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圓的演講稿
⑴ 要一篇關於圓明園建築的演講稿
檢舉 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
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
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園」。
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兩次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人憑吊。
圓明園
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
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一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
圓明園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持續了兩天兩夜的大火,將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
同治年間(1862~1874),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
圓明園能夠達到那麼恢宏瑰麗,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中了國家大量的財力、物力,役使了無效的精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歷時一百多年才陸續建築經營而成的。為什麼清朝皇帝要下這么大功夫,不惜工本來長期經營圓明園呢?這與滿族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勤勞勇敢的滿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黑龍江流域富饒美麗的土地上。16世紀中葉,清軍在其卓越的領袖、封建政治家,軍事家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和攝政王多爾袞的領導下,大舉進兵華北,徹底推翻了腐敗透頂的明王朝,自東北入關定都北京,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游牧生活,冬季那裡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乾燥炎熱的氣候很不適應。紫禁城雖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但清朝皇帝感到那裡呆板憋悶,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也為了防止宮廷暴亂,砌了高高的宮牆。皇宮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當時對皇城曾有「紅牆,綠瓦,黑陰溝」之稱。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竟延續了二百多年。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庄、北海淀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代勞動人民在這里生活,辛勤勞動,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佔去。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大規模地興建園林就這樣開始了。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8年)玄燁下令在清華園舊址上建造了面積達六十公頃的暢春園,他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那裡避喧聽政,清代帝王園居生活自此開始。但暢春園的地位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後來的圓明園所取代。
暢春園周圍,有許多明朝遺留下來的私家園林,清初時收歸內務府奉宸院後,就把這些前明私園分賜給清皇室成員和王公大臣。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圓明園就是作為藩賜園賜給了康熙帝第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舊園。並由康熙帝御筆親題了「圓明園」匾額。這座世界名園,就從這一年開始了它從無到有,由盛到衰的歷史。胤禎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他對於所得到的這座賜園,是非常引以為榮的,對康熙所題「圓明」二字的意義,他在《圓明園記》中做了這樣的解釋:
圓明意志深遠,殊未易窺,嘗稽古藉之言,體以圓明之德。夫圓面入神,君子之時中也。
這里的「圓」,大意是「圓滿、周全」的意思,而「明」字則解釋為「明達、明智」之意,所以,起名「圓明園』無非是統治階級標榜自己品德修養與才思智慧都超出常入而已。康熙皇帝題名也表達了他對皇子的期望。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面,距暢春園約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
康熙時代的圓明園,裡面有前湖、後湖等水面,其內建有「牡丹台」、 「天然圖畫」等園景。當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的時候,它的規程是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的,所以建的景不多,名聲也不大,遠遠比不上暢春園。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來,在其60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建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北京西北郊一帶,具有山、泉、湖、沼之勝,歷來是封建帝王及親貴顯宦締構行宮苑園之所。至清代康熙、乾隆時期,社會經濟有顯著發展,國庫充盈,清帝為了追求"寧神受福"的園居生活,從而在這一帶興起了空前規模的園林建設局面。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園林風景群已遍及全園三千畝范圍。乾隆年間,在園內相繼又有多處增建和改建。該園的主要園林風景群,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縷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字、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台、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境鳴琴、涵虛朗鑒、廓然大公、坐石臨流、麴院風荷、洞天深處),以及紫碧山房、藻園、若帆之閣、文源閣等處。當時懸掛匾額的主要園林建築約達600座,實為右今中外皇家園林之冠。
長春園: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年)前後,於1751年正式設置管園總領時,園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諸如澹懷堂、含經堂、玉玲瓏館、思永齋、海岳開襟、得全閣、流香渚、法慧寺、寶相寺、愛山樓、轉湘帆、叢芳榭等。其後又相繼建成茜園和小有天園。而該園東部諸景(映清齋、如園、鑒園、獅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規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樓景區,長春園共佔地一干畝。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約為200座。
綺春園:早先原是恰親王允祥的賜邸,約於康熙末年始建,後曾改賜大學士傅恆,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歸入御園,定名綺春園。那時的范圍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慶四年和十六年,該園的西部又先後並進來兩處賜園,一是成親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莊敬和碩公主的含暉園,經大規模修繕和改建、增建之後,該園始具千畝規模,成為清帝園居的主要園林之一。至此,圓明三園處於全盛時期。嘉慶先有"綺春園三十景"詩,後又陸續新成20多景,當時比較著名的園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齋、涵秋館、生冬室、四宜書屋、春澤齋、鳳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煙雨樓、含暉樓、澄心堂、暢和堂、湛清軒、招涼榭、凌虛亭等近30處。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有百餘座。綺春園宮門,建成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圓明園大宮門和長春園二宮門晚建半個多世紀,亦稱"新宮門",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該園東路的敷春堂一帶經改建後,作為奉養皇太後的地方;但園西路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豐皇帝的園居范圍。該園1860年被毀後,在同治年間試圖重修時,改稱萬春園。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製園林建築,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餘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佔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後湖景區,環繞後湖構築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洲"之象徵。各個島上建置的小園或風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頗有登岳陽樓一覽洞庭湖之勝概,"垂虹駕湖,婉蜒百尺,修欄夾翼,中為廣亭。
⑵ 徵集一篇《圓理想圓夢想圓思想 》的演講稿! 謝謝!
