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紅色長征演講稿

紅色長征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2-07 05:20:23

1. 築夢路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演講稿

築夢路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毛曾說過:「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播種機。」是啊,征這條曲折坎坷的路是一條鮮紅的血路,中國工農紅軍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為開展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的新局面創造了重要條件。因為長征,使中國人民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希望,使更多的中國人參加了革命,使我們有現在優越的生活環境。80年來,長征精神激勵鼓舞了幾代中國人,成為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長征精神到底什麼?我認為第一是共同崇高的革命理想,漫漫長征之路,每一步都有流血犧牲,然而,創建一個嶄新中國,使人民幸福安康是每一位紅軍的理想,靠著崇高的理想,堅定的革命信念,終於走向了最後的勝利。第二,堅定的團隊精神,紅軍有著鋼鐵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千軍萬馬如一人,緊密的團結合作,發揮出了戰勝一切敵人的強大力量。第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孟子說:「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紅軍戰士以昂揚的鬥志,堅韌的品質長期戰斗,面對十倍於己的強敵不屈服,敢於亮出寶劍;飢寒交迫,艱難苦困不能動搖他們的志向。第四,科學的世界觀,一切從實際出發,知己知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創造了戰爭史上的輝煌戰例。正如魯迅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又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同學們,我們的先輩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與獨立,歷經萬苦千辛,浴血奮戰,用鮮血與生命譜寫出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這一切來之不易,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今天,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該怎樣弘揚長征精神呢?我想大家提出以下建議:
一,自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用解放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的精神進行學習。要消除不利於學習的各種束縛,發展創新精神,積極探索,促進自我發展;
二,把個人利益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要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事做起。
三,長征精神的核心是艱苦奮斗精神。我們更要樹立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克服學習上種種困難,以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用長征精神激勵我們不斷創造出新時期建設主義社會的奇跡,使我中華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2. 關於紅軍長征的演講稿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關於長征的紀念活動自然也就很多,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中央電視台崔永元做的一個節目,叫「我的長征」,就是要找20名志願者重走長征路。我報了名,不過沒選上,我想是因為他們看了我的照片後覺得我太象專業演員了,不適合參加這種平民化的紀實性節目。報名的時候我就在想一件事,如果見到了崔永元,他一定會用他那因為抑鬱症而失眠而熬的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我,然後問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走長征路?」我想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要體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比如要宣傳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比如要考察長征沿途革命老區的風土人情,為老少邊窮地區的群眾做一點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等等,當然我不會告訴他我是為了減肥。其實這些理由都沒錯,但對於我來說,都不太真實。一個人如果願意在他的一生中拿出10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走完一萬公里的路,他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知道當年那些參加長征的紅軍戰士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當我每次看到關於長征的故事的時候,我總在想,是什麼讓這些人能夠走完這么長的路,而且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冒著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答案可以很簡單,是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可以再具體一點,是為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和蔣家王朝,建立一個新中國。這些理由都很崇高,也很正確,但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件事。在鄧小平晚年的時候,他的子女曾問他:為什麼很少聽他講過去戰爭年代的事情,在長征的時候您做了什麼呢?鄧小平只說了三個字—「跟著走」。

紅軍的全稱應該是中國工農紅軍,而其實它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農民,是大多數不識字的農民。我不清楚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列寧的革命理論他們能夠知道和理解多少,但我想有一點是清楚的,就是他們有堅定的反抗意志,反抗現有的政權統治,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反抗階級壓迫和剝削,而他們知道,共產黨是能夠領導他們實現這些目標的,所以他們堅定地跟隨著共產黨,組成了黨領導的軍隊,不惜冒槍林彈雨,不惜拔山涉水,長征二萬五千里。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並不知道這次遷徙的目的的在那裡,甚至連我們的黨中央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才知道在陝北還有一塊革命根據地,那裡的領導人是劉志丹。但正是這些堅定的跟著走的大多數紅軍戰士,創造了人類戰爭史的奇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後人震驚的字匯——長征。

跟著走是大多數人在長征中的選擇,是長征勝利的保證,但不是長征勝利的原因,長征的勝利開始於遵義會議,在此之前紅軍可以說是大潰敗,而且損失慘重。正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新的領導指揮集體,而新的領導指揮集體又實行了正確的方針路線,所以中國工農紅軍才擺脫了幾乎被徹底消滅的命運。由此可見,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方針路線對於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上,與遵義會議有著同等重要地位,並且有著驚人相似性的另一個轉折點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兩個會議同樣是用和平、民主的方式更換了中央領導集體,並重新確定了方針路線,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方針路線,一個在過去可能被視為背叛革命、大逆不道的方針路線。

為什麼會有這樣開天闢地的轉折?為什麼會有這樣歷史性的會議?原因很簡單,形勢所迫。在遵義會議以前,紅軍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根據地,傷亡近十萬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十年浩劫,國民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正是嚴峻的現實促使人們去重新思考,思考過去的方針路線是不是錯了;去重新選擇,選擇一條新的符合實事求是原則的道路。所以,我們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但我們在此之前付出了什麼呢?付出了十萬人的生命,付出了一個國家十年的時間。

歷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進入了2006年,在年初的人大會議期間,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就是所謂「物權法草案違憲,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質疑。因為時間的關系,在這里我不想就兩種觀點的孰是孰非談自己的看法。但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我知道中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自己的民法典,而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權法,卻也因為這種爭論而推遲審議。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提出不要討論姓資姓社的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指導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也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近三十年,成績固然是巨大的,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醫療改革以後我們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以後我們上不起學了,房地產改革以後我們買不起房了,而現在"八榮八恥"的提出也正證明了一個時代價值判斷的迷失.一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相應的制度、體制、觀念和文化等方面卻不能隨之發展的話,就必然成為其進一步前進的瓶頸。

如果說在三十年前我們不知道白貓和黑貓那一隻會抓老鼠,所以我們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話,那麼經過三十年的考察,是到了該選擇一隻貓的時候了,以便這只有本事的貓能夠繼續抓老鼠。

如果說剛下水的時候我們可以摸著石頭過河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已經越走越深了,手已經摸不到石頭了,是該挺直身板,看看河面,選擇一條正確航線的時候了,以便我們能造一艘可以走的更遠的船。

在建國前夕,毛澤東曾經說過:「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到現在建國已經快57年了,我們的萬里長征走到了第幾步呢?

