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演講稿
Ⅰ 2~3分鍾的演講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微笑面對失敗》。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回被人們看做是會做事的的人,人們情不自禁地將羨慕的眼光投向他們。可是,你是否想到,幾乎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失敗考驗。
愛迪生為了研究,失敗過無數次;居里夫人為了「鐳」,遭受過許多挫折袁隆平為了「雜交水稻」經受了難以想像的打擊。然而,他們挺過來了,他們微笑著面對,微笑著成功。
所以,如果一個人有著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就有了成功的首要條件。
我們努力了,總是想擁抱成功。可是,如果失敗了呢?
申雪.趙宏博著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在愛好花樣滑冰的美國都是家喻戶曉的,然而,,就在幾年前,他們遭遇過慘敗。那是一次世界級的比賽,在一次拋出轉體四周的動作中,申雪重重的摔在了冰面上,金牌與他們擦肩而過。但是,他們並沒氣餒,微笑著接受了一切。終於,在2003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上,他們成功了。在華盛頓體育館中,全場觀眾起立,掌聲為他們響起。
講到這兒,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人生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得苦一陣子。
珍妮是個不幸的人,至少她認為是這樣。因為,在兩個月中,他經歷了家庭的變故及父親的去世。感恩節到了,雖然情緒十分低落,但,還是忍不住去了花店。在了解了她的遭遇後,花店老闆向她推薦了「荊棘花」,這種花很特別,是玫瑰剪掉了花,所剩下枝幹。花店老闆說:「人不能乞求一帆風順,苦難也是上帝送給你的財富,同樣的,要感恩!」
微笑著面對失敗,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你太多磨難,不要抱怨學習給予你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飛沙的狂舞就回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只求兩點一線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同學們,其實再平的路上也會有幾塊石頭。遭遇挫折是我們每個人成長歷程必經的一站,既然我們無法逃避它,就讓我們勇敢地面對它吧!
008班 李蓉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微笑面對失敗》。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回被人們看做是會做事的的人,人們情不自禁地將羨慕的眼光投向他們。可是,你是否想到,幾乎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失敗考驗。
愛迪生為了研究,失敗過無數次;居里夫人為了「鐳」,遭受過許多挫折袁隆平為了「雜交水稻」經受了難以想像的打擊。然而,他們挺過來了,他們微笑著面對,微笑著成功。
所以,如果一個人有著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就有了成功的首要條件。
我們努力了,總是想擁抱成功。可是,如果失敗了呢?
申雪.趙宏博著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在愛好花樣滑冰的美國都是家喻戶曉的,然而,,就在幾年前,他們遭遇過慘敗。那是一次世界級的比賽,在一次拋出轉體四周的動作中,申雪重重的摔在了冰面上,金牌與他們擦肩而過。但是,他們並沒氣餒,微笑著接受了一切。終於,在2003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上,他們成功了。在華盛頓體育館中,全場觀眾起立,掌聲為他們響起。
講到這兒,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人生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得苦一陣子。
珍妮是個不幸的人,至少她認為是這樣。因為,在兩個月中,他經歷了家庭的變故及父親的去世。感恩節到了,雖然情緒十分低落,但,還是忍不住去了花店。在了解了她的遭遇後,花店老闆向她推薦了「荊棘花」,這種花很特別,是玫瑰剪掉了花,所剩下枝幹。花店老闆說:「人不能乞求一帆風順,苦難也是上帝送給你的財富,同樣的,要感恩!」
微笑著面對失敗,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你太多磨難,不要抱怨學習給予你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飛沙的狂舞就回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只求兩點一線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同學們,其實再平的路上也會有幾塊石頭。遭遇挫折是我們每個人成長歷程必經的一站,既然我們無法逃避它,就讓我們勇敢地面對它吧!
Ⅱ 《孟子》兩篇演講稿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有這樣一個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實驗,把一隻青蛙冷不防扔進滾燙的油鍋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躍而出,逃離陷境。然後又把同一隻青蛙放在逐漸加熱的水鍋里,這次它感到舒服愜意,以致意識到危險來臨時卻欲躍乏力,最終葬身鍋底。由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青蛙對眼前的危險反映敏感,對還沒有到來的危險反映遲鈍。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實人在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而安逸優越的環境卻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於安樂,盡享舒適,常常一事無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時沉溺酒色,自我毀滅。這於青蛙臨難時的奮起一躍和溫水中的卧以待斃是何其相似。
「生於憂患」是千古不變的名言,春秋時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冊。那時,勾踐屈服求和,卑身事吳,卧薪嘗膽,又經「十年生聚,十年數訓」,終於轉弱為強,起兵滅掉吳國,成為一代霸主,勾踐何能得以復國?這是亡國之辱的憂患使他發憤、催他奮起的結果。這說明,當困難重重、欲退無路時,人們常常能顯出非凡的毅力,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拚死殺出重圍,開拓出一條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們卻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於安樂」。這方面的例子莫過於闖王了。1644年春,闖王攻入北京,以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農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義時打天下的叱吒風雲的氣魄喪失殆盡,只圖在北京城中享受安樂,「日日過年」,李自成想早日稱帝、牛金星想當太平宰相,諸將想營造府第。當清兵入關,明朝武裝卷土重來時,起義軍卻一敗不可收拾。這令我想起歐陽修說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句話老。險情環生時人們能睜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險為夷;安逸享樂中卻意志消退,銳氣全無,結果一敗塗地。
從五四運動開始打倒了「孔家店」,人們不再講孔、孟,講也是批判對象,把中國落後的原因不歸罪於一言九鼎的皇帝和封建制度,而歸罪於孔、孟,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把孔子和林彪綁在一起批。誰還敢再談孔子?「談孔色變」。孔子是一個兩千年前的歷史人物,不談就不談吧,可是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還有沒有信仰?我們的民族精神是什麼?今天有的人信仰佛教,有的人信仰基督教,這些都是外來的,不是我們民族本有的。而且在全國人口中信仰佛教、基督教的畢竟是少數,而且帶有濃郁的功利色彩,它們不能代表我們民族精神。
現在中央台「百家講壇」正在播放諸子。哪一子能代表我們民族精神?墨子的兼愛,不論是誰都一樣愛?不。老莊的清靜無為,不。法家的只認法,不認情?不。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仁義。聖人孔孟,以其超人的智慧「得我心之所同然」。人心都是一樣的,人的本心是什麼呢?是仁義。聖人掌握了他,也就是掌握了我們民族的精神,為我們創立了儒家學說。
我們民族的精神是「仁義」,是孔子首先提出來,創立了儒家思想。
現在中國在世界各國創建了140多個學院,這個學院叫什麼名?叫孔子學院。為什麼不叫別的名?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都不行。只能叫孔子學院,世界各國也點頭。
講孔孟思想,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學術問題,是關乎樹立我們民族精神的問題。聖人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歷程,說明在這一階段,已經悟到宇宙,人生最根本之理,已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孔子還對曾子、子貢說過:「吾道一以貫之。」孔子悟到的理和貫串整個思想的「一」就是「仁」。不過「子罕實利與命與仁。」《論語》里共有109個「仁」。大部分是孔子說的。為什麼還「罕言」呢?孔子說「仁」主要有兩種意義,一是指人的品德一仁厚、仁慈,例如孔子說:「雍也仁而不佞。」(冉雍的為人,仁厚但不善於口才),另一意義是指人的本心、本質。《論語》里的「仁」,大都是仁厚、仁慈的意思,作人的本心,本質講的很少。所以十大弟子之一的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的「性與天道」就是「仁與命」。
宋朝理學家對「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解釋的很好,他說:「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天命的義理微妙),仁之道大(總體宏大),皆夫子罕言也。」
孔子罕言仁,但弟子們,特別是接近孔子的弟子們都知道「仁」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都向老師問什麼是「仁」。記在《論語》里的,就有六個人,愚笨的樊遲一個人就問了三次。
我們把孔子回答弟子們問仁的答案綜合在一起看:
《論語》樊遲第一次問仁,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仁者先從難的做起,不計較所獲的多少。)
樊遲第二次問仁,孔子說:「愛人。」
樊遲第三次問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在家裡恭敬、規矩、辦事情嚴肅認真,和人交往要忠實誠懇)
子貢問仁,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的一切順利,同時也讓別人一切順利)
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服自己的私慾,使言行都合於禮)
冉雍問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門辦事如接待貴賓那麼恭敬,傳喚老百姓,如去承當重大的祭祀那麼嚴肅。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加給別人)
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韌。」(仁者,他是不輕易說話的)
子張問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哪五者?「恭寬信敏惠。」從回答看,孔子是因材施教但都沒有談到仁的本質,明末大儒馮少墟在《疑思錄》中說:「《論語》一書,論工夫,不論本體(形而上);論見在,不論源頭。蓋欲學者由工夫以悟本體,由見在以覓源頭耳。」
孔子是否知道仁的本質?當然知道。前面已經說了,孔子已把「仁」和「心」連在一起「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一再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的每句話,都像寶玉那樣珍貴,貫串其中的是「仁」。
5月19日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講「諸子」,頭一位就是孔子。(孔子、孟子是否屬於「子」裡面,有爭論。我家有兩套子書,一套有孔子的《論語》和《孟子》,一套就沒有我認為「四書五經是經書,不屬於子書。)
易中天教授講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解釋仁是「愛人「;己欲立而立人,自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對。但他沒有說孔子把仁和人心連在一起,仁就是人的本心。孔子沒有直接給「仁」下定義,實際上已暗示了「仁」是人的本心。孟子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了他的「人性善」的思想。
孔子之後,曾子、子思很好地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也有發展,但有局限性。莊子說,孔子之後,儒家分為八派,各發展了孔子思想的一個方面。只有一百五十年後的孟子,在心性論、修養論、政治文化論三個方面全面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5月20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教授講了孟子。他開始就說「今天孔孟並稱,我認為孟子的影響比孔子的《論語》大。」這是基於他個人的人生經歷。我認為孔子的影響是孟子不能相比的。孟子影響是強勢人格自強不息,孔子教育我們做一個正直的人,哪一個更重要?