理想是什麼 是人前進得動力 沒有理想人的生活就如同鐵壁銅牆 人應理想偉大
⑶ 圓明園的演講稿
圓明園的毀滅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
大家知道以前的圓明園嗎?那是個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那兒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台、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可是在1860年的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⑷ 作文圓生發言稿530字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能在百忙中參加我的十二歲生日。下面請聽我的演講《童年。童年》
十二年前的這一天,當傍晚的夕陽親吻小山時,一個小女孩便啼哭著出生了,這個小女孩便是我。十二年前的我很不聽話,夜晚蹬被子,還要爸爸媽媽喂飯餵奶。可今天的我卻不同於十二年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即將告別童年,告別母校快升入初中的學生了。首先,我要感謝給予了我生命和辛苦培育我十二年的父母,其次是要感謝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給我的關心和照顧,最後,要感謝伴我六年的同學們,沒有你們,哪有我快樂的童年。
十二年代表什麼?代表著童年已成往事,回憶過去時光,是那麼美好。我梳著兩個可愛的羊角辮,穿著幼稚的公主裙,手裡還捧著一個大而香甜的蘋果,而如今我再也感受不到那個蘋果的香甜,再也不會有人稱贊我的裙子是多麼美麗,再也不可能有人嘲笑我的「羊角辮」了,一切都不可能了,看看窗外的小樹,早已長出凌亂的枝椏,小樹長大了,我也長大了。
我不止一次地呼喚它,可它已經躲進了我的夢
是的,從現在開始,我將告別童年,邁向少年,將以更優異的成績來回報這十二年對我有所關心的人。
十二年,再回首,發現童年是一次邂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⑸ 不以規矩 不成方圓演講稿
我不知道你還要不要了,我在網上看到了。你看看吧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不以規矩 不成方圓》。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無規不成圓,無矩不成方。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告誡人們立身處世乃至治國安邦,必須遵守一定的准則和法度。
大江東流,日月交替,大自然生生不息,用規則演繹著生命的軌跡。火車之所以能夠賓士千里,是因為它始終離不開兩條鐵軌;風箏之所以能高高飛翔,是因為它總是情系著手中的線;宇宙間無數顆恆星亘古不變地燦爛,是因為它們都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人類社會也是如此,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鐵的紀律,企業的競爭力來源於嚴格的規章制度,同樣,學校的生命力則來自於嚴格的校紀校規。
規矩是人類自己制定的信條。規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法規、校規、交通規則、文明公約、道德規范、考試規定等等。對我們中學生而言,遵規守紀是每一個學生的職責,也是一個合格的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它是學習的需要,更是成長的需要。作為時代新人,我們崇尚自由,張揚個性,自許新新人類,尋求標新立異,高喊「不走尋常路」,但是自由更需要紀律的約束與規范。
有一則寓言故事,名為《河水和河岸》,河水認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氣之下沖出了河岸,湧上原野,吞沒了房舍與莊稼,於是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它自己也由於蒸發和大地吸收而乾涸了。河水在河裡能掀起巨浪,而它沖決河岸以後,不僅毀了自己還對人類造成了災難。為什麼尋求自由的河水最終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為他尋求的那種無拘無束的、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學習需要規范,成長也需要規范,但是,我們身邊不守規矩的例子卻俯手皆是:有的同學穿奇裝異服,留怪異發型,亂丟垃圾,上課吃零食,下課大聲喧嘩,打鬧,自習課說話,遲到、曠課、遛出校外上網吧、吹口哨、相互謾罵、諷刺打擊同學,未經允許,擅自出入校園。這些違規亂紀的現象輕則會使同學們成績下降,重則會使人誤入歧途,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斷了線的風箏,不但沒得到自由,反而栽得頭破血流;脫了韁的野馬,馳騁闖盪,呼嘯而去,放縱的自由最終毀滅了自己並危及他人;失去鋼軌的列車,不但無緣於自由,反而導致脫軌的災難。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也有嚴格的校規校紀。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自覺嚴格地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與校規校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相信有規矩,就一定可以成方圓!本文地址: http://www.wyrj.com/teacher/banwu/guoqijianghua/34939.html
⑹ 12歲圓生演講稿50個字左右
大家好,今天是我12歲生日,首先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給我一個平安健康快樂的家庭,(鞠躬);然後也感謝今天到場的各位親戚朋友能參加我的生日宴會,謝謝大家(鞠躬)!
