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革命小故事演講稿
① 關於紅色經典的演講稿
紅色經典,不滅的精神
曾幾何時,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畔,響起了紅軍「嗒嗒」的馬蹄聲;
曾幾何時,冰封雪蓋的夾金山上,駐扎著紅軍長征的營地;
曾幾何時,峰峰如劍,直入雲霄的婁山關前,流傳著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
從岷山到草地,從瑞金到湘江,從遵義到延安,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紅軍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戰略性轉移,劍鋒直指日寇,血染華北,挽救民族於危亡。
在茫茫的沼澤地,多少紅軍將士相繼倒下、卻義無反顧,他們的信念從不曾動搖;槍林彈雨中,多少革命前輩扎緊傷口重赴疆場,勇往直前,他們的靈魂永存。
他們是英雄,是路標,他們是豐碑!我不能不被他們所感動和震撼。
萬里長征路,是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經典。其中的血雨腥風、艱苦卓絕是和平年代的學子難以想像的。險惡的環境,糧食的短缺,後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和絕望。紅軍從艱難險阻中一步步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
而長征留給後人的,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它蘊藏著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永恆追求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把目光投向自己,我們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長征嗎?我們是即將攜筆從戎的國防生,無數次,我問自己,為什麼選擇軍人這個職業?無數次,我肯定了自己:這是為了理想和信念,為了人生的歷練。
選擇軍旅,紅色的肩章意味著我們比普通大學生更多了一份責任與光榮;投身國防,我們任重而道遠。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的,是長征精神。
它涵蓋了很多層面:
面對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戰勝自己的惰性,戰勝自己的恐懼,挑戰自我極限。
面對家庭,朋友,同學間的矛盾,我想:更應該從大局出發,以誠信為本,協調人際關系,舍棄小我,成就大我。
面對事業、成就、前途上的迷惑,必須堅韌頑強、勇於開拓,不達目的誓不退縮。
正是這種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中國革命者前赴後繼,換來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與時俱進、昂首闊步掀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
七十年的風雨,七十年的追求,七十年的緬懷,七十年的奮斗。祖國已發生滄桑巨變,足以告慰先烈英靈。
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
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飢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於天。
萬里長征,紅色的經典,那英勇的足跡,深深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史冊中,為紅軍的後人們永遠銘記和傳承;那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激勵中國人民走向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輝煌未來。
② 革命英雄故事演講稿
英雄故事
楊根思(1922--1950)江蘇泰興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國內革命戰爭中他多次立功受獎,曾兩次被評為戰斗模範,榮獲「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等稱號,並光榮地出席了1950年召開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同年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擔任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戰役中,楊根思奉命率領一個排的戰士,堅守在長津湖地區下碣隅里外圍制高點--小高嶺,這是敵人南逃的必經之地。戰鬥打響後,他率領全排先後連續打退了敵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的8次瘋狂進攻。此時,陣地上只剩下他與兩名傷員,並且彈葯用盡。當美軍發起第9次進攻時,危急關頭楊根思抱起最後一個5公斤重的炸葯包,毅然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陣地,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阻擊任務。戰後志願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戰斗英雄稱號,並將他生前所在連命名為「楊根思連」。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朝鮮政府還在他犧牲的地方建立了「楊根思英雄紀念碑」。
邱少雲(1931年--1952年)四川銅梁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 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佔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萬古留存。
③ 急需一個紅色革命故事的演講稿,要在5-8分鍾講完
紅色經典,不滅的精神 曾幾何時,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畔,響起了紅軍「嗒嗒」的馬蹄聲;曾幾何時,冰封雪蓋的夾金山上,駐扎著紅軍長征的營地;曾幾何時,峰峰如劍,直入雲霄的婁山關前,流傳著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從岷山到草地,從瑞金到湘江,從遵義到延安,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紅軍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戰略性轉移,劍鋒直指日寇,血染華北,挽救民族於危亡。在茫茫的沼澤地,多少紅軍將士相繼倒下、卻義無反顧,他們的信念從不曾動搖;槍林彈雨中,多少革命前輩扎緊傷口重赴疆場,勇往直前,他們的靈魂永存。他們是英雄,是路標,他們是豐碑!我不能不被他們所感動和震撼。萬里長征路,是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經典。其中的血雨腥風、艱苦卓絕是和平年代的學子難以想像的。險惡的環境,糧食的短缺,後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和絕望。