一、心性論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心性論的思想,又有開創意義。中國傳統的人性論是「生之謂性」(生命的自然資質叫作性)說「生之謂性」,那麼人性是什麼樣子就很難說了。告子說人性如湍水,荀子說人性惡。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另開了一個新領域一人性善。
沒有把「仁」說成是性,因為孔子那個時候,人性問題還沒有那麼眾人矚目,但孔子把「仁」提出來了,而且境界那麼高。過去有人講「仁」,但從來沒有人達到孔子那麼高的境界。這就表明聖人孔子有創辟性的心靈。
到孟子出來,就從仁義禮智說「性」,把孔子說的「仁」,收到性裡面來。這完全是合乎邏輯的。
孟子在《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章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比如,現在忽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到井裡去了,無論誰都會有驚懼同情之心)孟子舉的例子很有說服力。首先他說「乍見」(忽然看到,事實的發生是突如其來的,事先人們毫無心裡准備,來不及考慮。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反應最直接、最真摯。當中很難滲入其他與此事無關的因素,可以說是本心當下的直接顯露。
其次,說的是一個孺子(小孩),一個小孩抓到井邊要掉到井裡。誰見了都要動心。一個大人在井邊,那感受就不一樣了。
第三,孟子說這時你動心,不是因為你和小孩有什麼關系,你和小孩的父母有什麼關系。你的心是自然而純潔的,沒有利害得失的考慮。孟子說:孟子是怎樣論惻隱之心的呢?他說:「惻隱之心是仁之端也。」惻隱之心仁的開端,只是仁的一個開始,一個起點。人生來可以成為一個好人,但不就是一個好人。
孟子在「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之後,接著說:「善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就是說,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都是人的本性。如果我們捫心自問,的確我們在惻隱之心之外,還有善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是以他那創辟性的心靈,對孔子的理論做了很好的解說和發展,形成了儒學自己的理論系統,奠定了儒家內聖之學的基礎。
孔孟的「性善論」,與世界偉大思想家對人性的論述,不謀而合。佛教惠能法師的《壇經》里大講人的價值,大講人的能動作用。他向人們宣稱:「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身有之。」「世人性本自凈,萬法(盡)在自性。」「一念修行,自身等佛。」還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教認為人心裡有佛,和儒家的人性善的精神是一致的。
德國大思想家康德對人性的看法與儒家的人性理論是很接近的。康德認為:你只要是一個理性的存有,你就要有意志,要有意志的地方,你才有自由。意思就是:人是一個理性動物,所以人有意志自由。康德的意志自由是說人生來都是向善的。譬如你要破壞公物,自然就湧起一個思想:破壞公物是不道德的。譬如你對朋友撒了謊,自然就湧起一個思想:我騙朋友是不對的。這些自然湧起的思想,不是由於有外力,而是發自人的本性。正是因為有這「意志自由」,除少數人外,多數人能自覺改正錯誤,而不是愈隱愈深。
但是,孟子提出「性善論」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孟子》中的《告子篇上》就記下了孟子和告子關於人性的辯論。譬如告子說人性好比急流的水,從東邊開了缺口,水就向東流;從西邊開了缺口,水就向西流。告子的意思是說:人性的善惡在於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孟子說:水的確可向東流也可向西流,但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人性表面上有善有惡,但人的本性和水流向下一樣,是向善的。
孟子的根本主張是「生之謂性」。(生命的自然資質叫做性)這是一條古訓,是一個老傳統。這一條古訓模糊了人與禽獸的區別。你無論怎樣講究吃、穿、住,你還是個動物。人除了與禽獸相同的氣質之性外。還有義理之性,具體說,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動物沒有這四心。
因為人有四心,社會才能存在和發展。我們要建立和諧社會,「人性善」應該是它的理論基礎。
二、修養論
「人性善」,但是否人人都會成為好人呢?理論上可能,事實上不可能。因為人除了有道德心之外,還有受感性慾求所驅使的私慾。私慾極易接受周圍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把道德心(本心)蒙蔽。所以,為了克服私慾,恢復本心的純潔,必須加強修養。「修養論」是《孟子》中論述的第二個重點。
孔子給學者捐出進德修業的總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六章)人之所以為人,在仁的覺醒。仁心雖與生俱來,但需要不斷修養。
孟子認為,修養的關鍵是使受私慾蒙蔽的本心,重新呈現出本來的光輝。這就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章)如何去找回這丟失的本心?關鍵不是在別人,而在自己。要主動自發地去尋找。「(人的善性)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告子章句上》第十五章)怎樣思?要「反求諸己」。「反求諸己」就是要「自省」。自省什麼?要反省:往日的過錯產生的根源在哪裡?什麼才是我心中真正想要的?你自己會做出許多答案。要知道,最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在反省過程中,如果良心出來做主(而不是私慾做主),你就會醒悟到,自己良心的本願是「仁」、「義」的概念。原來,仁義不是別的,不是外來的,就是自己良心的本性本願。人若認請了自己,就能掌握住仁義;自己的言行,按良心的要求去做,就會合乎仁義,就是道德行為了。這叫做「自得」。「自得」就是根本的自覺,就是使仁義真正成為自己的性格。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離婁章句下》第十四章)
「自得」之後,也不是一勞永逸,還要面對環境,鍛煉自己。對內,隨時警惕自己的良心是否放失;對外,要積極面對現實,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仁義。一個人如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就會漸漸地在人格上顯出其光輝來,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騰文公章句下》第二章)的大丈夫氣概。
我們通常把心性論與修養論合稱為內聖之學。在這里,孟子沒有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孔孟思想與宋以後的程朱學派不同的地方。
三、政治文化
心性論的性善說,通過修養論得到證明。一個人既有仁心的自覺,就不能獨善其身,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第三十章),進而通向國家、天下,通向文化傳統,擴充到「萬物皆備於我」(《盡心章句上》第四章),擴充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章句上》第十三章)。這主是所謂的外王事業的開展與最後完成。
對外王事業的開展,孟子反對功利而主張仁義。《孟子》開宗明義第一章,當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這就是為孟子的政治理論定下了基礎。主張仁義的是王政,主張功利的是霸政,王霸之分的價值標准在義利之別。孟子始終認為,政治是人文化成,而不是權利統治。梁惠王、齊宣王、兵家、縱橫家都曾顯赫當時,他們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實際只是殺人盈野、率獸食人罷了。
孟子立身於戰國時代,首先要重建人性的尊嚴,肯定道德的價值,開發文化的理想。他在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仁政」思想。這一政治文化的外王開展,既是針對時代,同時也繼承發揚了歷史傳統。
孟子外王理論的針對時代,一是以仁政王道責成梁惠王、齊宣王,以求一統天下,結束亂局;二是力辟揚、墨,駁斥許行,以求孔子之道大行於世。前者是政治,後者是文化,合在一起為政治文化的外王學。這是《孟子》論述的第三個重點。
孟子政治文化的理想,固然有來自人性的內在根據,但也繼承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聖王傳統。如堯舜禹禪讓、大禹治水、湯武革命、文王行王道、周公兼夷狄等,這些都是行仁政的最高典範。但是,聖王傳統至周公而斷,於是孔子作《春秋》,借用《詩經》蘊涵的褒善貶惡的大義,為外王事業建立了歷史評價的標准(《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一章)。孟子給自己定的使命是「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騰文公章句下》第九章)。
Ⅲ 演講稿/200字的/要新穎的內容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微笑面對失敗》。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回被人們看做是會做事的的人,人們情不自禁地將羨慕的眼光投向他們。可是,你是否想到,幾乎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失敗考驗。
愛迪生為了研究,失敗過無數次;居里夫人為了「鐳」,遭受過許多挫折袁隆平為了「雜交水稻」經受了難以想像的打擊。然而,他們挺過來了,他們微笑著面對,微笑著成功。
所以,如果一個人有著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就有了成功的首要條件。
我們努力了,總是想擁抱成功。可是,如果失敗了呢?
申雪.趙宏博著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在愛好花樣滑冰的美國都是家喻戶曉的,然而,,就在幾年前,他們遭遇過慘敗。那是一次世界級的比賽,在一次拋出轉體四周的動作中,申雪重重的摔在了冰面上,金牌與他們擦肩而過。但是,他們並沒氣餒,微笑著接受了一切。終於,在2003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上,他們成功了。在華盛頓體育館中,全場觀眾起立,掌聲為他們響起。
講到這兒,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人生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得苦一陣子。
珍妮是個不幸的人,至少她認為是這樣。因為,在兩個月中,他經歷了家庭的變故及父親的去世。感恩節到了,雖然情緒十分低落,但,還是忍不住去了花店。在了解了她的遭遇後,花店老闆向她推薦了「荊棘花」,這種花很特別,是玫瑰剪掉了花,所剩下枝幹。花店老闆說:「人不能乞求一帆風順,苦難也是上帝送給你的財富,同樣的,要感恩!」
微笑著面對失敗,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你太多磨難,不要抱怨學習給予你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飛沙的狂舞就回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只求兩點一線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同學們,其實再平的路上也會有幾塊石頭。遭遇挫折是我們每個人成長歷程必經的一站,既然我們無法逃避它,就讓我們勇敢地面對它吧!