1935年長征路上的遵義會議,1978年建國三十年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向我們不止一次的證明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在一個國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意義,只有有了一條正確的路線,人民才能跟著走,才能取得象長征一樣的偉大勝利,象改革開放一樣的輝煌成就。但歷史也告誡我們,不要等失去了十萬人的生命,浪費了十年的時間以後,才知道那一條道路是正確的。

3. 有關紀念紅軍長征的演講稿

《紀念紅軍開始長征70周年紀念》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七十年前的今天,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盪盪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裡,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這一切,讓今天的人們,長久地發出神奇的感慨。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主席寫的《七律.長征》
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正是這些肩負著偉大使命的中華兒女,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是他們,嚇得敵人聞風喪膽,狼狽而逃;是他們,突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國旗抹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是他們,憑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創造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奇跡,走向抗日的最前線,提起了祖國生死存亡的重擔!
怪不得毛主席會這樣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2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
沒錯,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引以為驕傲的。我們不會忘記這一輝煌的斗爭業績。今天,我們要從紅軍長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氣、力量和智慧,繼承先烈們的遺志;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讓我們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們年輕一代,正走在先烈們為我們開辟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現代化燦爛的未來。

4. 長征演講稿

70年前,紅軍戰士戰勝世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徵。長征精神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一、崇高的理想 堅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靈魂,是紅軍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始終鼓舞著廣大紅軍將士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克服種種艱難險阻。缺衣少食,彈葯匱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樹皮,頭上敵機轟炸,四周敵軍圍追堵截,在這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嶺,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走上抗日救國前線。紅軍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廣大指戰員們對革命理想執著的信念,靠的是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一位紅軍老戰士在回答「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們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也不倒下?」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於天。」正是靠著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撐,前進的道路被敵人封鎖了,就在崇山峻嶺、深山峽谷中辟路前進;部隊被敵人截斷了,就以鋼鐵般的意志實行突圍;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拋石塊,血戰到底。為了實現偉大的理想,無數先烈戰死沙場。如果說懂得為崇高理想而斗爭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話,那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正是這樣一支鋼鐵勁旅。

長征勝利表明: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必勝的信念是紅軍長征戰勝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這種偉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鑄造了我們的軍魂!

二、牢記宗旨 心繫人民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長征時期,黨堅持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為取得長征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長征途中,物質極其匱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但紅軍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這是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在長征途中,紅軍所過之地絕大多數是偏辟的山區、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紅軍每到一地,就積極動員群眾,宣傳北上抗日的方針,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動群眾一草一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並幫助各民族人民群眾建立起人民政權和革命武裝。紅軍將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各民族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和大力支持。當地廣大人民群眾主動為紅軍捐糧草,給紅軍帶路,照顧傷病員,甚至參軍打仗,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長征。

長征勝利教育我們: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則興、失民心則亡,這是鐵的規律。因此,弘揚長征精神,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心繫人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三、胸懷全局 嚴守紀律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嚴明紀律的政黨,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胸懷全局,是模範執行黨的紀律的前提。只有胸懷全局,嚴守紀律,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才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長征的勝利是黨和人民軍隊鐵的紀律的勝利。長征途中,紅軍指戰員從革命利益出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嚴守紀律,真正做到個人服從組織,局部服從全局,只要上級一聲令下,堅決完成戰斗任務,可謂「軍令如山重,紀律似鐵堅」。懋功會師時,擔任後衛任務的紅五軍團第37團剛翻過雪山到達鎮口,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他們原路返回鹽井坪,為會師部隊擔任警戒。該團沒有任何怨言,忍著飢餓、寒冷和極度疲勞,重翻夾金山,到達指定地點。長征中,紅軍將士還自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眾紀律,得到了沿途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

長征中,紅軍團結統一,嚴守紀律,還表現為各部隊相互配合、協同作戰,以及同鬧分裂搞獨立的行為作斗爭。長征中的各路紅軍實行戰略轉移雖然獨立進行,但在長征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後,曾發生過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嚴重事件。黨中央為了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統一,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最終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維護了紅軍的團結統一。

長征勝利告訴我們: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是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同樣,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也是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四、艱苦奮斗 甘於奉獻

艱苦奮斗、甘於奉獻,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我們黨85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在探索興黨、強國、富民的道路上,艱苦奮斗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黨百折不撓,頑強進取;作為圖強求興的奮斗方式,使我們黨在改變中國面貌的歷程中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作為高尚純潔的政治品格,確保我們黨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巍然屹立。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人民軍隊的艱苦奮斗史。萬里長征,艱苦卓絕。紅軍將士與天斗,與地斗,與敵人斗,斬關奪隘,搶險飛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具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苦的歷程。「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長眠於此;千里沼澤、連鳥獸都不能出沒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紅軍戰士在「爬過雪山就是勝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號的鼓舞下,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惡魔,並且表現出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長征勝利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艱苦奮斗、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長征精神是我們黨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國人民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

5. 長征故事演講稿3――5分鍾

橫刀立馬與彭大將軍的故事

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蔣派大軍追至。彭指揮紅軍殲滅敵軍一個騎兵團,取得了紅
軍到達陝北後第一場勝仗。為此,毛特作詩贈予彭。
詩曰:
六言詩·給彭*懷同志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彭**受到詩後,將詩末兩句「唯我彭大將軍」改為「惟我英勇紅軍」,並把原詩還給毛。
有功而不受榮譽,表現了彭大將軍的高風亮節。