紅軍從艱難險阻中一步步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而長征留給後人的,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它蘊藏著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永恆追求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把目光投向自己,我們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長征嗎?我們是即將攜筆從戎的國防生,無數次,我問自己,為什麼選擇軍人這個職業?無數次,我肯定了自己:這是為了理想和信念,為了人生的歷練。選擇軍旅,紅色的肩章意味著我們比普通大學生更多了一份責任與光榮;投身國防,我們任重而道遠。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的,是長征精神。它涵蓋了很多層面:面對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戰勝自己的惰性,戰勝自己的恐懼,挑戰自我極限。面對家庭,朋友,同學間的矛盾,我想:更應該從大局出發,以誠信為本,協調人際關系,舍棄小我,成就大我。面對事業、成就、前途上的迷惑,必須堅韌頑強、勇於開拓,不達目的誓不退縮。正是這種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中國革命者前赴後繼,換來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與時俱進、昂首闊步掀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七十年的風雨,七十年的追求,七十年的緬懷,七十年的奮斗。祖國已發生滄桑巨變,足以告慰先烈英靈。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萬里長征,紅色的經典,那英勇的足跡,深深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史冊中,為紅軍的後人們永遠銘記和傳承;那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激勵中國人民走向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輝煌未來。
④ 紅色革命故事讀後感五分鍾演講稿
紅色經典,不滅的精神 曾幾何時,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畔,響起了紅軍「嗒嗒」的馬蹄聲;曾幾何時,冰封雪蓋的夾金山上,駐扎著紅軍長征的營地;曾幾何時,峰峰如劍,直入雲霄的婁山關前,流傳著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從岷山到草地,從瑞金到湘江,從遵義到延安,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紅軍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戰略性轉移,劍鋒直指日寇,血染華北,挽救民族於危亡。在茫茫的沼澤地,多少紅軍將士相繼倒下、卻義無反顧,他們的信念從不曾動搖;槍林彈雨中,多少革命前輩扎緊傷口重赴疆場,勇往直前,他們的靈魂永存。他們是英雄,是路標,他們是豐碑!我不能不被他們所感動和震撼。萬里長征路,是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經典。其中的血雨腥風、艱苦卓絕是和平年代的學子難以想像的。險惡的環境,糧食的短缺,後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和絕望。紅軍從艱難險阻中一步步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而長征留給後人的,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它蘊藏著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永恆追求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把目光投向自己,我們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長征嗎?我們是即將攜筆從戎的國防生,無數次,我問自己,為什麼選擇軍人這個職業?無數次,我肯定了自己:這是為了理想和信念,為了人生的歷練。選擇軍旅,紅色的肩章意味著我們比普通大學生更多了一份責任與光榮;投身國防,我們任重而道遠。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的,是長征精神。它涵蓋了很多層面:面對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戰勝自己的惰性,戰勝自己的恐懼,挑戰自我極限。面對家庭,朋友,同學間的矛盾,我想:更應該從大局出發,以誠信為本,協調人際關系,舍棄小我,成就大我。面對事業、成就、前途上的迷惑,必須堅韌頑強、勇於開拓,不達目的誓不退縮。正是這種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中國革命者前赴後繼,換來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與時俱進、昂首闊步掀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七十年的風雨,七十年的追求,七十年的緬懷,七十年的奮斗。祖國已發生滄桑巨變,足以告慰先烈英靈。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萬里長征,紅色的經典,那英勇的足跡,深深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史冊中,為紅軍的後人們永遠銘記和傳承;那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激勵中國人民走向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輝煌未來。
雷鋒於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村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佔了,不許窮人去砍。雷鋒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舉起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願望。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後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並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一九五零年夏天,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一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裡,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他幫助落後的同學,愛護集體的糧食,並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上台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鋒來到困山湖農場當了一個拖拉機手。
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鋒來到鞍鋼做了一名C-80推土機手。
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鋒來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遼陽日報>>報道了雷鋒搶救水泥的事,贊揚他舍己為人的事跡.