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闡明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深刻內涵,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要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明確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為我們劃出了評判是非、榮辱、美醜的標准和界限。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一方面要強調「內疚神明」,依照社會主義榮辱觀指明的價值取向加強道德修養;一方面要強調「外憚法紀」,通過制度建設規范和約束人們的道德行為。揚榮抑恥,規矩分明,才能做道德之事,拒恥辱之行,揚社會正氣,創建一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良好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道德和價值觀念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現代社會也給予人們道德選擇更多的寬容;但寬容並不意味著主次不分,賞罰不明。必須看到,當前社會上存在著一些榮辱不分、是非顛倒的道德行為,甚至出現少數以榮為恥、以恥為榮違背道德准則的現象。這股道德逆流,侵蝕我們社會主流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造成了一些人思想觀念的混亂,破壞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因此,我們不僅要加大「八榮八恥」的宣傳教育力度,而且要在制度規范的建立方面下大功夫,使得人們更加知榮明恥、揚榮抑恥,使得社會更加守則有度、規矩分明。
建立一個好的社會機制,可以做到是非分明,讓為惡者得到應有的譴責,讓行善者得到應有的贊賞。「沒有規矩,難以成方圓」。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機制和規范,便會導致為惡者得不到社會的譴責,反而得益,甚至常得益;為善者得不到社會的贊賞,反而受損,甚至常受損。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公德便難以發揚,甚至會出現扭曲和倒退。古人雲:「慈於子者不敢絕衣食,慈於身者不敢離法度,慈於方圓者不敢舍規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建立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制度約束機制,對於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除了在道德、輿論上給予批判和譴責外,還應當用社會規范、制度甚至法律來約束之。鄧小平同志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我們要通過一系列規范、制度的建立,用社會制度的約束力,讓無德者不敢做壞事,讓有德者更好地做好事。規范、制度以及一系列法律機制的建立健全,是促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落到實處、社會風氣得以扭轉的有力保障。
社會機制的建立健全,為社會公德的發揚和人們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和保障。「德者,內也。得者,外也。」榮辱觀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它不僅需要得到個人的自我確認,更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榮」是社會賦予的,「辱」也是社會給予的。高尚的人做出道德的行為,是出於內心高尚的道德觀念,這種行為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褒獎,應有所「得」;同樣,對於那些違背社會公德的人,社會也應該加以批判、制裁,讓他們有所「失」。也只有如此,才能激發更多的人去做更高尚的事,也只有如此,「榮」才能得以發揚,「恥」才能得以抑止。
當前,我們一方面要加大「為榮」層面的宣傳教育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為恥」方面的制度約束力度。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立健全機制,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保障作用,發揮規章制度的激勵作用,發揮具體政策的導向作用。既要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又要加強制度和機制的創新,做到是非明確、賞罰分明,讓廣大社會成員不僅從內心的道德感,而且從社會大眾的評價中,感受到有德者高尚,得到贊賞和推崇;無德者可恥,受到貶斥和制裁。
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展開,這既反映出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高度認同,也表明廣大人民群眾對良好社會風氣的迫切期望。為了更好地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需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並舉,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的長效機制,做到內外兼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匡正社會風氣、提高文明程度並最終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
Ⅳ 有關三國演義的演講稿
可以參考這個資料——
《三國演義》中的激勵謀略
激勵是管理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理論。按照心理學的原理,人們行為的動力來源於人們的各種需要。當人們產生某種需要之後,就會轉化為具體的動機,引發出某種特定的行為。而激勵是對實現需要動機的強化。管理者通過激發鼓勵,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被激勵者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一個人才能的最大效能,從而更迅速、更完滿地實現管理目標。
激勵是超越時空的管理功能。我國古代兵家早就反復揭示了戰靠民、民靠氣、氣靠激的道理,並導演了許多通過激勵,化險為夷,以少勝多,大獲勝利的輝煌戰例。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列陣,吳起與士卒同甘苦,戚繼光執法斬子,都可以為管理心理學增輝添色。同樣,在《三國演義》這部巨著中,時時可見關於激勵的生動描寫,表達了極其豐富的激勵思想。發掘和研究這些思想,對於建立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激勵理論,運用紮根於中國大地的激勵手段,推動四化建設,大有裨益。
(一)「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賞」的激勵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由於街亭失守,倉促退兵,各路兵將都有敗損,惟獨趙雲所部不折一人一騎,輜重等物,也無遺棄。因為趙雲「獨自斷後,斬將立功,敵人驚怕」。諸葛亮不由贊嘆道:「真將軍也」!於是「取金五十斤以贈趙雲,又取絹一萬匹賞雲部卒」。
象這樣賞賜部將的例子,在《三國演義》里經常看到。曹操得了典韋,就「解身上錦襖,及駿馬雕鞍賜之;收了許褚,當即「賞勞甚厚」;關羽替曹操斬了顏良、文丑,又要求到汝南作戰,曹操說道:「雲長建立大功,未曾酬謝,豈可復勞征進?」可見,論功行賞是曹操一貫的作法。孫權也不例外,魯肅夜半給孫權獻上了王霸之策,孫權「次日厚贈魯肅,並將衣服緯帳等物贈肅之母」;甘寧百騎劫曹營,孫權「賜絹千匹,利刀百口」。可以說,我國古代兵家「賞祿不厚則民不勸(盡力)」(《尉繚子•戰威》),「禮賞不倦,則士爭死」(《黃石公三略》)等觀點,包括曹操本人所總結的「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十一家注孫子》),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充分的藝術體現。
物質的需要是任何一個人所必需的。因此獎賞是激勵的基本而重要的一個手段。現代管理者借鑒傳統文化中的激勵思想,就必須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把職工和企業給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使企業在職工心目中成為自己切身利益的代表,從而關心企業的生產經營,安心本職工作,獻身於企業的繁榮昌盛。
人才要給厚祿,大功要給厚賞。諸葛亮一次贈給趙雲「五十斤金」,充分表現了諸葛亮的重待人才。人才的物質需要是和再生產人才的需要是一致的。這類需要的水平和滿足程度應該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同時必須以人才向企業、向社會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為依據。
(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功名」的激勵
「群英會」是赤壁之戰中的精采片斷。每當讀到這里,周郎的歌聲彷彿響在讀者耳邊: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與這首歌相得益彰的是周瑜對蔣干說的一段表明自己心跡的話。他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思,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在這里,一個志滿意得、心忠志堅的周瑜活鮮鮮地立在我們面前。
是的,《三國演義》中的周郎,雖然對外遇到個高出自己的諸葛亮,在爭奪荊州中處處受挫,最後飲恨而亡,但在東吳集團內部卻是春風得意,深得倚重。孫策得到周瑜時高興地說:「吾得公瑾,大事諧矣!」臨死又給孫權遺言:「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更有一層是周瑜和孫策還有連襟之親。周瑜年紀輕輕,就被拜為大都督,總領江東水陸軍馬。無怪乎,周瑜對孫吳政權感激涕零,竭忠盡力。他向孫策表示「某願效犬馬之力,共圖大事」;向孫權表示:「願以肝腦塗地,報知己之恩」;向吳國太表示:「敢不效犬馬之力,繼之以死!」赤壁之戰前夕向孫權請戰:「臣為將軍決一血戰,萬死不辭。」
劉備攻下漢中之後,手下眾將都要推他稱帝,無奈劉備故作推辭。這時諸葛亮勸進說:「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捨生忘死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眾將也齊聲說道:「主公若只推卻,眾心解矣。」張飛更是急得大叫起來。真是一語破的,古人可謂坦誠!於是劉備答應先進漢中王,對文臣武將「各擬功勛定爵」,眾人皆大歡喜,繼續思恩效命。曹丕稱帝後,諸葛亮又一次請劉備即皇帝位,劉備還是「堅執不從」。諸葛亮尖銳指出:「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為帝,滅魏興劉,共圖功名;不想大王堅執不肯,眾官皆有怨心,不久必盡散矣。若文武皆散,吳魏來攻,兩川難保。」劉備畢竟沒有迂腐,到底接受了諸葛亮的建議當了皇帝,對「大小官僚,一一升賞」。於是「兩川軍民,無不欣躍」。在這里,諸葛亮正是通過不斷滿足「功名欲」,增強劉備集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正如他高卧隆中時常吟的:「鳳翱翔於千仍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如果劉備一直是個「織席小兒」,哪能有那麼多豪傑投靠於他?如果劉備一直當他的新野縣令,許多人也早就喪失希望,離他而去。可見,「功名」對於一個人才來說,是重要的精神追求,滿足人才的正當「功名欲」,是激勵人才奮發努力的重要手段。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說道:「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徐庶臨去曹營,鼓勵劉備手下諸人:「願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標青史。」當黃蓋請闞澤代他向曹營獻詐降書時,闞澤欣然應允,慷慨表示:「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軀報主,澤又何惜微生!」都雄辯地證明,「功名」對於人才來說,是個重要的激勵手段。
