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談戲曲演講稿

談戲曲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2-12 04:50:10

㈠ 戲曲 演講稿 5分鍾

京劇是在徽漢抄兩調的基礎上,吸收崑曲梆子腔而形成的劇種,以二黃、西皮為主要聲腔。吹打曲牌卻大都來自崑曲。它最初的腳色行當分成生、旦、凈、末、丑、副、外、武、雜、流十行,各行都有一套比較嚴格的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上也各具特色,表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它的表演藝術講究虛實結合,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表演的空間和時間限制。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

㈡ 有沒有關於戲曲的演講稿,急需,有多少寫多少,謝謝

中國戲曲分為:相聲、小品、京劇、越劇 、黃梅戲、粵劇 、豫劇 、崑曲 、評劇、秦腔 、楚劇 、曲劇 、客家戲 、二人轉川劇 、呂劇 、滬劇、潮劇 、評彈 、評書、雲南花燈 、採茶戲 、歌仔戲、樣板戲 等。這些種類有按藝術表現形式分類的,有些劇是有明顯的地域性。其中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下面主要介紹京劇:
京劇中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化妝、服裝個方面加以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凈、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不同行當的演唱方法,表演技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把舞台上各種不同的角色劃分成不同的行當,是戲曲藝術的一特殊表現方法。
京劇的生行與流派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老生又稱須生,正生,或鬍子生。鬍子在京劇里的專有名詞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 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綹的黑鬍子,術語稱"黑三"。另外還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綹鬍子,專業名詞叫"蒼三"。白色的三綹鬍子叫作"白三"。還有就是整片滿口的鬍子,不分綹,術語稱"滿"。
老生一般分為文武兩種,從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又稱安工老生,以唱為主。其動作性較次要,態度安閑沉穩從容。如《捉放曹》中的陳宮,《洪羊洞》和《轅門斬子》的楊延昭,三國戲中的諸葛亮,《二進宮》的楊波等。介乎唱工戲和做工戲之間的以念白為主的戲,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審頭刺湯》的陸炳,《夜審潘洪》的寇準等,其難度較唱工和做工戲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樓殺惜》的宋江,《清風亭》的張元秀等。長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屬於文老生的范疇。
武老生包括長靠和箭衣(俗稱短打)兩種。長靠老生又稱靠把老生。("靠"是京劇的專門名詞,即古代武將所穿的鎧甲。身穿鎧甲,在京劇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簡稱,即兵器。)身披鎧甲,手持兵器,擅長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軍山》和《陽平關》的黃忠,《戰太平》的花雲,《失街亭》的王平等。還有一種穿箭衣的武老生戲,例如《南陽關》(伍雲召)、《打登州》(秦瓊)等。
京劇各個行當中的藝術流派的形成,和這種劃分行當的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就在這種以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行當的基礎上,產生了很多擅長某種行當的表演特點的傑出演員。他們又由於各自的天賦條件,師承來源,接受、理解和表現力,文化修養,技巧水平,社會經歷和藝術實踐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和反應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具有獨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藝術風格的藝術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譚(鑫培)派、孫(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儂)派、余(叔岩)派、劉(鴻聲)派、高(慶奎)派、言(菊朋)派、楊(寶森)派、馬(連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響的是麒派和馬派。實際上,譚派和余派並不僅僅是以唱工見長,譚鑫培和余叔岩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藝術家。
還有一些文武並重的戲,如《定軍山》、《打魚殺家》等,均是唱、念、做、打兼重的戲。《上天台》的劉秀,前半出是重唱工,而後《打金磚》則有高難度的跌撲功夫。所以我們按照表演的側重和分工來劃分行當,判別劇目,並不是絕對的。
對於老生,還有一種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所應該穿的服裝的種類來劃分的方法。這樣的劃分種類有:王帽老生(頭戴王帽,身穿龍袍,扮演皇帝之類的角色,基本上以唱工為主);袍帶老生(一種是頭戴紗帽,身著蟒袍,如《二進宮》的楊波,《轅門斬子》的楊延昭等;另一種是穿官衣的,樣式和蟒袍一樣,但不帶綉龍、綉花的,較素凈,如《群英會》的魯肅,諸葛亮也屬此類);褶子老生(即著便服的老生,此類角色最多。褶子是一種服裝的名稱,式樣頗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種,大斜領子,歇大襟,長袍大袖。分為花褶子和素褶子。如《捉放曹》的陳宮,《狀元譜》的陳伯愚等);靠把老生(武老生,見前述);箭氅老生(箭衣外著開氅之類服裝的角色,,在戲里並不一定有武打,但多為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貴,《汾河灣》的薛仁貴等)。
紅生是指臉上勾著紅臉,用紅色塗成臉譜的老生。這樣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關羽和趙匡胤。最早有的由花臉來應工,所以又叫紅凈。京劇史上有名的紅生演員有米喜子、王鴻壽、李洪春、林樹森等人。其藝術特點為嗓音比較高亢,既不同於一般老生的唱法的秀氣,也不同於花臉的唱法的粗猛,獨具一格,要有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
在老生這一行里,除了文武老生或按照服裝劃分的一些種類,紅生,還有就是"末"和"外"行當合並起來的角色,現在叫作里子老生,是扮演比較次要一點的角色。如《搜孤救孤》的公孫杵臼,《捉放曹》的呂伯奢等。