⑺ 圓鎖演講稿怎麼說
各位來賓,上午好!
十二歲的我,已擺脫了童年的稚氣,但仍未步入成熟行列.爸爸、媽媽說我是不懂事的孩;同學們說我懂的太多;六七歲的小娃娃叫我大姐姐;六七十歲的老人卻稱我小娃娃。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大人還是小孩,也不清楚是小娃娃還是大姐姐。總之,我變了,十二歲的我變了。
盈盈笑臉,燦爛燭火,十二個生日蛋糕已在我腦中了。十二歲了,可我卻是一隻腳興沖沖地跨進青春的門檻,一隻腳仍在童年的夢中不肯出來。我依然像個孩子似的,戀著那甜甜的糖果,愛著那幼稚的故事,依然扯著童年的衣襟不肯放手。
十二歲,我總以為自己擁有一份難得的純真,不經意間發現,自己變得太多太多,成長的歲月將我變得復雜,太多太多的問題,已將我純真的心門封鎖。幼時的天真,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成長的困惑。
父母一遍一遍的叮囑和所見所聞的事實告訴我,只有努力地學,考好分數,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我知道,這就是真理,這就是競爭,這就是社會。於是,我學習,努力學習,只為今後有個飯碗。可這確實太難了些,於是,多多少少有了些許疲倦——我不可抑制地撲向了自由,撲向快樂,心中卻又不甚踏實,便又退卻了。於是,我便是一面憧憬著自由,快樂,一面在盲目地努力著,連自己也不明白怎麼這樣,心中不免有些茫然,有些困惑,有些矛盾。
我會以12歲為驕傲,以12歲為起點,為家人的希望,為家人對我傾注的全部心血,努力學習,用優異成績來報答父母,大家,和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朋友們,謝謝大家!
⑻ 團圓節的演講稿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滿月的光芒,在一個又一個的夜晚,悄悄臨近。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間要慢許多,但是,同學們,不要感嘆時光的流逝,也不要將時光虛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價值所在,將時光握緊,用分分秒秒來創造充實的時光。
將目光著手書本,而不是漫畫。因為我們已經長大。
將身心專注學習,而不是玩耍。因為我們不再幼小。
時光的虛度,只會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實的學習,則會讓人領略到成功於欣喜,光陰也不禁放慢了腳步。
多少輪中秋明月在夜裡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圓月,將在不久來臨?
我們步入初中,我們漸漸成熟,我們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們可以盡情地夢想,又如何去打撈那輪美麗的明月。
「人間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挫折在所難免,面對著失敗,我們不可以被打敗。
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不要悲傷,沒有錯誤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認真分析自己的錯誤,勤勤懇懇,錯誤需要糾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學習離不開錯誤的糾正,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斷完美自己,使自己漸漸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滿月。中秋將近,同學們或許已經聞到八月桂的濃香,嘗到了月餅的可口。
中秋將近,象徵著圓滿的中秋之月,也將在不久後的夜空照亮。或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 但是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月是圓滿,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 快樂長久存!」
祝大家節日快樂!
⑼ 圓鎖演講稿急呀!!!!!!!!!!!!!!!!1
光榮與自豪屬於你--中國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光榮與自豪屬於你--中國》!
從小有兩個字讓我們難忘,
這兩個字,有青銅銘文的激揚,
有青花瓷的婉約,
有五千年的古老,
也有五千年的滄桑。
這兩個字,只有筆直的橫豎和剛勁有力的一點,卻被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刻得方方正正,
這兩個字就是--中國!
她地大物博,風光秀美孕育了瑰麗的傳統文化,大漠收殘陽,明月醉荷花,廣袤土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還在熠熠閃爍;她大河奔騰,浩盪的洪流沖過歷史翻卷的漩渦,激流勇進,洗刷百年的污濁,驚濤駭浪拍擊峽谷湧起多少命運的顛簸;她高山巍峨,雄偉的山峰俯瞰歷史的風狂雨落,暮色蒼茫,任憑風雲掠過,堅實的脊背頂住了億萬年的滄桑與從容不迫。
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5.12」這個地動山搖的數字。
永遠不會忘記。因為那一天,我們的同胞--四川人民正在遭受著地震的摧殘,一朵朵生命之花轉瞬即逝。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大地震,一切,在黑暗中毀滅。數以萬計的生命,在廢墟下不見天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隊刻不容緩的前往災區,用雙手擎起廢墟,愛在這里拯救,不分夜晝,萬眾一心,為一個個四川同胞點燃生命之燈,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絕不罷休!