半床棉被
紅軍長徵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候,3名紅軍女戰士借宿農民徐解秀家,因為家裡窮,當時床上只鋪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紅軍就和徐解秀蓋一條行軍被,睡一張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門口的草垛上。白天,紅軍戰士們和徐解秀一起幹活,講進步道理,還幫她帶孩子,徐解秀幫紅軍戰士煮飯。紅軍要開拔了,看到徐解秀家連一床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一名女紅軍用剪刀將這床被子剪開,將半床被子留給了徐解秀。這就是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的魚水情深,生死與共。

12個銅板「買」一個梨
講述了1935年4月時,中央紅軍進入了雲南境內。那裡的風景十分美麗,連綿起伏的山巒,漫山遍野的綠樹······可是紅軍戰士們卻被酷熱的天氣折磨的苦不堪言。戰士們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裡的水卻是鹹的!沒有水解渴,戰士們只好忍著乾渴繼續前進。
戰士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村莊,可那兒的村民因為聽信了敵人的宣傳,全都躲了起來。戰士們沒辦法,只好住了下來。
在女戰士打水時,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在廚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對於行路一天的戰士們來說,梨可是最好的東西!可是紅軍紀律嚴明: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戰士們只好舔了舔嘴唇。這時,一位發著高燒的女戰士發出了痛苦的呻吟,這是大家靈機一動,決定買一個梨給她。最後用12個銅板「買」了一個梨。

從《長征謠》到《清平樂·六盤山》的故事!

1935年10月7日,毛登上六盤山,臨風寄景,氣貫長虹,遙想紅軍走過的艱難里程,展望革命的未來前途,感慨萬千。當時,毛坐在一塊石頭上說,這里真是個好地方,天高雲淡,紅旗漫卷,大雁南飛,六盤山的景色多好啊。他隨即吟出了《長征謠》:「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 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

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他以自由詩的形式,採取重復比興、呼喚等手法,展示了紅軍將士金戈鐵馬、風雷激盪的雄姿,體現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反蔣抗日的決心。

1942年8月1日,毛才將《長征謠》改成規范的詞牌《清平樂·六盤山》,刊登在《淮海報》的副刊上,全文是:「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張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裡,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金色的魚鉤

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並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為了給生病的小戰士補充營養,老班長想盡辦法釣魚和挖野菜,煮成野菜湯給三個小戰士吃,自己卻吃剩下的魚刺和魚骨。最後在即將渡過草地的時候,老班長卻因為飢餓犧牲在草地中。小戰士」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保存起來,以教育後代。


《豐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
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開
辟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
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
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麼。 將軍邊走
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
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
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
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早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
象在為戰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
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
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
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
舉起右手,舉到齊眉出,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永遠的豐
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
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飛奪瀘定橋

瀘定橋長約100米,由十三根鐵鏈組成,兩邊各兩根為橋欄,底部並排九根為橋面,鋪有木板。橋東端即四川瀘定城西門。1935年5月29日,紅一軍團二師四團經過一晝夜二百四十華里的急行軍,佔領了瀘定橋西岸橋頭。當時橋西有國民黨川軍把守,橋板已全部被拆除。由該團一營二連二十二名勇士組成的突擊隊,冒著敵軍的槍林彈雨,攀踏著懸空的鐵索,沖向對岸,攻下了橋頭堡。後續部隊迅速跟進,奪取了瀘定城。

17勇士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長征中的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由四川會理附近地區繼續北進。蔣介石指揮10餘萬國民黨軍南攻北堵,企圖利用彝漢民族矛盾和大渡河天險屏障,圍殲中央紅軍於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區。為挫敗國民黨軍的陰謀,紅軍迅速北進,強渡天險大渡河。以劉為司令員的紅軍先遣隊,順利通過彝民區,直逼國民黨軍防守大渡河的薄弱地帶。24日晚,第1軍團先遣隊第1師第1團急行軍80公里,先期抵達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隱蔽於附近山頭。當晚,該團第1營出其不意攻佔安順場渡口。時值洪水暴漲,大渡河水深流急,渡口水面寬約300米,對岸有四川軍閥部隊防守。該團決定由第2連組織突擊隊,實施強渡。
1935年5月上旬,長征途中紅軍准備強渡大渡河。25日上午,紅一團第一營第2連連長熊尚林率領渡河突擊隊,在當地船工的配合下,乘著僅剩的一隻木船,冒著密集火力,頂著急流險浪駛向對岸。木船被沖向下游數百米處靠岸,17名紅軍官兵登岸後,搶占沿河工事,控制渡口。又同第2船登岸的官兵一起,擊潰安靖壩守軍,為後續部隊渡河打開了道路。

七根火柴
長征途中,暴雨傾瀉在大草原上。一個生命垂危的紅軍戰士把黨證和夾在黨證里的七根焦乾的火柴交給戰友,請他轉交給黨組織。言畢,安然地閉上了眼睛。那位戰友追上隊伍,為戰士們點燃了篝火,然後將餘下的六根火柴和黨證交給了指導員。