滿足「功名欲」的手段,除了倚重、提拔之外,還有賞識、表揚。《三國演義》中一些出色的管理者常常是同時使用數種手段。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談話後稱贊他:「此吾之子房也」,馬上任命他為行軍司馬。曹操稱贊典韋:「此古之惡來也」,當下任命他為帳前都尉。趙雲以「空營計」大勝魏軍,劉備贊揚他:「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並且賜給他一個稱號——「虎威將軍」。周泰在濡須一戰,三番沖殺救了孫權性命,戰斗結束後,孫權專門設宴款待他,並親自把盞,撫著周泰的脊背,淚流滿目地說了一些贊揚和撫慰的話,然後又叫周泰解開衣服,讓眾將看「遍身傷痕」。宴會結束後,孫權「以青羅傘賜之,令出入張蓋,以為顯耀」,可以說給了周泰極大的表彰和極高的榮譽。這種賞識、贊揚、賜與稱號等,都是對一個人功勞、成就的肯定和認同,可以使一個人繼續保持已有的積極行為。
和賞識、稱贊相輔相成的激勵手段是運用「羞辱」激勵部下。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的損傷是一種恥辱,而「知恥近乎勇」,可以激勵人們奮進。諸葛亮最善於抓住部將的性格特徵,運用「羞辱」這種激勵手段。馬超攻打葭萌關,張飛大叫出戰,而諸葛亮卻「佯作不聞」,對劉備說:「今馬超侵犯關隘,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方可與敵。」張飛哪能受得了這等小看!著急說道:「何故小覷吾!吾曾獨拒曹操百萬之兵,豈愁馬超一匹夫乎?」諸葛亮進一步火上加油:「翼德拒水斷橋,此因曹操不知虛實耳;若知虛實,將軍豈得無事?今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橋大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乎喪命,非等閑之比。雲長且未必可勝。」急得張飛說:「我只今便去;如勝不得馬超,甘當軍令!」在這里,張飛越急,諸葛亮越緩;張飛越自恃武勇,諸葛亮越表示他不堪此任。就這樣,他把張飛的求戰心情激到最大限度,把張飛的戰斗勇氣充分激勵起來,強烈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精神,驅使著張飛去捨命拼殺。這才引來葭萌關前張飛和馬超那場無日無夜的惡戰。老將黃忠最怕別人嫌他老而無用。當初入西川攻打雒城時,只因魏延說他「年紀高大,如何去得」,他便怒氣沖沖,要取刀和魏延比武。諸葛亮深知黃忠這一性格特點,因此奪取漢中時,連續兩次以此激他,調動了黃忠的大智大勇,使這位年近七十的老將,在奪取漢中時立下了赫赫戰功。當然,諸葛亮並不僅僅把「寶」押在激起的士氣上,他告訴劉備:「此老將不著言語激他,雖去不能成功。他今既去,須人馬前去接應。」可見,諸葛亮一方面要激起部將殺敵的勇氣,另一方面還要穩扎穩打,保證萬無一失。
(三)「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情」的激勵
歷數三國人物,劉備大概是多情善哭的第一人了。他不僅在百姓面前哭得出來,更多的是在自己的文臣武將面前掉淚。他與趙雲初次見面分手時,便「執手垂淚,不忍相離」,相愛之情,何其真摯?為請諸葛亮出山,他竟哭得「淚沾袍袖,衣襟盡濕」,敬慕之心,何其誠懇?徐庶要走,他送了又送,哭了又哭,令人讀之心酸。關羽被害,他竟「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以致「淚濕衣襟,斑斑成血」。今人實難想像,劉備何以如此能哭?這真要感謝羅貫中那支浪漫之筆了。正是這支出神入化之筆,塑造了劉備這個與曹操同有大志,但手段針鋒相對的典型形象。劉備自己表白:「曹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曹相反,事乃可成。」為了樹立自己這個感人的形象,劉備是絲毫不吝惜自己的眼淚的。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一種感情投資。諸葛亮在隆中決策中提出:「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劉備正是憑著「感情投資」等手段,贏得了「人和」這個戰略優勢,靠「人和」這個戰略優勢。與曹操、孫權爭分天下。
自然,以情動人並不一定要象劉備那樣動輒涕淚交流。捧讀《三國演義》,動人情態多采多姿,可以使現代管理者學到更多攝取人心的藝術力量。以情動人大致有如下一些方式:
尊重
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特別是知識分子尤甚。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常常不是為王為帝,而是為「王者之師」,受人尊重是他們的優勢精神需要之一。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正是要報知遇之恩。因此,對待賢能只有做到心誠、禮敬、意專、言聽計從,才能用得住,使得起,使之心情舒暢,充分發揮其作用。如果以權勢壓人,頤指氣使,必然失掉人才。三國時代的傑出統治者,都很注意禮賢下士,做到了待之如上賓,「任賢如事師」(《樊川文集•雪中書懷》)。
劉備要第三次去請孔明,關羽、張飛好大不高興。關羽認為「其禮太過」,張飛乾脆說用一條麻繩把諸葛亮捆來。劉備呵斥他們說:「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三人離茅廬還有半里之遙,劉備便下馬步行。來到諸葛亮家裡,恰逢諸葛亮正高卧草堂,劉備不讓通報,恭恭敬敬在階前站立了半響又一個時辰,直到諸葛亮醒來。正是:「不是虛心豈得賢?」(王安石《諸葛武侯》)得到諸葛亮之後;他「以師禮事之」,認為「我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說道:「孔明是吾之師,頃刻不可相離。」臨死託孤,甚至叫三個兒子「以父事丞相」。這些所作所為,使諸葛亮感銘肺腑,覺得「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諸葛亮對蜀劉政權的忠心耿耿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傳誦千古,感人淚下,其實,首先是由於劉備的愛才、尊才和善於用才。只因劉備「三顧頻煩天下計」和「託孤既盡殷勤禮」,才有諸葛亮的「兩朝開濟老臣心」和「報國還傾忠義心」。他們兩人可謂君臣相得,珠聯壁合。東吳的孫氏家族也很注意尊重賢能。吳國太臨死囑咐孫權:「汝事於布、公理當以師傅之禮,不可怠慢。」孫權在合肥,聽說魯肅來到,「下馬立侍之」』「請肅上馬,並轡而行」。曹操聽說許攸來投,竟顧不得穿鞋,跑出來迎接,到了寨中,自己先拜於地。司徒王允為用歌妓貂蟬,也對之「叩頭便拜」,貂蟬為之感動,表示「萬死不辭」甘願犧牲自己,去離間董卓和呂布。
尊重人才,不僅表現在充分肯定其才能和待之以禮,關鍵在於尊重其意見,採納其建議。呂布被圍下邳,陳宮建議他帶一部分軍隊駐扎城外,以成「犄角之勢」,他回答:「公言極是。陳官又建議他引精兵斷曹軍糧道,他也「然其言」,但就是不幹。因為對他來說,妻妾的幾滴眼淚比陳宮的建議還要重要,結果束手就擒。霸王項羽,雖然口中稱呼范增為「亞父」,可就是不聽其計,氣得范增棄他而去。因此,尊重人才的實質是尊重他們的意見。
信任
信任,是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是對人才的極大褒獎和安慰。它可以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使人無所顧忌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信人,—要信其德。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由於有時情況一時不明,由於可能產生的流言蜚語,特別是由於妒能者的誣陷進讒,以致懷疑人才、毀滅人才的悲劇古今擢發難數。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知人一定要深,信人一定要篤,要善於在復雜紛壇的現象中明察是非。太史慈被孫策擒住,孫策待之甚厚,太史慈投降,並提出去收拾「余眾」,以助孫策,兩人約好第二天中午回來。太史慈去後,孫策手下之人都說太史慈不會再來,孫策卻深信不疑。第二天,太史慈果然帶領一千多人如約歸來。長阪坡前,趙雲因在混戰中丟了劉備家小,便返身殺回敵陣找尋。靡芳不知其情,告訴劉備說趙雲投了曹操,張飛也幫腔道:「他今見我等勢窮力盡,或者反投曹操,以圖富貴耳!」深深了解趙雲的劉備堅信:「子龍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龍必不棄我也」,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劉備征吳時,有人向他報告:「老將黃忠,引五六人投東吳去了。」劉備聽後笑著說:「黃漢升(黃忠字)非反叛之人也。吳彝陵大戰前夕,諸葛瑾請求去蜀求和,張昭向孫權吹風說,諸葛瑾是借故入蜀,必不回還。孫權追述了諸葛瑾過去的言行,駁斥說:「今日豈肯降蜀乎?孤與於瑜(諸葛瑾字)可謂神交,非外言所得間也。」上述這些是多麼可貴的信任!
在那個時代,一人犯法,罪及妻孥,甚至禍連九族,但諸葛亮用人卻是非分明。五齣祁山時,都護李嚴因沒有備好軍糧,怕諸葛亮見罪,就謊報軍情,又在後主前誣陷諸葛亮。諸葛亮雖將他削為庶民,但仍任命李嚴的兒子李豐為長史。這樣對李豐信任,確實難能可貴。
《三圍演義》還以一些昏庸之主的失敗告誡後人,切莫偏聽偏信,妄生疑心。官渡大戰時,袁紹聽信審配所言,任意聯想,懷疑許攸是曹操奸細,逼得許攸終於投曹。後又聽信郭圖讒言,要對張郃、高覽問罪,逼得張、高兩人也降了曹操。劉禪聽信宦官讒言,竟懷疑諸葛亮有「異志」,把他從北伐前線召回,以致貽誤一次戰機。吳主孫皓,懷疑陸抗通敵,罷其兵權,結果加速了東吳的滅亡。
信人,二要賴其才。劉備仰慕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授任於敗軍之際,託命於危難之秋,讓諸葛亮總攬軍政大權,因此得展驥足,建立了不世功名。孫權因素知陸遜有奇才,幾次在關鍵時刻委以重任,使這位年輕的將領名彪史冊,大展宏圖。而無能的蜀後主,根本不了解敵我力量和前線戰況,卻聽信讒言,嫌姜維屢戰無功,竟要找人替代他,逼得姜維避禍沓中,造成西蜀布防上的漏洞,導致日後的兵敗。可見,選人要明,既用則信,敢於授權,放手使用,是調動部下積極性,充分發揮其才能的重要因素。
既信其才,就要用之以專,決不能一職幾任,職責不明,互相推諉,互相掣肘,製造內耗。孫權准備襲擊荊州,一開始卻要他的堂弟孫皎和呂蒙同去。呂蒙明確表示:「主公若以蒙可用則獨用蒙;若以叔明(孫皎字)可用則獨用叔明。豈不聞昔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事雖決於瑜,然普自以舊臣而居瑜下,頗不相睦;後因見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親勝於普,恐未必能相濟也。孫權堪稱明主,聽後恍然大悟,遂拜呂蒙為大都督,統一掌管江東各路軍馬。
信人,要能聽得進不同意見,特別是尖銳鮮明的反對意見。不同意見或反面意見,並非異端。它常常是獨立思考的產物,是知識、才能的顯露,是正直、忠誠、負責、勇氣的表現。而目光敏銳,獨立思考,見解獨特,多提意見,正是人才的特徵之一。但古往今采,許多人聽不得不同意見,對提意見者反感、討厭,甚至懷疑在拆台、搗蛋。這是信人的心理障礙。田豐不同意袁紹出兵,便被袁紹抓了起來。沮授建議袁紹「緩守」,也被袁紹關了禁閉。象袁紹這樣的昏貨,在他手下,不作拍馬逢迎之流,也得緘口不語,哪能發揮人才的作用?