㈢ 戲曲演講稿

http://www.80star.com/fanwen/read.php?wid=337

㈣ 關於如何傳承戲曲文化的演講稿。三四分鍾即可。

選一個戲曲片段,講解得細致生動就可以了

㈤ 關於你喜歡的戲劇的演講稿該怎麼寫急!!!!!!

不知道你的演講稿是要求多少字的,或是多少分鍾的。個人而言,可以從某個劇作回家的某部作品入手。答
我最喜歡的戲劇,是歷史劇《桃花扇》,它是一部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史劇。是以復社名士侯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鋪敘展開的。桃花扇,是侯李定情的表記。扇是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的。當國破時,家就不存在了,怎提兒女私情?
這是一個悲劇。魯迅說過,悲劇就是將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侯李歷經艱辛相遇時,他們選擇了分離。對故國的愛,使他們選擇歸隱。
但如果要演講,你就要說為什麼喜歡。(例如就拿孔尚任的《桃花扇》來說,最先吸引我的是作者。他因這部劇作而出名,據說也就這部劇作在仕途失意。)由此有什麼感悟等等。
戲劇包括古代的戲曲和現代的戲劇(莎士比亞的或者曹禺的話劇《雷雨》都算在內)。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㈥ 音樂書中保留戲曲的好處是什麼(演講稿 3分鍾)

人們都說戲曲現代戲創作難度較大。難在哪裡?我認為一是難在現實生活變化較快,要對它進行准確的把握和做出藝術的概括,把生活中的矛盾沖突,提煉並轉變為戲劇沖突,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藝術功力;第二,要能夠發現現代生活的美並使之轉化為戲曲形式的美。第一點是對文藝創作和戲劇創作的普遍要求,而第二點則是對戲曲創作的特殊要求。第一點主要是內容,第二點主要是形式。對於文藝創作來說,內容永遠是重要的,它對形式的發展與創新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要把創作的意圖體現出來,又必須找到恰當的富有表現力的形式,特別是一種藝術在尋求突破的時候,形式更起著關鍵的作用,解決不了形式問題,再好的意圖也難以實現。戲曲現代戲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克服形式與內容的矛盾、努力尋求戲曲的美與現代生活的美相契合的歷史。

一說起戲曲的美,人們就會想到那飄動的舞袖,矯健的武功,鏗鏘的鑼鼓,宛轉的唱腔等等。它們反映古代的生活內容,但與實際的生活形式已有很大距離,它幾乎把一切生活形式都歌舞化了。王國維說 : 「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齊如山說京劇是「有聲必歌,無動不舞」。歌舞化,就是對生活形式的美化。按照相同的規律對生活形式進行這種美化的改造,便形成了許多程式。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觀眾與表演達成了默契,對於這些遠離生活形式的戲曲表演,觀眾欣賞它的美,而不責備它「假」。這種默契到了現代戲里就發生了變化。現代生活形式所蘊含的美無疑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人們穿衣服要選擇時裝而不會選擇「古裝」,人們走路邁著瀟灑自如的腳步,而不會像古人那樣走「台步」。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許多年輕觀眾對傳統戲曲產生了疏離,抱怨它節奏慢、時代遠等等。但是生活的自然形態的動作又不符合戲曲表演的要求,因此一些導表演藝術家在排演現代戲時都努力使生活形態「戲曲化」,然而如果「化」得不好,觀眾又會覺得它「假」和「舊」。