6. 紀念紅軍長征八十周年演講稿

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主題演講稿篇1
同學們: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歷時兩年整,行程兩萬五千里,途經十四個省,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路游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美味,喝著鮮奶,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繫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繫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拚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主題演講稿篇2
同志們: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愛思範文23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有烏江天險、有彎彎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可長征中的人,卻利用自己的兩只腳,長驅直至兩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二萬五千里血與汗的洗禮。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浸透著紅軍戰士的不散熱血?哪裡沒有譜寫著一曲動人的壯歌?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才是英雄好漢。他們排除萬難,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斗,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他們在一條布滿荊棘和鮮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
那,是什麼讓長征中的人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是什麼讓他們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是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素、無所畏懼的前行、向著理想勇敢奮斗的精神。是老人們口中述說的長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
歲月的年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沖天的狼煙留下了悲壯的回聲。時值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不由感慨萬千。紅軍長征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長征精神卻具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進程中創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奧運精神、三峽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和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注腳;成為中華民族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戰勝一切困難的支柱。
現在,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我們仍然需要在21世紀里,爭取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騰飛這一現代歷史主題。為此我們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實踐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長征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為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國人民銘記;長征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
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主題演講稿篇3
此時此刻,站在演講台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天,我跟媽媽到公園遊玩,聽見一位小女孩問;「爸爸,紅軍爺爺長征時怎麼會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呢?他們為什麼不吃巧克力,不喝健力寶呢?」
是啊,長征,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 已經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老師告訴我們在二萬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在過草地時,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的第一次黨費,也是最後一次黨費…… 同學們,當你聽到這里的時候,你難道不為我們的戰士那種對革命事業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深深感動嗎?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紅軍隊伍在艱難地前進,一位軍需處長被凍死在雪地里,大雪覆蓋了他的身體,他因此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聽到這里,你可能會想:既然是軍需處長,手裡掌握著戰士們的吃穿,在飢餓和寒冷麵前,他完全可以吃飽、穿暖,他怎麼會被飢餓和寒冷奪去寶貴的生命呢?難道他是傻瓜嗎?不,他絕不是傻瓜,在他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比金子還要寶貴的東西,這就是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長征精神。
正是這種面對困難不低頭、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長征精神,半個多世紀以來,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們千千萬萬的祖輩和父輩。在新時期取得了令人驕傲和自豪的成績。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筆直平坦,公路四通八達,高樓鱗次櫛比,住房寬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師新村、金玉小區、花園城,一座座美麗的家園拔地而起;西苑開發區、柏香林開發區、西環開發區、文昌路開發區,讓古老的印江城舊貌換新顏。
你看,西環大橋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騰飛的翅膀;北環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我們的祖輩和父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又一幅優美的藍圖,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動聽的華章。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路游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肯德基,喝著非常可樂,為超級女生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為當代少年,我們應該有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又是一次新的偉大的充滿艱辛的長征。
同學們,巍巍大石墩是我們挺拔的脊樑,滾滾邛江河是我們沸騰的熱血;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拚搏,去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追尋金色的理想吧!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7. 紅軍長征演講稿

關於"長征"的演講稿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關於長征的紀念活動自然也就很多,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中央電視台崔永元做的一個節目,叫「我的長征」,就是要找20名志願者重走長征路。我報了名,不過沒選上,我想是因為他們看了我的照片後覺得我太象專業演員了,不適合參加這種平民化的紀實性節目。報名的時候我就在想一件事,如果見到了崔永元,他一定會用他那因為抑鬱症而失眠而熬的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我,然後問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走長征路?」我想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要體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比如要宣傳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比如要考察長征沿途革命老區的風土人情,為老少邊窮地區的群眾做一點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等等,當然我不會告訴他我是為了減肥。其實這些理由都沒錯,但對於我來說,都不太真實。一個人如果願意在他的一生中拿出10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走完一萬公里的路,他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知道當年那些參加長征的紅軍戰士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當我每次看到關於長征的故事的時候,我總在想,是什麼讓這些人能夠走完這么長的路,而且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冒著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答案可以很簡單,是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可以再具體一點,是為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和蔣家王朝,建立一個新中國。這些理由都很崇高,也很正確,但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件事。在鄧小平晚年的時候,他的子女曾問他:為什麼很少聽他講過去戰爭年代的事情,在長征的時候您做了什麼呢?鄧小平只說了三個字—「跟著走」。

紅軍的全稱應該是中國工農紅軍,而其實它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農民,是大多數不識字的農民。我不清楚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列寧的革命理論他們能夠知道和理解多少,但我想有一點是清楚的,就是他們有堅定的反抗意志,反抗現有的政權統治,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反抗階級壓迫和剝削,而他們知道,共產黨是能夠領導他們實現這些目標的,所以他們堅定地跟隨著共產黨,組成了黨領導的軍隊,不惜冒槍林彈雨,不惜拔山涉水,長征二萬五千里。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並不知道這次遷徙的目的的在那裡,甚至連我們的黨中央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才知道在陝北還有一塊革命根據地,那裡的領導人是劉志丹。但正是這些堅定的跟著走的大多數紅軍戰士,創造了人類戰爭史的奇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後人震驚的字匯——長征。

跟著走是大多數人在長征中的選擇,是長征勝利的保證,但不是長征勝利的原因,長征的勝利開始於遵義會議,在此之前紅軍可以說是大潰敗,而且損失慘重。正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新的領導指揮集體,而新的領導指揮集體又實行了正確的方針路線,所以中國工農紅軍才擺脫了幾乎被徹底消滅的命運。由此可見,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方針路線對於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上,與遵義會議有著同等重要地位,並且有著驚人相似性的另一個轉折點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兩個會議同樣是用和平、民主的方式更換了中央領導集體,並重新確定了方針路線,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方針路線,一個在過去可能被視為背叛革命、大逆不道的方針路線。

為什麼會有這樣開天闢地的轉折?為什麼會有這樣歷史性的會議?原因很簡單,形勢所迫。在遵義會議以前,紅軍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根據地,傷亡近十萬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十年浩劫,國民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正是嚴峻的現實促使人們去重新思考,思考過去的方針路線是不是錯了;去重新選擇,選擇一條新的符合實事求是原則的道路。所以,我們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但我們在此之前付出了什麼呢?付出了十萬人的生命,付出了一個國家十年的時間。