信人要有廣闊的胸懷。還有一種領導,只允許手下的人才能低於自己,功勞小於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他倒可以信你、用你。否則就要疑神疑鬼。俗話說:「威高震主,才高招忌。」這正是對許多辛酸歷史教訓的概括。袁紹之殺田豐,曹操之殺楊修,後主之疑孔明,無不與此有關。這告誡人們,管理者必須氣度恢弘,才能做到信人不貳,始終不渝,才能用好那些超過自己的人才。否則,手下人會聰明不可用盡,才能不可使盡,見好即收,略顯而止,甚至激流勇退。那隻能浪費人才的效能,影響事業之發展。
關懷
關心、愛護,是人的精神需要。它可以溝通人們的心靈,增進人們的感情,激勵人們奮進,挖掘人們的潛力。人才是血肉之軀,人才是人不是神,人才也需要物質的保障,需要切實的安全,需要可靠的歸屬,需要情的溫暖,需要愛的撫慰。曹操兵敗淯水,失了典韋,回到許昌後,立祀祭典,並封其子典滿為中郎;平了遼東回到許昌,大封功臣,沒有忘記死去的郭嘉,表贈郭嘉為貞侯,把其子收養在自己府中。曹操的這些行為,既是出自對已故人才的真誠惜憐,又是感動和激勵活著的人的一種藝術。趙雲為救阿斗,在長阪坡前幾進幾出,殺得血滿征袍,當他把懷中沉睡的阿斗遞給劉備時,劉備接過扔在地上,憤怒地說道:「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他這種愛部將勝過愛親子的表演,使趙雲感激涕零。「無由撫慰忠臣心,故把親兒擲馬前」。劉備這一招收到了撫慰人心、凝情聚力的良好效果。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表示把馬謖家小當作自己家小看待,感動得「大小將士,無不流涕」。諸葛亮的真切情意,既使馬謖死而無怨,又編織了和部下之間千絲萬縷的感情聯系,激發他們盡心盡力。
現代管理者借鑒《三周演義》中的用人謀略。就要注意以情感人,以情催人。當然我們今天提倡的感情,遠非曹操,劉備所栽培的感情。它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基礎上的同志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它要更純真,更美好,更高尚,更具有持久而強大的威力。
無數事實已經證明,感情投資有時比獎金更能喚起人們的工作熱情,它所帶來的效益往往不亞於通過基本建設投資,擴大生產能力所創造的價值。重視「感情投資」,已經成為許多成功企業家的經驗之談。
(四)「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則」的激勵
在《三國演義》中,對孫策其人著墨不多,但形象十分鮮明。他臂力過人,武藝高強,勇猛無比,作戰身先士卒,人稱「小霸王」。在平定江東時,他每每沖鋒陷陣,手下人很為他擔憂。一次張紘勸他:「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系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他回答道:「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很顯然,孫策既知將軍自重的道理,更知道以身作則的強大威力。他能夠迅速掃平江東,奠定鞏固的後方,不能說與此沒有關系。
在「甘寧百騎劫魏營」一回里作者描寫了一個激盪人心的場景。當曹操率40萬大軍撲向濡須口時,血氣方剛的甘寧因和凌統一爭高低,要求只帶百騎,夜襲曹營,挫其銳氣。而且保證:「若折一人一騎,也不算功。」孫權為壯行色,把自己帳下一百精銳馬兵撥給甘寧,又賞酒賜肉。回到營中,百名士兵面面相覷,臉有難色。甘寧見狀,拔劍在手,怒叱道:「我為上將,且不惜命;汝等何得遲疑!」眾軍土聽了甘寧這番激昂豪壯的話語,既感動,又振奮,一齊表示:「願效死力。」於是甘寧和大家把酒肉飲盡吃光,到了深夜,甘寧帶領百人飛馬沖出,大喊一聲,率先殺入敵營,直搗曹操所居的中軍。在甘寧帶動下,百騎人馬縱橫馳騁,然後透營而出,殺得曹兵驚慌失措,「自相擾亂」,「無人敢擋」。結果甘寧不折一人一騎,凱旋而還。
諸葛亮在失掉街亭後的自責,也被千古所稱頌。守衛街亭,諸葛亮反復叮嚀於前,化驗為夷平安撤退於後。如果推諉,那是完全可以開脫自己的。但他嚴於律己,深責自己用人不明,自行請罪,降職降薪,這種可貴的品質,是凈化部下心靈的清潔劑,是激發部下英勇殺敵的發動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領導者的模範品質和帶頭作用,對部下的行動有極大的激勵作用。它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影響力,是無聲的命令,最好的示範,這是貫通古今的不惑之言。戰爭是如此,治國治廠也是如此。許多出色的企業家都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管理者的良好行為,還包括嚴守信義。諸葛亮五齣祁山時,接受長史楊儀的建議,把軍隊分為兩部分,決定「限一百日為期,循環相轉」,打算以此減少糧草需求,保持軍隊銳氣,堅持北伐中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當第一批軍隊已經到期時,突然出現了嚴重敵情:魏將孫禮「引雍、涼人馬二十萬來助戰」,司馬懿親自點兵來攻,這時新軍未到,老兵中的一半正准備收拾起程,楊儀建議暫時留下老兵。待新兵到後,再行替換。諸葛亮態度堅決地說:「不可。吾用兵命將,以信為本,既有言在先,豈可失信?且蜀兵應去者,皆準備歸計,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難,決不留他。」並立即—下令:「當日便行。」軍士聽到這種情況後,群情激奮,都大呼:「丞相如此施恩於眾,我等願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殺魏兵,以報丞相。」於是,諸葛亮命部隊出城安營,以逸待勞。當倍道而來、走得人困馬乏的西涼兵剛想安營歇息,士氣高昂的蜀兵一擁而進,人人奮勇,把西涼人馬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古語說:「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信者,至誠、至實、至一、至公也」。通俗地講,信就是說話算話,誠實可靠,始終如一,不因人而異。曹操講:「大丈夫以信義為重」。《黃石公三略》中指出:「將無還令,賞罰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帶兵用將,只有嚴守信用,才能樹立良好的信譽,才能贏得下屬的信任。而信任可以提高一個集體的心理相容水平,激發起高昂的士氣。如果下屬一旦感到受騙,那會產生十倍的怨恨。這種怨恨是對組織最可怕的瓦解力和破壞力。這啟發現代化的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活動中,實現不了的事乾脆不說為好,說出的話就一定要做到。這就叫政策兌現,取信於民。切不可鼓舌如簧,口惠而實不至。
。。。。。。
Ⅳ 一篇演講稿
微笑面對生活
微笑去面對生活吧,不要埋怨上帝給你的不足,不要埋怨生活中的太多的顛簸,也不要埋怨生命中有太多的的坎坷.試想,大海失去了噴派的波濤,還回浩瀚嗎?如果沙漠失去了了狂舞的風沙,還會磅礴嗎?如果森林是去了兇猛的野獸,會神秘嗎?萬物因其凶險而壯麗,生活也因挫折而精彩.
微笑著面對生活吧,我們要學會從容的迎接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一切.也許是明媚的春光,也許是不期的風雨;也許是燦爛的的笑臉,也許是難堪的冷遇;也許是成功的歡樂,也許是失敗的痛苦;也許是如意的坦途,也許是惱人的坎坷;也許是濃濃的,也許是淡淡的憂傷.我們要學會微笑著張開雙臂,用從容的姿態去迎接它們.
微笑去面對生活吧,人生的一次偶爾的失敗,就讓自己一蹶不振的人,是悲觀的.一個會微笑的人是一個堅強的人,因為他不會句吧生活中一切霜風雪雨,就像翱翔長空的雄鷹不會懼怕突變的風雲,就像橫絕江河的水手不懼怕奇襲的巨浪.不管是霜風還是雪雨,他們都會學著微笑的去面對,他們知道,逃避不會扭轉人生的頹勢,只有拼爭才能張物命運的方舟.
微笑著去面對生活吧,一帆風順的人生旅途只會滋養成墨守成規的思維,而人生中的組多捷徑都是在經理了顛簸與坎坷後才赫然閃現的.人是可以創造以外創造奇跡的,因為,人是一口不可測的井,只要盡情挖掘,你擁有的水會是一條滔滔的大河.當心底有一條大河源源的流淌是,會有一種透徹的的坦然使人進入自由的境界,會更有信心的相信自己這口井的更深處挖掘,也許,還會流淌出大江大海.
微笑著面對生活吧,生活是一場接一場的戰斗.誰輸誰贏,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微笑去面對它.有時,勝利可能是一種失敗,失敗也可能是一種勝利.眼睛常欺騙自己,心也不一定永遠清晰.我們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磨礪意志,也只有在奮斗中才能感悟人生.
