)人之所以為人,在仁的覺醒。仁心雖與生俱來,但需要不斷修養。

孟子認為,修養的關鍵是使受私慾蒙蔽的本心,重新呈現出本來的光輝。這就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章)如何去找回這丟失的本心?關鍵不是在別人,而在自己。要主動自發地去尋找。「(人的善性)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告子章句上》第十五章)怎樣思?要「反求諸己」。「反求諸己」就是要「自省」。自省什麼?要反省:往日的過錯產生的根源在哪裡?什麼才是我心中真正想要的?你自己會做出許多答案。要知道,最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在反省過程中,如果良心出來做主(而不是私慾做主),你就會醒悟到,自己良心的本願是「仁」、「義」的概念。原來,仁義不是別的,不是外來的,就是自己良心的本性本願。人若認請了自己,就能掌握住仁義;自己的言行,按良心的要求去做,就會合乎仁義,就是道德行為了。這叫做「自得」。「自得」就是根本的自覺,就是使仁義真正成為自己的性格。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離婁章句下》第十四章)

「自得」之後,也不是一勞永逸,還要面對環境,鍛煉自己。對內,隨時警惕自己的良心是否放失;對外,要積極面對現實,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仁義。一個人如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就會漸漸地在人格上顯出其光輝來,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騰文公章句下》第二章)的大丈夫氣概。

我們通常把心性論與修養論合稱為內聖之學。在這里,孟子沒有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孔孟思想與宋以後的程朱學派不同的地方。

三、政治文化

心性論的性善說,通過修養論得到證明。一個人既有仁心的自覺,就不能獨善其身,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第三十章),進而通向國家、天下,通向文化傳統,擴充到「萬物皆備於我」(《盡心章句上》第四章),擴充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章句上》第十三章)。這主是所謂的外王事業的開展與最後完成。

對外王事業的開展,孟子反對功利而主張仁義。《孟子》開宗明義第一章,當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這就是為孟子的政治理論定下了基礎。主張仁義的是王政,主張功利的是霸政,王霸之分的價值標准在義利之別。孟子始終認為,政治是人文化成,而不是權利統治。梁惠王、齊宣王、兵家、縱橫家都曾顯赫當時,他們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實際只是殺人盈野、率獸食人罷了。

孟子立身於戰國時代,首先要重建人性的尊嚴,肯定道德的價值,開發文化的理想。他在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仁政」思想。這一政治文化的外王開展,既是針對時代,同時也繼承發揚了歷史傳統。

孟子外王理論的針對時代,一是以仁政王道責成梁惠王、齊宣王,以求一統天下,結束亂局;二是力辟揚、墨,駁斥許行,以求孔子之道大行於世。前者是政治,後者是文化,合在一起為政治文化的外王學。這是《孟子》論述的第三個重點。

孟子政治文化的理想,固然有來自人性的內在根據,但也繼承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聖王傳統。如堯舜禹禪讓、大禹治水、湯武革命、文王行王道、周公兼夷狄等,這些都是行仁政的最高典範。但是,聖王傳統至周公而斷,於是孔子作《春秋》,借用《詩經》蘊涵的褒善貶惡的大義,為外王事業建立了歷史評價的標准(《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一章)。孟子給自己定的使命是「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騰文公章句下》第九章)。