雷鋒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了一年零二個月,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百歲將軍孫毅的傳奇故事
2003年7月5日,德高望重、聲聞遐邇的老將軍孫毅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旅程。他活了整整100歲。提起孫毅,在軍界和青少年中無人不曉。年長的同僚稱他「孫鬍子」,年輕的軍人稱他「鬍子將軍」。
「孫鬍子」綽號的來歷
1920年10月,孫毅高小還沒畢業,因為家庭生活困難,就離開家鄉出去找事做。就在那個時候,他把自己原來的名字——孫俊華改成了孫毅。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取「殺敵為果,致果為毅」的意思。
在舊軍隊中混了四五年,孫毅結識了一位後來對他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的朋友———趙博生。那時孫毅在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參謀處做少校參謀,而趙博生是26路軍的參謀長。1931年12月14日,孫毅在趙博生的影響下參加了紅軍。參加紅軍後,孫毅入了黨,在紅軍學校擔任訓練部和俱樂部主任。每逢重大節日,學校都要舉行文藝演出,葉劍英校長常常親自拉二胡。有一次,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編了一個活報劇《活捉敵師長》,因為敵師長陳時驥蓄著小鬍子,而孫毅當時正留著鬍子,所以,挑演員時選了孫毅。於是,孫毅生平第一次登台演起了節目。演出很成功,趙品三半開玩笑地跟他說:「你千萬別剃掉鬍子,下次演節目還要找你!」孫毅的鬍子也果真再沒有剃,一直伴隨了他一生。嚴格的軍旅中是不允許留鬍子的。我軍的開國將帥中,被破例准許留鬍子的除孫毅外還有3位,他們是元帥賀龍、上將李克農、上將王震。孫毅有一次遇上了迎面策馬而至的總司令朱德和軍委參謀長劉伯承。朱總司令勒韁下馬問道:「為啥要留這鬍子?」孫毅回答道:「人遇到危難時,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就這鬍子不跑,還一個勁地往上長。這鬍子的義氣,像人的精氣神,剃不得!」朱老總聽罷好一陣開懷大笑。最後,他囑咐孫毅,留下這鬍子,別人有意見,你就說是我朱德和毛澤東破例讓你留的。這兩件事之後,紅軍中「孫鬍子」的外號也就傳開了。
包八斤的班裡有個同學叫斯琴,生活非常困難,八斤不僅經常給予他多方面的幫助,還主動號召同學們募捐,為斯琴解決了學慣用品。有一年,小斯琴患了肺炎,先後在哲盟醫院和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這給本來就生活困難的斯琴增加了更大的負擔。八斤把自己買衣服的錢全部捐出去,還發出了倡議書。在八斤的號召下,全校師生和社會上的一些人加入資助行列,短時間內解決了斯琴的全部醫療費。
1993 年12 月9 日下午,哈日干圖飄起雪花,颳起大風,學校怕發生意外提前放了學。等同學們走後,八斤把所有門窗關好,冒著風雪往回走,忽然聽到風雪中有小孩的哭聲,他不顧一切朝哭聲跑去。在風雪中找了好長時間。他終於在一個沙灣里找到了迷了路被風雪吹走的小姑娘。當他將小姑娘背到她們家的時候,自己的手腳已失去了知覺。
1994 年12 月的一天,八斤與往常一樣最早來到教室里點著火爐復習功課。突然聽到外面的人們喊:「著火了!二年級教室著火了!」八斤跑出去一看,只見二年級教室房頂上燃起了大火,他奮不顧身脫掉棉襖沖進火海,兄弟班級的師生們也相繼趕來,奮戰了一個多小時,大火被撲滅。事後,他被蘇木和學校評為「在危險面前挺身而出的賴寧式的英雄學生。」
1995 年夏天,哈日干圖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的襲擊。7 月21 日,參加了一上午抗洪救災勞動的八斤,乘下午的功夫去找老師商討假期作業的難題。當他走到半路的時候,聽到有小孩喊:「決來人啊,有人落水了!」八斤像離弦的箭一樣飛跑過去。看見路邊水渠里露著個人頭,原來是村裡11歲的阿木古朗不慎掉進了水中。八斤不會游泳,但毫不猶豫地潛入水中,他幾次將阿木古朗推上岸,可是又一次次地滑下去。最後,他用盡全部力量又一次推了上來,在岸上幾個孩子的幫助下,阿木古朗被救起,而八斤已卻精疲力竭地沉了下去。岸上的幾個孩子哭成一片,聽到消息的人們及時趕來救起了八斤。
八斤先後被評為通遼市「十名優秀少先隊員」、通遼市「百名優秀少先隊員」、內蒙古自治區「十佳蒙古族少年」、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等。1995年他應邀參加了「通遼市優秀少先隊夏令營」活動。
⑤ 急需「紅色經典小故事演講稿」1到2分鍾講完,不要太長,只是小學生演講比賽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抗日小英雄海娃勇斗日本鬼子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海娃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小英雄海娃。於是他以放羊為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鬼子追上來時,什麼也沒有搜到。他們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裡去……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在一個深夜他好不容易溜了出來,他趕緊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從羊尾巴上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很快,後面的鬼子追了上來,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痛扯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趕來的八路軍消滅了日本鬼子,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八路軍張連長,勝利完成了任務。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克服一切困難,長大後做一個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把祖國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⑥ 紅色經典小故事演講稿
在人類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雖歷經風雨滄桑,但總能克服困難不斷前進,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明從來就沒中斷過。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歷滄桑劫難而發奮圖強,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生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社會發展到今天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一種精神來支持我們的民族的脊樑,需要一種力量鼓舞我們向前,這種精神毫無疑問的仍然是愛國主義的精神,這種力量就是我們民族氣節的力量。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奧運會上,我國的體育健兒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他們在比賽中迎難而上,敢於勝利,在逆境中決不沉淪,在挑戰前勇於進取,以壓倒一切對手的英雄氣慨奮力奪取了32枚金牌,世人矚目,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體育的強國。那32次國歌的奏響令國人振奮,倍受鼓舞。全世界的華人都為祖國的強大而驕傲、而自豪。我們奧運健兒在奧運會上展現出的奧運精神為我們的民族精神賦予了新的內涵。
老師、同學們,按照中宣部、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要求,今後每年的九月都作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動月,我們要通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動月」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懂得中華民族精神是悠久歷史的積淀和文明的結晶;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民族精神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是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弘揚民族精神有利於中華民族以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狀態走向世界。