微笑著面對生活吧,生命,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可以給予我們力量的事物很多很多,一個有力的扶持,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個美麗的夢想,甚至一個微不足道的微笑.微笑就好像細雨微風,細小微妙卻綿綿不絕,可以直接抵達心靈的最深處,讓人情不自禁地幸福並感動.
微笑著面對生活吧,有的人總是埋怨別人阻攔了自己,造成今日的失敗.其實不然,那隻是為匿跡解脫的理由,阻攔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軟弱攔住了你前進的腳步,自卑攔住了你思維飛翔的天地,自欺攔住了你心靈的呼吸```無論今日的你遇到怎樣的失敗,只要不自暴自棄,重新站起,鼓起前進的力量,午休止地朝理想奔去,勝利一定屬於你!
微笑著面對生活吧,地球不會因你的失意而不轉,風兒不會因你的傷心而不吹,花朵也不會因為你的眼淚而不謝.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微笑著去面對.
笑對生活,就是柳宗元寄情山水聊以忘憂的那種傲世,就是歐陽修最翁亭與民同樂的那種豁達,就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那種悲觀.
笑對生活,是對生活的一種深刻感悟與參透.
其實,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也會對你微笑.
Ⅵ 部隊履職責守紀律保安全演講稿
-部隊「盡職責、守紀律」黨課講稿
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學習探討「盡職責、守紀律,為部隊建設多做貢獻」這個問題。盡職責、守紀律,是我們每名黨員幹部必須認真思考、嚴肅對待,並且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做出回答的現實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廣大黨員幹部的健康成長,而且對於扎實做好當前的各項工作,高標准高質量實現「兩個確保」,推動部隊建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第一,談一談為什麼要盡職責、守紀律
所謂職責,就是職務和責任,就是分內應做的事;所謂紀律,就是人們遵守秩序、執行命令和履行職責的規則。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的天職。因此,我們必須時刻心懷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政治責任感,用忠誠使命、獻身使命、履行使命的行動准則來要求和激勵,努力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升華自我,用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實際行動展示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品格。
(一)盡職責、守紀律是我軍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作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我軍有著區別於其他軍隊的顯著標志,這就是「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聽黨指揮」,作為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旗幟鮮明地要求我們必須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任何沙袋固堤壩,黨員自覺組成了沖鋒隊到險情最重的地方,餓了啃口麵包,渴了喝口水壺里的水,累了就在泥濘的大壩上眯一會,就這樣在大堤上奮戰了3個晝夜,共頂住了11次洪峰,挽救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下游千千萬萬的百姓的安危。還有去年我們擔負「11.5」吉林商業大廈火災現場的警衛任務,在風雪中我們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有的復退老兵在復員的前一天還任然堅持在執勤一線。解釋這一切的一切只有一個最好的原因,因為我們是一名軍人。
第二,談一談盡什麼職責、怎樣盡職責
崗位和職業既是一個人謀生的基本手段,也是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實現價值的基本平台。關於盡什麼職責,我認為,軍人最重要的職責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任何情況、任何條件下都堅決完成任務。那麼,怎樣才能盡好職責呢?
一以無私奉獻為本。有人說過: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只講個人利益而不講國家利益、社會貢獻,那麼這樣的民族和國家就沒有希望,沒有不走向衰落的,更談不上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話講的很深刻。我國有陸地邊界線長2.2萬余公里,大部分邊境地區的自然氣候條件都十分的艱苦,然而即使是這樣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邊防軍人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上,用青春乃至生命守衛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寧。作為軍隊的一名黨員幹部,應當以事業為重、淡泊名利,應當具有「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的精神境界,學會用黨性約束自己的慾望,真正做到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生死關頭豁得出來,為部隊官兵帶好頭,作好表率。我常想,人活著應該追求什麼?是追求經濟上的富有、生活上的安逸、地位上的尊貴、名聲上的顯赫?追求飽食終日、碌碌無為的個人樂趣?還是追求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崇高境界?作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後者才是他的最佳選擇!
二以敢於犧牲為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首詩我們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它反映了軍人面對生死的坦然。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孔子講「仁」,孟子說「義」,「捨生而取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普遍遵從的價值觀念。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從甘願做永不生綉的「螺絲釘」的雷鋒,到90年代滔天洪流中的抗洪英雄們;都體現了這種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崇高追求。在執行搶險救災任務、打撈化工原料桶、打撈採金船、清理淤泥等任務過程中,我們的戰士有的腳上、手上都磨出了水泡,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正式他們頑強的戰斗精神和敢於犧牲的精神完成一個又一個艱巨的任務。這是我們「80後士兵」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敢於犧牲、勇於犧牲的縮影。在維護國家利益、民族氣節的重大問題上,連生命都顯得如此不足惜,還有什麼不可放棄的呢?
三以默默無聞為先。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前曾經做過的一個宣傳非常好:「一個捨身的人,打開前進之門;一個奉獻的人,熱情溫暖萬人;一個盡責的人,精神永世長存。百萬捨身的人改變時代;千萬奉獻的人力挽狂瀾;億萬盡職盡責的人創造未來;人人敬業奉獻,祖國繁榮昌盛。」我覺得這條公益廣告非常適合軍隊這個特殊的集體,非常適合軍人這個特殊的職業。在汽車中隊,一提到修理工魏立新,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鑽研本職工作,並且自費近千餘元購買相關技術書籍,撰寫心得體會,並用自己多年的維修經驗培養著一批批新修理技術人員,他經常講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我總會有復原離隊的一天,一定要把我的技術永遠留在咱們部隊。」軍人的價值是什麼?「軍人的價值在哪裡?無怨無悔做貢獻!」他們沒有驚天的壯舉,沒有豪情滿懷的語言,但卻用行動時刻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本職崗位的熱愛。
第三,談一談守哪些紀律,怎樣守紀律
紀律這個詞,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左傳•桓公二年》里記載:「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古今中外,兵家治軍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嚴明紀律。我國古代就有「師出以律」之說,我認為,作為一名軍人,怎麼講黨性,視紀律勝過生命就是最堅強的黨性;怎麼重品行,維護紀律的神聖就是最好的品行;怎麼作表率,以實際行動遵守紀律就是最好的表率。
(一)視紀律勝過生命就是最堅強的黨性。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說,「人要有點精神,軍人最可寶貴的精神就是勝利精神。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這樣的軍人是國家和民族的無價之寶。」這話講得非常好,順著這句話再往深處想一想,是靠什麼培養了軍人的這種勝利精神,唯一的答案,我想就是鐵的紀律。
Ⅶ 向解放軍學習演講稿
讀了《向解放軍學習》一書後,解放軍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使我受益非淺,對我的工作、思想、學習、自身建設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覺得,學習解放軍,就是要把解放軍這些方面的寶貴經驗學到手,真正活學活用這些寶貴經驗,在個人事業中,充分發揮這些精神,實踐這些真理。
一,學習解放軍就要學習解放軍團結進取、勤奮敬業的團隊精神。
解放軍官兵之間、部門之門、友鄰之間,始終追求政治一致、思想一致、行動一致。在工作中,我們要學習解放軍這種同心協力的團結作風,就是要在處理一切相互關系的時候,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就要發揮「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的共產主義風格,發揚「一人有事,萬人幫助,一處困難,八方支援」的共產主義協作精神。就要樹立全局觀點,顧大局、識大體,反對本位主義。就要保持謙虛態度,在非原則問題上能忍讓諒解,反對妨害團結的驕傲自大的思想傾向。
團結出戰鬥力,務實出生產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中國電信的每一位職員腳踏實地的干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和上、下級和同級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協調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苦練內功,不斷提升的業務能力,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學習解放軍就要學習解放軍解放軍盡心盡責,高效執行的工作態度。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絕對不缺少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明確的目標任務,而是缺乏那種令行禁止和不折不扣執行的工作態度。向解放軍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軍令如山的服從、負責、盡職的錚錚精神,目前我們的拼搏杯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並且2006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我們要邊學習、邊整改,要變消極干、被動干、應付干為積極干、主動干、深入干,努力完成公司的各項生產指標。
一個不熱愛軍隊的軍人怎能當上將軍;一個不熱愛企業的電信員工,又怎能創造出真正的業績?而正是部隊這所學校,培養了自己的將軍、元帥和戰斗英雄,也給社會培養了頂級的職業經理人和紅頂商人。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這個組織有其信念的力量,有求真務實的態度,有「大忠誠」觀,有盡心盡責的優良傳統。
三,學習解放軍就要學習解放軍緊張的作風。
解放軍在戰斗時積極、勇敢,執行命令時堅決、果斷。就干就干,一干到底是解放軍特有的品質。如今,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電信職員就是要奮發圖強,精神抖擻,拚命快乾;就是要特別突出時間觀念,行動迅速;就是要養成力爭上游,永保高速度的習慣。把苦乾和巧幹與拚命干結合起來,把時間和速度與成效結合起來,力爭為中國電信的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解放軍要求每一個指揮員和戰斗員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解放軍要求全體指揮員和戰斗員生龍活虎,朝氣勃勃。學習解放軍就是要學習這種精神、這種鬥志,就要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就生龍活虎,鬥志昂揚,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公司的生產經營中!