㈦ 農村戲曲演出村主任的發言稿

怎樣寫發言抄稿
發言稿的寫法比較靈活,結構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講稿那麼嚴格,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常見的形式有:
①開門見山提出本人要談的問題及對問題的看法,然後說明理由,最後照應開頭對全文做簡明的總結。
②直接寫出要講的問題或意見,可用序號1、2、3等表示,問題講完,即告結束,不寫開頭和結尾。
③匯報經驗、情況的發言,內容比較系統,它包括情況敘述、經驗介紹、體會收獲等,這幾方面的內容要連貫地寫出來,構成一篇比較完整的文章。

㈧ 急需一篇關於中國戲曲的演講稿!要有(角色 劇種 名曲 名人)等!500—600字就ok了!謝謝啊!一定給分!

演講的流程表和台詞

(鄔上台,致開場白):

a:大家好,現在由我們來為同學們展示中國戲曲的相關資料,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對大家了解我們祖國的文化傳承起到幫助的作用。

(鄔,退場)

(王上台)

王:接下來由我為同學們介紹:什麼是中國戲曲。

王: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在所有戲劇中,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淮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王:當然無論是什麼戲曲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1、以歌舞演故事

2、遠離生活之法

3、超脫的時空形態

4、虛擬手法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王,退場)

(董上台)

董:大家好,接下來由我向大家介紹戲劇的主要特色。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別強。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使中國戲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里,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中國戲曲中最重要的一點特徵是虛擬性。舞台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中國戲曲另一個藝術特徵,是它的程式性,如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范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徵。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我的演講玩了,謝謝大家。(董,退場)

(求、楊上台)

二人齊聲:接下來由我們為同學們介紹戲曲的黃金時代。

邱:戲曲的黃金時代主要分三個時代,
楊:1、元代戲劇
2、明代戲劇
3、清代戲劇
邱:在此,我們主要為大家介紹元代戲劇和明代戲劇
楊:抱歉,由於清代戲劇的大體資料不詳,就不向大家介紹了。

邱:元代的戲劇叫元雜劇。元雜劇不僅是一種成熟的高級戲劇形態,還因其最富於時代特色,最具有藝術獨創性,而被視為一代文學的主流。元雜劇最初以大都(今北京) 為中心,流行於北方。元滅南宋後,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劇種。元代的劇壇,群星璀璨、名作如雲。

元雜劇的劇本體制,絕大多數是由「四折一楔」構成。四折,是四個情節的段落,像做文章講究起承傳合一樣。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這有點類似於後來的「序幕」。元雜劇在藝術上是以歌唱為主、結合說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支曲子聯成一個套曲。全套只押一個韻,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這種「一人主唱」可以極大地發揮歌唱藝術的特長,酣暢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參軍戲傳統的影響,常常插科打諢,富於幽默趣味。將音樂結構與戲劇結構統一起來,達到體制上的規整,這表明元雜劇的藝術成熟和完善。

楊:由於傳奇這種戲劇樣式一直延續至清代,故又被人習慣地稱作明清傳奇。明清傳奇在形式上承繼南戲體制,且更加完備。一個劇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為上、下兩部分;作家還特別注意結構的緊湊和科渾的穿插。傳奇的音樂也是採取曲牌聯套的形式,但比南戲有所發展,一折戲中不再限於一個宮調;曲牌的多少,也取決於劇情的需要;所有登場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清傳奇包括眾多的地方聲腔。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是崑山腔和弋陽腔。弋陽腔採用徒歌、幫腔的形式,通俗性、民間性和注重演出效果是它的特色。它與崑山腔典雅、清細的風格,形成中國戲曲內部的兩種不同走向。

而明後期的舞台,開始流行以演摺子戲為主的風尚。所謂摺子戲,是指從有頭有尾的全本傳奇劇目中摘選出來的出目。它只是全劇中相對獨立的一些片斷,但是在這些片斷里,場面精彩,唱做俱佳。

齊:這就是元代戲劇和明代戲劇的主要流程了,謝謝。(邱、楊,退場)

(鄔上台)