年邁70的溫總理在災區東奔西走,探望受災群眾時,我們所有中華兒女都為之感動。
在抗震救災一線的英雄們,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從死神手裡搶回了無數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書寫著別人的生命奇跡。我離汶川隨遠隔千里,但已感受到了那熱情的中國血,那沸騰的中國心,那被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所感動的神州大地。這一刻,我們承受著悲痛,卻收獲著感動,收獲著堅強,收獲著希望!這就是中國人,危難面前擰成一股繩,用愛搭起13億的長城。災難來臨,萬眾一心,一起奪取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
眾志成城,彰顯了和諧中國的力量!讓我們一起用新開辟一片天空,讓我們用行動證明血濃於水的民族精神!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都是同根同族的一家人!讓我們一起呼喊:「中國加油!汶川加油!」
地震讓我們舉國痛哭,地震卻也讓中國人拉緊了彼此的手,堅定了民族復興,共迎奧運的心。
2008年,歷史選擇了中國,世界注目著北京。經濟繁榮、國運昌盛的中國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熱情裝點了全世界的美麗和夢想。從北京到香港,從主賽場到分賽場,鳥巢、水立方展示了我們辦好奧運的決心,奧運火炬手,展示了全民參與奧運的熱情。
這是一次綠色與美麗,文化與傳統,公正與友愛的盛會。賽場上的奧運健兒更讓我們真正領會了奧林匹克的精神。這精神帶來了全世界心靈的凈化和全世界的合音。雖然殘酷的競爭融入了運動員太多的汗水、淚水和血水,但我希望聖火永不熄滅,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處在祥和之中。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奧運見證,我們把理想擦亮;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逐,奧運見證,中國已展開騰飛的翅膀!
當巍峨的華表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當雄偉的天安門讓風雲迎來東升的太陽。歷史的耳畔,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是中國滄桑巨變,是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的洪亮聲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那勝利的旗幟,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人民揚起了頭顱,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歷史凝聚了宏偉,盡情地塗染十月的陽光,這氣勢慷慨激昂,築起了一座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輝煌的紀元,用蒼勁的大手,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點江山。苦難的母親,擦去滿眼的淚花,露出內心的喜悅由衷地歡暢,祖國豪邁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五十九個春秋,錦綉大地神采飛揚。五十九個春秋,江山如畫詩意酣暢。五十九個春秋,貧油的國土拱起鋼鐵的脊樑,石油井架聳立在沙海大洋中。五十九個春秋,一座座彩虹跨越長江,雄偉的三峽大壩鎖住千里蒼茫。五十九個春秋, 「兩彈」的紅雲刺破天穹,一顆顆衛星遨遊太空。五十九個春秋,人民的軍隊威武雄壯,捍衛祖國的江山鐵壁銅牆。五十九個春秋,人民駕馭改革的春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
跨越我們的未來,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勃發出震驚世界的力量,光榮和自豪煥發出輝煌的容光。 祖國啊,我為你自豪,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匯入歷史的長河,永遠在我的胸中激盪。祖國啊,我為你自豪,精彩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萌發了騰飛的希望,歷史的巨筆將繪出你新世紀的輝煌!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當巍峨的華表, 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 當雄偉的天安門, 讓風雲迎來東升的太陽。 歷史的耳畔, 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 是中國滄桑巨變的回響。 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 洪亮的聲音, 全世界都聽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那勝利的旗幟, 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 人民揚起了頭顱,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歷史凝聚了宏偉, 盡情地塗染十月的陽光, 這氣勢慷慨激昂, 築起了一座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輝煌的紀元, 用蒼勁的大手, 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點江山。 苦難的母親, 擦去滿眼的淚花, 露出內心的喜悅由衷地歡暢, 祖國豪邁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 迸發出生命的光芒。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四大發明的榮耀, 播撒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老子孔子的聖明, 幾千年文明的聖火把我們照亮。 謳歌我們的歷史, 絲綢瓷器遠涉重洋, 誰都知道這是來自我們的故鄉。 謳歌我們的歷史。 那狼煙里沖殺出, 兵馬俑威武的陣容。 謳歌我們的歷史, 那雄偉中聳立著, 萬里長城的剛強。 …… 謳歌我們的歷史, 千萬年古老的土地, 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壯, 那東亞病夫百年恥辱的帽子, 終於被我們拋到了太平洋上, 我們實現了重整河山的夢想。 五十四個春秋, 錦綉大地神采飛揚。 五十四個春秋, 江山如畫詩意酣暢。 五十四個春秋, 轟隆的鐵牛梳理著田野的歌喉, 翻卷出豐收的喜悅與歡唱。 五十四個春秋, 貧油的國土拱起鋼鐵的脊樑, 石油井架聳立在沙海大洋中。 五十四個春秋, 一座座彩虹跨越長江, 雄偉的三峽大壩鎖住千里蒼茫。 五十四個春秋, 「兩彈」的紅雲刺破天穹, 一顆顆衛星遨遊太空。 五十四個春秋, 人民的軍隊威武雄壯, 捍衛祖國的江山鐵壁銅牆。 五十四個春秋, 人民駕馭改革的春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 …… 跨越我們的未來,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 勃發出震驚世界的力量, 光榮和自豪煥發出輝煌的容光。 祖國啊, 我為你自豪, 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匯入歷史的長河, 永遠在我的胸中激盪。 祖國啊, 我為你自豪, 精彩神奇的土地上, 又一次萌發了騰飛的希望, 歷