解放軍步調一致的組織紀律性是中國各類企事業單位借鑒的榜樣。人民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贏得信賴;人民解放軍的「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軍令如山、賞罰分明,軍隊壁壘森嚴,嚴不可摧;解放軍剛正不阿、氣吞山河、無私無畏、無往不勝。有人會說,我們畢竟不是軍人,但我們應該向解放軍學習,反思我們前端各部門具體工作基本上都有相應的操作流程,可往往還是有人我行我素,違反操作程序,影響公司服務質量不說,更是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四,學習解放軍就要學習解放軍熱愛學習的精神。
毛澤東曾說:「解放軍是一所大學校」解放軍的絕大多數成員是普通農民,解放軍在創立之初參加到這個組織的人員幾乎都是貧苦農民,但解放軍並沒有成為一支義和團式的烏合之眾,這些普通農民在解放軍這所大學里既學習戰爭,又學習生產,更學習文化。相當多的目不識丁的貧苦青年農民,到了部隊後通過學習能夠讀書讀報,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鍛煉,他們不僅學會了贏得戰爭,還學會了生產和建設。許多當年的貧苦青年農民在戰爭和革命實踐中,伴隨著解放軍的壯大而成長,成為各級指揮員、將軍,成為人民政府的各級領導者、建設者。可以說解放軍這所大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是任何一所正規大學都無法比擬的。
中國電信也在致力於建立一個學習型的組織,但我們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效果怎麼樣?中國電信是服務行業,講普通話,應該是一個基本要求,前段時間公司開始組織學習普通話,卻有不少員工不願意參加。同事們,你們可知道,同樣在另一家通信公司,他們在學習什麼呢?他們在學慣用英語對話。同事們,同樣是企業,單從這一點來說,我們的學習以及我們自身的文化素質已經落後了。從爭創學習型的員工來說,我們必須做更多的工作,我們的學習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個人價值觀。
五,學習解放軍就要學習解放軍注重溝通。
「談心談話」制度是解放軍內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用「談心談話」的方式簡單便捷地實現組織內部的溝通,從而提高組織的效率。在戰爭過程中,談判也是實現戰爭目的的重要手段,解放軍在近80年的征戰歷程中,總是能夠根據組織最高目標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地進行戰爭和談判的選擇,因此可以說天下既是打出來的也是談出來的。而且解放軍還是一個最注重合作的組織,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倡導的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八路軍、新四軍團結一切抗日武裝力量,最大化地進行抗日資源的整合,從而奠定了持久抗戰並最終取得抗戰勝利的基礎。在爭取人民解放的征戰中,解放軍也非常注意團結和聯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長征路上,劉伯承與彝族首領歃血結盟,化敵為友,使紅軍兵不血刃,順利通過彝人區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天下是談出來的同樣適用於中國電信,公司積極倡導以談心談話為主要方式的溝通,例行談心談話制度,交流感受,解決工作、生活、戰斗中的問題。我覺得,不僅要求管理人員要這樣去工作,也要求員工間進行溝通、交流,以解決我們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同樣,面對客戶投訴,需要我們與顧客溝通,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與顧客溝通,問題就會快些解決。因為我們的知識信息是有限的,就必須通過溝通來獲取解決問題的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我們要向解放軍學習,注重溝通。
六,學習解放軍就要像解放軍那樣時刻准備著。
由於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解放軍這個武裝集團時刻都處於一種「准戰爭」狀態,使得解放軍對環境具有高度靈敏的反應和強大的活力。「緊急集合」就是這個組織保持高度敏銳保持活力的標志。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營業班工作,根據營業廳的工作性質,我覺得,營業班也要進行半軍事化管理,「快、精、准」地受理業務應該成為營業員快速反應和活力的標志。
最後我想說,面對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中國電信每一位職員必須象解放軍那樣——時刻准備著,不要去更多地計較一時的得失,而是孜孜不倦、百折不撓地堅持我們的信念,企業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沒有曲折就不會有發展,我們應該象解放軍那樣時刻都處於「准戰爭」狀態,按我們認定的目標去努力,去完善,去堅持!
以上就是我對向解放軍學習的一些體會,借這個機會與大家共同探討。怎樣更多更好地學習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把中國電信的事業做得更好?有待我們大家結合本部門、本崗位的具體工作進一步思考。謝謝大家!
Ⅷ 迎接期末考試演講稿
給您5篇
1
同學們,又進入期未復習階段了,有的同學或許正為自己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苦惱,或許正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而緊張,怎樣才能使自己的頭腦更聰明呢?
據說有一個叫小機靈的小朋友,遇見了一個智慧大師,問:「大師,怎樣使我明天比今天更聰明呢?」智慧大師說:「給頭腦充電,明天你就會更聰明!」可是怎樣充電呢?
大師說:
一要多運動。人腦分大腦和小腦兩部分,大腦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左半球主要管語言、數學等;右半球負責音樂、美術和空間的辨認。我們平時使用較多的是大腦的左半球,而大腦的右半球使用較少。因此給頭腦充電,就特別要通過多活動左手左腳左邊身體和多參加音樂、美術等方面的活動,來鍛煉和增強大腦右半球的功能。這樣左右半腦經常交替運動,大腦就會得到鍛煉和發展。所以,我們要上好每一節課,因為有些課能使我們的左腦更聰明,有些可能鍛煉我們的右腦。上好每節課,學好每個知識,就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
二要增加營養。大腦活動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我們的大腦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要維持大腦的正常工作,要促進大腦的發育完善,就必須注意身體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給大腦提供足夠的能量。所以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就不能挑食,因為每樣食物等能給我們提供不同的營養。
三要注意休息。腦細胞不像身體的其他體細胞那樣能貯存一定的營養。因此,腦細胞持續工作七八小時以後,活動便會減弱下來,會自動休息。休息可以使大腦消除疲勞。恢復機能。散步、做操、調換用腦內容。閉目靜養和睡眠是幾種不同的休息方式,小學生應保證自己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四要手腦並用。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做過這樣一首教育詩:「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長大不得了。」這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手腦並用。
如果你想明天更聰明,一定不要忘記給大腦充電,不要忘記運動、營養、休息
2
跨越2000年,備戰期末考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跨越2000年,備戰期末考
江山多嬌,捷音頻傳。我們偉大的祖國在響徹雲霄的凱歌聲中,帶著二十世紀的余輝走進了新千年。
百年滄桑,祖國巨變。當面對著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時,我們升起了五星紅旗,激昂的旋律,雄壯的國歌,是歷史的迴音,是新世紀的召喚,是再鑄輝煌的驅動力。是展現新千年的明媚和輝煌的新曙光。此時此刻我們激動的心情和興奮面容是難以形容的。香港的回歸,五十周年的國慶大典,以及澳門的回歸凱歌聲仍回盪於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偉大的祖國在一天天地繁榮和富強。面對新世紀,我們深感到肩上的重任,我們的學習同整個國家,以及千百萬人民的幸福是聯系在一起的,學習已不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國民素質教育的大問題。
邁入新世紀的大門,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期末考試,一個學期的艱苦努力,一個學期的辛勤汗水,將要在考試當中孤注一擲,將要證實自己的勞動成果,平時多努力,考時創佳績。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調整好心態,以優異的成績向新世紀獻上一份厚禮。
千年伊始,送上我的祝福,願我的祝福能溫暖世界,世界的每個角落。親愛的祖國,我祝您更加繁榮富強。敬愛的老師,我祝您工作順利,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我祝同學們,生活的更充實,學習更努力,珍惜學習的每一天,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梁。
進入新世紀人們常用機遇和挑戰並存來揭示繽紛的一切,而我們更承讓了機遇大於挑戰,只要你去努力,爭取拼搏,只要你付出奉獻,憧憬,二十一世紀的天空將是嫵媚,從容的,二十一世紀的道路將是寬闊,燦爛的。
3
期末考試來了,你准備好了嗎?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期末考試來了,你准備好了嗎?》。有一首歌唱得很動人: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我想大家都會熟悉這首歌,它的名字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後》。的確,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歷期末考試,怎麼知道我的優異成績,因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再過幾天,期末考試悄然而至,大家准備好了嗎?是否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認為,大家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准備一下:
第一, 爭分奪秒,搶占制高點。
在歷史的長河中,時間是最公正卻又最短暫的。爭分奪秒去努力,人生才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我們珍惜時間就是珍惜青春。我們中學生告別了多情的雨季,告別了留戀的往昔,撥動七彩的琴弦,踏上了青春的界域。青春是花,美麗卻易凋零,假如不去呵護,在來不及美麗時,就會凋謝枯萎;青春是雨,朦朧卻有多情,假如不去把握,就會變成清淚,在傷心時破碎;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就算沒有認為我鼓掌;青春更是拼搏,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就會贏。珍惜青春吧,從現在做起,基礎知識要扎實,重點知識要夯實,難點知識要務實。「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兵家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第二,鍥而不舍,鐵樹也開花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堅持到底,不懈追求,一切皆有可能。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永不言敗的信念讓他創造了奇跡。同時堅持也包含了歷經磨練的過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滴過血的手指,怎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不經歷不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怎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實實走過學習的坎坷路,怎能擁有期末考試的輝煌。
第三, 平和心態,決勝千里外
同學們,臨近考試,起請你放下背上的包袱,用平和積極的心態,坦然的迎接考試,迎接夢想的飛翔。你可以思慕古人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嚮往詩聖李白恃才傲物的豪邁情懷,艷羨毛澤東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嘯傲考場,人生處處精彩。
第四, 誠信考場,成功的人生
我們修遠中學在歷次考試中,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誠信氛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文明考試,誠信做人」的意識,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姿態投入到復習備考中,公平競爭,誠信考試,杜絕作弊,爭創佳績。
第五, 充滿自信,譜寫新篇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揮斥方遒譜新篇,堅持不懈人不知,一舉奪魁刮目見。自信是考場上克敵制勝的一把利劍。如果給我一滴水,我可
以還你一個太陽;如果給我一塊石頭,我可以還你一座大山;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還你一個宇宙。那麼,就請我們的老師給我們所有的同學一份自信吧,大家回給我們兢兢業業的老師一個有一個不斷的驚喜:考出個人的最佳水平,考出班級的綜合水平,考出修遠人的風采。
各位同學,青春,書聲琅琅,歌聲飛翔;青春,生機勃勃,歡呼爭強;青春,綠草如蔭,充滿陽光;看哪,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我們修遠學子的風采。與時俱進,是我們的追求;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
親愛的同學捫,考試的號角已經吹響,勝利的旋律在寰宇回盪,長風破浪正此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動起來吧,我們一定回譜寫自己的輝煌。相信自己吧,人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步步高。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4
老師們、同學們!