歷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進入了2006年,在年初的人大會議期間,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就是所謂「物權法草案違憲,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質疑。因為時間的關系,在這里我不想就兩種觀點的孰是孰非談自己的看法。但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我知道中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自己的民法典,而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權法,卻也因為這種爭論而推遲審議。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提出不要討論姓資姓社的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指導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也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近三十年,成績固然是巨大的,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醫療改革以後我們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以後我們上不起學了,房地產改革以後我們買不起房了,而現在"八榮八恥"的提出也正證明了一個時代價值判斷的迷失.一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相應的制度、體制、觀念和文化等方面卻不能隨之發展的話,就必然成為其進一步前進的瓶頸。

如果說在三十年前我們不知道白貓和黑貓那一隻會抓老鼠,所以我們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話,那麼經過三十年的考察,是到了該選擇一隻貓的時候了,以便這只有本事的貓能夠繼續抓老鼠。

如果說剛下水的時候我們可以摸著石頭過河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已經越走越深了,手已經摸不到石頭了,是該挺直身板,看看河面,選擇一條正確航線的時候了,以便我們能造一艘可以走的更遠的船。

在建國前夕,毛澤東曾經說過:「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到現在建國已經快57年了,我們的萬里長征走到了第幾步呢?

1935年長征路上的遵義會議,1978年建國三十年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向我們不止一次的證明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在一個國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意義,只有有了一條正確的路線,人民才能跟著走,才能取得象長征一樣的偉大勝利,象改革開放一樣的輝煌成就。但歷史也告誡我們,不要等失去了十萬人的生命,浪費了十年的時間以後,才知道那一條道路是正確的。

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的長征(演講稿)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珍藏了他們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留下了他們堅毅執著的腳步;四齣奇兵,赤水河記錄著他們勝利後的笑容;三軍會師,會寧載歌載舞恭賀他們創造人間神話。七十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七十年後,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今天,我們重溫長征的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長征精神,去傳承去發揚長征精神,進而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凶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今天,我們面前雖然沒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進的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巨的長征。進行新的長征,我們同樣需要有堅定信念,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
艱苦奮斗、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是否還需要這種精神呢?輕歌曼舞的歡樂,鳥語花香的芳馨,相敬互愛的甜蜜,燈紅酒綠的痴迷,艱苦的環境似乎已離我們悠然遠去,然而,親愛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隨著時光流逝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青春,還有我們絢爛的嚮往和似錦的前程啊。我們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七十年前的長征,已經作為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銘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而歲月積淀的長征精神,卻像古酒一般在我們的心中釀出了感情,釀出了味道,成為我們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餚。
新世紀,新時代,新希望,新藍圖,一切都是新的。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青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理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一起書寫我們新的長征。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想那七十年前,工農紅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做出了重大的犧牲,翻過了一道道山,涉過了一道道水,行程兩萬余里,陸續到達陝北,終於完成了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大會師,為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於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於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里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本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在長征勝利以後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著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用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長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而在堅苦卓絕的長征過程中所形成的長征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強大精神保證。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七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於天」,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回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斗的目標早日實現的願望沒有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一輩紅軍戰士大都作古,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留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黨,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現在,在我們的黨內,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幹部中,很有一些人對長征精神,對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對革命的老傳統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於肆無忌憚地糟蹋這些寶貴財富,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誰褻瀆了紅軍的精神和信仰,誰就是人民的敗類,就是人民的罪人!

現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紀念紅軍開始長征70周年紀念》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七十年前的今天,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盪盪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裡,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這一切,讓今天的人們,長久地發出神奇的感慨。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主席寫的《七律.長征》
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正是這些肩負著偉大使命的中華兒女,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是他們,嚇得敵人聞風喪膽,狼狽而逃;是他們,突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國旗抹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是他們,憑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創造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奇跡,走向抗日的最前線,提起了祖國生死存亡的重擔!
怪不得毛主席會這樣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2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
沒錯,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引以為驕傲的。我們不會忘記這一輝煌的斗爭業績。今天,我們要從紅軍長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氣、力量和智慧,繼承先烈們的遺志;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讓我們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們年輕一代,正走在先烈們為我們開辟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現代化燦爛的未來。

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獲獎演講稿

——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

「年輕人,你難以理解我們這些老人面對浴血奮戰換來的太平盛世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險境里我們始終不動搖,就是因為我們堅信我們的努力能換來今天的安定繁榮!」這是14歲參加紅軍,曾經三過草地,戎馬生涯半個世紀的老紅軍戰士,原濟南軍區副政委任思忠老人的肺腑之言。說起過去的崢嶸歲月,這位83歲的老人的話匣子打開了,神情激動起來,雙唇有些顫抖:1933年15歲的他成了171名紅小鬼的「頭領」,在他的帶領下,夜襲扇子隊,一戰成名。任老前段時間堅持每天收看電視連續劇《長征》,他看得比家裡每個人都專注,他為這部電視連續劇感動,但仍然對家人說,「有些苦他們拍不下來」。一過草地,竹簽穿透了他的腳堂。任老頭頭上的三塊傷疤和腳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傷都是長征時留下的。二過草地,鬼門關口揀回性命。任老在和平年代練起了書法,每當朋友求字時他總忘不遞上一個章,或者是「長征戰士」,或者是「倖存者」,這是老人晚年給自己的定位。因為當年任老帶171人參加紅軍,但經歷歷次事件,解放後任老再沒能見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說:「戰爭年代,我們身邊倒下了太多的好戰友,比起他們,我是一名倖存者,更是一名幸運者」,」我能親眼看到自己為之努力的目標實現就是最大的幸運,真正的榮譽歸於那些光榮獻身的烈士們。」
任老的經歷是紅軍長征的縮影。1934年10月開始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於次戰斗,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巧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跨過了千里冰封的皚皚雪山,穿過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終於勝利的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黃沙大漠,激浪長河,刻下長征者鏗鏘的足音;寒風刺骨,雪壓冰封,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的雕像。
70年了,整整70年了。紅軍長征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但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進程中創造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凝聚民心,催人奮進!在近幾年中一些鮮活的事例也漸漸浮現出來。
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雲,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
孫必干,他於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游刃於戰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後,是讓他驕傲的祖國。
還有背妹求學的洪戰輝,堅守承諾的陳鍵,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路的王順友……
這些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不正是聯系群眾,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長征精神在新時期的真實體現嗎?
作為一名有著百年光輝歷史的師大附中的莘莘學子,凝望著校園內的革命英雄紀念碑,讀著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績,紅軍長征途中,那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那一幕幕歷史畫面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那濃濃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征中那無數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征精神」,必將成為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學習的源泉,成為我們成長進步的催化劑。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是一幅波瀾壯闊,無堅不摧的歷史畫面;是一種獨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你感覺到了嗎?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你看到了嗎?那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讓我們抖擻精神,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它就是長征的力量!