9. 急求兩篇演講稿,主題是關於孔子的故事的演講

學會善待他人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人的性格也多種多樣,每天,同學們都會與父母.同學.老師.家人甚至是陌生人發 生一定的聯系,如何與他人相處呢?這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要學會與他人相處,必須要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包含的內容很多,其中有學會理解.尊重.寬容.關心.幫助他人等。今天重點討論一下理解,寬容他人,其它的平時老師講得很多,這就不講了。 1.理解是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也希望理解別人,假如你真誠 地理解別人,會意外地發現你得到的理解要比過去多得多,而只希望別人理解自己,而不會理解別人的人,永遠不會如願以償。因為理解是愛,愛是真誠而且是相互的。 但是,日常生活中,不理解的現象比比皆是,理解的分量是厚重的,孩子理解父母真心的愛,能給家庭帶來無限的溫馨和享不盡的天倫之樂,同學之間能相互理解,會給集體帶 來勃勃生機,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師生之間相互理解,就不存在代溝可見理解是一個座橋梁,是填平人與人之間鴻溝的石土。因而,在人際交往中,應學會理解,才能做到善待他人。這里,我給大家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第一個:有個母親惦記著兒子的生日,一下班,馬上買了蛋糕就往家裡趕,半路上,知行車碰了石頭,蛋糕甩了,人也摔傷了。兒子見不到蛋糕,大哭大鬧,怪母親在同學們面前丟他的臉。母親也哭了,為什麼呢?大家想想。 第二個:有個中學生看到媽媽變老了,身體也差了,想到是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代價。她想在即將到來的 「三八「節送一份禮物給媽媽。送什麼呢?無意中,她翻開相冊,看到媽媽年輕時美麗的動人的形象,她 哭了,她悄悄地把相片拿去放大,又鑲上一個漂亮的鏡框,「三八「那天,她把鏡框放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媽媽回來一看就哭了,女兒撲進媽媽的懷抱,感到媽媽的淚是甜的。 兩個媽媽都哭了,但個中的淚水那個是酸的,那個是甜的,同學們心中早已清楚,第二個故事道出了理解的真諦所在。 2.寬容。寬容精神是做人必備的美德。人際交往中離不開你我他,更離不開寬容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人際交往;待人處事,如果沒有寬容,就沒有友情,沒有了寬容就失去了善。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也是衡量一個人層次高低的標准。 3.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有個偉大的教育家叫孔子。他有一個得意門生叫顏回。 有一次,顏回看到一個賣書的人和買布的人吵架。買布的人說:「三八十三,你為什麼收我二十四個錢「!顏加上前勸架說:「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啦。別吵了。「買布的人指豐顏回鼻子說:「你算老幾?我只聽孔夫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顏回問:「如果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人說:「我把腦袋給你。「你錯了怎麼辦?「顏回說:「我把帽子輸給你。「兩人找到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顏回想;三八二十四才對呀?老師一定是老糊塗了。他只好把帽子給了買布人。那人拿了帽子高興地走了。這時孔子告訴顏回:「說你輸了,只是輸一頂帽子,說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顏回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非,學生慚愧萬分!「 就像我們所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一樣,寬容使事情變得簡單,而苛刻會把事情變得復雜。我們學校有個同學叫周昭林,他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很多同學都喜歡跟他交往。記得初一時,有一次他被同學欺負。但沒有還手,那同學還繼續打他,實在沒辦法,他只好說:「你再打我就告訴老師去。「邊走邊說,還未走到走廊的一半又折了回來,臉上還像平常一樣掛著笑容。以他的個子。力氣,還手不費吹灰之力,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用「告訴老師「來嚇唬那位同學,這是一種寬容,同時也是一個男孩子應該具備的氣度。他的寬容避免了一聲拳腳之戰。 其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碰撞。摩擦,只是看你如何去處理。年輕人爭強好鬥心較重。常為一點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自己做錯事,不著重檢查自己,而是一勁地找別人的不是,缺乏的就是一種理解和寬容。青少年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寬容他人,培養豁達的情懷。多點自我批評,多點自我犧牲的精神,如果是「老子天下第一「會使自己變得自私.狹隘。 總之,人是需要尊重.理解.寬容.關心和幫助的。在日常生活里,一志「謝謝「,一句問候,一句道歉,一個微笑,都將給你和他人的心中帶溫暖,帶來希望,使生活充滿友愛充滿陽光,學會善待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你的長輩.你的老師.你的同學吧,你的人際關系定會更加和諧

10. 有關孔子名言的小演講300字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抄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