我的祖國,
高山巍峨,
雄偉的山峰俯瞰歷史的風狂雨落,
暮色蒼茫,
任憑風雲掠過。
堅實的脊背頂住了億萬年的滄桑從容不迫。
我的祖國,
大河奔騰,
浩盪的洪流沖過歷史翻卷的漩渦,
激流勇進,
洗刷百年污濁,
驚濤駭浪拍擊峽谷湧起過多少命運的顛簸。
我的祖國,
地大物博,
風光秀美孕育了瑰麗的傳統文化,
大漠收殘陽,
明月醉荷花,
廣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還在熠熠閃爍。
我的祖國,
人民勤勞,
五十六個民族相濡以沫,
東方神韻的精彩,
人文風貌的風流,
千古流傳著多少美麗動人的傳說。
這就是我的祖國,
這就是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我愛你源遠流長燦爛的歷史,
我愛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
我愛你風光旖旎壯麗的河山,
我愛你人民的性格堅韌執著。
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
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吒時代的風雲,
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
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個神聖的名字,
那就是中國!
那就是中國啊,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搏動的心臟跳動著五千年的脈搏,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涌動的血液奔騰著長
江黃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黃色的皮膚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黑色的眼睛流露著謙遜的笑窩,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堅強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氣魄,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遼闊的海疆裝滿了我所有的寄託。
我的祖國,
可愛的中國,
你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你養育了偉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數千年的狂風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堅強,
抵住內憂外患闖過歲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
中華民族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
我自豪你的精神,
改革勇往直前開放氣勢磅礴。
可愛的祖國啊,
無論我走到那裡,
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無論我身居何方,
你都溫暖著我的心窩。
可愛的祖國啊,
你把住新世紀的航舵,
你用速度,你用實力,
創造震驚世界的奇跡。
你用勤勞,你用智慧,
進行了又一次更加輝煌的開拓!
祖國啊,祖國,
你永遠充滿希望,
祖國啊,祖國,
你永遠朝氣蓬勃!
敲響那一排銅質的編鍾,渾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韻由遠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歲月和五十三年繽紛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凝結一個主題:祖國母親! 我們以《詩經》關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頌》的音韻,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以京劇與秦腔、梆子與鼓詞唱您歷史恢宏歲月的輝煌,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聖。 我們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鮮花,以方誌敏身上的那份清貧,以劉志丹胸前的那塊補丁,以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腳印,唱響您的靈魂與精神。 親愛的祖國,讓我們以採薇、採茶、採桑的手,編織彩門花壇,編織彩燈雲錦;讓我們在金黃季節里,黃金般的早晨,唱響國歌和飄揚的五星紅旗,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黃河猛、長江壯、泰山雄、昆侖莽,萬里山河浩浩盪盪從天安門前走過,走過一隊隊雷鋒,走過一隊隊李向群,走過一隊隊方紅霄…走出中國人民最風光最風情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壯觀最壯美的方陣! 親愛的祖國,五千年的蘊含和積淀,五十三年的揚棄和繼承,一個東方巨人到了可以說「不!」,可以發言的時候。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和平與發展是您熱切表達的心聲。您坦盪豁達地闊步在新世紀的黎明!在「十六大」的東風勁吹中,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正繼往開來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
如果讓我唱支歌,
我會唱《我愛祖國》。
如果讓我繪幅畫,
我會畫《我的祖國》。
如果讓我作首詩,
我會作《歌頌祖國》。
如今,
我正在寫詩。
我要歌頌祖國,
歌頌她的美麗。
因為她珍存有萬里長城、秦兵馬俑;
因為她是蘇杭、桂林的母親;
因為她擁有西雙版納、西沙群島。
我要歌頌祖國,
歌頌她的實力。
因為我們圓了航天夢;
因為我們申辦奧運成功了;
因為我們加入了WTO。
我要歌頌祖國,
歌頌她的精魂。
因為她哺乳了雷鋒、賴寧;
因為她培育了周恩來、鄧小平;
因為她造就了司馬遷、徐悲鴻。
啊,祖國媽媽!