弘揚長征精神演講稿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歷時兩年整,行程兩萬五千里,途經十四個省,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路游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美味,喝著鮮奶,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2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繫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繫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拚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8.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演講稿。急~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關於長征的紀念活動自然也就很多,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中央電視台崔永元做的一個節目,叫「我的長征」,就是要找20名志願者重走長征路。我報了名,不過沒選上,我想是因為他們看了我的照片後覺得我太象專業演員了,不適合參加這種平民化的紀實性節目。報名的時候我就在想一件事,如果見到了崔永元,他一定會用他那因為抑鬱症而失眠而熬的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我,然後問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走長征路?」我想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要體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比如要宣傳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比如要考察長征沿途革命老區的風土人情,為老少邊窮地區的群眾做一點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等等,當然我不會告訴他我是為了減肥。其實這些理由都沒錯,但對於我來說,都不太真實。一個人如果願意在他的一生中拿出10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走完一萬公里的路,他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知道當年那些參加長征的紅軍戰士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當我每次看到關於長征的故事的時候,我總在想,是什麼讓這些人能夠走完這么長的路,而且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冒著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答案可以很簡單,是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可以再具體一點,是為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和蔣家王朝,建立一個新中國。這些理由都很崇高,也很正確,但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件事。在鄧小平晚年的時候,他的子女曾問他:為什麼很少聽他講過去戰爭年代的事情,在長征的時候您做了什麼呢?鄧小平只說了三個字—「跟著走」。

紅軍的全稱應該是中國工農紅軍,而其實它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農民,是大多數不識字的農民。我不清楚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列寧的革命理論他們能夠知道和理解多少,但我想有一點是清楚的,就是他們有堅定的反抗意志,反抗現有的政權統治,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反抗階級壓迫和剝削,而他們知道,共產黨是能夠領導他們實現這些目標的,所以他們堅定地跟隨著共產黨,組成了黨領導的軍隊,不惜冒槍林彈雨,不惜拔山涉水,長征二萬五千里。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並不知道這次遷徙的目的的在那裡,甚至連我們的黨中央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才知道在陝北還有一塊革命根據地,那裡的領導人是劉志丹。但正是這些堅定的跟著走的大多數紅軍戰士,創造了人類戰爭史的奇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後人震驚的字匯——長征。

跟著走是大多數人在長征中的選擇,是長征勝利的保證,但不是長征勝利的原因,長征的勝利開始於遵義會議,在此之前紅軍可以說是大潰敗,而且損失慘重。正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新的領導指揮集體,而新的領導指揮集體又實行了正確的方針路線,所以中國工農紅軍才擺脫了幾乎被徹底消滅的命運。由此可見,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方針路線對於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上,與遵義會議有著同等重要地位,並且有著驚人相似性的另一個轉折點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兩個會議同樣是用和平、民主的方式更換了中央領導集體,並重新確定了方針路線,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方針路線,一個在過去可能被視為背叛革命、大逆不道的方針路線。

為什麼會有這樣開天闢地的轉折?為什麼會有這樣歷史性的會議?原因很簡單,形勢所迫。在遵義會議以前,紅軍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根據地,傷亡近十萬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十年浩劫,國民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正是嚴峻的現實促使人們去重新思考,思考過去的方針路線是不是錯了;去重新選擇,選擇一條新的符合實事求是原則的道路。所以,我們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但我們在此之前付出了什麼呢?付出了十萬人的生命,付出了一個國家十年的時間。

歷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進入了2006年,在年初的人大會議期間,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就是所謂「物權法草案違憲,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質疑。因為時間的關系,在這里我不想就兩種觀點的孰是孰非談自己的看法。但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我知道中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自己的民法典,而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權法,卻也因為這種爭論而推遲審議。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提出不要討論姓資姓社的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指導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也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近三十年,成績固然是巨大的,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醫療改革以後我們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以後我們上不起學了,房地產改革以後我們買不起房了,而現在"八榮八恥"的提出也正證明了一個時代價值判斷的迷失.一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相應的制度、體制、觀念和文化等方面卻不能隨之發展的話,就必然成為其進一步前進的瓶頸。

如果說在三十年前我們不知道白貓和黑貓那一隻會抓老鼠,所以我們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話,那麼經過三十年的考察,是到了該選擇一隻貓的時候了,以便這只有本事的貓能夠繼續抓老鼠。

如果說剛下水的時候我們可以摸著石頭過河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已經越走越深了,手已經摸不到石頭了,是該挺直身板,看看河面,選擇一條正確航線的時候了,以便我們能造一艘可以走的更遠的船。

在建國前夕,毛澤東曾經說過:「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到現在建國已經快57年了,我們的萬里長征走到了第幾步呢?