鄔:現在由我為大家介紹行當與角色的創造。

鄔:戲曲表演中有生、旦、凈、丑的行當之分,各行都有各地的一套技術格律——程式。表演有分行,演員必須運用行當的程式,而不是運用直接的生活材料來創造角色,這是戲曲在塑形象的方法上的一大特點。「行當」這個概念所涵蓋的基本內容,是某一種類型人物的共同生活特徵(包括年齡、身份、氣質、神態、行動、舉止等各方面),以及表現這些特徵的一套表演程式。所以演員掌握了某一行當的程式,就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這一行中所能包括的這類人物的基本特徵。中國繪畫講究幾筆就能描繪出對象的形貌和神韻,而行當的某些程式,也已經提煉到了這樣的程度,它往往幾下子就抓住了人物精神氣質上的特徵。

行當的程式畢竟是一種造型的手段,一種表現手段。掌握了程式,並不等於就有了具體角色。演人物跟演行當,這是兩條路子。在中國表演藝術中,前一條是正確的路子,後一條是錯誤的路子。歷來的優秀演員,當他們運用行當的程式來創造具體角色的時候,總是要根據自己對生活、對角色的理解,對程式進行選擇、組織、集中,使之與角色相適應;並不是把現成的一套程式拼拼湊湊往角色身上一裝,就算完成了角色創造。即使扮演的是前人創造的傳統形象,也要經過一番「再創造」的工作,即通過自己的體驗,使這個形象活在自己的身上,而且不斷地根據自己的新的體會來充實它、豐富它,從而使形象獲得新的色彩。在實踐中還經常遇到某一行當不能概括某一角色的性格特點的情況,也就是說,光靠某一個行當的程式,還不能表現這個角色,這時,就必須將程式加以發展,才能適應角色創造上的要求。長期形成的技術格律也叫程式,如甩發、圓場、掃邊、鷂子翻身、烏龍絞柱等等。

鄔:以上就是行當與角色的創造了,謝謝。(鄔,退場)

(齊、葉上台)

二人齊聲:在聽了行當與角色的創造後,由我們向大家介紹中國戲曲中的各個角色。

二人齊聲:生、旦、凈、丑各個行當都有各自的形象內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規制;每個行當具有鮮明的造型表現力和形式美。下面對主要行當作個簡要的介紹。

齊:生 是戲曲小生表演行當的主要類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生的名目初見於宋元南戲,泛指劇中男主角。歷代戲曲都有這一行當,近代各地戲曲劇種根據所扮演人物年齡、身份的不同,又劃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點。

葉:旦 青衣戲曲表演行當的主要類型之一,女腳色之統稱。早在宋雜劇時已有「裝旦」這一腳色。宋元南戲和北雜劇形成後仍沿用旦的名稱,運用上又略有不同。崑山腔成熟期,形成正旦、小旦、貼旦、老旦四個分支。其後各劇種又繁衍出眾多分支。近代戲曲旦腳根據所扮演人物年齡、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劃分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專行,表演上各有特點。

齊:凈 戲曲表演行當的主要類型之一,俗稱花臉。以面部化妝運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為突出標志,扮演性格、氣質、相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角色。或粗獷豪邁,或剛烈耿直,或陰險毒辣,或魯莽誠朴。演唱聲音宏亮寬闊,動作大開大闔、頓挫鮮明,為戲曲舞台上風格獨特的性格造型。據說此行當是從宋雜劇副凈演變而來。「花部」興起後,凈扮演人物范圍不斷擴大。凈行根據角色性格、身份的不同,劃分為若干專行,表演上各有特點。

葉:丑 戲曲表演行當主要類型之一,喜劇角色。由於面部化妝用白粉在鼻樑眼窩間勾畫小塊臉譜,又叫小花臉。宋元南戲至今各戲曲劇種都有此腳色行當。扮演人物種類繁多,有的心地善良,幽默滑稽;有的奸詐刁惡,慳吝卑鄙。近代戲曲中,丑的表演藝術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同的劇種都有各自的風格特色。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工而以念白的口齒清楚、清脆流利為主。相對地說,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當那樣嚴謹,但有自己的風格和規范,如屈膝、蹲襠、踮腳、聳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動作。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術特點,大致可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大支系,表演上各有特點。

二人齊聲:以上就是中國戲曲中的重要角色了,謝謝大家。(齊、葉,退場)

(所有人上台)

所有人齊聲:這就是我們向大家展示的中國戲劇的大體資料了,謝謝大家。

(所有人一起鞠躬,退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