千萬條河川是您飄散的頭發,
綿延的山脈是您綠色的血脈,
洞庭湖的水是您那明亮的眼睛,
青藏高原是您硬朗的脊樑,
北京是您跳動的心臟,
桂林山水是您頭上的翡翠,
梅樹、牡丹點綴的大地是您身上的衣裳。
我願化作一首詩、一幅畫、一首歌,
永遠地歌頌著你:
我的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龍,騰飛吧,21世紀是你主演的舞台!
我愛你,祖國
祖國60歲了,60歲的祖國正年輕,我愛你,年輕的祖國。
說出這句話時,我被自己感動了。
我被一首歌感動了。我記得,很久沒有聽到這首歌了。高中的時候升國旗,全校師生都會到紅旗下敬禮,唱國歌。那個時候有一些人只是被動地無可無不可地參加,有一些人甚至躲在教室里沒有去。
那時候老師和校長都很生氣,嚴肅地批評他們。我看見在操場上,一些老教師在國歌響起來時挺直了身體,仰首望著那面迎風飄揚的旗幟,瞬間我也感覺到那份肅穆和庄嚴,這份肅穆和庄嚴同時加上敬意越來越濃,彌漫開來,影響了在場所有的人。
我記得那紅旗下有一棵開著特別美麗的紅花的鳳凰木,不遠處還有濃密如蓋的榕樹和挺拔而立開著碗大紅花的木棉樹。我們的身體也和樹一樣挺拔而傲然直立。
據說中國人感情比較深沉,和西方等的國家相比,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真的,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從來沒有聽他們大聲地說,我愛祖國,我愛自己的國家,或者說,我愛誰誰誰,我愛自己的父母,如果真有人這樣說出來,肯定會給人笑話或者當成開玩笑。他們都放在心裡呢。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只是說,最重要的是做出來。
一到和祖國利益相關的時候,我們國家的人民就表現出愛國情懷了。這一點我相信大家的拳拳之心。
有時候我想,一個熱愛自己國家的人,是有寬大胸懷的人。有這種胸懷的人,又怎麼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呢?又怎麼會去做損害社會和人民的事情呢?這樣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我現在仍然很喜歡過去課本上那些教育我們愛國的課文,喜歡那些剛正慈愛的老師們。他們兩袖清風,可是在精神上永遠是強者。那些在個人奮斗路上風光無限的人,見了他們應該感到慚愧呢。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原來在每個人心中,都需要有這么一種精神讓我們一直有勇氣和自信前行。
原來愛國是常存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這個時候的我精神得到了升華。在寫了無數關於風花雪月、愛恨情仇以後,我想到了祖國,想到了足下的這片土地。我不知道,我在她眼裡會多麼渺小,然而我在她懷抱里了。我們———祖國的兒女們雖然個性彼此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思想,但都沒有理由不愛自己的國家。這片土地給予我們的,是一輩子的情結,是我們牢牢依靠的所在。
不管生活多艱難,土地仍然是人的根,和人血脈相連。我們只要敏感一點,都可以感覺到她的心在跳動,在呼喊,如母親對於孩子的呼聲。我們不必等到遠離才思念,不必等到迷途才知返。祖國就是一生的指路明燈,一生的方向!
我羨慕那些為國為民奮斗的先人,他們在為國捐軀的時候,一定是最幸福的,最快樂的,心底是最光明也是最自豪的。當我第一次能夠為母親做點事情的時候,我也激動和快樂得整個人彷彿飄了起來。說來好笑,那種心情的確像回到了童年時代,好像第一次學習寫字的時候,笨拙、稚氣但是真誠而熱情。
看過無數為國為民的故事了,仍然很喜歡看,每看一次靈魂就得到一次洗禮。然後我們才懂得崇敬,懂得謙虛。在這些既樸素得素麵朝天又偉大的人面前,即使我們做出多少豐功偉績,都如同幼稚的小孩,都無法不對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這是一個永遠都不會消逝的主題。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權利,但過於注重自我,是一種狹隘的表現。西方人很注重個人,但是他們也有愛國情懷的。這個主題沒有國界,也沒有膚色、人種、意識形態等的差別。只要他們是一個群體,都會考慮到大眾的利益,甚至能夠捨生取義、為國捐軀。
愛國擴展開去是博愛,那就不單純是一個國家了,而是熱愛整個人類。這說起來好像太泛泛而談了。我們都知道每個人最多做好分內之事。然而只要心裡有一片廣闊的天空,不管你究竟能做多少,在精神上永遠是偉大的。我們無法用酣暢華麗的文字去表達這種感情,就用最樸素最簡單的文字去表達。
只要時常能夠想想,擁有這樣的情懷,也都會使你成為一個博愛的人,而不必一定要去拯救人類。
當我們足夠成熟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這種感情是多麼彌足珍貴,甚至超越了所有的感情,永遠都值得珍惜!