1935年長征路上的遵義會議,1978年建國三十年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向我們不止一次的證明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在一個國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意義,只有有了一條正確的路線,人民才能跟著走,才能取得象長征一樣的偉大勝利,象改革開放一樣的輝煌成就。但歷史也告誡我們,不要等失去了十萬人的生命,浪費了十年的時間以後,才知道那一條道路是正確的。

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的長征(演講稿)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珍藏了他們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留下了他們堅毅執著的腳步;四齣奇兵,赤水河記錄著他們勝利後的笑容;三軍會師,會寧載歌載舞恭賀他們創造人間神話。七十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七十年後,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今天,我們重溫長征的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長征精神,去傳承去發揚長征精神,進而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凶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今天,我們面前雖然沒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進的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巨的長征。進行新的長征,我們同樣需要有堅定信念,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
艱苦奮斗、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是否還需要這種精神呢?輕歌曼舞的歡樂,鳥語花香的芳馨,相敬互愛的甜蜜,燈紅酒綠的痴迷,艱苦的環境似乎已離我們悠然遠去,然而,親愛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隨著時光流逝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青春,還有我們絢爛的嚮往和似錦的前程啊。我們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七十年前的長征,已經作為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銘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而歲月積淀的長征精神,卻像古酒一般在我們的心中釀出了感情,釀出了味道,成為我們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餚。
新世紀,新時代,新希望,新藍圖,一切都是新的。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青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理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一起書寫我們新的長征。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想那七十年前,工農紅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做出了重大的犧牲,翻過了一道道山,涉過了一道道水,行程兩萬余里,陸續到達陝北,終於完成了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大會師,為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於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於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里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本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在長征勝利以後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著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用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長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而在堅苦卓絕的長征過程中所形成的長征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強大精神保證。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七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於天」,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回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斗的目標早日實現的願望沒有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一輩紅軍戰士大都作古,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留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黨,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現在,在我們的黨內,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幹部中,很有一些人對長征精神,對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對革命的老傳統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於肆無忌憚地糟蹋這些寶貴財富,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誰褻瀆了紅軍的精神和信仰,誰就是人民的敗類,就是人民的罪人!

現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紀念紅軍開始長征70周年紀念》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七十年前的今天,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盪盪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裡,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這一切,讓今天的人們,長久地發出神奇的感慨。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主席寫的《七律.長征》
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正是這些肩負著偉大使命的中華兒女,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是他們,嚇得敵人聞風喪膽,狼狽而逃;是他們,突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國旗抹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是他們,憑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創造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奇跡,走向抗日的最前線,提起了祖國生死存亡的重擔!
怪不得毛主席會這樣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2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
沒錯,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引以為驕傲的。我們不會忘記這一輝煌的斗爭業績。今天,我們要從紅軍長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氣、力量和智慧,繼承先烈們的遺志;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讓我們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們年輕一代,正走在先烈們為我們開辟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現代化燦爛的未來。

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獲獎演講稿

——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

「年輕人,你難以理解我們這些老人面對浴血奮戰換來的太平盛世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險境里我們始終不動搖,就是因為我們堅信我們的努力能換來今天的安定繁榮!」這是14歲參加紅軍,曾經三過草地,戎馬生涯半個世紀的老紅軍戰士,原濟南軍區副政委任思忠老人的肺腑之言。說起過去的崢嶸歲月,這位83歲的老人的話匣子打開了,神情激動起來,雙唇有些顫抖:1933年15歲的他成了171名紅小鬼的「頭領」,在他的帶領下,夜襲扇子隊,一戰成名。任老前段時間堅持每天收看電視連續劇《長征》,他看得比家裡每個人都專注,他為這部電視連續劇感動,但仍然對家人說,「有些苦他們拍不下來」。一過草地,竹簽穿透了他的腳堂。任老頭頭上的三塊傷疤和腳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傷都是長征時留下的。二過草地,鬼門關口揀回性命。任老在和平年代練起了書法,每當朋友求字時他總忘不遞上一個章,或者是「長征戰士」,或者是「倖存者」,這是老人晚年給自己的定位。因為當年任老帶171人參加紅軍,但經歷歷次事件,解放後任老再沒能見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說:「戰爭年代,我們身邊倒下了太多的好戰友,比起他們,我是一名倖存者,更是一名幸運者」,」我能親眼看到自己為之努力的目標實現就是最大的幸運,真正的榮譽歸於那些光榮獻身的烈士們。」
任老的經歷是紅軍長征的縮影。1934年10月開始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於次戰斗,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巧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跨過了千里冰封的皚皚雪山,穿過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終於勝利的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黃沙大漠,激浪長河,刻下長征者鏗鏘的足音;寒風刺骨,雪壓冰封,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的雕像。
70年了,整整70年了。紅軍長征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但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進程中創造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凝聚民心,催人奮進!在近幾年中一些鮮活的事例也漸漸浮現出來。
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雲,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
孫必干,他於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游刃於戰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後,是讓他驕傲的祖國。
還有背妹求學的洪戰輝,堅守承諾的陳鍵,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路的王順友……
這些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不正是聯系群眾,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長征精神在新時期的真實體現嗎?
作為一名有著百年光輝歷史的師大附中的莘莘學子,凝望著校園內的革命英雄紀念碑,讀著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績,紅軍長征途中,那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那一幕幕歷史畫面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那濃濃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征中那無數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征精神」,必將成為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學習的源泉,成為我們成長進步的催化劑。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是一幅波瀾壯闊,無堅不摧的歷史畫面;是一種獨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你感覺到了嗎?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你看到了嗎?那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讓我們抖擻精神,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它就是長征的力量!