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中,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通過活動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以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和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觀念。讓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與時俱進,在我們這一代得到發揚光大
⑦ 紅色經典革命故事的 演講稿100字
紅色經典小故事3分鍾篇1: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紅色經典小故事3分鍾篇2:小偵察員張嘎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⑧ 求一篇紅色經典小故事的演講稿謝謝(要現成的)
:《豐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
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
開辟一條通道。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
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
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麼。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
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祥:右
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
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
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
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
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
豐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有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
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金色的魚鉤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腸胃(wèi)病。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趕不上隊伍了,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讓我們走在後面。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quán)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bìn)都斑白了。因為全連數他歲數大,對大家又特別親,大夥都叫他「老班長」。
三個病號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來里路。一路上,老班長帶我們走一陣歇一陣。到了宿營地,他就到處去找野菜,和[huò]著青稞(kē)面給我們做飯。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吃完了。飢餓威脅(xié)著我們。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麼行呢!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他這些天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呢。
一天,他在一個水塘邊給我們洗衣裳,忽然看見一條魚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了釣魚鉤。這天夜裡,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tāng)。盡管沒加作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
以後,老班長盡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營,把我們安頓好,就帶著魚鉤出去了。第二天,他總能端著熱氣騰騰的鮮魚野菜湯給我們吃。我們雖然還是一天一天衰(shuāi)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來畢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長自己呢,我從來沒見他吃過一點兒魚。
有一次,我禁不住問他:「老班長,你怎麼不吃魚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說:「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kuài)走了,就悄悄地跟著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裡捧著搪(táng)瓷(cí)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yàn)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麼……」
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裡的搪瓷碗,就支吾(wǔ)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里還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斷了他的話。
老班長轉身朝兩個小同志睡覺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摟到身邊,輕聲說:「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
「可是,你也要愛惜自己啊!」
「不要緊,我身體還結實。」他抬起頭,望著夜色彌(mí)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人交給我,他臨走的時候說:『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麼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小梁,你看這草地,無邊無涯,沒個盡頭。我估計,還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áo)過這二十天不簡單啊!眼看你們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東西,說不定就會起不來,真有個三長兩短,我怎麼去向黨報告呢?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難出來啦』?」
「可是,你總該跟我們一起吃一點兒呀!」
「不行,太少啦。」他輕輕地搖搖頭,「小梁,說真的,弄點兒吃的不容易啊!有時候等了半夜,也不見魚上鉤。為了弄一點兒魚餌(ěr),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條蚯(qiū)蚓(yǐn)……還有,我的眼睛壞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搶著說:「老班長,以後我幫你一起找,我看得見。」
「不,咱們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嗎?再說,你的病也不輕,不好好休息會支持不住的。」