與祖國同在
地球人愛把祖國比作母親。在這藍色星球上的百多位「母親」中,中國母親最偉大了,我以為。她憑借自己的能力,養育了張口要吃飯伸手要穿衣的、成億成億的兒女,一茬接一茬,世代延綿,N代同堂。
好在兒孫們都爭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硝煙甫散,家國待興。飽經苦難與戰亂的人們,誰不珍惜這和平建國的機會?當年電影片頭那旋轉著的工農兵雕像,正是翻身解放的中國人真實的寫照。到處都能看到身穿工裝,脖系毛巾,手拿工具的工人老大哥形象。祖國就像殘破的大機器,急需一個螺釘一個部件地重新安裝。人們高唱要和時間賽跑的歌,加緊生產,多裝快跑,超額完成任務。連學童都畫:車間上煙囪高聳,煙浪翻滾。時不我待,人們理解,也認同領袖的心情: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充滿浪漫主義氣質的領袖的超英趕美大躍進的偉大設想化作人們的行動。當時街頭巷尾唱著這樣一首歌:戴花要戴大紅花,騎馬要騎千里馬,唱歌要唱躍進歌,聽話要聽黨的話。老大爺捐出了門板,老大媽搬來了鐵鍋,大姑娘絞下了辮子,小夥子運來了耐火泥。於是,激情燃燒的爐火替代了歡慶翻身的社火,神州大地上上演了空前絕後的全民大煉鋼鐵的壯烈場景。然而,違反了規律免不了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本想盡快豐衣足食的人們又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困。善良的人們作出新中國主人翁姿態,瓜菜代,勒褲帶。寧願「窮過度」,也不去造反罵娘。
農民伯伯也掄鋤揮鐮,多打糧食支援建設。「江南豐收有稻米,江北滿倉是小麥。」在一望無際的田野,莊稼漢盼望能有一台蘇聯產的「康拜因」。在層層疊疊的梯田,老貧農夢想能種出畝產八百斤的高產田。淳樸的農民們沿著互助組、低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的理想藍圖,在領袖的揮手間,試圖跑步進入共產主義。世代不講假話的種田人,在一片大好形勢下,造出畝產13萬斤的人間神話。他們深知,不這樣搞就邁不過去這道坎啊!
征塵未拂的解放軍叔叔,參加完天安門建國大閱兵,又高唱我是一個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血拚於上甘嶺。在和平年代,出現了雷鋒叔叔。這個愛寫日記的汽車兵,在戰士為祖國而戰的使命中增添了為人民服務的亮色,用自己的生命質量和人生價值為中華民族樹立起一個標桿。雷鋒精神永遠根植於中國人心靈世界的園地中。
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不思量,自難忘。誦念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長大的中國人,一夜間竟信崇與人斗「其樂無窮」!在令人視覺恐怖的紅海洋中亂了方寸,亂了規矩,亂了綱常,作出後來令自己悔綠了腸子的傻事蠢事。誠然,大多數中國人寧願作「逍遙派」,也不出賣良心,堅持「抓革命,促生產」。
好在中國人有福。在天降大任的鄧小平引領下,人民從貧窮落後和災難深重走進了春天。如開閘的洪水,似齊發的萬箭,第二次解放的老百姓青春煥發重抖擻,將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神州。人們深感,國家的貧窮落後,並非我們不賣力,不爭氣,不齊心。正確路線的指導,才是至關重要的啊!天災不可怕,人禍尤痛心。今天,終於能在祥和的氣候中為共同目標而奮斗,為各自的理想而打拚。中國人總算有幸能憑自身的才華與汗水換取一份實惠。「文革」中高喊的「天翻地覆慨而慷」,在新時期的山河巨變和家庭巨變中得到真正詮釋。與此同時,在十年動亂中喪失殆盡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人性光輝,像發生日食的太陽般慢慢復原。
行文自此,自然想到剛過去的2008年,一個看上去很吉利的年份,卻在讓國人收獲大喜之先遭遇了大悲。如晦的天空陡降奇寒,令南方變成北國,生活和生產很受傷。天公的淫威才收斂,地神猛一翻身,使得本欠發達的西部汶川北川地區山崩地裂,屋毀人亡。一時間,綠色的、白色的、橘紅色的,以及雜色的身影在災區合奏起感天動地的生命交響曲。其間,新時期成長起的80後一輩,用自己的行動和精神,讓叔叔伯伯們蹺起了大拇指。
在驕陽燦爛的八九月,國人相繼圓了百年奧運夢和千年飛天夢。彷彿一隻東方鯤鵬,馱載著中國人的美好情懷,從雄偉的鳥巢,展開巨翅扶搖直上太空。中國人完全可以驕傲地對世界說: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六十甲子一回頭。我們與祖國一道,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起起落落走過來了。今天的中國人,堪稱有史以來最幸福的一代。盛世,和諧,強大,富裕,這些美好的字眼像春天的蝴蝶般翩翩飛繞身邊。想想,有心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的引路人引路,有帶著圍裙為百姓做回鍋肉包餃子的領導人領導,我們還有啥可憂可愁的呢?