弘揚長征精神演講稿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歷時兩年整,行程兩萬五千里,途經十四個省,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

9. 長征精神的演講稿

長征精神的演講稿
家家點紅燈,點燈迎紅軍!1935年,一支「紅色」隊伍長征北上過涼山,冕寧人民打開城門,點燃革命火種。

紅色冕寧,工業冕寧,生態冕寧。2015年,時值紅軍長征過涼山暨彝海結盟80周年,冕寧4420平方公里的紅色土地上,期待幸福、發展的39萬各族兒女,凝心聚力,開拓奮進,吹響「長征路上再出發」的嘹亮號角。

站在新常態的全新起點,冕寧縣委書記趙勇表示:「將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和民族團結精神,引導、激勵全縣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樹立新理念,主動新作為,踴躍投身於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新冕寧的實際行動。」

激發創新熱情

紅軍長征過涼山暨彝海結盟80周年,紅色冕寧大地上,盪漾著長征精神的感召,激發人們的創新熱情。

1935年5月10日晚,紅軍長征入冕寧,成立涼山州第一個紅色政權——冕寧縣革命委員會,第一支革命武裝——抗捐軍;在冕寧發布的《中國工農紅軍布告》中首次提出了「紅軍萬里長征」的「長征」概念。5月22日,紅軍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在彝海湖邊結義為兄弟,締造了民族團結的不朽傳奇——「彝海結盟」,為紅軍順利北上贏得寶貴時間,在中國革命史、民族團結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80年來,冕寧人民弘揚長征精神,團結一致搞建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2014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3.1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總收入9.1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9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70元,城鎮化率達到36.7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0:55.6:24.4。

今年,冕寧以「紅軍長征勝利暨彝海結盟」80周年宣傳活動為契機,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縱深推進「百里紅色黨建示範長廊」建設,號召全縣幹部群眾汲取「彝海結盟」精神力量,激發各行各業創新熱情,團結一致,奮力推進「紅色冕寧、工業冕寧、生態冕寧」建設。

盤活優勢資源

地處涼山北部的革命老區冕寧,歷史悠久,資源富集,素有「攀西聚寶盆」之美譽,近年,冕寧縣以積極盤活四大優勢資源作為突破口,激活發展能量。

境內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大橋水庫灌溉安寧河谷百里沃野,旱澇保收,高產穩產。涼山·辛巴威煙草合作、香港油橄欖種植「兩大園區」已見成效;國家商品糧基地和瘦肉型商品豬基地,復興櫻桃、西河黃金梨、瀘寧雞、冕寧火腿、冕寧粳米等特色農產品享譽省內外。

礦產資源優勢明顯。已探明有開采價值的礦種達10大類30多種,其中稀土氧化物儲量260萬噸,居全國第二,富鐵礦石儲量2300萬噸,黃金30噸,滑石500萬噸,花崗石數億立方米,大理石、漢白玉6000萬立方米以上。

水能資源潛力巨大。安寧河、雅礱江、孫水河、南椏河等主要河流,可開發量達475萬千瓦,目前已建成電站100餘座;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錦屏巨型水電站已全部投產,境內的二級電站裝機達480萬千瓦。

旅遊資源魅力獨特。南有嫦娥奔月地——中國西昌衛星發射場,西河村、建設村國家3A級景區;東有國家4A級靈山景區,是川西南地區聞名遐邇的宗教場所和旅遊勝地;北有彝海結盟地、安寧湖、冶勒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等。

開拓發展空間

發展的新長征路上,冕寧突出「產業帶動、項目帶動、開放帶動、城鎮化帶動」,在全面穩增長的基礎上,再次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產業支撐,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圍繞培育140億級稀土、20億級黑色有色、50億級水能電冶、25億級建材、5億級綠色食品加工等五大優勢產業集群,引導企業加快升級改造、發展壯大。以創建省級高新產業示範基地為重點,加快涼山稀土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技術創新平台組建,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力度。全面推進糧食、煙草、馬鈴薯、畜牧、蠶桑、林果業等六大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打造好涼山·辛巴威煙草合作園區,加快建設「全國現代煙草農業要素綜合集成一流縣」。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養老健康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形成新的增長點。

項目帶動,保持經濟穩健定力。圍繞實現60億元的投資目標,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督促項目早日竣工達產。完成四川錦聯源公司年產10萬噸FCC稀土催化劑項目備案,盡快開工建設4億安時高能環保貯氫電池生產線和5億安時電池成組生產線建設項目、雅西高速公路冕寧東服務區工程、縣城東南新區征地拆遷東西幹道安置點道路工程等項目,形成新的投資增量。

開放助推,增添經濟發展動力。深入實施開放合作戰略,深化與辛巴威等國家的產業合作,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採取以商招商、小分隊招商等方式,借力川歐經濟合作交流暨投資項目洽談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西博會等招商平台,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經濟500強和相關行業「旗艦」項目,填補空白產業、提升優勢產業。

城建提升,釋放經濟發展潛力。圍繞把冕寧建成攀西城市群「現代紅色生態田園城市」奮斗目標,加快22個重點城建項目建設。依託旅遊景區、交通節點和園區發展,立足各鄉鎮特色優勢產業,冕寧正在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工業鎮、商貿鎮和旅遊鎮。

10. 求一篇關於「紅色記憶「長征精神」」的演講稿,字數適中,最好原創,也可以多個拼出來

尊敬的領導: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八十二年前的今天,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盪盪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裡,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這一切,讓今天的人們,長久地發出神奇的感慨。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主席寫的《七律.長征》
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正是這些肩負著偉大使命的中華兒女,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是他們,嚇得敵人聞風喪膽,狼狽而逃;是他們,突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國旗抹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是他們,憑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創造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奇跡,走向抗日的最前線,提起了祖國生死存亡的重擔!
怪不得毛主席會這樣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2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
沒錯,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引以為驕傲的。我們不會忘記這一輝煌的斗爭業績。今天,我們要從紅軍長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氣、力量和智慧,繼承先烈們的遺志;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讓我們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們年輕一代,正走在先烈們為我們開辟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現代化燦爛的未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