我還堅持我的意見。老班長忽然嚴厲地說:「小梁同志,共產黨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信心!」
望著他那十分嚴峻的臉,我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竟撲倒在他懷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每個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條貓魚,上面漂[piāo]著一丁點兒野菜。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ài)!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麼也送不到嘴邊。兩個小同志不知道為什麼,也端著碗不往嘴邊送。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liǎn)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gē)瘩(da)。他說:「怎麼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們就走不出這草地。同志們,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後這句話是嚴厲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湯里。我悄悄背轉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著魚湯。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可是我的心裡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漸漸接近草地的邊了,我們的病卻越來越重。我還能勉強挺著走路,那兩個小同志連直起腰來的力氣也沒有了。老班長雖然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我們就這樣扶一段,攙(chān)一段,終於走到草地邊上,遠處,重重疊疊的山峰已經看得見了。
這天上午,老班長快活地說:「同志們,咱們在這兒停一下,好好弄點兒吃的,鼓一鼓勁,一口氣走出草地去。」說罷,他就拿起魚鉤找水塘去了。
我們的精神顯得特別好,四處去找野菜,拾乾草,好像過節似的。但是過了好久,還不見老班長回來。我們四面尋找,最後在一個水塘旁邊找到了他,他已經昏迷不醒了。
我們都著慌了。過雪山的時候有過不少這樣的例子,戰士用驚人的毅力支持著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要挽救老班長,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趕快吃些東西。我們立即分了工,我去釣魚,剩下的一個人照料老班長,一個人生火。
我蹲在水邊,心裡不停地念叨(dāo):「魚啊!快些來吧!這是挽救一個革命戰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魚越不上鉤。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蘆稈(gǎn)動了一下,趕緊掣(chè)起釣竿,總算釣上來一條兩三寸長的小魚。
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yǎn)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幾乎要哭出來了。
「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得……」
老班長用粗糙(cāo)的手撫摸我的頭。突然間,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長!老班長!」我們叫起來。但是老班長,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閉上了。
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
擦幹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dōu)里。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後,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⑨ 紅色歲月里的故事 演講稿800字
紅色經典,不滅的精神
曾幾何時,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畔,響起了紅軍「嗒嗒」的馬蹄聲;
曾幾何時,冰封雪蓋的夾金山上,駐扎著紅軍長征的營地;
曾幾何時,峰峰如劍,直入雲霄的婁山關前,流傳著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
從岷山到草地,從瑞金到湘江,從遵義到延安,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紅軍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戰略性轉移,劍鋒直指日寇,血染華北,挽救民族於危亡。
在茫茫的沼澤地,多少紅軍將士相繼倒下、卻義無反顧,他們的信念從不曾動搖;槍林彈雨中,多少革命前輩扎緊傷口重赴疆場,勇往直前,他們的靈魂永存。
他們是英雄,是路標,他們是豐碑!我不能不被他們所感動和震撼。
萬里長征路,是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經典。其中的血雨腥風、艱苦卓絕是和平年代的學子難以想像的。險惡的環境,糧食的短缺,後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和絕望。紅軍從艱難險阻中一步步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
而長征留給後人的,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它蘊藏著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永恆追求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把目光投向自己,我們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長征嗎?我們是即將攜筆從戎的國防生,無數次,我問自己,為什麼選擇軍人這個職業?無數次,我肯定了自己:這是為了理想和信念,為了人生的歷練。
選擇軍旅,紅色的肩章意味著我們比普通大學生更多了一份責任與光榮;投身國防,我們任重而道遠。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的,是長征精神。
它涵蓋了很多層面:
面對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戰勝自己的惰性,戰勝自己的恐懼,挑戰自我極限。
面對家庭,朋友,同學間的矛盾,我想:更應該從大局出發,以誠信為本,協調人際關系,舍棄小我,成就大我。
面對事業、成就、前途上的迷惑,必須堅韌頑強、勇於開拓,不達目的誓不退縮。
正是這種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中國革命者前赴後繼,換來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與時俱進、昂首闊步掀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
七十年的風雨,七十年的追求,七十年的緬懷,七十年的奮斗。祖國已發生滄桑巨變,足以告慰先烈英靈。
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
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飢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於天。
萬里長征,紅色的經典,那英勇的足跡,深深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史冊中,為紅軍的後人們永遠銘記和傳承;那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激勵中國人民走向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輝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