祖國在,我們在。我們與祖國同在,不離不棄。過去如是,今天如是,直到永遠。
⑽ 演講稿你認為地球是圓的嗎
你認為地球是圓的嗎
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呢?這是一個既有趣也很重要的問題。
古時候的人,由於活動的范圍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區的一小塊地方,
因此單憑直覺,就產生了種種有關「天圓地方」的說法。例如,我國早在兩千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棋盤)」的蓋天說。古代埃
及人認識,天像一塊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個方盒。俄羅斯人則認為,大地
像一塊盾牌,由三條巨鯨用背馱著,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類似的
傳說,不過他們認為馱著這塊大地的,不是巨鯨,而是站在海龜背上的三頭大
象。大象動一動,便引起地震。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和各種知識的積累,人們逐漸
認識到,大地在大范圍內不可能是平坦的,而應該是彎曲呈弧形的。因為在海
邊看離岸的船,先是船身隱沒,然後才是桅帆。在陸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
走去,一些星星就會在南方的地平線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卻在北方的地平線
上出現。如果向南走去,情況就相反。這些現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
釋。
公元前500年前後,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弟子們,首先提出了大
地是球形的設想。他們主張用數學來解釋宇宙,認為在所有立體圖形中,球形
是最美好的。宇宙的外形應該是球形的,宇宙中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天體都應
該是球形的。過了100多年,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才第一次
對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論證。他觀察天象,從月食時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現象
中,推斷大地的形狀為球形。當時,一些持反對意見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
是圓球狀的,為什麼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沒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時候,
由於人們還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這個問題是很難的。
我國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曾有「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的說法,他
把宇宙比作雞蛋,地就像雞蛋中的蛋黃。這種學說叫渾天說,比過去的蓋天說
有了很大進步。
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特別是1519-1521年,麥哲倫率領的一支船
隊,環繞地球航行一周成功,這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明朝末年,
西方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等來到我國,介紹了天文、地理、數學等科學知
識,我國才出現「地球」這個譯名。
那麼,地球是不是一個滾圓的正球體呢?17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根
據他所發現的萬有引力的理論,由於自轉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地球上的
物質向赤道方向移動,因此他斷定地球應是一個赤道半徑要比極半徑大一些的
扁球體。但是,以巴黎天文台台長卡西尼為首的一派,根據他們測量子午線所
得的不準確數據,說地球繞太陽旋轉,應該向兩極伸長,是個長球,而不是扁
球。這個爭論延續了有半世紀之久。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對地球形狀之爭,
曾說:「在倫敦認為是橘子,而在巴黎卻把它想像成為一個西瓜。」直到18世
紀30年代,法國科學院派出兩個遠征隊,一隊到北極圈附近的拉普蘭,一隊到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秘魯,分別測量兩地子午線的長度,才發現卡西尼的測量有
錯誤,而牛頓的推論是正確。
隨著測量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人造地球衛星的利用,現在測得的地球
赤道半徑為6378140米,極半徑為6356755米,兩者相差為21385米,它的扁率為
1/298.2。從這方面講,地球要比橘子圓得多。
此外,人們又從測量中發現,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圓,而類似橢圓,最大
半徑與最小半徑相差200多米。還發現地球的北半球要比南半球細長一些;北極
地區的大地水準面(即平均海平面)比參考扁球體要高出10米左右,南極地區
則要凹進去30米左右。因此,有人把地球的形狀比作梨,把地球體說成是梨狀
體。
實際上,地球既不像橘子,也不像梨,而是具有它自己獨特形狀的球體。
如果我們把這個龐大的地球,縮小製成一個直徑1米的地球儀,赤道半徑只比極
半徑長1毫米多,這點微小差別,在地球儀上是表示不出來的,所以我們使用的
地球儀都還是正圓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