本學期的期末考試已經臨近,各年極.各學科都已經進入到緊張的復習階段。為了提高復習效果,使同學們能善始善終的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特談幾點看法,提幾 點要求和大家共勉。 復習是鞏固和強化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學習 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復習不單是機械的重復,而更應包含者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平常學習好一些的同學應該 利用復習之機夯實雙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力所能 及的,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加大復習的力度重在知識的 遷移、在訓練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觸類旁通、舉一返三使自己在學習上再上新層次,進入更高的學習境界。 機不可失、時不待我,原來基礎較差的同學應充分利 用期末復習的時機,狠抓基礎,查漏補缺,做到復習到位, 消化到位,寧可學少點,也要學好點。在復習中不但要聽懂,更要會做,不但會做,更要做得規范,防止水過地皮 濕,一問三不知,更防止吃夾生飯。高三同學的學習已進 入第一輪復習的中後期,經過三次摸底階段考試,每位同 學都摸清了自己的學習實力,找准了自己的坐標點,時至今日學什麼,如何學?應理清思路,克服心理障礙,排除 內外干擾,集中精力,再須一搏,用期末考試的成績來驗 證自己的學習行為。 當然,我們在抓好期末復習的同時,每一位同學應一如既往的遵守好學校的一日常規,常規紀律是搞好學習的 前提保證。常規更是育人的明確尺度。在這期末復習最緊 張的時刻,需要提醒同學們的一點是:學習是以時間做保 證的,但是學習成效和學習時間的長短不是成正比例的關 系,這個道理不必多說。我們不主張任意延*學習時間, 搞馬拉松式的疲勞戰術。勞逸結合,注重提高復習效率是期末復習應該注意遵循的原則。 搞好期末復習的關鍵在老師,學校希望在教學第一線 上任教的老師們要把好復習關,把各科復習的起點降低一 點,再降低一點,讓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能在復習中學有所 得。考學生也是考教師,教師講課質量、教學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之中。希望老師們 在這為數不多的復習時間里,盡力彌補平時教學中的遺誤 和不足,把「教」落實到「雙基」上,把「學」引導到學 生的掌握運用上。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希望其他崗位上的老師們、 同志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搞 好本學期的收尾工作,按「務實高效」的要求為第一線上的師生服好務。 最後祝老師們期末工作圓滿順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 取得好成績。
5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們是祖國的期待》。
站在國旗下,舉目仰望那高高飄揚的紅旗,眼前頓時展現出一幅雄雞傲立的畫面——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心中不禁感想萬千,每當這個時刻,我們都沉浸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莊重而嚴肅的向祖國,向國旗默默許下自己的志願。
新一代的我們身上擔著千斤重擔,祖國的經濟尚不發達,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比較低,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比美。但我們的祖國物資豐富,地大物博,有巨大的潛力,而且祖國擁有我們這些要開辟新時代走向未來的接班人,所以我們可以大聲對世界說:「我們的祖國無比富有,我們就是祖國最寶貴的財富。」
眾所周知,世界盃已經持續十多天了,中國隊雖然沒有進入世界盃,但我們並沒有就因此而放棄足球隊事業的熱愛,因為我們執著,我們對中國足球有信心,球迷永遠都不會對足球健將們說放棄!因為祖國還擁有我們,我們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我們正值青春年華,充滿智慧和力量,我們深信:今日的夢想,必然成為明日的現實,終有一天,中國足球將會「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幾萬里。」中國足球將沖出亞洲,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不僅足球如此,祖國的建設也需要我們的努力,我們期待著中國以展新的巨人形象屹立於世界東方,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夙願,也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理想,要實現這美好的理想,知識技術是紐帶橋梁。因此,我們應當以學習知識為首要任務,不虛度青春,努力拚搏實現人生的價值。
期末考試即將來臨,同學們養足精力,充實頭腦,讓我們在期末考試中進個「漂亮的球」,讓所有的人都為我們歡呼,讓我們以優異的成績走出高一,走向高二更高的階梯!
Ⅸ 三國演義演講稿
同學們,你們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嗎?如果看過的話,一定知道關羽、趙雲、張飛、黃蓋和馬超這五虎大將吧!也是我在書裡面最感興趣的。下面也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下。
一虎將:英勇無比的關羽關雲長
自桃園結義跟隨劉備,忠心耿耿,再加武藝超群,被後人尊稱武盛。過五關斬六將,威震中原,天下流傳.劉備甚為愛之,封其為五虎將之首。不過至此關公也開始犯兵家大忌,開始居功自傲,不進忠言.傾出荊州重兵,導致兵敗遂敗走麥城,被東吳生擒,最後身首異處.終年五十九歲。
二虎將:武藝高強的趙雲趙子龍
趙雲他讓我十分震驚,一個敢獨闖曹營,殺死五十多原大將,我就納悶,他本來可以回到營寨,帶點兵馬,再去救人,可見趙雲多麼英勇。他對劉備忠心不二,一心為劉備拼了60多年,直到老死,我認為從忠義和英勇來看,趙雲為天下第一。最近還有一部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就是說趙雲的。
三虎將:威風凜凜的張飛張益德
桃園結義,誓同生死,在三人當中也算最有錢的了,起初的經費都是由張飛籌備.萬軍當中取上將首籍如探囊取物,當陽橋上呵退曹兵百萬,與諸葛軍師入川時頗會用計,智取嚴顏,諸葛亮也大加贊賞:三將軍會用智謀乃主公一大興事.可最終沒有善始善終,聞知關羽身死,急於為兄報愁,鞭打士卒,最終反被士卒所害。
四虎將:人老智不老的黃忠黃漢升,
有百步穿楊的美譽又肩忠義,劉備甚為欣賞,歸順劉背後,在帳下多立戰功,大敗魏國名將夏侯淵。最後隨劉備伐吳,奈何年紀不饒人,最終被箭射中肩窩,劉備痛哭道:使我讓漢升受此傷害,最終不治身亡.終年七十有餘。
五虎將:有勇無謀的馬超馬孟起
被我認為五虎上將中的一個悲劇人物,此人相貌俊朗,人稱錦馬超;又有呂布之勇。奈何脾氣暴躁,多勇少謀,沒有打過幾場勝仗,最有名的莫過於讓曹操割須棄袍.馬超一生輾轉於多人帳下,最後還好有了歸宿,歸降了劉備。
Ⅹ 爭分奪秒備戰期末演講稿
備戰期末考試演講稿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爭分奪秒備戰期末》。有一首歌唱得很動人: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我想大家都會熟悉這首歌,它的名字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後》。的確,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歷期末考試,怎麼知道我的優異成績,因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再過一周,期末考試悄然而至,大家准備好了嗎?是否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認為,大家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准備一下:
第一, 爭分奪秒,搶占制高點。
在歷史的長河中,時間是最公正卻又最短暫的。爭分奪秒去努力,人生才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我們珍惜時間就是珍惜青春。我們中學生告別了多情的雨季,告別了留戀的往昔,撥動七彩的琴弦,踏上了青春的界域。青春是花,美麗卻易凋零,假如不去呵護,在來不及美麗時,就會凋謝枯萎;青春是雨,朦朧卻有多情,假如不去把握,就會變成清淚,在傷心時破碎;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就算沒有認為我鼓掌;青春更是拼搏,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就會贏。珍惜青春吧,從現在做起,基礎知識要扎實,重點知識要夯實,難點知識要務實。「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兵家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第二,鍥而不舍,鐵樹也開花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堅持到底,不懈追求,一切皆有可能。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永不言敗的信念讓他創造了奇跡。同時堅持也包含了歷經磨練的過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滴過血的手指,怎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不經歷不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怎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實實走過學習的坎坷路,怎能擁有期末考試的輝煌。
第三, 平和心態,決勝千里外
同學們,臨近考試,起請你放下背上的包袱,用平和積極的心態,坦然的迎接考試,迎接夢想的飛翔。你可以思慕古人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嚮往詩聖李白恃才傲物的豪邁情懷,艷羨毛澤東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嘯傲考場,人生處處精彩。
第四, 誠信考場,成功的人生
我們琉寺中學在歷次考試中,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誠信氛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文明考試,誠信做人」的意識,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姿態投入到復習備考中,公平競爭,誠信考試,杜絕作弊,爭創佳績。
第五, 充滿自信,譜寫新篇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揮斥方遒譜新篇,堅持不懈人不知,一舉奪魁刮目見。自信是考場上克敵制勝的一把利劍。如果給我一滴水,我可 以還你一個太陽;如果給我一塊石頭,我可以還你一座大山;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還你一個宇宙。那麼,就請我們的老師給我們所有的同學一份自信吧,大家回給我們兢兢業業的老師一個有一個不斷的驚喜:考出個人的最佳水平,考出班級的綜合水平,考出修遠人的風采。
各位同學,青春,書聲琅琅,歌聲飛翔;青春,生機勃勃,歡呼爭強;青春,綠草如蔭,充滿陽光;看哪,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我們修遠學子的風采。與時俱進,是我們的追求;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
親愛的同學捫,考試的號角已經吹響,勝利的旋律在寰宇回盪,長風破浪正此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動起來吧,我們一定回譜寫自己的輝煌。相信自己吧,人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步步高。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